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培育出菩提心了?
怎樣才能循序漸進地產生菩提心?
我現有的疑惑是「為什麼我捨不得一身剮」,我是真的不能說服自己放下現在的一切。我能理解的舍不下的源頭是六根不凈。但確不知道如何系統的把六根清凈好。尤其是「意」,總是被「自己」耍的感覺不是滋味。也曾想到培養慈悲心,但現在看來要達到說服自己的那種慈悲心力也許這輩子也達不到。所以望有緣人提提建議,謝謝了。
1,「怎麼才能循序漸進發起菩提心呢?」
積資凈障配合學習。尤其學習《入菩薩行論》為主的菩提心類的經論。我很推薦索達吉堪布的《入菩薩行論廣釋》,智悲佛網上有下載,三大本,仔細自己學一遍,自己就會有體會,絕不騙你。不要說一輩子達不達得到,你先試過,才好判斷。這種試,是要持續不斷地串習,不是自己發了三五天就說不行了,阿底俠尊者說「如我一般的中等根器,如果會每天串習三次發菩提心,十二年也能將堅固生起。」曲曲十二年,其實根本不長,我們念書還念了十幾二十年呢,這個是自己數以劫計的生命軌跡里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瞬。
菩提心可以代替一切積資凈障的修行,完全就可以。就有那麼大的力量。阿底俠尊者入藏有一次手疼,用手去碰弟子仲敦巴尊者,解釋說:仲敦巴有菩提心,菩提心的加持力能消除一切痛苦。藏地過去會有殭屍,不是開玩笑,是真那種殭屍,一般的喇嘛、仁波切都搞不定,解決的方法要麼要請很厲害的斷法成就者處理,要麼就要請真的有菩提心的人來誦經,菩提心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不要把菩提心看輕了,菩提心的發起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佛經上說,許多它方凈土的菩薩都發願往生娑婆世界,因為菩提心在娑婆世界很容易生起,而在凈土要發起菩提心,是甚至要花歷劫的時間的。假如能看到自己無量生以來的一個軌跡的話,發起菩提心絕對是其間為數不多的里程碑式的節點,佛經上說在發起菩提心的時候,十方諸佛都會感應和讚歎這個「菩薩」。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大乘道才正式開始。嚴格上來說,乃至於到自己未來成佛,所開顯的一切功德,都是在因地中的菩提心裡已經具足了的。
十二年就能生起,呵呵,賺大發了。
傳統上依照印度的傳承,發菩提心有傳承自深觀派的「自他相換」和傳承自廣行派的「七重因果」兩種方法,這些在藏傳各派的各種道次第都有很多講述,但我個人最推薦《入行論廣釋》。
2,「我是真的不能說服自己放下現在的一切。我能理解的舍不下的源頭是六根不凈。」
一個個來說。
第一,發菩提心確實是需要資糧的,所以修行人乃至還沒有成佛之間,積累資糧、凈除罪障都是不能中斷和停止的功課。
第二,發菩提心的最大敵人是「我執」,我常常聽到人說「我要發菩提心,這樣才能成佛。」其實,不是這樣的,對於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人來說,根本不會關注自己怎麼樣,而會關注眾生怎麼樣。有一個拗口的話,當你內心真的有「我成不成佛無所謂但願眾生解脫成佛」的心的時候才是菩提心。而相反,當自己的內心還在時刻關注「我要發菩提心我要成佛」的心念的時候,其實,其實,這個是你自己的我執在披著「菩提心」的外衣在行持自私。只有在內心深處真願「利益眾生」超過「願利益自己」的時候,才是「比較真實」的菩提心。否則無論行為多如法、行為多嚴謹、修行多精進,其實,其實,也只不過是我執換了一個面目出現而已,以《華嚴經》的標準來說,這些實際上還都是魔業。是這個「自我大魔」的把戲。
這個一點都不容易,我打個比喻,比如自己念佛念了一輩子,假設往生的機會可以讓給別人,自己要在輪迴里繼續修行,試問自己願不願意?自己無量生中積累的善根福德因緣全部布施給眾生,願不願意?但菩薩是願意的。
《入菩薩行論》里說:
「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以我諸觀行,所積一切善,以彼願消除,有情一切苦。」
《普賢行願品》之中的迴向分,洋洋洒洒的迴向分之中,其實仔細看,沒有一句是為自己迴向的。真正具有菩提心的大德,都只會對自己那麼迴向:「希望自己順利成為一切眾生的安樂緣,但願生生世世能對眾生有利益。」當然,究竟意義上,自利與理他是不會相悖的,但是,即便真的自利與利他發生矛盾,菩薩會毫不猶豫選擇利他。在菩薩的境界里,「自利」都是為了更好地「利他」,比如菩薩成佛是為了圓滿度化眾生,但假如二選一:1,眾生成佛但自己入地獄。2,自己成佛。菩薩是會毫不猶豫選前者的。(但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為什麼呢?因為但凡有這種發心的菩薩,會因這樣的發心力迅速成佛,有趣不?是的入菩薩行論說,我們無始以來都想要利益自己,所以到今天還是個凡夫;諸佛唯思利益眾生,卻反而成佛了。就是那麼反轉。)第三,上面說的「相似菩提心」,「真實菩提心」不是你我想像的那麼簡單的,真正的菩提心,是自性本具的智慧與慈悲雙運的狀態,《顯揚聖教論》里說智慧與慈悲是雙運的,是的,這個就是真正的菩提心的狀態。在體會空性的時候,內心會湧現出一種強烈的慈悲心,但與相似菩提心不同,真實菩提心裏面是沒有夾雜絲毫的「不忍」、「捨不得」的情緒的,會很真誠不虛偽的願意把自己一切善根福德迴向一切眾生安樂解脫,很真誠希望一切眾生的苦痛在自己身上成熟,內心卻沒有一點勉強,卻處在一種強烈的沒有原因的巨大安寧寂靜之中。根本不會出現絲毫的「放不下」,如果這個時候別人來向自己索要,會發自內心的願意給予,根本不需要回報,也不會有絲毫的勉強。這種是由空性而引生出的真實慈悲菩提心。反之,常年不斷反覆地觀修相似菩提心,也會反過來自然進入空性的境界之中,沒有邊界也沒有隔閡,沒有「自他」的分別,沒有施捨者與接受者,沒有這些二元對立。甚至在那種境界里體會不到「時間」的概念。許多深奧的經義會自然明晰。慈悲與智慧是雙運的,無論從哪一個方向進入,進入之後的狀態是一樣的。這種慈悲與智慧雙運的境界就是真正的菩提心了。
另外。華嚴宗講:眾生的心念是會互攝互入的,眾生的心念與外在的世界是相應的。所以不少人有過這種體驗,在山林里禪修的時候很容易安定,但回到人群里的時候,即便沒有什麼事,內心也容易散亂和焦慮。而當接近一個具有深厚菩提心的人,會自不自然地內心柔軟和有種發自內心的安樂的覺受,這個就是受到了對方菩提心的熏染。很多時候這種自然生起的菩提心甚至比自己努力很久所發出的菩提心還要強烈。
藏傳佛教有一些傳統,會將過去的大德的一些衣物等等作為加持品隨時佩戴在身邊,也會選擇過去的古大德修行過的地方來閉關,為什麼呢?因為當一位大德他的心識已經清凈了,自性中本具的菩提心湧現,但與之結緣的一切都會受到他的菩提心的熏染,我們看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反覆講,諸佛菩薩在因地中發願願一切頭目手足一切受用物全部布施給眾生,也希望但凡與自己結緣的一切眾生生起無偽菩提心並最終得到解脫。那麼他的一切身體、衣服等等一切就成為他的殊勝願力所加持物,就真的會因為他們的堅固菩提心產生這樣的作用。比如藏傳歷史上的一位大德,他發願他圓寂以後,他的身體成為一切眾生的葯,那麼他之後的身肉舍利,作為藥引加入法葯之中,就具有諸這樣的特別的治療疾病的作用,這位菩薩的部分身肉現在的五明佛學院的大幻化網壇城裡還裝藏有。佛菩薩願力堅固,佛經上說,無邊的世界生住壞滅,諸佛菩薩的願力都不會有絲毫的變異。所以其實與這些有堅固菩提心的大德結緣,就是生起菩提心的一種捷徑。佛經上比喻:一根尋常的木頭扔到旃檀林,漸漸也會成為具有香味的木頭,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華嚴經為什麼說「親近善知識是諸利益之源」的原因。也是宗大師為什麼在菩提道次第里那麼大篇幅強調要親近善知識的原因。
說了那麼多,菩提心從什麼開始呢?從「為他人著想」開始。
最後,謝邀。發菩提心,從克制貪慾開始。
如何克制貪慾?
克制貪慾從克制「吃」的慾望開始,剋制吃的慾望可以培養善心。「病」從口入,這個病是指生死大病,幾乎一切慾望從食慾開始,比如「飽暖生淫慾」,「肚子都沒填飽,餓得奄奄一息,誰會想去尋求精神上的享樂?」。所以,要發起菩提心,先從管好自己的嘴開始。連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怎麼發菩提心?補充:既然說到發菩提心,當然不要忘記一個前提——首先利益自己。我們為什麼不先利益自己呢?當我們不具備法甚至沒有得到法的受用時,我們又能拿什麼去利益他人?發菩提心先管住自己的嘴,也是基於這個道理。總結一句:要想做善事,手中先有錢。千萬別以為」學佛「是件簡單的事,不同的程度,不同的階段,側重不同,還要隨時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當前的修行重點,什麼時候該修定,什麼該修慧。怎麼樣升起菩提心?其實有些細微出的小竅門的。不親身去體會、琢磨光在文字上打轉,大道理聽萬人給你講,你還是懵懵懂懂,真的效果不大。談點自己的修行中的體會。
- 前面所說每個階段有不同側重,在初學佛時,其實還是在對治自己的習氣為主,業障煩惱重的人,基本不可能升起」菩提心「,為什麼?我們凡夫面對內外諸境的時候,你觀察自己的心,其實基本大多數時候,是用」情緒「來面對,就是遇到順心的」高興「,遇到不順的」生氣「」煩惱「。因為這些是建立在」我執「的基礎上的,當我們面對境界時,分別取捨心升起,進一步貪愛或者厭離,隨之種種煩惱升起。
- 那麼學佛,就是要通過聞思修,逐步改變這個過程,也就是說,通過明理(知因果),逐步學會從」情緒「轉變為」道理「來面對內外諸境,然後再加以正見,正思維對治煩惱習氣。這是」菩提心「升起的前階段。
怎麼理解呢?如我們面對不順外境的時候,心中產生」嗔恨心「(這是凡夫無法避免),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接下來的對治,通過」道理「(對佛法的學習),知道此心是惡業,然後進一步加以」呵責「,就是」知是惡,應遠離「。並懺悔,知」罪從心起,將心懺「(知因心而生,非因外境,所以呵責的是自心)
- 而這個過程不斷加深累積、心中的煩惱習氣逐漸減少,智慧漸漸升起。然後再此基礎上,」道理「再進一步,逐步升起」菩提心「
如何能逐步升起」菩提心「呢?個人經驗:一:在前」呵責「」懺悔「的基礎上,通過」理觀「(對空性的深刻認識),逐步升起平等心,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步難一點,需要對佛法有一定深入理解)。二、從」因緣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做過我」父母、兄弟、姊妹、孩子「,都曾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 隨時提起這兩種」觀「,那麼你面對所有眾生時,逐步以」道理「取代」情緒「,第一念頭的重點,不再是分別取捨,不在是」喜歡與不喜歡「,而更多是」平等心「和」慈悲心「。舉個例子:譬如逛街時,看見人來人往,不在重點關注這個人什麼樣子,穿什麼衣服,美與丑,好與壞,而是升起」願一切我見與見到我的人,都能得大解脫「之心。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心逐漸就」打開「了,從更多的關注自己,到關注到」眾生「(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心情其實整天很愉悅,不像以前煩惱那麼重)。
那麼」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升起時是什麼樣的?」菩提心「是」真心、直心」,無絲毫虛偽夾雜,它是你內心中最最最心底的「本願」(如同一個堅不可破鑽石在心中,無可動搖),這時候,你敢於直面「諸佛」「質詢」(升起願一切諸佛證知我之心)。它即是你「本心」。此時,心中「本願」立起。(估計每個人會不同)。
- 那麼此心升起後,是否就一了百了了呢?不是,它實際很微弱,如螢火又如同幼苗,遇到逆境會退轉(但不會忘失,始終如同有個種子在心底最深處)。從此以後,你所有的修行,都要圍繞它進行。如同農民澆灌莊家,不斷不斷的給予它「力量」,讓他「茁壯成長」。
我現有的疑惑是「為什麼我捨不得一身剮」,我是真的不能說服自己放下現在的一切。
我們無始以來的我執是很重的,不可能說放下就放下。
生起菩提心是要按照次第來滴,如入行論中雲「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習此微施已,漸能施己肉。一旦覺自身,卑微如蔬菜,爾時捨身肉,於彼有何難?」都是從最小的地方開始串習,久而久之,再逐漸擴大自己布施的範圍,最終能做到布施自己的身體就像布施白菜葉子一樣。菩提心也是這樣的,先從自己的母親開始,思維母親的恩德,要對母親報恩,然後思維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母親,一定要將三界輪迴中的老母有情全部安置於佛陀的果位,反反覆復的思維,最終生起定解。
也有一些是通過自他相換來修持菩提心,觀想眾生的痛苦由我來代收,我的快樂布施給眾生。
生起菩提心最好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菩薩行論》,裡面講了讓未生菩提心者生起菩提心,已生勿退失、增上的方法。索達吉堪布對入菩薩行論做了詳細的解釋,如果這部論典學下來,很多問題都沒有啦。菩提心
菩提心的大意是『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邊眾生』,是生出一切諸佛的種子,也是區別於小乘佛法的根本所在。
《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大智度論》: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的分類1、世俗菩提心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一般也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願、行菩提心大意可理解為心之所想與付諸實際行動。如同見人落水,心思救護;一念生已,即下水救護之。
達真堪布:「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這是願菩提心;「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這是行菩提心。這兩個都是菩提心,一個是為果而發誓,一個是為因而發誓。
有一點要清楚的是,南傳羅漢聖者同樣具備了出離心與證悟覺性的智慧,所不同的就在於沒有世俗菩提心為因,以猛厲出離心為助緣證悟人我空性智慧之時,因為煩惱已斷,目的已經達到,住於解脫境地,再無力生起殊勝的菩提悲心,所以也就達不到究竟佛果與渡化有緣眾生。
2、勝義菩提心
自性體菩提心:空性智慧。即見道後而獲得的無分別智慧,這是發起勝義菩提心。正如佛睹明星而徹悟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自性用菩提心:以世俗菩提心為因,於證悟空性之後,自然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菩提心。即依於自性體的基礎之上,作慈悲利益眾生事業,而實無凡情執著。一般來說,只有那些見道後而能恆常安住的賢聖,才會做到「空悲雙運」,也只有見道而後,才會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發起(一)1,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
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舍。
若欲趨向無上佛道,當如是生起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常誦讀思維使其成為自己與生俱來之本能,並於日常相續中護持不生退失想。依經而論,則初發心時,即同諸佛功德。
菩提心的發起(二)
我等凡夫為上善情想所感發菩提心,緣慈悲求佛道化眾生故。
這上善情想是:
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等父母眷屬;
觀一切眾生皆處無明與我共受輪轉逼迫;觀正法終將滅盡,而生護持心故;觀佛、菩薩、聖者而心生渴慕故;以上種種皆可作菩提悲心生起的所緣。眾生皆有佛性,唯因妄想執著,無明障覆如我們的緣故,不能了悟自性成就佛道,推己及人,慈悲心生故有發願。發願文摘錄如下。
發菩提心文: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但願與法界所有眾生,一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如今發心,不為自己求得人間的富貴與升天享樂的福報,也不為成就聲聞阿羅漢與緣覺佛的獨自解脫功德、乃至於各種方便權宜不了真乘的有著菩薩,我都不追求。
唯願依最上一乘空無所住而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誓願與無盡無邊所有的眾生,一同證得佛陀無上的果位,究竟了知無證亦無得的真實義諦。
超然法師講《圓覺經》發願文: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凈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但願我從今往後,都能夠安住在佛陀的圓滿覺性當中。在生生世世裡面,尋求善知識,都能夠如願以償,而不會遇到外道,以及二乘的老師。我將會依照這個大願而修行,逐漸斷除理障和事障等等一切障礙。當所有的障礙都斷盡了以後,我的願望就圓滿了,於是,就會榮登如來清凈解脫的法性寶殿,實證廣大圓滿覺性的微妙莊嚴之境界。窮盡於無邊虛空當中,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我都要幫助他們悟入究竟的圓滿覺性;當他們都悟入圓滿覺性以後,其中,根本就沒有可以取證圓滿覺性的人,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終究盡除無遺。先學會做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然後在有信仰的前提下,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說一些猛料的話:佛法的修持在於證悟,每個人在傳法的時候請說你證到的,不要說你知道的,在我認為的體系當中說知道但沒證到的一樣算造口業。
證到的時候,你說錯的也是對的;沒證到的時候,你說對的也是錯的澄清一下菩提心和發菩提心的意思:
菩提心:如來藏
發菩提心:發起證悟菩提(明心直至成佛)的心愿
深入閱讀: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第011-015集 第11集 菩提是什麼?(上)第12集 菩提是什麼?(下)第13集 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上)第14集 菩薩為何發菩提心?(下)第15集 發心後首應親近真善知識念佛法門:第16集-第20集第17集 發菩提心(一)第18集 發菩提心(二)南無佛法僧菩提心是「法界一相」 「菩提」是梵語,譯為「覺」。「菩提心」根據佛法的通義,一般分為三種,即「聲聞菩提心」、「緣覺菩提心」和「無上菩提心」。其中,聲聞菩提心和緣覺菩提心雖然可以為大乘所統攝,但是其本身與菩薩道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有無上菩提心才是大乘佛法不共於二乘的菩提心。無上菩提心之所以稱為「無上菩提心」,就是因為它包括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兩方面的內容(註一),因為「成佛」的意涵就包括「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 聖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言覺義者,為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而我們知道,這「法界一相」,並且為「一切如來平等法身」的,就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的眾生本心第八識、阿賴耶識,真心如來藏。
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要成為大乘菩薩,其基本前提即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而永遠不入無餘涅槃。 如何是「發菩提心」? 《大乘起信論》中說:「分別修行正道相者,謂一切如來得道正因,一切菩薩發心修習令現前故,略說發心有三種相: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這是在詳述發菩提心的三個層次:「信成就發心」是在資糧位中從十個信位到六住位所作的發心,還要配合在行門上「於外門廣修六度萬行」;「解行發心」則是從七住位明心菩薩開始,到十迴向位為止,所謂「見道位」的修行,這一階段要配合「於內門廣修六度萬行」;最後才是「證發心」的層次,是講這個菩薩已經得到初地入地心的道種智,發起「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的五分法身,從凈心地,也就是從初地開始,乃至菩薩究竟地,也就是十地為止的發心,配合以修行各地無生法忍現觀及解脫果的成就(註四)。
「菩提心」上多淆訛 宗喀巴著《譚崔十四根本墮戒釋》的評析?之二十九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里提到了兩種菩提心的修行方法,其一是「七因果修法」,其二是「自他相換」法。濟群法師的《菩提大道》一書是對《略論》的講解,講的不錯,可以參考。
濟群主頁
一、七因果修法更多關於「七因果修法」的具體內容請參見開頭鏈接。有關於如何實修的講解。七因果者,謂圓滿佛果從菩提心生,彼心從增上意樂生,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慈生,慈從報恩心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如斯次第,說為七也。
七因果的修法,來自阿底峽尊者的傳承。這是關於發起菩提心的心理引導,共分七個步驟,也是藏傳佛教廣泛運用的發心引導。
「七因果者,謂圓滿佛果從菩提心生。」七因果的建立原理,即認識到圓滿佛果是從菩提心產生。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必定不能成佛。接著,宗大師為我們詳細闡述了七因果之間層層遞進的關係。 「彼心從增上意樂生。」菩提心是建立在增上意樂的基礎上。所謂增上意樂,就是將「我要解救眾生痛苦」作為不可推卸的使命,作為必須承擔的責任。因為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否則,我們可能只是隨緣利他,遇到一點困難就會心生退意。 「意樂從大悲生。」悲,是拔苦之心。這種增上意樂又是從大悲生起,是因為對眾生的痛苦心生悲憫,從而發起解救他們的願望。這種願力不是針對某個或某一部分眾生,而是遍及一切的,這就不同於世人乃至聲聞的悲心。因為世人的悲心是有限的,一方面,覆蓋的面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生起的量也是有限的。而聲聞雖然也修四無量心,但並不是以此作為自身必須承擔的責任,是缺乏擔當精神的。唯有諸佛菩薩的悲心,才是廣大而無量的。 「大悲從慈生。」慈,是與樂之心。因為看到眾生痛苦而於心不忍,發願給予他們快樂。在佛教中,慈和悲又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 「慈從報恩心生。」慈又是從報恩心生起。慈悲從理論上說似乎很容易,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很多人會覺得:我對眾生沒有興趣,憑什麼要給他快樂?憑什麼要給他幫助?尤其是出現利益衝突時,我們想到的總是自己而不是眾生。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心理?就要從知母、念恩、報恩這些步驟進行。如果知道對方有恩於己,出於報恩的心態,就更容易對他們生起慈心。「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這種報恩之心,是從憶念眾生的恩情而生;憶念眾生的恩情,又從認識到眾生與我們有著不可分割的母子關係而生。為什麼說眾生於我們有恩?在無始輪迴中,一切眾生都可能當過我們的母親,對我們恩重如山。這種思考主要是幫助我們培養對眾生的好感。我們之所以會對眾生冷漠,無非是對他們缺乏好感。這就需要通過思惟進行對治,在思惟過程中調整觀念。當內心開始接納而不是排斥眾生時,就能對他們生起慈悲。這種好感越強烈,由此引發的慈悲也就越強烈。反過來說,當我們不曾對眾生生起好感時,即使勉強要求自己幫助他人,內心也是不相應的。 「如斯次第,說為七也。」像這樣發起菩提心的次第,共有七個步驟。其中,知母、念恩、報恩是生起慈悲的前提,而慈悲又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礎。我們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大乘種性,其實就是看他是否具有悲心。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積累不同,有些人生來就悲天憫人,而有些人生來就自私自利。當然,從緣起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可以通過修行加以改變的。七因果的修行,主要是幫助我們培養兩種生命素質,一是大悲心,二是平等心。大悲心,即菩提心生起的根本。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菩提心的修行是建立在悲心基礎上,是依悲心來引發菩提心,反過來,又是依菩提心來圓滿悲心。如果沒有悲心,就不可能發起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悲心就無法得到提升。平等心,則是菩提心成就的保障。如果沒有平等心,就會對眾生懷有強烈的好惡情緒,只願意幫助自己喜歡的人。問題是,這種幫助也是從貪執心出發的,是帶有染著的,是包含痛苦的,是屬於凡夫心的範疇。而菩提心是平等一味的,就像大地承載萬物而不揀擇,就像虛空容納山河而不分別。具備這兩種心行,菩提心才能發得到位,發得圓滿。否則,很可能夾雜著個人情感,是狹隘而短暫的。
二、自他相換修法
《道次第》中,關於自他相換的修習內容,主要是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說明自他相換的意義,二是說明自他相換的原理,三是說明怎樣修自他相換,四是發菩提心要達到什麼樣的量。
1.自他相換的意義
《入行論》云:「誰有於自他,欲速為救護,於自他當換,是即密妙行。」又云:「盡世間安樂,從願他樂生,盡世間苦惱,由欲我樂生。愚人作自利,能仁為利他,依此二差別,何須復多說。我樂與他苦,若不正相換,即不能成佛,亦無世間樂。」謂我愛執者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為一切圓滿之處,當思惟之。
這一段引《入菩薩行論》的偈頌,說明自他相換的意義。《入菩薩行論》是關於菩提心修行最權威的論典之一,在藏地備受重視。其最大特點在於,把菩薩道修行的原理闡述得非常透徹,讓你覺得就是這麼回事,必須這麼去做,否則就沒有任何退路。
「《入行論》云:誰有於自他,欲速為救護,於自他當換,是即密妙行。」《入行論》說:任何一個人,無論是想快快救度自己,還是快快救度他人,都要修習自他相換的法門,這是甚深微妙的修行,是成佛的捷徑。以下三個偈頌,也都引自《入行論》。 「又云:盡世間安樂,從願他樂生,盡世間苦惱,由欲我樂生。」論中又說:世間所有的安樂,都是從希望他人乃至一切眾生快樂而產生。世間所有的苦惱,都是從只希望自己快樂而產生。這和世人的觀念有很大差距。我們會覺得:只有為自己做些什麼才可能得到快樂,怎麼可能為別人做些什麼而自己得到快樂呢?那不是太奇怪了嗎?寂天菩薩接著為我們舉了一個極有說服力的例子。 「愚人作自利,能仁為利他,依此二差別,何須復多說。」這個偈頌以凡夫和佛的差別,說明必須利他的原理。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處處想著為自己謀取利益,結果卻在不斷製造痛苦和輪迴。而佛陀本著無盡的悲願,從因地行菩薩道到證道後弘法利生,都是為了利他,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由此成就大解脫、大自在。如果我們看到兩種心行帶來的不同結果,還需要多說什麼嗎?如果我們想成就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就必須像他那樣無我利他。如果我們繼續自己的凡夫習氣,結果必然是招感無盡的苦果。 「我樂與他苦,若不正相換,即不能成佛,亦無世間樂。」凡夫通常只希望自己得到快樂,而對他人的痛苦漠然視之,如果不改變這樣的心行,不將這兩種角色進行對換,將對自己的在乎轉給眾生,將對眾生的漠視轉給自己。那麼,不僅無法成就佛道,連世間有漏的安樂都難以獲得。我們現有的生命處境已經證明:這條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因為這麼做只會強化我執,成就貪嗔痴,使我們走在不斷製造痛苦的輪迴之路。自他相換修行的主要思想就在於,如果不相換的話,就不能成佛,就只有痛苦——這是我們必須看清的生命真相。 「謂我愛執者是一切衰損之門,愛執他者為一切圓滿之處,當思惟之。」這種愛護和執著自己的心理,是導致一切不幸、煩惱和痛苦的根源。而愛護一切眾生並希望他們得到安樂的心理,則是世間一切福報和成就佛果利益的關鍵。關於這一原理,我們需要反覆思考。這句話是菩提心修行的重點所在,也是整部《道次第》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雖然自他相換的觀念和凡夫心差距很大,但只要對佛法教義有一定認識,是能夠接受這一原理的。為什麼凡夫的生命是痛苦的?因為它是依無明我執而建立,本身就是製造痛苦的機器。而我執正是這台機器的核心部分,如果不從核心予以解決,痛苦將永遠不會止息。更多關於「自他相換修法」的具體內容請參見開頭鏈接。有關於如何實修的講解。
題主可能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個問題:
1.什麼是菩提心?2.如何找到菩提心?1.什麼是菩提心?
首先,菩提是梵語「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如同佛是梵語「Buddha」譯為覺者一樣,有沒有發現其中類似之處?其實「菩提心」也可稱為「佛心」,是覺者之心、覺悟的心或者說是覺悟人的思維方式。有點佛教常識的人應該都聽過「眾生皆有佛性」,這裡的佛性其實與菩提心是一個概念。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九云:「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凈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凈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凈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凈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本自具足的,是要去發覺的,而不是題主所說的「培養」。菩提心不能當做一般的「善心」來看待,善心是可以熏習的,但菩提心並不是。禪宗所說的「開悟」,修禪也就是要達到找到本自具足的菩提本心。
當然,佛度眾生,也有用「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法門。以此,為契合眾生的根器,我們又將菩提心分作;A.世俗菩提心,即為尋求無上菩提的發心,它是凡夫相續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及B.勝義菩提心:證悟自心遠離戲論的法界義,也就是指無分別智慧,這在登入聖地菩薩的相續中才有。此二者在解脫境界上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佛弟子一定要明白,前者只是後者的引子,後者才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明確菩提心的內涵,有助於我們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佛教以及佛教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是做好人好事?是放生?是吃素?是守戒律?這些問題都要好好思考,透徹的認識!
2.如何找到菩提心?
在知曉菩提心的內涵後,我們才能著手去找菩提心。佛教的各種法門無不是為此目的而展開,但眾生根器有利頓之分,所以佛陀當年才不辭辛苦為我們講解不同的法門。從眾生根器利、頓的角度,我們漢傳佛教地區有兩類法門最為流行:一是禪宗,二是凈土。但可能因為我們民族的性格在於務實,而較為忽略修學的次第(程序),所以目前實在很難找到一部指導佛弟子修學的程序性文件,傳統上都要跟著一位有證得的師父,由師父指導。
但有一部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論》可以去看看,該論依據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按「三士道」次第進行組織,修學次第清晰,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另外,關於慈悲心
題主切記慈悲是菩薩的境界,凡人不要強求。也不要錯把慈悲當做「善心」,善心和慈悲根本是兩個境界的問題。慈悲心在您初證菩提之後會自然流露,不用擔心。所以好好尋證菩提才是王道。希望以上對題主有幫助,謝謝!慈誠羅珠堪布
今天是講菩提心的修法,而菩提心有兩種: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現在還不講,基礎都沒有,證悟什麼呢?首先要修出離心和世俗菩提心,從最低限度開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兩種:一是願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願獲得佛的果位,這樣的念頭叫做願菩提心;不但心裡有這樣的願望,而且去實踐六度萬行,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講願菩提心,這是最關鍵的。
怎樣才能產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願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較廣的修法,在很多經書和以前的五加行開示中都有談及,故今天不再廣講,只是從總體上略講一下。若想廣修,則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則可只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若想最略,最簡單的修法就是只修悲無量心,其它的已包含於其中。今天只講舍無量心和悲無量心的修法,這也屬於一種簡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後,也就是三殊勝中的發心殊勝和迴向殊勝,以前已講得很詳細了,此處就無須贅言,現在便開始講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時,既不是僅僅把心平靜下來,什麼都不想,也不是去觀想佛像之類的對境,而是要去思維。思維什麼呢?思維輪迴中的眾生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要去認識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思維的能力,在對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就會產生動力,然後便會著手去做,這是很自然的。
比如一個做買賣的人,如果他清楚地看到某項計劃會帶來利潤,就會立即開始行動,否則,便會猶豫不決。此外,人們都願意去做自己喜歡或自認為有益的事情。所以,在發菩提心之前需要思維。
(一)舍無量心的修法
在修舍無量心時,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所要觀想的,不是佛像,不是本尊,而是人。觀想什麼人呢?就是觀想世俗中的人。將打坐前的準備工作做完之後,就靜下來,觀想自己的左右兩邊有兩排人,右邊一排是現世或前世傷害我的仇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左邊一排是我現世的母親、父親以及兄弟姐妹等對我有恩的人。這樣觀想好後,自己便像平時一樣,對右邊的人發起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發起愛心。嗔心和貪心雖然是煩惱,但這時卻需要讓它們發出來,以便下面繼續觀察。觀想的內容就是這些,下面是觀察的階段。
2、觀察。這時,該怎樣觀察呢?首先觀察,剛才我對右邊的人生起了嗔恨心,對左邊的人生起了愛心,不但這一次生起如此煩惱,而且經常都是這樣。以前我認為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仇人害我,我就應該恨他們;而父母等人卻有恩於我,我就應該愛他們。但是,現在我要深入地思維一下,這到底對不對呢?思維時,應該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進行觀察。具體的方法是:
(1)觀察右邊的仇人。首先是過去世。雖然從目前的情況看,右邊的這些人是我的仇人,害了我,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我的仇人呢?肯定不是。因為,沒有哪個人會生生世世害一個人。在過去的無數世當中,他們肯定做過我的母親,當他們作我母親的時候,是怎樣對待我的呢?肯定和現在的母親沒有兩樣。所以,在過去無數世中,他們不但不是我的仇人,沒有傷害我,反而是我的親人,給我帶來了種種利益,對我有種種恩德。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會不會一輩子都害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他們只是目前這樣害我,以後,我或者他們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一旦發生了變化,在這一生中,他們也會成為有恩於我的朋友。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在遙遠而漫長的未來世中,他們會不會生生世世都害我呢?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肯定會再做我的父母。那時,他們會和現世父母一模一樣地疼愛我、利益我。
以上是對右邊仇人(過去世、現世、未來世)的觀察。平時,我們對仇人的嗔恨心很大,經過這樣的思維,嗔恨心就可以慢慢減退。
(2)再觀察左邊的父母親人。觀察的方法與前面一樣。
首先是過去世。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是我的父母親人,賜予了我各種各樣的恩惠,是關心愛護我的。但是,在過去世中,他們是否始終是這樣呢?不是。在過去世中,他們肯定作過我的仇人,而且傷害過我,就和今天坐在我右邊的人一模一樣。同樣的,坐在我右邊的人今天雖然是我的仇人,但是,他們在過去世中做我親人的時候,也和今天在我左邊的人群一模一樣。時間改變了,左右兩邊的位置也會隨之而改變。
其次是現世。在現世當中,他們是否會一輩子都利益我呢?這也是不一定的。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和他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反目成仇。兒女怨恨父母,兄弟姊妹因財產糾紛而相互猜忌,朋友之間互相嫉妒,諸如此類形形色色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
再次是未來世。那麼,他們在未來世會是什麼樣的呢?未來,他們也不一定做我的親人。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他們肯定會一次又一次地做我的仇人。那時,他們也會像現在的仇人那樣對待我。
以上是對左邊親人(過去世、現世、未來世)的觀察。這樣思維以後,對左邊親人的片面愛心也會慢慢減退。
通過觀察便會發現,在輪迴當中,我們找不到一個絕對的親人和一個絕對的仇人。此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是如此地盲目,只看眼前的幾十年而已。自己所有的愛和恨,就是來自於如此狹小的範圍,我一直是根據這短短的幾十年中自己的所見所感,來判斷誰是我的仇人,誰是我的親友。如果我的眼光能超越這個範圍,看到過去和未來,就會發現以前的判斷竟然都是錯誤的。
這些都是事實,不是為了能夠生起菩提心才這樣講,實際上就是這樣。如果佛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就感覺不到,就會將親冤劃分得清清楚楚。但是,若從整個輪迴的角度觀察,誰是仇人,誰是親人,就是很難區分的。
總之,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父母,賜我以恩德,同時也都做過我的仇人,加害於我。既然如此,我對仇人便沒有了特殊的嗔恨心,對親友也沒有了特殊的貪心,這叫做無記的舍心。它既非善業,也非惡業,所以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超越這一層次的境界——對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該怎樣超越呢?
當貪心和嗔心基本達到平衡時,就可以停止以上的觀察,開始修知母、念恩、報恩等修法。
但是,如果在修悲無量心之前沒有舍心的基礎,我們的貪心和嗔恨心就會太不平衡,就只能對少數人修悲心,而不能對一切眾生修悲心,這樣就無法修起平等的悲無量心。
這時可以繼續觀察,他們做我父母的時候,對我都是恩重如山,但是,他們做我仇人的時候,是否對我只有損害沒有利益呢?不是這樣的。正是因為他們害我,才使我有機會修忍辱,並對他們修菩提心;也正是因為他們害我,才使我對輪迴生起厭患之心,並開始走上解脫道。其實,他們的加害也給我帶來了很多利益。所以,雖然他們害過我,但是,今天我不想重提舊怨,而只想念其恩德,只就眾生利益我的一面進行觀察。
(二)悲無量心的修法
接下來,便在無記舍心的基礎上,開始修悲無量心。慈無量心或者悲無量心是我們修菩提心時最需要的。
在修悲無量心時,也有觀想和觀察兩個階段。
1、觀想。這時,不用觀想很多人,只觀想自己的母親。有些人也許會因為兒時母親的拋棄等各種因素,而對母親感情不深。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就可以觀想人群當中對自己最親、最好的人。但一般情況是觀想自己的母親。
怎樣觀想母親呢?要把母親觀想在自己的面前,不用觀想本尊的相貌,而只觀想母親現在的儀容。如果她已經去世,就觀想她生前的容貌。
我們對母親本來就是有慈悲心的,但是還需要不斷加強,然後再將慈悲心遷移到其他人身上。早期是觀想母親,其次則觀想目前對我無利無害的普通人,最後便觀想仇人。在對仇人成功地修好慈悲心後,再將觀想的範圍逐漸擴大,最終將範圍擴大到天下一切眾生。
這樣一步一步修行是有必要的,如果沒有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雖然偶爾會冒出這樣的念頭:「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但是,在遇到一些具體情況時,就不會這樣想了。所以,首先從小範圍修起,再將對境一點點擴大,這樣修是最踏實的。
2、觀察。最開始時應該觀察現世的母親,這是因為對現世的母親容易生起悲心的緣故。這時,可以分成三個步驟來思維:
第一是知母,第二是念恩,第三是報恩。(1)知母。所謂知母,就是要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將來乃至獲得解脫之間也不例外。對於現世的母親,這一世就無須觀察了。可是還要思維:她不但現世是我的母親,而且在過去、未來的很多世中也肯定做過我的母親。觀想現世母親時,這樣思維就可以了。
但是,在將範圍擴大時,就要知道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生命源頭是極其遙遠的。雖然我現在因為無明的遮蔽,而變得如此無知,連明天將要發生的事情都不清楚。而且,在我剛出生,還是一個弱小生命的時候,肯定也有思維和感受,當時我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我也早已記不得了。然而,這些只是我不知道而已,並不等於不存在。同樣的,雖然前後世我也不知道,但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佛經里講過,在無始以來的輪轉過程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都死過成千上萬次,也生過成千上萬次,而大多數的生命都是依靠父母而生的。通過以上推理,我們可以知道,所有的生命都肯定做過我的母親。不僅過去如此,將來也是這樣。對其他人修知母時,要這樣思維。這樣觀察後,就能深深體會到,一切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這叫做知母。
(2)念恩。所謂的念恩就是指想念、回憶母親的恩德。在佛經中,將母親的所有恩德分成了五種:
第一是賜予肉體的恩德。人絕大多數是胎生的,當我們在中陰世界裡毫無自由地生活,不斷受到極為恐怖的中陰現象威脅,痛苦異常,走投無路,非常渴望能找到一個肉體的時候,因為跟這世母親有緣,才終於找到了投身之處。那麼,我們當然應當知道,沒有母親就不可能有我現在的身體。這是賜予肉體的恩德。
第二是賜予生命的恩德。剛出生時,我雖然有了這個身體,但是,作為嬰兒的我是沒有自理能力的,不可能依靠自己活下來,是母親養育了我,而沒有讓我死去。這是賜予生命的恩德。
第三是賜予財產的恩德。這種恩德,每一個人都知道。小孩子剛剛出生時是一無所有的,身上連一件衣服都沒有。但是,作為母親,卻能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財產全部送給兒女。當然,這些是一般的情況,在現在的某些地方,母親的這種恩德可能會慢慢淡化。但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就是這樣:父母不認為家產是自己的不該給兒女,而是把一生的積累全部送給他們。兒女也毫不推辭地把父母的財產當做自己的來享用。
在以前困難的時候,母親養育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別是貧困的母親。她是怎樣把我們養育起來的呢?在養育過程中她是怎樣無私奉獻的呢?對此,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肯定都不一樣。然而相同的是,每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兒女都有這種深恩厚德,包括很多畜生也不例外。
我們可以回憶小時候母親是怎麼心疼自己,怎麼養育自己的。她辛苦得來的東西捨不得自己用、捨不得供養三寶、捨不得布施眾生,把好吃的、好穿的統統讓兒女們享用。
在這裡,我講得簡單一些,法本上則講得十分詳細,其中的大多數內容是就西藏人的生活而談的,或許和你們的生活不太相符。但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思維。這樣思維後,我們會深深地體會到,原來,母親賜予了我這麼大的恩惠。
第四是教世間法的恩德。小孩子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懂,連說話、走路、吃飯都不會。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技能,不是學校教給我們的,都是母親教的。
第五是賜給修法機會的恩德。因為母親養育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學習和修持佛法,這是母親賜予我們的最大恩德。
在法本上就講了這五個方面的恩德。除此之外,母親對自己言之不盡的恩德,都可以拿來一一地反覆思維。
對現世母親修好知母、念恩後,就要將同樣的觀察遷移到其他人身上,並將範圍逐步擴大。其實,只是我們回憶不起前世而已,如果我們可以回憶,並在大街上見到上一世母親的話,那會是怎樣的感覺呢?實際上,無論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好,還是前面觀想的仇人也好,他們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將來也會做。在做我母親時,他們肯定對我有這樣的五種恩德。這就是念恩的修法。
(3)報恩。既然已經知道了一切眾生在多世累劫中都做過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有這五方面的恩德,那麼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呢?就是要報恩。這是修悲無量心的最終目的。
確實,平時遇到的所有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那麼,該如何去報恩呢?布施他們一些錢財,或是在他們生病時去照顧照顧,這是不是報恩呢?這是世俗人報答恩德的一種方法,菩薩也並不排斥,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並不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死輪迴的根本問題。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彼此之間已經這樣做過成千上萬次了,然而我和一切眾生依然流轉至今,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雖然母親們非常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切快樂,甚至包括炎熱夏季中一陣涼風的吹拂,但卻不知道什麼是獲得快樂的究竟方法;雖然母親們真心希望自己能不受一絲痛苦,甚至包括蚊叮蟲咬之類的微小苦痛,但卻不知道什麼是徹底斷除痛苦的最佳良方,卻被無明所驅使,終日造作與快樂背道而馳的惡行。比如,她們會為了自己的健康無病,而去作宰雞、殺魚等痛苦之因,所以永遠也無法滅盡痛苦。
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一切眾生解決生、老、病、死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該怎樣解決呢?是不是用神通和神變來解決呢?不是。讓他們明白生死輪迴的本體,怎樣拋棄煩惱和痛苦,懂得自己該如何走解脫道,這才是最關鍵的。
為此,就需要為他們傳講佛法,若想最究竟地傳講佛法,就要自己成佛。雖然目前佛法尚存於世,即使自己沒有開悟,也可以依照佛的教言來宣講佛法。但是,在佛教不存在的時間或地點,若連自己都不懂佛法,就更不可能為他人講法了。所以,還是需要自己懂得佛法,自己證悟,最終要自己成佛。
由此可知,報恩的方法不是別的,就是要讓一切眾生得到解脫,這是真正報答母親恩德的最殊勝的方法。然而,如果我們連自己的煩惱都控制不住,那麼不要說度所有的眾生,只度一個人都成問題。所以,我們要發願自己先成佛,再度化眾生;也可以發心自己與眾生同時成佛;或者是發心讓眾生首先成佛。讓眾生先成佛是最殊勝的發心,但實際上這樣發心以後,自己還是會先成佛的。
悲心的本體是願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痛苦,此修法需要四個具備:
1、具備想望:強烈地希求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痛苦;
2、具備發願:發起願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痛苦的心愿;3、具備發誓:下決心以自己的力量而令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痛苦;4、具備祈禱:祈禱三寶加持自己能夠令一切眾生遠離所有痛苦。這四個修法必須反覆地鍛煉。總而言之,悲心+發誓成佛=菩提心。
(4)觀想、思維的次第。在觀想好以後,反反覆復地思維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人心有一個特點:讓它學什麼,它就可以學會什麼,好的可以學,壞的也可以學。所以,要反覆地鍛練自心。
世俗人都知道母親對自己很好,在她剛去世時,總有一陣子會悲痛欲絕。但是,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自然的規律。而且,他們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還會想盡一切辦法將母親的恩德拋到腦後。於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的痛苦也就消失了。
但是,現在我們不能這樣做,而是要將那些往事一一地重新提起、反覆地回憶,由此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報答母親恩德的渴望。這種心念是世俗人所沒有的,卻恰恰是我們所要培養的。
當這種慈悲心在母親身上修得很成功的時候,再遷移到一個現世對自己無利無害的普通人身上,對他修知母、念恩、報恩;這樣修好以後,再遷移到一個自己今生不但不想利益,而且想還以報復的仇人身上,對他同樣修知母、念恩、報恩等一系列修法。修好以後,自己不但對他沒有了嗔恨心,而且有了很強的報恩之心。
我們雖然對現世母親、一個普通人以及一個仇人生起了報恩之心,但是還沒有對人群修悲無量心。所以,要將範圍逐漸擴大到一個村、一個鄉、一個縣……最後便觀想天邊無際的有情,對所有眾生修悲無量心。
這樣修好後,我們在世間便再也找不到一個所謂的敵人,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親人,都是我的父母,這不是一時的豪言壯語,而是內心感受至深的體會。那時我們便會一心一意地幫助他們,而且不是一般的幫助,就是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心甘情願為此修法。從此以後,我們就有了真正的菩提心,成為真正的菩薩。菩提心,就是通過這些修法得來的,既不可能從天而降,也不可能由地而生。
在今天的開示中,講了四無量心中的舍無量心和悲無量心,這是簡略的修法,廣的修法(四無量心)請參看五加行中的菩提心修法。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c/2015-12-17/726.shtml最近在摘抄詩經,來回答下吧沒有宗教信仰,但相對比較傳統,相信因果,好吧,可能說的有點跑題自己覺得性格相對軟弱的人,比較容易產生菩提心,如果冷漠,自私自利,可能挺困難的吧。
父母的教育就是什麼事情要先想到別人的好,也不爭任何,從小也比較內向,話不多,但會一直默默對別人好
後來覺得我媽性格太多軟弱,我得堅強,強大些保護她,有段時間脾氣真的特別不好,一點就炸,吹毛求疵,當然現在也沒多好,還在努力中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感情,和一些挫折,開始反省自己,真的覺得幾年前的自己脾氣特別差,特別作,特別過分,於是開始認真的審視自己,正視自身的不足
在這裡,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覺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一定要認真誠懇的正視這些問題
相信我,這隻會讓你越來越好,發現了就慢慢改正,我知道有些習慣很難改,沒人逼你馬上就變好,慢慢來,但一定要改,不能覺得我就是這樣,你要知道,沒有人欠你,沒有人該忍受你的壞脾氣,該無條件的對你好努力發現身邊人身上的優點,別總盯著人家缺點不放,發生任何事情,都多想想對方的好吧,誰都不容易
我就很會為對方找借口,哪怕對方真的不對,也不會覺得特別委屈,而且我特別會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總喜歡誇別人,是呀,我是發自內心喜歡這對方好的地方,看到的當然也是好的啦還有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多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視野開闊了,懂得多了,慢慢就會心生慈悲,真的被疼愛過,心會變的柔軟,然後,多經歷些挫折,可能開始會難過,但慢慢審視自身不足,循序漸進,這隻會讓你更好
當你對世界充滿善意,這個世界也會對你溫柔相待
但,為什麼我總是受傷害嘛,是不是還不夠好〒_〒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云何為五。
一者 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 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 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 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 恆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又復輪寶周旋轉時。四天下中一切病患。悉皆除愈。唯除三患。何等為三。一者 求欲。二者 段食。三者 衰老。又復輪寶旋轉之時。四天下中所有人民壽千萬歲。又復輪寶周旋轉時。四天下中一切人民。所有苦惱自然消滅。如是等無量無邊。希有不可思議之事。出現於世。爾時地天大王。復於久時作如是念。我今於此受諸快樂。五欲眾具頗更有處勝此以不。復自思念。我昔曾聞須彌頂上。有三十三天五欲資具。其事云何。爾時地天大王未除愛欲。厭惡人間所有五欲資財之具。欣彼天中上妙之樂。我今寧可往彼天上。爾時地天大王作是念已。王及四兵。忽然之頃至忉利天。爾時帝釋。遙見地天大王。作如是言。善來大王。善哉大王。即分半座命王令坐。王即就坐。爾時地天在彼天上。經無量百千歲分位而治。爾時地天大王。復於久時生大貪心。作如是念。我今應當退彼天主獨為天王。作是念已。即從帝釋半座而墮。並及四兵。至閻浮提安隱城中。爾時地天大王。久在天上受勝妙樂心生耽樂。忽至人間不能堪受人中資具身心沉沒猶如醍醐置熱沙中。尋即消化莫知所在。地天大王。身心沉沒不能堪忍。人中所有飲食精氣亦復如是。爾時地天大王。身心疲頓。而說偈言諸王大自在 不能除渴愛如乾草遇火 是故應舍欲常行於淫慾 未曾滿足時如渴飲鹼水 終不能除渴如眾流歸海 終無有滿足愛欲亦如是 曾無滿足時如火焚草木 無有厭足時愛欲亦如是 終無有滿足猶如深谷響 隨聲無休息聞聲亦如是 亦無休息時亦如盛香篋 受香無簡擇嗅香亦如是 亦無有厭足如杓撓美食 終無知止足舌貪嗜美味 亦無於止足如鏡現面像 亦無有厭足如是行欲人 於欲無厭足如虛空受風 未曾有厭足身常受諸觸 終無厭足時如夢中飲水 終不能除渴意所受諸法 亦無有厭足貪求愛欲人 復增長愛欲觀於諸境界 愛無厭足時見欲增苦惱 猶如火焚薪滅除諸愛欲 亦如水滅火佛言大王。汝知爾時地天大王。豈異人乎。大王當知。勿作異觀。地天王者即我身是。大王當知。彼地天大王。往昔之時豪富自在。貪求無厭遂便命終。何以故。諸根無厭。境無能滿。諸根如鏡。境如光影。諸根如幻。境界如夢。大王。應當安心此法。深自觀察勿隨他教。大王。此法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無上菩提。大王。應當遠離一切豪貴。應當消竭一切渴海。倒憍慢山。遠離一切衰禍。於一切法平等。非一切凡夫地。亦非聲聞之所能行。又非一切緣覺境界。乃是一切菩薩所行。一切諸佛正覺所證。王當安心勿令散亂。應作是念。我當云何於未來世。一切世間天人之中。得為燈明。為炬為光。為船為導為師。得為商主為首為無上。自度度彼。自脫脫彼。自安安彼。自得涅槃。令他涅槃。大王。莫觀先際所更豪富自在。大王當知。諸根如幻。無有厭足。無能滿者。境界如夢。不能令滿。先做一個善良的人!!!
修行佛法有三個階段。一,出離心。二,菩提心。三,空性見。修不修菩提心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根本區別。修大乘,修菩提心則有具體的修行方法來修。具體可參見一些高僧大德的論著。
人心之中有佛心,有菩薩心,有魔心,有鬼心,有狼心,有蛇心,自然也有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修出來的,而是自己冒出來的,怎樣讓它冒出來,就先修出菩提身。若修菩提身,須作菩提行。
首先,不能說是培育菩提心,我們一般講發菩提心,為什麼要講這個「發」呢?
首先,要認知一種現象,就是這個菩提覺性智慧,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在《華嚴經》里,釋迦牟尼佛悟道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德相,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也就是我們都有這種菩提覺性。但是菩提覺性是被掩蓋在我們的煩惱和執著裡面的。所以就需要發出來,這個「發」,就是激活、啟發和開發。所以一般講,我們發心有兩種發的來源。第一種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他自己就有這樣的善根,能夠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他自己就把這種菩提的覺性發出來了,這就叫自覺,自覺菩提覺性。這就是孔子說的「生而知之」,上根利智。第二種是勸發。依照已經發菩提心的人,來勸他知道娑婆世界的苦難,知道佛道的尊貴,讓他知道應該要去度眾生,眾生一體。因而,他就能發出這種求菩提,度眾生的心。這就叫勸發。
你最好看看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省庵大師是凈土宗十一代祖師,宗門下參「念佛是誰」開悟,也證得念佛三昧。大師的這篇文章對菩提心怎麼發,為什麼要發,菩提心的相狀,「相有其八」:這個相,總括起來有八種,「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有邪有正,有真有偽,有大有小,有偏有圓。怎麼樣發的正真大圓,都有非常詳細的論述。這篇文歷來很多高僧都講過,宣化上人,圓瑛大師,大安法師也講過,我建議你看大安法師的,通俗易懂,非常透徹。之前是謝丹師兄還是哪位舉例說,比如說我想跑馬拉松,但是跑出去一百米就已經喘不上氣來了,怎麼辦?
很顯然,在生活中持續練習。慈悲的花朵盛開在菩提心的清靜土壤,卻無法植根於「有所獲得」的煩惱土地中。
煩惱就是菩提,不是離開煩惱有一個叫菩提的東西;降服煩惱,就是發菩提心,你還要怎樣發菩提心呢?或許你這樣想,我先發個菩提心,然後讓這個菩提心來消除我的煩惱,如果這個菩提心是煩惱的你發出的,那麼它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煩惱呢。你除了無懼面對、深觀自身煩惱外,要到哪裡尋覓菩提?
佛法消泯因地,而不是樹立一個看似正確的因地。故,菩提心始於出離,而非建立。
一片葉子擋住光線,你不教導人們如何發現葉子,移開葉子,而讓本具光明自然流淌,卻不停告訴人們用種種手段練習光明升起,獲得光明體驗,訓練所謂的慈悲心,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難道不正是移走葉子(內心的無明)么?不檢查自身的過失,卻總想通過我執心作意諸多善行獲得加持,難道不正入摩羅的圈套么?
慈悲心無法被刻意培養,菩提心也無法借練習而獲得,因為你永遠無法將自己從椅子上搬起來。修持一定做的是減法。減的是無明妄想。而絕對不是以妄想思維之心做加法,加的再多再好也是0。因地法行,諸佛真實語。
遠離分別二見,首先遠離的是我與我所,沒有我與我的,分別的大樹在哪生根,沒有這根,你觀一切眾生都是自性如來,慈悲與謙卑就如泉水噴涌。
無「我」才能孕育真實的慈悲,有「我」的慈悲是善行。
慈悲眾生已經成為口頭禪了,有「我」,怎麼會有所謂的「慈悲」?不過是世間善行善念罷了。在布施眾生前,一定要無有遺漏地先將「我」布施出去,或許才有慈悲可言。
-澄江明月色成空做一件善事,就是分子數變大,分母就是空性的了解程度,理論上,分母越小,越接近佛。成佛就是分母變零,即徹底了解空性,無量功德。
很簡單,去屠宰場看看。
推薦閱讀:
※弦理論真的與佛教有不謀而合嗎?
※為什麼有很多學佛的人,都尊敬「聖嚴法師」?
※印光法師是菩薩再來嗎?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里形色相同願,如果都長得一樣了,怎麼分辨你我他,會是怎樣的體驗?
※大願法師的藥師佛與藥師七佛講記如何?可以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