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後人對毛澤東詩詞的評價是否受到其政治地位的影響?


毛本身就是一位政治人物。政治生活是他一生主要的生活內容。他和圍繞他的一切幾乎都是近代政治的組成部分。所以對他詩詞的評價不受政治地位影響是不可能的。恐怕題主應該問的是這種評價受到了哪些影響,以及影響程度多大。

首先不得不承認,毛崇高的政治地位極大的擴大了他詩詞的影響範圍。由於在一段時間內對毛極高的個人崇拜,毛的詩詞非常迅速的流傳開來,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而且長時間內在義務教育內容中加入毛澤東的詩詞,也使得毛作為詩人身份的知名度極高,可媲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李杜蘇黃這樣的歷史大家。這間接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他詩詞的評價。

第二,毛的詩詞大多數是政治詩詞,或被解讀為具有政治意義。這樣,著眼於於政治事件和政治地位,毛的詩詞被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進行不同的解讀評價也是在所難免。而這種評價會隨著政局的變化而變化也是無法避免的。幸運的是,毛在政治上成功了。他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從而形成了一個比較有利的政治環境。而對他詩詞負面評價的聲音,在這個政治環境裡很少聽到了。並且毛本人也是有意識的將詩詞文章作為政治工具來運用的,因此毛的政治形象和文學形象是融合度很高的。質疑毛的文學形象很容易會被牽扯到詆毀他的政治形象。

第三,所以說,非要說完全拋開政治因素談論毛的詩詞水平,是個非常不容易的事。在毛而言,並未將詩詞視為非常重要的事也並未在詩詞上專門下過很深的工夫,所以在技術上他的詩詞也是存在一些硬傷的,這點圈內人都知道就不說了。之所以如此,我想原因還是因為毛是個政治人物,講究的是夠用就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達到宣傳目的就行了,研究那麼多也沒必要。也因此毛的詩詞在審美上差異很大。有的比較不錯,像兩首沁園春之類,有的如牛肉土豆蒼蠅就粗糙一些了。但這在毛而言是不存在矛盾的,因為不同的話是說給不同的政治對象聽的,是統一於政治目的的。

綜上所述吧,毛本人的政治地位毫無疑問是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對他詩詞的評價的。而且目前他的政治影響依然強烈,所以暫時也只能如此。毛玩的是政治,寫的是政治,那麼對他的解讀也一定是政治為主。

暫時寫到這。


謝邀!

的確有。


毛澤東欣賞辛棄疾的詞,喜歡杜甫的詩。我們對他的詩詞評價的確因為其政治地位影響了。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不是優秀的詩人。而批評家捂住嘴,用耳朵稱頌毛體詩詞。在詩詞衰亡的年代我們看待這些東西就像考古。毛的詩更類似於近代的仿製品。但現代再難有更優秀的仿製品。


有,但~把沁園春·雪當成他的代表作,真的是從頭黑透尾~連TMD六盤山都比雪高到哪裡去了。主席本來就有句無篇,(非專業作家,多半都是這個樣子,)不把重點放在挖掘名句上,反而集中力量打造兩三個名篇~全是套路~


本當如此。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讀詩者,除文本外,還得知人論世。要知人,就必須要分析政治因素。

試想,「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樣的詩,要是是蔣介石寫的,那豈不只增笑爾,千里轉進如風么?

讀詩也不能片面,以意逆志的看,好的文本,用來諂媚阿諛,也是丑的。毛作為革命領袖,他的作品,自然有額外的加分。


一個人在文學史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控制不了的。這不是政治上強行規定的,而是語言文學發展經過時間沉澱後的自然選擇。

有的人有文學史地位但不見得有很強的文學性,有些人有文學性不見得文學史地位很高。一個人的文學性未必在同時代會被突顯,後世的選擇也未必符合歷史本身的發展脈絡。

歷史不是虛無的,但是歷史學科和人們頭腦里的歷史卻是被構架出來的。

如果杜甫在他活著的時候有他現在的文學史地位,恐怕他是不會最後病死在一條船上的。這說明他的作品是不特別受同時代的人認可的。不受同時代人認可不代表就完全沒有藝術性文學性。後代人把杜甫挖掘了出來賦予了他很高的文學地位。這是他被構架的過程也是我們對唐朝的印象被構架的過程。同樣經歷的還有卡夫卡以及美術領域裡的梵高。這些例子都說明,同代人的審美未必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文學史地位和作品地位。所以毛澤東詩詞地位是不是有那麼高有那麼低,我們可以討論而不能最終結論――畢竟他之後,還沒有出過真正的詞家。寫長短句,這四十年還沒有人寫得過他。現在他佔領這個當代高峰,是有資格的。其實從律詩角度,這四十年來也沒有人比他更擅長的了。

――――――――

詩需要被流傳。

當年一首沁園春雪孤篇蓋山城,那時候可是蔣介石在統治,論政治武器毛當年還搞不過蔣,可是這首詞還是流傳了起來。

但是這仍然說明,一個人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有助於作品傳播。假如雲雨之後吟詩作對,寫了一首驚天動地文,沒有發表,都沒寫在知乎上,根本沒有其他人讀過,我們怎麼評論文學性?而政治家很容易首先讓大家知道自己的作品。知道之後才能評價。

下一步就是傳播起來之後,好的會慢慢融入漢語日常,一般的自動會湮沒於時間。比如我們知道「橫空出世」,知道「一代天驕」,知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激蕩風雷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倒海翻江卷巨瀾」,很少有人知道「訂了三家條約」……其實這已經說明,有些已經融入漢語的東西,是無法強行再剝離掉的。沒有進入漢語的,也無法強行植入。

――――――――

革命文學也是近代史的一項內容。就像世界文學一樣,你不能因為非洲作品少,你就不寫非洲。非洲又不是只有企鵝的南極洲,有作品就要寫到文學史里。哪怕水平普遍一般,也要選出其最好的,來加以介紹。毛的詩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現在依然有著影響,不能強行抹除說根本沒有這個人寫的詩。

丘吉爾據說還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可是你看誰學英語先找丘吉爾寫的書當文學範本了?

是吧←_←……


我不回答與時政有關的問題


-

謝邀。

文學批評不是人身攻擊,覺得毛主席的詩詞寫的不好,請說出哪裡寫的不好。

私以為毛主席的詩不如詞寫的好,詞好的簡直要飛天。

七絕·詠蛙 毛澤東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七絕·劉蕡 毛澤東

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蕡。

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

詩寫的非常打油,但勝在風趣幽默。說實話,詩本身不好寫,需講究格律和對仗,意象要生動,意境要高,所以說詩才是中華語言之瑰寶,皇冠上的明珠,能夠駕馭古體詩,而且不怎麼打油的很少,同期柳亞子的詩算是非常難得。

《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主席的詞,通常有虎頭蛇尾感,加上好大喜功的性格(革命的浪漫主義),經常出現「百」「千」「萬」等辭彙形容浩大。有句話說的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革命時期不容易,如果聽不過來,也不會成為偉人,主席的詞或許是一個情緒的發泄口,十分精彩。

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同樣,這首也是上闕好的離譜,下闋顯得流俗。

下面幾首可以算是主席的代表作,簡直好炸了。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就不一句句拆了,大致說一下感覺。艷俗的詩詞境界不高,或許毛的詞最為人詬病的是不夠含蓄。這樣的批評像是指責一個爺們不夠娘,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客觀的來說,一個詩人或者詞人有一兩首能傳世的名句就很好,這三首足以傳世。

當然,詩詞的評價一定不會拋開政治地位的影響的,這三首詞真要的刨開政治地位影響其文學價值也是十分之高的。現在和平年代,人們越來越難受到鼓舞,可能是心靈雞湯看的太多,內心愈發麻木了。但至少還能從這三首裡面看出來,理想這東西真的是存在過的,至少是在當時那個年代。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真的美。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真的精彩。

「俱往矣」,只可惜活的不夠長,不能在網上噴它三萬六千場。

-


詩詞都沒讀過幾首人來回答詩詞評價這個問題也不嫌害臊?


歌詠言,詩言志,而詞為詩之餘。作詩填詞,當然要抒發胸臆情懷。

首先,不可否認,從作者角度考量,本身就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份、政治立場以及時代背景。純技巧的創作是無意義的。評價其作品亦如是。

但政治本身,有時極為敏感,所以普通文人通常避之不及。所以年少時也曾先入為主地認為,毛澤東的詩詞,不過因其身份地位,而受到世人推崇。直至後來對詩詞略有了解之後,再讀毛詩、毛詞。才方覺自己年少時的幼稚可笑。不禁讚歎毛澤東的胸懷與詩詞的功力。才知道所有的推崇,並非因為其作為領導人的身份,而是來於其深厚的學識底蘊。


人間詞話中有一句說:白石有情而無格,劍南有氣而乏韻。 毛的詩詞就給我一種有句無篇、有氣乏韻的感覺。


毛的詩詞讀的不多,但讀過的我都比較服其意境。我覺得品詩詞與讀小說是一樣的,重在刻畫出人物,並表達出主旨。詠物詩也是在描繪作者的心境不是?而古詩詞的好壞,其評價基本建立在其表達主旨的力度上。意境高,詩詞給人的衝擊力就大。不得不說,毛的部分詩詞確實能給人以衝擊。在我所知範圍內,有如此豪情並多以宣傳正能量為主的文人不多。單從文學角度來說,我也覺得毛的詩詞有一定水平。跟曹操一樣,不能因為他們是政治家就抹掉他們在文學方面的建樹。

說幾句題外話: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個人認為在詩的意境上無人能出其右,行文風格嚴謹中又有洒脫豪邁。從這一點分析,毛的詩詞與之有共同點,所以我可能比較容易接受。然文無第一,喜歡就去讀,不喜歡就不喜歡,本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只是因為毛的政治身份就要將其詩詞過度解讀,確實遭人反感。

「不求甚解」,才是將讀書作為消遣娛樂的正確方法。要是帶著找茬的想法去讀書,神仙也沒辦法寫出讓你滿意的作品,那讀書還有什麼意思?


肯定有影響。

但是,沁園春雪這樣的詩,毛主席寫和身份是統一的,柳亞子要是寫成這樣就沒有意義,因為和身份不相符。因此,在這裡,詩詞和詩人是統一的。

我們看辛棄疾,早期的詞雄壯,到了晚年凄厲,因為烈士暮年壯志成空。而陸遊也有一些貌似豪放派的詞,偶爾一兩首還行,多了就屬於意淫了。因為身份不足以支撐詞的意境。

大風歌,只能是帝王之詩。讓司馬相如寫就不倫不類了。

同理。


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

然而毛澤東和曹丕的境地剛好相反。

不是說他寫的不好,至少比我們大多數現在的人寫的好多了……不過總得來看,我們的主席是以位尊加了名的。


是。

答題完成。


早期寫的那些還不錯,後期應該都是被捧出來的吧


思想達到一定高度的人,詩詞呀,戰略呀…都僅僅是他用來表達他思想的一個工具。所謂心中有劍,萬物皆可當劍使用


放在當代 是極好的~


土豆燉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

如果這一句是我寫的,題主會怎麼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幾年難出文學大家?
經典日本電影有哪些?
楚辭為什麼沒有詩經的的影響大?
你知道的意境極美的成語是哪一個?
本科歷史系學生研究生想學中文要如何準備?

TAG:文學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