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推薦關於漢傳佛教造像的書籍?
01-03
很多佛教題材的收藏品和印刷品,因不知造像本尊,總有誤會!如有個圖譜之類的圖冊,可以按圖索驥,對號入座了!
梁思成大師有本書《佛像的歷史》。
去亞馬遜搜索,《讀圖時代:佛像圖譜》。
最近一直在做相關書稿的修訂工作。我來分享一些我的所見所聞吧,希望可以幫到樓主。目前,佛像造像的專著個人感覺不如專題論文豐富,論文的話,又以博士論文最為詳盡。這裡是我的過眼錄,茲列於下:王昶撰《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清嘉慶刻本。
端方撰:《陶齋藏石記》44卷,宣統石印本。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
顧燮光:《夢碧簃石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毛風枝:《關中金石文字新編》,民國二十四年金佳石好樓石印本。黃浚:《尊古齋造像集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柯昌泗:《語石異同評》,北京:中華書局,1994。清代《八瓊室金石補正續編》、《山左訪碑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90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印,2002年3月第一版。?《隴右金石録》、《山左金石志》、《嘉慶寶豐縣誌》、《金石萃編補略》、《常山貞石志》、《金石續編》、《八瓊室金石袪偽》、《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益都金石記》、《(光緒)益都縣圖志》、《金石志》上、《(民國)續修曆城縣誌》《金石考》、《(民國)定縣誌》《金石篇》、《(民國)壽光縣誌》《金石志》、《(民國)鞏縣志》《金石志》,收錄於《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此書分二輯,第一輯共二十冊,第二輯共二十冊。今冊號依次而下,即順以一至五十冊。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北京大學圖書館金石組胡海帆、湯燕:《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曆代金石拓本菁華》,文物出版社,1998年。國圖書館善本金石組:《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石刻文獻全編》(一)、(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曆城縣誌局:《續曆城縣誌》金石考,民國十三年。吳元真主編:《北京圖書館藏龍門石窟像造題記拓本全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臨淄文物志編輯組:《臨淄文物志》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李靜傑:《石佛選粹》,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年。西安碑林藏,《西安碑林博物館藏碑刻總目提要造像題記》,線裝書局,2006年。常之英:《維縣誌》民國30年刊。《曆城縣誌·金石考》乾隆三十八年刊刻印行。《臨朐縣誌》清光緒刊印。《河南省志·文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景祐:《臨沂縣誌》,民國13年,金石.卷十二。《淇縣誌·古跡志》,民國八年撰修。舒孝先、崔象穀:《臨淄縣誌》,民國9年刊本,石印本。《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圖》,文物出版社,1998年。著作類:範祥雍:《洛陽伽蘭記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孫昌武點校:《觀世音應驗記三種》,中華書局,1994年。方若:《增補校碑隨筆》,上海書畫社,1981。鈴木虎雄:《沈約年潛》,商務印書館。魯同群:《庾信傳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杜鬥城輯編:《正史佛教資料類編》,甘肅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王子雲:《中國雕塑藝術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李凇:《陝西古代佛教美術》,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金申:《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文物出版社,1994年。季崇建:《中國金銅佛》,臺灣,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5年。林樹中:《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 魏晉南北朝雕塑》,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陝西省博物館:《西安碑林書法藝術》,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編:《魯迅輯校石刻手稿》, 1987年上海書畫出版社。杜鬥城、王亨通:《炳靈寺石窟內容總錄》,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李玉昆、劉景龍主編:《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匯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楊伯達著松原三郎譯:《中國瘞埋石佛研究》,東京,東京美術,1985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編:《龍門石窟》,文物出版社,1980年。劉鳳君:《山東佛像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劉鳳君等《黃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中華書局。劉長久:《中國西南石窟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金申:《海外港臺藏曆代佛像一珍品紀年圖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張寶璽:《甘肅佛教石刻造像》2001年,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金維諾:《中國古代佛雕》文物出版社,2002年。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李凇:《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中華書局,2002年。梁銀景:《隋代佛教窟龕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劉志遠:《成都萬佛寺石刻藝術》,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年。史岩編:《中國雕塑史圖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荊三林:《中國石窟雕刻藝術史》,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張燕:《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邢春如主編:《金屬陶器》下冊,遼海出版社,2007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佛雕之美一北朝佛教石雕藝術》,臺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朱亮:《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編》,科學出版社,1998年。
蔣文光:《元仙墓誌·李超墓誌·孫遼浮圖銘記·高湛墓誌》,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年。《陝西藥王山佛道教碑刻》第三卷,臺灣,2005年12月。《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藝術》,山東美術出版社,1999年。《大黃河文明展》,日本經濟新聞社,1998年。《海外遺珍·佛像》,臺北:故宮博物院印行,1986年。《歷代雕塑珍藏一一石刻造像篇》,高雄市:高市美術館,1998年。《中外學者文選學論集》,中華書局,1998年。《中國石窟·麥積山石窟》,文物出版社與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1985年。《中國石窟·鞏縣石窟》,文物出版社與日本平凡社合作出版,1985年。《山東文物選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
《麟遊縣誌文物勝跡石刻造像》,陝西人民出版社,1933年。《海外貞瑉錄》,《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第94冊。論文類:甘肅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調查炳靈寺石窟的新收穫》,《文物》1965年第3期。)史樹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80年第1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定縣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5期。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中國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閻文儒:《遼寧義縣萬佛堂石窟調查及其研究》,《文物參考資料》1951年,2卷9期。項一峰:《麥積山北魏115窟造像壁畫內容考釋》,《敦煌學輯刊》2004年第1期。羅哲文:《太原天龍山、蒙山的兒處石窟和建築》,《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4期。
金維諾:《四川石窟造像》《雕塑》2004年第4期。施萍婷:《建平公與莫高窟》,文載《敦煌研究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餘嘉錫:《北周毀佛主謀者衛元嵩》,《輔仁學志》二卷二期。趙立春:《鄴城地區新發現的慧光法師資料》,《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耀生:《耀縣石刻文字略志》,《考古》1965年第3期。陝西省文物普查隊:《耀縣新發現的一批造像碑》,《考古與文物》1994年第2期。李美霞:《臨漳縣博物館藏北周造像座、唐代造像與經幢》,《文博》1992年第2期。王巧蓮劉友恆:《介紹一件北魏太平真君元年石造像》,《文物春秋》2000年第3期。.林蔚:《棲霞山千佛岩區南朝石窟的分期研究》,《燕京學報》2005年(新19)。翟春玲:《西安出土北魏銅佛造像研究》,《文博》2003年第5期。翟春玲:《陝西青龍寺佛教造像碑》,《考古》1992年第7期。陳亮:《陝西扶風館藏北朝有銘佛教造像及相關問題研究》,《文物世界》2002年第5期。馬健中:《鞏縣石窟寺北朝造像題記考略》《中國書法》2010年第5期。金申:《流失海外的北魏早期石佛造像》,《收藏家》2006年第2期。李文生、孫新科:《龍門石窟佛社造像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王靜芬著、張善慶譯:《佛名與懺儀—以張榮遷碑和陳海龍碑為中心》,《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李玉瑉:《敦煌初唐的彌勒經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2000年7月。李玉芳、韓有成:《固原北魏及唐代石雕、金銅佛教造像的發現與價值》,《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李玉氓:《山東早期佛教造像考一劉宋至北魏時期》,臺灣:《故宮學術季刊》第21卷第3期。劉雙智:《陝西長武出土一批北魏佛教石造像》,《文物》2006年第1期。任博文:《北齊造像題記》,《中原文物》1985年第4期。釋見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彌勒圖像與信仰》,2006年四川大學碩士論文。張曉峰:《河北北魏太和十一年銘石造像》,《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胡國強:《兩件北魏「真王五年」造像銘考》《文物》2004年第9期。泰安博物館吉愛琴:《泰安大汶口出土北朝銅鎏金蓮花座等文物》,《考古》l989年6期。張燕:《藥王山造像碑》,《中國道教》2001年第6期。王景荃:《豫北地區景明年間佛教石刻造像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李凇:《臨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釋》,《中國道教》1996年第2期。辛長青、李治國、解廷凡:《雲岡出土比丘尼曇媚造像頌碑文考釋》,《法音》1983年第5期。龐文龍:《岐山縣博物館藏銅造像》,《文博》1989年第3期。韓偉、陰志毅:《耀縣藥王山佛教造像碑》,《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馮健:《陝西北朝佛教造像碑初探》,2005年6月西北大學碩士論文。張雅靜:《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的樣式特徵與風格演變(上)》,《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白文:《陝西洛川縣董子河摩崖造像》,《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2期。王景荃:《淇縣石佛寺北魏造像研究》,《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劉東亞、李國燦:《近幾年來河南徵集一批有紀年的銅佛像》,《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張雅靜:《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碩士論文。賀玉萍:《虎頭寺義邑造像的文化特徵及其他》,《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楊超傑:《龍門石窟姚尊造像考略》,《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陳立信:《鄭州發現北魏石刻》,《華夏考古》1990年第4期。鄭州市博物館:《鄭州市發現兩批北朝石刻造像》,《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施安昌:《北魏茹小策合邑一百人造像碑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4期。李獻奇:《北魏正光四年翟興祖等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郝金娥:《南京博物院藏兩件北朝造像碑淺析》,《東南文化》1998年第3期。宮大中:《洛陽北朝與隋唐造像碑》,《龍門石窟藝術》(增訂本)附錄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河南省鄭州市博物館:《河南榮陽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文物》1980年3期。荊三林:《濟南近郊北魏隋唐造像》,《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9期。衛斯:《山西平陸出土北魏至隋佛教造像》,《文物季刊》1993年第4期。王景荃:《孔惠超造像及其年代考》,《中原文物》2007年第6期。劉耀秦王保東:《富平現存的造像碑》《文博》1992年第03期。呂品、耿青岩:《淇縣現存的石窟和造像碑》,《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縣寺城澗村出土石刻造像》,《文物春秋》1990年第3期。新鄉市博物館:《新鄉北朝、隋唐石造像及造像碑》,《文物資料叢刊》第5輯,文物出版社,1981年。譚淑琴:《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四件造像碑》,《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邱明洲:《範縝&<神滅論&>發表的年代》,《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1期。楊清秀、賈擁軍:《新鄉市博物館館藏古代佛教造像》《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王麗敏呂興娟:《河北曲陽縣出土石造像》,《文物春秋》2002年第6期。崔天勇:《山東萊州市出土北魏銅造像》,《考古》1994年第10期。王亮:《山東臨沐縣發現青銅器》,《考古》1990年第2期。杜在忠、韓崗:《山東諸城佛教石造像》,《考古學報》1994年第2期。博興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博興縣出土北朝造像等佛教遺物》,《考古》1997第7期。王思禮:《山東廣饒、博興二縣的北朝石造像》,《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4期。王君衛:《山東昌邑保垓寺故址出土石造像》,《文物》1999年第6期。惠民地區文物管理組:《山東無棣出土北齊造像》,《文物》l983年7期。惠民縣文物事業管理處:《山東惠民出土一批北朝佛教造像》,《文物》1999年第6期。博興縣圖書館李少南:《山東博興的一處銅佛像窖藏》,《文物》1984年5期。常敘正、於豐華:《山東高清縣出土佛教造像》,《文物》1987年第4期。諸城縣博物館韓崗:《山東諸城出土北朝銅造像》,《文物,1986年11期。山東省博物館:《北魏正光六年張寶珠等造像》,《文物》1961年第12期。夏名采、莊明軍:《山東青州興國寺故址出土石造像》,《文物》1995年第5期。李少南:《山東博興出土百餘件北魏至隋代銅造像》,《文物》1984年第5期。王思禮、楊子範:《曲阜勝果寺出土銅造像》,《文物》1959年6期。山東省博物館:《東魏武定二年路文助造像》,《文物》1961年12期。常敘政、劉少伯:《山東陽信縣徵集一件東魏佛像》,《考古》1985年11期。諸城市博物館:《山東諸城發現北朝造像》,《考古》1990年8期。程紀中:《河北葉城縣發現一批北齊石造像》1980年《考古》第3期。張麗敏、孫彥平:《定州市博物館收藏的一批漢白玉佛造像》,《文物春秋》2002年第3期。盧瑞芳:《吳橋縣新場村出土石刻造像》,《文物春秋》1995年第2期。沈銘傑:《河北省景縣出土北朝造像考》,《文物春秋》1994年第3期。戴東方:《試釋江蘇淮安出土的東魏造像碑》《藝苑》·美術版1995年第3期張新斌、馮廣濱:《河南新鄉縣所見兩尊造像》,《文博》1988年第6期。劉東亞、李國燦:《近幾年來河南徵集一批有紀年的銅佛像》,《中原文物》1986年第1期。馮吾現:《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紹》,《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薛文燦:《新鄭北齊石造像》,《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林章芹:《河北省博物館藏十六國至北齊銅造像概述》《文博》2009年第4期。王景荃:《劉碑寺造像碑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梁雄德:《造像塔與造像碑談甘肅博物館藏魏晉文物》,《收藏家》2011年第11期。朱旗:《新鄉市博物館藏石造像選介》,《平原大學學報》1995年3月第1期。李懷瑤:《八件古代銅、石造像》《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4期。張林堂:許培蘭《南響堂山石窟新發現「大齊河清二年」造像銘文及龕像》,《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韓利忠:《盂縣出土一批石造像》,《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胡海帆:《北齊王勝族造像碑》,《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3期。周錚:《西魏巨始光造像碑考釋》,《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5年第7期。張建林、田有前:《陝北富縣發現一批北朝至宋代佛教造像》,《中國文物報》2010年2月26日。耀縣藥王山文管所:《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5期49頁。王麟昌、魏益壽:《麟游出土兩方北朝石佛造像》,《文博》1992年第3期。岳連建:《西安北郊出土的佛教造像及其反映的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3期。周到、呂品:《河南浚縣造像碑調查記》,《文物》1965年第3期。周到:《河南襄縣出土的三塊北齊造像碑》,《文物》1963年第10期。張俊良:《芮城北周隋唐佛道造像》,《文物世界》2005年第6期。白文:《北周天和年間四面造像塔》,《文物世界》2006年第2期。汪明:《北周觀世音菩薩石造像》,《絲綢之路》2010 年第2 期。蔣明明:《齊永明六年紀年石佛造像》,《 東南文化》1992年增1期。劉建華:《河北蔚縣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朱業微石造像》,《考古》1989年第9期。孫迪:《新田棟一舊藏北魏太和元年陽氏造金銅佛像》,《榮寶齋》2007年第2期。於祖培 張隴寧:《甘肅甯縣出土北朝石造像》,《文物》2005年第1期。唐學凱、劉興文、馬瑞雪:《河北省寬城縣出土北魏銅造像》,《考古》1990年第2期。《陝西臨漳的北朝造像碑》,《文物》1985年第4期。張秀清:《鄭州出土一批北朝銅造像》,《中原文物》1985年第1期。張雪芬:《河南博愛縣青天河峽谷新發現北魏摩崖觀世音像》,《華夏考古》2005年第1期。杜彤華:《新鄉市博物館購得一件北魏銅佛造像》,《中原文物》1978年第2期。何效義:《&<北魏王子悅等造像碑&>簡述》,《東方藝術》2011年第12期。於曉興:《鄭州市發現兩批北朝石刻造像》,《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孫善德:《青島市徵集一件北魏石造像》,《文物》1985年第1期。趙永紅、江達煌、張子欣:《河北臨漳鄴城遺址出土的北朝銅造像》,《考古》1992年第8期。臨朐縣博物館:《山東臨朐明道寺舍利塔地宮佛教造像清理簡報》,《文物》2002年第9期。張總:《山東曆城黃石崖摩崖窟龕調查》,《文物》1996年第4期。郝萬章、張桂雲、李運寬:《扶溝縣出土北魏韓小文造像碑》,《華夏考古》1998年第1期。盛濤、陳潔:《廣元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四川文物》2004年第1期。寧蔭棠:《山東章丘市發現東魏石造像》,《考古》1996年第3期。胡新立:《山東鄒縣發現的北朝銅佛造像》,《考古》1994年第6期。李培林、郭銀堂、符甯樂:《山西寧武東魏佛教造像碑考記》,《文物世界》2003年第6期。王巧蓮、劉友恆:《正定收藏的部份北朝佛教石造像》,《文物》1998年第5期。《太康縣發現東魏造像碑》,《中原文物》1980年第1期。常敘政、李少南:《山東省博興縣出土一批北朝造像》,《文物》1983年7期王愷:《江蘇徐州發現北齊銅造像》《考古》第7期。沈銘傑:《河北武邑出土一件北齊造像》,《文物春秋》1997年第1期。任志錄:《山西陽泉市新發現一批佛造像》,《文物世界》2001年第2期。張立明;蔡連國:《山東平原出土北齊天保七年石造像》,《文物》2009年第8期。劉建洲:《密縣超化寺北齊造像碑》,《中原文物》 1994年第1期。段鵬琦:《洛陽平等寺碑與平等寺》,《考古》1990年第7期。胡海帆:《北齊王勝族造像碑》,《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3期。沈德、熊黎輝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東魏造像碑拓》,《華夏考古》2005年第4期溫玉成:《洛陽市偃師縣水泉石窟調查》,《文物》1990年第3期。王青茹:《淺談龍門石窟中觀世音菩薩的造像》,《中州今古》2002年第3期。郭志成、周桂香:《北朝晚期山西石雕佛像造像藝術風格初探》,《滄桑》2001年第4期。徐蕊:《洛甯縣北周兄弟三人造像碑》,《中原文物》2004年1期。王寄生:《山西運城柏口窯出土佛道造像碑》,《考古》1991年12期。閆雅梅、王俊:《山西吉縣掛甲山摩崖造像調查簡報》,《考古》2010年第11期。趙力光、裴建平:《西安市東郊出土北周佛立像》,《文物》2005年9期。宿白:《南朝龕像遺跡初探》,《中國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雷玉華、顏勁松:《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簡報》,《文物》1998年第11期霍巍:《四川大學博物館收藏的兩尊南朝石刻造像》,《文物》2001年10期。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館藏萬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簡報》,《文物》2001年10期。張肖馬、雷玉華:《成都市商業街南朝石刻造像》,《文物》2001年第10期。袁曙光:《成都萬佛寺出土梁代石刻造像》,《成都文物》1991年第3期。《陝北富縣發現一批北朝至宋代佛教造像》,《中國文物報》2010年2月26日。《北周天和釋迦造像與題記》,《四川文物》1999年1期。外文類: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第81頁。大和文化館:《中國的金銅佛》,奈良:大和文化館,1992年。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1至15卷,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2-1956?年。大村西崖:《中國美術史雕塑篇》東京國書刊行會,1980年覆刻。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雕塑篇》,國書刊行會,昭和四十七年,第174頁。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論》.吉川弘文館,平成七年十一月。石鬆日奈子:《北魏河南の一光三尊像》,東方學報。松原三郎:《增訂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松增》館,1966年9月。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86卷第10期〈佐文〉,1997年。)《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東京,平凡社,1983年6月。松原三郎:《埋もれた中國石佛の研究》,東京美術,1985年出版。和泉市久保物紀念美術館:《六朝時代的金銅佛》,和泉市,和泉市久保物紀念美術館,1991年。《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東京,平凡社,1980年11月。長廣敏雄:《南朝佛教刻畫》,《六朝時代美術研究》,昭和44年,美術出版社。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王惕《佛教造像法》
推薦閱讀:
※轉世靈童是怎麼回事?小孩為什麼可以記得另一個人的生前細節?
※有什麼渠道驗證上師真偽?
※阿含經里五蓋為什麼沒有痴?
※在知乎佛教版塊真修行的少,不修行的多,為什麼指手畫腳的更多?
※佛法是批判世間對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