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禪宗的發展不如密宗或顯宗了?
近幾年媒體上經常出現的活佛什麼的,都是密宗或顯宗的,禪宗現在卻很少有現在世的著名高僧大德。這是為什麼呢?而且似乎漢傳佛教的發展也不如藏傳了,很多皈依的朋友都信奉藏傳的師父。
如今末法時期,能教導菩薩明心見性大法的善知識不是沒有,而是難值難遇難信。很多人即便遇到了,卻因為信根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而當面錯過,甚至造下誹謗善知識的惡業,誠可哀憫!
惜值遇善知識之因緣.......... 正德
《華嚴經》說:「善知識者,是成就修行諸菩薩道因,是成就修行波羅蜜道因,是成就修行攝眾生道因,是成就修行普入法界無障礙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除惡慧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離憍慢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滅煩惱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舍諸見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拔一切惡刺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至一切智城道因。何以故?於善知識處,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識力,得一切智道故。善知識者,難見難遇。」
於此邪知邪見、邪師邪法泛濫的末法時代,能與正覺同修會 蕭老師所弘傳的法相應,並能夠立下志心參與共修,都是於無量劫已深植善根,並已發了菩提心者,方能於此世善知識處所修學了義正法。善知識者,即是知己之心、識己所行,於己有益、能導己於善道者,也就是能益己於菩提之道者,才叫做善知識。而善知識又可分外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與教授善知識,參加正覺同修會之共修,具足了親近此三種善知識之緣。何以故?無論是一般之禪凈雙修班、進階班、增上班或者周二對外開放之 蕭老師講經時段,都有已經明心的外護菩薩護持,包括環境衛生、舒適空調與座位、安全與秩序,讓聽課的學員能安心於佛法正知見的熏息。精進禪三共修,更全部都是已經明心或者已明心見性之外護菩薩在護持,從一切起居、飲食、打掃、作息,讓學員能專心於生命實相之參究,不致有物質的缺乏與精神之怖畏,得以安穩的求道。
一切參加同修會共修之菩薩,皆是同行善知識,同修了義正法,同證菩提,同行菩薩正道,得能互相切磋勸進而不相擾亂,此同行善知識更有明心者、更有明心並見性者,此種同行善知識除了正覺同修會以外,何處能遇?
最殊勝的是正覺同修會之教授善知識─ 蕭老師,根據聖言量、根據依經教而修證之證量,教導正覺同修會之學員深入佛菩提道之法門,施設無相念佛、拜佛之方便善巧行門,並建立次第分明之佛菩提道修道次第;同時編製整套解行並重之菩薩正道教材,讓學員得以經親教師之協助而次第修進。看話頭、參話頭與參禪知見正確方法之傳授,使得學員得以自行參究突破初關,證得生命實相之根本心─如來藏阿賴耶識,法身慧命從此豁然全現,不斷佛種而報得如來恩。經由禪三 蕭老師之開示、勘驗、印證,並攝受由總相智入別相智,現前領受自心如來之恩澤,學員得能安住於無生忍之見地,真正進入菩薩道之正修行蕭老師更提攜著座下已證本心之弟子們,修學增上戒學、增上定學與增上慧學,期能讓座下弟子快速消除我執習氣,增長道種智往初地之果位邁進。發大心者,更能以無相念佛拜佛與正確之看話頭方法眼見佛性,以肉眼親見無形無色之佛性,以肉眼親見此五濁惡世之多分或少分凈土相,並親證世界如幻觀而得多分或少分之解脫受用。若沒有此教授善知識 蕭老師,無人能於此末法時代示佛知見、悟佛知見而入佛知見,得能於此台灣寶地值遇如此殊勝之教授善知識 ! ,更能夠感受到《華嚴經》中所說:「得菩提難,近善知識難,遇善知識難。得菩薩諸根難,凈菩薩諸根難,值同行善知識難,如理觀察難,依教修行難。」
因此,要勸請同修學員們,一定要善於呵護自己對善知識之信受力,善於培植在正法上之福德,善於思維正法之法義,莫隨惡因緣而轉,進而破壞自己之信根,又成為退分菩薩。《華嚴經》中說:「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同修們應隨時生起感恩善知識之心,生起無法報恩於萬一之慚愧心,以有慚有愧之白凈法增長自身之信根與信力,以知恩感恩之心消除增上慢之惡業煩惱,期能於異生性障未消除之前,藉由修持白凈法之功德力,增益於佛菩提道之進分並對治退分。
今以正覺電子報初刊之因緣,於此與諸位同行善知識共勉之。阿彌陀佛!
轉載自華嚴妙智網-正覺電子報第一期
末法時期,佛子如何實證明心開悟入住菩薩第七住位?
像末之世修學佛法正道甚難,故余常勸人念佛求生極樂。所以者何?一者末法之世多有外道及佛門法師,遇人輒言:「末法之世,去聖日遙,正法難修難證,勿唐費工夫也。」此言亦無大錯。蓋一般佛子信根不足,聞說此言便失信心。設遇真知識,亦不信受,不敢求無上道,此一難也。
二者知見不足,不知從何處入手,亦不知應如何鍛煉功夫,此二難也。
三者雖具知見,亦知應鍛煉功夫,然不知應往何方訪求教導功夫之善知識,此三難也。 四者像末之世,真善知識難求。所遇之師皆自稱禪宗正統,亦有顯赫傳承,然觀其禪法:或以定為禪,或以無念為禪,或以見聞覺知之靈覺心為禪,或以聲聞禪為禪,皆非菩薩正法。此際真善知識難求是第四難也。 五者末法佛子,世智辨聰,慢心深重者甚多,苟無顯赫傳承及大名聲,雖有方便善巧及真實修證亦不被信受。為有此五難,故余多年以來,凡遇學佛人,多勸其念佛,求生極樂。《央掘摩羅經》云:「更有第一難事,謂於未來正法住世餘八十年,安慰說此摩訶衍經、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有眾生持諸同類是亦甚難。若有眾生聞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隨順如實,是亦甚難。」
六祖大師曰:「汝慎勿錯解經義。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此事古今多有,而於今為烈。積非成是,深入禪子心中,難轉難移。我無名氣,復無師承,難以移風易俗,故以往甚少說禪。 而今說禪法之因緣有三:(一)不忍佛子輪轉生死,不得開悟見性。世尊云:「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是故常為煩惱系縛,流轉生死。見佛性故,諸結煩惱所不能系,解脫生死、得大涅槃。」——《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
(二)我諸同修,慢心甚微。不迷信大師,遠離學術崇拜、權威崇拜心態,深修一念相續法門,成就無相念佛及看話頭功夫、信心已立,是因緣成熟。(三)禪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在西天吩咐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中土初祖)曰:「汝往震旦(中國),設大法葯,直接上根。汝所化之方,獲菩提者不可勝數。」即囑咐菩提達摩往中國度人,以禪——無上大法葯,接引上根之人,且估計所度化而獲菩提者不計其數。達摩大師付法傳衣於二祖慧可大師時,曾預計中國地區末法時代修禪者曰:「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無輕未悟。」意即末法時代,在中國地區,說真如佛性者多,而能參究通達真如佛性者少。但私下與真如佛性相符密證,而不為外界所知者,數逾千萬人,所以交代慧可大師闡揚禪法,不可輕視未悟者。是故,我雖不敏,又無威德,且無師承,敢發大願:願於此生助108人見性。故先說念佛法門,度念佛人入實相念佛門。今以因緣成熟,復說禪法。所謂禪法,即是蓮宗所謂「參禪念佛三昧究竟法門」。 修學佛法應有目標。訂下目標後,即應依所訂次第目標,全力以赴。不應漫無目標、到處湊熱鬧,浪費寶貴生命。精進學佛者,目標大約有二:一為求生諸佛凈土。二為求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若不訂下目標,戮力以赴,即非精進。求生極樂凈土或諸佛凈土者,請閱《如何契入念佛法門》、《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無相念佛》(注一)等書。此書《禪——悟前與悟後》則是對一切發大心度眾而求明心見性之有信心禪子而說。
發大心之禪子為自度度他,故應修道。為修道故,應先求見道。菩薩見道即是開悟,開悟即是明心,所謂明心即明我真心、明一切有情之真心,明三世十方諸佛之真心,明心之後便能見性。明心見性則斷三縛結,永不入三惡道。復於見性後求破牢關,或先深入教典學四悉檀。以四悉檀為方便,將自心所悟所學接引後學。則腳跟穩,心篤定,說法無礙。信者往往因之精進修學,終能斷結而得度。此後即以所悟見地廣度有緣眾生,不至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此方名真菩薩行。 然而,求開悟乃至見性,非小根小器及諸聰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應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皈五戒,修菩薩六度行,心存謙恭,不輕慢一切人。此外亦需摒除權威崇拜、學術崇拜之心態,深入教典,建立知見。並尋求鍛煉參禪功夫之善巧方便法門。功夫已成,信心便足,即是大根器也。 已有功夫,應攝取參禪之知見。功夫知見具足,應求善知識指戳,得個入處。如若所遇是真善知識,應虔恭奉事、殷勤求法。故達摩祖師云:「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冀欲真乘,徒勞勤苦。」既得入處,潛心參究;若不見性而入實相,絕不終止。於虔恭奉事,親近參究之中,真善知識觀察因緣許可時,三言兩語,一戳一棒,便可決了。此即見道,或曰見道跡、見諦、法眼凈。 此後便發大心,開始自度度人之修道行。不舍精進,深入禪定及教典,修諸百千三昧,邁向薄貪嗔痴,斷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之路。永離隔陰之迷,生生世世不離此界,與諸同修一起荷擔如來家業,廣益有情,即是實義菩薩、真釋迦世尊之子也。 本書所說乃為建立佛子見道之信心與知見,並指陳修道之路及參禪中微細淆訛之處,期佛子真實明自真心,見自本性。所說禪法是指月之指,非禪非月,佛子莫道末學所說即是禪。雖然禪法非禪,欲會禪者不得離禪法而求禪,猶如欲見月者,須循指始見,伏惟有心人細會之。 佛子於書中所說之禪法,若有所疑,請於經藏探索可解。若經綸中未述及者,請佛子戮力參究,見道後自然釋疑。若於此書所說,歡喜信受,如法修持,後必有緣相會。若因此書而生煩惱,為文質疑者,末學悉皆默然領納而不答辯。蓋末學無名氣、無傳承、乃竟說此了義之法,眾生疑謗實屬平常,故隨緣最好。至於定境本不可說,說者獲罪非輕。然欲於佛子信心有所建立之故,不得不說;乃於書中略示初禪境界之少分,以建立佛子信心,導正末法學者修定之方向。初禪若得,則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昧,漸漸可得。期待末法學子建立大信心、發大願心,除疑慢心,修精進行。則進道迅速,此生必不空過也。 謹此普願 一切佛子,現前當來,必定心開,皆見佛性。
皈命 本師釋迦牟尼佛皈命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摘自 平實導師 述《禪——悟前與悟後 自序》
禪宗的發展,依託的是傳統文化的興盛。過去文人是社會的精英階層,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家沒事在一起交流不叫嘮嗑,叫玄談。
現在不同了,不僅傳統文化割裂,文人的地位頂多也就三流,幾個人圍在一起參禪論道,還會被人指指點點:這群傻子,連飯都吃不飽,還討論偽科學。
禪宗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跟傳統文化一樣,被用來當做商業的包裝,進入了成功學和字畫設計領域。
相比之下,密宗很適合現代人。
一,不無聊。特別多的咒,特別多的佛菩薩金剛空行母,特別多的儀式,特別神秘。
二,容易學。也不用太鑽研佛理,持咒就行了;自己也不用特別努力,有上師加持。
三,見效快。這裡不作解釋,快不一定是好事,慢也不一定是壞事,佛法不以快慢論。
現代社會,無論貧富,共同的特徵就是忙,多動一點腦子都嫌累,想找到出口,又停不下來,所以對待跟物質無關的事,越簡單越能接受。
密宗的方便就符合了這種心理。
這裡沒有任何褒貶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從時代的角度談談自己的淺見。畢竟佛法最終需要自我修證,出世間的表現起決定性的作用,跟文化程度和思想境界的高低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最後說一句:現代禪宗不是沒有高僧大德,只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無法脫穎而出,畢竟人們更多關注的是活蹦亂跳的明星。不顯,不代表禪宗已經不出人才了,甚至可能比以往更多更有修為。不能你認為他不是,他就不是;也不能你認為他是,他就是。
複次阿難。如來所說。若修多羅。若毗尼。若摩得勒伽。所有深義。非學無學聲聞大眾共議能知。
於其眾中設有比丘生疑欲問。敬重佛故恐畏惱亂不敢輒問。於是如來應供正遍知佛智知已。化作一比丘至如來所問言。世尊。此所作事云何而作。佛即告彼化比丘言。比丘。此所作事應如是作。
阿難。此是三事諸佛世尊必定須作。其事不滿不入涅槃。彼等一切我於今者已作已滿。更無所作更無所說。
阿難。我今已為諸聲聞說。修學毗尼波羅提木叉。為盡苦故示於正道。說行決定正作其事。
是故阿難。汝等。從今我不說者。慎莫說之。我所說者勿令斷絕。
阿難。如我所說 應如是學 應如是作。慎莫放逸樂。不放逸故則得道果。以是義故。教敕汝等莫憂莫悲。
側面說一下我的看法。
前幾年圓寂的禪宗大德本煥老和尚,被藏傳佛教的仁波切和喇嘛們認為是證量很高的大德,也經常有喇嘛去拜見,也有仁波切去向本煥老和尚求禪宗心法。
按照藏傳佛教的觀點,禪宗屬於大密宗。藏傳佛教有三士道的說法,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而選擇適合其根器的法門。或者從前行,加行開始一步步把根器修上去,福報和智慧夠了,根器合格了,再去修明心見性的法門。禪宗明心見性的法門,如果放在藏傳佛教里,是完成了多年的基礎功課後,最後才去修的法門。
現在是末法時期,上等根器的人比較少,所以直接修禪宗能開悟的人也很少,導致個別禪宗寺院的僧人,因為修行多年智慧不能打開,而私下修佛門中某個被懷疑是附佛外道的容易有感應法門。而當年虛雲老和尚的親傳徒弟們,他們大多數證量都很好,但是還在世的已經很少了。後學中有大證量的似乎不多,或者是在自己用功沒有出來。世間有號召力的禪宗大德少了之後,對世間的影響力也會變小。
如果禪宗行者,先修藏傳佛教的前行和加行,修完後再修禪宗法門,會相對容易成功。
如果修禪宗明心見性後,其智慧必然已經打開,智慧顯露,具有和世間鬼神神通不同的智慧神通,具備了指導他人修佛的能力。這也是藏傳佛教成為合格金剛上師的先決條件。
所以如果要禪宗發展,得多出一些經實修禪宗開悟的行人,才能帶動禪宗的發展。至於坊間的茶餘飯後的話頭遊戲,打著禪宗的幌子,形似而神不似,本質上並不是禪宗,對禪宗發展無益。禪宗的棒喝和話頭都是以有一個開悟的師父參與為先決條件的,開悟的師父通過語言和行動來點撥弟子的心性。如果兩個沒見性的凡夫之間搞話頭,我覺得是發神經。
禪宗已經淪落到談玄說妙了,而他同父異母的止觀已經開始在歐洲殖民了。但是禪宗的屍體缺變異成喪屍感染各個領域,和個茶可以叫禪茶一味,裝個修可以叫禪意,隔壁貼推銷度假村的搞個溫泉也可以和禪扯上關係。另外人之初,性本賤,越是神秘越是逼格高的東西越追求,So。Wtf,我在說什麼。
謝邀。
需求。交易。造作。應合。
給所謂的五道或六道想要的方便與快捷。
一個活。
活得好上好。
一個死。
死到沒個死。
我聽說過這麼一個說法,叫「窮修禪,富修密」。
生滅嘛,變化嘛。
求生,適者生。
走著。藏傳佛教不等於密宗,藏傳佛教雖然以秘密大乘為特色但擁有強大的顯宗體系,藏傳佛教繼承了後期中觀學派的宗風,笈多王朝時期出現了兩位大師:一是清辨,一是月稱。他們對瑜伽派進行了批判,認為唯識的思想是不了義。而瑜伽派的繼承者們自然不會示弱。他們也反過來為《中論》注釋,在注釋的過程中批判中觀派。伐彈那王朝時期寂護入藏開始了藏傳佛教的發展,寂護早年出家,為清辨的五傳弟子,在當時印度佛教界以精於因明而知名。曾住那爛陀寺。後期中觀學派在思想上幾乎如出一轍地使用瑜珈行派解釋中觀,也就是「瑜珈行的中觀派」例如寂護的《中觀莊嚴論》。藏傳佛教現在所提倡的五部大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釋量論》、《俱舍論》、《戒論》都是藏傳顯宗。
而藏傳佛教修學者幾乎集中在「藏顯」的學習中,很少有觸碰「藏密」的。
對禪宗的思考
為了使學者對禪宗有一個更為深入和更為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從「禪宗發展史」和「禪宗理論辨析」兩個方面談談禪宗。
A 禪宗發展史:
禪宗的發展史可以分為興盛與沒落兩個時期,其興盛時期主要在唐朝。那時候大師輩出,群星燦爛,寺院遍地,社會各階層紛紛加入禪宗學修隊伍,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然而此後禪宗卻一直在走下坡路,雖然其間偶爾也有曇花一現的中興,但卻絲毫無法遏制其走向頹敗的大趨勢。
不僅如此,禪宗在和其他佛教宗派的論戰中也是屢戰屢敗,其最先敗於藏傳佛教,在西藏和藏傳佛教進行的大型論戰中,禪宗得到慘敗,導致禪宗在西藏毫無立足之地。此後禪宗在和小乘佛教的發展競爭中,再次慘敗於小乘佛教。時至今日,禪宗的沒落簡直慘不忍睹,禪宗道場雖然表面上得到恢復重建,但你卻很難找到正宗的禪宗寺院。不僅寺院如此,即使是佛學院目前也紛紛教授小乘佛法,大批的修行人甚至以能夠到東南亞進修小乘為榮。小乘佛教在漢地攻城略地,藏傳佛教更是大舉進攻,禪宗在目前表面繁榮的外衣下受到了極為慘重的擠壓,其沒落的趨勢絲毫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目前禪宗的沒落還呈現出另一個顯著特徵,那就是許多地方的學修是披著禪宗外衣干著毀滅禪宗的事業。
禪宗從極盛快速走向沒落,二者之間的過渡極其短暫,為什麼禪宗能夠從極盛快速走向慘敗呢?為什麼禪宗的發展受到藏傳佛教和小乘佛教長期擠壓呢?我們必須深入分析其原因,而不能諱疾忌醫,盲目掩蓋其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根除影響禪宗發展的病因,使禪宗能夠再次步入輝煌,造福大眾。
B 禪宗理論辨析:
從「思維和物質不同特徵的形成及演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當前這種狀態是由如來藏生成的,如來藏的特徵在我們當前這種狀態時時展現其風采,從理論上來說我們只要找到這些特徵並進一步安住於這些特徵就能證入如來藏。這種方法屬於「相應法」,是「明心見性」所使用的方法,它通過與如來藏相應而證入如來藏。
要想通過這種方法回歸如來藏,我們必須首先明白我們當前這種狀態哪些特徵是如來藏所表現出來的特徵,這就是「明心」,也就是認識和明白如來藏的思維;接下來就要唯一安住於這個特徵,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與如來藏相應而證入如來藏。在這兩個任務中,前者容易辦到,後者卻需要有實證基礎。
在禪宗剛興起時,人們具有深厚的實證基礎,因此很容易通過這種方法證入如來藏。這和佛陀時期一樣,那時候人們具有深厚的實證基礎,因此一聞即悟,非常容易。以後隨著禪宗的普及,大批知識分子、達官貴人加入禪宗中來,他們往往附庸風雅,忌憚打坐的艱辛,於是歪曲禪宗,認為禪宗只要「明心」就能成佛,不需打坐。殊不知禪宗大師如達摩、慧可等等,哪一個不是打坐功夫十分驚人?禪宗源自「拈花微笑」,拈花微笑的佛陀尚且需要打坐,何況我等凡人。
後期禪宗盛行不打坐,這是其敗落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什麼不打坐就沒法成功呢?因為如果我們不打坐,我們將不得不使用身體,身體是和「相續性思維」對應的,而「相續性思維」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這將迫使我們要想安住於「明心」,就必須使用「選擇性思維」,這是與如來藏背道而馳的,是毫無成功可能的,因為使用「選擇性思維」將迫使我們必須住於「思維內容」。另一方面,在平時生活中,如來藏以外的其他特徵將不斷顯現,為了安住於如來藏特徵,我們必須警惕地防止被其他特徵干擾。這其實是安住於「警覺心」,並不是安住於如來藏特徵,許多人恰恰把住於警覺心錯誤地當做證入如來藏了,這是目前禪宗修行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以上問題出在不打坐,與之不同的是禪宗中有的修行人也打坐,但卻因為理論不明,結果導致越坐越錯,越行越遠。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他們存在的問題呢?我們的修行是基於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因此我們必須深入認識和科學使用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進行實證。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由「思維本體」和「思維內容」構成,因此在實證中我們將要麼住於「思維本體」,要麼住於「思維內容」。住於「思維內容」是無法回歸如來藏的,很多修行人深深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非常警覺地防止住於「思維內容」,結果卻躲開了火坑跳入水坑,跳入了「警覺心」這個死水不藏龍的水坑,跳入了「念頭之間的距離」這個水坑。
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思維的運作規律,他們錯誤地認為要想不住於「思維內容」,就必須想辦法斬斷念頭。殊不知念頭的相續性運作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而「選擇性思維」的自發活動是一種潛意識現象,對於這種思維功能,只要我們能夠覺知到它,它就無法活動了,因此不需要另外加入觀念,僅僅只需「覺知」即可。
以上這個問題其實屬於「觀心」中的問題,「觀心」這種方法可以通過「選擇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這兩種思維功能進行,禪宗絕大多數公案講解的是通過「普遍性留意」觀心,因為使用「普遍性留意」這種思維功能進行「觀心」不需要經歷「警覺心」這個環節,這樣就能防止插入觀念,防止墮入警覺心,防止墮入「念頭之間」的距離。
我們一定要明白禪宗祖師們用大批公案其實都是在談這個問題,都是在談如何使用「普遍性留意」進行觀心。只不過由於普遍性留意的作用對象非常廣泛,並不局限於我們常說的「念頭」,因此禪宗公案中涉及很多「境界(境界化念頭)」。由於普遍性留意作用於觀察對象的第一特徵,因此禪宗祖師們在涉及這些「境界化念頭」的同時,又使用很多方法使我們安住於這些觀察對象的第一特徵,比如:禪宗公案中的凈瓶、野鴨子等等,都是在談這個問題。
然而只要我們沒有擺脫身體覺受,我們就不得不在「選擇性注意」主導下進行生活,因此我們在打坐中總是習慣於使用「選擇性思維」進行觀心。這就導致很多人雖然也學習禪宗,也希望使用「普遍性留意」觀心,但在具體的實證中卻無法真正掌握和使用「普遍性留意」這種思維功能,無法掌握禪宗的核心,無法使用「普遍性留意」觀心。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禪宗的興起是為了糾正人們在「觀心」中習慣於使用「選擇性注意」而出現的偏差,是為了讓人們掌握使用「普遍性留意」進行觀心這種方法,這說明禪宗是立足於「觀心」這種方法的。「觀心」是佛教的核心方法,禪宗並沒有背離這種方法,恰恰相反,它是努力糾正人們在「觀心」中出現的問題,使我們能夠正確觀心。
禪宗的本質是使用「普遍性留意」進行觀心,用「普遍性留意」作用於觀察對象的第一特徵,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觀心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解決了實證的方向性問題。由此可見,禪宗所使用的方法是解決實證中的方向問題,是作用於發展方向的,而不是作用於實證基礎。
我們的實證由「實證基礎」和「發展方向」兩個要素構成,「實證基礎」是任何修行人都必須具有的,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談,因此禪宗不談這個問題不等於不重視這個問題,而是因為實證基礎是任何修行人都必須具有的,否則根本不能稱之為修行人。什麼是實證基礎呢?通俗地講就是打坐功夫,就是定力,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潛意識覺知」,就是「潛意識專註」。如果只有實證基礎,而沒有發展方向,那麼這個實證是多方向的,它可以自由地向欲界定、禪定、如來藏等方向發展。為了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我們必須解決發展方向問題,因此必須具備第二個實證要素,那就是「發展方向」。
「發展方向」解決的是「準確實證」的問題,解決的是準確性問題。禪宗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它用「普遍性留意」進行觀心,用這種決不會出錯的方法引導我們準確無誤地回歸如來藏。然而後人好高騖遠,再加上不了解禪宗的基本原理,因此拋棄了實證基礎,整天忙於搭建空中樓閣,結果導致禪宗的發展日漸衰落,時至今日,慘敗不堪。
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禪宗的基本原理,要深入學習「觀心」這種方法,要通過禪宗公案熟練掌握如何使用「普遍性留意」進行觀心,並在此基礎上打牢「實證基礎」,這樣必將使禪宗重放異彩,重新步入輝煌!
(清涼月老師著)
首先,佛法不離世間法。君不見,近兩百年來,中國人的根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文化已經全面覆蓋傳統文化!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應循守舊,那就是死路一條!想當年,百丈立清規,馬祖建叢林,不也是改革舊制?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商業社會,都有各自的相應的生存機制。因此,漢傳佛法的八大宗派,藏傳的四大教派,南傳的六大宗派,都要去適應、去改變。修大乘佛法的菩薩,以大悲和智慧,在世間度化眾生,絕不會……以「一宗、一派、一法」死守山頭,固執己見,自誤誤他!智慧+大悲=菩薩。因材施教真慈悲。
見眾生,不見佛。見佛者,不見眾生。
瀉藥……
以下內容均為答主個人理解,不保證對,僅供參考……
密宗這個概念,你得先定義一下,不然容易混淆。
如果是按照地域和主要信眾來劃分,佛教分為藏傳佛教(密宗),漢傳佛教(顯宗),南傳佛教。
如果從主要修行經典與方式進行佛法流派劃分,禪宗,律宗,密宗(真言宗),凈土宗(蓮宗),華嚴宗,天台宗,唯識宗……等名詞是同級別概念。
你看,你不能把禪宗,密宗,顯宗這三個概念放在同一個層次上討論……
因為當禪宗和密宗一同出現的時候,密宗只是佛法的八大派之一,而當密宗和顯宗一起出現的時候,密宗就成了佛法的三大部之一,或者兩大部(把漢傳和南傳都視為顯)之一……這就亂了套了。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對僧團的情況不了解,不清楚題主的問題是否是事實,因此無法作答。
根據我個人經驗來看,真正的修行人還是很多的,不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並不熱衷於網路。而且,縱有機緣遇見高明的修行人,倘若自己的水平跟不上,連個好問題都提不出來。末學本人就曾經數次痛失良機。
PS,如果你真的已經努力修行達到了一定境界,可以各處去參訪善知識,末學隨喜讚歎。禪宗也是顯宗,只說禪宗的狀況,不談其他宗派的流行。
長沙景岑禪師說「我若一向舉揚宗乘,法堂門前草深一丈。」
什麼意思?如果我一直都講真東西,沒有人會聽能聽愛聽,門前會長草的。
不得已,等而下之,下下之,拿一些「方便」接引眾生,這是無奈之舉。
久而久之,很多東西就只剩下了「方便」,失去了內涵,只有一套空架子,變成形式主義。
所以又有一句話,「慈悲出禍害,方便出下流。」
這是大勢所趨啊……
為什麼?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藏密為什麼興盛,答主一條也沒說對。一,信徒圍繞著上師形成一個圈子,以神秘,神通,神異為紐帶。這個封閉的圈子抵消了階級固化和社會變動帶來的不適。二,密法以培養慾望為主,什麼都可以在方便和加持之下進行,道德界限模糊,發財念財神,智慧念文殊,大量的屌絲樂此不疲,美名其曰金剛大貪慾。三,學了前行有正行,修了一尊又一尊。加上語言,文化以及各種客觀障礙,令修持藏密變成升級打怪,總有任務等著你,香蕉綁在礱頭前,你看人家就昂頭干吧。
其實,我看了這個問題,還想反問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發展?發展的是什麼?發展出的成就和事業有什麼用?
世人根性越來越差了。龍樹菩薩、蓮花生大師這樣的就不提了,六祖惠能聽居士講經就能悟入,他的弟子們不當頭棒喝、不念「狗子有無佛性」這樣的話頭,二三十歲年紀個個法門龍象。越往後,禪宗的接引方便越多;到當下,念佛法門大興,說明已經沒幾個人能達到開悟境界了。佛陀當年預言正法五百年,像法兩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已然進入了末法時期,人人求速成,物質慾望、感官慾望強烈,正是密宗興盛時機。一如當年在印度進入晚期階段的佛教,密宗過後佛法就不再流傳。
說句大不敬的話,自從「頓悟」出現以後,禪宗就走下坡路了。
原來禪宗從修習「四念處」開始,止觀雙運,最後親證無常、無我、止息貪嗔痴。
頓悟大門開了以後,什麼根器的人,就「參話頭「一招。不修四念處了。因此禪宗就越來越式微了。
謝謝邀請,剛看到這個問題。回答有點晚,但這個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回復!為慎重回復問題,複製問題再三考慮。(近幾年媒體上經常出現的活佛什麼的,都是密宗或顯宗的,禪宗現在卻很少有現在世的著名高僧大德。這是為什麼呢?答:沒有為什麼,隨喜讚歎 。而且似乎漢傳佛教的發展也不如藏傳了,很多皈依的朋友都信奉藏傳的師父。答: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有另一個說法,世界很奇妙,很齊廟哦)。繼續回答如下:僅代表個人觀點。您的問題正是本身答案的一部分,不知道多少人能理解?!這個問題本身也可以看出您對禪宗的關注和重視,如您所問,這個問題顯示的正是禪宗最大的優勢和特點!為何如此說?因為你的圈子只是你的圈子,而對於我的圈子,幾乎全是別人眼中的禪宗高僧大德。禪宗現在有很多現在世的高僧大德,只是不著名而已,只所以不著名,是因為近幾年媒體上不常出現而已。雖然回答顯得廢話,卻是有千絲萬縷的因果關係。您也只是似乎,不是肯定自己,不論漢傳還是藏傳,一切無緣不聚,因緣生滅。是非自論,因心生異,不辯為解脫。沒有誰如誰,沒有誰不如誰。法無高下,人有高低!眾生平等,佛性本俱!拿本人身邊禪宗人士為例,吃飯時候都是止語,何況媒體問之?!
1.首先,按普通分類講,禪宗是顯宗其中一種。趙朴初《佛教常識問答》里說:密宗,或稱為真言陀羅尼宗,或稱為密乘(大乘其他宗派相對而稱顯宗或顯乘)。
2.禪宗發展並沒有「不如密宗」,漢傳也並沒有「不如藏傳」。中佛協官網的統計數據說, 截止至2012年,三大語系佛教活動場所有3.3萬餘座,僧尼約24萬人,其中漢傳佛教寺院2.8萬餘座,僧尼10萬餘人;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僧尼13萬餘人;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1600餘座,僧人近萬人(其中比丘2千多人)。 漢傳佛教寺院中禪宗比例最大。
3.佛教宗派發展的興旺與否,也不是以人數和寺廟數量來確定,而是以人才培養、利益國家、利益人民來衡量。
4.很多朋友信活佛師父,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覺得密宗神秘,覺得密宗好玩,覺得密宗戒律寬鬆,覺得師父一灌頂加持我就成佛了不用修行了...但深入了解的修行人知道,密宗和顯宗都是大乘佛教,殊途同歸,也不神秘也不好玩戒律也不寬鬆師父加持完也得修行。
5.最後,百丈懷海禪師說: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禪宗修行人根本不在意人數的問題,題主瞎操個什麼心...
禪宗達摩都說只能傳六代。
達摩修的不高,才羅漢的果位。
非如來傳法必短命,理絕無存。因為禪宗最出名、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頓悟」。而現代人根器鈍,慾望太多,不可能頓悟噠。藏傳以次第見長,不是說禪宗沒有次第,而是傳承式微,不如藏密。最後,現代禪宗正在吸收次第修學的長處,改革並適應現代社會。學誠法師、濟群法師,是其中最著名的提倡者。比如,作為龍泉弟子,必須聞思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不斷學習,永無止境。
推薦閱讀:
※不住寺廟的僧人,到處雲遊的是什麼修行方式?
※關於成佛的矛盾?
※廢物弟想請教大德們廢物弟對自己的見解要保持怎樣的態度?
※佛教的「空」是「無」嗎?
※漢傳佛教是不是不重視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