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鎖國的日本,為什麼會一眨眼,成了對外侵伐的罪惡之國?


一個國家會不會侵略他國,跟它之前如何沒有什麼關係。難道因為江戶時期閉關鎖國,所以日本開國之後就肯定不會侵略他國?這邏輯根本是不通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國家之間的政治博弈為的無非是利益兩字,脫離了利益,只憑形象來看國家的行為,能看明白才怪呢


當一個政權控制下的國家短期內軍力有了極大提升,在本地區甚至全世界無人可以制止、至少它自身認為無人可以制止它的情況下,會覺得不侵略一下周圍的菜逼有罪,反正侵了也白侵。

日本在相對弱小的時候忍氣吞聲。在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打贏鄰國的時候要找個為了朝鮮的自由之類的理由。在成了本地區當仁不讓的絕對軍事強國、並且軍隊的首腦掌控了國家以後,發動戰爭就不再需要什麼借口。打你是為了教育你,成為皇國的一部分建設軍國主義的大日本是你的榮幸。為了帝國的星辰大海,子民奉獻一切更是榮幸。實力的變化導致了心態上的變化。無論對內對外都會更加蠻橫。

中國自己也是個例子。近幾年和周邊國家的糾紛,相比三代目治下「悶聲發大財」韜光養晦的時代是多了還是少了?對於鄰國和西方國家的意見是重視了還是覺得不值一提了?這才不過十幾年時間,日本當時可是在軍事對外擴張的道路上走了五十年未嘗一敗慣出來的毛病,奇怪嗎?


豐臣秀吉哭瞎啊……


我在一年前大閱兵之後寫的一篇文章。日本對外擴張的原因是很清楚的。

回望二戰:謹防日式愚蠢

文/霧島

2015年9月3日,二戰已經結束了七十年。中國第一次以閱兵的方式宣示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地位。

藉此東風,反思二戰的熱潮在中國悄然興起。而中國作為遠東地區的參戰國,交戰的對象是日本。因此,在反思二戰的過程中,日本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一直以來,中國都把日本咄咄逼人的擴張活動歸因於「軍國主義者」之惡——這已經形成了政治正確。不管是認為發動戰爭的主要罪責在少數戰犯,或是認為日本人全體都為軍國主義者(即犯罪者),都是把責任歸結到「日本國民性」這個概念之下。彷彿這群罪人是惡魔對人類開的一個惡劣玩笑:這群軍國主義者是日本的特產,無人性無良知,侵略成性而且死性不改;他們是「無法現代化」的群體,無論表象如何,包裹著的都是魔性。簡單的說——似人而非人。

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會看出來,這樣的結論不應該由歷史學家來宣布,而應該由生物學家來得出——因為這無異於將這部分「軍國主義者」從人類的這一生物學概念中划出:人類分為兩支:一支是人類,一支是「軍國主義者」。不過說實話,似乎從解剖學上來分析,「軍國主義者」與人類之間貌似找不到什麼差別吧。

實在有些滑稽,作為一個二戰的參與國,我們對二戰的反思,對二戰策源國的理解,竟只有如此程度。

【日本擴張的現實主義基礎】

自1639年,即日本「島原之亂」的第二年,至1853年為止,日本可算一個標準的御宅族——偏安一隅,消極避世。除了與中國、朝鮮、琉球、荷蘭的有限貿易(得到幕府許可)之外,與俄國兼有有限的走私貿易。此外,日本鮮有與外界的進一步聯繫或交流,遑論侵略。

兩個世紀的自我封閉讓日本體虛無力,面對歹徒,自然無力抵抗。1853年,美國用艦炮轟開日本家門,它再也沒法關起門來,舒服的繼續宅下去了。艦炮外交逼著日本簽訂了《神奈川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成了一個受制於人,備受欺凌的國家。

而後,日本內部危機空前加劇,無法應對新狀況而不斷推卸責任的幕府,與對日本國內現狀不滿,希望改變狀況的下級武士、民族主義者,以及希望投機取巧獲得更大權勢的公家系統,三股勢力不斷糾纏,最終通過內戰的方式釋放了壓力,也讓日本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

那麼,對於一個曾經受制於人,受到欺凌的國家,其對安全的顧慮自然甚高。日本問題專家馬克·皮蒂(1930-2014)寫道:「有證據表明,與西方大國在亞洲的優勢相關的安全——或不安全——是日本帝國獲得其組成領土的主要關心的問題。」

此外,資源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日本本土缺乏工業化的一切必要資源:石油、鐵礦等皆需依賴進口。

試舉一例,日本在1937年,石油進口量為192.2萬噸,進口比例佔總生產比例83%;鐵礦石進口331.3萬噸,佔總生產量的84.6%;鐵礬土進口10.1萬噸,佔總生產量的100%;磷礦石進口92.2萬噸,佔總生產量的90%;天然橡膠進口6.4萬噸,佔總生產量的100%;棉花進口82.6萬噸,佔總生產量的100%。

日本因為列強的艦炮外交看透了國際關係處於無政府狀態的本質;在此之上,日本又是一個戰略縱深嚴重不足的國家,其不安全感可想而知;最後,日本的經濟運轉嚴重依賴外部資源;以上三點綜合,導致日本自其開始近代化進程以來,在國家行為中表現出異常的攻擊性。

【日本自一戰以後擴張的現實條件】

從傳統上講,遠東地區較穩定的地緣政治格局一般是以中國為軸心主導整個東亞,輻射東南亞,形成較為穩定的權力均衡態勢。而自近代以來,中國勢微,加之列強進入該地區,導致原有均衡無法維持,地區呈現破碎化的狀態。這個權力的真空,需要一股力量來填補。歐美等傳統列強在一戰之前,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還可以勉強維持爭奪,壓抑本地的新興勢力(即日本),使之無法成為地區主導力量。而在一戰之後,筋疲力竭的歐洲列強顯然已經無力東顧,本地區的權力真空就由在一戰中未傷毫毛的日本來填補了。

日本於1914年8月對德宣戰,整個一戰期間,日本以死亡300人,負傷失蹤910人的代價,奪取了德國在遠東和太平洋的勢力範圍,擴大對中國的佔領和侵略。從1914年到1919年,日本的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了61.23億日元,工業能力增加4倍以上。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造船能力成倍提高,從戰前的世界第六位竄升到第三位。

一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確認日本獲得德國侵略中國的全部權益及赤道以北的德國太平洋殖民地,日本在遠東方面地位空前加強。而1921年簽訂的《英美法日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歸屬地和領地的條約》,則再次確認了日本在一戰後攫取的利益。在此之後,1922年簽訂了《英美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

《英美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給日本帶來巨大的利益,日本在1919年海軍軍備競賽開始,軍費就一直居高不下,到1921年,日本軍費達到7.29億日元,占國家預算的46.05%,其中海軍軍費達到4.82億日元,約佔軍費總量的三分之二,占國家預算的30.45%,這樣恐怖的軍費比例顯然不能長久維持。《英美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限制海軍的軍備競賽,使得因為龐大造艦計劃而面臨破產的日本政府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時機。

此外,在戰列艦尚大行其道的時代,英美日戰列艦數量2:3:2的規定,除了限制海軍軍備競賽的之外,還給予了日本世界第三的海軍軍力定位。而事實上,日本的條約戰艦一級兩艘: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陸奧」號,在面對同為條約戰艦的「科羅拉多」級和「納爾遜」級,在單艦火力和機動上都佔有一定優勢,這使得日本海軍在面對英國及美國的時候,具有一戰之力。

【一廂情願的權力博弈】

一個原本帶有自閉傾向的御宅族,被強盜破門而入之後被迫進入了一個處於無政府狀態的混亂世界,在被強盜欺負得遍體鱗傷之後發奮自強,成了個可以侵犯弱者的存在,獲得了空前的國際地位。

以上這些依舊沒有磨滅日本曾經被侵犯的記憶,它仍對自身的處境感到強烈的不安。這不安可說並不是無事生非。在國際關係問題上,冷峻的現實主義者米爾斯海默給出了這樣的判斷:「大國總是在尋找機會攫取超出其對手的權力,最終目標是獲得霸權。除非存在一個非同尋常的佔有絕對優勢的國家,這種觀點不允許維持現狀的國家存在,相反,體系中到處是心懷修正主義意圖的大國。」

國家的首要目標,永遠是國家的生存。可悲的是,我們的國際體系——到現在為止也是一樣——處於無政府狀態,因而國家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需要保有相當規模的軍事力量。但這又帶來了新的麻煩,即,國家間永遠無法徹底掌握對方的意圖。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國家可以保證自己不受到攻擊和侵犯。在此基礎上,國家作為理性的行為體,必然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增加自己生存的可能。因此,大國永遠都在謀求最大限度地佔有世界權力。

由這一邏輯來看,日本的行為完全符合邏輯,它要修改世界地圖。日本缺乏戰略縱深的地理特徵,以及對外部資源的嚴重依賴,導致日本近代化開啟以來,極其缺乏安全感。可以說,這是極其務實的擔憂。

但,為了解決這方面的擔憂,日本選擇了最為愚蠢的路徑——軍事擴張。

自日俄戰爭直到1931年9·18事變,日本侵佔東三省。煤鐵等重要戰略資源和糧食等物資的供應已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此時,日本對世界的威脅係數,尚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另一重要戰略資源——石油,日本同樣極度匱乏,高度依賴進口。向日本出口石油的主要國家是美國,1939年,美國對日出口石油占日本石油總進口量近80%(那時候日本正在中國大肆殺人放火)。此時,如果美國能夠繼續保證對日本的石油供應,日本的能源安全也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用腳趾頭想都明白,日本應為了避免能源危機,限制自己的攻擊性行動,降低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威脅,極力避免正面挑戰美國。

但日本卻因嘗到侵略的甜頭,而極端魯莽的持續擴大侵略,實為不智之舉。另外,日本愚蠢的與德意結成了軸心國同盟。這使得日本在遠東地區處於尷尬的境地。德意在歐洲的擴張,顯然使歐洲各國感到危機迫近。而隨著1940年法國和荷蘭陷落,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力量更加凸顯。同時,作為德國的同盟國,所有與該地區密切相關的國家,都意識到了日本的危險性。

可笑的是,1940年7月20日,美國為了威脅日本,發表了一份禁運聲明。聲明將禁運物品僅限於辛烷值87以上的航空汽油和某些鐵礦、廢鐵。這種限制對日本而言實在徒有虛名。因為日本的飛機用的是辛烷值87以下的燃油,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用加鉛的辦法提高燃油的標號。

美國1940年對日本的禁運,屬於敲打式的,意在提醒日本不要突破美國的底線。原因很簡單:美國當時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歐洲,且美國的海陸軍實力都極為有限,無力在兩個相反的方向上面對兩個強大的對手。因此,美國採用這種對日本無實際影響的方式,告誡日本,不要突破美國的底線。

但這樣的行動卻被日本人解讀成,美國有對日本實行禁運的可能。

這使得日本大為焦慮,一旦德國、義大利的行動導致美國加入歐戰,勢必會影響作為德意同盟國的日本,而美國作為日本的主要石油進口對象,一旦美對日實行禁運,日本將在短時間內面臨極大的燃料虧空——這是日本絕對無法忍受的。錯誤的判斷導致了致命的結果——日本為了石油安全,侵佔了荷屬東印度。

這突破了美國的底線。1941年7月28日,當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時,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英國切斷了婆羅洲(加里曼丹島)向日本的石油供應;美國說服荷蘭東印度公司暫停向橫濱和長崎運送石油。

東印度群島上石油設施並沒有被徹底破壞。到1942年,被日本人修復的油田的年產量已經達到2590萬桶,次年又提高到4960萬桶,相當於1940年石油產量的75%。但是日本運力嚴重不足,導致部分出產的石油無法抵達日本轉化為燃料。日本空有油田,卻沒有將其轉化為資源,又因為禁運導致石油進口量嚴重不足。同時,日本油輪也是盟軍極好的標靶。1942年,日本因為運力不足再加上海上破襲,導致自各個佔領區掠奪抵達日本的石油僅有1052萬桶,尚不足荷屬東印度石油產量的一半。僅1942年一年,日本石油儲量虧空就達1209萬桶。日本獲取能源的行動反而導致了能源危機的加劇。

【國運豪賭,輸個精光】

美國對日的石油禁運,更加劇了日本的危機感。日本在此又採取了簡單除暴的處理方式——對美開戰。企圖一勞永逸的消除這個巨大的威脅。

從海軍軍力對比上看,因為美國為兩洋國家,所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紙面兵力上優於美國。1941年偷襲珍珠港前,日本太平洋上實際擁有戰列艦10艘:金剛級4艘、伊勢級2艘、扶桑級2艘、長門級2艘;正規空母(相當於美軍的艦隊航母)6艘: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級兩艘;輕空母(相當於美軍的護航航母)4艘;輕重巡洋艦共39艘;驅逐艦112艘;潛艇65艘。與之相對的,美軍在太平洋當時擁有戰列艦9艘;艦隊航母3艘;輕重巡洋艦共24艘;驅逐艦78艘;潛艇52艘。且日本海軍航空兵在日本開戰前,擁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在人員質量上,也對美軍形成優勢。日美海軍兵力對比在偷襲珍珠港之後繼續拉大。至珊瑚海海戰結束時,日本海軍的優勢達到巔峰。

然而這仍舊是日本的一廂情願,美國雖然幾次作戰失利,卻仍然沒有在海上失去反抗能力。日本海軍臨殲滅美太平洋艦隊的任務依然艱巨。因此,日本期望在中途島押上國運豪賭一把,徹底解決美國太平洋艦隊。

然而前面提到的燃料危機另日本海軍大為光火,每次艦隊調動都要因為燃料問題而反覆推敲艦隊的編成,這嚴重製約了日本海軍戰力的發揮。同時,新佔領的島嶼建設也頗為不順,鮮有可以進行為大艦隊提供保養、補給的前沿泊地。此外,日本的佔領區也沒有能夠歸化,佔領的領土僅能夠進行簡單的資源搜刮,無法提供產能;過於廣袤卻又沒有歸化的佔領區不斷掀起反抗,反而成了日本耗散力量的泥潭。

與此同時,聯合艦隊自身的狀況也沒有想像中的好。此前的珊瑚海海戰雖以日方的戰術勝利收尾,(擊沉一艘美軍艦隊航母),但卻付出重大代價:五航戰翔鶴號遭重創,瑞鶴號嚴重減員;輕空母祥鳳號遭到擊沉。五航戰本來也計劃投入到攻略中途島的作戰中,此時卻無力再戰。可以參與進攻中途島的正規空母,僅剩下編入南雲機動隊的一航戰和二航戰共四艘航母。而這有限的四艘航母,一邊要謹慎偵查美軍的特混艦隊,隨時準備摧毀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機動兵力;一邊還要為登陸做準備,攻擊中途島上的陸基設施;這四艘航母要負責如此繁複的任務,一旦開始作戰,就必然顯得左支右絀,難以招架。

反觀美國,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到重創的約克城號航母,日本單方面認為其已無力參與中途島作戰。但約克城在返港緊急大修之後,奇蹟般的恢復了戰鬥力,使投入到中途島的美軍艦隊航母達到三艘。加上中途島陸基飛行隊,在作戰飛機數量上,美軍佔據優勢。

照常理來說,此役關乎皇國興廢,日本應該更加仔細的推敲作戰計劃,避免疏漏;集中兵力,設法徹底摧毀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機動力量。可笑的是,日本海軍卻還為了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向阿留申群島方向投入了兩艘輕空母,可謂犯了兵家大忌。

這樣草率的賭博式作戰,如果是一個產能豐沛,資源豐富的國家,或許能夠勉強承受。但日本顯然不在此列。囿於國力不足,日本海軍只能「吃老本」,損失難以補充。因此,在中途島一役輸光了一二航戰之後,日本在太平洋上就一蹶不振,最後輸了個精光。

【警惕日本式的愚蠢】

日本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很現實的,希望解決這些問題,也在情理之中。但日本解決問題的思維卻簡單得令人髮指:我的資源不夠,是因為我佔領的資源產地還不夠多;為了保護資源產地,就需要更大的戰略縱深,因此需要繼續進行軍事擴張,然後又帶來新一輪的資源危機,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斷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最後破罐破摔,賭上國運,輸個精光——此乃唯一歸宿。

國內民眾對二戰中日本的印象,多半止步於日本軍國主義者之「惡」這個層面。但是,只看到日本給他國帶來的深重災難,卻看不到日本愚行背後的現實推手,這思考太過輕浮。說到底,日本在二戰中跌入深淵,不是因為日本人天生多麼邪惡,而是日本人沒有足夠的智慧來為自己的國家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一廂情願地認為一切盡在掌握,而不考慮局勢可能的惡化。日本人犯罪的原因,首先不是惡,而是蠢,因蠢而惡。

需要看到的是,在中國崛起和復興的大背景下,國內民族主義、沙文主義涌動。缺乏對日本愚行的深刻思考,就無法以史為鑒,因而讓種種愚見在民間流行和傳播—— 「那兔」動畫大熱固然表達了愛國熱情,但動畫中一定程度的沙文主義情緒,已經足以說明了這這一思潮的存在。好在我國目前的決策還沒有受到這些噪音的干擾。我們需要提防日本式的愚蠢出現在中國的身上。由此看來,以加深認識二戰中的日本為契機,突破簡單的是非判斷,深刻理解國際系統的複雜性和國家行為的現實約束條件,應該成為中國反思、紀念二戰的關鍵點。

————————————分割線————————————

補充一些,日本近代以來瘋狂的擴張和侵略,是諸多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

1.倒幕運動後遺症。

1856年6月19日,幕府代表,大老井伊直弼在美國總領事哈里斯的威脅下,未經天皇「敕許」,便與美國簽訂了日美通商條約。導致日本國內反對聲浪四起。因此井伊直弼為了根除反對派和批判派,於當年發動了史稱「安政大獄」的恐怖政治,以幕府為主導對全國進行彈壓。但收效甚微。進步派等終於於1860年發動了櫻田門事件。喊出共同口號「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最早出自會澤安的《新論》(1825年)。並無反體制范木府的含義。在安政大獄前,對外開放還是攘夷從來不是劃分陣營的標準,改革(倒幕)還是維持幕府舊制(佐幕)才是核心。但在井伊直弼決定開放之後,持對外開放論者必然成為佐幕派;而攘夷就必然要倒幕。那麼倒幕派為了攫取大義地位,就苛責幕府未經天皇「敕許」為「不義之舉」。於是,「尊王攘夷」就成了改革派(倒幕派)的理論武器。

——這純粹是歷史偶然,但這就成了日本日後遭難的禍根。當時是誰都想不到的事情。我等也不過是事後諸葛亮罷了。

主導倒幕運動的是各地番閥和中下級武士。這群人各擁兵權,在明治時代成為重臣(長州的陸軍薩摩的海軍,近來以來日軍海陸不和即來源於此派系問題)。為了實現國家的現代化,防止再開幕府(明治重臣都是民族主義者,可以說是有理想有抱負而僅僅只為一己私利),同時考慮到倒幕階段的口號,為了讓新政府儘快獲得較高的合法性地位,明治重臣在倒幕後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決定以天皇為國家元首。軍隊不歸屬議會治轄而歸屬天皇直接統領。實際上是明治重臣為了維持國內秩序,讓軍隊內希望通過下克上一步登天的野心家有所收斂而直接管轄軍隊的過渡手段。

——這又是個FLAG,當時為了儘快在殖民浪潮中建設國家,這是唯一的路徑,可以說別無他法。但抬高天皇地位的惡果,在幾十年後才顯現出來。

明治重臣和軍隊之間的依存關係,構建在日本傳統的武士階級制度上,是家臣與領主的關係,以俸祿和血緣來維持。但問題在於,日本為了國家現代化,進行了版籍奉還和俸祿改制,徹底摧毀了武士階級。

——這又是個伏筆,現代國家不可能延續前現代的社會構造。因此這樣的社會改革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這樣的改革和前面所說的兩個問題糾纏在一起,導致了日本的全面失控。

明治重臣終歸是人,是要死的。在他們死去之前,雖然《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軍隊歸屬天皇直接統領,但舊時的武士階級傳統導致軍隊依舊只對明治重臣盡忠,天皇無法掌握軍隊,因此天皇受到明治重臣的制約,沒有實權。在明治重臣死去之後,由於俸祿改制和版籍奉還切斷了血緣繼承,導致軍隊作為家臣失去了領主,就只能根據《大日本帝國憲法》而對天皇盡忠。在最後一位能夠制約軍隊的重臣山縣有朋死去之後,軍隊實際上就已落入天皇手中而導致天皇握有實權。

因此我們會看到日本在山縣有朋死之前和死之後,其外交和國內政治智力呈現完全不同的特徵。在此之前,日本雖然同樣發動過對外戰爭,但其規模和目標皆有限而明確;在此之後則完全相反。軍隊和天皇失控,進而整個日本失控,落入深淵。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歷史上,由於倒幕運動中的機緣巧合所導致的倒幕後遺症與日本日後的失控有著絕對的關係。

2.資源和戰略縱深和黑船來航後的屈辱歷史。

——這在我前面的文章裡面已經有過描述,就不再重複了。

3.國際無政府狀態與地緣政治基本的思維邏輯。

——我在文章中引用過米爾斯海默的話,詳細的可以看《大國政治的悲劇》。也不再贅述了。


謝邀~~

從地域上說,日本那麼大點地兒,不對外擴張,土地資源不足以分封,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明治維新。

從豐臣統一以來,一直致力於對外擴張,對朝鮮用兵。民治維新以後,全國軍民士氣沸騰,長期閉關鎖國和被外國人不平等條約壓迫的日本人有強烈的抬頭的意願。天皇剛上台,剛執政,需要一些成績來幫助他鞏固自己的地位。

要說罪惡什麼的,這是現代人的評判。在當時,那是象徵武力強大的標誌。從一個被列強侵略的小國,轉變為和列強一起侵略別人的列強之一,這是多完美的蛻變~罪惡的國家太多,侵略過我們的也很多,日本只不過是八國聯軍中的一支。


日本渴望獲得與西方國家相同的地位,在軍事實力和殖民地數量決定國力的年代,作為相對後興起的近代國家,日本認為最好的選擇就是對外擴張。事實上,在日本在初期的侵略結束之後,很輕易的得到了西方的認可。

但是,這種認可肯定是有折扣的,比如從庚子戰爭中就能看出日本在列強中的地位,日本軍隊基本就是負責治安。

日本達到他們的目的,有四個事件很重要,

第一,甲午戰爭

第二,庚子戰爭

第三,日英同盟

第四,日俄戰爭

不過,日本打敗的不過是行將崩潰的清朝和行將崩潰的沙俄而已,但是每次都是「賭國運」。這使得日本變得極度自負,最後把國運賭到美國那裡,活該滅亡。

另外,日本人意識中的秩序意識也是驅使日本走向擴張的重要因素,當然,日本想建立的世界秩序是以它自身為核心的。

再一個,我認為作為近代經濟起步不久的國家,日本因為經濟問題進行擴張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


知乎之前有個問題, 大意是"越南如何看待中國", 下面也大致能看出, 越南看待中國就像中國看待日本一樣的.

而照現在的態勢來看, 未來很可能東南亞其他國家也會是這樣看我們的. 網上到處是"國家流氓, 我就放心了", "猴子不揍就不老實"一類言論, 這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有什麼區別?


1 閉關鎖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2 閉關鎖國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幕府對外交往(包括外交、宗教和貿易 )的把控而不是為了隔絕外界(事實上也沒有隔絕)

3 按照日本某些經濟史學家的話說 二百多年的幕藩體制完成了日本近代化的準備(我對這種觀點並不是很認同)


簡單。「黑船事件」後,日本的國門被歐美列強打開,受此刺激,明治天皇開了輪迴眼,決心讓世界感知痛苦。

題主覺不覺得中國這個日本多年來的授業恩師和自來也很像啊。


現實情況不知道,但是玩遊戲玩多了就有感覺,如果選擇日本,發展經濟,不久就會遇到瓶頸,因為是彈丸之地,人口,資源,市場都不夠,所以需要向外發展,然後就...


黑船事件--尊王攘夷--倒幕運動--大政奉還--明治維新--大日本帝國憲法

日本保留大量封建殘餘,具有侵略性,資本具有擴張性


日本覺得自己無敵了,日本A了出去了,日本打出了GG


這個眼睛眨的有點久。。。。


閉關鎖國和對外侵犯有什麼因果關係嗎?


在那個年代,你不出去掠奪,就會被人到你家侵略。

你要知道,在西方觀念里:「侵略」「殖民」並不是貶義詞。


這不是「一眨眼」的功夫,而是幾十年從黑船來航到幕藩制度崩潰國家陷入內戰到政權更迭明治維新到走上帝國主義道路漫長的過程。

佩里船隊來到日本,強行打開日本國門,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從日本人的視角來看,要是按照這樣發展下去,那就是在走當時清帝國的老路。再者,他們在與西方(特別是美國)進行交流談判想要對方妥協改變對西方有利的不平等條款的時候,發現在以國力衡量話語權的大環境下那些列強根本不鳥他們。於是,他們一邊吸收來自西方的新鮮血液脫亞入歐(雖然當時存在暗殺外國人的現象但後來被政府明令禁止),一邊將明治天皇樹立成了一個擁有軍人象徵的偶像。在修訂憲法,創造國家體制的時候,為他們當顧問的都是普魯士人,而當時的普魯士就是以軍國主義著稱的典型,那麼可想而知最後產生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體制。另外,明治維新改革的主力為了確保改革不受到破壞,用各種手段阻止平民參政,鎮壓任何反對改革的聲音,因此民主在當時的日本也成了無稽之談。為了讓自己在列強之間能夠擁有談判的籌碼,證明自己不是作為西方帝國的殖民地存在,他們就產生了「富國強兵」,向外擴張領土的需求。

這樣,在國際環境,內部需求,民族主義抬頭,體制和外部引導的相互作用下,具有侵略性的意識形態就誕生了。而這種意識形態也在同沒落的清帝國和沙俄的戰爭中不斷膨脹,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被自己的野心所拖垮。

太長不看:1. 日本不想走中國的老路 2. 國內外環境決定需求 3. 需求醞釀意識形態 4. 意識形態決定體制,並給日本走向帝國主義鋪好了路。


不會。因為德川是親華派,與織田和豐臣不一樣。他是不敢對外擴張的,因為怕走上豐臣的老路。在蘭學的態度上也保持高度警惕性,畢竟德川早年對付一向一揆的手段就看得出他對宗教的傳播很敏感。所以在閉關鎖國的情況下,德川幕府是斷然不會去找中國麻煩


中國強大的時候也一直在對外擴張。每個國家都不例外。波斯馬其頓古羅馬等等。可以對比下明清地圖,如果不是清朝的擴張,中國現在國土不可能這麼大。


想想德國,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成了最具破壞性的國家

想起高曉松多次說過

德國和日本的教育會讓人這樣:我們民族很優秀很棒,但是我們土地空間為什麼這麼少,我嚓都是那些人類渣渣佔了空間,這些地方應該給我們這些優秀民族

於是戰爭來了

發自內心的戰爭


強國從較弱國家牟取利益,從來沒有改變過。

可惜當年思想落後,侵略者思想落後,被侵略者思想也「落後」。只能用武力來拿來搶。

西方從殖民時代前,對非洲美洲,就是拿玻璃珠珠,禮帽手錶換人家黃金鑽石。

現在還是蘋果保時捷,換木材石油,一個意思。

PS:被侵略者思想「落後」,舉個例子,就是大英帝國要拿鴉片當借口,老老實實打一仗,才能好好開埠,養買辦,「做生意」。


推薦閱讀:

明治維新究竟成功了嗎?或還有哪些不足?
日本煎茶、玉露、番茶、烘焙的特點及區別?
和日本男生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日本的 MacBook Pro 鍵盤上 Ctrl 和 Caps 是交換位置的?
日本古代有字輩嗎?
為什麼像織田和豐臣家父子都用同一個「字輩」,這有什麼講究嗎?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 閉關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