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筆下的少林寺是名門正宗少有負面描寫,而道教道士卻壞人多呢?

天龍八部的方丈和韋小寶都是小說正面人物,那個回答的別亂講


應該這麼說,金庸小說中,少林武當兩派的一把手在大是大非的旗幟、道路、路線問題上都是正確的。

部分領導幹部的生活作風的問題(如:玄慈方丈與葉二娘的糾葛)、對下屬監督管理失職的問題(如:紅葉禪師對弟子渡元管教不力)、脫離群眾和實際的問題(如:空見、三渡師叔侄等對成昆認識不透徹、未能及時劃清界限)等,都基本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可以以「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解決。

而金庸小說中除武當派之外的道教門派,問題的確相當嚴重。鐵劍門、青城派、全真教、逍遙派、泰山派等等諸門派中,都曾出現深刻的敵我矛盾。貪污腐化、篡黨奪權、執政能力建設荒廢等等問題層出不窮,紛紛被革命領袖採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方式嚴肅處理。

至於為什麼金庸小說中的道教門派會有這麼多問題,不敢妄下結論,斗膽猜測:這也許與道教作為多神的原生宗教的民間性、世俗性特徵有關——本來就典籍雜糅、門派枝蔓,又代代衍生,深入到宗法祭祀、神仙方術、養身之道等多個方面……攤子鋪得太大,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那麼,為什麼金庸筆下少林寺「天下第一名門正派」的大旗一直不倒呢?

這可能就是武俠世界的政治正確吧。

等哪天沙瑞金也腐化了,人民的名義也就成了權力的遊戲了。


反對題主拿一個門派對比一個宗教

道教門派中沒有證明描寫的仔細想想只有青城派(等待打臉)(以余滄海和青城四獸為代表)

而武當派(除了青書)和全真教都以正面描寫居多,畢竟從金庸當時的史觀來講對抗少數民族入侵的基本都是好人.

甚至兩任五絕之首都是道教中人

如果拿佛教來對比金輪法王(神鵰)和鳩摩智(天龍八部)兩個人在書中的份量想來也是比余滄海和全真教第三代要來得重

題主你非要說你說尹志平(新版叫什麼來著,看來金老對尹家人的傷害很難彌補啊)比金輪更壞我也沒辦法

@李典把成昆算到少林里真的好嗎…

女主盈盈是邪教聖姑,少林軟禁她在江湖上也算是政治正確吧


因為金庸本人就信佛教。


題主問的就有問題,少林跟道教不是一個層次的概念,這樣的類比不對。

少林是金庸筆下佛門武學泰斗,但不代表所有佛門。佛門還有密宗的金輪法王、大輪明王鳩摩智、射鵰里金國趙王府的靈智上人等等,幾乎都是反面角色,血刀老祖也是和尚,禪宗也有天龍八部里上少林找麻煩的五台山清涼寺神山上人貪嗔痴三毒俱全,滅絕師太是比丘尼也沒有慈悲為懷,只顧著明王一怒降妖除魔了。

對比之下,道教執牛耳者前有全真,後有武當,論整個門派而言,不論在哪本書中都是正面形象吧,那些壞人沒有幾個是出於這兩個門派的。當然全真出了趙志敬、尹志平,武當出了張召重宋青書,但是少林也有不正面的時候,比如倚天里因門派之見不救張無忌,類似原因逼死覺遠,裡面也有火工頭陀、虐待虛竹的和尚等不那麼正面的人物,還有成為成昆藏身地等劣跡。

當然也有這兩個教派教義上的區別,相比之下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性命雙修,不追求來世因果,追求現世成仙。而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世界是苦海,人民必須放棄各種慾望,把希望寄托在來世上,追求超脫生死輪迴的苦海進入無苦的極樂世界。雖然兩派都講究「出世」 、「修身」,但是佛教對弟子約束也要求要更多更嚴,道士身上的世俗氣息比起和尚要更濃一些,書中出現更多爭名奪利的導師也相對合理。

PS. 兩教教義我是瞎編的,大家看看就好,可別當真啊。


《倚天屠龍記》,帶頭搶屠龍刀,頭號反派成昆是少林的。

《天龍八部》,帶頭冤枉蕭峰,方丈二十年前誘姦少女。(說是正面人物的,二十年不認自己兒子的也叫正面?為了面子寧肯自殺也不願意給女方一個名分的也叫正面?)

《笑傲江湖》,把女主任盈盈關起來了。

《鹿鼎記》,收各種不守規矩的韋小寶修行。(說是正面的,《鹿鼎記》整本書都是在反諷,韋小寶無論品行還是為人都稱得上下作了,少林寺收他完全就是打自己臉,你居然覺得是正面?)

《書劍恩仇錄》,阻攔陳家洛查案。

你跟我說金庸描寫的少林是正面的??


在於髮型

道士頭髮梳理下就和普通人一樣,做壞事不易被發覺,犯罪成本低

而和尚干點什麼壞事都能被認出來

所以往往只有實力碾壓髮型的和尚才會作惡


少林寺是名門正宗少有負面描寫……

就算欠下一筆風流債的玄慈不算吧,你當後來的圓真是空氣?倚天屠龍記里替少林寺打發掉崑崙三聖的覺遠,最後得了個什麼下場?張三丰帶張無忌回少林寺,得到的又是什麼待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某版《倚天屠龍記》電視劇被迫在配音階段把少林派改成不倫不類的「僧人派」、「那門派」,我就問問題主,這是為什麼?你見過把全真派、武當派改掉的嗎?

道教道士壞人多……

王重陽是壞人?全真七子是壞人?沖虛道長是壞人?被少林寺拒之門外的張三丰是壞人?

我想問問題主真的讀過金庸小說么?


道教也不會自爆


青城派表示我也是好的


為什麼金庸筆下的武當派是名門正宗少有負面描寫,而佛教和尚卻壞人多呢?


張三丰比肩達摩的道士。。。張三丰是被少林逼出來的一代宗師。。。少林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正面,道士也沒那麼負面,在金庸的書里。。。。

另外,韋小寶還不能單純的歸到正面人物里,金庸的評價就是韋小寶的閃光點就是講義氣,其他如貪婪好色自私自利是不值得學習的。。。。


佛教的宗旨是戒葷戒色戒殺戒淫,這就篩選很大一部分人,其中一些自幼出家的和尚更是從小養成了行善積德的習慣,虛竹雖然破戒但並不為惡, 後天出家的人要麼是大徹大悟,例如:謝遜。要麼是掩蓋身份,例如閆基,成昆。

當然以上結果只限於中原佛教,無論是西藏的喇嘛還是金輪,還是青海的血刀老祖,都是勿以惡小而不為的人。

道教並無嚴格規定,可以殺人可以喝酒可以娶妻生子,當然,也是戒淫(過度)的,余滄海,宋遠橋等都是有妻兒的,道長們在這種要求之下自然良莠不齊了。


推薦閱讀:

後人對毛澤東詩詞的評價是否受到其政治地位的影響?
為什麼近幾年難出文學大家?
經典日本電影有哪些?
楚辭為什麼沒有詩經的的影響大?
你知道的意境極美的成語是哪一個?

TAG:閱讀 | 文學 | 武俠 | 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