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公司前景如何?

AMAT,ASML,Lam Research,KLA,Tokyo Electron等公司在半導體設備的細分領域表現如何?預計摩爾定律在5年以內失效,半導體設備是不是已達瓶頸?


謝謝邀請!總結下,如果半導體需求增長,各大foundry擴廠,18寸wafer開始商用,設備5年~10年內還是這些廠商的天下,如果不擴廠,再好的技術也是屠龍之技。

題主列出的幾家半導體設備公司都是行業內的壟斷者,ASML就不說了,在Litho領域沒有競爭對手不說,還能跟客戶刷橫,「你們不給錢我就不研發」,Intel,tsmc,三星乖乖掏錢,三星西安建廠的時候,所有設備廠商排隊去拜見,一家半小時,像面試一樣,唯獨ASML銷售穩坐辦公室,愛來不來,公司的人員流動率不到2%;AMAT全球第一大設備廠,TEL第二大,2013年9月嘗試合併,其他設備廠商嚇的不要不要的,客戶也是反映這一合併壟斷市場,以後就一個全家桶套餐,愛買不買,最後反對的聲音鬧的動靜太大,1年多以後被美國商務部否決合併方案,2家的技術優勢都很明顯,各有擅長,地位穩固;KLA和Lam剛剛合併,各自的市場地位也都不容易撼動。

只要物聯網智能硬體需求牽引,半導體產業鏈就任然是世界上最高科技的產業之一,也是創新和人才集聚的地方。半導體設備作為這個產業的基石之一,整體肯定是向上的趨勢,近年來半導體設備的研發難度和門檻越來越高,大公司的收購整合趨勢明顯,中國的設備廠商也在發力追趕,哪家公司能夠保持領先、哪家能突圍突破,就看各自的命運了。

關於摩爾定律,本來就是半導體行業精英向自然的勇敢挑戰,一定會失效,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唱衰的聲音,但是每一代半導體人都在拼盡全力不讓摩爾定律在自己這一代失效,用老羅的話來說,就是天生驕傲,有人說核武器的威脅使得世界大戰無法進行,人類已經不思進取了,就連航天事業也止步不前。目前也就電子行業還在拚命,但如果沒有摩爾定律,估計到地球資源耗盡,人類還沒法進行星際遷移,從這個角度看,摩爾定律也許是人類對自身的救贖。

最後,讓我們看看FinFet發明人胡正明是怎麼看半導體未來

摩爾定律終結怎麼辦?

胡正明:我給我的學生總是這麼說---其實這一行真正重要的是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好,你的報酬一定是高的。另外要看到這一行將來有沒有長遠的發展,我也曉得年輕人真正擔心這件事,我覺得半導體再發展一個世紀都是可以的。

常常有些學生和年輕的工程師問我說,我們這個半導體產業將來的前途怎麼樣,不是摩爾定律要結束了嗎?我跟他們說,會繼續下去。原因很簡單,知道這個原因我想你大概就會同意我的想法。

我們學校裡面,又有化學家,又有物理學家,他們都看到了高科技需要半導體,他們也聽到了摩爾定律要結束了,所以他們過去十幾年都花了很多工夫都在想有什麼辦法來取代半導體。我有機會跟這些諾貝爾獎級化學教授、物理教授交流,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跟他們談過很多,我可以說沒人能看到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半導體!但是他們看到很多可以幫半導體前進的東西。

既然不能夠取代半導體,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半導體給世界的好處,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了,還是說我們這個世界還需要半導體來做更多事情?

我的答案是我們的世界一定還需要更多更多智慧器件,這些智慧器件只有半導體能夠在下個世紀給我們的世界,數字革命只是剛剛開始,智慧器件和數字革命,他們的基礎都是半導體,既然沒有其它的科技能夠取代半導體來做數字功能和智慧器件的基礎,那麼我們這一行應有一百年的遠景。 因為這個原因,我如果今天再重新選一行的話,我還是會選這一行,因為我覺得它還有很大的前途。

我覺得數字革命剛剛開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要改進人類生活,一定要靠電子智慧。 我們最近在想把一個新功能放在FinFET上面,它只要5個納米的新材料,我算了一下,如果把所有晶片上都加5納米新材料的話,每年一共只要 1000公斤材料,就又可以有一場新的革命了!


摩爾定律五年內失效?這看的大概是2011年的新聞吧。因為2016年,摩爾定律已經宣布失效了。也就是說,intel等巨頭已經宣布在半導體路線圖裡不再以縮小尺寸為目標,而轉而以減少能耗為目標了,不信我的話?nature的話,你信不信

The chips are down for Moorea€?s law : Nature News Comment

再回到問題,摩爾定律失效後,半導體設備會不會到瓶頸,這個僅僅從摩爾定律根本看不出來。因為摩爾定律是無法取決供求關係的。當然,對於少部分用戶(個人用戶),摩爾定律的終結意味著pc更新率的降低(這點從intel 2016年宣布的大部分裁員集中於pc部門可以看出來),而高端處理器的市場,則需要看amazon和google的需求有沒有萎縮,只要它們還在增長,每年就有大批最高端的cpu需要出貨去裝備他們的伺服器。

所以,如果這一波互聯網經濟浪潮開始退潮了,那半導體製造業必然連帶著半導體設備廠一起衰落。至於這個,我無法判斷什麼時候到來。

最後說一句,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引用胡正明的話是完全不靠譜的,這些人屁股決定腦袋,他們沒有信心,股票都會跌。我曾經有幸親自見過henry samuli,當時他非常高調的對未來表示信心,就在一個月後,avago合併broadcom,broadcom大批裁員。


不會不好,微細加工技術會擴展到其它領域,早期的LED,太陽能,近期的比如mems,生物。但至於是不是題主說的這幾家,就不一定了


根據知友的提醒,發現自己視野太片面了,回答過於絕對。更新請看評論區!

-------AMAT主力做depo,Lam 主力做Etch,各自是業內最高水平,同時也都想擴大生產線,最近他們都在做另一家專長進行嘗試,AMAT做etch,Lam做depo,我知道各自的一個項目,具體就不說了。其他公司不是很了解。

最近他們很多設備都銷往中國。

半導體還有很多目標沒實現,每年都有ITRS在指導呢,一想到其它的器件的不盡人意的性能,只有半導體能夠完成人們的需要,所以基本需求還是在的。唯一我覺得需要重視的是柔性半導體,這個與物聯網的需求結合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能是一個perk,刺激點。


並不是設備的瓶頸,主要是材料的尺寸已經接近極限。另外,從硬體市場的角度看,再縮小尺寸未必能顯著提高收益。因為隨著硬體性能的不斷改善,用戶對工作頻率這類參數已經不再敏感。也有可能採用其他材料取代硅,但這也可能導致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變化。不像縮小尺寸,目標明確,而且容易保持設備的優勢。


目前國家大政策在支持。未來15-20年是黃金期。現在全國fab 遍地開花


記得之前有人po過高盛的報告

foundry數量趨於穩定

所以總體來看,設備供應商的收入穩中有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高通試圖收購 NXP?
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中芯科技,日月光,矽品,聯電,台積電 這些半導體晶圓公司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嗎?
半導體有什麼好處?為什麼IC(集成電路)要製作在半導體上?
半導體不同的產品都需要不同的生產線嗎?平常所說的10nm工藝是指所有產品的工藝還是單指晶元的工藝?
晶元裡面有幾千萬的晶體管是怎麼實現的?

TAG:微電子 | 晶元集成電路 | 半導體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