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日本海軍與其他列強的差距小於陸軍與其他列強的差距?
很多人都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類的,似乎是海軍建設難度大於陸軍,但為什麼日本海軍有一流的戰列艦和不錯的航母,陸軍卻沒有像樣的坦克與自行火炮、可靠的衝鋒槍和突擊步槍?日本海軍應該算達到了二戰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為什麼陸軍還停留在一戰?是造戰列艦和航母的難度小於突擊步槍衝鋒槍的難度,還是因為日本思路戰略有問題過度重視海軍?
世界上的國家大致分為「海權型國家」和「陸權型國家」。典型的「海權型國家」有英國和日本。這類國家的特點是遠離大陸,陸軍不強,海軍卻是一流的。他們把海軍作為發展的重點。典型的「陸權型國家」有俄羅斯和中國,這類國家有強大的縱深,他們則把陸軍作為發展的重點。
日本作為傳統海權國家,歷來重視海軍發展。在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超常發揮贏得了勝利,奠定了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主地位。而反觀陸軍,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皆表現平平。
但「海權」和「陸權」畢竟只是地緣政治學上的劃分,而非純粹的地理概念。在經濟生產方式和技術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地緣政治的基礎是地緣或地理,但落腳點終究還是在政治,即國家權力的運用及國策的性質。地緣政治學就是研究在一定經濟技術背景下,國家如何在地理格局的限制中使用國力、選擇更富成效的發展模式。所以,這絕不意味著地理決定論,因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決策者依然有選擇的空間。
英國走上海權道路,即摒棄大陸領土野心、專註發展海軍以為海外貿易保駕護航,並非天生註定,而主要是英法百年戰爭後,它在歐洲大陸的前哨和領地盡皆喪失所致。另外,歐陸長期的政治分裂和群雄逐鹿也為英國發展純粹的「海權發展模式」提供了有利環境。由於大陸列強忙於內鬥而無暇他顧,英國歷代政府以一支小規模精幹陸軍為依託就可確保本土防衛無虞,同時憑藉遍及全球的海軍艦隊來保護商業航道和海外領地。另外,領銜工業革命的潮流也讓英國僅憑商品就可「兵不血刃」地佔領世界,通過貿易和投資從各地汲取源源不斷的財富。因此,對英國來說,先進的生產力、商貿投資、海軍艦隊是其「海權立國」的三個不可分割的要素,而以暴力爭奪領土對其來說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顯得「不划算」,因為那意味著行政成本、戰略負擔以及建設「大陸軍」的無盡成本。
但日本與此不同。雖然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統治精英圍繞「陸主海從」還是「海主陸從」、「北進」(大陸)還是「南進」(海洋)曾有過多次激辯,出現過朝向大陸的「征韓論」和朝向海洋的「島嶼帝國論」。但自甲午戰爭取得朝鮮利權後,日本的國家精力就漸被「大陸政策」和「北進」所主導。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陸軍元帥山縣有朋和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明確日本不能同時與兩個假想敵同時作戰的原則,此不可逾越的原則被稱為的山縣-東鄉鐵則(當時日本假想敵依次為沙俄、美國,中國國力未充,不在假想敵之內,經1918年、1923年的改訂,假想敵順序變為美國、蘇聯、中國)。
1936年,侵佔東北後的日本重新制定國策時,陸軍主張將蘇聯列為第一大敵,堅持「北進」。在他們看來,「先應傾注所有兵力使蘇聯屈服」;戰勝蘇聯後,「再結集東亞與帝國之一切親善關係,進而達到把英、美勢力從東亞驅逐之目的」。在海軍的戰略中,則先要「南進」,驅逐英、美在東亞勢力,確立霸主地位後,再對付蘇聯。
以廣田弘毅為首的內閣,無力在陸、海軍戰略中做出選擇,只能兼顧兩者。在最終確定的《帝國國防方針》中,美國與蘇聯被同時列為日本的首要敵人,實行「南北並進」戰略。即便如此,陸、海軍還為美、蘇,或是蘇、美的排序問題,爭論不休。由於在戰爭之初,日本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以至在國際局勢變幻莫測時,窮於應付。
在全面侵華後,日本陸軍在1938年張鼓峰事件、1939年諾門坎戰役中與蘇軍兩次交手,全部沒佔到便宜。這才使陸軍開始停止「北進」戰略,同意先行「南進」。但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又讓陸軍內一些人重燃「北進」夢想,要求與德國夾擊蘇聯。最後通過重申御前會議上通過的《國策要綱》,才讓陸軍上下服膺「南進」國策。
另外,日本陸軍內部也有先打蘇聯還是先打中國的「南進北進」之爭:
所以二戰前期,由於日本的作戰對象與假想敵與德國完全不同。日本陸軍主要是以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軍隊為作戰對象,這些國家由於比較落後,不僅缺乏甚至沒有裝甲部隊,甚至這些國家的陸軍連最基本的反坦克武器都非常缺乏,這一方面使日本僅使用輕型坦克就能做到所向披靡,另一方面,也由於沒有作戰需求從而限制了日本對研製裝甲力量的重視。雖然日本軍方放鬆了對坦克的要求,然而從事教育、訓練的坦克學校的相關人等卻強烈要求高速、高性能和高裝甲防禦能力的坦克。而使事情變的更加複雜的是,在中國戰場上實際運用坦克的部隊也要求盡量製造輕型的坦克。這是因為受到了以下等因素的影響:交戰等地區的道路、橋樑狀況都很惡劣,而且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的碼頭、運輸船等的起重機也只有不滿15噸的吊起能力。而且就算有更好的設計,但限於日本的財政狀況,也基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改進所有的設施。儘管如此,日本陸軍技術部還是考慮了作戰部隊、坦克培訓學校的意見,製作出了技術部關於坦克問題的國會提案:「設計部門預先就與當局協商了坦克的戰術指標。坦克學校的意見是:裝甲厚25毫米以上、攻擊力與現有式樣相同(即是說新式坦克的火炮與八九式坦克採用同等的口徑為57毫米的短坦克炮就行)、障礙通過能力也滿足於現狀。最大的期望是提高速度,而且希望重量比現有的八九式坦克相比還要輕一些。基於以上條件如果採用各種新構造的話,估計重量大概是15噸。用兵部(註:陸軍部中樞及參謀總部等)的意見是:希望在限定的預算範圍內,生產裝備儘可能多的坦克;為了降低造價,極力輕型化,希望能比現有的坦克更加輕型的設計;當然希望速度也能有所提高;但攻防能力、障礙物通過能力就算比坦克學校要求的還低也無所謂;提議以輕型坦克為主力坦克。「九一八」之後,一夕會抬出了「非長州三將軍」的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和林銑十郎取代宇垣派閥來充當陸軍首領。
荒木貞夫長期從事對蘇俄工作,參加過西伯利亞遠征,擔任過駐蘇俄武官,因而特別重視蘇俄,在他看來日俄之間一戰不可避免,而時間大約應該在1936年左右。理由是蘇聯從1933年到1937年實行的第二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完成之後國力將會大增,會對「滿洲國」產生巨大的威脅。當年日本陸軍的元老山縣有朋就是在看到即將建成的西伯利亞鐵路對日本將會造成的威脅之後才下決心進行日俄戰爭的,所以現在的日本應該在蘇聯的威脅切實形成之前準備對蘇戰爭,這就是一時間甚囂塵上的「1936年危機論」,一夕會領軍人物之一,「巴登巴登三傑」中的小畑敏四郎因為擔任過駐蘇武官,也同意荒木貞夫優先解決蘇俄威脅的設想。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德國任武官,目睹了德國失敗的永田鐵山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眼裡「一戰」是一次總力戰,考驗的是國家的國力和縱深,而日本的國力和縱深都不足以支持一場大戰。如果日本真要在未來的大戰中取勝生存下來,除了穩固已經得到了的滿洲之外,還需進一步向中國關內擴張以取得資源和戰略縱深。
這樣,控制著昭和陸軍軍閥的一夕會的兩大領袖永田鐵山和小畑敏四郎就分道揚鑣了,分成了後來被稱為「統制派」和「皇道派」的兩派,分裂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南進」還是「北進」的問題,和陸、海軍「南進北進」爭端中南進的目標是南洋不同,這次南進的目標是中國的華北地區。
兩派對華政策有一點不同,荒木貞夫和小畑敏四郎主張,作為對蘇防衛的補充,應該擁立對華親善與和平,這種所謂「對華親善和平」的內容是:調整日中經濟關係,促使中國政府對日政策轉向,設定更加廣泛的親日地區,培養具有分離傾向的親日分子。而永田鐵山主張用「斷固排擊的態度對待抗日和抵制日貨的行動」。雖然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但永田鐵山用詞的強硬性帶來的鐵血味給人印象深刻。
在對英美政策上,永田鐵山認為,美國對遠東的經濟侵略和蘇俄一樣必須徹底排擊,但是對美作戰必須在對蘇作戰之後進行,在此之前要儘力促使美國保持中立;而荒木貞夫、小畑敏四郎則認為,除了在日本的大陸政策受到美國的干涉時需要反擊之外,需要保持和英美的友好關係。
綜上所述,實際上除了若干用詞和時間限定外,皇道派和統制派在最重要的對蘇對華對英美政策方面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但就是這些細小的區別最後發展到了兵戎相見、你死我活的地步。
1935年7月,陸相林銑十郎在天皇的授意下,借人事調整之機,將一大批皇道派軍官轉入預備役,皇道派頭面人物真崎甚三郎的陸軍教育總監職務也被免去。這種調整引起了皇道派軍人的憤怒,但他們認為這是出於統制派的壓制,從這時開始,這批青年軍官已明顯有「暴走」的傾向,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澤三郎事件」。1935年8月12日,皇道派的青年軍官相澤三郎闖入陸軍省軍務局的局長室,拔出軍刀便向正在辦公的永田鐵山砍去,永田見勢不妙,起身就往門外逃,哪知慢了一步,被相澤一刀由背部刺穿,釘在門上,隨後相澤又將軍刀拔出,對著他頸部連砍兩下,死狀極慘。
統制派的首領永田鐵山在光天化日之下慘遭刺殺,而兇手相澤三郎被捕後,卻成了審判席上的明星。審判過程中,相澤堅稱自己「不過是盡了作為天皇的一名光榮軍人的職責」,輿論一如既往地一邊倒,多是對相澤的同情,而那些企圖一夜之間完成改革的皇道派青年軍官們也因這場審判團結起來。當時的日本陸軍正如一個裝滿火藥的大桶,只差點燃一根導火索。但這次兇殺事件極大地削弱了本來就很糟糕的皇道派的立場。為了挽回頹勢,皇道派的村中孝次、安藤輝三、磯部淺一和栗原安秀等尉官在1936年2月26日,帶領1500名近衛步兵第三聯隊,步兵第一聯隊、第三聯隊和野戰重炮兵第七聯隊的士兵實行了政變,佔領了首相官邸、警視廳、內務大臣官邸、陸軍省、參謀本部、陸軍大臣官邸和東京朝日新聞,襲擊了岡田啟介首相、鈴木貫太郎侍從長、齋藤實內大臣、高橋是清大藏大臣、渡邊淀太郎陸軍教育總監和牧野伸顯前內大臣,殺死了齋藤實、高橋是清和渡邊淀太郎。鈴木貫太郎身負重傷,岡田啟介僥倖逃脫,但小舅子松尾傳藏被誤認為首相而被殺死。這些人都被政變軍認為是「奸臣」或者是「賣國者」,除掉了他們就可以把日本挽救過來。
政變部隊企圖通過陸軍首腦向天皇轉達他們的意願,當時陸軍首腦也是一片混亂。陸軍發表的公報第一天稱政變參加部隊是「出動部隊」,第二天稱作「蹶起部隊」或者「佔據部隊」,第三天是「騷擾部隊」,直到第四天才好不情願地稱之為「叛亂部隊」。陸軍直到第三天才扭扭捏捏地表態,是因為一來陸軍中央有皇道派以及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的盟友,二來統制派缺少了領軍人物永田鐵山,也變得昏頭昏腦,只有一個無派閥的石原莞爾立場堅定,從一開始就給事件定了性:「紊亂朝憲的反亂」。還有一個立場堅定的就是天皇,他揚言要是陸軍鎮壓不了叛亂就御駕親征,很有諷刺意義的是,天皇並沒有站在發動政變的「皇道派」一邊。
叛亂被鎮壓以後,為首的16名尉官和北一輝、西田稅兩人被判處死刑,其餘人被判處從無期徒刑到一年半的有期徒刑,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阿倍信行和林銑十郎等四名陸軍大將被編入預備役,其餘不少中將以下軍官被解職剝奪勳章、勛位,或被趕出陸軍中央。比如後來被稱為「馬來之虎」的陸軍省軍事調查部長山下奉文少將直到1940年才回陸軍中央擔任航空部長一職。皇道派被一掃而空,昭和軍閥再一次得到純化,從此在南進侵略中國問題上再次統一了認識。
掌管戰術應用的參謀總部一方曾發言說:「裝甲20毫米就夠了」。
也就是說,參謀總部的本意就是製造又輕又便宜的坦克,即「儘可能大量製造輕小型坦克」。考慮到假定戰場,也就是道路橋樑設備都很落後、丘陵和水田遍布的東亞及南亞地區,可以說包括組織預算一方在內的上層部門也希望10噸多一點的輕型坦克成為主力坦克。日本陸軍在坦克方面可謂一省再省,而海軍的綽號卻是吞金獸,是目前最費錢的兵種了。海軍一艘戰列艦或者航母的花費差不多可以組建四個陸軍師團。日本陸軍一個步兵師團有7000匹馬,有12000支步槍,有350挺輕重機槍,16門75毫米步兵炮,36門75毫米野戰炮,以及12門120毫米榴彈炮。 日本的國力允許裝備100個這個級別的野戰師。(如果不是它的海軍分走一半的軍事預算的話。)但是,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島國,它製造槍械/大炮/彈藥的鋼鐵需要依賴進口。它不適合打經年累月的持久戰。 日本也缺乏石油,不允許建立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對日本來說,寶貴的鋼鐵和石油要拿去裝備一支強大的海軍。海軍因為軍艦的需求壟斷了鋼鐵,造出了大和號這樣6萬5千噸的無用廢物,而陸軍拉不下臉去向海軍要鋼鐵,於是本著能省就省的方式造出了薄鐵皮的坦克和「豆戰車」、「歪把子」(大正十一式)、「王八盒子」(南部14式)等奇葩武器。一戰前後,日本陸軍在擴軍方面就沒有趕上海軍,僅僅得到了2個師團的擴張。而在支援俄國白軍的戰鬥中陸軍斬獲也很少。最終布爾什維克掌握了俄國。為了面對急轉直下的國際形勢,國防政策進行了修改,將戰時的師團數減少10個,變為40個。這樣做的原因是時任陸軍大臣寺內深知經濟困難,而且陸軍的當務之急是提升裝備。與之對應的卻是海軍的預算不斷提升,對於經費的爭奪使得陸海軍之間的隔閡愈來愈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十年中日本國家總預算和海軍預算所佔比例,單位:百萬日元)如果說日本陸軍的擴張是因為需要維持在朝鮮、台灣的佔領和在中國地區的駐軍的話;日本海軍就是在補課,原因無它:海軍是長期強大國力的體現,一個國家如果想要維持一支超出其本身財政、技術水平的艦隊,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比起老牌工業強國英國或者新晉工業強國美國,日本的工業實在是太弱了,以至於必須竭盡全力才不至於落後太多。而這種將本身能力壓榨到極限仍不滿足的心態,製造出了所謂的「昭和海軍三大事件」:友鶴事件、美保關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而由「日本第一海軍戰略家」佐藤鐵太郎提出,並被日本海軍奉為圭臬的「七成論」和與之配套的「漸減邀擊作戰」,則很好的體現出了他們戰略上極其想當然的一面:所謂「七成論」,簡單的來說就是日本一定要保持美國海軍七成的實力,這樣才能讓美國不敢進攻日本。這個比例有何意義?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即使日本使盡渾身解數把自己壓榨到了極限,其造船數量、噸位和水準,也不過堪堪達到美國在並不以軍隊建設為首要任務情況下的正常造艦速度(事實上,美國在華盛頓條約有效期間,從來沒用滿過自己的配額);而如果美國開始認真擴軍,日本就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日本一開始就給自己選了一個極其錯誤的對手,而且堅信自己只要做到某件事,這個對手就能夠被打敗。而所謂「漸減邀擊作戰」,則是假設美國從夏威夷出發進攻日本,然後使用潛艇、驅逐艦等小型艦船在南太平洋處處伏擊美軍,使得美軍抵達小笠原群島附近時只剩下七成的實力,然後在「同等實力之下」由「訓練精良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以艦隊(超弩級戰艦)決戰一舉殲滅。所以,在1941年,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戰爭準備與極其畸形的軍備投入,日本海軍終於如願達到了其實力的巔峰,達到了美國海軍實力七成,也成為了它們開始滑向毀滅的起點。而大正九年(1920)以來,陸軍也開始追趕與歐洲的差距,但財政的困難使得只能繼續裁軍,如大正十一年將四個中隊編製的步兵大隊改為三個中隊。可是裁軍後裝備卻沒有多大改善。其後的大正12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使得陸軍裝備的提升計劃雪上加霜。於是在大正十四年,時任陸軍大臣的宇垣一成進行了著名的宇垣裁軍,又一舉砍掉了4個師團,並增設了航空兵(這一點是相當有遠見的)。但裝甲兵方面日本仍然落後。宇垣裁軍,本來是以此謀求日本陸軍的裝備現代化,但昭和初年恰逢世界金融危機,導致日本陸軍的裝備現代化陷入困境。雖然在此後37年對陸航方面進行了加強,可地面部隊仍舊使用舊裝備,卻仍然在對中國軍隊的行動取得了勝利。但是面對蘇聯,在諾門坎事件中完全敗給蘇聯,陸軍卻以要求用精神力量武裝軍隊,沒有對舊裝備進行改良。可以說,在二戰爆發前,日本陸軍裝備是世界二流的。特別是在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陸軍不但沒有吸取現代戰爭已由步槍和機關槍殺傷兵員的時代變為追求炮彈與炸藥殺傷力的時代,而且還提出以將士的精神代替裝備劣勢的口號。這是無視事實的日本當局者犯的致命錯誤。1941年12月7日,日本陸軍擴編到300萬人和51個野戰師,這是它戰時力量的顛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的實力便不斷衰退了。日本陸軍學習的是德國,因為資源少不能像德國走裝甲流,也不能像美帝玩火力優勢,就只能靠著德軍一戰發展起來的風暴突擊隊戰術發展步兵戰術,在瓜島前期日軍巡邏隊就靠著單兵技能優勢完勝米軍巡邏隊,後期沖繩,硫磺島的步兵戰中更是把步兵優勢表現的淋漓盡致。大正11年/1922年度:
國家總預算1,501,486,000日元,海軍預算3億9千7百萬日元.占國家預算的26.5%,艦艇建造費用6千966萬9589日元.物價指數259.0
當年共建成鳳翔號航空母艦,輕巡洋艦3艘.峰風級驅逐艦4艘, 中型驅逐艦6艘。昭和9年/34年度02計劃:國家總預算2,223,776,000日元海軍預算489,148,000日元物價指數177.6若竹級驅逐艦售價:156萬2,215日元.峰風級驅逐艦售價220萬8,465日元,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售價3千742萬4,800日元.加賀級戰列艦售價3千724萬8,500日元.翔鶴級航空母艦的價格為8449萬6千983日元初春級驅逐艦售價228萬日元.雲龍級航空母艦改05計劃中造價為9,244萬2千日元.甲型潛艇的造價為1千553萬44日元,戰時2千160萬4千日元,乙型潛艇的造價為1千306萬2千460日元,戰時2,099萬5千日元.丙型潛艇戰時造價為2,111萬9千日元,中型潛艇戰時造價為868萬6千日元.潛特型潛艇戰時造價為2,886萬1千日元
最上級重巡洋艦售價2千483萬3,950日元.改進型鈴古級重巡洋艦造價為6千萬日元阿賀野級輕巡洋艦單艦售價2千788萬9,000日元.大淀級輕巡洋艦售價3千254萬8,000日元.香取級教練巡洋艦3艦總造價2,040萬日元.夕雲級驅逐艦售價1112萬1,000日元. 改05計劃中造價為1,832萬5千日元秋月級驅逐艦售價1258萬3,000日元. 改05計劃中造價為1,919萬4千日元改05計劃中造價為1架零戰的價格為13萬7千日元.97式艦攻的價格為14萬7千日元.1架96式陸攻機的價格為37萬2千日元.雲龍級改進型航空母艦改05計劃中造價為12,055萬日元改05計劃中的價格為: 1架零戰的價格為21萬3千日元,1架零式水戰的價格為22萬7千日元,1架水爆的價格為21萬3千日元,1架艦偵的價格為25萬6千日元97式艦攻的價格為25萬1千日元.1架1式陸攻機的價格為54萬5千日元.1架大攻的價格為122萬日元,大型水面艦艇:空母信濃 1億4770萬円空母雲龍 8700萬円戦艦 大和 1億3780萬円戦艦 長門 約4300萬円戦艦 陸奧 約3000萬円40.6cm戦艦主炮弾 4000円夕雲型駆逐艦 1060萬円《男人們的大和號》裡面的大和戰列艦現在折價差不多6億7378萬3014美元陸軍部兵器造價(1937):九式戦車 8萬円九一式裝甲自動車 2萬円十一式6.5mm軽機 950円三八式歩兵銃 77円三年式6.5mm重機 1500円九ニ式7.7mm重機 2175円三八式改75mm野炮 1萬8000円九六式150mm榴弾炮 2萬8000円九○式機動野炮 2萬円九五式野炮 2萬1000円九七式自動炮 6400円八八式75mm高射炮 2萬円
日本陸軍新兵在軍營中遭受到了堪稱殘酷虐待式的軍訓。每天早晨起床號一響,就急忙起床,穿衣疊被洗漱,整理內務。一切被褥,裝備都按指定位置放好。點名號響起,全隊立刻跑出營房站成橫隊,動作最慢的最後5個人,都要挨打。隨後就是各種訓練,中午飯後也要頂著太陽進行4個小時的訓練,所有偵察,斥候,射擊,刺殺等等科目都一絲不苟的按照步兵操典反覆演練。
就是在夏天也要戴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的跑步,動作稍有差錯就是一頓暴打。夜間緊急集合也特別的多,夜間集合還不準開燈,要在黑暗中穿戴整齊。 隨後整隊跑步到山上演練斥候或者登山夜襲,折騰半夜回來後還沒睡一會起床號又吹響了。
日本陸軍從每天從早晨5點一直到晚上熄燈號響起,根本就是一刻也不得閑,這還是在如果沒有夜間緊急集合的前提下。
這樣的訓練和毆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士兵敬畏長官,能吃苦,絕對服從命令,把各種軍事動作變成下意識反應。
由於日本的國策在進攻戰略,那麼日本陸軍未來的戰場肯定是在外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蘇聯,還是在南洋,肯定都是到異國他鄉,在戰場上以少打多。一般來說3倍的人數優勢就可以抵消掉質量優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日軍肯定初期就會被打敗,那麼如何抵消掉這種人數劣勢呢?辦法就是遠距離開火,不讓對方靠的太近。步槍在300米距離就開始瞄準射擊,等對方進入到50米近距離時,日軍已經開始瞄準開火好幾輪,大量殺傷對手了。
所以日軍不使用衝鋒槍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不需要。日本陸軍是一支無論戰鬥部隊還是非戰鬥部隊都需要進行全套步兵戰訓練的部隊,基本上不需要衝鋒槍。
戰術思想落後的日本人認為:步槍打得比衝鋒槍准,寧可保證步槍和彈藥的質量(其實連這個也沒有做到),也不浪費寶貴資源造衝鋒槍。另外,日本工業生產力有限,無法大量的製造衝鋒槍和彈藥。一個單兵配備基數150發子彈,38大蓋一天都不一定用得完,要是換上衝鋒槍,稍微激烈點兒的戰鬥,堅持個把小時就打光了,衝鋒槍又沒法配刺刀肉搏。和日軍正好相反的是蘇軍,蘇軍二戰時的衝鋒槍產量最高,使用最廣泛,前線的步兵幾乎都放棄了步槍而改用衝鋒槍。原因也很簡單,蘇軍對德作戰是靠人海戰術和武器數量優勢,需要不間斷的用新兵補充戰場損失。所以蘇軍士兵接受的訓練時間很短,不可能去花時間練習槍法,而且對新手而言,衝鋒槍要比步槍好用多了。衝鋒槍成本低,製造過程也不那麼講究,因此非常適合蘇聯的國情。當時不光日軍,德軍、英軍、法軍單兵自動武器都比較少,美軍也是在戰爭中才開始廣泛裝備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湯普森衝鋒槍剛開始裝備不多,像《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湯姆·漢克斯用的湯普森每個班才一把。而勃朗寧機關槍是重機槍,不能算成是單兵武器。
日本人並不是特別怕湯普森和勃朗寧,但的確很怕M1,因為前兩者雖然火力密度很高,但射程有限,M1加蘭德半自動一次裝彈8發,不僅射速快,而且射程和精度都很好,美國人2-3支M1加蘭德連續射擊甚至可以壓制日本人需要不斷上油的歪把子輕機槍。加蘭德最大的缺點是必須打光了子彈才能換彈夾。
日本軍部的高官們經過測試和比較後得出了這樣的一種結論:他們認為「百發百中的步槍要好於百發一中的衝鋒槍」。其實這本是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結束時的一句話「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勝過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改變而來的,本來東鄉平八郎的意思是強調火力的效能,西方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就是說如果你的火力無法準確殺傷敵人,就會鼓舞敵人的士氣。可到了習慣服從命令、服從權威的日本人手裡,馬上就變成了士兵只要準確射擊就行了,根本不用考慮加強火力密度。
日本軍部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們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步槍的精準射擊及機槍有效的火力壓制」是陣地戰的「經典」。在歐美軍事強國盡一切可能提高軍隊的火力密度時,日本卻固執的強調軍隊的準確火力,甚至要求士兵每槍都要命中目標,在日本人看來,必須用幾十發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是不能忍受的。射程達2800米的38大蓋後坐力小,性能優良,是日本引以為自豪的武器。
衝鋒槍也不是什麼高級貨,做工比步槍簡單很多,在20-30年代中國很多作坊都能造衝鋒槍。當年的四川軍閥步槍,機槍,迫擊炮和刺刀什麼都缺,都能在作坊里批量生產衝鋒槍。可見衝鋒槍是一種製作工藝很簡單的步兵輕武器。
在野戰當中,實際上衝鋒槍作用並不大,野戰攻防機槍在500米位置就已經開火,步槍在200-300米距離也已經可以開火。二戰時代的步槍子彈口徑大或者長徑比大,槍管長,步兵實際開火距離遠遠超過現代戰爭。
而衝鋒槍實際有效射程只有50米,精確射程則更短。雖然也有人說衝鋒槍有效射程可以打300米,可誰見過,衝鋒槍手可以打300米靶的?300米距離,衝鋒槍不要說打多少環了,就是能把子彈打在靶子上,都基本沒有。就是衝鋒槍手在訓練的時候,也基本上沒有人去練100米靶,就更不用提300米靶了。 而二戰時代的長步槍則很容易在300米距離打中靶心。
綜上所述在野戰進攻時,單純的衝鋒槍手還沒有進入有效射程,就已經被步機槍點名消滅乾淨了。二戰時代的步槍手稍微訓練一下,在100米距離卧射幾乎都是百發百中,如果是特別加強訓練的步兵使用長步槍在200-300米卧射也幾乎是百發百中。
特別是在防禦戰中,前線步兵實際在戰前就已經對自己前方的各個方位物進行了測距,記錄在心裡或者紙上,隨後根據方位物距離定好表尺進行試瞄,所以戰鬥打響以後命中率很高。
衝鋒槍手發動衝鋒,拿著有效射程那麼短的槍根本沒有希望活著衝進對方陣地,也無法壓制住對方火力。用衝鋒槍去消滅100-200米外戰壕里的步槍手或者在草叢裡的卧姿步槍手那不是開玩笑嗎!
在防禦戰中,進攻的一方一方面會使用機槍壓制,一方面會有一些優秀步槍射手進行狙殺作業,以掩護步兵衝鋒。而衝鋒槍則沒有反制能力,只能被動等待對方進入到30-50米甚至是手榴彈戰距離。但是畢竟只有更遠的開會距離,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
如果是防禦戰,衝鋒槍手只有對方到了50米距離,開火才有相對過得去的效果。一般一個步兵班的進攻正面是50-70米,全班以一字隊形,梯形隊形或者三角隊形分組躍進。在這種情況下衝鋒槍很難讓人有滿意的命中率,因為衝鋒槍本身持槍就不如步槍穩定,在連發的時候,槍口跳動厲害,對遠距離活動目標,命中率則非常低。
而且衝鋒槍射擊姿態太高,很容易被對方準確射擊打翻。如果對方部分人員卧倒在100米位置與衝鋒槍對射,掩護其他人員衝鋒,那麼射程近,準確度差,打手槍彈的衝鋒槍手怎麼可能打得過步槍?只有步槍手才能在遠距離有效驅散掩護坦克的步兵,而衝鋒槍手則做不到這一點。
就是在步兵反坦克作戰中,防禦方也需要使用步槍遠距離放到或者驅散掩護坦克的對方步兵,你才有機會等坦克走近時使用炸藥包,刺雷,磁性炸彈,燃燒瓶或者是火箭筒近距離反坦克。衝鋒槍能放到200-500米外的對方步兵嗎?答案肯定是不行的,等坦克進入到衝鋒槍的有效射程內,衝鋒槍手們就只有投降了。
就是在被稱為衝鋒槍最佳戰場的城市巷戰中,也主要是看誰的訓練程度更高。如果街道衚衕比較長,步槍瞄準速度快,精確射程遠,在步槍手快速彎身前進並卧倒後一樣可以壓制住對面的衝鋒槍手。就是距離再近到10米,也無非是看步槍手舉槍快,還是衝鋒槍手舉槍快。在城市戰中,站在樓上打,距離幾百米的狙擊也有,躲在角落裡陰100米外的對手也有,幾十米的巷戰也有,躲在花園裡射擊十幾米到幾十米外樓上窗口的機會也有,室內幾米距離的超近戰也有。
可以說從幾米到幾百米各種距離的交火機會都有,就是貼身白刃肉搏戰都有。綜合來看帶有刺刀的步槍肯定比衝鋒槍作用更大。
就是到了5米之內距離正規軍肉搏戰距離,衝鋒槍手也沒有太多便宜可占。大多數衝鋒槍的指向性首先就不如手槍,並沒有想像中的那種快速精確射擊能力。在近距離手榴彈在身邊爆炸的情況下,是勇敢的衝鋒槍手先打中對方,還是勇敢的步兵刺刀手先扎到對手,還不好說。
重要的是經過訓練的步槍手據肩射擊在幾十米-100米距離上基本百發百中,所以刺刀手後面的步槍手可以在遠處,輕易的狙殺那些站在對面混戰的衝鋒槍手。這種戰例 非常之多,二戰阿圖島戰役最後時刻,150多個彈盡糧絕的日軍拿著木頭棍子一樣衝進了美軍陣地與幾百名美軍發生激戰,美軍有那樣強大的近戰火力對付木頭棍子一 樣死傷數十人。
在解放戰爭時期,四野多次發生刺刀衝鋒近距離與國軍衝鋒槍和卡賓槍的戰鬥,最大的一次戰鬥,遼南獨立師刀挑了國軍1000多人,四野老兵們也說,當四野的兵挺著刺刀在手榴彈掩護下衝進敵陣時,就是新1軍的衝鋒槍手都攔不住。
蘇軍衝鋒槍多吧!在38年張鼓峰戰役中,日蘇被子彈殺傷分別是869名蘇軍對323名日軍,交換比2.7:1,被彈片殺傷,蘇軍1498人,日軍572人,交換比是2.6:1,被刺刀殺傷,蘇軍110人,日軍4人,交換比是28:1。
要知道張鼓峰戰役是日軍1個師團抗衡蘇軍3個步兵師,1個機械化旅,蘇軍還有大量空軍和炮兵配合轟炸和炮擊。
可以看出大量裝備衝鋒槍,並且在人數上是絕對優勢的蘇軍在對射日軍單發步槍時的損失比是2.7:1,在近戰損失比是28:1。就是到了39年的諾門坎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對打日軍1個師團,在步兵對射的時候蘇軍也沒有佔到便宜,最後是靠幾萬噸炮彈硬砸開的日軍。最後的戰損還是蘇軍比日軍大。
100多日軍在緬甸密支那就是躲在這幾節火車皮里主要依靠步槍射擊打垮了3000美軍特戰部隊:
在緬甸作戰時,美軍攻擊密支那火車站日軍據守的幾節火車皮,此戰美軍因為地形原因,沒有得到大量重炮飛機坦克和戰列艦等等重火力支持,純粹是美軍步兵攻擊日本步兵。
參戰的美軍,叫做麥支隊,全稱是麥瑞爾支隊,是二戰美軍最精銳的步兵單位。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會議上為布署反攻緬甸而成立的一支 特別突擊隊。全部由志願兵組成,是一支真正特訓出來的特戰部隊。這個只是團級部隊的指揮官竟然是准將。後來這支部隊成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遊騎兵的前身。
就是這個麥支隊進攻密支那車站5個火車頭和1個車廂里的1個中隊的日軍,在日軍三八式步槍準確的射擊下,美軍屢攻不下,損失慘重,最後全支隊有1200多人在幾乎無所不在的步槍狙擊壓力下得了嚴重的戰場精神病而被後送到醫院,最後就連支隊司令也被後送。在沒有重火力的情況下,3000多美軍一通折騰也把100多日軍怎麼樣,據說日軍才輕傷3人。最後美軍戰鬥和非戰鬥損失超過2800人,被迫撤出戰場。戰鬥只能由國軍接管過來,最後是中國駐印軍用人命堆才把密支那全城包括火車站打下來。
這如果是在太平洋戰場的小島礁,美軍一個電話,把戰列艦開過來,16英寸大炮一發1噸重的高爆炮彈砸下來,一下子就可以把這個火車皮給轟成渣渣了,那還用打那麼久,損失那麼慘重。但如果是那樣的話就算太平洋島礁上的日軍全裝備衝鋒槍又有什麼用處呢?
德軍的主要步兵武器還是步槍,比如圖中這種情況如果想要射擊對面煙筒下隱藏的敵人或者小灌木叢里的目標,在不考慮機槍的情況下,就只能由步槍手開火,衝鋒槍則是完全沒有希望命中的。
和一般想像中的不同,二戰美軍德軍的戰鬥部隊實際上也很少裝備衝鋒槍。德軍衝鋒槍的使用大戶是非戰鬥人員,那是給他們的自衛武器。在戰鬥部隊一般只有步兵班長和副班長才配備衝鋒槍。到了1943年以後,德軍就是步兵班長也很少再配備衝鋒槍。二戰德軍步槍彈和手槍彈(含衝鋒槍)的消耗比是9:1,由此可見兩者的比例。
美軍戰鬥部隊的衝鋒槍則更少,海軍陸戰隊,裝甲師或者步兵師,往往1個師才有幾十把衝鋒槍,在瓜島戰役很多士兵把衝鋒槍直接扔進了河裡。因為太差了,衝鋒槍的小子彈在熱帶叢 林中的穿透力相對橫衝直撞可以輕易打穿木板荊棘的步槍子彈來說實在是太差了。所謂二戰日軍太落後不裝備衝鋒槍導致,成千上萬日軍在熱帶雨林中倒在美軍衝鋒槍下的故事基本都只是傳說而已,因為美軍戰鬥部隊也沒有幾把衝鋒槍。
蘇軍大量裝備衝鋒槍的主要作用是打擊德軍火箭筒手,保護蘇軍的戰鬥力核心坦克的安全。
為什麼二戰蘇軍和朝戰志願軍喜歡衝鋒槍呢。首先是二戰一爆發,德軍就全殲了蘇聯正規軍,蘇聯只能大批徵發毫無經驗的平民加入軍隊,戰況緊急只經過最多1-2周訓練,這些新兵就要發上戰場。哪有時間練習槍法?一人發一把衝鋒槍練兩天就差不多了,非常節約時間。這樣新兵就可以作為高消耗品快速大量的補充部隊。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蘇軍的戰術問題,東線的核心是坦克戰。蘇軍的戰鬥核心是坦克和大炮,坦克的一個主要敵人就是德軍火箭筒手,要知道德軍二戰打了500萬發鐵拳火箭彈,大部分是在反坦克任務中消耗掉的。
鐵拳一般來說最大射程只有30米,大多數情況是在20米以內發射打擊蘇軍裝甲車輛。蘇軍步兵的主要任務就是坐在坦克外殼上衝擊德軍陣地和據守的村莊。一旦坦克達成突破,蘇軍步兵就使用衝鋒槍無目標的掃射四周,打擊可能潛伏在近處的德軍火箭筒手,這種任務衝鋒槍非常合適。其他的事情就是擁有火炮和機槍的坦克的任務了。
志願軍喜歡衝鋒槍是因為到了朝鮮戰爭相持階段,戰鬥主要形式就變成了陣線相對固定的塹壕戰和坑道戰。山地坑道雙方一邊想辦法掏對方的洞,一邊想辦法保護自己的洞。這時各種混戰頻發,各種滲透頻發。這時衝鋒槍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可以很快速的掃射混入戰壕或者坑道的對手。反正坑道里也是黑乎乎的看不清楚,不如衝鋒槍先打一梭 子。而且穿透力差也不容易傷到後面可能有的自己人。
在20-30年代的中國內戰的各派軍閥和紅軍也是比較喜愛衝鋒槍的。其實道理很簡單,軍閥部隊說到底都是只受過簡單訓練僱傭兵,他們當兵就是因為失業,或者欠了地主的高利貸,還不起錢,就逃出來當兵能吃飽飯再混幾個零花錢,肯定不是活膩了來玩命的。
按一位美國外交官1929年對中國軍閥部隊的形容就是,成群結隊,毫無秩序,軍裝軍帽隨心所欲,任意穿戴。軍官就坐著黃包車或者滑竿,吹吹打打和喜劇故事一樣。這樣的軍隊根本沒有勇敢精神和忠誠度,當時四川有1個大軍閥楊森戰敗,地盤縮小,財政困難,剛說把士兵每月工資從5塊錢降到3塊8毛錢,手下的士兵就跑的差不多了。其實很多軍閥混戰一場大戰下來,戰死不了幾個兵,大多數人實際上都跑了。
而當時軍閥們又普遍缺乏機槍和火炮,戰場火力密度很小。步兵射擊技術壞。如果對方有一支花了大錢買命的敢死隊或者是紅軍這樣為了主義理想而戰的部隊拿著駁殼槍衝鋒槍和大刀突擊,那基本上就會崩潰了。
到了抗戰爆發,那些作為最精銳部隊使用的手槍團,衝鋒槍團,手槍旅大多都迅速解散了,因為在對抗日軍的時候,這些部隊都不管用,還傷亡巨大。
衝鋒槍在二戰和朝戰之後就在正規軍基本上淘汰了,只有少數特種兵裝備,當然特種兵裝備衝鋒槍不代表衝鋒槍有多麼先進,只是特戰部隊的任務類型比較多,要知道特戰部隊還裝備弓弩呢。
現在的衝鋒槍使用大戶是警察。因為警匪槍戰,不可能有超過100米200米的交火距離,那不是野戰,也不是正規軍成建制巷戰,警匪槍戰大多是幾米到十幾米距離交火。這時衝鋒槍精度低就不是個大問題了。此外警匪槍戰大部分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城鎮,警察用衝鋒槍因其威力弱附加傷害小,如果使用大威力步槍去打,很容易穿透罪犯或者牆壁傷害其他人。最後警察一般使用衝鋒槍壓制的是使用手槍的罪犯,如果罪犯使用軍用步槍,哪怕以單發射擊為主,警察的衝鋒槍也很難壓制的住,這些在平遠街緝毒戰和白寶山以半自動步槍近距離一對六等等警匪槍戰中已得到了證實。
日軍也不是絕對沒有衝鋒槍,日軍早就有衝鋒槍,在814淞滬會戰等戰鬥也有上陣,主要是駕駛員和工兵使用,但由於日軍非戰鬥部隊也受過全套步兵戰訓練,所以大部分裝備的還是步槍和短步槍。反而是沒接過過全套步兵戰訓練的日本海軍隊比較喜歡衝鋒槍。到了後來日本生產100式衝鋒槍主要是給傘兵敢死隊。
日軍在二戰主要進行的戰鬥模式是在中國大陸的野戰攻防,在南洋的山地叢林戰,在太平洋島礁的防禦戰和在中國大平原上的反游擊戰。對衝鋒槍的需求比較小,就是單發步槍不合適,日本也不太會大力發展衝鋒槍,而是會發展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
衝鋒槍不是自動步槍,其精確射程太近,威力過小,攻不能致遠,守不能壓制,本來就不是正規軍野戰合適的戰鬥武器。說到底衝鋒槍只是一種自衛武器。如果沒有特殊需要,衝鋒槍在世界各國軍隊從來也不是一種主要步兵武器。部隊裝備有衝鋒槍也談不上先進,沒有衝鋒槍也談不上落後。
所以日軍陸軍的失敗並不是敗在火力這個戰術性的問題上,而是敗在塹壕戰這個大的戰略思想上,塹壕戰是一戰的產物,已經過時了,日軍還在以塹壕戰為指導思想下與美蘇進行作戰,豈能有不敗之理!二戰的地面戰役主要打的是空地一體的陸地運動戰,運用裝甲部隊和空軍進行強行突破,突破一點後進行縱深穿插,分割包圍的戰法,這樣就把步兵放在了次要位置,主要看就是裝甲部隊和空軍。
百年海軍更多是說人員素質方面,艦船的先進程度雖然重要,但也不及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工業國家中,隨著工業生產部門的日益繁瑣,分工越來越精細,工業發展對國家人口數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十九世紀時比利時這種百萬人口級的國家都能成為門類齊全的工業國,到了二十世紀,就只有英法德日這種幾千萬人口的國家才玩的轉工業體系,二戰期間除美國蘇聯外,各工業國的人口數量最多只夠點一個科技樹,即坦克和航母只能二選一。美國是唯一的陸海雙強,和它億級人口基數帶來的整套工業體系有很大關係。蘇聯由於底子差,雖然經過了兩個五年計劃,更像是在補課,加上傳統的陸軍思維,所以未能建立起強大海軍。不難想像,下一個超級大國的人口數應當是十億起步,大家都知道,此國非三哥莫屬。
陸軍沒啥對手,就那點破裝備欺負亞洲沒啥問題,直到到了諾門坎,被一頓胖揍之後,還是開發了不少牛逼陸軍裝備的
對手不一樣唄,當時的國軍和現在的印度一樣。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用電流擊發的槍?
※為什麼陸軍的坦克、空軍的戰鬥機數量較多,而海軍的艦艇則很少?
※遼寧艦具備實戰能力么?
※最近「昭和」一詞是怎麼火的?如何看待網路上到處是「你不夠昭和」、「可以,這很昭和」的表情圖?
※截至目前,美軍有沒退役的古董武器裝備嗎?有的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