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哪些科技產品可以入選年度十佳?
( @好奇心日報 友媒你好啊,好巧我們都寫了這個題。不過沒關係,咱的評選維度還是略有不同的)
愛范兒(微信號:ifanr)相信,不管在任何時候,產品的功用價值和用戶體驗仍然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以對於這道題,愛范兒評 選的標準有:
- 用戶體驗的優異性
- 設計的突破性
- 是否具有行業性的代表意義
- 是否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所以最後我們選出的年度科技產品有:Mavic Pro、Surface Studio、AirPods、Nike HyperAdapt 1.0、Dyson Supersonic。
數一數好像只有五個,並沒有十佳……whatever,又不是不能用~
Mavic Pro
Mavic Pro 不是最完美的無人機,卻是最令大眾滿意的無人機。
當消費者對無人機的好奇心逐漸提升,而大疆精靈系列等專業無人機對消費者來說,不好上手也不夠便攜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新創公司轉向了另一個方向:自拍無人機。
自拍無人機一般使用電子云台、手機操控結構力求簡單,但抓住了最核心的用戶痛點,就是便攜。然而這一切,直到大疆 Mavic Pro 出現:一款帶有三軸雲台,配備前置雙目感應器和專業遙控器的專業便攜航拍無人機。
可以說,Mavic Pro 幾乎將市面上的自拍無人機趕盡殺絕,相比於用性能妥協便攜的自拍無人機,Mavic 的飛行性能甚至超過了大疆自家的旗艦無人機 Phantom 4。在我們的測試中,這台無人機輕鬆地飛行到了 250 米高、 4.4 公里遠的天際,這並不是一般航拍機所能做到的。Mavic Pro 還滿足了用戶對於無人機便攜性的絕對剛性需求。Mavic Pro 推出後,預計一眾廠商會快速跟進這個市場,「摺疊化」、「便攜化」 將會成為明年航拍機的主流設計,與自拍無人機的分界將會越來越小,界線也會越來越模糊。而對於大疆 Mavic Pro 來說,要論革新的成功性,還有什麼比 「同行迅速跟進」 更有說服力?
Surface Studio
近兩年的微軟發布會,常常會有新驚喜。在去年 PC 行業被唱衰的寒冬里,微軟拿出了 Surface Book 這樣的標杆性產品。而今年,微軟又想用 Surface Studio 這款桌面級設備重塑 PC 的創造力。
一款造型優雅的數字工作台,再配上一個叫做 Surface Dial 旋鈕,微軟希望用 Surface Studio 把 PC 用戶從高效的生產者變成高明的創意者,當你擁有一台 Surface Studio,走向桌面時,你桌上的電腦瞬間就變成了創意工作室。
要論一體機,蘋果的 iMac 的確可以算得上是所向披靡的贏家,但微軟並不想把 Surface Studio 定義為一體電腦,而實際上,有了可以平躺的顯示器、手寫筆和 Dial 等輸入工具,Surface Studio 很明顯已經超越了一體機的邊界。
在接受採訪時,Studio 的發明者們反覆強調,他們對設備的期望是:
讓創造者們完全投入到觸控屏幕中去,把整個設備的其他部分都完全忽略,甚至忘卻自己是在使用一台電腦。
足夠的工作專註度和沉浸感,是 Surface Studio 想要提供給用戶的,而 Surface Dial 這個配件,則是提供給用戶一種超越觸控屏幕之外的數字操作體驗,讓實體物質與數字世界進行交互,通過 Surface Studio 和 Surface Dial,微軟對桌面電腦給出了自己的全新理解。
用物質與數字世界進行交互,更讓人期待的,應該是微軟所主推的 AR 項目,看了連續兩年令人驚喜的創新產品,也很難讓我們不對明年的微軟新硬體產生極大的期待。
AirPods
AirPods 是今年蘋果發布的所有新品中,體驗最讓人驚喜的一款。
(Apple Store 三里屯店的這台 iPhone 也很讓人驚喜)與 EarPods 幾乎一樣的造型,佩戴起來輕盈無感。最聰明的是,當你打開收納盒,iPhone 便會自動彈出配對通知,當你摘下耳機音樂便會自動停止,敲擊進行快捷操作,放進收納盒則自動充電,一切自然到你不需要研究說明書。
讓 AirPods 變聰明的關鍵在於其內置的 W1 晶元,儘管蘋果並未明確透露 W1 晶元究竟控制哪些功能,但從拆解分析來看,W1 晶元是 AirPods 是保障 AirPods 快速配對、穩定連接和電池續航的重要部件。所以,AirPods 並不單純是一款配件,它是一個真正通過軟硬結合改善使用體驗的智能硬體。
講了這麼多年的 「智能」,就應該是 AirPods 這個樣子的。
Nike HyperAdapt 1.0
為什麼我們仍會對 1989 年的一部科幻電影中的一幕仍抱有期待?因為穿鞋系鞋帶這件事,似乎千百年來,就沒有怎麼改變。
在 1989 年的科幻電影《回到未來 2》中,有一雙名叫 Nike Mag 的鞋成了影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道具,自動收緊的鞋帶和鞋底部的呼吸燈,直到 28 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是覺得會自動收緊鞋帶的功能格外炫酷。
Nike 曾經限量發售過 89 雙 Nike Mag,不到三位數的稀少數量讓這款鞋曾經在香港拍出過 81 萬港幣的天價,而在今年,Nike HyperAdapt 1.0 讓垂涎 Nike Mag 的消費者一樣也能 「回到未來」。
(鞋帶自動收緊動圖:http://ifanr-cdn.b0.upaiyun.com/wp-content/uploads/2016/12/HyperAdapt_button-1-1.gif)
除了造型上的差異,Nike HyperAdapt 1.0 鞋帶會自動收緊,並提供傳統鞋帶一樣舒適的穿戴感,鞋底部的 LED 燈既有裝飾作用又可以提示電量,而最重要的是, 720 美元的售價雖然不低但仍在普通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內。
當你在選擇一款智能硬體的時候,會考慮什麼?能夠改變亘古不變的生活方式?能賺到足夠多的回頭率?作為 Nike 未來球鞋的一款里程碑式產品,Nike HyperAdapt 1.0 都做到了。
Dyson Supersonic
戴森的 Dyson Supersonic 重新定義了吹風機。
「吃」 頭髮、燙傷人、風速風向不能精準控制、氣流太小、雜訊大、頭部太重重心不適合單手操控… 等等的問題,戴森用一款 Dyson Supersonic 全部解決。
這台投入了 5000 萬英鎊研發成本的吹風機,幾乎解決了吹風機使用的所有痛點,將馬達放置在手柄,降低噪音的同時還能避免卷到頭髮和平衡整機重心,基於智能控溫技術的熱感測器以每秒 20 次的頻率監控出風口溫度,並作出智能調整,不會傷到頭髮。毫不誇張的說,Dyson Supersonic 是當今市面上最好的吹風機,甚至沒有之一。老佛爺 Karl Lagerfeld 愛貓 Choupette 都擁有一台自己專屬的 Supersonic。要知道,Choupette 向來以超高品味和奢靡生活方式著稱。
至於 Dyson Supersonic 還有什麼讓人糾結是否購買的因素,恐怕只剩下 2990 元的較高售價了。
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傳統領域做出改變和創新,往往要做出的顛覆難度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愛范兒選擇一款小家電作為年度硬體。
小結:化繁為簡的易用性,才應該是智能硬體設計的主旋律
Less is More。
功能的堆砌和使用場景的轉移並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實質性的便利及使用幸福感,與之相反,易用程度的化繁為簡才會是真正的未來趨勢。去年我們認為快被我們說爛的體驗其實是智能硬體的一層外衣,功能性硬體都在向獨立運算的智能硬體方向發展,在 2016 年這一趨勢還在延續。
可摺疊的輕便無人機已經不再是妥協拍照性能的飛行玩具,桌面級 PC 不再被限定為一體機的形態,藍牙耳機的配對不再像習慣中繁瑣且不可靠,穿鞋和吹頭髮這可能已經固定了大半輩子的生活習慣也被新硬體的革新所改變。這一切的變化讓我們相信,輕量化和無線化會成為接下來智能硬體的發展趨勢。
總是說不要動不動就談顛覆,但真正傑出的智能硬體,不就是那些改變了傳統的生活習慣,讓你感覺 「用了就再也回不去」 的產品嗎?
————————————————————————————————
此答案選自 ifanrRank 年度榜單 2016 年度硬體:Mavic Pro、Surface Studio、AirPods、Nike HyperAdapt 1.0、Dyson Supersonic
ifanRank 是愛范兒頗具影響力的年度榜單,聚焦於全球科技領域的商業公司、人物以及產品,基於模式創新、業績表現、用戶口碑、社會價值、媒體聲量以及影響力等多個維度進行評選。愛范兒相信,盯住了這些最具智慧的公司、人物以及產品,就是盯住了這個時代。
原文作者: @張博文
後期編輯: @巫冬兩年一次大更新的 iPhone,今年慢了下來。智能手表明星公司 Pebble 低價賣掉了自己。前兩年最熱的消費級硬體產品,今年沒能帶來太大驚喜。
但關乎我們生活細節、促成人類進步的技術沒有停下腳步。
新技術以另外的面貌呈現,和人生活的距離更近——Snapchat 那幅酷酷的眼鏡可以拍攝短片,它讓「智能眼鏡」以玩具的視角重新走入日常。
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公司和人在推動更遙遠的未來——當 SpaceX 獵鷹 9 號飛船從太空飛行歸來,像倒帶一樣降落在巨大的海上平台時,人類太空探索的進程又前進了一步,這一步來自商業公司而非政府機構。
《好奇心日報》的硬體年度盤點並不局限於那些你可以買得到、摸得到的玩物,也包括大到飛機火箭、小到鞋子汽車等等一切和人類生活有關、真實存在的設備,以及他們背後的技術。
上榜的產品背後,都有一個關於它所處行業的新故事。它可能代表著行業轉型,抑或新技術、新機會的到來。
我們根據團隊一年來報道所覆蓋的各類科技新聞,選出了超過 40 件不同的硬體產品,小到耳機、大到火箭。
之後,我們用下面這個標準為每樣產品打分。具體的評分標準包含 5 個維度,每個維度以 10 分制打分:
- 設計突破:這裡的設計包含產品外觀和工業設計,一個好的設計不僅僅是你能看到的部分。
- 改變行業:該硬體是否推動了一個行業的發展,甚至打破了數十年來的惰性。
- 技術創新:該硬體是否有技術上的突破。它可以是新技術的研發,也可以是現有技術的巧妙應用。
- 流行度:出色的硬體產品應該是被人關注的,這樣它才會有更大影響和持續的發展。
- 社會影響:該硬體對大眾、對個人能否產生影響。
最後,不同生產規模的難度,以及硬體所帶來的影響力是截然不同的。我們會根據硬體在各自行業的量產狀態,用以上五項得分之和乘以一個權重得出總分(小規模生產減 10%;只有原型機減分 30%)。
最終,我們呈現了排名最靠前的這 10 個產品。
獵鷹 9 號火箭:私營太空探索走在了國家前面- 火箭自動飛回發射台,這是國際空間站以來最大的航天技術突破。
- 進入太空變得前所未有的廉價。
2016 年 4 月 8 日,美國私人航天公司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進行第 22 次發射。在給國際空間站補給物質之後,第一級火箭在脫離之後再次點火,以垂直的姿態「輕輕」降落在了一艘專門設計的海上駁船上。
自此,全世界第一款真正可以回收的運載火箭完成試驗,正式登場,定名獵鷹 9 號全推力版,引起轟動。
造成轟動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自從羅伯特·戈達德造出第一支火箭直到現在,火箭本身一直都是一次性的東西,獵鷹 9 號改變了一切。
早在 2012 年,SpaceX 的一枚試驗火箭「蚱蜢」(Grasshopper)就在社交網路上掀起討論。在「蚱蜢」點火起飛,之後懸停在空中,最後落在原地的視頻下面,很多人表示難以置信:這是視頻倒放的效果嗎?
2015 年 12 月 21 日,獵鷹 9 號火箭進行第 20 次發射,在一次性將 Orbcomm 的 11 顆小衛星送入軌道軌道之後,火箭的第一級自動飛回了發射場附近的陸上著陸場,以垂直的狀態停在了地面上。這次試驗其實已經標誌著獵鷹 9 號可回收火箭接近完成,而後來成功的海上回收代表著難度更大的成功。
獵鷹 9 號的回收技術是從「蚱蜢」試驗火箭發展而來,目的是減少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過去,多級運載火箭在發射之後,燒光燃料的部份會落回地面變成一堆垃圾,或者沉入海底。在這些一次性的部份裡面,有昂貴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也是火箭發射成本高昂的原因之一。
已經退役的美國太空梭曾經部份實現了這個功能。太空梭的主燃料箱外掛的固體燃料燃料助推器是可以回收的,回收的方式是降落傘減速然後降落在海上。可以這麼做的原因是固體燃料火箭其實類似一個大炮仗,結構簡單,所以泡了海水撈起來之後還能用。
但火箭主發動機是昂貴而又嬌氣的東西。包括獵鷹 9 號火使用的梅林-1D 發動機在內,這種使用煤油-液氧燃料、採用「燃氣發生器循環」工作方式的昂貴部件不管是泡水還是摔下來都會導致損壞。但獵鷹 9 號使用翼片和火箭發動機矢量推力控制的降落方式,可以讓火箭第一級很溫柔地垂直降落在地面上,SpaceX 甚至宣稱,未來獵鷹火箭甚至可以做到降落之後不維護,檢查之後重新裝填燃料就可以再次發射。
實際上,獵鷹 9 號火箭從一開始就以商業化和低成本為目標設計。比如整個火箭家族,包括未來可以去火星的獵鷹重型火箭都只有一個型號的發動機,通過增加發動機數量的方式增加推力。這雖然增加了故障概率,但是因為生產成本更低,所以大幅拉低了發射成本。
按照 SpaceX 的報價,近地軌道載荷超過 22 噸的獵鷹 9 號全推力版的一次發射報價是 6200 萬美元,這個價格只有美國德爾塔 4 型火箭 1.7 億報價的 36%,也比俄羅斯質子-M 型 8000 萬到一億美元的報價更便宜。
回收普及後,獵鷹 9 號的發射成本會更低。
獵鷹 9 號火箭是美國宇航局把近地軌道業務外包給私人公司政策的成果之一,完成了過去所有國家和公司都沒有完成的技術成果,甚至讓 SpaceX 自己提出的火星計劃變得可信很多——想要不依靠舉國體制,去火星的票價得有人買得起,這件事才運行的下去。
AirPods:重構了無線耳機應該有的體驗設計突破:6/10
改變行業:10/10技術創新:10/10流行程度:7/10社會影響:9/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84/100
- 蘋果最好的工業設計之一。
- 重構了無線耳機體驗的每一個細節。
一年下來,三場發布會、四大產品線更新,但蘋果最創新的產品是這款耳機。
在這之前使用一副藍牙耳機,一般是這樣的過程:對著說明書,學習耳機上的三四個按鈕怎麼按才能配對。接著打開手機的藍牙設置、找到新耳機、點擊連接。之後每次用完,都得想著把耳機關掉,否則拿起手機接電話時會發現沒有聲音。
拿到 AirPods,這個過程被簡化了。打開盒子,點一下手機屏幕上彈出的配對按鈕。AirPods 的每個細節都讓你覺得,這可能是無線耳機該有的樣子:摘下自動停止音樂播放,打來的電話正常響鈴。完全沒有線的束縛,用完放回收納盒就開始充電。
用上一周,你可能會心生疑惑:為什麼無線耳機做了十多年都不是這個樣子。
這一對高度整合的耳機,每一隻 AirPod 耳機中都有一枚 W1 主控晶元和一粒電池。電池容量 93 毫瓦時,相當於 iPhone 7 電量的 1%。一個不大的空間里,還塞下了天線、麥克風、以及紅外距離感應器。
來自 iFixit 的拆解圖AirPods 還不是個無可挑剔的產品。我們的使用中也發現聲音同步、麥克風音量小、換歌得靠 Siri 等等問題。這也是它比原計劃推遲了 2 個月才上市的原因:左右耳機之間沒有線相連,兩支獨立的耳機需要分別接收兩個獨立的數字信號,但蘋果並沒有解決好在耳機聲音同步上遇到的難題。
但 AirPods 是個標杆,它不只是一個配件,而是依靠軟體和定製晶元的結合產生統一的、出眾的體驗。
無線耳機就應該是這樣子。
特斯拉 Model X 電動車:自動駕駛提前來了設計突破:9/10
改變行業:10/10技術創新:7/10流行程度:9/10社會影響:6/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82/100
- 全車系搭載的「Autopilot」功能是全球第一個開賣的准自動駕駛系統。
- 特斯拉的激進策略推動了整個汽車自動駕駛的發展,幾乎所有主流車廠都宣布了自動駕駛計劃。
經過故障、漏水和召回,特斯拉的第三款量產車 Model X 現在的產能從年初的 2、300 輛爬到了 1000 多輛,終於到了比較正常的狀態。
Model X 是特斯拉的第三款量產轎車。Model X 的動力總成、充電服務、自動駕駛都是前一個量產產品 Model S 打下的基礎。Model X 相較於 Model S 最大的變化就是那個導致召回的「鷹翼門」。
「鷹翼門」是一個很炫技的設計,用一大堆感測器和電機實現了一個看似基礎的開門功能。但實際上,Model X 的「鷹翼門」可以在狹窄空間里實現和麵包車側滑門那樣的實用性,也讓選裝了第三排座椅的車主真的可以坐進第三排。「鷹翼門」也是選擇 Model X 而不是 Model S 進入這個榜單的直接原因。
但讓特斯拉轎車上榜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動駕駛。在特斯拉之前,自動駕駛是實驗室和電影里的玩意,包括 Google 這樣的科技公司和車廠們已經在這件事上花了很多年,但甚至沒有一個可以上路測試的原型。特斯拉用一種在汽車業界匪夷所思的激進思路讓自動駕駛突然走到了消費者身邊。
從原理上來看,特斯拉是用低成本化的方式實現了接近」完全自動駕駛」的效果;從價格上來看,特斯拉 Model S 和 Model X 所有的車型都有自動駕駛硬體,用戶在買了車之後都可以用「後付費」的方式隨時啟用自動駕駛功能。從來沒有車廠使用這種方式造車,特斯拉是在全力推廣「自動駕駛」。
特斯拉激進的策略在今年造成了一起非常嚴重的事故:一位車主在佛羅里達的州際公路上過於信任自動駕駛,最終命喪大貨車輪下。這是一場悲劇,在自動駕駛發展史上也絕對算是標誌性事件。
但因為特斯拉的推進,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車廠和一大堆科技公司都投入了自動駕駛的研究。豐田、福特、通用等等大車廠都展示了自動駕駛測試車,商用時間表也提前到了 2020 年前後。
Uber、Nvidia、英特爾等一眾科技公司要麼已經把自動駕駛車開上了路,要麼正在嘗試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預備按照過去 PC 和智能手機的路數促進行業的發展。原本說要 10 多年的 Google 也急著開始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嘗試,與本田、菲亞特合作。
特斯拉的冒險,讓自動駕駛提前到來了。
PS VR:做好內容,索尼讓虛擬現實離你更近了一點設計突破:8/10
改變行業:8/10技術創新:9/10流行程度:8/10社會影響:8/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82/100
- 第一個有實際用途的虛擬現實設備;
- 索尼在成本和技術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談了好幾年的虛擬現實(VR),今年終於來了。隨著 Oculus、HTC Vive 和索尼 PS VR 等主流的虛擬現實頭盔上市,我們也能藉助越來越真實的計算機模擬的圖像,戴上另外一個人的眼,一瞥別樣的國家、人生和想像世界。
在三個高性能頭盔顯示器中,索尼是硬體最弱的,也是價格最便宜的,搭配 PS4 遊戲機全套也只不過 5000 多元。這不到另外兩個競爭對手全套產品的半價。
但 PS VR 的設計是三個主流品牌裡面最好的。它的頂部設計更像是一個帽子,佩戴起來不會讓頭部覺得很沉,脖子也不會有什麼不適。眼鏡內框的海綿設計,沒有漏光,戴上頭盔開始遊戲以後,異物感更弱,沉浸感會更強一些。
它還做了一些遊戲控制器上的新嘗試,讓遊戲體驗真實了不少。在我們體驗的《Farpoint》遊戲配備了一個槍式控制器。在傳統的射擊遊戲里,玩家的準星永遠對著屏幕中央。在 Farpoint ,槍指向的方向是由槍式控制器朝向決定的,自己的視野完全隨自己的頭部轉動而轉動。
相對於傳統遊戲,它對現實的虛擬又多了一分。
當《最終幻想 15》里,怪物撲上前,你會下意識地躲閃。這樣的恐懼感很難在之前的遊戲里體驗到。這時候,PS VR 不那麼高的屏幕解析度也沒那麼重要。
更好的遊戲,幫助 PS VR 營造了一個更真實的虛擬世界。
目前,PS VR 上已經有二十多款遊戲,其中不少大作都是「獨佔」的,至少會單獨在 PS VR 平台上發售一年,他們包括《生化危機 7》,《最終幻想 15》還有《蝙蝠俠》等等。
在國內,PS VR 在中國一起發售了 12 款首發遊戲,8 款遊戲同時也是其他地區的 PS VR 的首發遊戲,加入 VR 模式的《駕駛俱樂部》是其中最大牌的作品。在 PS 在線商店可以看到,有超過 20 款專門的 VR 遊戲上線了。比如射擊遊戲《戰爭地帶》、《新世紀機甲大戰》。
至於 Oculus 和 HTC Vive 的遊戲,Steam 上也有幾百個了。但它們參差不齊,大多更像是體驗新技術的試驗品。
PS VR 讓虛擬現實技術距離我們近了一點,背後是夠用的技術和更好的軟體內容。
設計突破:6/10
改變行業:8/10技術創新:6/10流行程度:9/10社會影響:8/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74/100
Surface Studio:個人電腦的下一步,這是探索最遠的嘗試
10 月下旬,蘋果和微軟各自開了一場發布會,分別講了「個人電腦進化」的新故事,對應的產品是 MacBook Pro 和 Surface Studio。
多年來頭一次,蘋果收穫的評價遠遠不如微軟。
我們平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時,體驗是非常分裂的。電腦帶有滑鼠、鍵盤,人和機器的交互永遠是間接的,你按下按鍵、拖動滑鼠,並沒有和屏幕里的世界有直接交流。手機的觸摸屏卻是「所見即所得」,你能點擊到的就是屏幕上出現的東西。
如何把觸摸交互搬到電腦上,這是蘋果 MacBook Pro、iPad Pro、微軟 Surface 系列在探索的。Surface Studio 是目前走得最遠的探索。
蘋果不願意在 Mac 上用觸摸屏的理由在於,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立起來的屏幕都不處在最佳的觸摸位置,不太適合用手操作。用一個靈活的轉抽,Surface Studio 這塊 28 英寸的巨大屏幕可以像普通電腦一樣配合滑鼠、鍵盤,也可以像一個巨型平板一樣。
配件 Dial 是更激進的交互,全金屬的小東西可以和畫筆一起用於繪圖工作,貼在屏幕上旋轉,屏幕會顯示調色板等工具。
Surface Studio 看上去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工具,比如大多數人不需要畫筆、而 28000 以上售價的台式機用全套筆記本水平的低性能硬體也有點奇怪。
但個人電腦的未來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工具,找到更合適的大觸屏交互形態可能比賣給更多人更重要。這一次,微軟是走得最前的那家公司。
設計突破:8/10
改變行業:7/10技術創新:8/10流行程度:8/10社會影響:6/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74/100
Snap Spectacle:簡化的 Google Glass,也是更好的 Google Glass
- 外觀可以讓人接受的智能眼鏡,這是第一步;
- 有實際用途,按一下拍攝 10 秒主視角視頻,上傳到社交網路。
和聲勢浩大,最後慘淡收場的 Google Glass 相比,Snap 公司的 Spectacle 眼鏡功能簡單了許多,它只做 Glass 最受歡迎的那個功能——錄短視頻。按一下眼鏡上的按鈕,就會自動錄製 10 秒視頻。
雖然也是智能眼鏡,但 Spectacles 的設計更像是一副時尚反光鏡。特殊之處在於它的右鏡片上方內置了一枚可視角 115 度的攝像頭,左鏡片上方則放置了一顆環形指示燈,用來顯示拍攝狀態和剩餘電量。
錄製的視頻可以通過藍牙或 Wi-Fi 傳到手機上,然後分享到 Snapchat 上跟朋友分享。
這個產品的發展還很早期:並沒有大規模銷售,也沒有那麼多人試過它。充滿電以後,Spectacles 也只能錄製 30 分鐘視頻……但 Spectacles 已經引來了不少關注,而且這些人也並不像 Google Glass 早期關注者那樣大多集中在極客圈。
這些宣傳照片或許會告訴你一些原因:Spectacles 就像是一款時尚單品,明顯比 Google Glass 外觀好看太多了。可穿戴設備的第一步,得是讓人願意穿戴。
Spectacles 就是一款能夠輕鬆拍攝小短片的、好看的智能眼鏡。它也沒有像 Google Glass 那樣,一開始就嘗試用技術部分替代手機和電腦屏幕,讓人搞不清楚應該在什麼時候使用它,翻白眼看電影?看新聞?購物?還是拍照?
Google Glass 作為消費級產品的失敗,和 Google 公司一向的產品思路有關:用自己最好的技術,倒推出一個產品。而 Spectacles 則是用簡單技術做一個有點用的產品。
於是,一家遠離矽谷,在洛杉磯海灘邊上的公司做出了比 Google Glass 更好的智能眼鏡。
它現在更像是一個玩具,但就像 Snap 的招聘啟事:玩具是嚴肅點子的前奏。
設計突破:9/10
改變行業:7/10技術創新:8/10流行程度:9/10社會影響:8/10生產規模:小規模生產(-10%)總分:73.8/100
Mavic Pro 無人機:足夠輕便以後,無人機有了新的使用場景
- 小尺寸的全功能無人機,便攜;
- 在無人機市場遇到瓶頸的時候,探索了更多的使用場景。
大疆是最大的民用無人機公司。但大疆之前推出的精靈 3、精靈 4 沒有引起太多反響,因為只有一些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看上去似乎是變化不大的產品。用它的人還是那些需要無人機攝影的專業人士,或者純粹的玩家。
但大疆今年推出的 Mavic Pro 無人機很不一樣。這台無人機比以往的精靈系列體積小得多,而且可以摺疊,比較接近之前其他廠商都在出的所謂「自拍無人機」。
Mavic Pro 有地面可見光感測器,可以實現精準的懸停;有向前的雙攝像頭障礙攝像機,可以實現飛行過程中自動避障;增加很多智能功能,比如點擊屏幕就可以實現自動跟拍等等。換句話說,Mavic Pro 其實就是一台縮小版的精靈 4。
但縮小和摺疊這個進化的意義對於無人機還是很大的。以往精靈系列都有原裝或者後配的箱子,你根本不會產生「隨手帶它出去飛一下」的念頭,把這個大塊頭拿出來、裝槳葉、掏出來巨大的遙控器這個過程太有儀式感了,加重了它要是一不小心掉下來的心理負擔。Mavic Pro 不會給你帶來負擔,它的效果接近一台手機,讓你願意帶著出門旅行。
過去,無人機廠商一直在尋找無人機的使用場景,希望能找到一個賣點,讓消費者產生對它的強烈需求。無人機廠商過去找到的賣點是航拍,幾乎所有無人機都有拍攝這個功能。但是,在體積巨大、續航很短的前提下,航拍這個需求說到底和一般消費者沒有非常緊密的聯繫,買回來的無人機閑置的概率很高。
後來,無人機廠商們發現了另一個需求:自拍。很多廠商把無人機做得非常小巧,續航時間甚至壓縮到了幾分鐘,也沒有智能功能。但這種無人機就像是一個沒有杆子的自拍桿,沒有誕生任何一款現象級的產品。
Mavic Pro 基本上可以看成一款自拍無人機大小的航拍無人機,它已經可以做到自動跟拍一個人、自動躲避前方的障礙。
無人機變得實用了一些。
Dove:像撒豆子一樣發射人造衛星,每天拍下 1/3 的地球設計突破:8/10
改變行業:8/10技術創新:7/10流行程度:6/10社會影響:7/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72/100
- 鞋盒子大小的衛星,募資 1.6 億已經有 63 顆進了太空
- 技術足夠便宜,技術本身會產生質的變化
2014 年,馬航客機 MH370 消失。也是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才意識到,圍繞在地球上空的高昂的人造衛星,只能觀察到很小的一部分地面。
創業公司 Planet 當時宣稱,要發射上百顆小衛星覆蓋全球。兩年後,這個當時聽起來可疑的計劃成功了。這家由三位 NASA 前科學家創立的公司已經發射了 63 顆微型衛星 Dove 進太空。
有多微小?一顆 Dove 只有鞋盒子一樣的大小、4kg 重。目前地球上空一共有 63 顆 Dove,最近的距離地面只有 400 公里,每一像素的精度 3-5 米。每一天,它們能覆蓋地球三分之一的衛星影像。
這個級別的小型化意味著發射成本的大幅降低。它們可以跟著飛船到國際空間站,再由專用的小衛星發射器送進軌道,也可以跟著發射大型商用衛星的火箭一起進太空。
Dove 今年 12 月拍攝到的一場位於澳洲的大火。單顆大型商業衛星的發射成本一般高達5000 萬- 4 億美元。 Dove 融資額才不到 3 億美元。也就是說相比之下 63 顆衛星的成本,還不如傳統一兩顆衛星。
低價的衛星足夠多,產生的數據將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價值,它們可以被用於農業、金融、自然災害、人權等各個領域的研究。
這是一個商業動力推動技術進步的例子。大量為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研發的技術被用在了 Dove 衛星上,讓便宜的小衛星成為可能。
這些小衛星不能像同步衛星一樣長期停留在軌道,它們會逐漸進入大氣層燒毀。但 Planet 可以不斷發射新衛星彌補燒毀的衛星。
當技術便宜到一定程度,就會帶來質變。Dove 就是如此。
設計突破:6/10
改變行業:8/10技術創新:8/10流行程度:6/10社會影響:8/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72/100
Zipline:第一個商用的送貨無人機,Google 和亞馬遜都在追隨它
- 第一個承接商用訂單的無人機。
- 固定翼、全程無人操控,成了無人機送貨的標準。
亞馬遜和 Google 的送貨無人機還在早期的測試階段,但非洲國家盧安達已經讓無人機充當重要的運輸工具了。
矽谷公司 Zipline 今年和盧安達政府達成合作,15 台固定翼無人機已經搭載藥品和血漿,以每小時 140 公里的速度飛行在這個國家的上空。貨物被固定在降落傘上,無人機到達目的地後自動投放。
Zipline 一次可以攜帶 1.5 千克的藥品,飛行高度 152 米——這避開了普通客機的高度。大多數運輸在 15 分鐘內完成。在路況不佳的地區,開車可能需要花上幾倍時間。
傳統無人機的飛行方式類似直升機,穩定但速度慢、載重少。Zipline 採用類似普通飛機的固定翼設計,解決了速度和載重問題。
目前 Google、亞馬遜新公布的無人機送貨計劃也用了類似的標準,都是固定翼、全程無人操控。而幾年前剛談論無人機送貨時,各家拿來演示的還都是類似大疆的無人機。
現在 Zipline 的送貨服務區域覆蓋了盧安達西部地區 1.8 萬平方公里的地區,明年他們還計劃將這項服務推進到盧安達的東部地區。Sequoia Capital 和 GV 都是它背後的投資方。
至於為什麼是盧安達,除了缺乏基礎道路建設以外,當地沒有嚴格監管條例也是新技術得以實施的主要原因。無人機送貨、Wi-Fi 氣球、衛星網路,非洲正成為新技術的主要實驗場地。
設計突破:6/10
改變行業:9/10技術創新:8/10流行程度:7/10社會影響:9/10生產規模:小規模生產(-10%)總分:70.2/100
Liftware 防抖勺子:大公司幫助弱勢群體不只可以捐款,還能做些實際的技術產品
- 解決了帕金森等病人手顫的問題;
- 都是簡單的技術,價格便宜(千元水平)。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旗下有一個收購而來的公司 Liftware,他們只做一樣尋常的東西:勺子。
但這個勺子有點技術含量,頭部是一種柔性設計,可以改變方向。和公司名一致的 Liftware 勺子主要面向手顫病症患者——吃飯對這部分人群來說極為痛苦,抖動讓他們無法拿穩餐具。
Liftware 是 2014 年問世的,之後他們用了兩年時間改進出了第二代產品 Level。 Level 勺子內部有運動感測器和晶元,它會識別分析手部抖動和朝向,然後讓勺子頭跟著作出補償震動,最終裝在勺子上的食物可以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Liftware 表示 Level 的智能技術能將手震顫導致的食物灑濺減少 70%。
這隻勺子真正的新技術倒並不明顯,背後的原理也不是人工智慧這樣時髦、具有更大話題性或是商業價值的東西。但它實際上以一個不大的切入點,改變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從這個角度看,Liftware 的社會價值更大一些。
這也是大公司維持公司形象、或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另一個趨勢。相比於捐款、建設學校、救援救災……把具備公益價值的科技用在自家的產品里,似乎是個更有意義的選擇。
另一個例子是蘋果,iOS 系統中有多項設計是針對殘障人士的:比如 VoiceOver、屏幕朗讀、聽寫功能……這些並不複雜的技術更能代表一家公司真正的價值取向。
一個作為對比的例子是,優步中國在被滴滴收購之後推出了新版客戶端,但這個版本去掉了原本針對視障和聽障人士的優化。
設計突破:7/10
改變行業:7/10技術創新:7/10流行程度:6/10社會影響:8/10生產規模:量產(100%)總分:70/100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攝影攝像和後期行業心中的年度最佳:
(圖來自互聯網,多圖,侵刪,轉載請私聊)1、大疆Mavic Pro攜帶型無人航拍器。
僅僅礦泉水瓶大小的無人航拍器,給愛好無人機攝影又苦於便攜性的消費者一個更酷的選擇。不足在於外形設計和顏色不受部分女性消費者喜愛。除了Mavic Pro ,今年新發布的Phantom 4 Pro和悟2也特別驚喜。
2、智雲Smooth II三軸穩定器。
一款三軸穩定器,讓你實現用手機和GoPro 拍攝影片的夢想。特別是今夏的里約奧運會,眾多媒體的採購和使用讓智雲這個品牌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其中,Smooth II這款更是表現出眾。除了智雲系列,大疆的OSMO 系列也是驚喜不斷。
3、蘋果MacBook Pro (with Multi-Touch Bar)筆記本。
平板電腦和傳統筆記本的壁壘早已被微軟的Surface 系列打破,但我依舊被這款MacBook 驚艷到了。特別是輕薄的機身和變大的觸摸板給了使用者更多良好的體驗。遺憾的是只有用QuickTime 播放視頻才能使用Multi-Touch Bar 拖動,而且機身僅有Type-C 介面,而且取消了logo 大燈。
4、微軟Surface Studio一體機(with Surface Dial )。
這兩款產品我就不再贅述了,驚艷到鵝妹子嚶(我一定要搞到一套!)5、GoPro Hero 5運動攝像機。
GoPro 的這款產品剛剛上市就讓上一代旗艦機Hero 4 Black 徹底賣不動了。價格較上一代降低了1000元,附帶了觸摸屏,機身不需防水殼即可在水下使用,SuperView 超廣角拍攝,簡直讓上一代產品的消費者氣炸。不足在於依然沒有解決好發熱的問題。
6、佳能EOS 5D Mark IV單鏡頭反光相機。
在4K攝影已經成為相機標配的今天,佳能的5D系列依舊保持著高關注度和高銷量。集合了5D3和5DsR全部優點並進一步優化性能的5D Mark IV,讓我不得不捂緊錢袋子免得衝動剁手。好在我可以用「抵制日貨」這個理由聊以自慰。(蜜汁微笑)
7、Adobe 2016 Max 大會發布的新(hei)產(ke)品(ji)。
啥也不多說了,直接看鏈接吧。Adobe 大法真真好啊。
https://mr.baidu.com/0slsl0p未完待續……作為內燃機的忠實擁護者 我覺得它一定有這個資格日產(英菲尼迪)的VCT(渦輪增壓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減少爆震,大幅提高汽油內燃機的效率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然並卵 內燃機已經沒有未來了 但是之前馬自達說過 在火力發電為主的今天(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國家)電動車沒有任何意義 只要將內燃機稍加改進 其對於環境的危害就會大大降低你們隨便怎麼說 內燃機怎麼怎麼不好 新能源怎麼怎麼完美 但是內燃機 是汽車的魂(對 你們完全可以說是情懷) 但是內燃機的耐用性 可靠性 續航能力 極端情況的應付能力 是電動車等新能源車完全無法媲美的 一個發展了150年的技術 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問題而消聲滅跡而日產的VCT發動機 就是在告訴我們 忘掉Tesla 忘掉Prius 這 才是汽車的未來 內燃機的狂歡。
Alpha GO以及背後的Deep Mind人工智慧引擎。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每年時代雜誌都會評選最佳數碼——這題目契合度200%有木有
不過審題還是很必要的,
至今記得當年隔壁班花王美麗先是給我發了一個豬頭的表情,然後發了一句「好像你哦」...結果我硬生生腦補成了「好想你哦」..往事不堪回首...題主問的是「年度十佳科技產品」注意是科技不是,不是數碼,雖然很想藉機把索尼XZ、XA、金磚等一票東西都放上去,不過理智告訴我不能這樣啊。既然說最佳,總要有個標準:比如說在原有標準上做到了最佳、比如說重新定義了什麼、比如會給未來帶來什麼。不過這麼一講就肯定會很主觀,比如說會給未來帶什麼就很容後知後覺,也比如說到底是最佳手機重要還是最佳汽車重要。
所以借花獻佛,我們以時代那個為基準,重新把東西翻出來解讀一下。AirPods首先是蘋果公司的AirPods,雖然你可能到聖誕節都買不到這對無線耳機。其實AirPods的精髓在於內置的W1晶元,除此之外還有雙加速度感應器、雙紅外感應器、降噪麥克風、天線+電池等。這些全部配塞進了一對小小的耳機里。蘋果公司的這一創新,可以說是在耳機上複製了其在智能手機上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對於在iPhone 7上取消3.5mm耳機介面這樣激進的舉措,AirPods也是完美的救贖方案。PS VR《時代》選擇PS VR作為VR產品的代表,只能說是對於這一領域還是不太了解啊。作為一名超過4小時的PS VR遊戲的體驗者(雖然只試玩了兩款)表示,其實PS VR更像是一台遊戲設備,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未來VR產品。對於PS VR來說,它出現的最大意義在於:驗證VR內容是否能帶動硬體產品的成功。如果說索尼遊戲大作都無法讓VR使用者感到滿意的話,其他的VR設備很難在內容上建立起自身的價值體系。
Amazon Echo實際上這台音箱跟國內用戶們並沒有太大關係,但它卻代表了未來家庭智能語音交互的趨勢。根據相關數據表明Echo的銷量已經超過300萬台,這是個很不錯的成績。另外在美亞4萬多條的評論下,Echo的評分達到4.4顆星。其實你可以把Echo看作是一台實體的谷歌語音助手,交互的背後是強大的人工智慧與學習演算法。《時代》這次算是誤打誤撞選對了一款能稱得上是「發明」的產品。
DJI Mavic Pro這確實是一款吸引眼球的產品,大疆創新幾乎用Mavic重新定義了緊湊型無人機的行業標準。摺疊後的體積大概只有小瓶裝可樂大小,在性能上卻可以媲美精靈4無人機。不過被《時代》定位「創新」的範疇對於無人機來說並不太合適,包括大疆創新這樣被外界認為是創業公司的企業,實際上也已經建立了十年之久。只能說在長期的技術積累之後,無人機行業終於迎來了消費領域的風口。我就想不通了,就連美國博士都稱讚的科技產品到某些人眼裡就是活在新聞聯播里(我在美國上大學,這些稱讚是我親耳聽到的),一個人連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就不要回復了,一邊做夢一些消費級數碼產品改變世界吧。你們口口聲聲說美國幾十年前都做到了這些科技,但別忘了,科技的進步永遠不是一個國家,一個人決定的,而是作為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一國稱霸對於科技其實是不利的,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自己不為自己國家的進步而驕傲反而嘲諷,這是很可悲的,可笑的。另外關於科技產品數碼產品這個有爭議我承認,但說實話就算是數碼產品,今年也沒啥特別亮眼的存在,也就是微軟做得挺好。但還沒真正推廣開,以及價格因素。可以肯定的是數碼上年度最佳肯定是微軟。vr市場的虛假繁榮(大部分只是3d眼鏡),就算vive,ps vr都有很大的劣勢,詳情可參考linustechtips上的視頻。可穿戴設備廠家產品還是那樣,電腦廠家就不提了,常規升級而已,智能家居方面上amazon表現優秀。
正文如下: 是科技產品,而不是數碼產品,今年絕大部分數碼產品並不具有改變未來科技方向那種改革性的產品,至於蘋果粉,三星粉,索尼粉之類的就別說了,沒一個有資格的產品。以下是我覺得有資格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天宮二號,貴州平塘球面射電望遠鏡固特異Eagle-360輪胎
隨著智能汽車特斯拉的誕生,世界汽車行業也開始迎來了新一輪的革命,同樣的,作為汽車最為重要的部件,汽車輪胎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革命。2016年3月初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車展上,著名輪胎公司固特異輪胎公司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輪胎,這款輪胎的特殊指出就是它是球形,它的名字叫做——Eagle-360。
據悉,這款名叫Eagle-360的輪胎是由3D列印製成的,它的出現是為了自動駕駛汽車而準備的一個解決方案。據公司介紹,Eagle-360獨特的球形將幫助提升汽車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Eagle-360的設計人員認為,球形才是輪胎終極機動性的最終形態,因為球形更加的圓滑,它能往四面八方進行運行。並且依靠球形的多面性,它能減少諸如側滑、路面結冰等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該輪胎能實現360度的旋轉,對於女司機來說絕對是福利,什麼倒車入庫、側方停車完全不是難事,並且最重要的是,停車方式更加的簡單這也意味著停車點的空間也可以更小,停車場能設計更多的停車位。
當然了,目前Eagle-360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和汽車相連,因為球形所有點都相同,因此和傳統輪胎那樣安裝是不現實的。目前固特異輪胎公司給出的方案是,通過磁懸浮將其與車身相連,這種連接方式就好比是磁懸浮列車一樣。 除了獨特的使用方式之外,固特異輪胎公司還希望它能擁有更多的智能功能。比如在Eagle-360中內置感測器,通過其來記錄目前的道路狀況,比如天氣情況,路麵條件等。其次利用利用固特異胎面花紋磨損和壓力監測技術,Eagle-360內置的感測器將會記錄和管理輪胎磨損情況以延長其行駛里程。
固特異 Eagle-360 球形概念輪胎視頻這個問題很有迷惑性,就像排名第一的答案所說的,這個問題問的是科技產品,而不是數碼產品,這個點很關鍵,所以很多所謂的高新技術數碼產品並不容易歸到這一類。《大眾軟體》雖然經常做數碼產品的排名,不過具體到科技領域,還是不甚精通的,不過如果說2016年有什麼科技產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話,那麼「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算是最重要的一個科技產品之一。以下引用自新聞:
縱觀上面所說的諸多科技產品,更多的還是應用方面的科技整合,能夠為中國科技領域發展提供巨大貢獻的產品並不多,而「神威·太湖之光」則能夠讓中國的很多技術的發展演進依靠超級計算機的強大運算能力獲得飛速的發展,進一步加快所謂「中國速度」。對於科技領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硬實力,也是中國科技領域不斷發展的基石。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一間約1000平方米的房間內,一台擁有世界「最強大腦」的超級計算機正在飛速運轉,它就是「神威·太湖之光」。在今年6月20日和11月14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神威·太湖之光」蟬聯冠軍,成為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這已是我國超級計算機第八次奪冠。更值得關注的是,「神威·太湖之光」首次採用國產核心處理器「申威26010」,實現了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部國產化。
「這些核心處理器完全自主研發,不用再受制於人了。」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總工程師黃小猛告訴記者,計算機最核心的是中央處理器(簡稱CPU),美國英特爾公司對此研發起步早,也很快形成了市場壟斷,導致其他國家或公司研發、推廣成本極高,因而國內計算機對此研發相對較「冷」,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一度依賴進口。
超級計算機被稱為「國之重器」,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進入「十二五」,我國超級計算髮展不斷取得突破。「天河二號」取得「六連冠」,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上,中國製造的名單正越來越長。
2015年4月,美國政府宣布,把與超級計算機相關的4家中國機構列入限制出口名單,目的就在於通過限售,鎖死中國超算快速發展的腳步。然而,我國科技部和工信部早有布局,通過「核高基」專項,支持了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的研發,「申威26010」就是該專項的重大研究成果,並成功應用於「神威·太湖之光」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禁售」倒逼我國加快自主研發核心處理器的步伐。
「從『禁售』到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奪冠,只有一年零兩個月,但背後的時間和力量投入無法考量。」黃小猛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由40個運算機櫃和8個網路機櫃組成,每個運算機櫃比家用的雙門冰箱略大,打開櫃門,4塊由32塊運算插件組成的超節點分布其中;每個插件由4個運算節點板組成,一個運算節點板又含2塊「申威26010」高性能處理器,一台機櫃就有1024塊處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塊處理器。
據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龐然大物」整體的峰值運算速度為12.5億億次/秒,持續性能為9.3億億次/秒,雙雙位列全球第一,「它運行1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72億人口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
與此同時,「神威·太湖之光」的低功耗設計也是全球領先。黃小猛表示,通過採用直流供電、全機水冷、資源層次化管理等關鍵技術,建立了從處理器、部件、系統到軟體與應用的全方位低功耗設計與控制體系,比目前其他國際頂尖超級計算機系統節能60%以上。
在高速度、低功耗的「神威·太湖之光」平台下,眾多科技應用項目得以實現。自6月20日平台開放以來,國內外多個應用團隊項目通過使用該系統獲得突破,已取得100多項應用成果,涉及氣候氣象、海洋、航空航天、生物、材料、高能物理、藥物、生命科學等19個應用領域。11月18日,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的「千萬核可擴展全球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項目,獲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以及未上市但我喜歡的白色
我是來數有幾個小米mix的
1、VR 可和個人電腦,手機處於同一歷史地位。2、5g 信息高速路的最新詮釋3、人工智慧!!
1.DJI Mavic Pro
2.surface studio註:
大疆Mavic Pro被美國最權威的科技媒體網站之一The Verge評分為歷史最高分,超過了iPad,iPhone和Mac等產品。卧槽Mavic出來的時候,看到YouTube上外媒各種炒高的評價,各種讚不絕口。還有the verge的評分,卧槽中國的驕傲啊!!!
看到這個話題腦袋裡先蹦出來的就是這兩個產品,其他的後續補充吧。alphago
小米mix
Surface Studio
bose qc35小米Mix,小米note2華為 Honor V8HUAWEI Mate 9墨子衛星,量子通信AlphaGo
航天科技算不算?
2016年4月6日1時38分,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2016年8月16日,中國科學家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
2016年9月25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投入使用,被譽為中國「天眼」。
2016年10月17日7點30分28秒,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發射升空,進入太空與天宮二號在高對接軌道交會對接構成組合體,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AR, 訊飛語音輸入法百度大腦阿里雲
寫蘋果耳機的都是收了錢的吧
magicleap的電影特效製作技術
不一定是十佳,但前邊沒人說。
120幀放映體系。大熒幕的視覺新嘗試。推薦閱讀:
※2016 年你參與過的 Live 中最值得推薦的有哪些?
※2016 年,汽車行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件?
※2016年上半年數字營銷有哪些不錯的案例?呈現出什麼趨勢?
※2016 年給你留下最好體驗的餐廳是哪一家?
※2016 年,數學界發生了哪些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