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真的沒有聞名海外的國產汽車品牌嗎?為什麼?


雪佛蘭enjoy


1樓的答案其實有一定道理,五菱宏光在印度掛雪佛蘭標開售,據說反響還可以,市場表現目前還沒有數據,但是估計不會好,因為這款以中國標準來看只能算微面里比較高端的車款,在印度已經算是平均水準以上的車了,當然售價也會超過大多數該級別印度消費者的衡量標準。

其他自主品牌也有一些在海外銷售的車,比如奇瑞A3(主要南美)、中華駿捷(在德國銷售過一些)、長城哈弗(俄羅斯)、比亞迪(電動大巴為主,美國加州)等等。但是,這些車還談不上「聞名海外」,至多是一些外國屌絲的代步車罷了,總量也不大。

所以,總體上來說,中國自主品牌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能夠聞名海外,當然,如果把雙環CEO、陸風X7這種因惡趣味而被歪果仁知曉的車款算上,就另當別論了。我想題主指的也不是這些。

為什麼自主品牌沒能走向國際?我個人認為,分為內外兩種因素,其中又能分為客觀和主觀因素。下面詳細說一下。

內因:

客觀:經濟底子薄,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

汽車工業是非常複雜的製造業,它需要多個基礎工業的配合。比如說,鋼鐵工業不及格,汽車工業就發展不出合格的框架結構;鋁工業不及格,在大規模使用全鋁車身、全鋁發動機的時代,就跟不上趟;皮革業不及格,就意味著內室選材受局限(同樣的還有塑膠等產業);電子工業不及格,就意味著電子輔助件無法自主化;軟體業不及格,就意味著無法自主研發出高性能、高品質的車載軟體……而這些,在中國工業早期,乃至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仍然是中國工業的薄弱環節。

全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最迅速、最激進的時代,是在二戰後到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前。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汽車企業,無一不是在這個時代壯大起來的。跟上了這個時代,就活到了今天;沒跟上,就成了小眾品牌或者乾脆消亡了。

主觀:忽視民生帶來的必然後果

這個部分只要稍微了解49年後至90年的中國歷史,就能明白。一個能研發出兩彈一星的國家,卻連自行車、縫紉機都得憑票供應。在這種社會條件下,要發展汽車工業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原本就離民生較遠的重卡領域,在這種環境下也是進擊乏力——因為實在不需要什麼進擊,國有資本早就把這點產能包圓了。

在餓著肚子建設祖國的論調下,私人小汽車絕對是天方夜譚。即使是公車,也無法提出太多的要求,因為稍不留神,就走上了「享樂主義」道路。修吧,偉大祖國的車,你還有什麼怨言?

外因

客觀:國際社會的孤立和封鎖

前面說中國工業有很多薄弱,造成了汽車工業停滯不前。可能有人就會質疑了,並不是所有國家在這些方面都強大,為什麼他們還能發展汽車工業?因為外援。我生產不了,可以買吧?我在任何一個領域能成為世界領先,就可以以此為依託,依靠全球採購來完成整車生產,這就是所謂的「外包」。然而在最關鍵的幾十年中,中國面臨著來自全世界的質疑和封鎖。在最初幾年,我們還可以依靠雖然不靠譜但畢竟有產品的蘇聯,可隨後的幾十年里,雖然中美關係正常化,卻並沒有為中國帶來實質意義上的技術援助。中國需要國際社會幫助解決的問題里,汽車的問題被遠遠排在後面。

直到八十年代,法國、德國才開始把現代化的汽車產業帶到中國。這種刺激是極大的,以至於標緻505、大眾桑塔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杆——雖然在當時的國際市場上,它們遠遠談不上標杆。

到二十一世紀初,大量合資汽車企業誕生,中國的汽車工業才有了所謂「騰飛」的可能性。當然,這裡面也有中國自己的問題。

主觀:關鍵時刻的「閉關鎖國」和「國家壟斷」

早年中國還是出過一些汽車的,比如北京吉普212,但那原本就是照抄蘇聯的。隨著中蘇關係惡化,連這款車都失去了前進的可能。當年的蘇聯專家並沒有把汽車設計製造的本事教給中方(雖然他們的本事也有限),所以當蘇聯專家撤走後,中國只能依靠陳舊的生產線,一輛輛地生產理應被淘汰的車款。

後面的故事不用多說了,「陳舊」、「過時」,成為了那個年代中國汽車與國際市場對比的標準答案。

然而,雖然改革開放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但在汽車領域中,依然沒有什麼大的改觀。這是中國自己的問題:國資問題。

當時,為了保證國有資本的根本控制力,在汽車這樣的曾經的」關鍵領域「,民營資本無門可走。一本汽車生產執照,將中國汽車工業劃分為了「合法」與「非法」兩個陣營。國資長期佔據了壟斷局面(不止汽車領域),而為了保護國資不流失,又規定了合資企業的佔比,以及國資必須佔有支配地位的潛規則。這讓很多國際汽車集團望而卻步。再加上當時中國汽車消費尚未看到曙光,合資的事情就拖了下來。當時的合資汽車企業,無非就是一汽大眾奧迪、上海大眾、廣州標緻、南京依維柯等幾家。夏利為了進入中國市場,甚至不得不接受了無法貼牌的「打包進口,國內組裝」的模式。

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民營資本的限制逐漸減小,國企也感受到了民企的壓力,這才一步步放開了種種限制。而早年的強權企業文化,也隨著市場的高度不認可,變得越來越淡化,外資佔據的主導權逐漸放大,產品也漸漸回歸了友好。而至今保持強勢的一汽、北汽,始終無法提供有力的產品,以至於市場開始反噬,則是另一例證。

總結一下吧。

以上這些,可以算是我為自主品牌找的理由。至少我個人認為,這些因素是中國汽車不得不面對的歷史舊債。然而,進入了這個嶄新的時代,中國汽車似乎不能再以這些理由來強調自己的無辜。

新能源時代彎道超車?別翻車已是萬幸。加快節奏,從眼前做起,從拒絕抄襲開始,從少吹牛B起步,或許還有希望。


你們這些人眼光怎麼這麼膚淺,宇通客車去年的銷量和產量在客車界是全球第一。前段時間宇通「逼」自己員工去古巴旅遊,就是為了感受自己在當地的影響力,從而增強自己的榮譽感。


前幾年會解釋成水平原因,產品沒達到國際水準,自然不能拿出去獻醜。發展到現在,有些自主車不僅能跟合資車放在一起相提並論,某些方面做得還更加好,比如吉利博越、榮威RX5等這些。只不過留意一下中國出口的汽車,大多是力帆、幻速這類相對粗製濫造的產品,鮮少看到自主品牌拿精品出去賣。一方面是出口國家以第三世界為主,再有就是中國市場本來就很大,裡面已經能吃飽,自主品牌就沒什麼動力出去闖,外面風大雨大。既然自主品牌沒有將國外作為真正的戰場,國外消費者也就對中國品牌了解甚少。


五菱之光

wuling sunshine


長城可以算一個,主要是一些窮的買不起二手豐田的地方才買長城的皮卡,而且我國轎車的碰撞測試成績在外國是數一數二的


瀉藥,我認為你們所說的「聞名海外」應該至少能在歐美髮達國家能有像MAZDA TOYOTA NISSAN KIA之類的知名度才能算「聞名海外」。

很欣喜的是我國的長城汽車在毛子賣得好像還不算太慘。

我國的吉利比亞迪出口第三世界國家不少,其中還有一些車以貼牌形式在宇宙強盛大國的朝鮮生產。

比如:朝鮮的自主品牌汽車,外觀霸氣 鐵血網

但是,我想說,這真的只是小部分,很小的部分。

雪佛蘭enjoy?我都不想多說了。

總之,我國真的沒有聞名海外的國產汽車品牌!

至於為什麼?

首先,沒有趕上利好時期,就像韓國起亞現代雙龍外加大宇幾個品牌,出口海外的時候還有很大一部分車是基於日系車開發的。

等等……基於日系車?

我不止一次說過中國大部分所謂自主品牌汽車是基於日系車開發的,此處不再贅述,有興趣自己搜索。

然而這一招在20年前已經被棒子用過了,誰還甩你天朝車的帳呢?

一言蔽之,缺乏自主研發的技術基礎,對於現在的市場而言,要發展或者推廣一個對歪果仁而言新鮮的東西,比較難。

其次,東西是便宜,性價比也非常高,可是個人認為,中國有些車企在海外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酒香也怕巷子深。

最近的例子就是觀致汽車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哥們在觀致湖南某4S店,2015年5月賣出去超過一百輛車,居然拿到觀致總部20萬「龍騰百部」獎金,一個店的銷量抵上整個品牌10%的銷量,對於觀致而言可是如此的「輝煌」,可對別的圈內人來說,這代表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很多網站都在分析觀致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然而很顯而易見的是,觀致該車好不好我們暫不下結論,但觀致的營銷,真的不太好恭維。

所以,還需要努力啊,不管哪些方面


吉利。


中國汽車在第三世界國家還是有一定銷量的。

只是這些國家你們不太關注罷了。


不吹牛逼,亞非拉第三世界對我國的車,還是比較喜歡的,便宜啊,有的援助的,免費啊


謝邀,中國沒有,原因太龐大了,說不清楚。覺個例子,知道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那時的清朝國力吧?中國現在汽車行業就是清朝,沒誇張。


被邀請了。。瀉藥

其實不是很懂這個,我只是個初級KCK

不過我對於這個問題有個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什麼樣的車算是『聞名海外』

五菱算不算? 銷量數據和國內的知名度放在這裡,國外也有換標車型,估計肯定有人說算。但是我覺得不算,全世界人難道提到麵包車或者時髦一點『小型mpv』,會想到五菱嗎?

所以我覺得,『聞名海外』起碼得是提到這個車型時能讓人想起來的品牌。 豪華車如是,普通車亦如是。

鑒於國內汽車產業起步較晚,而且能在海外賣出去的車也大多數是向更低一級市場輸出,我覺得國內的品牌都算不上『聞名海外』。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某一款 真·國產車 可以『聞名海外』。



不知道聞名海外要到什麼級別?

安銷量還是單車價格

說白了產品不夠強 行業還是弱


有聞名海內外的眾泰比亞迪長城北汽,抄襲!抄襲!還是抄襲!

此刻在我面前的大奔G

不要臉抄襲就算了,還把鈑金和車漆做成這個狗啃的樣子。

邊上大屏幕里北汽黨委書記正義正嚴辭號召大夥支持民族工業。


他們沒有一個回答準確的,我來告訴你——真的沒有。

我們有一些品牌在非洲,古巴等經濟欠發達國家可能有一定知名度,但是要說世界知名的,那肯定是沒有。

原因是技術不行,質量不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實不光汽車行業,我們在很多行業都沒有聞名世界的品牌,比如……太多了,還是說說我們哪個行業有聞名世界的品牌吧,比如…中石油、工商銀行、國家電網………


有!!

比如奇瑞,吉利。

我是認真的。

以我之前所在的南美諸國為例,奇瑞和吉利在當地很受歡迎,近年來。而且後起之秀長安也有緊追不捨的趨勢。

那麼你會說為什麼沒有通用啊大眾啊那麼有名?

首先就是時間問題!還是以南美洲為例,最早進入市場的日系品牌,以豐田為首統治了幾乎大半的份額。後來通用意識到自家後院一群群人傻錢多(並不是)的南美人民,所以趕快一部接一部的推出了大量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基本上多年前市場格局就定下來了。後來韓國攪局者用了整整15年時間才爭取到了現在的位置。中國汽車業從自身來講,起步還確實很晚,可以說整體而言自主品牌還處於那個最時髦的講法叫「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國內業務根基尚且不穩,海外取勝仍需時間積累。

其二,產品自身的競爭力仍然欠缺。「武」的方面從產品技術性價比同當地市場的契合度,「文」的方面從品牌及產品形象對當地市場的把握準確度,我覺得中國自主品牌都還要好好練練內功。

其三,我覺得也是至關重要的,就是觀念上要從短期的貿易行為向長期的營銷行為轉變。怎麼說呢?對中國產品,好多中國產品,你問老外,他們就會說價低質次。價低不難理解,但質次很有說道。其實這是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產品本身使用過程中體現出的產品質量差,「容易壞」;還有就是涉及到收購服務中服務的質量差,「修不好」。這兩點相疊加,完全可以毀掉一個品牌。遠了不說,汽車業內折在這件事上的前輩們還少么?這些問題的造成,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總是關注短期的銷量,於是形成了以一次成交為關注點的貿易模式;而非關注市佔率,以整體品牌持續盈利為目的的市場營銷模式;再說的簡單點,現在要做的,不僅要「扶上馬」,更要好好「送一程」。

這裡點名表揚一下長安。其在南美的業務發展模式很值得其他中國兄弟借鑒。當然完全沒有批評奇瑞和吉利的意思。

總體上講,我相信,只要自己不瞎折騰,尊重市場,尊重客戶,尊重對手,尊重夥伴,我相信中國汽車品牌是有機會最終真正意義上名揚海外的


ADAC:江鈴陸風獲其碰撞測試20年來最差成績--人民網汽車――中國汽車社會的引領者--人民網

但是話說回來,也是好事。不然山寨極光可能還弄不出來。


如果你說的海外,是我國定義上的領海,那麼長城,中興,江淮,都在中東,南美,中亞有著不錯的名氣


沃爾沃算嗎,怎麼說也是中資品牌了


推薦閱讀:

各汽車品牌的標誌各有什麼意義,?
奧迪為什麼要改掉發動機型號的命名方式?
為什麼卡羅拉比雷凌銷量高這麼多?
三菱汽車這個品牌有怎樣的故事?
預算10到11萬,有哪些車值得推薦?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自主品牌 | 汽車品牌 | 國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