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華大學給寒門學子最高可降 65 分錄取這件事?公平嗎?正義嗎?

【清華大學錄取優秀寒門學子最多可降65分】清華大學今天公布了該校農村專項招生計劃——2016年「自強計劃」招生簡章,今年,對於獲得「自強計劃」認定並且通過筆試和面試的考生,清華將降低30~60分錄取,體質測試成績優秀者還可以獲得額外的5分降分。

大家覺得這樣的政策公平嗎?有可行性嗎?如何判定「寒門」,標準何在?

——————

招生簡章參見這個答案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給寒門學子最高可降 65 分錄取這件事?公平嗎?正義嗎? - 楊影的回答


你們說:「高考是新八股,一考定終身,就不能吸納我們這些專才嗎」!

清華北大說:「好的大爺,我改。要不咱們特長加分,競賽保送?」

你們說:「競賽啥的都把孩子學傻了,金牌那麼多,怎麼沒有一個奧斯卡呀,哦不,怎麼沒有一個諾貝爾呀!就不能吸納我們這些素質高的嗎?」

清華北大說:「好的大爺,我改。要不咱們校長推薦,自主招生?」

你們說:「全尼瑪是貓膩!校長推薦都便宜了那些權貴!貧困地區信息不對稱,自主招生都輪不到我們,就不能照顧一下寒門學子嗎!」

清華北大說:「好的大爺,我改。要不咱們寒門學子降分錄取?」

你們說:「陰謀呀!陰謀!這明明就是給權貴的補貼,全讓他們鑽了空子!就不能公平一點嗎?」

清華北大說:「好的大爺,我改。要不咱們金瓶掣籤,隨機搖號?」

你們說:「別以為我們不懂金瓶掣籤,全尼瑪是暗箱操作!這個更不公平!」

清華北大說:「好的大爺,我改。要不大爺您給我們提個建議?」

你們說:「咱們取消高考,回到文革,打老師,破四舊,採用工農兵推薦制!!!!!!」

清華北大說:「我去你大爺的!」


我不知道在這裡答題的有多少人是清華學生,有多少人了解自強計劃,又有多少人認識你們所謂的通過自強計劃考進清華的「權貴」。

我是2012年考入清華的,生源地廣西河池(雖然我是福建人)。行政劃分上,河池11個縣市,其中7個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廣西一共有28個國家級貧困縣。河池少數民族人口佔84%,廣西的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是38%。說這些,是想說明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相對貧窮和落後的地區,正是自強計劃所面向的地區。

雖然我不可能認識所有通過自強計劃考上清華的同學,但是我仍舊想把我知道的一個同學的情況寫在這裡。她高中是河池市下的某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縣中,因為自強計劃每年都有在她的學校宣傳,她的經濟情況和戶籍條件符合基本要求,所以她很早就為這個計劃準備著。

學習上自然是不必多說,學校每年只會建議前幾名的同學去申請,不是說限制其他同學申請,而是成績不夠申請也不會通過。在保持每次考試排名都在前幾(其實大多數是第一)的情況下,她還準備了競賽,為的是在最後的申請材料中有東西可寫。當然不能和南寧柳州桂林那幾個名校的學生比,她最後拿到的是廣西物理和化學競賽的二等獎。另外,廣西自治區三好學生的獎項也是她申請材料中的一個砝碼。

至於資質的審核,通過材料的初審之後,清華專門派老師到她所在的高中調查。據她和我說,老師會先找到她的任課老師了解她的情況,然後還會找她的同學了解她的情況。最後會親自到她家中,看她家裡的情況是否屬實。本來就是貧困農村地區,交通不便,而老師翻山越嶺來到所在地調查,至少在她看來是「挺了不起」的,其中還有一位是60多歲的老教師。這些程序之後,才由清華綜合決定給她降分幅度。

整個流程上,她要提交經濟水平證明,家庭情況證明,戶籍證明,學習成績證明,各類獎項證明等材料。這些材料會通過所在高中的遴選,之後再通過清華的初選。初選之後清華再派人實地複查,當面了解。最終綜合所有情況給出降分的幅度(當然也可能不通過的)。

最終她通過了自強計劃的選拔,獲得了60分的降分資格,她當年的高考成績是650,清華分數線是680,如願考上了清華,選擇了一個傳統工科專業。

和這個同學聊天的全過程,我最大的感受是:努力。這種努力和我們這些通過考高考上清華的同學無異,和通過競賽成績獲取保送資格的同學無異,和參加自主招生最後得到降分的同學無異。我們都在這個制度下面用盡自己一切的努力去爭取優秀,但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招到各方的非議?

她說了兩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一句是:「我覺得不管我們是到達怎樣的高度,對我們那邊的人來說,其實我覺得都是正值」。一句是:「我相信清華錄取我們不是看分數,是看中了我們的學習能力」。

如果沒有這項計劃,以她所在地區的教育資源和她的家庭實力(不要和我說教育和家庭沒關係,書香世家本來就是優勢),是極難考上清華的。然而自強計劃,不正是通過降分的手段來盡量降低城鄉考生的差距,降低家庭等先賦因素對考生學習能力的埋沒么?

說完個例,我來說一下自強計劃的制度吧,以供各位反對者抨擊。每年自強計劃都會在網上公示,不是個別名單,不是僅有姓名,而是通過自強計劃的學生名單,所在高中,省份信息,都有公示。清華招生網有公示,陽光高考有公示,其他網站也都有轉載。這裡就貼一個15年自強計劃的名單吧,供反對者去查查其中哪些是「權貴」。清華大學2015年自強計劃初審結果名單(農村高校專項計劃)

在前期材料提交、中期實地複查、後期結果公示、甚至進入到大學後,任何環節中有人質疑入選者身份,任何認識該自強計劃的同學的人,只要有一個聲音說入選自強計劃的是「權貴」,同學會不知道?媒體會不報道?校方會壓得下去?如果有,我所在的校園媒體「清新時報」願意去做調查報道,我個人也急切渴望這些揭黑材料。請給我,哪怕些許證據可以嗎?

總的來說這項計劃在逐年擴大,每年無固定名額,去年認定的人數是這幾年最多的,認定了168人,最終考上來86人(清華每年本科生新生3300人左右)。對於這些同學,他們很多是他們所在高中幾十年來唯一考上清華的學生,甚至是他們所在村縣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你可以質疑降分幅度是否過大,可以質疑這項計劃不是真的促進公平,可以質疑說對貧困農村地區考生有別的扶持方式。但請不要質疑這項計劃對於貧困地區優秀考生的幫助,因為你的每一句沒有根據的陰謀論式的懷疑,都是對所有通過這項計劃考上清華的同學的努力的抹殺。

其實清華這個標籤總體上是招黑的,在這個對於政府普遍不信任的環境下任何一項制度的推行都是要有極大「自證清白」的成本的。學校的問題我們也都在關注和討論,但我們的討論,都是基於事實基礎的就事論事的討論。而在這個問題下的許多答案,都將自己對陰暗面的所謂了解,夾雜著自己對社會的不滿,毫無邏輯且不加證明地嫁接了過來。這種陰謀論的思維,和大眾對轉基因的懷疑有什麼區別?陰謀論之所以可怕,是在於如果我們一旦承認這樣的邏輯,那麼要推翻其論斷是極其困難的甚至幾乎不可能的。謠言張張嘴,闢謠跑斷腿。你可以質疑,但請拿出,哪怕一點證據好嗎?

我是學新聞的,也是半個媒體人,我接觸著社會的陰暗面,也對諸多事物抱有懷疑,自己也寫過不少批評文章,但我看到諸如:

「所有對所謂弱者的照顧最後絕大多數都變成對權者的補貼。」(匿名用戶無法艾特)

「肯定是北京寒門最多啊,不容置疑。」 @涼king

「所謂的自強計劃,無非就是給有消息,有關係的人多一些門路。」 @Pericardium

「富家子弟又有一條低分進清華的平坦大道啦。」@pillow pink

這類的論斷時,仍舊是十分震驚的。如果是在網易,是在微博,我尚可以理解,但這是在知乎,請抱有,哪怕一點點的理性和邏輯來討論這件事,可以么?

以上是我針對我所看到的部分答案(有些還是高票)進行的反駁,我就我了解到的和自強計劃有關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理性討論,尤其是理性看待某些答案。最後就說一句:

誰質疑,誰舉證。

利益相關: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

————————————4.10 8:00

申明:我全文沒有論及公平性,也請對公平性有疑義的朋友自己開答案討論,不要抱有「你反對了某些反對該計劃的觀點,所以你就一定是支持該計劃」這樣的邏輯。


這個問題,分兩面看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這個降分規定有可能會帶來可操作空間,有待完善。

這點高贊答主們你一個故事我一個經歷說的很清楚了。

但另一方面,我不知道在這裡講故事的是真沒想通,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簡單一個問題:到底是怎樣的群體才有資格影響清華政策?

廳級領導,名校教授,億萬富翁...他們的子女能去鑽這空子么?需要去鑽這空子么?

到這地步了,家境都你知我知,貧困生降分進來的,那檔案里是要一直記著,跟著一輩子的,瞞得住?就算瞞得主,你累不累啊?

影響,影響,影響最重要...混到這份上,子女入個大學都要去和泥潭裡出來的野狗搶名額,這尼瑪誰丟得起這人啊。

誰丟得起這人?各位答案里提到的鄉鎮領導們,村裡土財主們才丟得起這人---反正天高皇帝遠的,也很難被發現。

所以你說清華這政策是被這群只能擱自家一畝三分地上自high的人影響了?

別逗了好嘛,我收買權貴靠的是特么素質教育,媽的想安定一下社會放幾個名額出來,你們這些村裡土炮還覺著是我清華在舔跪。

看清楚嘍,我特么是最高學府,不是你家邊上那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所以,操作空間有貓膩是細務層面的,要警惕。但這政策本意當然是想給貧困生提供方便,而且在最終的實際中,貧困生也一定會獲得好處。

這也符合國家取消民族加分推進窮困地區加分的趨勢。

而凡是想什麼權貴家庭靠偽造貧困證明走後門,什麼清華舔跪鄉下土財主的....真的,醒醒吧,皇帝他老人家是不用扁擔的。

當然了,我一直相信大家出來玩論壇,都該有基本的智力,所以各位一定是在裝傻。

那麼以階級論的角度看--為什麼知乎眾們要集體裝傻呢?

因為我們是城市裡的小資中產啊,我們既不是被給予小恩小惠的野狗,也不是能虎口奪食的頭狼呀。

給予貧困生降分,不管他是真貧困,還是土財主混出來的假貧困,如果名額總數不變的話,侵害到的都是我們的利益。

教育是頭等大事,當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自然是要吼兩嗓子的。

但救貧扶困仍是共識,不好這麼直接說,就只能曲線救國,把反對泥腿子搶食變成反對趙老爺分肉,就立馬政治正確,可以心安理得的搖旗吶喊了。

老實說,這心情我也稍微可以理解---我們目前社會各階層還處在變動的餘波之中,形勢又一日三變,偏偏改革的刀子還總是來分我們的蛋糕,而好日子又還沒過多久.....所以自然會恐慌於階層的墜落

在這種恐懼里,下意識的想把攔泥腿子的牆壁築的更牢更嚴實也是人之常情。

但我還是想說---這不該是我們扭曲事實欺騙自己的理由。

以及:

強者憤怒,向更強者揮刀,弱者憤怒,向更弱者揮刀。

你是想做鬣狗,還是想做狼王?

最後慣例反對yol

他說真金不怕火煉

確實,所以高鐵理應250手動斜眼。

ps:評論區里知乎用戶的理解能力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下限

懶得解釋,你們慢慢玩去吧


很多人質疑這個,不就是覺得會有人鑽這個空子嗎?

這事情很簡單,與其像那些大V學長們不辭辛勞,以身作則也好,利害分析也罷,我覺著咱就一句話:身正不怕影子斜。

這個是清華大學官方公眾號發布的2016年領軍計劃招生簡章

重磅 | 清華大學2016年領軍人才選拔招生簡章發布

最底下有紀委的監督電話,你們要是看不到,我幫你們在這裡寫出來(這裡感謝巧姐 @巧言的微信分享)

監督電話:010-62783000(學校紀委)

歡迎大家監督。

要是學校工作真有疏漏,相信定會整改與公示。

可要是沒有,還有人質疑學校政策的話,那麼這些人的動機就值得好好討論討論了。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現在,到底有沒有「過」都還不清楚,就有不少人都莫名其妙地「見」了;

即使曾經有過,更了,我倒是一個「仰之」的都沒見著呢。

呵呵。


作為一個目前在清華的農村孩子但是不是通過自強計劃錄取的,不請自來。

我大一結束的暑期在鄉里給一些剛剛參加完中考的孩子們做家教,提前預習高中課程。我遇到一個小姑娘,在一群孩子里非常突出,她在數理化方面的水平遠遠超出通常孩子。但是她英語很差,非常差,而且就因為英語一門課程,中考的成績連縣裡的重點高中的錄取線都沒達到。不僅是她,她的同學們的英語都很差。後來一個了解他們學校的情況的親戚跟我說,他們學校的英語老師通常不是英語專業的,而是從師範類學校畢業之後新來的那一個,因為剛剛畢業的老師英語都會稍好一點,無論是什麼專業的。這些孩子就要在這樣的英語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他們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並且還會在將來的高中三年時間裡,一邊承擔跟他人同樣的課業壓力,一面償還他們初中欠下的債。

不,不一定會償還,因為他們可能高二就輟學了——未必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而通常是他們自己覺得,高考無望。

更確切一點,這也不是他們欠下的債,這是鄉村的教育欠下的債。

清華搞自強計劃,向農村學子傾斜,好不好?好,當然好,把所有的環節透明公開,對農村學子是否有利?有利。但是清華一家只能優惠那些最好的農村學子,那些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怎麼辦?

這個不是清華能解決的。教育資源不平衡這件事情,不是清華一家就能解決的,或者說根本就不是高校應該去解決的。而在我看來,這才是更重要的問題。以我觀察到的情況來說,資金投入到硬體建設方面可能居多,而對於加大投入引進教師等人才的方面還差得很遠。如果再多一點,很多高中本身或許也沒有努力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動力和實際行動。

我並不期待自強計劃能惠及到多少人,我只期待自強計劃能給縣鄉一級的高中一個激勵,能做成一個表率,能讓更均衡地調配教育資源成為一個話題,就足夠了。就這些。


利益相關,2009年從河南某國家級貧困縣縣級高中裸分考入清華,至今在讀,有招生工作經驗,曾參與自強計劃學生實地考察。

歡迎對自強計劃政策執行程序持有懷疑態度的「真寒門」、被「鄉賢」傷害過,被「北京人」搶走過清華錄取名額的各位與我溝通。

幾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不是第一次見到與你們類似的觀點——以在A事中的經歷推斷B事的發生,以最大惡意揣測一切知之甚少的事物,我無力一一糾正,但闡明事實、答疑解惑,這點我自問能做到。

@康員外@Justin Lee

1.自強計劃如何選拔?最後選出了哪些人?

簡單來說,一個高三學生,如果要想通過自強計劃獲得加分,需要經歷以下步驟:

中學內部遴選(4月初)→省區市教育主管部門資格審核(4月底)→高校專家對其申請材料進行評審(5月上旬)→參加高考(6月初)→評審通過後參加筆試(6.10左右)→筆試通過後參加複試,包括綜合面試和體質測試(6.16左右)→根據初審、初試、複試成績綜合成績,確定認定結果,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及清華招生網公示(6.22左右)→各省高考成績公布(6.23左右)→清華確定統招批次錄取分數線(6.25左右)→裸分或加分過線,被清華錄取

這是一個很繁瑣的流程,如你們所臆測的那樣,或許會有漏洞可鑽,所以我多費點筆墨介紹一下。

首先看招生對象,也就是什麼樣的人有資格申請參加自強計劃。官方文件中對自強計劃的招生對象定義為: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及縣以下高中,自強不息、德才兼備、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何為自強不息、德才兼備、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簡單來說,農村戶口、家境貧困(和申請低保戶沒有可比性,很多孩子都是父母雙亡、單親家庭、身體殘疾等無法造假的那種程度的貧困)、成績優秀(可以比清華分數低,最好具有裸分考清華的實力)。

何為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及縣以下高中?

首先,京津滬地區被排除在外

縣以下高中不難理解,全國所有的鄉、鎮、村級高中都可以申請自強計劃,在教育資源日益向縣以上行政級別集中的今天,能在鄉鎮村裡讀高中且成績優異(比如,離清華分數線差60分以內)是一件格外不容易的事情。至今錄取到清華的自強計劃學生中,我所了解的僅有一位來自鄉鎮中學,還是來自教育資源分配相對均衡的河南。

至於「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這個絕大多數申請者畢業中學所在的區域,其範圍在實施的2012-2016年(2011年清華百年校慶起實施,第一屆錄取學生為2012級)發生了數次變化,2012年,「自強計劃」覆蓋全國連片貧困地區的680個縣;2013年-2014年,擴大至所有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新疆南疆三地州的22個團場共832個縣;2015年-2016年,改由各省區市確定具體實施區域,相應的,戶籍、學籍的審核權也就回到了各省區市的教育主管部門。

自強計劃實施已經有些年頭了,新聞聯播、央視新聞和各地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大概是2014年,清華通過教育部的平台,給全國832個縣的所有教育部門發通知,請他們通知符合條件的中學組織報名。時至今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學生具有考清華實力的縣級中學,鮮少有不知道這個政策的。通常,他們的做法是,找來了解學生情況的班主任問,「這屆尖子生裡面家裡最窮的是誰?家裡什麼情況?」最終,每所中學將有至多一名學生被推薦來參加自強計劃。校內需要公示人選,中學一經被發現造假,清華將取消其推薦資格。沒有中學會因為一個人甘願冒這麼大的險。

希望這一點,能讓知乎網友免去清華招生教師們到鄉間地頭走街串巷吆喝自強計劃政策的工作量,畢竟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很久了。(微笑)

@鯰魚殿

報名完成後要經歷的第一道審核是各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如何審核?也有官方文件:

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符合2016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各省(區、市)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公安戶籍系統、中小學生學籍系統和高考報名系統信息,細化資格審核辦法,建立省、市、縣三級的教育、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審核工作機制,確保考生戶籍、學籍真實準確。

什麼意思呢,基本上沒人工啥事,都是信息庫自動對接,戶籍系統、學籍系統和報名系統必須完全一致,如果你非要說,這也可以憑家裡的關係人為修改,好,我們進入下一階段——高校評審。

關於這一階段,清華給出了詳細的說法:

專家組將從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自強精神,高中學習發展的特點及全過程表現,包括平時學業成績、學科獲獎情況、參與課外研究或學習的情況、參與社會工作/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志願公益活動的情況、綜合獲獎及突出事迹的情況、個人陳述及推薦情況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審。

可以看出,家庭經濟情況是衡量家境是否貧困的,高中學習全過程表現是衡量學生成績的,而自強精神和突出事迹這些,主要是看孩子的心態如何,能否在進入清華後適應學習、生活,彌補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

前面關於家裡有關係可以改動信息庫的懷疑,在這一階段可以完全摒除。父母乃至直系家屬信息,家庭收入都是重點審核的對象,試想一下,一個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全年家庭收入幾萬元、且往往家裡有著老弱病殘的家庭,如何能找到這麼硬的關係,手眼通天。

有這種懷疑的你,可能有著一個從小愛你如同親生骨肉,不惜逆天而行也要送你上清華的七舅姥爺吧。

至於筆試、複試,這些階段都是隨機分配考場、學生入場前才知道自己在哪場考試,評委入場前才抓鬮確定去哪個教室,還有全程監控、紀委巡視等等等等,以及,最重要的,清華用自己的聲譽和生源質量作保證。只要筆試足夠高、複試表現足夠優秀,這群來自真·弱勢家庭的學生,也能和同時來清華參加自主招生的城市孩子一樣,獲得清華給他們的加分。

2.60分會不會太多?他們最後用了多少分進入清華?

關於60分加分的爭論也有不少。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每年認定的100多人中,能獲得60分加分的並不多,加分共分為30/40/50/60四檔,60分只是其中的少數人。

認為60分加分多,怕他們進校後跟不上的:

再以我的家鄉河南為例,2015年比清華理科錄取分數線低60分左右的,是北郵和北外,有了這60分,他們可以來清華。即使來不了清華,這些孩子也能憑藉自己的裸分考上北郵和北外這樣優秀的學校,一樣能過上一份不錯的生活,研究生再來清華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們並不是被施捨者,他們離清華分數線的距離,足以用他們的自強、勤奮、上進彌補回來。

這也是清華沒有設置自強計劃可降至一本線錄取的最重要原因,反觀某些高校,紛紛開出可降至一本線錄取的優惠,真得不擔心這些農村孩子畢不了業嗎?

認為60分加分多,認為影響教育公平的:

為什麼有人可以通過參加學科競賽獲得降至一本線錄取,有人可以通過綜合評價獲得降60分錄取,而你們覺得理所應當?高校自主招生,生源多樣性,決定了每一類學生都有其機會。

加分多少不代表任何問題。因為有加分是一回事,用不用得到加分是另外一回事,清華是根據學生的表現優秀程度給予加分的,越優秀給的加分越多,相應的,這些人在高考中的成績也會越高,用得到加分的機會也就越少。

不明白其中關係的我只送一句話:所有的加分都是清華給優秀者的敲門磚,不是給關係戶的保險柜。

關於最後有多少人用到了加分,答案是絕大多數,但這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15年,清華大學在全國13個省份的理科統招錄取分數線、28個省份的文科統招錄取分數線位居全國第一,動輒比一本錄取分數線高150分+,這些農村中學裡的比普通學生還要更窮的那一批人,想憑藉裸分考上清華實在是太難了。所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要使用這塊敲門磚,還有一些人,即使加了60分也進不來,出於培養質量考慮,清華沒有對他們打開大門。

但是,每年,都有人裸分考上清華。

2015年,某獲得自強計劃50分加分的同學,我現在還記得他的申請表裡如何講述他的生活:家在農村,父母幾乎文盲,上小學起就要翻過幾座山才能趕到學校,初中開始寄宿,西北的冬夜,光禿禿的床板上凍得睡不著,就去操場一邊跑圈一邊借著昏暗的燈光看書,為了省錢一學期只回兩次家……高考中,他獲得全省第三名的成績,記者去採訪時,父母高興地不知所措。

第一次讀到的時候滿是心酸,更多的是敬佩,設身處地,我肯定無法做到他這麼自強不息。而且他還不是自強計劃孩子裡頭最慘的。

我實地考察的一個孩子,四歲父親自殺,母親改嫁後,跟著姥姥姥爺住在豬圈旁邊用石棉瓦搭起的一個小棚子里,真正的家徒四壁。但是毫不妨礙他陽光、自信,成績優異,自強計劃加了60分,後考入清華大學工物系。

所以也想問一句,沒有看過申請表的你們,是出於何種經驗能做出學生材料造假的險惡猜測的呢?每年幾千份材料,一份一份看過來,哪個是真得窮,這點分辨能力還是能夠培養出來的。

3.自強計劃的同學入校後發展如何?

不能說很好,但也絕對不會舉步維艱。

有人提到應該給他們減免學費,清華的獎助學金體系有多完善我不想多說,但是這些孩子絕對都是學校和各院系重點關注的對象,減免學費不是難事,清華甚至能負擔他們四年的生活費。

但是對他們來說,經濟困難解決了,就可以一帆風順了嗎?寒門學子好不容易到了頂尖大學,生活條件改善了,就不會再受到其他的衝擊了嗎?絕對不是這樣。

農村生源進入大學後,面臨的更大問題是基礎不足、學習吃力和心理壓力等。這些人,本來在縣裡的中學還都是前幾名,到了清華,發現自己一無是處,連唯一的學習成績優秀都無法保持,其中滋味誰能體會?

這也就是清華為自強計劃學生配備後續環節的原因:

(1)為學生安排勤工助學崗位,在工作中鍛煉動手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減輕求學壓力和家庭負擔;(2)為學生安排專門的學習與發展指導,幫助其順利地適應大學學習、生活;(3)為學生配備優秀校友擔任個人導師,指導其個人發展。

4.真實的農村中學是什麼樣子?

我不知道答題者之中有多少人真正來自農村、畢業於農村中學,也不知道你們是否了解現今的中國基礎教育狀況。我僅就我了解的一點皮毛,分享於此。

大部分農村中學並不信息閉塞,互聯網對他們來說同樣存在。在中國的大部分農村,知識改變命運依然是一個被廣泛相信並踐行的真理。所以,有無數的農村學子湧入農村中學,無數的農村中學為中國的高校輸送生源。縣級及縣級以下中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省份,都是清華招生工作的重點。以2015年為例,清華錄取的新生中,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四分之一。

這些縣級中學,大部分是全縣人民的希望,他們努力想留住自己的生源不要往市裡、省會的重點高中跑,沒有條件開展競賽教學,也沒有其他的捷徑,只能對學生實施著嚴苛的應試教育,憑藉高考裸分衝擊國內名校。他們的學生,大多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即使在家,也很少能在學習、政策層面給予孩子幫助。在考大學這件事上,中學是寒門學子唯一的戰友,學校熟知高校的各類招生政策,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填報;給予貧困生經濟補助,甚至幫助解決家長工作;出錢帶學生參加各類忽悠人的自主招生培訓(聲稱包過包加分坑蒙拐騙高價學費的培訓機構,有一個我說一個,全是垃圾)……

但是縣級中學日子真得很難過,即使是河南這樣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省份,沒有明顯的大校壟斷清北招生,一個縣級中學的學生想考上清北,所付出的努力也絕對是市裡、省會學生所不能體會到的。很明顯,光師資力量一個,縣級中學就被打趴下了,沒有好的老師,一個好學生想冒出來得有多難。

這也就是自強計劃為什麼僅針對縣級及以下中學學生開放申請的原因,他們是沙灘上擱淺的魚裡面離水更遠的那一群。教育公平是一個非常非常龐雜的問題,今天我只談自強計劃。

5.為什麼不直接把招生計劃直接分到農村學生多的省份?

這個問題可以直接承接上一問。

因為,清華即使把招生計劃直接分到了農村學生多的省份,也沒辦法保證名額就落到了農村學生頭上。市裡的、省會的中學更容易冒出高分考生,把這些名額拿走。

更何況,清華近些年來並不是沒有進行招生計劃調整,向山西、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甘肅等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都進行過傾斜。

所以每次我回河南聽到"清華就是北京人的清華,為什麼不在河南多投放名額,河南學生多難"等言論時,都有一種被背叛感。(微笑)

我考清華的時候,全省近100萬考生,清華在河南只招3個文科生,現在已經只剩六七十萬了,你還跟我比難?

清華連續在河南擴招11年,每年招200來號人,成為了駐地外生源第一大省,你還嫌少?鄭州大學每年在河南招多少人,河北人民抗議了嗎?

沒有攻擊河南的意思,我永遠熱愛我的家鄉,竭盡所能幫助每一個有能力來清華的同學圓夢,但是我想說的是,

能力不夠的人,永遠找不完借口。

對了,貼一下2015年清華在幾個省份的錄取分數線,破除一下北京500分上清華的謠言。

北京:文科677 理科694

河南:文科628 理科680

江西:文科623 理科686

山東:文科671 理科698

廣東:文科668 理科687

陝西:文科649 理科691

重慶:文科690 理科699

……

不是為北京洗地,也不是不談分母簡單用分數騙傻白甜,只是希望大家以後不要覺得北京人500分就可以上清華了。對了,上海可以500多分上清華,因為他們高考滿分600。

6.作為不了解國家招生政策的外行,應如何評價自強計劃?

知乎是不懂就問的平台,不是不懂裝懂的舞台。

對這個國家從頭到腳都失去信任從而不分青紅皂白張口就罵、喪失了基本分辨能力的人,祝你早日攢夠移民的資本,帶著你的孩子,去到一個光明美好的國度,那裡沒有戶籍之分,全國高考一張試卷,弱者與權勢者平起平坐,共同沐浴在公平正義的陽光下。

參考資料:

清華大學2016年自強計劃招生簡章

2015年各大學在豫錄取分數線

教育部關於做好2016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


寒門學子不缺高等教育,缺的是基礎教育。

————————————————

評論里很多人覺得我在讓清華背基礎教育的鍋。

那我就說說我省的狀況。

我省最好的高中在省會,一本上線率接近百分之百,各縣區初中第一名都不一定能上。

到市內最好的高中,一本上線率百分之七十多,二本也接近百分之百。

到了縣區最好的高中,一本上線率百分之四十到三十,二本百分之七十以下。

這時候的問題其實已經到了「如何才能讓貧困家庭負擔起孩子在縣城,市內,省城讀重點高中的費用?」

而且這個費用不僅是生活費和學費,書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一個初中畢業的人外出打工,就能讓一個貧困家庭緩解經濟困難,每個月賬上多一千塊的收入。

知乎上多的是這種例子:自己的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外出打工供自己上學。

聽起來風輕雲淡,你們肯定沒見過這種場景。

父母把兩個學習一樣好的孩子叫到身邊,拿出兩個紙團,抓鬮。

誰命好誰上高中上大學,誰不幸誰外出打工補貼家用。

這種例子很少嗎?

你們覺得城市的考生只是佔據城市教育資源,然而就算在一所學校,有錢的家長會讓孩子去補課,去請家教。

所以教育資源的分配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你們每天覺得其實考不上大學沒怎麼,一大批沒考上大學的人照樣活的不錯。

但考不上大學對於貧困家庭的孩子約等於一生勞累的開始。

更觸目驚心的是,更多這樣的人連讀到高中的機會都沒有。


實名鄙視一下樓上吐槽社會,抖機靈,卻連問題都搞不清楚的答主。

---

我曾經在我校招辦當過招生助理,專門在招生季解答考生和家長的各種問題,算是對這一塊小有了解。

清華的「自強計劃」,跟很多大學一樣,都屬於自主招生計劃中的農村專項,屬於自招的一部分。就像我校南開大學,每年專門拿出2%的招生名額投放到農村專項的「揚帆計劃」。

現在中國的貧困地區孩子,能夠實現階級流動(至少能提供一個機會)的方法就是高考了,這也是目前中國能採取最公平的錄取方式了。要是仿照西方大學,錄取的自主權完全在學校,這些孩子根本很難有進入的好大學的機會。各個高校的農村專項,在一定程度上,把原有的錄取名額以固定的名額傾斜給了農村地區,是目前重點高校農村學子比例持續下降的一種扶持政策。

說實話,以往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能夠有機會進入的,大家的家庭環境都不錯,很少有家境貧寒的孩子。不是說進入的孩子靠了關係或者走了後門,而是家境稍差的孩子根本沒有資源或者精力或意識來關注這個高考旁邊的另一條路。

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農村的邊遠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近兩年才廣泛推出了這個農村專項的自主招生計劃。對於很多支農惠農的政策(包括這個教育政策),很多受眾根本沒有獲取消息的意識,不會主動去了解信息,等到結果出來後才來抱怨所謂「暗箱操作」,這樣不太好。

至於各位提到的其中的所謂「暗箱」操作,如果有的話,歡迎向省一級的教育廳,招生考試辦,和高校的招生辦反映。現在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都必須通過「陽光高考」平台公示,如果有違反規則的事情發生,非常鼓勵大家舉報。

---

回答僅為個人意見,與學校無關。招生情況每年有變化,還請以學校公告為準。


我覺得很多人沒有說到點上。

首先,貴清校友沒必要說本校如何公正。我相信,清華作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臉面,做到相對的公平公正是有保證的。但是,如果把話題放大到農村專項招生這個政策,如果這個政策向二三本甚至專科院校推廣,那麼公平公正是一定得不到保障的。

但是,也沒必要從鄉賢得利這個角度去攻擊這項政策。以往的自主招生,腦門上就寫著「寒門免入」,這樣的真小人你都看的慣,那麼這次還分不出真偽的君子你噴個毛線?更何況,你別管最後招進來的是不是鄉賢,只要把招生名額投放到老少邊窮地區,那麼大水漫灌,大河有水小河滿,多一個當地的二代上清華,那麼也就給想上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的屌絲多留了一條活路。對屌絲而言,終歸是有利的。

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不管怎麼說,都是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但問題關鍵在於,這個轉移支付的成本由誰來承擔?現在看,就是由通過正規途徑考入清華大學的學生們支付。從表面看,專項計劃不用國家掏錢,但代價就是降低了清華大學畢業證書的含金量。當然,現在是清華在搞,如果擴大到國內其他高等院校,結果就是降低國內高校文憑的含金量。這是由國內學生去為社會公平正義買單。

國內學生為社會公平正義買單也是常事。西部一些省份的實際分數線一直比中東部一些省份要低一些。這就是對西部的地區補貼。但這種補貼實際上很難投放到貧民頭上。你看清華北大每年在貴州省招多少人,光在一個貴陽一中就招了多少人。按省份分配的名額,最後絕大多數落在城市的幾個名校上,你真的確定貴陽這個省會城市比中東部貧困山區更需要這幾個名額嗎?

顯見的是,問題的根源在於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以及最根本的階級差距造成基礎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但這種不均消除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說點實際的,你覺得河南周口的一所農村學校,開出年薪30萬能從北京的人大附中挖走名牌教師嗎?根本不可能。開到300萬倒是可以,問題是,你上哪找那麼多個300萬?

人口流失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都去城市和東部地區工作了,創造的財富留在工作地,而老人、孩子扔在原籍地。而那些貧困地區,勉強維持目前這套基礎教育體系已經拼盡全力,基礎教育的差距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只會越來越大。所以,基礎教育均等化看起來很對,但實際上只是一句沒什麼用的政治正確的空話。

比較起來,農村專項招生計劃再怎麼說,好歹管點用。既然是專門用來調節地區差距的招生名額,放在老少邊窮的農村地區,也比放在西部省會城市要好得多。


十多年前,我大學在某985,室友是廣西某偏遠農村的特困生。他從家裡來學校,由於沒錢,只能坐最慢的火車,所以停站太多時間不準,導致不能提前買,大部分只能買站票,更不可能中間住旅店,就這樣,愣是,站了七天的火車來學校報到。

大一考英語分班的時候,我發現,他竟然聽不懂英語,問他後才知道,他們當地的英語老師就不會說英語,所以,他英語聽力是直接拼運氣選的答案。

後來逐步了解,不僅英語老師如此,我室友高中其他的老師,也就是初中文化,實際上無法教他。作為本校第一,他沒有我們這普遍的各類名師參考書和習題集,也沒有老師同學可以相互交流,完全是靠自己研究和琢磨那幾本教科書。

了解到這些之後,我突然毛骨悚然,如果把我丟在我室友出生的那個地方,我會不會初中畢業就去放牛……

大學時候我們痴迷集體打dota,但是室友卻不跟我們一起玩,他說,玩遊戲對不起讓家裡種田,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供他上學的父母。

大學有一個自強社的組織,提供勤工儉學,憑藉著特困生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的工資,室友終於不再需要家裡寄錢了。憑藉著個人的天賦與勤奮,室友很快成為了自強社的領導……

由於勤工儉學時要花費時間的,室友回宿舍也更晚了,每天都是卡著時間,在宿舍關門前才從自習室跑回來,回宿舍倒頭就睡,然後一早上就背起書包奔向自習室……

每年寒暑假,因為不捨得花火車票,大學四年竟然一次家都沒有回,整個假期都用在打工和自習上面。

而此時的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打dota……

後來,成績優異的室友無懸念的保送了研究生,再後來,成了一家公司的老闆。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沒有學校的獎學金和勤工儉學,我室友的大學是讀不下去的。

我在想,如果給他特招放到清華,以他的天賦和勤奮,也可以輕鬆畢業,升職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同樣,作為一個廣西人,以他的天賦、堅韌與組織能力,如果不給一條上升通道……會不會在大變局的時候,變成洪秀全和楊秀清呢?


瀉藥。其實北大也有類似自強計劃的築夢計劃。搞這個東西是為了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及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有關規定,說白了是為了向教育部交差。絕不是出於自身發展或者社會公正考慮,該不該招去問教育部。

至於招生中存不存在問題,我只能說概率很低。作為資深招生人員,我可以很坦然地說,清北這樣的學校,招生還是對得起良心的。到地方招生,我確實不止一次被當地主要領導邀請過,甚至有主要領導通過各種關係直接撥通過我的手機號。但無論是學校嚴格的制度設計還是我個人的良心都不可能給我機會這麼做。相信清華也一樣,誰也不會傻到干砸牌子的事情。

有些人不相信招生這事很清白,我也理解。在他們的經驗里,中國基層還是一個關係社會。這沒有錯,依法治國依然很遙遠。但清華不是基層,很多你們的經驗邏輯是不能套用的。

貧困加分這事你要問我資辭不資辭,我當然不資辭。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角度看,這是拖後腿。但本質上,高考招生是政治,不是教育。所以,可以理解。


看了這個題目下面大家的回答,友善度不要了——你們不懂能別亂說么?別亂說會死嗎?會死嗎!

一個個說的頭頭是道,好像自己很了解似的,看看你們都在說啥玩意兒?

我明白,中國教育是不公平,權貴尋租空間很大,鑽政策空子的人很多,但是,這件事根本一點都不沾邊好么!一點都不沾邊!再說一遍,一點都不沾邊!

我做清華北大自主招生政策研究和面試培訓幾年了,自認為比大部分人了解。農村專項計劃,根本不是你們腦子裡自己YY出來的那玩意兒。(題目問的是清華,我就捎帶著清華北大一起說了。至於其他學校我不予置評)

說農村專項計劃之前,首先說幾句其他的。

你們覺得高考合理嗎?不合理——所以有了自主招生。別忘了自主招生沒興起的那幾年,大家是怎麼抨擊高考的,又是怎麼拿國外大學考核所謂的「綜合素質」來批評國內學校只看成績的。

現在,自主招生逐漸被大部分人接受了,這是前提一。

你們覺得自主招生公平嗎?合理嗎?——自主招生合理性應該沒太多人懷疑,大家主要質疑點在公平性上面。而自主招生的不公平性,又體現在兩方面。第一,落後地區學生和發達地區學生信息不對稱,在自主招生實施早期尤為明顯,很多農村孩子根本都沒有聽說過自主招生。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自主招生推廣力度的加大,現在基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至少大家都知道有自主招生這個玩意兒了)。尤其是今年開始取消了校薦名額,全都改成自薦,以前那種通過高中找關係獲得名額的現象已經不可能存在了(當然,高中這方面還存在很大問題,雖然比以前進步了,但仍然是關係戶強過平民子弟,這個情況招生大學也在頭疼並且想辦法杜絕,這裡按下不表)。第二,即使報名方面是完全公平、筆試面試的考核過程完全公平,但是,由於教育的不平衡,大城市好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就是比偏遠農村地區的孩子高,面試就是表現更好,這點毋庸置疑。所以,自主招生中,大城市好學校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通過率就是高很多。這個不公平,相對於第一種不公平而言,更難解決,甚至不是招生高校可以解決的。

自主招生規則天然對農村落後地區學生不利,這是前提二。

農村專項計劃的提出,就是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

大家先別急著噴,先聽我講。如果有個同學通過自主招生獲得清華降60分錄取,你覺得不公平嗎?(清華北大每年降30-60分乃至一本線錄取的考生太多了,也沒見大家這麼激動)

首先,農村專項計劃也是自主招生,筆試面試內容和正常自主招生內容完全一樣,考核評價方式完全一樣,加分體系也完全一樣(30-60分降分,體育額外5分,是清華自主招生標配。如果你覺得自主招生本身不合理,那另開一個話題,這裡不討論)。農村專項計劃是針對貧困生的,但不是比誰家窮誰就加分,越窮越加分,同樣是比誰筆試面試成績好誰加分。

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

在名額機會的獲取上面。一般自主招生都是看申請材料的,對農村孩子非常unfriendly,農村孩子的通過率很低(幾乎沒有不需要花錢的「綜合素質」,那些擅長昂貴樂器、運動以及攝影等愛好的,肯定不會是農村平民子弟)。所以,農村專項計划出台,只有國家規定的貧困縣市的農村戶口孩子有資格報名(具體規定更嚴格,比如父母必須也是當地農村戶口、必須獲得當地農村戶口3年以上等等,你們自己看下招生簡章要求就知道造假成本多高了,我就不寫了)。也就是說,對很多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本身申請材料不夠優秀,也可以通過這個計劃比以前容易獲得自主招生名額。

有人說了,你看,權貴們改個戶口弄份假材料好不容易嘛,還是不公平。

但是!!!這是獲得自主招生名額啊!你丫還要筆試面試啊!!!筆試要考比高考難很多的數學和物理啊!!!誰說通過審核了就讓你上清華了。

就好比,我給你個參加高考的名額,你也必須考到清華分數線我才能讓你上啊!!!農村專項計劃的意義在於給了更多農村地區孩子參加自主招生的機會,而不是說直接給了這些人上清華的機會,考試是一樣的,難度可以說不比正常自主招生低多少。

綜上所述,農村專項計劃不能說完全合理,但真的能給很多高中簡歷不夠漂亮的農村孩子一次很大的機會參加自主招生。

最重要的一點是,清華北大自己也真的不想招那些縣市級中學通過關係混進來的學生(雖說清華北大也有不少背景硬的關係戶,但那些都是根本不受任何招生政策影響的真·趙家人,清華北大真的沒有low到需要考慮縣市級權貴意願和面子的程度上好不好),如何杜絕鑽空子,清華北大比大家所有人更關心好不好。農村專項計劃真的和你們那些「吃棗藥丸」的評論無關好不好。

說到自主招生,別的學校不敢說,清華北大真的算是業界良心了。不是說清華北大本身多麼有理想有追求,而是它們的身份和級別在那兒擺著,能夠搭上關係的都不是一般人。但凡能在清華北大招生上做文章的家長,肯定不會盯著還需要嚴格考試的自主招生,更不用說所謂的「農村專項」了。

我高中所在學校是一個縣級中學,之前清華北大的那些校長實名推薦、領軍計劃推薦等等,學校都是送最好的學生去的,儘管確實有所謂地方權貴子女,但學校根本不敢推薦。因為學校害怕一旦清華北大那邊考核不合格退回來,第二年肯定就不會給名額了——清華北大才不會care你是縣長的侄子還是校長的女兒(校長實名推薦真的有退回去的例子)。進學校後問過周圍的同學,至少我沒聽說過哪個高中敢在清華北大名額上做文章的(別的學校我就不敢說了——人大同學別噴我,我聽說過人大有賣名額的)。我在北大見過真·權貴,也打聽過他怎麼進北大的,真權貴真的不需要通過平民途徑……

最後,再送大家幾句話:不知道就別瞎說好么!不知道就別自以為是好么!你們這種意淫,跟「皇帝家的金鋤頭」有什麼區別!


首先有一點要想明白,清華招「關係戶」,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國家高官,省部級領導,可能還對學校有點用,

你說,給一個縣級幹部開後門,能給清華撥款還是能給清華政策照顧?

最符合清華利益的,不就是招最牛逼的人,把不夠格的擋在門外,

砸了自己招牌,還撈不到什麼好處的事,清華也不會幹。

就說兩點,

1. 先別急著提陰謀論,這個「後門」還真沒這麼好走

@黃敏大提到了,「考生本人須具有當地連續3年(含)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符合當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

同時,「被清華錄取的115名「自強計劃」考生來自105所中學,近60位同學是其所在縣5年來考入清華的第一人,近30位同學是其所在中學有史以來考入清華的第一人。」這一點,我和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剛剛已經核實了,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有所謂「鄉賢」或「地方權貴」能夠從中徇私舞弊的話,他們還不早想辦法把孩子送到城市教育條件好的地方?非要讀一個五年來出不了一個清華學生的地方。

打個有些不恰當的比方:如果一個人能力大到可以提前知道高考的考卷,他為什麼還需要高考呢?有這個能力,自然有別的方法進清華,

當年的三模三電,存在至今的軍烈屬和民族加分,個別地方盛行的港澳台加分,比這個還容易操作,被發現的幾率還低。

2. 這個政策的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選拔機制,而在於背後的理念,

我國的基礎教育水平存在地區差異,這是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但清華頭腦一熱就想去填平這個坑,有點考慮不周。

清華的學生媒體《清新時報》做過一次專題,跟蹤訪問通過自強計劃招來的寒門學生,

大多數同學反映在學習和生活上都存在不適應的問題,

最明顯地,清華部分必修課程是全英文授課,而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最大的一個短板就在於英語教學,導致一上來上課腦子一片空白,想努力補也不知從何補起,

而很多來自農村的學生,從來沒有社團活動的經驗,面對大學的各種活動手足無措。

這些問題,不是說把分數降下來,把人招進來,就可以自然而然填平的。

清華招生辦有過一個提議,說要在開學前給「自強計劃」的同學開一門預科課程,

但這麼多年教育環境差異所造就的短板,哪是上一門課就能補上的?

真正應該為基礎教育填坑的,應該負責是基礎教育學校本身

讓清華創造一系列特例,為了追求「公平」將大量資源投入到並不適合的人身上,再吃上一通陰謀論的質疑,

這個鍋,背得冤枉。


翻了一下兒子的課本,無意中看到了對奴隸制社會的解釋:1.奴隸沒有土地;2.奴隸的財產來自於奴隸主的分配;3.奴隸沒有政治權力,不能參政議政;4.奴隸要愛奴隸主,不得背叛;5.奴隸有保衛奴隸主的義務。。。。。。於是我失眠了。我是越對照越失眠!


利益相關:貧困山區國家專項計劃受益者

去年高考之前 老師拿來了一堆資料

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以及「自強計劃」「騰飛計劃」【可能記錯名字。。。不記得了】

政策太複雜 條件很苛刻

這是第一感覺

因為雖然是從小到大生活在貧困山區貧困縣 但是家庭尚能滿足衣食住行 所以我沒有貧困證明 低保證明

因此 對於只有貧困縣戶籍和學籍的我 只能參加國家專項

【不可能走後門!不可能走後門!不可能走後門!畢竟小縣城那種關係大過天的地方 不去打探打探風聲是不可能的 家裡親戚打探回來的消息就是 太嚴格不可能作假】

然後寶寶就乖乖走國家專項了

同學中有參加其他計劃的

他們需要 農村戶籍【必須是農村】 學籍 貧困證明 低保證明 各類獎項 高中所有成績單 還有一些我不太清楚的證明 才能有資格【注意是資格!】參加考試!

【很遺憾的是他們都被考試或者面試刷下來了 只有倆過了北大的面試然而他們是高考直接過線了。。。】

「自強計劃」只會比國家 地方 高校三個計劃更加嚴格 因為它的受眾太少 不像上述三個是面向全體符合條件的應屆生

那麼 它公平么?

首先 寒門子弟是什麼樣的孩子

是不是一定要交不起學費 揭不開鍋才行?

我這樣的 有錢交學費和生活費 有零花錢去KTV電影院 攢一攢能去KFC【講真高中覺得KFC好貴QAQ】 換季能買衣服 假期能跟個團出去旅遊 在我的家鄉著實算中等偏上水平 的學生 享受這樣的計劃 是不是讓人覺得 就是不公平?

可是我覺得 在這些計劃里 它想照顧和彌補的「寒門子弟」 是享受不到教育的「豪門」

從基礎教育的「寒門」走出來的學生

對 我是衣食無憂 可是我的學校 我的老師 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資源 的的確確十分貧瘠【即使我一路都是在家鄉最好最好的學校】

有多麼貧瘠?

大城市的孩子們沒法想像的

【也不一定 畢竟有支教的大學生來過

(??ˇ﹏ˇ??)】

我能在高考考出很高的英語分數 可是直到上學期英語聽說課期末考試我才第一次和外國人交流 即使只是一分鐘的quiz

什麼是英式什麼是美式我不知道

一整節英語課全是英文我幾乎一個字都聽不懂

因為我的初高中英語老師也沒有英文授課的水平

我不知道什麼是社團 因為我的高中沒有社團

我們只有高壓和題海

於是我只能在百團大戰的時候

用淡定的表情掩蓋我好奇和慌張的內心

我沒有做過PPT 沒有做過表格

沒有寫過論文 也沒有看過

在上大學之前連word都是文印店的人做的

我不知道代碼是什麼

同學說的各種東西我都要上網百度

剛開學的時候瀏覽器頁面總是有十幾二十個窗口 全是聊天時候聽到的詞

我知道的 這tm在很多人聽起來簡直是個大笑話 因為我是計算機系的

沒錯 這的的確確 就tm是個大笑話

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笑得要哭了

可是怪誰呢

我們地方窮 家裡有錢有用嗎

能請來更好的老師嗎

能把我們岌岌可危的教學樓推倒重做嗎 能讓十來人的宿舍分成兩個嗎

能讓我們有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課嗎

不能啊!

所以我們被照顧 這不公平嗎?

我感激國家的政策 讓我能夠來到清華

可是這個政策 強行拔高了我

於是我受到的十幾年教育的短板所帶來的後果在短時間內一次性施加在我身上

我見識短淺 我眼界局限

無論是上課 還是聚會 一次次都是傷害和巨大的壓力

全新的價值觀不斷且大量地被灌輸給我

我變得焦慮不安 暴躁易怒

這種心理壓力你以為沒有經歷過的人可以腦補出來嗎

在園子里呆了半年多了

我也不知道我現在的心態是平和了還是自棄了

我會下意識地逃避從前的學習經歷

我不再怨恨和委屈

我和小夥伴浪得飛起

我和男票每天恩恩愛愛虐狗很開心

只是看到這個問題 會想到也有人無意中問過的「你們這樣憑空就降分 公平嗎」

公平嗎?

誰身處其中 誰知道

----------------------------------------------------------------------

翻到一年前的回答,感觸良多。

那個時候已經隱約有了感覺和預兆,我卻沒有抓住,或者說,我不敢去多想。

一年來成長了太多,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和思想。

我終於可以坦坦蕩蕩承認,我不適合計算機,我討厭代碼,這兩年來我過得很痛苦很迷茫。

如果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我就能明白這些事,也不至於多蹉跎一年時光,也不至於生生把自己逼成抑鬱,順帶一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

不過好在,一年後的現在我依然勇敢地選擇轉系,去學我想學的東西,去從事我想做的工作,去過我想要過的生活。

我會好好生活,積極治病。

我會儘力讓我以後的GPA好看一些。

我永遠都不會放棄自己。


@陳賀振

首先中國教育的本質問題在於,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

現行方式是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給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們,甄別方法當然是高考,所以高考最核心的考察實際上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說它不公平、不正義,是因為清華每年的招生總數就是那些,只要有人通過「自強計劃」降分而被錄取就像你舉例的那位同學一樣650分上了清華。那就說明她擠佔了那些其他沒有那麼落後地區670、680分人原本應該上清華的機會。

我沒有說你舉例的同學不努力,學習能力不強。但為什麼有比她更努力,學習能力更強的人卻上不了清華?只是因為別人沒有生活在那麼貧困的地方嗎?

生在北京,清華北大可以低分錄取,生在貧困農村,清華可以降分錄取。那生在更多普普通通城市裡面的孩子呢?他們又做錯了什麼?就被減少了這樣的機會呢?

說它不公平,主要是因為機會的不公平。不要因此而讓貧困地區招黑。為什麼貧困地區就可以降分錄取?只是因為你弱你有理嗎?

這個政策如果真的要實行,其實只需要加一個附加條件。

「凡是享受降分錄取政策的學生,畢業之後必須回到高考地就業工作,並且5年/10年不得離開。」

貧困地區真的缺少的是什麼?只是多出幾個清華北大的學生么?我很好奇這些貧困地區出來的清華北大的學生都去了哪裡?又有多少回到他們貧困家鄉幫助地方建設的?

這些貧困地方缺乏並不是降分錄取,而是缺乏高端、精英人才、先進的工作理念、以及更開闊的視野。人才的匱乏才是導致地區貧困的根本原因!

而且任何政策,都不應該剝奪人自由意志選擇的權力!!

如果你覺得你不想回到貧困的家鄉,直接不享受政策,裸考高考就好了。你選擇享受了別人享受不了的優惠政策,就代表你應該承擔與之相對應別人不需要承擔的責任。

這樣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義。

其實如果真的要支援貧困地區,乾脆政策力度可以再大一些。

降分政策對於全國各地都有效。但附件條件變成:「凡是享受降分錄取政策的學生,畢業之後必須到國家劃定的貧困農村、邊遠地區工作就業,並且5年/10年不得離開」。

這樣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義。


只要記住一點,所有對所謂弱者的照顧最後絕大多數都變成對權者的補貼。

自認為對弱勢者的照顧最好的方法是給予公平的機會。

……………………我只是分割線……………………

(僅留著原始答案,為不辜負那五千贊。)

每個人對社會現象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改變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看到的風景與別人不同,僅僅是你所處的位置與別人不一樣,如此而已。OVER。


利益相關:曾就讀於河北省某國家級貧困縣高中,目前已讀大二

看了幾個高票答案,感覺大家戾氣過重,自作多情來回答。

答主曾在某國家級貧困縣初中、高中就讀六年,高中升學率尚可。

高考成績自1995年以來,連續十三年本二以上上線人數、上重點線人數、萬人均升學率均位居邢台各縣(市)之首,奪取了97、99、2001年邢台市理科狀元和99、2003、2004年邢台市理科第二名,5人次獲高考數學、物理、化學滿分。2007年本一上線268人,本二以上880人,首次超過邢台一中,為邢台市各學校第一。

積极參加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活動,10年來獲國家級獎勵35人次,省級獎勵94人次。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等名牌大學的學生有1144人,後獲得博士學位116人、碩士研究生學位1089人。

——摘自母校百度百科

事實上14年以前來學校考上清華北大的幾乎沒有,自從貧困縣政策出來之後,答主身邊很多朋友包括15年畢業的學弟學妹都因為這個政策降分錄取到了更好的大學。

有沒有走關係托後門的?我不知道。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答主14年參加高考,當時的政策似乎有兩個。

第一個是只要在貧困縣學籍讀滿三年,且戶口是本縣的,高考時就有優惠政策,報考時直接報有優惠政策學校的提前批就可以,但是一般到本一線以上才有可能錄取。答主有個玩得不錯的朋友當年高考分數是593,文科,當年高考的本一線是563分,了解河北高考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這個分數基本與211 985無緣,但是恰巧中財廣告專業在河北省有一個貧困縣招生的名額,我這個朋友就被錄取了;此外,答主班裡有個同學,分數也是590多,具體多少記不清了,但絕對不到600分,也報了提前批,被複旦大學社會工作專業錄取了。其他還有很多答主同屆的同學,有個也是590多分走了中國政法,也有個家境不錯、父親是某局副局長的同學走了降分錄取,但是這個同學的標準完全符合,小學初中高中都和我在一個學校。這些錄取的過程完全是公正公開的,是通過志願報名錄取的,不存在暗箱操作。如果有人說存在,不好意思,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第二個類似於題主描述的,跟自主招生相似,大概是把自己的資料之類的提交到大學,資格通過審查之後就可以降分。答主有個同學,學理科,女生,家裡似乎有三個孩子,務農,資格通過審查之後被西南財經大學降分60錄取。答主班裡當時有個女生,學習優秀,因為不是本縣戶口,她戶口所在地也不是貧困縣,所以只能提交自己的資料審核,但是沒有通過。為什麼?她父親是她們縣人大代表,而且她把郵寄地址填到了小區,所以沒能通過審核。

14年我們學校有個降分錄取到清華大學的,大約考了690多分。

15年我們學校有兩個降分錄取到清北的,一個是清華大學,一個是北京大學,似乎都是670多分。

雖然高票答案里描述得情況確實存在,但答主身邊真的沒有見過。答主也聽說有把戶口遷到少數民族地區的,但對於我們這種貧困縣的高中來說,降分錄取已經是教育不均衡給我們最大的公平了。


思來想去,清華北大這種級別的高校是不需要也不屑於給下面縣市的官商們任何面子的,他們的子弟如無真本事光靠家裡的一點關係也是根本入不了清華北大法眼的,所以我傾向於認為清華北大學校方面是想把這事弄得公平的。

但問題是在我國,過往經驗早已無數次證明以有限的制度來制衡人民群眾無限的智慧,還是太尼瑪任重道遠了。


手動支持@陳賀振和@張文珮的高票答案,他們對自強計劃的政策細節比我更了解,關於這一政策如何實施我這裡就不再說了。

看到樓上所有對政策落實的質疑,我覺得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把地方權貴們看得太大,把公義看得太小,又極不了解清華的能量。

知乎好多答案瀰漫著一股「權貴就是能以灰色的方式得到不公平的利益雖然我不爽但是如果你不認清這一事實你就是幼稚」的氣息,我不好說這種想法是對是錯,因為社會的不公平的確無處不在,但老是這樣消極的抱怨會讓我們看不到更多陽光能照到的地方。

就拿自強計劃的招生來說,什麼叫做「權貴」?在自強計劃覆蓋的縣裡,對於當地的幾十萬人來說,縣長副縣長,乃至最好的中學的校長,似乎都可以進入權貴之列。但對於清華來說,這真的不算什麼。遠的八個政治局常委、兩任總書記不說,近十年清華的校長、黨委書記,現在一個中組部常務副部長,一個省長、一個部長,連北京市修地鐵都得繞著清華走,清華需要買多少權貴的賬呢?別說學校里的老師,就是一個普通的博士生,去選調政策好的地方選調公務員,都能安排直接做副縣長。這些歷史的積累讓清華沒有必要迎合大部分所謂的地方權貴,而能選擇做對學校最有益的事情。

那麼對清華最有益的是什麼?清華總是教育學生要「入主流,做大事,上大舞台」,要讓大家做「學術大師」,「治國之士」,「興業之匠」,通俗一點說就是要清華的學生持續地佔據政界商界學界的領袖地位。在短期內,或許學校的地位能決定學生的地位,我們覺得能考上清華證明這個人很優秀;但在長期來看,一定是學生的地位決定學校的地位,只有源源不斷的優秀學生,才能讓學校的名聲長存。從這個角度說,學生就是學校的命脈所在。

而清華的領導者一直都是很有遠見的,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蔣南翔校長首創學生「雙肩挑」擔任「政治輔導員」的制度,讓優秀的學生在學生時代就做其他學校專職教師的工作,自然成長得更快,胡總書記就是第一批清華的政治輔導員。而在今天,清華對學生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經常組織慰問全國各地尤其是艱苦地區工作的同學,還邀請本科就出去工作的同學返校再讀MPA。現在成效也是明顯的,非常年輕的優秀學長,常宇、黃秋斌等等,都在各地干出了自己的成就。

這就是高校和其他地方的不同,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常人看的是現在,高校看的是未來。我們都只看到現在誰的爹是誰,誰知道面前的窮小子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胡總書記、李總理?

自強計劃,以及一切對農村優秀人才的招募計劃都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解釋。當然,清華作為中國高校的旗幟,推動教育公平是其職責的應有之義。另一方面,條件越艱苦的地區出來的孩子,越會感念清華帶給自己的改變。人生中的前十八年一直生活在閉塞落後的環境中,一下子跳到中國高校最頂尖的平台上。在清華他第一次吃必勝客,在清華他第一次見到那麼多外國人,在清華他第一次用獎學金出國……這些原本就聰明,只是沒有獲得足夠條件的孩子,有可能做出他的家鄉人、甚至母校想都想不出來的成就。

至於具體的執行方面,所有網友們能想到的問題,浸淫教育領域數十年的老師都能料想到。只要發現了問題,很多問題都能有解決的方法。正如高票答案中所說的,簡單的面試,挨個挨個的實地走訪,多層次的公示,能杜絕很多招生中的問題。更何況,清華招生的一舉一動,全國人民都盯著的。

另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我在的省體育二級運動員造假非常嚴重,當時二級運動員有二十分的加分,好多學生去足球隊替補,或者找關係參加定向越野比賽,混成二級運動員。清華要求所有體育加分的學生,除了參加本地的比賽,還要到清華實地測試才能拿到加分,沒有路費學校可以出錢。全國獨此一家。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我省北大分數普遍比清華高十多分。

真正的趙家人,有沒有進入清華的捷徑?當然是有的,但絕不是通過裝窮改農村戶口實現的,他們也會嫌丟人。更多的趙家人,更樂意把孩子送出國,那裡才是家庭的資本能發揮更大作用的地方。


推薦閱讀:

平等和正義,在社會中到底應該更堅持哪一個?
殘疾人內心更希望得到別人對待普通人一樣的「無歧視」對待,還是希望得到相比於普通人的特殊優待?
假如有一天你成了超人,你會選擇懲惡揚善么?
如何看待為了一個正義的目的而做出違背正義的事?
《死亡筆記》中夜神月的做法值得認可嗎?

TAG:教育 | 清華大學 | 正義 | 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