我們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車評人?

最近看了38和長城的撕逼大戰,到底車評人能不能說車企的缺點,難道只能說優點嗎?給吃瓜群眾只講車型的優點有意義嗎?

最近某托之家指出VV7那種不痛不癢的缺點,又對吃瓜群眾購車有沒有意義呢?


真正的汽車工程師其實很少去看汽車評測類的欄目,在實際情況中很多時候車評人的的角度或者說技術概念並不能稱得上嚴謹。但是之所以有車評人這樣的職業存在,正是因為消費者不可能接觸到那麼多的車型,有些車型可能也只能從視頻里看到了,但是國內很多車評人包括網站都多多少少有充值現象,在你家投了廣告你能不說人家幾句好話?不把導購文章裡面的排名調換一下?這個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基本很難很難做到客觀的去評價一款車型。你以為汽車網站的試駕和導購編輯有多懂車?如果不是自己愛好的話,就基本是入職給你培訓一段時間就開始評車試車了。單獨的車評人可能水平還高點,有自己的團隊來做這些事情,不過牛逼你就別從廠家借車,自己買車自己寫自己評,否則看看就得了,這裡面的貓膩你能知道多少?至於從消費者的角度,買什麼車去試什麼車吧...自己開開的感受總比聽別人說來的更加直接。還有一點原因就是,我們很多所謂的車評人大學畢業就進了網站做汽車編輯,或者出於自身對汽車的愛好,對車輛參數,XXX 發動機如數家珍,經常出鏡混出點名氣就自己獨立出去,拍視頻搞工作室...評車不難,難的在於你要客觀,你要獨立,你要有工程師般的嚴謹,你還能將你想說的合理地通過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很多人連第一點都做不到,就不要說後面的了。國內車評人的現狀就是這樣的,你不承認,也是這樣的。

最後一點:真正好的車評人很可能和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好的車評人標準是不一樣的,就醬~


謝邀。

這個問題很想回答,但確實很難回答。

我認為,現實版本的優秀車評人要有三方面的能力:

1 懂汽車

這種懂既包括商品性層面的懂,也包括工程技術方面的懂。

前者讓他有能力在與消費者溝通的過程中不「脫離人民群眾」——大部分讀者並不真的需要老工程師來講述汽車工程里很具體的工作問題。

搞清楚方程式和複雜的研發標準,是工程師的事情,不是消費者的訴求——消費者不需要知道iPhone的iOS系統裡面有多少代碼,這些代碼跟Android的編製區別是什麼,他們不希望看實驗說明和論文,他們需要得到的是「理解成本低」的消費級信息。

非常不能同意 @一個kebab 的回答中觀點(純屬觀點討論,不好意思),認為國內車評界缺乏專業工程師的知識、昂貴設備、場地、測評體系等,以致於車評人總是說「這個車懸架有點軟」,而不會說「這個車懸架硬軟指數達到 75.07」。(這裡是一個間接的引述,因為原文不開放轉載,無法複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看他的回答我們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車評人? - 知乎)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告訴他們後排座椅的膝部空間有一個拳頭遠比告訴他有85mm更形象生動,容易理解。儘管工程師眼中,這被認為是不科學。

2 懂傳播

車評人的本質是媒體,不是汽車工程師,其工作本質是信息的傳播。

術業有專攻。就像NBA解說員不需要是職業籃球運動員,頂尖運動員也不能保證自己成為優秀解說員——大家在CCTV看到的嘴巴木訥、不善言辭的資深職業運動家前輩還少嗎?(通常作為嘉賓,出現在主持人身邊)

不是每個體制內培養出來的每次賽後採訪都只會說套話的中國運動員,都有查爾斯·巴克利爵士的天賦。

如果一名車評人文筆、口才不佳,寫的文章結構混亂,拍個視頻能拍成ZF教育片的氣質,再懂車,你也不會想要去看。

像YYP、38號等,這些最出名的車評人,通常都有強大的內容製作能力——他們的故事是有可讀性的,結構合理,層層推進。

很多人誤會了38號,覺得他出境裝束平凡,用詞不華麗,包裝不精美,是不是就是不會講故事。

非也,實際上,38號的內容可讀性很強。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簡單做到的事情。(不相信的朋友,拿自己家的車,手機拍一段5分鐘的視頻解說,看看有多難)

比起很多庸俗的看似精緻的八股式汽車視頻(繞車三圈,主持人從外到內,逐個角落,一一點評,最後總結,鞠躬結束),就像中學生寫的流水賬作文,毫無重點,誰要看呢?

3 懂經營

拋開大量的UGC(用戶創造內容)級別汽車測評內容(通常是分享對自己的車的體驗)來說,汽車測評是一個有較高門檻的事情。

可以這樣梳理一下,如果小明今天想做一名車評人,他需要:

A 要評車,首先得有車吧?

舊款的車,可以花錢去租。租車並不容易,一般租車公司(神州、一嗨等)只提供少數主流車型,偶爾有一些個性車款,則可遇不可求。

比如一嗨租車就很喜歡購入一些新車,像馬自達CX-4,阿爾法羅密歐Giulia等。理論上這樣小批量短時間運營一些新車型,並不划算,但是廠家都會給予補貼的——他們把這種新車上市期進入租賃渠道視為一種產品推廣,所以願意投入一定費用,車輛批發價也很有折扣。

最近兩年,像PP租車(現在更名為START)這樣的平台崛起了,能提供廣大車主的私家車。

這部分解決了很多汽車媒體的痛點:有時候你可以拿到你想要的車了。

但這並不牢靠,首先,你最好在北上廣成工作,這樣車源比較對,車款相對全。

其次,容易在PP上租到的私人車型,一般是主流的,款式也不會太新。我有一次想租豐田現款皇冠,就沒能找到。

簡單的說,通常輿論非常關注的熱門的車(即將上市或者剛上市的新車),你都是租不到的。只能靠借,而且只能找汽車品牌借。

如果你連這些車都拿不到,你憑什麼來做車評人呢?

如果你需要依賴汽車品牌提供車輛,你覺得你能拍著自己胸脯說,寫作內容時肆無忌憚嗎?

現在的很多讀者們,巴不得每篇車評文章,都像紅衛兵的大字報,抨擊各種產品缺點,各種坑人隱患。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這種訴求實際催生的情況是:

我見過不少的黑文,根本就是車都沒有見過的情況下寫出來的。這種黑,不過是迎合輿論迎合讀者。這種文章當然比寫好話的文章更容易在新聞界傳播,這真的健康嗎?

當然,如果像38號評測WEY VV7那樣,自購車輛,長期體驗,再寫測評,這是沒問題的。這也是觀點能站的住腳的原因。

B 要評車,你要花錢

租車也比較花錢,隨便租一台20萬左右的車,三天的費用肯定一兩千。

先不說Kebab眼中理想的「賽道+高級設備+實驗室」,你起碼要有若干相機、攝像機、若干隊友吧?

Gopro、無人機、大疆手持穩定器之類的設備,現在也越來越成為標配了。

我也曾經心想,汽車媒體很難做嘛?應該就是吃吃喝喝,開開車,拍拍照,寫寫文章,很容易啊。

但是真的和圈內的汽車編輯們一起參加一些活動的時候,我覺得大家還是挺不容易的。

下面這裡是一張動態車圖。

為了拍一張這樣的車輛運動過程中的姿態圖,給讀者們看。(當然現在很多讀者都不太在意這些東西了,沒有人在意畫面是否精美,文字是否優雅,敘述是否嚴謹,邏輯是否通暢)

他們至少需要這樣:至少有兩台車,四個人配合,藉助對講機溝通,尋找合適的路況,擺好車輛的相對姿勢,然後有一名手活兒ok的媒體老師,在凌亂的風中,反覆按下快門。

只是為了一張圖片而已。

專業的媒體人,在汽車測評的時候,會需要拍攝大量的素材,包括圖片、視頻,白天試駕,參加活動,聆聽主辦方領導人通常冗長而無聊的發言和廠家工程師們天花亂墜的講解,然後晚上熬夜發稿——因為經常需要拼一下出稿速度,汽車之家的朋友總希望自己能快過易車和愛卡,這很正常。

然後電腦和手機前的網友們可以看到最新的汽車資訊了。

一邊看,一邊罵:「傻逼,軟文!」

作為一名在三家汽車主機廠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來說,我也曾經看不上汽車媒體,覺得他們的工作好簡單,覺得他們根本沒有我懂產品、懂行業、懂消費者、懂大趨勢。

但其實這種「看不起」就像「這個世界上90%的看不起」一樣,主要是出於無知和傲慢,而非真知灼見。

不扯遠了,話說回來,做汽車評測,要用車要人手要設備,這都需要大量的金錢。

C 團隊管理和業務經營

車評人及其團隊,首先生產出車評內容,但如何去讓內容被大家看到?這是需要運營的。

可以自建媒體平台,比如開一家新新車評網,或者微信公眾號。

也可以依靠外部傳播渠道,比如入駐汽車之家、易車、優酷等。

在車評內容生產過程中,需要和各路廠家品牌打交道,維持良性的關係。

通常這個團隊會依靠一個商業化的公司,所以行政管理之類的事情也不會少。

業務做大的車評人,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名企業主和管理者的角色。

車評人的天然缺陷

看完了以上的ABC三點,你就應該明白。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車評人是一門生意。

因為你要組建團隊,要不斷的花錢,要運營公司,所以就必須找到收入,形成一種商業模式。

比較遺憾的地方是,在國內這種商業模式就是軟文變現。

軟文變現其實很正常。並不局限在汽車領域——絕大多數公眾號,無論是什麼主題風格的,基本都是軟文變現的模式:既然讀者不養活作者,那麼只要靠商家養活作者。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曾經我們還願意為閱讀付費,小時候我長期購買南方周末、體壇周報、大眾軟體這三份刊物,偶爾零花錢充裕的時候,還買一些汽車雜誌。

但是,現在已經極少有人願意購買消費級別的閱讀內容的——除了有助於理財投資和職業提升的內容之外,基本都無法直接變現。

而間接變現,很常見的,有三種模式:1 硬廣告 2 軟廣告(軟文) 3 電商導購賺取傭金

你們覺得哪個更現實?

硬廣的問題是效率極低,收益也低——我們已經被這個充斥了硬廣的時代搞得精神疲倦了,我們打開手機、電視、走進地鐵、坐上計程車,廣告無孔不入,對這種形式的商業傳播,在我們體內已經99%的人類體內產生了免疫抗體。

電商導購對於絕大多數自媒體,更加不能成立——即使是YYP這個級別的大V,或同等影響力的汽車自媒體大號,能導購賣出的商品數量也是有限的。

在這個自由開放的互聯網,你能拿到的供應鏈、產品和價格,別人也能拿到,僅僅因為有人在你這裡看文章,他們就要把你作為一個生活中的消費入口——我個人覺得不太合情理。

導購的效率不會高。如果你是一個平庸的自媒體或者車評人,那更加沒戲——別人看了你的內容,覺得你挺平庸的,別人更加不可能跟著你去買東西。導購的轉化率將無限低於文章閱讀量。

Bingo!你答對了,還是要靠軟廣告。

咪蒙的心靈雞湯寫的之高明,都足以讓任何一個輟學失足家庭不幸的女青年,成為美國女總統候選人了,但咪蒙的基本商業變現模式還是軟廣告啊!

並沒有開創出一種新模式啊。

所以朋友們要理解,為什麼汽車媒體,總是有軟文。

因為99.9%的人都這麼做,所以我認為這很可能不是個人素質和操守的問題。

我作為一名業餘車評,產量有限,在知乎Live和知乎專欄文章評論區里,我都說過自己也寫軟文。可能很多朋友也知道,今天再大方承認一次。

我對自己的軟文里的理解是:

1 不把黑的寫成白的,不發品牌準備好的稿子。
2 寫出來的,是自己相信的,順便幫人宣傳。
3 拒絕的合作,多過答應的——因為很多時候吧,由於市場工作人員自己的無能,他們希望讓你把一台卡羅拉吹的像特斯拉一樣充滿魅力。

這不是一個特別完美的標準。只是一個各方面妥協的標準。

我相信有一些車評人和我,有類似的心態。

當然了,畢竟我有自己的主業,寫作只是業餘愛好。如果我開了一家公司來做這件事,那麼心態很可能會不一樣。

也許這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這種機制,是車媒體從業者、汽車品牌、汽車內容讀者共同孕育出來的。

他們就像精子、卵子和胎盤的關係,缺一不可。所以別TMD從床上下來了,就不負責任,說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

當然了,就像很多回答里提到的38號。這位朋友我打過一點點交道,也與共同的中間朋友。

他確實不同尋常,完全不算是媒體科班出身,也不是汽車行業出身——這可能賦予38號一種業內人士普遍缺乏的天賦:真正站在非常普通的消費者的角度去講談汽車。

我認識的很多專業車媒體,動輒就喜歡談底盤代號和調教、談品牌底蘊和歷史傳承,其實這些東西汽車迷喜歡研究,但普通消費者老王小張並不在意。

消費者的訴求主要是:

車子有沒有質量問題呀?會不會壞呀?性價比高不?外觀內飾我TMD自己會看,不用你廢話。至於你說的文化什麼的,老子不關心。渦輪增壓直噴分層燃燒技術?聽不懂!過!下個話題。

很多專業媒體的語言體系,是天然和老百姓隔絕的。這一點我做的也不太好。我努力想要寫出通俗易懂、和老王小張打成一片的內容,但總是情不自禁的陷入了專家語調。

38號的颱風、傳播方式、語言體系,都很有親和力,和廣大的用戶群互動的很好。

當然,38號最獨特的地方在於背景塑造:一名不充值,更無須充值的富二代,不缺錢,買車評測,讓你無法質疑他的立場。

在「德藝雙馨」的考核體系中,德是更重要的。讀者迫切希望看到一名100%中立客觀的車評人,能夠幫他們看清汽車世界,把他們最從長久的黑暗中解脫出來,不再受到商業世界的蒙蔽。

我希望38號可以成功。之前覺得他這個開創性模式的商業化,可能有一些問題。

現在看到他在試圖用「異業商合」的方式,玩一場新遊戲:充別的行業品牌的值,做汽車商品的評測。

這個做法比較少見。主要是意向用戶的精準度有問題。但是如果關注用戶群很多,則可以靠數量取勝。

樂見其成,為車評人探一條新路。

YYP老師最近在嘗試的汽車電商,其實也是一種擺脫軟文變現模式的嘗試。也樂見其成。

媒體人有缺陷,那麼輿論呢?

這個知乎問題,說的是讀者們希望看到一個怎麼樣的車評人?

這個問題我思考過很多回,也和很多業內資深朋友們探討,比如 @丁丁 @劉曉 老師。

就像我們官方語言體系說的一個詞「德藝雙馨」,無非是有才華和能力,還要有節操。

目前來說,因為有節操的不多,比較稀缺,所以大家更需要的是,是有節操的媒體人。

可是,一個不幸的情況是,就像古裝電視劇里,似乎皇帝總希望用奸臣,殺好人。

這說明判斷人的品格好壞,其實是很難的。我們不該覺得我們就比古代的君王聰明。

我們真的很難判斷一個車評人在撰寫一篇特定文章時,是姓蔣還是姓汪。

作為一名每年貢獻30-40萬字左右的知乎作者,我負責任的說:

越是寫出個人真實看法,寫出自己深刻見解的時候,來自廣大讀者的誤會和攻擊性批評是最多的。

他們很容易把「不符合他們期待和個人觀點」的言論,統統歸納為「軟文」,「收錢」,「水軍」。

因為很多時候,少數人比多數人看的更透徹——如果對於一個專業領域,輿論比專家更靠譜,我們就應該選一位球迷去當中國足球隊的主帥,選一位車迷去接替YYP的位置嘛。

如果多數人比少數人更有觀點和見解,那麼股市裡應該是大傢伙兒多半能賺到錢。實際恰好相反。

我不能保證我的每個言論正確,但是我能保證我整體的輸出能力和態度是在一定水平之上的。

比如說,我試過最新的GL8,我知道這個車和以前比,脫胎換骨了,比奧德賽強多了,然後你實話實說吧,就有人說你收了通用的錢。
有人說GL8不安全,因為一個經典的理由「平台老舊」。我當然是不信的,因為一個老舊平台,為何駕駛性能、舒適度、NVH都進化了這麼多呢?然後,我請教了通用的工程師,得知這台車和從前的GL8根本就沒關係了,安全水平沒問題。
如果去天津碰撞,CNCAP肯定是五星——外行可能覺得他這是吹牛。其實不是。我在廠家做產品的時候,我們上市前就能知道這個車的星級,比如我清楚的記得「日產陽光是以中國CNCAP4星安全為目標研發的」,後來上市後,撞了一下,42.8分,真是4星。
不要覺得中國車企的汽車工程師真的都什麼也不會,即使是合資公司體系內。

但是問題是,你說你所篤信的事實,並沒有多少人信啊。

人們就是特別願意相信:

大車企黑心,收買媒體,造了一個老舊的破車,拉皮拉的很豪華,美國早就不賣了,只是騙中國人的錢,因為中國人好騙,很多白痴會買,每個月都有一萬個白痴,掏出三四十萬人民幣,買一台GL8回家。唯獨他不是白痴,正在評論區留言,寫了兩個字和一個標點,「水軍!」

我曾經因為這種情況發生太多次了,覺得很生氣,現在越來越釋懷了。不能只怪他們,社會氛圍就是這樣,沒有信任。像這樣「莫須有」的故事,才有市場。

時間長了,有經驗的媒體人都會學會一種技能——不要講客觀事實,而是迎合一群特定的讀者,也就是所謂的帶節奏。

不光國內,美國也一樣。

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台 Fox News (福克斯新聞)的成功秘密。
第一,有線頻道這麼多,你不可能,也沒必要取悅所有觀眾。你只要迎合一個特定觀眾群體就可以了。第二,要提供有強烈主觀觀點的新聞。
給觀眾想要的東西,比給觀眾事實更能賺錢。觀眾想要什麼呢?娛樂和確認。 觀眾需要你的新聞能用娛樂的方式確認他們已有的觀念。
福克斯新聞台選擇的觀眾群體,是美國的保守派。每當美國發生槍擊事件,不管有多少媒體呼籲禁槍,福克斯新聞一定強調擁槍權 – 他們會找一個有槍的採訪對象,說如果我拿著槍在現場就可以制止慘案的發生。
美國對外軍事行動,福克斯新聞一定持強硬的支持態度,如果有誰敢提出質疑,他就會被說成不愛國。
哪怕在其網站上轉發一篇美聯社消息,福克斯新聞都要做一番字詞上的修改來取悅保守派,比如《選民對經濟的擔心給奧巴馬帶來新麻煩》這個標題被改成了《奧巴馬跟白人婦女有大問題》。

對於所有有志在內容傳播領域有所建樹的朋友來說,Fox News的這一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不分中外,一律奏效:

給觀眾想要的東西,比給觀眾事實更能賺錢。觀眾想要什麼呢?娛樂和確認。

觀眾需要你的新聞能用娛樂的方式確認他們已有的觀念。

媒體車評人很容易發現,如果他們抨擊大眾、長城偷工減配,通用最會營銷,批判國企無所作為,批判外資企業不尊重國人,批判日本車不安全,法國車質量差,國人驕傲BYD電動車技術全球領先,特斯拉是龐氏騙局,就非常容易獲得他們最在意的「閱讀量」。

於是,他們就會情不自禁的反覆這麼做,不管在那個具體的場景中,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出於輿論的特性,媒體經常選邊站隊,這樣一來可以穩定的迎合某特定的人群,二來可以和某些品牌長期友好的合作下去:

某媒體選擇了日系,於是經常褒獎日系眾品牌,批判歐美車系,喜歡他們的讀者越來越喜歡他們,覺得他們特別敢講真話,不喜歡他們的自然疏遠,時間長了,他們身邊的固定讀者都是日系粉。
在這群粉絲心中,以後再看到「誇大眾,批豐田」的作者和媒體,那毫無疑問是無良作者、收錢媒體。

不光是日系,當然也會有長期捧大眾,捧通用,捧國產品牌的媒體。

劇本是不同的,但邏輯都是相似的。

輿論趨勢:「文藝低智化,本質是全民屌絲化」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幾個平時有寫作習慣的朋友看到,都很受觸動。

知乎大V @肥肥貓 寫的文藝低智化,本質是全民屌絲化

所有的東西,當它從精英人群走向大眾,從雅走向俗,從圍牆內走向圍牆外,都是這個結果。

大學、貴族、科學、汽車、藝術,很多東西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

最近十年互聯網的發展,極大的提升了一切內容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廣度。

在王小波生活的時代里,沉默的大多數是不會登堂入室的。他們很沉默,遇到委屈也沒法發聲。

但是如今不同了,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註冊微信、知乎、今日頭條、貼吧、快手,他們活在幾乎所有的地方,他們積極的出現在評論區,他們發出大量的觀點,宣洩大量的情緒,他們的喜好決定媒體內容的點擊量、電影的票房、APP的日活用戶數。

於是有了肥肥貓同志,文采飛揚的一段開頭:

有這樣一群人,突然闖進我們的世界,因為他們人數是如此之多,我們必須接受並適應這樣的常態:一切資源會優先給「他們」使用
——這將意味著所有的app會優先考慮「他們」的體驗和習慣,而不會遷就你高逼格的審美和需求;
——這將意味著所有為「他們」服務的新業態會優先得到投資者的眷顧,這意味著你小眾而美好的愛好將沒有人為之投資而無力生存;
——這將意味著你所有喜歡的陣地——知乎、網易雲音樂、豆瓣都將逐漸被「他們」攻陷,原本安逸和諧的田園將變成傻逼征討的戰場。
——這將意味著整個公共空間,整個社會的審美、品味將不可遏制地大步倒退,直到倒退到和剛湧入互聯網的人口主體相對應的層次,而你,無處可逃。

圖片來源於pixabay

當這些人湧入一個新地方,這個地方的文化就很容易徹底變樣。

知乎曾經半封閉的修鍊了好幾年內功,但是開放兩年之內,即使是知乎自己人,也不得不承認,知乎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斯文客氣,相敬如賓,和而不同,交流觀點但不人身攻擊」的知乎了。

肥肥貓列舉了一些現象,來說明:

寫《好疼的金聖嘆》沒人看,寫賤人low b篇篇十萬加;
幾個明星玩個弱智的追來跑去撕牌子的遊戲,居然也能拍成一部電影;
優質的單機遊戲沒人玩了,老廠紛紛停止研發,全部改投手游,寶刀屠龍點擊就送;
再沒有能讓全民閱讀的文學作品,現在最火的是一天更一萬字的穿越回去當暴君;
整個世界範圍內好歌的誕生率直線下降,以至於今天我們依然翻唱聽著10幾年的老歌

這些現象,自古有之,所謂陽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

但是程度,從未如今天這麼惡劣。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

我們能接受的信息量越來越廣,方式越來越多,但是我們的時間是恆定的,這就迫使我們越來越傾向於快餐和超快餐。

因為不需要思考,因為簡單粗暴。

Weibo、微信號、今日頭條短資訊,佔據了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閱讀內容。

關於內容的質量。並沒有審核的標準,而且似乎各個媒體平台都主動放棄了標準。

網易的Slogan從「有態度」,變成了「各有態度」,由此可見,大平台在放棄自己的態度,轉而包容廣大人群的態度。

而一旦當大眾走上內容生產和傳播的核心陣地,劣幣驅逐良幣幾乎成為必然。

於是知乎從「知識分享」,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雞湯和故事的集散地」,馮小剛導演哀嘆「因為有很多的垃圾觀眾,於是有了很多的垃圾電影」。

最終的結果就是:

那些不想當垃圾和看垃圾的少數人,被「他們」淹沒了,被「他們」代表了。 沒有人替你發聲,因為少數人的意見不重要。潮流永遠是多數人推動的,而你不在其中。

為什麼在知乎的汽車版塊,現在大家格外心水日系品牌,不就是因為「經濟適用,價格合理,質量可靠」嗎?這就是居家過日子的主流需求,是大多普通消費者的訴求。他們不愛車,這是需要用車而,對他們來說,汽車是一種消費而已。

你覺得你是資深車迷,你是汽車愛好者,你是機械發燒友,你是歐洲情懷黨,不好意思。

你們的意見不重要了。因為你們是少數派,你們的意見不是主流。

對這些普通讀者來說,他們需要的車評人,不要寫精美的文字,不要拍優雅的照片,不要談複雜的技術,不要講品牌文化的傳承,不要談設計背後的美學,不要講商業創新和業務邏輯。

就說:「XX車,發動機好,車沒毛病,可以的!」

或者:「XX品牌,垃圾,造假,可靠性不行,操控極限不行,容易車毀人亡。」

這些普通消費者,閱後,大悅。

但是他們忘記了:以他們開車的風格,這輩子都開不出QQ的極限的。

出路探討:好東西,一定是相對貴的

作為一名市場經濟的支持者,我堅定的相信:市場上的資源一定是分層的。

好的東西,永遠相對稀缺。差的東西,則可以做到大量供應。

蘋果搭建了iOS生態,專供iPhone獨家,高規格打造硬體,高價售賣硬體,提升了APP准入門檻,嚴格審核,打壓用戶翻牆,這一系列的做法,雖然提升了門檻,但是確保了整個生態的質量。

安卓採用了開放的邏輯,面向所有OEM,不管控硬體標準,大量經濟型硬體進入市場,APP商店和APP管控都相對鬆弛,用戶的自由度也很高。這些做法,讓安卓生態變得開放,市場份額很高,用戶和APP開發者的門檻都比較低,但是整個生態的體驗就被犧牲了。

哲學上來講,蘋果和安卓只不過是選擇了各自想要的東西。他們都得到了,前者吃的精緻,後者吃到飽。

汽車相關的內容,我認為也是如此。

作為一項生產成本較高、生產難度較大的商業產品,(該不會有人反對汽車評測內容是商業產品嗎?它絕對不是一個社會公益產品)其內容一定是分層的。

如果你想要高級的商業內容,你就需要支付較高的代價。

低級的汽車評測內容會永遠免費下去,他們不會直接向用戶收費,但會利用你的關注來賺第三方的錢。

高級的汽車評測機構,它本身一定要能夠賺錢。

美國的《消費者報告》之所以能客觀中立,不和廠家打交道,自費租車購車做測評,招募一堆人手,原因是因為他們收取每個會員用戶數十美元的年費。(提供包括汽車、電子產品在內的各種消費品的中立測評)

問題是中國有沒有願意付費包養作者的觀眾們呢?

一定有,但是還太少。暫時來看,絕大多數人還是期待能不花錢,出現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

這神能力特彆強,興趣特別單一,不愛干別的,就愛做車評。

神做車評,是一種高尚的義務勞動,客觀中立不收費,就當普渡眾生。

不過趨勢是好的。

近年來,知乎Live、在行、騰訊視頻VIP會員、NBA直播會員等內容消費,新類目和購買量都逐年快速上漲。成長起來的中產階級,擺脫屌絲心態以後,終究會明白,如果願意付點錢,回報自己高質量的消費品(更好的畫質,更好的知識,更有價值的信息)和時間節約(少看垃圾內容,少看廣告),其實是值得的。

作為一名NBA球迷,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覺得每年花200元,免除「看騰訊視頻NBA的廣告時間+獲得無線流量+高清播放」,對我來說,是值得的。

省下來的時間,把工作做好一點,多學一點知識,多做一點事情,從長期來看,獲得更多回報是大概率。

期待以某種新方式,中國也出現像《消費者報告》這樣的機構作者吧。

不用迎合所有人,服務5%的人群就可以了。

注意:要適當收點費。別把自己搞破產了。

- 我的知乎ID:一苒

- 知乎專欄:汽車講談社

- 我的微信號:搜索yiransay


啥時候各種配件廠,第三方實驗室的人湊一起開車評就好了。

能把廠家黑哭。


從紙媒時代算起,看汽車評論已有十幾個年頭。從一個喜歡汽車的孩子到依靠汽車吃飯也有幾個年頭了。這是一個我自己也經常會想起的問題,就斗膽談一談吧。

以下談到的車評專指 嚴肅的汽車測評,以汽車為主題的泛娛樂化內容不在本文談論範圍。

1.我們需要車評人嗎?

需要。就好像工程委託方需要監理公司一樣。對於汽車這樣一個價格昂貴,設計和製造極為複雜的工業製成品來說,我們需要更專業的第三方對汽車進行評估,讓我們能更好的判斷其是否貨真價實。

二來,即便我們再富有,也不可能有精力和機會親自去駕駛每一台車。這時,車評人的價值得以體現,我可以躺在床上,動動手指,就可以了解一部車的大致情況。(在車評客觀,內容詳實的情況下)

2.車評人還是工程師?

毫無疑問,以設計和製造汽車為生的汽車工程師要 遠比車評人更加懂車。但是車評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是因為,讓教授 教好低年級小學生的概率,要遠低於合格的小學老師。而大部分汽車消費者對汽車的理解就是小學生水平。(中國汽車消費者可能還達不到)

我所接觸汽車工程師,大部分只是專才,在自己的領域足夠專業,但他的專業可能是塗料或白車身。甚至連駕照都沒有,當然這不並妨礙他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些工程師也可以是優秀的車評人(知乎上這樣的就不少),但無疑這也需要很多額外的 技能和特質。

3.主觀?客觀?

只要是人,就會有價值觀,就會有傾向。車評人絕大多數本身都是汽車愛好者,有自己偏好的汽車再自然不過,也是我所喜聞樂見的。但是當評價一台車時,要做的就是盡量降低主觀的影響,客觀評價,當然這並不容易。(這裡的主觀是說個人喜好,軟文類不在討論範圍,直接忽略)

不想看主觀的評價?那還看個毛車評,直接去某之家查數據好了。絕對客觀。

再補一句,無數比iPhone配置高得多的手機,在體驗上距離iPhone數個段位,汽車更甚

4.貴的車要評嗎?

當然要評。你能娶女星當老婆嗎?當然不能。那為什麼還看? 欣賞美啊!

5.該不該評價外形和內飾設計?

我承認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好像有人就喜歡鳳凰傳奇,有人喜歡古典。都沒有錯。

但設計絕對是有高下之分的東西

外形和內飾設計 可以說是汽車的靈魂。好的設計兼顧美學與 性能要求,不可多得。

一台「丑」的車,即便有高效的動力系統,穩健的地盤,我也不大願意去駕駛它。(假如你真想買這樣一台車,那就買吧,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丑著丑著你就接受了,覺得這是一種個性)

當你行駛在路上時,你也成的路的一部分。

6大家自己試駕有用嗎?

有用,但用處沒想像那麼大。汽車並不是AV,各位司機體驗過的車,屈指可數。沒有參照系,沒有對比。即便開過很多車,也沒有學習過如何評價汽車駕駛性與功能性之類。開也開不出所以然來,這是事實。

7自己掏腰包才客觀?

很多人以為,只有自己買車做測評才可能不被充值。那麼我們換個角度,是不是由富翁來執政就不會有貪污?那麼川普還真是最佳選擇。不能不保持中立與客觀,在於人的職業操守與底線。

38是我最喜愛的車評人之一, 但他並非中國第一個自己掏錢買車做車評的人。據我所知,早在10年前,新車評網站就開始自資購車做車評。

- 對車型的認識
- 對機械的認識
- 對版面美感的認知
- 對網路技術的認知
- 對新聞媒體領域的認知
- 紮實的文字功力
- 足夠應用的英文水平
- 能安全嫻熟地駕駛
- 具備足夠應用的高級駕駛技術
- 熱愛並且從不厭倦開任何車
- 能獨立判斷一部車的各方面好壞
- 具備精湛的攝影技巧
- 能與其它人清晰地交流、溝通、合作
- 能獨立進行正式採訪
- 有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
- 有一定商務洽談能力
- 能獨立完成方案和計劃書
- 見識廣博(出差、出國、日常生活的經驗)
- 豐富的車型經驗積累(開過大量的車)
- 良好的人際關係(認識大量的人)
- 良好的業內聲譽(讀者和業內人士的評價)
- 良好的個人形象(儀容、談吐)
-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強健的體魄

這是2008年顏宇鵬(YYP)在新車評網的一篇文章中對一個車評人做出的要求。

今日看來,這樣的要求不僅絲毫不顯得落伍,而且,標準之高恐怕會令大部分所謂的車評人汗顏。

就在大家 大肆抨擊著傳統汽車媒體(自媒體之外)認錢做父的浪潮背後,有著一個不言而喻的改變,那就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做車評的門檻要比以往低得多,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

利益相關 汽車類項目創業者,在4S店集團、二手車CtoC互聯網公司、最大的汽車門戶網站 工作過。

待更..期待大家一起來討論?


多拍車,少看火車。


這年頭有個駕照都敢說自己是車評人

這個行業門檻還是太低了。

我有肛門,以後我要做馬桶評測


最早在國內提出車評人這個概念,應該是YYP。車評人其實是舶來品,屬於香港那邊叫法。「車評人」在國內的最大意義,就是要跟小編進行區分。呃……這麼說可能會得罪到部分媒體人。以現在的新一代寶馬5系試駕為例,小編會湊夠一堆圖片,然後以客觀描述為主,告訴你大燈是什麼設計,發動機數據如何,比上代減重多少kg。小編在駕駛部分所說的話,都是不咸不淡,什麼懸掛略硬,但日常道路依然保持一定韌性,總體坐起來依然非常舒服。上述這句話你把它套到10台車上,至少有8台不會有違和感,名副其實的放之四海而皆準。

至於車評人,則會告訴你,這代5系進化方向是什麼,性格相比上代是更運動,還是更舒適?駕駛方面,車評人能告訴你5系在這個級別中,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相較於A6、E級究竟有什麼不同,什麼人適合5系,什麼人適合E級。最後車評人還能站在一個高點,去談論三駕馬車造車理念的演變。至少在我看來,車評人需要縱向和橫向的試車積累,而且還要懂得去歸納。以5係為例,縱向需要你要開過幾代5系,才能真正說出個所以然。橫向則是開過同級其它車型,這樣你的評價才能精確。例如你說5系動力好,好的定義人人不同,但如果你說比E級好,這樣大家就能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車評人重點在於「評」,能輸出自己的觀點,而編輯只停留在描述這個層面。車評人中混得比較好的少數幾個,就成了大家常掛在口邊的KOL。

說回問題,我們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車評人?首先要了解「我們」所指的是什麼,車評人主要面對兩類人群,一類是看官,另一類是買家。看官主要是想找樂子,他們喜歡看嬉笑怒罵。現在發展出一種「民粹」主義,就是為了討好看官,部分媒體人為罵而罵,為黑而黑,嘩眾取寵博取眼球。買家則是拿真金白銀等著買車,狂噴對於他們來說,並沒什麼價值,他們需要中肯的分析。目前無疑是看官佔主導,部分汽車節目內容更是發展為純娛樂向,例如模仿Papi醬就有幾個。存在即合理,我們無需去批判什麼,大家想看才會有這類內容,就像愛護動物的廣告:沒需求,就沒殺戮。

至於廠商利益的問題,這個矛盾目前很難解決。真正養活汽車媒體的是廠家,儘管觀眾有時會給打賞,或者在知乎、車問等地方向車評人付費提問,但這些更多是精神鼓勵,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哪怕設法以其它渠道盈利,例如賣汽車用品之類,但依然避不開廠家。畢竟只有你跟廠家打好關係,你才能獲得新車試駕邀請。時不時看到某些自媒體對某款車開炮,看似很大義凜然,但其實動機不純,大都是為了吸引人氣,為日後被充值做準備。

雖然媒體依靠廠家這個矛盾,現在無法解決,但也有能看到曙光的地方,儘管這束光暫時微弱得可憐。很多行業都能看到,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以前很多被認為無法調和的矛盾,現在都被妥妥地解決掉。除了上文所說,為內容付費越來越普遍之外,最近還有另一個親身體會。以前做對比策劃需要問各個廠家借車,有時廠家很怕自己的車在對比中表現不好,借車會很小心翼翼。再者,不同試駕車之間的借用排期也不容易湊准,總之借車是件煩心事。最近開始用PP租車這個軟體(不是賣廣告啊!),直接從車主手中租來各式各樣的車。記得在廣州去借一台榮威頂配RX5的時候,車主第一句就問:你是媒體嗎?我這台車已經被好幾個人借來做評測了。當然啦,PP租車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畢竟你只能租到上市有一段時間的車型。要搶先試到最新的車型,依然是要看廠家臉色。


總想著別人給你什麼。

你給別人帶來了什麼。

開通付費視頻。

你會來充值嗎?


國內大部分車評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你看這線條,你看這前杠,你看這內飾……

好看不好看的用你說,大部分時間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還帶點小參數,讓觀眾覺得很專業,其實就是浪費大家時間,僅此而已。


在高鐵商務座上躺著無聊(這句是配合貴乎風氣吹牛裝逼),強湊第50個回答。

車迷和用戶是兩種人,目前針對車迷做的節目太多了,針對用戶做的,還遠遠不夠。

對用戶來說:

1、經驗豐富,不只是駕駛經驗,還包括生活經驗。

現在的車評人選拔標準是有問題的,用一茬一茬剛畢業沒多久的毛孩子去評車。是,他們肯定都是熱愛汽車的人,但,更廣大的群眾是要用車的。

車做為一個工具出現在群眾生活中。群眾不需要知道原因,不需要知道原理,不需要知道技術深度,只需要知道是不是好用。這個好用,包括人機工程,還包括各種駕駛場景甚至生活場景是否好用。指望一群毛孩子做到這種深度,不現實。

2、標準更接地氣,貼近現實場景。

因為大量的用了1中的毛孩子,他們缺乏各種經驗,所以汽車之家應該是最早強推標準測試流程的媒體,相對應的新車評就偏意識流一些。

舉個例子。現在普遍做的測試項目,0-100加速,用全油門拼動力。但現實中有幾個人會全油門,又有幾個人需要從0加速到100?不誇張的說,以最廣大群眾的車來說,一台車生命周期內能各有3次就已經算多。用戶需要知道的是什麼?1/2或者2/3油門開度情況下的40到60,60到80,105到120這種區間的加速是否足夠流暢和及時。汽車之家很少有介紹,新車評往往一筆(句)帶過。

我不做車評,也懶得幫忙想標準。只說結論,現有的測試體系應該更新了。

不屬於3的第3點,汽車行業跨度極大、分工極細,就算1里的年輕人學汽車相關專業,並不證明他就真的懂車。有幾個車評人清楚E級鋁換鐵根本不是為了省那點物料成本而是因為流水線才投產沒多久不願意在設備技改上浪費更大的成本?有幾個車評人清楚只是為了消滅儀錶反光相關技術人員得付出多大工作量?

既然不可能做到全精通,那就不要抓住一點去嘩眾取寵。幫我們用戶把測評回歸到是否好用上、哪個最好用的本質上就好了。

以上。

最後強推一個我最近喜歡的車評人,王垠。微信公眾號搜索:autocidiwuyin


類似美國《消費者報告》這樣的,真正做到獨立、客觀、第三方。如果國內有這樣的媒體,我願意付費訂閱


隨便舉個例子,記得看汽車之家閆闖主持的一期賓士新一代E級的視頻,視頻中主持人狂吹了一頓賓士E級,確實,賓士E產品力很強,吹的很正確!沒毛病!閆闖還列舉北奔E和德原奔E的配置對比,結果竟然是北奔E性價比要高於德原E,說明北奔E300L 49.9萬的指導價是多麼的性價比高,當時覺得這期視頻說的真好。

但是後來知道了德原奔E是全鋁車身的,北奔E是鐵材料的,好啊,原來成本節省在這裡了,怪不得北奔E能全系標配雙LED大屏等等的,原來是從別的地方摳出來的成本。這還是大家比較容易能發現的地方,消費者肉眼不容易發現的地方,誰知道什麼樣子。

簡單的一個視頻,汽車之家就有著明顯的誤導大眾的意思,放大優勢(如北奔E的全系標配雙大屏等等),無視鋁變鐵的減配,裝的跟沒事人似的,呵呵。還有之前著名的哈弗H9跳檔門。做為中國最大汽車網站,這種錯誤是不嚴謹的體現。

為什麼汽車之家和近似車媒的評車會有明顯水分?因為他們出視頻是要向廠家借車的,想借車必然受制於廠家,無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公平公正客觀,不怪CZ、YC等主持人,因為人在單位身不由己。但是,有些著名車評人離開了汽車之家等平台,為什麼離開,其中原因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是,充了值,錢我拿不到,挨罵的還是我這個主持人,那我憑什麼還給你當主持人背鍋?

好車評人,是真正的客觀、公正、敢說真話、一視同仁,最關鍵的我覺得是不受制於廠家,不受制於廠家了,自然什麼話都不用加工著說了。

舉例,比如誰呢?當然是李天楊。最近的smart視頻對有關smart的產品力、車主的消費心理分析真的是入木三分,這視頻不出不知道,一出,好像發現路上的瞎停的smart確實很多,貼整套賓士logo的更是不少。哎,smart車主那脆弱的虛榮心啊,多的不多說了,就問問你smart如果不是在賓士4S店裡買出來再開進去保養,而是從大眾福特豐田4S店,那你還會花十多萬買這車嗎?或者說哪怕smart和賓士的4S店分開?

有一期視頻38號拉上他的朋友對比北奔C和華晨寶馬3系,這期視頻同樣內容極為飽滿,依據嚴謹,數據和證據詳實,信服度高。劉越在視頻中表現的比較嚴謹,正好和38號互補。

有關38號,有些人不喜歡他總是扯什麼賽道圈速,買菜車需要上賽道嗎?這是38號對自己視頻負責任的體現吧。而且,不是我想下賽道,而是有些廠家營銷時總是喜歡帶著一些吹噓性能的字眼卻又沒有詳細測試成績,38號喜歡下賽道測性能的行為的確沒什麼問題。不信大家看看不少4S喜歡給城市SUV準備陡坡、交叉軸等設施,而城市SUV的越野能力?真是呵呵,那那些設施?純擺設而已。那麼38號給大家測性能,沒毛病,並非鑽牛角尖。


有錢,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那種。

比如王思聰要是做車評,絕對沒人說他被充值。

權威,諸如XX工程師,XX職業車手。

可以學習TG,專門請個stig做試車手評價駕駛感受,然後自己坐後排感受乘坐感受。

每期再抽十名幸運觀眾參加體驗,說說體會感受。

獨特,風格上詼諧逗樂,說拉彈唱都可,氛圍要輕鬆愉快。

兩三個人一起主持,試車時穿插著說點段子,聊點家常。

科學,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知識儲備要夠,給大家普及下正確的科學知識,揭露偽科學。

焦點。

視頻可以是台詞,比如「緣,妙不可言」。

新聞可以是小編,比如「baobao」。也可以是某個人物,比如「佩嫂」

車評節目就自由發揮啦,Stig那種戴著頭盔看不清臉的,美女試車員神馬的。

不過怎麼弄,肯定還是會有人黑的。

畢竟各個廠家都養了不少水軍。


目前國內車評的現狀就是99%的車評人並沒有足夠的專業背景,車評節目主要還是以個性和話題博得關注。畢竟國內這幾年汽車行業內研發也只是處在起步階段,別說車評這樣的「業餘」選手,就是車企也缺專業工程師。

然後就是做評價的時候90%使用的都是主觀臆斷的評測方法。什麼懸架「有點兒」硬/軟,轉向「比較」靈敏/遲鈍,變速箱「有些」頓挫。這些主觀印象不僅會因人而異,因車而已,也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品牌定位而不能以統一標準論褒貶:超跑為了追求運動性必然在舒適度上不如家用車。於是這樣的主觀感受完全無法為消費者提供可以量化的客觀參考依據。大部分僅存的客觀評價也只限制在非常基本的什麼百公里加速,油耗,剎車距離上。。。不是現在車評人不希望做客觀評價,客觀條件也不允許:

1. 每輛車上搭配的駕駛性客觀評價軟體+硬體裝備動輒上百萬RMB。

2. 還需要車廠向你開放一些系統設計細節或者需要你有能力逆向工程一些封閉系統,尤其是軟體系統。

3. 還需要你具有量產研發的測試和分析經驗,能決定在客觀評測的時候對哪些數據進行採集,跑哪些工況,如何對採集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上面三點都是目前國內車評人做客觀評價難以做到的。前面一直在爭論的長城油耗問題只是目前車評條件可以發現的非常基本的設計問題。高階一些的功能設計缺陷和安全保護缺陷是車評人根本難以發現的。簡單粗暴粗製濫造的功能安全設計,如果不是設計者或者行業專業人士,車企就是再偷工減料車評人也發現不了,甚至完全毫無概念。

最後的問題就是目前車評節目規模還不夠大,絕大多數無法通過不同環節解耦「車廠充值」和「客觀評價」的環節,讓依靠車廠的收入和評價的客觀性獨立而不衝突。

而上面的這些問題說到底就是缺人,缺少專家和主打個性的主持人搭配。而缺人的本質還是缺錢和缺環境,畢竟車企都要花百萬年薪去請專家花上億的成本去學習如何研發測試,而人才需要的不僅是錢還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所以目前國內的車評節目如果做成和Top Gear以及The Grand Tour一樣側重娛樂性的汽車愛好者欄目還不錯,但是要作為消費者的購車導向就有些扯淡了。和一些回答里說的截然相反,我目前選車看車評節目只看內飾和空間評測,因為沒空去一個一個車型嘗試腿部空間和行李箱空間:)

========================================

評論里提到國外車評客觀性的問題,我覺得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兩類車評節目本質的不同:

車評可以做成主觀的純娛樂節目,像Top Gear和The Grand Tour,隨便你怎麼說都不用負責。以前Top Gear一直在強調的也是他們不是Consumer Report(消費者指導報告),所以不需要客觀也不需要技術嚴謹。

另一類車評或者說科技產品評價節目就是Consumer Reports(消費者指導類報告),這類節目一般都是非常專業的實驗室來進行,使用完全嚴謹的物理,化學,電子等等測試方法來客觀評價科技產品的功能特性,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指導。

在國外這兩類節目是完全不同的定位和職責。汽車也是科技產品,自然可以來做媒體娛樂也可以來做客觀評價。但是如果你用做娛樂節目的能力和態度來做消費者指導報告把兩者混為一談,說嚴重的話就這也可以算是對消費者欺詐了。


首先對於有明確需求的消費者來說,具有參考意義的車評,我覺得就是我們需要的;而完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人,其實需要看的不是車評,而是先建立消費觀。所以38為什麼能火,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他聊的消費觀和他的車評自圓其說,自成體系。

需要什麼車評人,實際上還要考慮能出現什麼樣的車評人。

38這樣的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哪天38不做車評(從去年到今年,視頻更新速度至少慢了一倍),也基本上沒有後來人了,沒有哪個富二代會有這樣的情懷。

像美國《消費者報告》那樣規模的獨立媒體,短時間內國內我看也沒啥希望。

最能推動這方面前進的,我覺得應該是新興自媒體。


水平太高,太專業就沒多少人看。

水平不高通俗易懂的又會說商業化套模板評車。

充值太多的車評就失去了客觀性,

不充值的車評太費錢了,而且不容易形成大團隊,持續發展性不高,影響力也不如某些充值的網站。

這是國內評車媒體的通病。

可以借鑒像美國的《消費者報告》那種形式,沒有任何充值,但是有專業龐大的團隊,有權威性,影響力比較大,能夠不受車企控制,有效控制市場走向,而不是讓廠家逼你刪視頻。


p首先,告訴大家我們的公眾號(大家車言論)對行業有一些衝擊的,明明在「體制內」,卻不願意「按遊戲規則辦事」的原則:

1、接受「充值」,也就是內容合作,但是所有觀點、出品的決定權完全在原創者,「充值」方不能審稿,左右文章及視頻內容。這算得上是一條與現有商業模式完全不同的,「不平等」的「霸王條款」:你可以充值,但你不能左右我的評價標準。這樣其實可以篩選掉幾種客戶:1、沒有好產品的,2、不自信的;3、以我為尊,高高在上監控媒體的。剩下的客戶,質量就比較高了。當然商業合作機會會減少,但明顯對自媒體來說,保證專業、自主的出品,口碑和個人魅力才是最重要的。

2、商業合作和廣告會特別註明是由誰贊助的。也就是客戶沒辦法「隱性充值」了,大家也不需要再推敲一個出品究竟誰是金主了。自我嘲諷一句,從現在開始,你們可以明確地知道我們,啥時候在立牌坊,啥時候在做婊子了。

我不知道大家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車評人,我只想成為我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車評人:一輛車有優點不吝掌聲,有缺點敢於指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做評測,站在上帝的角度來分析市場;與說明書式車評絕緣;將自己掌握的乾貨用人話表述出來;對自己的觀點負責,不熟悉的領域不妄加評論,不懂的知識點不強行秀智商。差不多吧,就這個意思。

最後,希望各位能多多理解:當大家在享受免費內容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其實已經有廣告主為你們的免費內容買了單。這是目前汽車媒體主要的經營方式,在我們沒有厲害到可以讓用戶心甘情願為我們的出品付出與勞動力成本相符的費用之前。


1. 不吹不黑 不吹不黑 不吹不黑

2. 雖說國內汽車消費還不夠成熟,真正懂車的不算多,但是別把那一小部分人當傻子,張嘴就來。

3. 廠家生產的車都是有設計定位的,例如偏舒適、偏運動、偏家用還是偏商用等等,一個好的車評人應該根據這些定位來評論這些車,而不是靠喜好或者一刀切的評論,例如不要把偏運動的車有些硬的底盤懸掛設定當做缺點,也不要把偏家用的底盤軟作為缺點。

4. 成本是制約車廠提高車輛表現的主要因素,車評人開過的豪車貴車多,但是別用那些標準評價一些便宜的多的家用普通車。車評,應該是同級類似價格進行評價。記得時尚座駕剛發行的時候買過幾年,早期發行的很多評測都是幾輛車橫向對比的,同級別對比,很有說服力,也減少了很多吹和黑的機會。

5. 套路,現在的評測基本都是一個套路,流程化標準化,車評人不管是什麼履歷不管是擅長什麼或者精通什麼,基本都是同一個套路同一套評測點,就算是團隊在背後,評測觀點是為消費者考慮的還是個人喜好也基本分不清楚。評測結論要不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那種個性化極端,要不就是不疼不癢的輕描淡寫。當然不是所有都這樣,也有做的好的。

既然車評人背景不同擅長領域不同,就應該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擅長的領域多闡述一些自己的觀點,鬍子眉毛一把抓的結果要麼是一塌糊塗要不是一團漿糊。

各答案都說的很好,想到5點補充下。

現在的車評真正客觀的不多,尤其是出名後客觀的更不多,利益問題,可以理解,但是請別用水軍把自己吹的客觀公正。

這兩年的車評視頻和圖文評測看的有些惱火了,太多沒什麼價值的走過場或者軟文或者偏黑評測了。什麼時候車評人做的視頻評測也好,圖文評測也好,能夠真正的有深度有對比的客觀評測,會讓車評更讓人信服。

不邀自來,以上。


主觀上,我希望車評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擾,例如車廠,網友,政策等等。

我希望他們的測評能多一些乾貨,從日常最需要的方面去評價這款車的好壞,各種細節,例如換擋順暢度,油耗,加速感受,靜音,車內電子設施便用程度等等。

。。。

我覺得那樣才算是有用的測評,能夠明確的指出缺點,客觀的形容優點。

。。。

。。。

可是客觀上,我覺得好難做到,因為車評人作為一種職業,他也得吃飯,誰來出錢給他?

然後關係到錢之後,就做不到絕對客觀公平中立了。很矛盾。

沒錢做不好,有錢不好做。


當然是需要各種各樣的車評人,越多越好,真理越辯越明,參與者越多,輿論就越難被操控,所以我們不是需要一個NB的車評人搞一言堂,而是一大票比較亂七八糟的車評人從各個角度來評車,這樣作為消費者才會越來越明白,任何拔高車評人的行為都是在搞崇拜,是及其垃圾下作的手法,還好車評市場向著多元化的方向在發展,哪個車評人再想控制輿論,恐怕越來越難了,說的就是38


推薦閱讀:

作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線束供應商,如何應對整車廠越來越嚴酷的報價壓力?
既然自動檔汽車掛P檔停車被追尾有可能導致變速箱損壞,那為何不掛N檔拉手剎停車?
怎樣快速的從汽車的內飾辨別汽車的價格?
雪鐵龍是一個怎樣的品牌?在你眼裡,對雪鐵龍的印象是怎樣的?
廣汽豐田雷凌混動版13.18w起,有競爭力嗎?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之家 | 長城汽車品牌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