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6 年上半年滴滴和 Uber 的融資競賽?

滴滴完成7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估值達280億美元

根據 WSJ,滴滴近期完成了 73 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上升至 280 億美元。這輪融資中包括 45 億美元股權融資和 25 億美元由招商銀行牽頭的銀團貸款,以及約 3 億美元的來自中國人壽的長期債權投資。45 億股權融資中,包括了早先公布的來自蘋果的 10 億美元和平安的 6 億美元,以及從阿里財報中透露的來自阿里和螞蟻金服的融資等。

Uber 也在剛剛在 5 月宣布了來自沙特主權基金的 35 億美元融資,且這輪融資也將主要用於中國。

如何看待這兩家出行企業(以中國市場為主)的融資競賽?


Uber 正變得越來越像滴滴,至少在中國市場上。

一年半前,在上海使用人民優步時,還經常能遇見私家車主;現在,清一色的職業司機和榮威 550。與此同時,Uber 也開始學習滴滴的補貼策略,以前只有滴滴會簡訊通知塞了一張優惠券給我,現在,Uber 的簡訊反而更加頻繁。甚至,如果有一天 Uber 像滴滴那樣推出積分商城,我也絲毫不會感到意外,畢竟「優生活」版塊的雛形已經在那了。

相對應的,Uber 也變得像滴滴一樣,在公眾視野中不那麼酷了,至少從分享經濟的傳統定義來看,供給端本來應該只是出讓閑置資源使用權的業餘「玩家」,而如今,職業司機已經佔領了整個供給端,所有最初關於分享經濟的美好設想,都顯得充滿了現實而商業的考量,掩蓋在了一輪又一輪巨額融資的光環下。Uber 最近的 G 輪融資已經到了 60 億美元,而滴滴本輪算上長期債權融資,已經到了 73 億美元,這背後的投資人,甚至不乏沙特主權基金、蘋果、中國人壽這樣的巨頭。

但是,比燒錢更讓人覺得不酷的地方在於,Uber 和滴滴已經不是叛逆的青少年了。曾幾何時,那個與政府和監管層對抗、標榜科技進步的新生力量,如今不僅僅背負了太多投資人和市場的壓力,它們在這個全新階段所擔負的角色,也在悄無聲息間,迎來了轟轟烈烈的轉型。

分享經濟 2.0 轉型:甜蜜的煩惱

一方面,是平台的規模越來越大。以滴滴為例,它考慮的早已不是生死存活的問題。和快的合併後,僅 2015 年就達到了 14 億的訂單量,已經佔領了國內專車市場 87% 的絕對領先份額,日訂單量更是在今年三月突破了千萬級別,滴滴的融資文件更是預測今年就有望實現盈利 5.4 億美元。

然而,煩惱卻沒有停止。

首當其衝,並被媒體津津樂道的,就是隨著融資大戰的升級,Uber 和滴滴這兩個超級平台的競爭白熱化。儘管 Uber 聲稱已經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實現盈利,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國市場仍然是一場硬仗,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Uber 還會持續向中國市場投入 30 億美元的資金以繼續和滴滴競爭。

這還不是全部,除了令人焦頭爛額的競爭格局,它們還不得不擔當起整個生態圈的捍衛者和探索者。

國外有一家非盈利的第三方組織 WhosDrivingYou 統計了諸如 Uber 和 Lyft 這樣的平台上,在全球範圍內被報導的傷亡、襲擊、性侵、綁架等嚴重的安全事件,從 2013 年至今多達 220 多起,滴滴在國內前段時間也同樣經歷了司機砍傷乘客手筋的安全事件。

安全問題還只是一部分,平台和司機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微妙。先不說青島最近的計程車司機為抗議專車罷工,在今年四月份,北京就上演了一場滴滴司機的罷工危機,由於補貼金額的問題,大批司機罷工,而在國外,Uber 也遭到司機起訴,認為自己和平台間的關係不僅僅只是合作,而是僱傭關係,要求 Uber 提供醫療保險等員工福利。

同一個時間點上,同為分享經濟領域的全球代表,Airbnb 面對的還是這樣的問題:紐約州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認定 Airbnb 平台上低於三十天的短租業務違反了該州的群租法。顯然,在 Airbnb 依舊和監管層對抗周旋之時,滴滴和 Uber 已然到了成年之際,如果說 Airbnb 和曾經的 Uber 代表了分享經濟 1.0 型的公司,那麼今天的滴滴和 Uber 已經是分享經濟 2.0 的代表,兩者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就在於後者已經不僅僅是一家獨立存在的公司,而是作為需要掌控生態圈的平台,除了自家事之外,還需要擔負起更多責任:在生態圈內各方力量的博弈之間,巧妙而小心地周旋平衡,從而推動整個生態和產業的發展。

讓商業的力量來推動分享經濟的升級

任何年代裡,消費者-平台-供應商三者之間的博弈就一直存在,而在互聯網時代里,一直都是平台強勢,想一想阿里巴巴之於商家,百度對於流量的分發控制,京東對供應商的壓款周期之長,在分享經濟 2.0 的時代里,任何公司想要進一步獲得發展的空間,整合行業各方的利益,都不得不擺出一幅更強勢和高壓的姿態。

在一個越來越像滴滴的 Uber 背後,不可迴避的一個事實是:分享經濟終將進入這樣一個商業公司強勢主導的紀元。

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商業公司主導的消費主義升級》也著重提到這一點,實際上這個過程,對於很多理想主義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去中心化、分享的文化屬性、自組織的供給端都正在消失。但我們大可不必如此憎惡商業的力量,畢竟回到分享經濟最初的願景,核心還是通過供需雙方的高效匹配來提高整體資源的利用效率。

而商業力量,就是效率最好的催化劑。

Uber 的 CEO Travis Kalanick 關於未來的出行藍圖有一個宏大的設想: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替代人類司機。他甚至毫不遮掩地表態,人類是如此的不靠譜,以至於 Uber 的使命就是最終消滅人類司機。這樣的表述或許有些駭人聽聞,但從效率的角度來看,全面化普及無人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僅可以大大提高交通效率,同樣解放了人類作為司機的生產效率。

但是想要普及無人自動駕駛,卻不止是一個技術主導型的工程。如果我們想讓全城人都放心地喝上自來水,只要把濾水器推銷給所有人去改造水龍頭,但是,無人自動駕駛卻不僅僅只是改造汽車那麼簡單。根據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把自動駕駛汽車和傳統汽車同樣放在道理上行駛,前者的事故率反而是後者的兩部,為什麼會這樣?在這些事故中,幾乎大部分都是追尾,且自動駕駛汽車都不是責任方。

想一想最近特斯拉 AutoPilot 的事故,你會發現即使特斯拉做再多的單點改進,也無法形成一個可以實際運作的對自動駕駛友好的交通網路。要想實現真正的自動無人駕駛,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複雜且規模宏大的系統性工程,除了汽車之外,整個城市的交通規劃、信號系統、道路設施,都需要相應的改造。只有一個足夠強勢的平台方,才能夠有力量和格局去平衡生態圈內的各方利益,才能夠解決各種安全及衍生問題,才能夠調動資本的力量進行產業升級,才能夠有技術和決心,去最終消滅人類司機。

當然,這只是分享經濟 2.0 階段,我們需要商業力量更加強勢介入的一個例子。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在關於自動無人駕駛和對待司機方面,顯然有著完全不同的態度。滴滴 CEO 程維和總裁柳青近來編著了一本名為《滴滴:分享經濟改變中國》的書,裡面回顧了滴滴的發展,也站在了行業的高度上,對分享經濟的整體格局和未來走向給出了系統性的思考。有一個例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相比起 Uber 的強制派單,滴滴的司機在接乘客的訂單前,是可以事先知道乘客是打算去哪,再決定是否接單的。不同於 Uber 的消滅人類司機,滴滴顯然認為人類司機在很長一個時間段內,仍將是難以替代的角色,並且,滴滴作為平台也更願意平等地對待司機和乘客兩方。

本文由【子不語】原創,你可以搜一搜微信公眾號「ZiChat」或「子不語」來關注我。


不能過於簡單的看待這個問題。

有長遠利益,才會引起大家布局,造成硝煙瀰漫的現狀。

乘汽車出行,已成為大家的應急必要方式。由於車位、資金等顧慮,很多家庭還沒有車。uber和滴滴打車把過於高昂的費用降了下來,並提高便捷性,最終拉高了需求。

但這個市場僅僅是這樣嗎?

並不是。

首先,出行會跟安全掛鉤,拉動了保險市場。所以想要殺入這塊市場並持續拉大份額,平安注入了六億美元。這也不是第一次聯手了,為了長遠利益,你說他是不是得持續燒錢,直到戰爭結束,並在期間與滴滴掛鉤獲得大量份額?

而中國人壽為了份額,投了雙保險,是左手滴滴,右手uber。沒辦法,面對汽車附屬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捆綁戰爭,如果不上戰車丟失了份額,企業搞不好會落幕。

隨著科技進步,我們的出行、消費記錄漸漸會形成大數據,同時還伴隨龐大的現金流。阿里財團和銀行體系自然不甘落後,對他們來說,數據就意味著生命。(滴滴打車的背景是騰訊公司,所以微信支付仍是首選。)

我想,招商銀行等銀團應該是受國家領導,對民生進行了托底。總所周知,近年許多中間商、小型公司受壟斷/寡頭/電商公司影響,失去了生存能力。不少曾經的白領轉行做了uber/滴滴雙平台的司機。滴滴打車與uber之間的融資競賽,給車主和用戶帶來了大量補貼,可以用於其他消費,最終維持當前的消費水平。

不得不說,這記歪招補藥,恐怕就是側供給政策之一,對目前經濟維穩有重大意義。參與投資的企業都是經營情況良好,需要背負讓經濟良好運轉責任的大型企業,能支持中國正在進行的各項轉型。

恐怕,國家還想這場仗打的稍微久一點。

而蘋果公司對滴滴打車提供的十億美金,是基於其對中國市場的焦慮。面對華為、小米、一加、格力等公司的崛起,蘋果公司逐漸失寵,失去份額。他將搭建siri語音助手等功能,栽培到租車等常見生活領域,完成產品體驗的閉環,收攏並佔領未來市場。

各種公司通過長期考量,和不得不肩負的使命,參與了這場融資競賽。

是眼界格局,也是時運的安排。

————————

以uber為例,講述這塊市場的格局與盈利角度。

Uber聲稱已在發達國家市場實現盈利,但未計算利息和稅項。在發達國家,uber會收取專車訂單20-25%的費用,並且在一些市場還會收取訂車費用,如送貨(物流)及快遞服務。

他的主要花費在四塊:保險費用、與政府有關的費用、招攬乘客、軟體維護。

1、保險費用:這就是為什麼平安、人壽保險會大力參與的原因。有投入,在市場成熟後才會有收穫。(由於安全性進行捆綁,拉保單比從前方便牢固。有平台背書,被保人權益的保障也在上升。)

2、政府:前期uber會用資金回饋社會,後期能提供可靠的稅收。還因拉動內需、解決就業,以及公關費用的存在,各地政府都會支持這個項目。

3、招攬乘客:就像目前uber和滴滴的補貼競爭一樣,優惠券能促進顧客使用產品,優化app打開率,最終完成用戶忠誠度轉化和促進消費。

4、軟體維護:包括運營、銷售人員工資在內的維護費用。

中國是Uber訂單量最大的市場,約佔Uber全球每日訂單總量的三分之一。假設他像在其他國家一樣,靠龐大資金掃清絆腳石,那麼中國市場被投資人所看好很正常。

據稱,uber的盈利資金和所籌融資款項,主要用在中國爭奪市場。

沒錯,滴滴打車和uber在中國補貼確實很高,在燒錢,司機拿到了白領工資,月薪上萬。有人覺得一旦下調福利,很多司機會轉行。

但各位有沒想過,一個人離開職場一兩年甚至更久,他就會處於職場邊緣人狀態,技能水平會有所下降。在市場需求趨近於平衡的情況下收網,與對手公司達成妥協。緩慢或立刻調整定價政策,大多司機還是會在棋局裡生存。

那麼就完成了布局。

但就目前情境來說,滴滴挺進了發達國家市場,uber好不容易守得雲開的地頭又要進入焦局。棋局,得重新考量。

這一次滴滴打車融資,是以中國為主場,散兵游勇在外國的方式,逼迫對手和談。在我看來,合併勢在必行。

誰也不想放棄這塊大蛋糕,uber亦如是。

但這場遊戲不僅有資本博弈,還有政治因素、經濟體運轉情況上的考量,很難判斷後面情勢會怎樣。

但有一點很想說:

我個人很享受補貼,但這個政策有毒性。

一旦和談,司機乘客的補貼會大幅降低。他們消費能力下降,能導致貨幣流通總量收縮,造成連鎖影響。目前虛高的市場,跟小型次貸危機有什麼區別?

只能緩慢調整福利力度,求穩。

希望側供給的多項政策,未來能夠平穩著路。

以上,僅為個人愚見。


出於私人愛好,我不是很喜歡股評式觀點和科技新聞式觀點。前者即我常說的「刺蝟」,內幕消息+只挑重點,給某個對象「評級」,前途遠大或是岌岌可危。當然,從長遠來看,還要加上無視過去錯誤的結論、反覆強調作對的預測。後者,最常見的是梳理羅列,某家公司做了如下的行為:1、2、3……;過去類似的事件發生了:1、2、3……;所以XXX說明了:1、2、3……(接下來會怎樣我也不知道,反正如果發生了什麼事再重來列舉一遍)

限於學識有限,我只喜歡說為什麼會這樣,並且只是「在我眼中為什麼會這樣」,至於是不是有更多的原因,希望大家自己去思考。並且,同樣的看待方式也可以用到其他事情上,這樣大家都能產生觀點,互相交流,而不是「哦,有道理;看,打臉了吧」。

一、Uber滴滴為什麼值錢

這個無需再多言,已經有太多解讀。有從車相關的產業空間上著眼的;有從人流、物流角度分析的,比如無人駕駛、路線調度,甚至是物流。在美國,直接勞動成本所佔比例不足生產成本的10%,而且還不斷下降中,而儲存、運輸所佔的費用卻占生產成本的40%。因此,雖然物流目前還沒涉及,但仍然有想像力。

但眼下最大的價值,仍然是第一天就被認同和歸類的「共享經濟」。當然,也有人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說這是偽概念,這裡姑且先不去管它。我想大家都知道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這個常與摩爾定律相提並論的,關於互聯網特徵的規律。

v = f ( n*n)

v 代表價值,是節點數 n 的平方的函數。例如社交網站的價值不是用戶數的線型函數,而是指數函數。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認為信任度也會產生影響。[共享經濟:信任是價值的放大器 - 互聯網與你我的世界 - 知乎專欄]

用類似的概念,專車應用的價值也可以用類似函數表達:

v = f (n, d, c, s)??; n= 乘客數?; d= 司機數; ?c= 交通工具的成本和種類; ?s= Uber/滴滴提供的服務項目

專車應用要產生價值,首先需要足夠多乘客和司機。如果沒有足夠的乘客,司機沒有生意;如果沒有足夠的司機,乘客等待時間太長,反之司機數目大到一個數字,便可以隨叫隨到。過去幾年專車應用爭取乘客和司機,不求賺錢,只求成長,自然是這簡單的機制使然。

今天早上打滴滴拼車,中間接了一位買菜的大姐,開了一條街便下了。司機也感嘆說現在有很多人叫專車專門送貨,大件物品比快遞還便宜。我們再來看美國。Uber從舊金山起家,舊金山一年計程車市場約1億美金,而Uber在舊金山的年收入已經超過5億美金。可見Uber不是取代了計程車,而是創造了新的需求。新需求哪裡來?顯然不少原本自己開車、搭公交、甚至走路的人,都改為Uber代步。

當Uber在一個城市形成了乘客、司機、車隊的網路,再嫁接其他增值服務簡直是易如反掌,比如發展快遞。到時候交通工具也不一定限制於車輛,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全都可以加入網路,最後成為掌控人流和物流的全方位平台。

當然,Uber最大的困擾還是司機的招聘和管理,所以會緊盯無人車的方向。Uber曾經誇下海口,未來可以包下特斯拉無人車的全部產量,最近小道消息也說Uber和克萊斯勒在合作開發無人車。無人車技術成熟,最大的改變是,從此Uber的業務成長就不再受限於司機的數量。

但一切尚未塵埃落定,對科技行業來說,想像力就意味著長期可預期的價值(在信心破滅之前)。

二、為什麼融資停不下來

從上一段中的公式中可以認識到:無論哪種模式中,人口規模是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人口少,消費者(n)和服務提供者(d)數目不可能大。互聯網行業中,很多領域都被劃分成世界/中國,完全不同的網站或應用,正是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夠大。但專車領域很不幸,第一,沒有足夠多文化壁壘;第二,沒有政策防火牆;第三,Uber的全球化攻勢足夠猛。因此,並沒有形成花開兩端各表一枝的局面,而是滴滴佔據大部分中國市場,Uber佔據全球市場和小部分中國市場。與此同時,Uber絲毫沒有打退堂鼓的意思,於是只有一直打下去。

前些年流行長尾理論或者去中心化的解釋:人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創業。但這些浮在表面的現象之下,看似分散式、去中心的網路背後,都隱藏著一個異常強大的中央控制系統,只不過有的叫平台,有的叫生態,總之要把一切先拉到我自己的領域中。這種平台化的經濟體如果無法保持增速基本等同於衰敗甚至淘汰,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資本市場的外部壓力都迫使他們不斷通過拷貝、併購、入股的方式增加體量,維持增長。歷史上從沒有哪個行業用這種速度增長,並且形成天然的壟斷,因為信息的無處不在,這種壟斷跨越地區和行業,最後剩下巨頭之間的死磕。為保證規模而野蠻擴張的後果自然是締造史無前例的壟斷個體。

在互聯網領域,核心是壟斷而不是競爭。通常創業公司找到一個細分市場,然後壟斷它,再逐漸地擴大。商業史已經證明,如果你成為壟斷性的公司,價值比其他所有競爭對手加起來都要大無數倍。壟斷是否會造成邪惡?排除政策的干擾,在互聯網領域倒不會是絕對的壞事,因為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巨頭成為壟斷者,仍會被其他的後來者顛覆,因為科技的進步速度比任何事物都快。以前E-mail是壟斷者,但現在大家都用微信了,所以壟斷是可以被顛覆的。科技行業核心的推進動力是技術,不斷有後浪推前浪。

那麼糟糕也就糟糕在這裡。Uber和滴滴在服務上幾乎趨同,功能近乎復刻,技術不相上下,而用戶中仍然存在大量價格敏感類型,忠誠度隨時搖擺,所以迄今為止,雙方都難以確立起真正的護城河優勢。在這種狀況下,雙方唯有通過融資來震懾對方,但我們都知道融資的估值每一輪通常都高於上一輪,所以我們看到了Uber和滴滴的天價估值和用不完的現金儲備。這估值,已經沒有必要探討其合理性了。就像滴滴和快滴當初的燒錢,雙方都被捆綁上,誰先投降就前功盡棄。雙方的投資人都會希望繼續戰鬥,期待著直接擊垮對方,這樣他們的股份就不會被稀釋。

有一些評論家認為最終雙方仍會以合併告終,但很顯然這種可能性只會發生於:環境變惡劣融不到錢,或者,ceo和投資人都願意達成妥協。


有意思...

感覺這事變成了資本在抱團,試圖把滴滴變成一個「大到政府都推不倒」的標杆...


我很好奇以這種燒法,就算國家出台了網約車的執行細則,允許平台上的黑車洗白,然後他們怎麼賺回來?再有,等平台開始要賺錢了,專車會變成什麼樣子?


1、戰爭有兩種結果:滅掉敵人,被敵人所滅。新浪微博滅掉網易搜狐騰訊微博,飛信米聊易信來往被微信所滅。

現在的互聯網商戰,在上述兩種結局之外,還有第三種相對和平的結果:合併。當然合併是有條件的:交戰雙方勢均力敵,一方不能輕易滅掉另外一方。

2、優酷土豆、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點評、攜程去哪兒……這些公司合併之前,都經歷過操戈纏鬥。最終交戰多年,誰也無法滅掉對方。然後在資本撮合下合併。

3、從中國市場看,無論活躍用戶數,打車、專車、代駕,滴滴已佔有明顯優勢,Uber市場份額有限。滴滴想的是Uber中國與自己不在一個量級,能將對方打趴,直至無還手之力。

Uber想法則不同。卡蘭尼克掃一眼全球地圖,自家Uber的全球進入城市數、用戶數、融資估值,哪個都比滴滴要好,難道還打不過你一個土八路?

所以這場戰鬥就像前幾年激戰正酣的58趕集、美團點評、攜程去哪兒,還要些時間才能結束。當然前提是一方被另一方真正打趴並服氣。


汽車市場一年幾萬億美元,使用維護也差不多,節省汽車使用效率,節省的停車費都相當於融資數字,這個價格進入這個市場絕對很划算


距離美團融資33億美元不到一年,滴滴新一輪融資輕鬆超越了這個數字,很好奇投資人為什麼這麼捨得投錢。

Uber和滴滴不一樣,前者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是有盈利的,但是對於滴滴,我們至今看不到它在中國的盈利前景。受惠的還是我們用戶,但不可否認的是,用戶的使用習慣的確是被培養起來了。

滴滴是否會倒逼計程車行業的改革,是存疑的。但一直存在的政策性風險,是懸在滴滴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太原上月鼓勵市民舉報滴滴司機)。


滴滴是次級貸!


又融了數億美元 I 滴滴融資歷程(完整版)


為什麼石家莊沒有優步


看滴滴和UBER打架,能看出來中國和美國打仗的結果。我估計五角大樓肯定分析過滴滴和UBER這一架!

UBER的運營和市場部一定是被打懵逼了!

而且還是大寫的暴擊懵逼!

價格比滴滴低,司機素質比滴滴高,投入的MONEY是滴滴六倍。還沒做好,我只能說這是運營和市場部門的最高級別懵逼了!

在圈子裡這種事基本上可以整個部門集體N+1了。

先說說市場吧。

滴滴提價已經半年多了。UBER還是一如既往的便宜,但是身邊的人都沒有感受到UBER的宣傳,沒有看到像當年滴滴和快的價格戰對壘的激烈。

看到的是不疼不癢的各類企業小合作,大的合作也有,但是並沒有看到合適的宣傳,比如本周三單,下周免費三單。只能說,市場沒有做好。可能國外都是口碑營銷吧,不太適應滴滴代駕1個月干翻E代駕的懵逼運營和市場運作吧!

當年跟e代駕各路英雄們混過一段時間,隨便一個人都基本上屬於不要命狀態,這一架之前我還是很相信e代駕的!因為我知道他們的戰鬥力。結果中國人還是中國人,這一個月的斬首行為可以說動了核武器了,不打就不打,打就打死!

身為一個做過一點運營的人,都能感覺到UBER被滴滴忽視了。。。哥就漲價,哥就不花錢,哥就盈利,你都沒轍。

我本人真的是特別用力的在用uber,一天5-8單吧!到處做宣傳,我為uber抱不平!結果就不得不說說uber的產品了,因為哥被封號了[冷汗][冷汗][冷汗]

其實UBER對於懂一些互聯網的人來說,挺好用的。但是用戶不能都是搞互聯網的好手啊!就拿我來說,註冊UBER,那個郵箱驗證著實叫我懵逼了一個月,不是因為便宜真的愛誰誰了。還有封賬號不說封賬號,說驗證郵箱。。。勞資還得發郵件。。。對於中國人,你們太逼格了。

只能說,UBER是全世界的,中國還是中國的!

滴滴跟老外這架打的真是牛逼!

可以看出來,如果美國進中國打仗,只能使用核武器了。

[賣萌][賣萌][賣萌]


我在天津 目前 已經持續一周優步近途一分錢都不要 不管有沒有優惠券!! 這一周我和我幾個朋友加在一起 打了7、80次 全免費! (我是天津郊區 外環線以外 目前還沒試過進市區什麼情況)


以後趨勢是,職業化,滴滴給固定工資,滴滴開通二手車業務形成產業鏈。司機年齡40以上。


倆字,競爭


滴滴是有收入的啊,司機記錄價格的五分之一要交給滴滴的呢。


他們兩家競爭越激烈越好,這樣我們客戶優惠劵多,費用低,更划算


夯吧就


誰便宜 誰的車在附近用誰 如果最後剩下一家 希望是uber 雖然越來越狗屎


這些個融資跟乘客和司機沒什麼關係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滴滴將獲得軟銀 60 億美元的投資?會帶來哪些影響?
滴滴公司如此無賴為什麼還能生存?
2014 年 12 月滴滴打車為什麼能獲得 7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為什麼阿里認為滴滴快的合併很失敗,對阿里是錯誤?
滴滴入股餓了么以後,可能會產生哪些新的業務形態?

TAG:優步Uber | 滴滴出行 | 出行O2O | 股權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