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建安二十三年冬天在長安做什麼?

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劉備,九月,至長安。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

那從九月到第二年的三月,曹操在長安做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前往陽平關援助夏侯淵呢?他應該完全清楚劉備不是那麼好惹的吧?


主要問題在後勤,冬天不適合動兵。

曹操統軍數十年,除非是要抓重要戰機,或者正在進行的戰爭未結束外,很少在冬天發動戰爭。冬季軍事行動後勤補給壓力更大——

  • 糧食草料比夏天更難備齊,戰事不利或糧食不夠也更難就地補給。《苦寒行》的背景是一次比較罕見的冬季軍事行動,曹操大軍翻越太行山包圍壺關,剿滅高幹。這中間曹操軍隊經歷了寒冷和飢餓,甚至吃冰水拉肚子,雖然談不上太狼狽但也不夠瀟洒。
  • 禦寒的壓力也比夏季大得多,大軍在外荒山野嶺比後方基地更容易凍死人,就算不死凍病了也更可能因為寒冷飢餓而難以救治,造成非戰鬥減員。這不說古代,兩百多年前的拿破崙和七十多年前的希特勒進攻俄國的戰鬥,都吃過寒冷氣候的虧。
  • 水道是重要的人員與物資運輸方式,冬季往往水淺甚至結冰,難以有效利用。武帝紀有一段黑色幽默式的段子,就是征袁譚時候老百姓被徵召鑿冰而逃跑被捉,曹操要釋放他又不想違法,就讓民工偷偷逃跑,結果民工還是被捕。這裡就是為了疏通河道以利漕運。《土不同》也是類似的背景下創作,河道冰封對運輸效率影響很大。即使大如漢水,當年也因為冬季水淺難走大船,除了曹休戰敗失去配合外,運輸問題也是司馬懿和張郃進攻擱淺的原因之一。

建安二十三到二十四年交界的時候,夏侯淵戰死前並未處於劣勢,曹操沒有必要冒更大風險急進,完全可以等到準備充分,天也暖和後再去進攻。曹操出斜谷這條路正是諸葛亮五伐的道路,這一路段可利用武功水漕運,顯然曹操在冬天是無法利用這個優勢,效率將大減。

另外可能還有個原因,就是當時魏國戰略環境不太好,南陽盆地侯音蠢蠢欲動。曹操大軍駐長安,如果曹仁剿匪不力,曹操可以迅速出武關,進入南陽盆地支援;如果這時候曹操已經翻過秦嶺,就沒辦法隨時策應南陽軍事行動了。後來曹仁斬殺侯音,也是曹操可以放心出兵的原因之一。


哈哈哈,我試著答一下,不知道想的對不對。

我們先來看看曹操的出兵記錄,下面是後幾年除了打仗沒什麼事的時候。

十六年年七月到潼關現場,收涼州,

十七年正月回家。

十個月個月後

十七年十月打孫權,打了六個月,

十八年的四月份到家了。

十五個月後。

十九年七月打孫權十一月回家,這次單純打著玩,沒什麼收穫。

四個月後

二十年三月打張魯,打了九個月,十二月回家。

十個月後。

二十一年十月治兵征孫權,十一月至譙,

二十二年正月到居巢,二月開干,打了五個月,三月回家。

從這裡看其實沒太大事的時候,出兵一次要緩不到一年。

然後就開始除了打仗有別的事了,

然後那一年基本在忙當魏王的事,

九個月後,

23年許昌出事了,又開始平事,從這年年初開始,劉備就打過來了其實,但一年不是砍死任夔,就是砍死吳蘭,夏侯淵那兩年風頭正勁啊,平羌胡一直在打勝仗,宋健作亂三十年,夏侯淵去就給他砍死了,一直都是捷報,整整跟劉備打了一年。

三國志上說曹老大西征,不是發救兵,是救兵就會很明顯的如下文說「使徐晃救之」,曹老大是想擴大戰果的,所以可能不太著急。

曹老大是二十五年正月死的,這時候,我覺得一方面是對夏侯淵的實力自信,一方便是曹老大的身體不太好了,冬天行軍害怕出事,另一方面是正常的軍事調動之類的,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比如上文所顯示的,十個多月。

而且宛城出事了,曹老大留在長安,進可以攻,退可以回家平事,畢竟許昌亂了一次,夏侯淵那頭只能看見一個個捷報,而許昌的亂子是曹老大親眼所見的,可能是怕再出點啥事。


上面不是給出答案了嗎……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宛城有人叛亂呢,得震懾著點吧。

再說劉備前期也不佔優,夏侯淵之死還是因為燒鹿角玩……


赤壁之戰失敗的打擊更多來自內部,渡江失敗後,曹操每次遠征的時間明顯縮短,因為獻帝或企圖保獻帝的實力比想像中的要強,開始蠢蠢欲動,曹操不得不顧及許昌,這也是之後曹操除了征張魯以外敗多勝少的原因。

恰恰是在吳蜀從荊州開始、至夷陵(根本不是以少勝多……)結束的爭端後,曹魏順利解決保皇派,劉備結束了對西涼的攻勢,改為三國中後期的「魏攻蜀守」事態。

赤壁的轉折使曹魏失勢,夷陵的轉折又使蜀漢結束強勢期,大概就是「攻守之勢異也」。


推薦閱讀:

三國時期人物能力和日本戰國時期人物能力相比如何?
漢朝末年,明明士族已經處於絕對優勢,為什麼後來建國的魏蜀吳都不是士族政權?
魏晉時期的審美觀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如果孫策沒那麼早死會怎樣?
為什麼古代例如三國時期厲害的武將可以以一擋百 一輪武器死一地小兵?

TAG:歷史 | 三國 | 曹操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