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歷史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不按年代順序,想到哪寫到哪,有詳有略

(1):日本武士有切腹的傳統,但絕大部分都不是真切,信了你就是真傻!

日本歷史上最早切腹武士是平安末期的武士源為朝。鎌倉時期武士是沒有切腹傳統,甚至自殺成仁的例子也很少,大家只奉行三條「有奶便是娘」,「好死不如賴活!」,「先給錢再奉公」,被抓到了斬首算自認倒霉,楠木兄弟櫻井互剌,七生報國是杜撰的。楠木正成的兒子楠木正儀還南朝北朝兩面跑呢。

到了室町時代切腹多數是家臣向君主殉死,戰國中末期徐徐而變,切腹成了保持武士名譽的刑法之一,據說始於豐臣秀吉水淹高松後對城主清水宗治的切腹自裁嘆服,然後由他推廣到了千利休,豐臣秀次身上……

江戶時代,切腹行為高漲只是在德川初期松平忠吉與結城秀康兩君殉死,其餘平穩時節的江戶時代切腹例子極少。大部分切腹刑實質只是斬首刑。拿赤穗事件來說,47義士被幕府命下切腹。實際都是被介錯斬首的,誰都沒有真開膛破肚。切腹只是做為儀式刷一下存在感。具體呢就是把原來切腹用小刀換成木刀、竹刀或摺扇,切腹者也只是假刀朝腹口一頂,還沒剌進去,當然也刺不進,介錯人手起刀落,人頭落地。然後屍體腹部放把張開的扇子,對外宣布切腹完成,命死者家屬殮屍入棺,辦理後事,這種假切腹真死刑叫「扇腹」。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弄虛作假嗎?是弄虛作假不錯,但這樣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人總歸是血肉生成的,意志力再強的人也不可能自己開膛破肚還一聲不吭。關二爺刮骨療傷還要下盤棋分散下精力的嘛! 武士不是超人也不是日本隊長,當然不例外。

再者切腹人執刑時如果大叫大嚷,一是自己出醜,二是介錯人也難對準目標,三是外頭看熱鬧的庶民聽了裡面喧囂,還不得哄堂大笑,藐視武家,所以這是最方便的。再說誰神經病好死不求求慘死? 意思意思也就算了,官家都睜隻眼閉隻眼了,自己做什麼惡人啊?

再不信舉個失敗例子。三島由紀夫切腹失敗,腹腸大出血,疼得哇哇大叫,最終介錯的人也慌了,首級斷口明顯不對稱,據說頭頸被砍了五刀,頭顱掉不下,最後用小刀割頭皮……圖過於血腥就不上了,但道理就是這個道理,只怪三島由紀夫性子直,沒好好看武士先賢之書哇,學了個四不像……害人害己。

到了江戶後期,介錯都嫌血腥,一般都是獄中服藥,死後介錯,對外宣稱切腹,這樣也保全名譽還化煩為簡。這種傳統也進入明治時代,乃木希典殉死官報是切腹,實際是十字切腹後,迅速用短刀割斷氣管,即時氣絕。不愧是舊時代過來的老武士,不比三島毛躁小伙愣頭青。但切腹聽起來肯定比切氣管氣派多啊……

明治以後開槍自決的多,切腹的真的不多。「特攻之父」之稱的日本舊海軍軍人大西瀧治郎切腹自殺,一時沒死成,耗了15個小時大出血而死,死狀非常慘,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手槍自決,快准狠,又避免長時間痛苦。

(2):江戶時代武士是不允許吃黃瓜的。

黃瓜原產地在印度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脈一帶,在中國又稱胡瓜,日本古代亦稱。黃瓜在我國有著3千年裁培歷史,在日本也差不多有1500年,大約公元6世紀中國唐代,日本飛鳥時代引入。

平安時代初期日本全國大疫橫行,當時大流行牛頭天王祭祀,牛頭天王其實就是中國神話神農炎帝化身,神農也司病疫。供奉社為八坂神社,祭品為木瓜,但後來慢慢誤化為胡瓜。直到現在日本各地八坂神社每逢七月祗園祭便以黃瓜供神,並且神職相關人員及家屬不得在此前後三月餐食黃瓜的傳統。

公元17世紀以後黃瓜裁植在九州和中國地方慢慢普及化。當時北九州地方日本庶民便食飯団除了海苔飯糰,梅乾飯團,還有就是黃瓜飯糰。可見大眾化。戰國時代著名的智將毛利元就就非常喜歡吃黃瓜,公家勸修寺晴豐日記『晴右公記』里便記載永祿十年1567年毛利家進貢三筐防州土產黃瓜給宮室。但到了江戶時代,武士吃黃瓜成了禁忌,用刀切黃瓜片那更是謀逆大罪,為什麼? 理由笑死你! 下面就有請譜代彥根藩足輕組組頭北川家直系後裔北川景子告訴你們為什麼?

很多人會問真的假的? 這是真的。這個禁約從何時開始的己無可考,但肯定不是始於德川家康。但只知道從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後旗本自束開始,逐漸蔓延到武士社會,形成自律。因為德川家康之孫德川光圀就曾經吃過黃瓜,留下「味苦,含毒,植之不易,不可食也」評語。天保年間一橋德川家藩士出羽市左衛門聞書中,與家中87歲女中通函中明確提過家中作飯禁忌切黃瓜片,理由「葵之御紋」。不過我倒是想這讓信長大魔王情何以堪啊?

(3):甲午戰爭,日本從中國手上奪取了三樣自認為很重要的東西,除了2.315億兩的賠款,台灣及澎湖列島,還有一樣東西,大家肯定不知道,是這貨:

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答主沒有騙人!

大白菜的發源地一說為土耳其,另一說在中國,中國栽培大白菜的歷史距今有三千多年歷史,11世紀宋朝的時候正式定名為白菜,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元朝時期傳入朝鮮半島,但很奇怪的是沒有進入日本列島。日本人初見中國大白菜是1875年明治8年的東京博覽會清政府的展台,明治政府花錢買回了3株展品,在愛知植試種2顆,東京試種1顆,但全都結不了菜球以失敗告終,看來大白菜君當時還很愛國,此事就不了了之。1894年甲午戰爭打響,1895年2月初威海衛失守,日本第二師團與第六師團兩萬餘人從膠州半島登陸,因為輜重補給原因,僱傭了當地百姓。此時正直冬季,北方人特別是山東人冬天喜歡吃大白菜,山東也是中國最主要的白菜產地。日本佔領軍看見了營地內中國農民餐食,自然也免不了嘗一嘗,這一嘗出事了,俗話說「肉中就數豬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鮮。」冬天窖藏白菜味道又最佳。日本軍隊大部分出身者也都和當時中國一樣是務農的農村子弟,特別是以日本東北宮城福島兩地人為主第二師團,吃了就再也割捨不下了,以各種方式紛紛索買討要實物或種子,帶回日本給家裡老小嘗嘗鮮,第二師團步兵第四、第十六聯隊五十幾名士兵回國開拔之際,竟公然拿槍與子彈(可能是繳獲清軍戰利品)去換白菜,聯隊長內藤之厚,中西千馬遭到了陸軍省降級處份……

不過這樣更使得大白菜名聲在外,「山東菜は支那で一番おいしい野菜」(山東菜是支那第一美味蔬菜)的佳名便由日本軍人開始向日本國內傳布。

第二師團的參謀凱旋迴國又把白菜種子贈予了仙台宮城農學校的老師沼倉吉兵衛,此公花了20年,往返中日,歷經挫折,於大正3年培育出日本本土第一代白菜——仙台白菜。而在此之前,源自中國大眾餐桌上的白菜是達官貴人才能享用的高級品,愛知植物栽培所的野崎特四郎於1895年晉獻在溫室培育的山東白菜,明治天皇吃了讚不絕口。沼倉培育仙台白菜誕生意味著也走向庶民餐桌,很快仙台白菜在日本東北普及,然後傳至列島全土,由於大白菜易保存不易變質,吃法多樣,營養價值高,很快受到了傳統素食文化的日本大人氣產品,大正年間把明治時代象徵開國進步斷髮令歌謠「散切り頭を叩いて見れば文明開化の音がする」(敲一下披散的短髮腦袋,文明開化一聲響)變改成「ざん切り頭をたたいてみれば、文明開化の音がする」(廚刀切下白菜包的聲音為文明開化象徵),可見日本民眾對白菜的喜愛。

(4):「I love you」最初日語翻譯為「死而無憾!」,「今晚月色真美麗」

「死而無撼」的譯語出自明治時代俄語翻譯家,小說家二葉亭四迷。二葉亭四迷在翻譯 屠洛涅夫的中篇小說《初戀》日語名『片戀』第16章時主人公少年對話齊娜依達小姐告白所譯。日語原譯為「「死んでも可いわ…」」翻譯過來就是死而無憾。這是最早的翻譯。

(二葉亭四迷,日本近代著名翻譯家、小說家)

「今晚月色真美!」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1897年在熊本五高當英語教師時課授講語,當他黑板上寫下ⅠLOⅤE YOU,問在座學生怎麼翻?台下學生齊道:「我君ヲ愛ス」(我愛君等!),夏目搖了搖頭道,諸君不能學了英語就忘了我國和語婉轉微妙之精髓,然後寫下了「月がとっても青いから」,(月亮也如此凄美) ,因為「青月」一詞出自俳句,過於婉轉理解不易,到了後面又成了「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月色真美麗」。正式翻譯為 「愛してる」大概是1920年大正後期左右。

(5)裕仁天皇元號本來並非「昭和」!?

先上兩張照片,絕非PS的哦!

(左圖為1926年12月25日『東京朝日新聞』夕刊號外「改元公告」,號外發布前當日凌晨,病弱的大正天皇因心臟麻痹在神奈川葉山行宮去世。右邊是『東京日日新聞』的號外,比朝日新聞早了近十個小時。但此細看「元號」,你會發現不一樣地方。)

「昭和」之意出自「五經」之一的《書經.尭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書經里這節在日本歷史上是第二次被應選,前一次是江戶時代,但取的是「明和」二字。昭和這個年號是可考世界上目前為止使用時間最長年號(64年),第二,第三是康熙61年,乾隆60年。

不過「昭和」這個元號並非首選,當時勘進案年號,宮內省最終案為「同和」「昭和」「元化」三選,內閣元號案為「立成」「定業」「光文」「章明」「協中」五種, 但12月25日『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的『每日新聞』朝刊提早一個半小時,於4點出廠,登出頭條「聖上御崩,並年號改定為「光文」的號外, 『東京日日新聞』是日本戰前五大報紙之一,被民眾認為是政府御用喉舌,所以儘管官報尚沒有公登,但無人懷疑,並迅速「佔領」當天東京街頭早報市場。早7點政府正式公告大正天皇駕殂,更做實了該報新聞「絕對可靠性」,這令其他竟爭對手捶胸頓足,大罵「每日」狡猾卑鄙。但到了中午風雲突變,由宮內省頒詔,樞密院會議批准的正式官報新皇元號為「昭和」。這時東京日日新聞社傻眼了,這可屬於重大誤報事件,結局是社長本山彥一、總編城戶元亮辭職並向皇室、政府及日本全國人民謝罪。而此次事件旋渦中心人物東京日日新聞首席社政治記者杉山孝次此後便神秘失蹤了!

通說最廣的原因是,當時的報紙喜歡處處搞獨家,時時有頭條。從1924年~1926年大正天皇罹病開始,各社一直不斷發表天皇御體追蹤報道,雖然宮內省一直勸說各報,但無甚效果。『東京日日新聞』的號外在8點多時被內務省直屬警保局長松村義一緊急送至了當時正在神奈川葉山行宮守柩的內大臣牧野紳一手上。牧野趕忙召喚樞密院院長長倉富勇三郎與宮內大臣一木德喜郎,並與在場的元老西元寺公望,緊急磋商,更改年號。因為元號象徵皇統正朔自來是天子頒授,哪有政府未報而民間先公道理,所以「光文」這個元號決不能用。四人又徵詢了皇太子裕仁意見,裕仁沒有反對,讓他們看著辦。於是長倉繞過當時坐鎮東京的首相若槻禮次郎,以「樞密院葉山御用邸緊急臨時本會議」名義公示「昭和」這個元號。當然很多人要問那『東京日日新聞』的線報哪裡來的? 因為元號誤報屬於「社恥」,至今每日新聞都不肯出一聲。NHK在1956年節目《我的秘密》9月17日期,採訪了當事人之一漢學家中島利一郎。中島一個身份是國士館大學漢學科教授,宮內省帝室臨時編纂。另一個身份又是元號選定委員會委員長候爵黑田長成私史編纂館館長。他吐露當時黑田候爵委託他推選新元號,他從漢代《文錦賦》中推選這兩字。黑田後來對他說道這個年號是最好的,委員會己經決定了。沒過幾天『東京日日新聞』的杉山孝次來拜訪我,問我向黑田侯爵推選了什麼年號,我說光文。也沒問別的什麼,至於他怎麼知道我是元號推選者之一,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便出了這樁事。但他透露另一個信息,當時朝日新聞的政治新聞部長緒方竹虎(後來的昭和報閥)也來問過我,同樣他也知道不少。節目組又陸續採訪數人,又得知杉山孝次在樞密顧問官三浦梧樓家中一直與緒方直虎秘密聯絡,關係不淺。NHK就此總結這或許是在當時如火如荼的新聞攻防戰下,朝日新聞故意賄賂杉山孝次讓給日日新聞挖個坑,看同行出醜,也就是說被竟爭對手擺了一道。但這說法隨後遭到朝日新聞的矢口否認。

這事還沒完1989年裕仁病亡,明仁踐祚。1月7日下午2點36分內閣官防長官小淵惠三在記者會上舉起新元號「平成」牌子時,每日新聞社比這還提前9分鐘號外向世界宣布日本新元號,每日新聞政治部全員痛哭流泣,認為這是等待了63年之久的雪辱。

(6):日本戰國時代沒有所謂現代意義「軍師」一職,當時「軍師」不負責戰術上出謀劃策,而只管陰陽五行的迷信占卜。

戰國大河劇、時代劇中東西日本最出名的兩位軍師莫過於以上二位。但實際上日本戰國沒有軍師這個稱謂,只有軍配者。軍配者負責出陣前組織祭旗的三獻之儀,給大將算卦,預測天文星象,占卜凶吉。但有時大將也會充當軍配者。軍配者通常手持軍配扇,最常見便是光榮戰國無雙里武田信玄的兵器。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軍配者與宗教千絲萬縷的關係。

實際上軍配扇起源和中國道教有關。熟知的八仙中漢鍾離手揮芭蕉扇掃蕩群魔,其實到了日本戰場上,也差不多應景這個意思。還有一種是采配,和神道道教一樣有關聯,這裡就不詳敘了。

戰國時代大名其實非常迷信。舉個例子,所謂三獻之儀為總大將出發前,全身武裝朝南而坐,家臣中陪膳役獻上「打鮑」,「勝栗」「昆布」,分別取討敵,大勝,大喜三意,然後軍配役一通「我把你來蒙」祝辭,總大將依次拿三個碗碟吃下獻食,每吃一樣,倒一杯酒,共合三杯,吃完後,把三杯酒舉過頭頂,灑酒破杯,下面士卒應景大喧鼓噪,儀式完畢,全軍出征。

除了這個三獻之儀,如果還不放心,,還有個包丁之儀,出陣前還要找兩把菜刀,你沒聽錯,不是武士刀,是菜刀。然後總大將或軍配者踩一下,把刀奉放在城門門梁和本丸屋敷之上。此意為大軍出征,若敵人來犯居城,以示我為刀俎,敵為魚肉,永不得入之意。

最後諸君若不信,奉上長州毛利藩世代相傳鎮家秘寶『均馬仙翁千午將軍張良 師伝一巻書』,卷首開語比《辟邪劍譜》還唬人:

「當家累代相傳極秘兵書、嫡子為家督之上,ㄧ世一度可披見,此外全不可開之」

這麼牛叉,莫非黃石公另有兵法秘籍遺落東州,為中土不知? 難怪毛利這麼厲害,原來不是三矢之訓,而是有外掛加成。不過打開一看,靠!全是陰陽道咒術符語,張角那套《太平天書》現世。

(7):日本戰國時代,雙方交戰主流殺傷兵器為投射類,日本刀並不作為戰場主要兵器,這和明代倭寇長刀戰術大為不一。

1600年慶長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關原決戰前哨戰之一的伊勢津城之戰。攻守雙方分別為,以毛利秀元與吉川廣家為骨幹的三萬西軍對敵據城而守的富田信高、分部光嘉一千七百人。三萬對陣一千七此役結果當然不必多贅,重點當時還隸屬西軍的吉川広家兵勢的軍忠狀:

「此役戦傷者一百四十五名。疵傷者一百七十三處,鉄炮疵九十三、鑓疵五十八、矢疵二十二。鉄炮與箭矢傷疵共一百十五。」全體戰傷者三分之二是由於鉄炮箭矢遠程攻擊負傷的。

四十餘年後的島原之亂,幕府方一份合戰軍忠狀(野戰),有明確傷亡原因有1729人,最多的是所謂「矢疵」逐次是「鐵炮」,″礫首「,鑓疵」。刃傷只佔了7.5%。

跟據日本歷史考證學家鈴木真哉先生從日本戰國之肇的應仁之亂到島原之亂結束一百八十餘年戰亂中軍忠狀粗疏統算,

矢傷?射傷:41.3%

鉄砲傷:19.6%

鑓傷?突傷:17.9%

石傷?礫傷:10.3%

刀傷?太刀傷:3.8%

切傷:2.3%

戰爭作戰的樣式隨時代前行越向遠戰發展。而近接戰的主要手段是依靠長鑓長槍,相對短柄的武士刀自崇尚單打獨的鎌倉時代後逐漸在日本主戰兵器的舞台褪色,主要用於戰後割取敵方首級。源平合戰,西國武士最大敗因就是弓馬之術不及東國武士甚至東國下人嫻熟。所以他批判舊日本陸軍不研古兵史,把白兵戰作為古來日本最主要戰法寫入『步兵操典』,誤導士兵,白白在戰爭中丟了性命。但不能說他的說法全對,與此相異的是中國沿海剿倭戰爭中,倭寇白兵長刀戰術對明軍造成極大衝擊……

(天文十六年1547年大內家臣神保房胤一族的軍忠狀,一門上下參戰263人,矢疵208人,刀傷僅7人。右側尾後有大內義隆花押及一目了字樣,「一目了」即「知道了」「批准發問慰問品及軍功獎」意思。)

(8):江戶時代日本幾乎沒有什麼貪官污吏。

說起江戶時代劇,觀眾最印象深刻的是此起彼伏的惡代官,彷彿太平之世便是貪官的溫床。最常見一幕便是,夜黑風高之下代官所內,名叫越後屋的惡德商人,把金餅塞在點心盒子里,「這是小的家鄉一點土特產,不成敬意」獻給惡代官,惡代官拿摺扇微微一推盒蓋,然後合上,兩人狼狽合目,相視而笑……

特別是1954年開始播放的日本第一長壽劇『水戸黃門漫遊記』,己經放了1200多集,就算1集1個,被這位「日本八賢王兼包青天」處理的惡代官數量也有1200多人。但你知道嘛,與水戶黃門公同時代第5代將軍德川綱吉治世29年間,日本處死罷免的代官包括各藩奉行才不過34人。平均1年才1.1個。

(水戶黃門公與千集不變的手持家康親傳尚方寶刀與三葵印籠「王朝馬漢」佐々木助三郎與渥美格之進。其實黃門水戶光圀公的傳說真的和中國明清流行的公案小說有關聯。)

整個264年江戶史,代官被免被革處死大概700多人,一年兩個,其中大部分集中於三大改革與幕末紛爭中,罪名也幾無和貪污聯繫起來。江戶中期日本全國郡代與領代是47國1200職。絕大部分官僚恪守勤儉,一心奉公,儘管他們的工作面與工作負荷比同時期清朝知縣要大得多,廣得多,一共是24大類,常常是雞叫忙到鬼叫。他們也和商人聯絡,不過不是受賄而是變賣家當,借金渡日,堪稱清官。江戶時代代官能如此清廉,一是深受朱子理學浸潤,作風正派,對家名比什麼都看得重。二是歷代幕府對代官制度重視化,嚴格化與集權化。除了京都角倉氏,近江信樂多羅尾氏,長崎高木氏,伊豆韮山江川氏4個世襲代官世家,其他都是江戶中央派遣的旗本階層中下層官僚,每3到5年流轉職位一次,防止地頭化。幕府把他們視作統治日本最大也是最重要工具,絕不允許他們出差錯。德川傳祚15代成為日本武家甚至歷代王朝最太平的政權,和這些中間管理層的代官奉行有關。習總不是說過「郡縣治,天下安!″5代將軍德川綱吉也這麼朝代官宣下過,一個道理。

那麼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如今電視劇中演役出江戶時代充滿惡代官?第一,惡代官形象早在江戶中期歌舞伎,小說唱本里便存在了。這些底層人物長期受到幕府禁束壓制,作品裡難免沒有不牢騷怪話的。第二,明治新政府成立後對舊政權長期抹黑詆毀,誤導民眾。幕末最著名一件事是1863年8月17日土佐.久米.鳥取脫藩勤皇黨天誅組襲殺梟首大和國幕府天領五條代官所代官鈴木源內在內6人,並一把火燒了代官所。鈴木源內一不貪二不搶,三不鎮壓反革命,只因為是幕府官僚,便慘遭橫死,這實在是暴行。但到了明治時期,政治正確前提下,這件事一直被奉為勤皇志士義舉,鈴木源內被塑造成幕府惡役代表,直到昭和天皇即位才恢復正名……

江戶代官之事限於主題只能簡敘一二。當然很多人要問江戶時代官吏不止代官哦,還有那些封藩下奉行。他們又如何呢? 實際上他們規矩更重,首先要知道藩地是自己的,不是幕府公家的,不可能宰一筆換一地,主君是不答應的,盤剝百姓就是盤剝自己,完全沒有必要。拿伊達仙台藩來說,每1千石領內藩地,設地役兩到三名,1個月輪換1次,每1年全體替換。地役只管徵稅,但檢地歸藩主直屬勘定奉行負責, 徵稅如果與檢地對不上號,查處責任,是要剝奪藩職藩俸,公表全國的,沒人敢以身涉險。

(2010年講談社出了一本江戶代官正名史《惡代官實質是江戶時代的英雄》,封面配圖是黃門光圀公跪卧代官面前謝罪。這張封面圖遭到了水戶市市政府嚴重抗議,個人認為也有點不必要誇張。)

(9):江戶時代的日本和尚大半都是花和尚。

這個可以接著上個話題來說,江戶時代也不是沒有腐朽階層,依附於幕府寺請制度下的官僧就是其中最腐朽的階層。當然也不是說別的時代和尚就不花天酒地,平安末鐮倉初,室町末戰國期也有這種現象,但放大性最強的是江戶時代。

我們知道,室町期的京都臨濟五山做為足利將軍外交治政文化顧問存在,而戰國時代以本願寺為代表的日本凈土真宗發展迅猛,強大的僧兵集團令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都心有餘悸。德川當政後,確立以儒教立國後,佛教也被一貶—揚。做為政治外交顧問許可權被剝奪,不再參與。也不準僧人到處亂跑布教,寺在哪裡,就只准在哪裡布施。但為平衡釋門不滿,德川幕府負擔一切寺院支出開銷,等於就是被幕府官養。然後再賦予寺院管理民間戶籍許可權,這項權力非常大,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離不開戶籍轉進轉出,你父母死了,墓地不能自選,法事僧也不是自由選擇,都是官定指派,但你想要塊風水好的墓地,氣派點戒名,那幕府管不著,大和尚可管得著。商人外出買賣也要開身份證明。結婚離婚出產,商人外出買賣打證明,也都是他們官定業務。這便是江戶時代檀家制度,它象徵著日本江戶時代嚴密的人囗與社會流動性管控。

握有權力卻無監督與約束必然造成廣泛而有恃無恐的以權謀私,墜落與腐敗隨之而來。因為既然一地的佛事民事全給本寺承包了,那還誰有心思念真經,真經假經還不都一樣,又不影響收入。寺院建築修繕日用開銷也都由幕府承擔,那錢包肯定是只進不出。於是這些僧人在京都大阪江戶日本三都的花街上往往在游女身上一夜千兩,其出手闊綽連京阪的豪商都自嘆不如,是名副其實的花和尚,游女稱呼他們為[お布施],當時百姓亦安了個諱名予這些墜落的僧人名曰——「女犯坊」或「破戒坊」。

江戶以遊戲筆墨記錄娼寮百態的灑落本『婦美車紫鹿子』中有一段記錄安永年間江戶品川與高輪兩地遊女的對答錄,殊為諷刺,當時薩摩鄱邸和增上寺就在品川地區。其中高輪的遊女先道:「我們高輪的槐宮棘寺也算不少,但還是比不上你們品川這裡人氣滿滿。」品川遊女一語雙諧答道:哪裡,哪裡!我們這也就寺比侍多。僧人五成,武家三成,町人兩成。」言下之意諷刺薩藩為代表武士既想吃肉又不肯掏錢的窮酸樣。

和尚嫖娼也有官方記錄。1796年日本寬政八年八月十六日,江戶奉行所南町奉行坂部広高一個大老早便帶人掃蕩當時江戶最大紅燈區吉原游郭,把當場抓獲的69名十七至四十八歲嫖宿未醒的僧人押到日本橋懸罪示眾三天,懇望一掃檀家穢污,履刷世風。但這隻能是治一時之標而不治一世之本,天保,文政年間江戶奉行所,仍然有這種掃黃行動記錄。何況這次也是虎頭蛇尾,被抓的僧侶有不少就是來自「関東十八檀林筆頭」之稱的增上寺,德川15代將軍有6人葬於此地,是德川家靈廟所在。入寺修驗的弟子都是達官顯貴的公子,其結果這六十九人只有五人最終流配遠島,其餘多為閉院戒省這種不痛不癢的懲罰。反而是這位當時春風得意的坂部奉行大人在事發不久後的九月二十八日便被找個由頭外調,掃地出門。

這些花和尚獵艷的目標當然遠不限於娼家。『大坂都督所務類纂』中就收錄了寬政九年六月大坂奉行所處理一樁僧人通姦殺婦的陳供。而享和三年曝出的大奧二十五歲女中與廷命院四十歲住持日動上人宮闈穢行更傳為江戶民眾的笑料。

(這是江戶寬文年間很有名一張官禁畫,描繪的是大奧女子正親密地幫僧陀掏耳朵)

明治初年的廢佛毀釋運動,雖然有提升神道為國教的意圖在裡面,但是與其長久以來受到盤剝的社會民眾厭惡也脫離不了干係。

(10):江戶時代日本澡堂一般都是男女混浴的

日本男女混浴的傳統眾所皆知,這個風俗從室町末期便開始了,到了江戶時代大眾化。

1603年(一說為1591年),在如今東京都千代田區大手町錢瓶橋,來自畿內的商人伊勢與一開辦了江戶第一家澡堂,因為當時江戶市區建設並沒完備,地下水道希少,水費比薪材還貴,所以當時澡堂實際是蒸氣桑拿浴。因為收費低,所以很快吸引了大量顧客,一時繁盛。

(江戸時代初期寛永年間1624年左右描繪澡堂風景的『江戸名所図屏風』一部分)

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當時澡堂顧客為男性,搓澡工為女性。所謂澡堂其實以擦身為主,池子也很少。不過隨著江戶城市不斷擴大化,澡堂也慢慢變多,到了江戶後期文化年間(1804~1818)江戶城市共計600餘軒公共澡堂。

初時男女混浴僅限同族同家子女,別家分隔。但後來行業競爭,特別是與娼妓聚集吉原游郭對抗,公共澡堂毫無優勢,於是打擦邊球的男女混浴便開始了,有些店家就公然招募陪浴的私娼。一下子男女混浴的澡堂門庭若市,甚至公然賣春。雖然幕府在1648年『風呂屋禁止令』上規定一家澡堂只允許三名「湯女」, 1657年搗毀200軒賣春澡場,1791年,松平定信在江戶城頭貼出告示禁止成年男女混浴。但這根本沒用,該怎樣仍然怎樣。所以1853年佩里在他的,?日本遠征記?中寫到:「日本人對光身裸腚根本不當回事,女人赤條著身子,擦肩貼臀與男人混浴出入一池,誰能相信這裡還有道德廉恥?比起東亞諸民族真是個非常淫蕩的民族。」

先寫到這,有空再補上……


其實很多,但是忍者的最毀三觀,特別是他們的忍術,知道真相的我眼淚逗掉下來了T_T

比如他們的忍術也是分五行的,其中一種金系的逃生忍術,就是直接拿出錢財賄賂追趕自己的人!這居然也叫忍術!⊙_⊙

還有一種以狐狸為名的藏匿術,其實就是上樹。。。-_-#

大家都以為忍者們的遁地忍術好牛,其實是他們早就在那裡挖好了有暗門的坑,這不就是變魔術么⊙_⊙

上面有同學提到了忍者的兜襠布很長,可以用來當繩索,其實也可以當繃帶。。。但是他們真正的神器是刀。。。

一般忍者的武器都很普通也不夠精良,且沒有統一的制式(多謝各位童靴們的指正,為了不產生歧義,修改一下),但這裡我們說說忍者們的用刀。忍者用的刀比武士刀更短,更寬,護手處也更寬大,應該說是相當寬大,那可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手的,而是用來翻牆的,具體步驟為把刀支在牆邊形成三角形,助跑,踩一下借力,牆上,然後再用刀上的繩子將工具回收。。。

說刀是神器的原因是把刀鞘也算了進去。忍者的詭計還有一種叫做煙霧彈,有沒有在地上摔一下就出霧的摔炮我不知道,但是他們會在自己的刀鞘內加入大量的石灰粉,辣椒面等等這類東西,然後在把刀插進去,這樣打架的時候猛一拔刀,什麼石灰粉辣椒面什麼的就能統統飛向對方的面部,自己可以完成擊殺或者順利逃跑。。。

你以為刀鞘就這一個作用?天真~刀鞘的前段也可以打開,這樣拔出刀後,刀鞘就成為了一根中空的管子~有啥用?對,你沒有猜錯!忍者們通常跳入水裡後呼吸用的就是這個東西!

不過想想裡面曾裝滿石灰粉辣椒面等刺激性的東西,還得用這個在水下呼吸,我突然好同情這幫忍者的遭遇,想想都爽(&>﹏

---------懶惰的我又來了------分割線-------------------

感謝@丹羽凜和@張非兩位同學的補充~

沒錯,忍者的任務主要是搜集情報和騷擾為主,所以忍者們通常用的很多武器都很常見,且打扮一般都很平常~不過他們其中有一種隱匿術也是和衣服有關的,就是穿上與周圍顏色相近的衣服然後一動不動的將自己隱藏起來,是不是好像變色龍和迷彩服的作用!

關於忍者的分身術呢~很多動漫和電影里都有展示啦,他們其實是一些人扮演的替身~影武者也是這樣一種(改一下讓大家更好了解~也謝謝評論中@伊達 零的補充)~比較出名的就是大阪之陣中,跟隨真田幸村的真田十勇士(其中有一個哥們叫猿飛佐助,沒錯,他就被寫進了

了火影里),他們曾扮成過真田幸村的樣子,搞的德川家康很頭疼~當然這基本都出現於小說之中啦,但或許真的存在過~

忍者一般執行的任務需要長時間的隱匿和等待,對自身的耐力和靈活是有很強的要求的,這不僅體現在他們的訓練方法上也體現在他們的飲食上。

忍者的飲食一般都是比較充饑,能提供能量和耐力的東西。他們對魔芋、芝麻、蕎麥、豆製品、山藥等比較多,這些食物一般來說比較充饑,能提供較高的能量,還不容易長胖!簡直就是減肥的絕佳食物!

忍者還有一種主食,是一種米餅,特別堅硬,牙口不好基本就告別它了,一般人吃都需要拿小木錘砸開,那充饑效果,一定不錯。

關於軍糧丸~評論中@張非的解釋比較詳細~軍糧丸是一種將味增和芝麻或者山藥、蕎麥麵等進行混合,在用爐火烘乾製成的事物,主要作用也是為了充饑和補充能量,從而進行更長時間的活動。

除了軍糧丸,忍者還有止渴丸,是在執行任務時為了應對缺水所用的。主要成分真是簡單啊,是梅子!就是用梅子的酸來生津止渴~

做忍者真的好難T_T


朝廷偶爾會給一些非人的存在賜予位偕,來看看有哪些

從四位象大人:

在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治世的享寶13年(1728年),越南贈與了日本一公一母兩頭大象,經中國清朝貿易商鄭大成運送到了長崎,飼養在十善寺里。不幸的是,上岸三個月後,母象因病去世,只剩一頭公象了。第二年,僅剩的一頭大象被決定獻給江戶的將軍。

1729年3月13日,大象被運上車,從長崎出發,走陸路去江戶,運象隊走山陰道於4月16日到達了大坂,10天後出發上洛朝覲中御門天皇與靈元上皇。

但到這兒問題就來了

天皇、上皇不能隨便朝覲,要有官位才行,可一頭大象,哪來的官位啊,周圍的人開始議論大象的朝覲合法性。天皇見狀,心想不就是個官位,朕賜就行了!於是大象被封為「廣南從四位白象」,這樣大象才有了朝覲資格,沒人說閑話了。

(也是厲害了,一頭大象比大名的等級(從五位下)還要高)

天皇與上皇都是第一次看見大象,都非常激動與高興。據說大象朝覲的時彎折前足,頭低下,作跪拜狀。

第一次見到大象的中御門天皇非常激動,就作了一首詩

時しあれは、人の國なるけたものも、けふ九重に、みるがうれしさ

大象朝覲了天皇、上皇之後,繼續出發去江戶。不久後,到了江戶。據《德川實記》記載,將軍吉宗在江戶城的大佛間接見了大象。幕府御用畫師·狩野古信受命給大象作畫。

狩野古信所繪的從四位大象(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大象到達江戶後,引起了整個江戶的轟動,大街上流傳著大象的畫像。文人們也沸騰了,一批與象有關的作品陸續誕生,中村平五作《象志》、智善院作《象的進貢》、林大學頭作《訓象談》、井上道熙作《訓象俗談》、漢詩集《詠象詩》等等。歌舞伎也創作了與象有關的新節目,赤坂的山王日枝神社的祭禮上也出現了以象為主題的山車。

大象朝覲將軍後,被飼養在將軍的別墅(現在的浜離宮恩賜公園),每年飼料花200兩,對吉宗這樣一個節儉的人來說,這大筆花錢想必很心疼。可能因為照料不好吧,大象很不安分,經常傷害飼養員。後來幕府決定把大象交給民間飼養,1732年,幕府在中野建了一個象舍,派了平右衛門、源助、彌兵衛三位農民來管理大象。象舍允許民眾參觀,三人開始在象舍賣旅遊饅頭給參觀者,還聲稱大象的糞便可以治病,大賣特賣。

大象去世後,皮被剝掉,頭骨、牙齒、皮給了源助。有一部分的遺體在東京都中野區的寶仙寺一直傳承至今。

狩野古信所繪的從四位大象(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從五位貓命婦大人:

這位命婦大人應該是歷史第一個被封官位的貓

清少納言的《枕草子》記載了一件事,在平安時代,一條天皇是個貓控,封了宮裡一隻為了「命婦」,位居從五位,還專門給命婦配了一個奶媽來侍候。有一天,命婦不聽話,奶媽想嚇唬它,就對宮裡的一條狗·翁丸說:「命婦不聽話,翁丸你去教訓教訓它吧」,怎料翁丸信以為真,就向命婦沖了過去,可憐的命婦被翁丸追著到處跑。當時天皇正在吃早餐,命婦跑到了天皇面前,天皇見心愛的貓被狗追趕,非常吃驚,忙把命婦抱了起來,救下了命婦。

翁丸慘了,動天皇的貓還被天皇看見了

天皇命令道:「把翁丸打一頓,流放到犬島,那個奶媽也不能要了」

命婦:哼,笨狗,也不看看朕的奴才是誰

翁丸:日了狗了

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貓!

正五位鷺大人

《平家物語》記載,平安時代,醍醐天皇巡幸京都的神泉苑時,見對面一大群鷺,就命手下去捉一隻,手下怎樣捉都捉不到,就對鷺大喊:「陛下命令我來捉你,你快服從陛下的聖旨吧。」鷺聽後,就飛了下來,停在天皇的面前,天皇一看,喲,這麼聽朕的話,好好好,忠義!就給你封個官位吧,於是鷺被封為正五位。

被封位的鷺長這樣

五位馬大人

後白河天皇封源義經的愛馬為五位。

從六位狗大人

據江戶時代的隨筆集《耳囊》記載,天明元年,十代將軍德川家治時期,光格天皇聽說了一個大名的寵物狗對主人盡了忠義的故事,很高興,就賜予那條狗「從六位」的位偕,其實本想賜「從五位」的,但大名一般都是從五位下,這樣做就和大名平級了,太尷尬了。

這條寵物狗的品種是日本狆,是小型寵物狗,與北京犬、八哥犬是同一個祖先。

日本狆

在五代將軍綱吉頒布《生類憐憫令》後,江戶城裡開始養了日本狆。在男女逆轉版《大奧》電視劇里,有女版綱吉抱著日本狆的場景。另一方面,日本狆很受吉原的妓女的喜愛,有很多妓女都養了日本狆。

上圖女版綱吉懷裡抱的就是日本狆

其實不只是動物,無生命的無機物也有被賜予了官位的。

從五位船大人

船大人名為「能登」,奈良時代的遣渤海國的使船,因遭遇颱風後沒有出事,平安返回日本而被賞賜。

正三位槍大人

槍大人名為「日本號」,是一把大長槍,歷來是皇室的寶物,戰國時代由正親町天皇下賜給室町幕府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後,先後被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福島正則、母里家(福岡藩主黑田家家臣)所有,現藏福岡市博物館。

正三位是很高的位偕,是上層貴族的位偕。歷史上獲得正三位的名人有黑田長政、上杉景勝、長宗我部元親、吉川元春、松平定信、松平容保、西鄉隆盛、山本五十六、川端康成、松下幸之助等等。日本號恐怕是日本的非人存在里位偕最高的一個了。

德川將軍的外號

德川將軍們的各種外號,很有趣~

(註:下文所提到的「公方」是將軍的別稱)

先來看看古人給將軍們起的外號

初代·德川家康:老狸子(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吧)

二代·德川秀忠:無外號?

三代·德川家光:無外號?

四代·德川家綱:隨便公方(家綱不喜政治,總是讓幕臣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五代·德川綱吉:犬公方(綱吉頒布了惡法《生類憐憫令》,禁止殺生,如有違反必重懲,多數人因此受罰。在所有生類中,綱吉最偏愛狗,甚至為流浪狗建立收容所,還在江戶城裡收容了很多流浪狗)

六代·德川家宣:無外號(可能因執政時間太短,來不及被評價)

七代.德川家繼:無外號(可能因七歲就去世了,來不及被評價)

八代·德川吉宗:米將軍(因對米價的改革而得名)

九代·德川家重:小便公方(因疾病而導致有尿頻的毛病,一次從江戶城到寬永寺時,幾千米的路程,為了照顧將軍的尿頻,設置了23個臨時廁所)

十代·德川家治:無外號?

十一代·德川家齊:海狗將軍(生了53個孩子,像海狗一樣精力絕倫)

十二代.德川家慶:そうせい公方(創世公方?家臣們給家慶提案時家慶總是沒意見,不反對,任家臣去做,類似家綱。家慶聽家臣提案時常常回復:「そうせい、そうせい」,於是得此渾名。不明白這個そうせい什麼意思,類似中文的「隨便你」?「就這樣做吧」?)

十三代.德川家定:芋公方(幕末四賢侯之一的松平春岳所取,源自家定愛吃和果子,常親手下廚蒸芋頭、炒豆子)

十四代·德川家茂:無外號?

十五代·德川慶喜:豬一大人(在日語里就是那個表示家豬的「豚」,非野豬那個意思。慶喜喜歡吃豬肉,且來自一橋德川家,所以被稱為豬一大人)

上面的是古人取的外號,下面是現代日本人取的外號,畫風簡直……清奇

初代.德川家康:漏屎狸爺、藥物宅男(很懂葯)

二代·德川秀忠:妻管嚴(被妻子江管得很厲害)

三代·德川家光:爺爺控(非常敬愛爺爺家康)、戀老的gay

四代·德川家綱:麻煩事去去去(不想管政治)、直系打破者(家康的直繫到家綱這兒就斷了)、傀儡公方(不問政事,放任幕臣獨裁)

五代·德川綱吉:媽寶(對母親桂昌院言聽計從)、惡政王(生類憐憫令)

六代·德川家宣:Mr.平民派(寬容仁厚、平易近人、體恤民眾)、學問宅男(讀書用功,愛好鑽研學問)

七代·德川家繼:幼小將軍(四歲當上將軍,但三年後,年僅七歲就去世了)

八代·德川吉宗:馬公方(超喜歡馬)、粗暴者

九代·德川家重:吐詞不清公方(患有言語障礙,說話吐詞不清)

十代:德川家治:將棋宅男(很喜歡玩將棋)、夜晚徘徊的本因坊、將棋笨蛋

十一代·德川家齊:史上最強的種馬(生了53個孩子)、精力絕倫男

十二代·德川家慶:大頭(家慶的頭有點大)、禿子

十三代·德川家定:甜品廚師(喜歡吃和果子,常親手下廚做甜品)、料理公方、煮豆將軍(經常親手煮和果子需要的紅豆)

十四代·德川家茂:妻子是公主的現實充、蟲牙公方(愛吃甜品,患有蟲牙)

十五代·德川慶喜:攝影宅男(慶喜卸任將軍後,迷上了攝影,常跑各地照相)

德川將軍們很多都愛好畫畫,來看一下他們的作品

三代·家光的作品

枯木梟圖(好萌的貓頭鷹)

好可愛的鳳凰

一隻傲嬌的雞233333

感覺家光的畫有迷之萌點hhh

後面的四代與五代也喜歡畫畫,也許是受了他們的父親家光的影響吧

四代·家綱不喜歡政治,但愛好藝術,下圖是他小時候畫的《鬥雞圖》

得父親真傳……

長大後畫得就很好啦

五代·綱吉也是個愛好畫畫的人,綱吉生活在繁華和平的德川盛世,任期時迎來了燦爛的元祿文化,是歷代德川將軍里繪畫作品最多的一位(想起了那位寫詩狂魔乾隆帝……)

八代·吉宗,與前代的將軍們不同,吉宗崇尚武力,喜歡簡潔、幹練。很喜歡鷹與馬。

吉宗畫的馬(左)與別人畫的吉宗騎馬

好萌的老虎

(吉宗的畫技挺不錯的啊)

著名的浮世繪大師歌川國重是個貓控

國重非常喜歡貓,畫了很多貓的浮世繪

國重還把從日本橋到京都的東海道五十三次給擬貓化了

看過《哆啦A夢》的想必會對《大象與叔叔》有印象吧

其實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發生在1943年的東京上野動物園

當年,上野動物園有三頭大象,Jon、Wanni(又名花子)、Tonki。三個大象都會各種馬戲團的藝能,不一會兒,就成了動物園的小明星,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下面兩張圖是這三頭大象們在表演

1943年,東京受到了空襲,軍隊擔心動物園的動物會跑出來傷人,於是下了命令要求動物園處死危險的動物,三個大象就在裡面。

飼養部門很不想殺死他們親手照顧多年的大象們,但實在不能違抗命令。只好恨下心,送大象上路。

最先開始的是Jon,起初是給Jon吃有毒食物,但聰明的Jon剛將食物放進嘴裡,馬上就吐了出來,剩下的食物也被它扔了。這個橋段在《大象與叔叔》里也有出現過

見Jon不吃毒物,於是改用馬用注射器來毒殺,但大象皮膚太硬了,多次都刺不進去。在哆啦A夢世界裡,那個大象被哆啦A夢他們救了下來,平安送回了印度,但現實的大象沒這麼幸運了。

最後人們不給它食物與水,想利用斷食來處死Jon,可憐的Jon,在飢餓中掙扎了17日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Jon去世後,輪到了Wanni、Tonki,飼養部門再次開始了討論,討論怎樣解救Wanni它們,最後決定將它們送到仙台的動物園,但後來仙台遭到了空襲,於是這方法不行。最後,飼養部門將用在Jon的方法用在了Wanni、Tonki身上。

斷食日開始,Wanni、Tonki日益消瘦,元氣漸衰。十幾日過去了,Wanni、Tonki也隨Jon一起去了。

之後,人們剖開了Wanni、Tonki的肚子,它們的胃帶里,一滴水一棵草都沒有。

Jon、Wanni、Tonki,三頭來自東南亞的大象,最後被埋葬在了上野動物園的一角,永遠的沉睡在那裡。

這三頭大象的故事,被兒童文學作家·土家由岐雄為原型創作了一篇童話《可憐的大象》,1951年被發表,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圖書《可憐的大象》

拒絕吃有毒食物的大象

大象去世,眾人哀悼

1947年,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上野動物園來了一位新住戶,也是一頭大象,和Wanni一樣來自泰國。最初,上野動物園給大象取名Kacha子,但後來公募姓名後,人們希望取名「花子」,以紀念在戰時餓死的花子(Wanni),最後動物園採納了這個新名字,這頭大象成為花子二代目生活在日本了。

1950年,印度向日本贈送了一頭大象Yindisu。之後,花子與Yindisu開始了全國巡遊,在當時引起了一陣不小的熱潮。後來Yindisu坐列車繼續全國巡遊,花子則以都內為中心在東京四處巡遊。

1954年,花子被轉移到井之頭自然文化園。1956年6月14日,發生了花子殺害侵入象舍男子的事件。之後四年內多次發生了花子殺害或弄傷飼養員的事件。花子被冠上了殺人象的稱號,被鎖了起來。2006年,又發生了花子傷人事件,飼養員被絆倒,獸醫被拋飛。2011年開始,為了安全,對花子採用間接飼養。

2006年的花子

2015年10月,加拿大的部落格以「在水泥建築里,孤零零地站到最後」為題報道了花子,發起了國際性的署名活動,收集了45萬人以上的署名,意在解救花子。因為花子一直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在水泥房子里,對花子的健康實在不利。同年泰國有媒體以《淚流不止,泰國親善大使大象花子,回不了泰國》報道了花子的故事,一時間,各種同情花子的報道蜂擁似的出來了,2016年3月,動物園與加拿大部落格開始討論怎樣改善花子的環境。

但可惜的是,花子剛被全世界關注不久,就已經於2016年5月26日,離開了這個世界。從上世紀中旬到本世紀,目睹了66個春秋,是日本飼養大象里年齡最長的一位。

花子的葬禮

以後發現新的再更新


不算冷知識,就是一本德川家的考(wa)古(fen)報告,圖多殺貓。

--------------------------------------------------------------

調查對象

血型。

相關的遺骨鑒定

埋葬狀況

出土遺骸(亮點自尋)


預警,並不怎麼有趣,甚至。。。。

日本江戶時期的《屁合戰繪卷》被視作日本的國寶,現藏於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諸君感受一下。。。。。。


原織田家臣毛利長秀在豐臣秀吉掌權後,於天正十六年獲得羽柴苗字和豐臣姓,稱羽柴河內侍從豐臣秀賴(《聚樂行幸記》)。按照一般的簡稱就是羽柴秀賴或者豐臣秀賴咯。但在秀吉之子,真·豐臣秀賴出生後的僅兩個月,前面那個老豐臣秀賴便亡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奧羽的有力大名蘆名盛氏之子蘆名盛興,本娶了自己舅舅伊達晴宗之女彥姬,結果盛興英年早逝,盛氏便從二階堂家要了養子盛隆繼承了蘆名家,並讓其娶盛興之寡婦彥姬為正室。但蘆名盛隆的母親乃是彥姬的大姐阿南姬。也就是說蘆名盛隆從輩分上應該管自己的老婆叫姨,他自己該管自己叫姨夫。中、南奧羽諸大名之間的聯姻,繞來繞去誰都跟誰有些多少都有些親戚關係,還老打來打去的。


「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祖籍浙江青田縣,曾在日本高中的全國大賽中奪得全國優勝

王貞治先生最出名的當然是在讀賣巨人隊期間的全壘打紀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在高中時代就已經是享譽日本的偶像級球星了。因為他在早稻田實業高中擔任的是投手,是名副其實的王牌ace,也是甲子園歷史上最有名的ace之一。

1957年3-4月,早稻田實在春季甲子園中奪得冠軍,這是該校歷史上的第一個甲子園冠軍,王貞治4場比賽全部完投,其中3場完封對手,成為甲子園優勝投手。

1957年4月9日,早稻田實隊凱旋迴到東京火車站,王貞治乘坐一輛小轎車,在隊友和眾人的簇擁下,接受東京人英雄般的歡迎。

有趣的是,最近幾年,很多中國球迷因清宮幸太郎、齋藤佑樹等球員逐漸注意到了早稻田實這支球隊,甚至成為其粉絲。然而在早稻田實的歷史上,王貞治才是永恆的前輩。他可以說是全校人心目中永遠的傳說。2004年,早稻田實高中宣布將校內建成的新棒球場命名為「王貞治紀念棒球場」。

「前本壘打王」王貞治紀念棒球場在東京竣工


鵜飼(鸕鶿捕魚的魚鷹師)在日本是有公務員編製的,據說從織田信長時期就已經有了。各朝各代都有官方魚鷹師的記載。

鵜飼從明治大政奉還後重新歸皇室管理,目前長良川的鵜飼仍然是國家公務員,隸屬宮內廳。


《昭和維新之歌》的作者,其實是個海軍。

這個夠冷了吧……


黑齒。

早在平安時代,黑齒就已是貴族的特徵之一。動畫怪ayakashi中《四谷怪談》內也有記載妻子阿岩染黑齒。水野十子的漫畫《櫻花盛開》里所畫的平安朝貴族男孩就都染黑齒。這一習俗在當時甚至有宗教意味,傳說有一種叫「衾」的妖怪,會殺人,只有用黑齒咬它才能得救。

日本民俗中以白色為最高貴,而黑色稱為「黑不凈」,平安時代《衣服令》將墨色排列在最末位,表示身份卑賤之人所穿衣服顏色。《萬葉集》就有描寫賤民穿用「橡衣」(黑衣)。然而,在「口腔色彩學」上,日本人卻又以黑齒為尊貴;這也證明該習俗可能是外來的。據說日本的黑齒習俗是從朝鮮傳入的,如果考慮到朝鮮古代百濟這一習俗興盛,而百濟又和日本關係極為密切,這一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江戶日本》中談到江戶時代的日本風貌時說:「將牙齒染黑的,肯定是已婚婦女;牙齒不但染黑,又將眉毛剃光,則必然是膝下有孩子的媽媽。把牙齒染黑,以現代人眼光來看,似乎很恐怖,不過,染牙的另一個目的,是預防蛀牙與牙周病。有懷孕經驗的女性應該都知道,懷孕期間,由於胎兒會吸收母體的鈣質,繼而影響到母體的牙齒,所以染牙習慣也並非完全是一種裝飾。」這裡說的染牙的目的是防止牙病,恐怕是現代的解釋,在這一習俗起源的時候,應當不是這樣的。《陰翳禮讚》也可以證實這一點。他在文中說:他小時,也就是在十九世紀末,他的母親一代人就把臉塗得雪白,同時染黑牙,剃眉毛,抹黑紫色嘴唇。他見到的很多,到了二十世紀初,他在一個旅店裡還見過這種場面。那就是:「當我進入這寬敞的客房時,一個剃掉眉毛、染黑牙齒的大年紀女侍,手持燭台迎候在屏風之前。」這一幕在日本古代可能極常見,但當時必定已很罕見,以至於他只能見過一些「大年紀」女性如此裝飾,且給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黑齒是一種專門的鐵漿染成的,大約是將鐵屑浸入酒、茶、醋中使其出黑水,然後用羽毛、筆刷塗在牙齒上。據說,染黑齒除了使人更美,還有防蛀牙的好處。在當時,以染黑齒為美,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源氏物語》中的女主角紫姬,直到拔眉染牙後才「更美了」,當時的貴族女人不染黑齒或許都嫁不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女人,連公卿和武士,也以染黑齒為美,男子元服(成人式)都要染齒。當時有個出名的武士,叫平敦盛,他是個翩翩美公子,上陣前一定要先化妝、染黑齒,一度傳為佳話。


【謝絕轉載】

《源氏物語》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任何一位女性的名字,僅是以聽起來美麗的代號來指代稱呼

桐壺、弘徽殿、藤壺、夕顏、六條、空蟬、明石、若紫、葵、槿、末摘花、筑紫、梅壺、承香殿、麗景殿、花散里、玉鬘、雲居雁、秋好、落葉、中將、小宰相、大納言、式部......這些要麼是宮殿名、要麼是地名、要麼是動植物、要麼是四季風景、要麼是父兄官職名,卻沒有一個是女性自己真正的名字。

這正是平安王朝的特點:當時女性地位較低,世間通常不以其名字來稱呼;且女性的名字如同身體一般隱秘,通常除了夫君之外無人知曉。

(假如一位平安時代的女性把自己的名字告訴你,就相當於是把她的身體交付於你,啊好浪漫2333)

《源氏物語》譯本甚多,網上更是流傳著各種參差不齊的版本。這裡教給大家一個分辨優劣的小竅門:翻開書,直接找到第一回。

如果題目名是「桐壺」,本回女主角的名字是「桐壺更衣」——OK,這個版本是可以繼續往下看的;

如果很不幸地,題目名變成了「銅壺」,女主角則是「銅壺更衣」——別看了,常識性低級錯誤。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是平安王朝大內後宮的平面圖。清涼殿和後涼殿為天皇居所,而「七殿五舍」則是後宮嬪妃,包括東宮太子與皇太子妃,的居所。

七殿:弘徽殿、承香殿、登華殿、貞觀殿、常寧殿、麗景殿、宣耀殿

五舍:飛香舍(藤壺院)、凝華舍(梅壺院)、襲芳舍(雷鳴壺)、昭陽舍(梨壺院)、淑景舍(桐壺院)

七殿先建,五舍後成,七殿的規制高於五舍。五舍的別名與庭中栽植的花木有關:

飛香舍:因庭內內植藤花,又稱「藤壺院」。

凝華舍:因庭中種有紅、白梅,又稱「梅壺院」。

襲芳舍:因庭中放置有遭落雷襲擊而燒毀的巨木,故又名「雷鳴壺」。

昭陽舍:因庭中種有梨樹,又名「梨壺院」,宮中以此處作為東宮御所(皇太子的住處)。

淑景舍:因庭中種有桐樹,故又名「桐壺院」。

桐壺更衣,她的嬪妃位份是更衣,住在淑景舍(即桐壺院),所以人們對她的稱呼是:「住在桐壺院的那位更衣」——即「桐壺更衣」。

同樣地,書中的各位嬪妃,也是被紫式部以同樣的方式來命名的。就算她們各自有名字,也不會出現在書中。管你原來名叫熙子、宮子、和子、多子、美子、天照大神的兒子,只要進了宮,別人就只會以一個簡單的宮殿名+位份名來稱呼你。我們是不熟悉日本的宮殿名,所以聽起來覺得頗有異國風情。

舉個栗子:紫禁城內廷的東西六宮——

東六宮:承乾宮、景仁宮、鍾粹宮、永和宮、延禧宮、景陽宮

西六宮:永壽宮、長春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咸福宮

看看《源氏物語》那些高貴美麗的后妃名稱:

桐壺更衣、弘徽殿女御、藤壺皇后、承香殿女御、麗景殿女御、淑景舍女御(太子妃)......

換過來不就成了:

延禧宮才人、翊坤宮貴妃、永壽宮皇后(矮油~好難聽~誰會這麼亂喊來著)、承乾宮昭儀、儲秀宮貴嬪......

么。

好聽不?

———————————————————————————————————————————

一覺醒來,評論區又打起來了......各位朋友請平心靜氣,歡迎和平討論。

我期待交換觀點,但不接受對掐或人身攻擊。

首先,栗子之所以舉紫禁城內廷的東西六宮,是因為名字比較固定,且大家比較熟悉(北京故宮很多人都去過),並沒有考慮時代背景。如果要換到唐朝的內廷和妃嬪位份也是可以的,但我不太熟悉,萬一說錯了,請多包涵。

唐朝的長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宮殿: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稱之為「三大內」。

太極宮分為前朝、後寢和苑囿。其中,後寢的主殿是兩儀殿,周邊有萬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龍殿、安仁殿等殿堂。唐高宗嫌太極宮潮濕,搬到了大明宮居住。

大明宮是建於貞觀八年,從高宗起,歷代皇帝都在這裡居住,又稱之為「東內」。宮城為中軸對稱格局,前部由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組成南北中軸線,後部以太液池為中心組成內庭,周圍分布著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數十座殿宇樓閣。(大家看的《大明宮詞》就是這裡)

興慶宮原為李隆基任臨淄王時的藩邸,開元二年改名為興慶宮,擴建後,稱為「南內」。唐玄宗和楊貴妃長期在此居住,之後是太上皇和太后的居所。慶興宮南部有龍池,周邊有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沉香亭等亭台樓閣;北部有興慶殿、南薰殿、長慶殿、大同殿等宮殿。

唐朝的後宮制度沿用舊制,是為:

皇后一人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在玄宗時期有過短暫的改動:

皇后一人

惠妃、麗妃、華妃,各一人,正一品

六儀: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正二品

美人:四人,正三品

才人:七人,正四品

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所以,《源氏物語》原文中出現的后妃嬪御們,換成唐朝的背景,稱呼大約就會變成:承慶殿皇后、慶興宮惠妃、春華殿麗妃......(⊙v⊙)嗯。


日本古代以素食聞名這就不多說了,一個是島國原因再加上佛教和儒教的影響到了江戶時代日本基本全民素食,但是老饕依舊變著法子改善伙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把打獵到的各種野味肉食當「葯」吃來治病(治饞?)強身,吃肉強身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說到吃,再補充一個壽司的祖宗:熟壽司,又名鮒壽司,老壽司。這東西即使在日本也罕有人去嘗試。熟壽司是早期日本為了長期儲藏食物而發明的,是把生鯉魚和米密封發酵製成,發酵時間長達數年,氣味又酸又臭,吃的時候去掉一同發酵的米把魚拿出來切塊,口感類似臭豆腐加乳酪,屬於好這一口的覺得妙不可言不喜歡的聞了就噁心。

日本因為飲食單一還搞出了著名的「富貴病」日本腳氣病。日本古代視大米為無上美食,民間對大米甚至有「銀舍利」的稱呼可見日本人對大米的感情有多深了。於是,古代日本有錢的傢伙吃飯的時候除了精米飯就是精米飯,終於吃出了維生素缺乏綜合征。日本人稱之為「腳氣病」,之所以叫「腳氣」是因為這種病的早期癥狀的從腳底開始逐漸知覺不暢,慢慢會蔓延到小腿,膝蓋,一般到了膝蓋也開始出現癥狀的時候人就沒救了,日本古代稱之為「腳氣攻心」。

古代日本美女放現在絕對是恐怖片的造型,日本古代的美女兩大標準打扮:剃眉毛和染黑牙齒。現在最復原日本古代貴族女子扮相的是《清須會議》,上一張戰國第一美女阿市的劇照:

鐵汁染黑的牙齒,剃掉眉毛後再點上兩點眉毛,標準的戰國美女。再說一個關於日本武士鎧甲的事,古代日本披甲武士打仗最怕兩件事,一是陰雨綿綿,二是淌水作戰,原因是日本鎧甲大量使用棉織物,一旦吸飽了水分外的沉重不說穿在身上還很快就會發出發酵腐敗的惡臭非常噁心人。

上兩張圖,五顏六色的就是棉繩,這玩意吸足了水會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有沒有人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的時候那種家裡自己縫的老棉衣有沒有印象,那玩意一旦潮了著實要命呀。


忍者的兜襠布特別長。

在臀部繞幾圈之後,會往上拉伸纏繞在脖子里,這樣受傷後可以迅速一扯用來包紮傷口。

所以…

.

.

.

.

.

.

.

.

.

.

.

.

.

.

.

.

卡卡西老師帥氣的蒙面連接著脖子,朝衣服內延伸。

其實,也就是…(^O^)


http://m.weibo.cn/2289537274/3955934214431918?sourceType=smsfrom=1064295010wm=5091_0008自己去看吧希望對你是有用的


小女敢問先生,您我是否曾於何處有緣相會?

這一句聽起來頗為文雅的話,在古代的日本卻是青樓用語,原文是【見申したようておす】,游女(日本幕府時代開始的日本妓女的統稱)招徠初次光臨的客人時,必說這句話。

吉原花魁

游女_百度百科

下面這個鏈接是一些日本江戶時代的青樓常用語:

吉原の花魁言葉について使い方と意味を詳しく教...


說一說「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這個事。

這幾年壬辰戰爭大火,好多書都講過這個歷史事件,國內也有一本書中提到了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這件事,不過引用的是李肯翊 (1736—1806 年) 《燃藜室記述》,這種後出史料自然難以讓人相信。今天就仔細講講這個在日本,朝鮮流傳的故事。

實際上,關於豐臣秀吉被毒殺的記載,日朝雙方都有,而且都是比較早的記載。

【敷河聞我使華使至, 請於秀吉, 幸得見焉。 華使蓋沈維敬也。 倭囚使客館, 兵守甚嚴。 既至,

聞華人之哭聲, 歸報秀吉。 秀吉曰: 「然則明將見之。」 即為蔭室, 自館至宮, 延見使臣。 華使在秀吉之座, 啖一丸藥, 再見又如之。 秀吉怪而問曰: 「爾有何葯, 每見輒啖?」 使曰: 「涉海萬里, 傷濕憂病, 常進此葯, 氣涌身輕。」 秀吉曰: 「爾無乃為詐乎?」 使曰: 「不敢。」 秀吉曰:「吾頃自島還, 頗覺少氣, 吾亦可服乎?」 使曰: 「可矣。」 即探囊中示之。 秀吉令敷河取來, 置諸掌中, 熟玩之。 丸有署字。 秀吉曰: 「書何細也, 不如日本之好作大字也。」 因抽懷中楊枝, 割其半予使曰:「欲與共嘗。」 使受而吞之。 秀吉視使移晷, 使縮頸伸臂, 作舒泰之形。 秀吉始肯入口, 索水飲之。翌朝見使, 又求一丸, 分啖如初。 蓋其葯大毒, 令人潛削, 華使歸館, 必飲他葯下之, 再服又下之。 惟秀吉不識也。】

上文出自朝鮮任相元(1638—1697 年) 《恬軒集》 卷 30 「東萊梁敷河傳」。梁敷河生於萬曆辛巳 (1581 年), 12 歲時被日本的朝鮮侵略軍擄至日本, 但很快就以形象姣好、 迅速掌握日語而成為豐臣秀吉的近侍, 深得其恩寵。 豐臣秀吉死後, 梁敷河又寄身毛利輝元幕下 20 余年, 至1619 年 (時年 39 歲) 方始返回朝鮮。 1675 年, 95 歲高齡的梁敷河邂逅任相元, 親口向其講述了當時沈惟敬贈葯豐臣秀吉的情形。

早在明崇禎十三年, 1640 年(距離豐臣秀吉死42年),朝鮮仁祖大王在與臣子議事時就曾提及沈惟敬曾以慢毒毒殺豐臣秀吉的事:

【上問: 「慢毒何謂也?」 領議政洪瑞鳳曰:「沈游擊毒平秀吉而殺之, 其時有此言。」】——朝鮮王朝實錄

可見在1640年之前,關於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一事已經廣為流傳。

日本方面香川正矩 (1613—1660 年) 所編的 《陰德太平記》 中有 「太閣公薨去事」 一節

【自六月底以來, 太閣公貴體不安, 其病漸篤。 ……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 於伏見城薨去, 行年六十三歲也。 ……聞說太閣公之病因, 則在前年九月。 時游擊將軍沈惟敬來朝奉謁太閣公, 於其懷中取出丸藥服用。 太閣公問曰: 「此乃何葯?」 惟敬答曰: 「此乃返老還童之良藥。」 太閣公又問曰:「吾已老衰, 返老還童之葯, 縱出日本, 亦欲求之, 吾可得乎?」 惟敬即為奉上。 此際輝元卿、 利家卿、 善乘坊等伺候在座。 太閣公將此葯亦賜此三人。 利家卿、 輝元卿思忖, 古來未聞有此等之葯,其事可怪, 遂擬作服用, 將葯揣入懷中。 善乘坊則即吞服, 竟與太閣公同年死去。 游擊將軍思惟,太閣公若得長生, 則其定將征伐大明, 一統天下, 若此, 吾當舍此一身, 以救大明國中之人, 此乃大忠也, 遂偽鴆毒為良藥, 吾身亦服, 以奉太閣公。 所聞如是。 太閣公竟陷渠謀。】

由於冊封正使李宗成的逃跑,沈惟敬不得不先期前往日本與豐臣秀吉見面,在與豐臣秀吉的見面中,雙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據朝鮮人黃慎書狀所引玄蘇 手札記載:【 「敦寧都正黃慎書狀: 平調信招李彥瑞, 出示玄蘇手札, 親自讀過, 彥瑞就見其札, 則關白與沈副使相見歡喜, 延登七層樓上, 清爽透肌。 關白親提錦衣, 覆副使背, 副使曰: 『此衣短甚, 不堪著。』 關白笑答曰: 『若嫌其短, 請付孩兒著之。』 且令其子出拜。 副使贈唐畫一幅及香扇等物, 關白之子即入, 持寶畫, 回禮親呈。 副使曰: 『這樣小兒, 能曉禮貌。』 云云。 厥後關白又請游海上, 滿座皆以金盤、 金器排設。」】

據萬曆野獲編的記載,沈惟敬「好燒煉, 與方士及無賴輩游」。推測沈惟敬極有可能曾贈予豐臣秀吉自己的丹藥,但其目的應屬於好意,當並非日朝雙方所說的陰謀毒殺。毒殺應是後世附會


1、唱著《昭和維新之歌》發動兵變的皇道派所尊崇的精神領袖北一輝曾經支持過中國的辛亥革命,企圖以此來影響他心目中「腐朽的日本」,並出錢出力,親力親為到上海等地支持。妻子在戰後要求國民政府將北一輝的骨灰安放在中國,看來是當定了「精神中國人」了。要是那些皇道派軍人得知他們奉為精神領袖的人竟然「不夠昭和」,會有什麼感想。

2、陸軍經常說海軍「要知恥」,但是真正到陸海軍爭奪不可開交的時候總是佔下風。為了防衛馬里亞納群島,處出於統一軍令的考慮,1944年3月25日,在裕仁的欽定下,大本營終於達成了陸海軍的中央協定,決定將駐中太平洋的陸軍第31軍劃入中太平洋方面艦隊司令官下面指揮,而中太平洋方面艦隊的司令官,正是南雲忠一,當天也是他57歲的生日,也算是他人生當中最後的生日禮物。

3、陸軍和海軍互相看不起,不過到頭來陸軍還是需要海軍軍艦運送兵力,海軍所佔領的島嶼需要陸軍維持治安。但是就是這樣兩個互相指責對方要知恥的兵種,竟然也在玩弄對方才幹的活。1944年,日本陸軍委託日立製作所的笠戶造船廠製造首批50艘運輸用潛艇,對!你沒有看錯,是潛艇,原因是為了運輸被美軍海空封鎖的島嶼上的陸軍部隊的給養。最後有三艘參加了萊特灣海戰,全部有去無回。

而為了防禦海洋上的小島,海軍也開始為陸戰隊暴兵,因此開始聯繫陸軍的坦克製造廠造坦克,並生產了幾十輛,然而沖繩島的作戰表現仍然是差強人意。

4、板垣征四郎的次子板垣正在二戰末期被派往關東軍,最後被蘇聯紅軍俘虜,對比一下他老爹在最開始的時候在這片地方搞的大新聞,真是天道好輪迴。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板垣正後來收到共產主義的影響加入了日本共產黨,並成為了十多年的忠誠黨員。但由於激進共產主義者在日本國內大搞恐怖襲擊,日本共產黨的輿論陣地不斷丟失,最後他的思想也越來越右,終於還是回歸了老子的思想,成為了激進右翼組織「日本會議」的創始人之一。

5、東條英機被石原莞爾稱作「沒頭腦的東條上等兵」,但他的父親東條英教是陸軍大學首期的首席(還是沒有陸軍士官學校學歷的),還在德國軍校進修過,被薩摩藩出身的川上操六認為是難得的人才,但由於川上操六死的早,陸軍被長州藩霸佔,因此東條英教很快被排擠出了中央,鬱鬱而終。

而東條英機卻沒有他老子那麼高的智商,考了三次才考上陸軍大學,只不過他選擇傍上了永田鐵山這個靠山才有了比他老子更光明的未來(雖然他老子的才華才配得上東條英機的地位,而兒子的才華卻只能和他老子臨死前的差不多)


在日本天皇還有權威的時候,圍繞著天皇的宮廷鬥爭以及天皇神格血統的要求導致日本皇族外戚那叫一個肥水不流外人田哪。。。

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我看了好一會才意識到信息量有多大。照這麼下去,活該這群公卿皇族被武家取代。


小野妹子不是妹子)

抖個機靈,說的是歷史上那位遣隋使。

以及評論里的:藤原道長不是道長23333


土地是人民生活的地方,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最快的切入方式就是從地名下手。今天分享兩個日本人可能都不知道的冷知識~

1.大阪的「阪」為什麼不寫成這個「坂」?

2.山手線為什麼要讀作「山の手線」?

1.大阪的「阪」為什麼不寫成這個「坂」?

「大阪」在古代多稱為「大坂」,而「大坂」一詞最早出現在室町時代,在日本「坂」這個字代表長長的坡,因為大阪附近地區多山,上町台一帶坡地面積廣大且坡面平緩,所以稱作「大坂」。

不過日本統治階級認為「坂」是由「士+反」組成,在他們眼裡這是很不吉利的事,在明治維新以後,進行了廢藩置縣,廢除封建、中央集權的同時,也把不吉利的「坂」改成了「阪」。

2.山手線為什麼要讀作「山の手線」?

去東京旅行過的人,一定坐過山手線,山手線很適合路痴坐,哪怕坐反了也不用擔心,因為山手線是圍繞整個東京運行的。

關於山手線的讀法,先給不會日語的知友插入一個小知識點:

日語中「山手線」的漢字對應的日文發音分別是:山(yama)、手(te)、線(sen),

但是雖然寫作「山手線」,卻不能念作:Yama te sen,而是要讀作:Yama no te sen,

這個「no」就是寫作假名「の」,但是在「山手線」的漢字中是完全沒有體現出「の」的。

所以如果我們外國人把「山手線」的日文照字面讀作:Yamatesen,日本人會諒解,畢竟我們是外國人嘛,但是假設一個日本人把「山手線」念作:Yamatesen,其他日本人就會笑笑地解釋:雖然寫成「山手線」,但是要念成「山の手線」(Yamanotesen)喲~然後把你當做鄉下人。

這曲折讀法的背後也有自己的歷史:

山手是東京武藏野高原東端台地丘陵地形的稱呼,因為地形像手,所以稱之為「山の手」

山手位於丘陵之上居高臨下,自古以來就是貴族居住地區。

看山手線的路線圖,正中央是江戶城、皇居,是天皇和德川將軍的家,以前在天皇和將軍身邊的官僚們聚集在皇居的南邊的櫻田門,現在變成政府機關所在地的永田町霞關;古代商人聚集在江戶城大手門附近,通過茶道來和統治階級打交道,現在變成皇居東邊的大手町、東京車站、丸之內、有樂町是各大企業的總部所在地;江戶城西側半藏門附近的番町,以前住著保護天皇的武士階級,皇居北邊御茶水,明治大學、東京大學則是文人學術的中心。山手線東部的低地部分,日本人稱之為下町,譬如:上野淺草巢鴨,為什麼這些地方便宜的葯妝店很多呢?因為自古以來這裡就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地方。

在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時,駐日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對於「山手線」要讀作「山の手線」很不高興、於是下令「山手線」一律讀作「Yamatesen」,去掉了の,以維持漢字與假名的對應關係,直到1972年才又改回「Yamanotesen」,至於為什麼改回,那又是另外一段故事。

先寫兩個~想到再更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島津義弘?
歷史上什麼事情的發生可以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伊朗和土耳其如何互相看待對方?從語言,人種,宗教和歷史上有什麼關聯?
拜占庭時期文明、藝術水平的倒退的原因?
神聖羅馬和德國有什麼關係?神聖羅馬是德國前身嗎?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文學 | 世界歷史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