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真的武藝高過現代人嗎?假如把李小龍放在古代大概是什麼水平?

史書記載是否有誇大成分?


輕鬆扛700多斤預製板的清代武將後人

上圖周定軍 湖南嶽陽縣人。侵刪

有爺爺輩的年輕時能抱起八百斤預製板外號就是八百斤。爺爺年輕時在的派出所抓到過自己一個人偷預製板的臉不紅心不跳的。何廣位那個打過老虎的也是這樣的人。極其能吃,燒餅都是幾十個的吃法。所以以前說的千斤力應該是存在的。這種人一個小縣城光知道的都有三四個呢。還不是頂尖的


宋太祖趙匡胤像~

李小龍~

大家看古代武將畫像、雕塑都是這樣大肚子,可不是一肚子肥肉,那裡是一整塊腹肌……武將戰場廝殺,不是分重量級比賽,真刀真槍到死為止。所以體格這種先天因素佔了很重要的部分,李小龍只能算乾巴瘦……

古人也不懂塑形啥的,膀闊腰圓才是好看呢~


不說古代的,只說我爺爺,是練武的,他的一對大鎚,不是鐵的,純木頭,但是有三十斤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其直徑有五六公分,平常人根本握不住,更別說拿在手裡舞動了。他的一個兄弟,曾去集市上買驢,隨手拍了拍一個驢子,脊背被拍折了!!!所以,你可自行腦補古代的武將都是什麼水平。


1,古代武將冷兵器應該完爆現代人。2,徒手搏擊不是現代職業格鬥運動員的對手。

3,李小龍所在時期格鬥已經有了進步,雖然現在看來還有點落伍。李小龍放在古代,站立格鬥可能還算不錯,但涉及到摔法很可能不如古代的摔跤手。


古代的武士是真刀真槍真傢伙砍的,技藝不行的很容易被淘汰,能夠活到最後的肯定有兩把刷子。

宋太祖的武勛是靠著打仗刷出來的,他手底下的那一幫子大將之所以聽他的而不是自己搞個黃袍加身,原因之一就是宋太祖指揮打仗太厲害了。

現代的武術以觀賞性為主,一般的比賽也都有著明確的規則,幾乎不會出現搏命的情況。

李小龍如果遇到宋太祖,李小龍雙節棍剛擺好POSE就被宋太祖砍了。


看了上面的大多數答案,發現有很多以偏概全的地方,作為武術愛好者也來說兩個。

本人拜師學習傳統武術6年,算是福建傳統武術派系。福建和廣東、浙江毗鄰,傳統上粵浙閩都是我們漢人比較尚武的地方。自嘲下可以叫南蠻:P。

先糾正幾個概念:

第一,上戰場的武術和現在我們通常說的格鬥術,是有區別的。就好像都是做IT的,做遊戲的和做通信的、做硬體的都不一樣。

上戰場殺敵的武術叫「大武」,包括拉弓射箭、扛鼎等力量訓練。天生膂力大的人很佔優勢。膂力,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力氣,天生的成分很大,有的人就是天生有力氣,後天再怎麼練都有一個明顯的天花板。熟話說滄州出大武,那邊的習武世家連長兵器,矛呀、大刀比較多。

平時格鬥的也叫「小武」,練得是近身不帶甲,不騎馬的格鬥。顯然李小龍屬於這一種。所以非要覺得古代武將多猛多猛,本來就是不科學的。

比如上陣殺敵很好用的兩種鈍兵器——鞭(不是那種軟鞭)和鐧,用於打重甲的人非常好用。再加上馬的速度和慣性,就算對方身著重甲,來那麼一下,基本不是腦震蕩就是被震到內傷。可是拿到近身格鬥就不好用,太不靈活了。這個時候比如詠春的八斬刀這種短刀就非常好用。當然這和詠春貼身短打的技術特點有關係。

具體到個體的武藝修鍊,一般就像玩遊戲點科技樹。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特點、力色、發力習慣、習武的目的有針對性的去點。

李小龍再不堪,在「小武」這裡領域裡面,也沒有到我等武術普通愛好者恥笑的地步。

第二,顯然不是力氣大就等於能打。要是這樣的話,武術只要比舉重好了。也不是簡單看誰長得高誰手長就贏,要是那樣的話,武術只要比身高就好了。

要記住,中國的傳統武術比武,是沒有分重量級的!!!

重要的事情獨立一行說。也就說說,在我們武的哲學裡,力量大小、身高高矮,都是相對優勢,都不是絕對優勢。甚至悟性高低、人是不是聰明都不是絕對的。聰明人喜歡走捷徑,笨人踏踏實實反而功力更好。

這種辯證哲學很東方味道,所以說中華武術和我們的哲學是分不開的。

第三,搬東西的力氣大,不等於打到人身上的傷害大。武術是力學。

牛頓定律: F = ma。除了個體的體重,力量要打,關鍵看加速度!加速度!

所以武術美學中充滿了爆發、突擊、加速、動靜結合的美。說道動靜結合,沒有靜到動,沒有動到靜,何來加速度?

李小龍學習的詠春拳,講究貼身短打,比的就是一個加速度爆發。

他勤奮練習了那麼多年,我覺得就算拿到古代,近身格鬥,能贏他的人也不會很多。

第四,武術是科學,整套科學理論是有發展規律,和發展時間的。

不是越古代越NB,我國武術技術的高峰應該是在宋明清,到現代肯定是退步了。為什麼?因為不需要了。任何事物有生就有滅,或許也是無奈吧。


李小龍是演員不假,但是你單單說他是演員就是侮辱人了,他算是武術家吧,雖然談不上宗師,有人一定說李小龍截拳道算開宗立派了,我往下說你就明白了,宗師級的人物一定是經得起武林同道認可的,而且要「過汗」的也就是和武林同道交手,再一個李小龍武功在同等水平上算是拔尖的,什麼叫同等就是都是練把式的,按現在話叫UFC,包括巴西的戰舞,日本空手道,相撲,韓國跆拳道,泰國的泰拳等等都算這一系列的,那麼中國不用說古代,單說近代,李小龍與近代幾個武林泰鬥打幾乎是毫無勝算,楊露禪,朱智涵等等吧,有人不服,覺得他們不一定能打得過李小龍,我還敢說,李小龍有三分勝算都得偷著樂,為什麼呢?我細細和你們說,我以前穿州跨省的閑逛,曾經認識一位武功非常了不起的人(是誰咱不能說,但絕對是真事兒),我當時年輕也喜歡動動五把超,就問老人家說什麼樣的武功算好的,老頭年級太大說話聲小,大概意思是,武功如果純粹連套路,誰l練一二十年都能是大師,因為套路就那麼點玩意,但是真正的難點不在這兒,在練氣,也就是所謂的內功,我當時很驚訝,以為武俠小說呢,又問了一遍,老頭還是說內功,怎麼練呢,就是走路吃飯睡覺時候要按規律吐氣和吸氣,當然這個人家沒教我怎麼具體的吐氣和吸氣,這是人家門裡的秘密咱也不好問,然後老頭說只要練上氣就不能斷開始時候是白天練後來晚上睡覺也能按規律來了,再後來把你的套路和吐氣和吸氣結合起來,這些功夫全加起來沒個二十年你都摸不著門,練氣尤為困難,因為人會呼吸就像魚在水裡一樣太自然了,你硬要該就非常費神,所以才有打坐和閉關這麼一說,老頭說練出來以後的人不是壯實,是精瘦,但吐勁和收勁非常強,這是練套路永遠比不了的,還有一種人是專練套路,但是是橫練,就是全身挨打,睡硬石板練出來的,把末梢神經全練死了就出來了,這種人用老話叫鐵布衫,用泰拳的話叫扛腿,這種人一旦練成也是非常可怕的,但都有一點要下苦功,而且是持之以恆還要配合中藥調理。那麼咱換回來看李小龍,李小龍的特點是快,武學確實講究快,但是是同級別里快能佔優勢,一旦你面對這兩種級別的高手,李小龍是施展不開的,所以你要說李小龍和古代高手過招勝算,我覺得不大,起碼他連民國時代的高手都不如,但是也不能否定李小龍的功夫,現代人沒時間去學習系統的武功,練套路防身和健體也是很好的,部隊里現在也這麼練,黑龍十八手等等都是套路性的功夫,極少特別單位可能會有抗擊打,也就是所謂的鐵布衫(我部隊的哥們管這個叫魔鬼筋肉人,哈哈)。


不但真高,而且真狠,冷兵器時代,不行就得死,玩命的活兒,怎麼能不厲害!


比李小龍幹什麼,現代的暴力機構和古時候比,即使不啟用熱武器和科技武器,只說格鬥,也只會更兇殘,高效,專業,不要把古人神話了,很多將軍的格鬥能力可不強,一百個武術高手和一百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對決,武術高手很難贏,人數越多越贏不了。再強的將軍上了戰場如果沒有身邊的親兵的話,都不會比小兵更長命


古代武藝分為軍旅武藝和民間武藝,武將屬於軍旅武藝範疇,李小龍如果把詠春和後來融合民間各家武藝創立的截拳道/ MMA,應該算是民間武藝,兩者範疇不同,沒有比較的必要。


《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


你現在人學武術,是什麼目的呢?無非是熱愛,健身,好奇,傳承之類的。古人學武術什麼目的呢?去當兵然後殺人,混江湖然後殺人,考武將然後殺人,鎮守邊塞然後殺人。當然我的意思不是古人為了殺人而學武,而且不被別人殺,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殺別人


要是全中國都拿高考的勁兒去學武,你想想是什麼樣子?


古代軍旅武藝中非常重視騎射,像紅樓夢裡賈府的老爺們要練武了,不是練刀槍,而是練射箭。馬上作戰也是很重要的。但現代武者是不練這些的,二者沒有可比性。


最垃圾的水平


李小龍在現代來講一個打個七八個算是高手,可是在古代就不一樣的,史書上秦武王,項羽這樣的猛人都是力能扛鼎,有一本李小龍傳記說李小龍一拳打出來有500磅的壓力。秦武王曾經舉過九鼎之中最重的一隻,現存的司母戊大方鼎應該不會超越九鼎的重量,也就是說九鼎最重的一隻重量至少不小於司母戊大方鼎的832kg,雙手抓舉,力道平分,也就是每隻手承重832斤,合917磅。嗯,李小龍500磅vs秦武王917磅,李小龍吃得起秦武王一拳嗎?

如果說武術有技巧,內力什麼的,還是那句老話,你敢吃俺一拳嗎?

司母戊大方鼎重量在此司母戊鼎的重量是如何稱出來的?


推薦閱讀:

如果唐朝人穿越到了你的身邊,你該如何跟他解釋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古代有哪些神人?各領域的都可以。
漢唐對西域的主權如何體現?為什麼國外所制很多地圖都不把其列為中國領土
古代帥哥在今天的審美觀下也一樣的帥嗎?
清朝人是怎麼起名字的?

TAG:小說 | 歷史 | 武術 | 古代 | 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