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宰(丞)相,歷史上有哪些官職最「保值」?哪些最「增值」?
從長期來看,歷代官爵有一個普遍的貶值趨勢。尤其是改朝換代之際,無論是舊統治者還是新軍閥都喜歡濫發官爵,切分行政區,把原來的高官變成中低職務,然後到了新朝再來一輪。幾千年下來,當初的高官可能變成了基層職務。
比如說「校」、和「尉」曾經是全國少有的高級軍官,將軍是一隻手可以數清楚的中央軍事代表,到了現代,普通的將軍只是高級軍官的底層,校尉都是中低層幹部。又比如漢朝的一州之長几乎有資格覬覦皇位,到了明清,知州可能只是略強於縣長。那麼,歷代官位中,除了「丞相」被設定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未必,比如太平天國),縣令知縣只能管一縣外,還有哪些職務歷經千年始終「保值」呢?
佔個坑,有空再碼
我是比較了解金代歷史的,目前我馬上就能想起來的是都水監、六部尚書和翰林學士院
唐代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五監之一就是都水監,與工部下屬的水部郎中一塊兒管理天下河道,金代為了整修黃河統一指揮,撤銷了水部,都水監成了水利工程的唯一領導。金朝都水監設監、少監和二丞,又有掾,四名勾當官,監帶著大部分人坐鎮中都(今北京宣武區),少監帶人在南京開封府。下屬九名都巡河,都巡河下屬若干散巡河,分別管理黃河、通濟河、漳河、海河、滹沱河、桑乾河等。另外,黃河上還有25座埽,各有一巡河,總共掌管埽兵12000人。此外都水監在中都南京各有一街道司,負責城市環衛。散巡河位同縣令,而且治河也是一個實打實的肥缺。
翰林學士院負責起草詔書政令,編修國史,長期作為後備幹部培養基地。下屬翰林承旨、文字、修撰、待制、侍講、侍讀,可以說是高級幹部的搖籃。與翰林學士類似,太學、國子學、弘文院、國史院也屬於長期沒有貶值的單位,大概是這些清水衙門沒有封賞必要吧。
補充,按察司、提刑司
宋代開始在各路設立提刑司,簡稱憲司,王安石之後,每路有帥(安撫司)、憲(提刑司)、漕(轉運司)、倉(提舉常平司)四司,提刑使成為了一路最重要的四位官員之一。金朝提刑司改為按察司,一路有帥(總管府)、運(轉運司)、憲(按察司)三司,一下子由四個人分蛋糕變成三個人分蛋糕。清代撤銷都指揮使,一省常備只剩下布政使(藩台)和按察使(臬台)兩個,事實證明,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順便吐槽:督工說「(曾經)將軍是一隻手可以數清楚的中央軍事代表,到了現代,普通的將軍只是高級軍官的底層」,其他時代不敢妄言,金代的將軍是妥妥的低級軍官啊
《金史·百官志》
武散官……正三品上曰龍虎衛上將軍,中曰金吾衛上將軍,下曰驃騎衛上將軍……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下曰武略將軍。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
只要官居從六品,就是將軍了!!!
從六品是個什麼概念?對於文官,是京城倚郭縣(大興、宛平)縣令、六部員外郎(高級辦事員)、治書侍御史(朝堂現場紀律監督)、翰林修撰(至尊文書)、按察司、總管府、轉運司判官(省檢察院、軍區、財政運輸部門的十幾個個辦公室主任之一)
對於武官來說,是中都都曲使(北京市專賣局局長)、各路鹽運使副使,各州兵馬鈐轄(負責捕盜,掌管30個效節軍),各州兵馬司指揮使,掌管100到400名民兵。
正規軍戰兵、甲兵、騎兵每五十人一個謀克,謀克從五品……
本將軍率大軍三十人,前來攻城啦!!!!!
想到的先說
1、太師~
最早的太師,據說有箕子、聞仲、周公、姜子牙,不過上古史難以考證,後來有董卓董太師,廢立皇帝,牛氣衝天。
後世太師一般都是名譽頭銜,一般都是位極人臣者,皇上為了顯示恩寵加太師頭銜。
到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大元朝太師有很多:元武宗、元仁宗的答己太后床上親密戰友鐵木迭兒,服侍太后有功加封太師;兩都之戰扭轉乾坤的燕帖木兒,扶元文宗登位,加封太師;又有伯顏權傾朝野,封太師;元末賢相,《宋史》、《遼史》、《金史》的名譽編篡者脫脫,也是太師。
元順帝「播遷」,北元朝的太師,這個可就是牛大發了。先是阿魯台和馬哈木兩位太師互爭雄長;瓦剌太師也先乾脆廢了大元可汗脫脫不花,自己當了大元天聖可汗。太師毛里孩滅了另一位太師孛來,大汗也不小心和孛來太師一起掛掉,太師毛里孩然後擁立了摩倫汗,又親手滅之。
後來又有亦思馬因太師挑撥黃金家族內訌,大元後裔險些自相殘殺殆盡,最後被達延汗打敗,殺死。隨後達延汗終於廢除了太師一職。
明朝的太師,只有李善長、張輔、張居正、魏良卿(魏九千歲的侄子)、孫承宗(弘光朝追贈)這幾位。
清朝的太師,只有鰲拜和遏必隆,不過都被做廢了……
2、總督、巡撫
明朝吸取元朝行省許可權太大導致地方坐大,叛亂屢起的教訓,將行省權力一分為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民政、司法、軍事。
為了協調三司職責,監督地方,朝廷又派遣總督和巡撫,名義上是都察院的編製,加都御史或副、僉都御史銜。開始巡撫只是臨時設置,後來逐漸成為地方上的常設職位。而三司也逐漸變成巡撫的隸屬下級,但是又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
總督的行政級別和權力大於巡撫,但彼此職權其實互相牽制。
粗略統計:
明朝到崇禎年間為止,有總督11總理2、巡撫29。
清朝到宣統年間為止,有總督9、巡撫15.
明朝督撫還沒有固定品級,清朝總督從一品,巡撫從二品,而且數量也比明朝要少,明末一省之內有時有幾個督撫,清朝總督可以管轄數省,巡撫一省最多一個。
保值增值作用很明顯~
3、尚書
尚書在秦漢之時就已經有這個官職了, 秩600石,品級很低,但是由於是近臣,其實有點像皇帝的機要秘書。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尚書台有六曹,掌管天下機要。還是秩600石,和縣令差不多。
到了隋唐時候,三省六部制定型,六部尚書隸屬於尚書省,屬於朝廷的執行機構。尚書省的主管尚書令、左右僕射,其實相當於宰相的級別。
由於尚書省位置重要,隋朝尚書令就一直空缺,只有楊素名義上當過一陣子,唐朝李世民登基以前做過,登基以後此職位就避諱不設,以僕射為主官。
唐朝後期開始,尚書省就開始名存實亡,以後時存時廢。六部尚書越來越直接向皇帝負責。明朝最後徹底廢除尚書省。
隋唐六部尚書正三品,明朝正二品另有南京六部尚書養老,清朝從二品另有理藩院尚書,滿漢分立,一度滿一品漢二品,職權一直都非常大。清末新政以後,六部被改組。
隨著中央集權程度的加強,尚書一職從皇帝的私人秘書逐步變成了政府職能部門。
全國橋牌協會主席(名譽)
先說結論:內地非政治中心的縣令(縣一級一把手,名稱不限)最保值,太監最增值。前面的回答陷入了一個邏輯誤區,保值不是「權力大」也不是「實用性強」,而是權力沒有縮水。那最不會縮水的是什麼樣的職位呢?兩種,一種是虛職,也就是實際並沒有什麼權力的官職,既然沒有權力也就沒有權力縮水的問題,還有一種就是縣級一把手。在皇權不下縣的時代,最末一級的一把手往往等同於皇帝的化身,代表皇帝行使權力,因此也就等同於地方的皇帝,實際統治者,而且與以上答案所說的最大不同在於:這一級官員由於數量極多影響極深,哪怕是政權的覆滅朝代的興替也無法讓這一級官員徹底洗牌,也就是說,這是個真正意義上的「保值」階級。至於增值,增值幅度最強的莫過於太監了,這裡說的是太監這個整體而非某種特殊的掌權太監。所謂增值,不是說權利大就行了,要有對比有提升才行,太子一出生就已經是皇子,而且有些還是嫡長子,地位超然,哪怕最終成為皇帝,增值幅度也就那樣,但是太監就不同了,出身於底層的人要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談何容易,身經百戰的將軍或是滿嘴GDP的能吏都難以企及的地位,太監們靠油嘴滑舌就能爬到,而且地位甚至勝於真正的大臣。我們提到太監掌權往往隱含著對朝政敗壞的憤怒和無奈,但是人家的經歷其實都挺勵志的。
澳宋國務卿?
大理寺應該算吧。出現以後地位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
多一句嘴。
丞相前面有定語的,「開府儀同三司」。就是仿照國家機構在丞相府設置一個小型的機構。考慮到皇帝的精力有限,很多決策是在丞相府做的,國家機關反倒成了執行機構。某種程度丞相是同時對皇帝和國家負責的。宋代以前相權不比皇權弱多少。
封建時代(不單指封邦建國),相權與皇權、地方與中央的權利鬥爭是政治制度的演變主線,這種鬥爭在明清達到高峰,也才算分出輸贏。事實上明朝能徹底廢除古典丞相制度是用了非正規手段,朱八八童鞋是動用國家軍隊這個暴力機器才強行廢除了丞相這個職位。一旦相權和將權掌握在同一個人手裡,我真是想不出不謀反的理由啊。太子府的官員「幣值」應該挺穩定的。
洗馬一類的「錨定」著太子,地位不高但也不怎麼貶值。吏部尚書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漢朝的州刺史和知州是兩個概念,漢朝的州是按天下分九州來分的。而後世的知州大概一個地級市差不多。我認為最保值的應該是政府首腦和基層縣官吧。
王爵,加九錫,劍履上殿,贊拜不銘
絕對增值
歷史上凡事得到過的,都篡位了就目前個人儲備知識而言。翰林學士。1.唐代的翰林院差不多是皇帝的娛樂場所。大多是侍奉在皇帝旁邊,又是學士以下從事工匠,技藝類等官員。職位輕鬆2.按唐朝的規定,從宰相以下剛被上任的人,都沒有被皇帝召見的禮節,但翰林不僅有,而且他剛上任的時候,皇帝還會設宴樂舞慶祝。職位尊貴。
中書門下平章事,門下行走,中書章事,章京。。。。大概這種。
書記
掌印太監和執筆太監
侍郎啊,本來是政府秘書,最後成為機構的副長官,而且一直掌握實際權力。還不會隨著皇帝們架空舊的中央機構,把自己的秘書機構變成新的中央機構而失業,因為他們是中央機構的基礎。
吏部尚書,管幹部的單位歷來都吃香,古代也有丞相或者內閣兼任吏部尚書的,一下子就把威望權力提升擴大了。高拱二次回內閣,得按資排輩,一下子就落到後面,皇上有心幫他,安排了一個吏部尚書,好傢夥,一下子就發達了
跳出歷史名詞給你的局限性,最保值的向來是管理官員任命升遷的一把手,就是「吏部尚書」,最增值的,太子少傅那一類,跟著下一代君主混的那群官
書記?
我能說「丞相」一點也不保值么……說廢除就廢除了……有時候是這名號被廢除,有時候是這個實質性職位被廢除,有時候是貶值n分之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