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圍棋棋手中棋力最接近「圍棋之神」的人是誰?

前段時間和棋友討論到了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09-10年的孔傑,也有人說是吳清源,李昌鎬甚至坂田的,大家認為是誰呢?

另問:巔峰時期的孔傑是什麼樣的存在?比之大李如何?


你這個問題答案是唯一的:吳清源

去年此時,吳師百年,我把身邊的職業棋手能聊上話的都問了一圈,他們對吳師的評價,集中在以下兩種回答上:

下得不是棋 or 穿越者

回答下得不是棋的,都很坦率地加上一句「因為我確實看不懂吳大師在下什麼」

回答穿越者的,會用一種讚歎、唏噓、驚魂未定的口氣強調「簡直像一個現代棋手帶著一身絕學穿越到那個時代下圍棋的」

現代棋手是什麼?是道場,無休止的分組小循環、每月大循環、比賽、死活題官子題訓練+網棋,每年穿梭各大圍棋對弈平台上千盤對局打磨熟練度和棋感+家長放棄工作北漂陪讀+價格不菲的職業棋手指導棋和復盤,大環境+財力+天分的結合,才有了現在風靡棋壇的90後世界冠軍群。

吳清源學棋年代是啥環境,舊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全憑自己琢磨,以及家裡訂閱自日本的圍棋雜誌和棋譜,父親辭世後去段祺瑞那裡討飯,和段府的其他棋客切磋,然後13歲成為北京第一高手,14—15歲赴日被日本棋界直接授予三段,當時的棋界最高點秀哉讓二子贏不下來,事實上自那以後,吳清源說是拜師瀨越憲作,考慮到日本圍棋的授業環境,吳師應該還是自學為主,瀨越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個環境(當然這個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

然後吳師就靠著這樣的環境,把自身實力不斷提升,提升到了可以令現在的職業棋手「看不懂」或驚嘆「穿越者」的水平,從這個角度說,吳師確實有點穿越者的意思。別人靠訓練量,不斷與人對弈,老師家長督促練出的技藝,吳師用14歲前的閉門造車+赴日後的、100年前的訓練環境也達到甚至超越了。題主問「圍棋之神」,吳師就是古往今來所有棋手中,最接近神的那一個,誰都沒資格跟他比。

當然他最接近神的一點,是他的年齡,「我總要活到100歲,把該做的事做完」——某次採訪,「為了能夠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歲」——自傳《中的精神》自序,結果就真的不多不少活到了100歲。

以及私人以為的這一點,那是圍棋史上極為難解,又無人願意提及的一大謎團,必勝之勢,即將2:0領先的橋本宇太郎惡手連連,生生將一盤勝局,以及一場十番棋的成敗推到師弟手中。日本棋界為此困惑不已,以致眾說紛紜、怪談連連。「橋本先生該落子時,不知從哪裡傳來了陣陣鼓聲,妨礙了他繼續思考」「當橋本先生思考時,蜘蛛就從房頂上垂落下來,倒掛在他的眼前……」,若果真如此,或許下面這段解釋,才是篤信鬼神的日本人,不肯訴諸於口的真相:在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棋手即將徹底告別圍棋的當口,數千年來無悲無喜,漠視一代代棋人悲歡離合,自己無動於衷的圍棋之神終於坐不住了,玩弄過無數棋壇王者的命運後,棋神將他那點可憐的、罕見的愛投向他最虔誠的孩子:

「為了追隨我,你奉獻了自己的一切,你壓彎了手指,戰勝了肺結核,你背井離鄉,被同僚排擠、被同胞唾罵,在追求棋藝的大道上,你甚至連做一個世俗之人的資格都可以摒棄,那麼現在你到了處境最困難的時候,我不會讓你在這裡倒下。繼續落子,在這塊棋盤上,你就是神」

——這段兒是我小時候寫著玩兒的,取材自吳大師的第四次十番棋暨與橋本宇太郎第一次十番棋第2局

然後說孔傑,巔峰孔傑,哎呀這個虎撲愛用的定語放到孔傑身上太合適不過了,不光是題主你的棋友,我想很多人都懷念那一段「傑出」的日子。巔峰孔傑意味著什麼?只看數據,在2009——2010年間連續進行的三星LG富士通BC卡四大世界大賽中刷出外戰外戰13連勝,合計18勝2負砍下其中三冠,注意13連勝這個記錄,剛剛被柯潔打破哦,想想柯潔今年有多猛。

說棋的話,那段時間孔傑的棋觀賞性與質量並存,有條件的話可以去翻當時的圍棋天地,當然最登峰造極的一幕還要數LG杯半決賽VS朴永訓的那手「致敬秀榮」的「逃死子」

就是101那手,從93到101這一串當真是拍案叫絕

你問和大李比如何,我認為至少是不次於大李的。

但是,古力、李世石、還有今年的柯潔,都曾在接近一年的時間內搞出過變態勝率和奪冠率,而曾經的大李,更是不止一次碾壓著那時候的圍棋界。單比巔峰,我覺得孔傑帶給自己人的安心感和給敵人的絕望感,都不次於以上諸位了,唯一的遺憾,是這段美好的時光幾乎囊括了孔傑全部的大賽榮譽簿,滿打滿算時長也沒超過兩年呀。

所以結論是單比巔峰孔傑誰都不怵,比總體的話還是換個話題比較好。

加一句應景的,2014年11月30日,吳清源去世。

2016年3月9日起,谷歌圍棋AlphaGo連勝14項世界冠軍得主李世石。

失去了神的守護,人類在冰冷的科技面前,頭一次意識到自己是那麼的脆弱無助。

很遺憾吳師未能活到親眼見證電腦戰勝人類的那一天,

又或者……這也是天意?


這個要看怎麼定義這個問題。

如果說是棋力更強就是更接近圍棋上帝,那麼肯定是柯潔、李世石們更接近。圍棋是不斷進步的,當代圍棋的知識儲備每天都在飛速增加,訓練方法也遠遠超過二十年前。 圍棋到了現代已經進入了工業化時代,不是過去內弟子制的小作坊能相提並論的。吳清源、各位本因坊、黃龍士們再強,在知識儲備上也比現代棋手差太遠了。即使是純拼計算力,我也不認為古代的棋手會比現在每天把死活題當飯吃,下大量訓練棋的當代棋手們更強。

如果說把「更接近上帝」定義為:「處於無知的時代中,以人類有限的智力水平,卻神一般地做出了超出時代的發現,推動了圍棋的發展」,那麼我認為首先注重棋子效率的道策、重新定義中腹價值的吳清源,重新定義後半盤價值的李昌鎬,都可以稱作接近神的棋士。


接近「圍棋之神」的人,我的答案就是——吳清源。而且沒有之一。

首先,需要明確,「神」是個什麼概念。我的理解,神是超越凡俗的,是深不可測的。這種超越凡俗的狀態,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而非奇巧的技術。

神不會有勝負心,但是常勝;神不會有功利心,但常先。

對於現代人來說,看見的圍棋,不過是一種競技項目,忽視了圍棋的哲學屬性。所以縱有李昌鎬、李世石之流,也不過是一時的霸者,遠不能以「近神」論之。

從技術層面而言,現今韓國圍棋確實實力強大。

但個人以為,這已是他們實力的巔峰,不可能再進一步。原因就是韓國棋手的格局太狹小,勝負心太重,為求勝負,多醜陋的棋形也能下得出來,而且毫無迴旋餘地——一味求狠,總是以背水絕境的姿態去做不計代價的一搏。雖然棋力值得稱道,但棋味卻如同嚼蠟,缺乏藝術上與思想上的內涵。

觀看吳清源的棋,永遠是一種享受。即便是個業餘愛好者,也能透過他的棋譜,感受到一種均衡之美。

如果僅從技術層面,以今天的頂尖高手的實力,未必不能在棋盤上與吳清源一爭勝負。但在精神層面,卻無人可企及。吳清源的圍棋思想,在當時,為整個圍棋界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到今天,依然難以被超越。

縱觀近現代圍棋,至今還沒有第二個人可以與之比肩。

=====================================================

3月17日更

本人對於韓國流的評價,有些網友不太認同。針對這樣的意見,說說自己的觀點,算是一種交流吧。。。

劉超

贊同吳清源神話。但是樓主說為求勝什麼醜陋棋形都下出來,往往這種能取勝的醜陋棋形,是非常美麗動人的。

彭小朋

也不用貶低韓國人吧,下棋比賽多半會有求勝心,難道天朝棋手就格局很大?

這裡沒有對錯,只是理解圍棋的視角不同。。。

從競技的視角來看,自然是「勝者為王」。誰能取得較高的勝率,自然就有更多的話語權。所以,前些年,韓國棋手的勝率確實無話可說。。。。

但是,圍棋僅僅是一項競技比賽么?

我以為,圍棋中蘊含著更多的哲學道理。故從哲學視角來看,圍棋始終需要的是一種全局性的均衡——這是我早年學棋時得到的重要教誨之一。

古代道教思想,崇尚水、土二物。認為水德有厚積薄發之趣,處污而能自凈,不爭先而能自先,集天下之至柔,終沛而莫能當之者;土德,則是生養萬物而不自以為功,厚重而莫能傷。總而言之,就是一種謙遜厚道、無欲而剛的品德。

而五行中其他三象,爆烈如火者,不過一瞬;欣榮如木者,不過一春;鋒銳如金者,不過一時;皆不能持久。

做人也是這個道理,處柔安順,可以長久;蠻橫霸道,終遭覆滅。王道和霸道的分水在於此。

圍棋也是如此,王道就是一種必然,霸道則是偶然,必然為長久,偶然為一時。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什麼是必然?只能通過時間的考驗——

吳清源的棋譜和著作,不論是創新還是傳統,處處體現全局意識。即便在今天看來,其結果都是必然,是典範。

反觀韓國棋手,多是局部巧思,而長於混戰。技術價值高于思想價值。招法雖引人注目,但不值玩味。一旦遇見技術更為全面的高手,則無半點勝機。

二者相較,吳清源的棋是先為不可勝而後勝人;韓國大多數棋手(個人以為僅李昌鎬一人除外,但也無法與吳清源比肩)則是不求勝己先求勝人。王霸之氣,就此分明。

故唯自勝者恆勝。


阿爾法狗


除了吳清源想不出其他人。昭和棋聖。江流兒一樣的存在


雖然這個答案很老套很沒有新意,但我還是會說,吳清源。。

考慮到時代和歷史條件,他帶給人的震撼(至少是給我)是超過李昌鎬的,自然也超過別人。

如果只說巔峰或者某一段時間內的話,人選也有很多,樓上丁同學詳細說過的孔傑,以前的聶衛平,等等,都有很傳奇也很精彩的事迹。


現在不是很清楚了,阿爾法狗


這答案只能是吳清源,襯托他的大棋士非常多,如木谷實 ,坂田榮男,橋本宇太郎,高川格,藤澤朋齋,誰不是響噹噹的人物?擂爭番棋,都把他們打倒,創造一個時代,這種事,今天看也是奇蹟不是嗎?迄今沒人複製過。


雖然吳清源和我賽清源還是相差了那麼一點點,但不可否認全盛時期的吳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往往一個棋手的名字流傳後世,並非全靠棋力高深(當然很重要),更在於他對圍棋理論的貢獻,百年之後也許不會有人記得當年的剃刀阪田、鼴鼠趙志勛,但武宮正樹的宇宙流後人定然回去研究、李世石的圍棋思路會被提及,更不必說吳清源的現代圍棋觀念了。

若論古往今來之對圍棋的貢獻的話,古人黃龍士、桑原秀策,今人唯吳清源一人矣。


也提一個日本人本因坊秀哉


推薦閱讀:

圍棋博弈中好像第一步放在中心比較好,這是否有違「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呢?
圍棋的總盤數是多少?
圍棋人工智慧 Zen 19K2 12.4 版是否已經有職業棋力?
金角銀邊草肚皮科學嗎?
如何評價 2016 年應氏杯決賽唐韋星 3-2 戰勝朴廷桓?

TAG:圍棋 | 棋類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