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如果清朝不肯投降,會打出個什麼結果?
如題,會打成持久戰局面。
還是乾脆辛亥革命提前爆發?
先引用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舒健的一篇文章:「天朝上國」的可憐軍費
甲午戰爭前夕,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清廷感到情況緊急,遂命李鴻章迅速拿出辦法。1894年6月30日,李鴻章提出添募士兵、加強北洋艦隊等方案,並請求戶部撥款二、三百萬兩,以作軍費。應該說,李鴻章提出的款子數目並不算大。要知道,整個甲午戰爭清政府共耗費五、六千萬兩銀子,而日本在6月以後,就已經有條件地陸續支出了額度約為4千萬兩銀子的預算外開支。
荒唐透頂的是,清政府一開始竟然僅僅拿出18萬兩銀子以充軍費。經過反覆商議,戶部最後也只答應負責籌措150萬兩。而這些錢只相當於甲午戰爭中,日本娼妓為支援戰爭捐出的數目。即便這樣,這筆錢直到戰爭爆發也未全部到位。
8月14日,即戰爭爆發半個多月後,在嚴酷的戰場態勢逼迫下,戶部才提出4條籌餉緊急措施,即:一、停止工程;二、核扣俸廉;三、預繳鹽厘;四、酌提運本。9月23日,戶部又提出另外4條籌餉措施,即:一、顏緞兩庫折價,著照成案再減一成,均案四成實銀開放;二、典當各商捐輸;三、茶葉糖斤加厘;四、土藥行店捐輸。上述措施,不僅見效慢,而且收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
最後,清政府只好向商人開刀,採用了一個新鮮名目叫「息借商款」,就是借錢付利息。過去籌集軍費,都是讓商人直接捐,這次有利息,一開始還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實效。但是,由於「息借商款」系首次由政府向民間募藉資金,對於清政府是一個新鮮事物。從上奏光緒皇帝「息借商款」,到最後大規模付諸施行,前後就花去數月時間。在全國推廣後,雖然有戶部奏准施行統一的章程可供依循,但各地的具體情況仍不盡統一,需要採取不同的措施應對。可以看出,由於平時沒有形成一系列規章制度,到戰時才提出方案,上下協商,白白浪費了籌措經費的寶貴時間。
即便如此絞盡腦汁,整個戰爭中,清政府從政府到民間籌集到的軍費也不超過3千萬兩銀子。反觀日本,整個戰爭中耗費約8千萬兩銀子,但其軍費預算高達2億5千萬日元,折銀1億6千萬兩左右。特別是在戰爭爆發時,中日同期籌集軍費的比例約為1∶10。由於軍費緊缺,前線各路將士人心浮動,後方受調清軍延期開拔。更有甚者,一些將領為節約經費,把守軍從已經設防的軍事要地撤回。各地催款的電報如雪片般飛向北京,令清政府焦頭爛額。
無奈之際,堂堂的「天朝上國」最後只好靠借外債來應戰。其中主要是1894年11月、1895年2月先後兩次向英國滙豐銀行所借,分別為1千萬兩和1800多萬兩白銀。
清王朝缺錢嗎?甲午戰爭前,清政府年實際收入約銀7千餘萬兩,日本政府年則實際收入銀5千多萬兩。表面上看,清政府年財政收入並不高日本多少。但據專家估計,中國國民年收入總量可達約銀30多億兩,清政府潛在的年財政收入總額可達約銀3億多兩;而日本卻幾乎沒有什麼潛在的財政收入可言。
還有,《馬關條約》要求中國賠款2億多兩銀子,其中的8千萬兩被要求在戰爭結束半年多的時間內就得付出。這些錢,清政府都拿了出來。那為什麼當戰爭來臨時,籌集軍費卻如此困難呢?
艱難背面寫滿落後與悲哀
清代前中期,各項財政收支均歸中央支配,地方政府只是扮演「代辦」角色。但是,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政府軍費開支急劇膨脹,中央財政無款可撥,不得不讓各省自己籌款,並將部分財權下放各省。從此,各省開始截留稅收,隱匿地方收入,致使清政府在相當程度上喪失了對全國財政的控制能力。
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就只列厘捐、鹽厘等收入,而未列「土捐」等收入。至於厘金、雜捐的實收數量,各省隱匿虛報早已成為「潛規則」。因為有隱匿收入,所以各省無不有各種「小金庫」,如一個山西的善後局,不明來歷的餘款達幾十萬兩銀子。而在甲午軍費籌集過程中,地方疆吏卻對中央政府命令置若罔聞、互相推諉,甚至時時叫嚷財政困難,給人的印象是地方財政都陷入了危機狀態。
相對於地方督撫爭相充實「小金庫」不同,清政府的國庫卻空蕩得可憐。據歷史學家估計,甲午戰前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約佔國民總收入的3%左右,而日本的這個數據卻接近20%。
這是因為,甲午戰前中國的近代工業還剛剛創辦,且多是官辦企業,財政稅收仍以農業稅和人頭稅為主,主要的稅源是地丁、漕糧、洋稅、厘金、常稅、鹽稅等6項。地丁和漕糧,按照清朝定製,不便更改。關稅則被帝國主義控制,未經列強一致同意,想要更改關稅稅率難比登天。所以,清政府只能在厘金、鹽課和常稅中想辦法,財稅活動的空間十分有限。因此,在甲午戰爭前較長一段時間內,財政收入與潛在的財政規模之間的巨大差距,使清政府不能有效地集中全國的財力進行近代化國防建設,在戰時也缺乏足夠資金支持戰爭,由此對甲午戰爭的失敗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缺乏近代金融機構與融資手段,也是令清政府面對巨額軍費籌措只能望「銀」興嘆的一大因素。日本在西學的過程中極為重視金融手段的借鑒。早在1877年,日本就嘗試發行公債進行戰爭融資。甲午戰爭中,其募集的公債達1億多日元,其中絕大部分是民間公募。1889年,日本擁有的銀行已達218家,類似銀行的各種會社有695家,共有資本3189萬元。這些近代金融機構,使日本政府得以順利地籌集到巨額的軍費。
然而,甲午戰前偌大的中國還沒有一家銀行,靠傳統的典當業、票號和錢莊,無法迅速有效地把社會閑散的資金集中起來支持戰爭。雖然境外銀行在華的分支機構已近50個,但全部控制在洋人手中。在軍情緊急、軍費不足的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向洋人借款。「押款保台」、開鐵路、內地開礦、興商務工作,清政府開出了一系列優厚條件,以探詢西方列強的態度,英、俄兩國卻都以「嚴守局外」為借口拒絕借款。雖然滙豐銀行最後答應借款,但「乃乘隙獨專其利」,提出了許多更為苛刻的條件挾制中國。所借的幾百萬英鎊,不僅屢經反覆而後定,而且短時間內給付不到十分之一,其餘尚無定期,甚至不準清政府從其他銀行另借。但此時的清政府已經是飢不擇食,不論借款條件如何苛刻,只能委曲求全地答應了下來。
其實,很早就有英國商人說動李鴻章開設國家官方銀行,但數次都因遭到頑固派的反對而流產。直到甲午戰爭過後兩年,即1897年5月27日,「中國實業之父」盛宣懷才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在上海設立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正如盛宣懷所言:「有人言:日本有西法銀行,故兵餉萬萬,皆借本國民債,無俟外求。中國地大民富而無銀行,以官力借民債,雖數百萬亦吃力。」
借民債、借外債如此吃力,清王朝的統治者們卻依舊只關心自己的私利,沒有多少人全心全意地對待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爭,更有甚者趁機大發國難財。當時據戶部奏稱,甲午戰爭期間慈禧的萬壽慶典,各衙門承辦工程差務等項共需銀500多萬兩銀子,而在戰爭過程中,戶部給前線的兩次籌款卻只有250萬兩,還不到慶典支出的二分之一。戰爭中,翁同龢與戶部官員聯名奏請「停止慶典尋常工程」,慈禧太后顧及輿論,不得不下旨停止部分慶典活動,於9月24日「發宮中撙節銀300萬兩佐軍餉,制錢萬貫交直隸。」戰爭爆發後,前線的清軍總指揮葉志超數次致電李鴻章,述說清軍缺錢少糧的種種困難,請求朝廷速速撥款前往。但是,當日軍佔領葉志超防守的平壤後,卻繳獲金磚、金錠近100公斤,銀錠500多公斤以及大量錢幣;繳獲的糧食足夠攻打平壤的日軍吃一個半月;各種物資總計價值達1千萬兩銀子。如此只顧一己之私、罔顧國家利益的腐朽政治生態,無疑讓清政府本已十分艱難的軍費籌集「雪上加霜」。
假設性問題,就假設性回答。①滿清政府:兩種方案,一是逃往西部二是逃往南方。鑒於後來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慈溪裹協光緒西逃可能會提前。由於,清政府慘敗於日本,武昌起義可能會提前實現,甚至南方改良派推舉張之洞為總統,南北對峙提前出現。清廷很快陷入既無錢也無兵,困守陝甘的局面。1894年10月25日,日軍未經戰鬥,輕取東北重鎮九連城,駐守此處的清軍,儘管有著並不遜色的武器裝備,卻早已聞風而逃。
根據日本官方的《日清戰爭實記》記載,九連城「當地居民簞食壺漿迎我王師,攜來雞和豬獻給我軍」,日本隨軍記者因此感慨:「『東西旦夕相望,庶民子來』,古人之言,不欺我也。」 (第十編)日本陸軍大臣、親自擔任第一軍司令長官的山縣有朋,隨即下令發出安民告示,免除當地百姓本年稅款,「告示貼出以後,效果頗佳,逃避戰亂的人陸續回家,其中甚至有人請求為日本軍隊效力。」 (第九編)
日本第一軍還約請了著名間諜學者、中國通宗方小太郎,擬制了一篇文采飛揚的告示《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將日軍描繪成從黑暗的滿清統治下拯救中國人民的解放者。這篇短短的告示,從滿清「劫奪」明朝政權開始說起,「滿清氏原塞外之一蠻族,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乘朱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偽定一時,機變百出,巧操天下。當時豪傑武力不敵,吞恨抱憤以至今日,蓋所謂人眾勝天者矣。今也天定勝人之時且至焉。」隨後,它對滿清的內政外交、尤其是清廷在直接引發中日衝突的朝鮮問題上的作為進行了全面攻擊,宣稱「上天厭其德,下民倦其治」,所以滿清一敗再敗,「蓋滿清氏之命運已盡,而天下與棄之因也」。告示說,日本「之所懲伐在滿清朝廷,不在貴國人民也」,「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偕榮之誼,不有與仇之情也」,號召中國人「絕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勢,唱義中原,糾合壯徒、革命軍,以逐滿清氏於境外,起真豪傑於草莽而以託大業,然後革稗政,除民害,去虛文而從孔孟政教之旨,務核實而復三代帝王之治。」
不投降西狩唄,然後各地互保,鬼子搶點文物回去,軍費泡湯,但跟庚子年不也一樣。有人說日本崩潰什麼的真是夠了,甲午日本才動員不兩個師團,打了幾個月,損失那麼點人,花費總共九千萬。日俄戰爭日本至少花了相當於十二億兩銀子它崩潰了么?南方革命黨是否能成事主要看地方的士紳而不在革命黨本身,只要不動他們利益中國還會繼續穩定下去的
天皇賣菊花、皇后賣B還債,內親王全部被拉到南洋當南洋姐掙錢,就這樣。
扯什麼日俄戰爭的先琢磨一下日本人打日俄戰爭的錢哪來的,誰在後面支持,為什麼要在後面支持。
這結論其實不該說!很簡單,清政府會被打垮甚至失去對全國的控制。太平天國運動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大權旁落,其財政能力大大受到限制。長江以南很多省份的實力派一直都有脫離清政府的想法。戰爭爆發後,清政府連戰連敗,民心實際上已經極大動搖,很多人對於清政府很不滿意。此時此刻,一些人就想搞掉清政府自己來抗日,你說清政府會不害怕?有人說玩持久戰,但玩持久戰的核心在於政府自己必須有很強的民心和自信心,清政府根本沒有條件。外敵入侵之時,如果內部不穩,那麼政府和外敵妥協就是最佳方案!
日本會垮台,漢族官員會控制清廷。然後就沒滿人什麼事了最多最多做個傀儡皇室
清朝不投降,日軍馬上會兵臨北京城下。慈溪光緒不逃跑,很快會做亡國奴。當然了,待遇比宋朝二帝要好。說日本要崩潰的,大家想想,是誰先崩潰的。日軍和清軍經歷朝鮮戰役,山東戰役,遼東戰役。。。抱歉說的那麼概括。。。基本上是連戰連捷,唯一的一次失敗,也僅僅死了幾十人而已。甲午戰爭日軍死亡1萬多人,僅在台灣就死亡1萬人以上,大多數還是得瘧疾等疾病而死的。真正戰場死亡人數僅千人有餘。清朝海軍還行,軍事素質較高,陸軍簡直不堪一擊,而且清朝政府沒有民心。同時,戰爭後期,日本的大都督府已經在旅順建立起來了。準備以此作為大本營攻北京城了。軍事裝備,軍人素質最優良的海軍都沉默了,還能指望狂奔八百里的武將嗎?再有猛將,能止住前幾次戰役中證明的一打即潰的敗兵么?要知道清軍是傭兵制,日軍是義務兵役制啊!打起仗來保命是清軍頭等大事。總而言之,打下去,最先玩完的絕對是清朝了,沒有其他可能,除非日本天皇突然死了,日本將領回國奔喪了,要麼俄法德一起和日本幹起來,幹完了好像也沒清朝什麼事兒了。
如果當時清朝能堅持下去,日本的「賭國運」很有可能會被拖垮。
形成長期僵持,最後達成雙輸的協議,日本國內的矛盾日益尖銳,沒有清朝的賠款,日本日後的各種柳條湖事件、七七事變、淞滬會戰都應該會延遲,或者中國不至於輸的那麼慘。
清朝沒有因為《馬關條約》被列強看出虛弱的本質而出現所謂的「利益均沾」,沒有因為這些各種條約帶來的壓迫,國內階級矛盾會相對緩和,應該類似辛亥革命的一發不可收拾要更久的等待,清朝可以延遲更久的統治。清朝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財力支持國內的改良,緩和矛盾。
清廷: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抵抗。改革又不會,只能靠賠款維持的了生活的樣子。籤條約感覺像上朝一樣,進了裡面去洋人各個都是人才,外語又好聽,超喜歡賠款的!
太腦洞了,人家老佛爺明白著呢:保中國不保大清。
題主可以去了解下 阿茲特克文明。一個永遠消失了的文明。雖說可能清朝不投降沒那麼嚴重,但多多少少可以參考。
加速滅亡,或者革命黨上台,或者朝內的漢族起來,日本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中法戰爭勝了,結果又如何?即使甲午戰爭把日本拖垮,不了了之。然後日本再舔舐下傷口,過幾年捲土重來。而大清照樣沒什麼改變,還是挨打的命。可以參考西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士兵不可謂不勇猛,上層也積極西化,然而老大帝國積重難返,只會不斷失血,慢慢被肢解。
李鴻章明顯是故意求敗,他一直是日治派的強力推行者和宣傳者。日本沒吃敗仗就已經聘用外國人當警察,當總設計師了。李鴻章可能也有這種想法,就是高層全部任用外國人。戊戌變法曾經也提過任用伊藤博文為宰相。但是中國人,顯然覺得什麼都沒有官位重要,哪怕國家沒了,有我這個一官半爵才是最重要的。到辛丑條約的時候是全國媒體求敗了。我真的不想中國變成一個義和團世界。
攻陷北京,政府崩潰,各省紛紛獨立,遼東半島永遠歸日本,清朝名聲將比現在更差
我也是看了《甲午》這個紀錄片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如果清朝不投降,歷史可能完全不一樣。
首先甲午戰爭是因朝鮮而起,日本的目的主要是吞併朝鮮,而且當時中國一直是亞洲老大,日本肯定沒做好和中國全面開戰的準備,而且是陸戰。
甲午戰爭,中國投降的太快,快到俄法德來不及干涉的地步,就在《馬關條約》簽署之後6天,「三國干涉還遼」。很明顯事先也是沒有通知其它列強,請問一向「擅長制衡的李鴻章」在哪裡?
再說甲午戰爭中國的損失,首先就是賠了2億多兩白銀,加上贖遼費加利息最後賠了3.2億。這個數目大大超過了前面兩次鴉片戰爭的總和,差不多是清朝4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日本10年以上的財政收入。如果這比錢拿來打仗,保守估計再堅持10年沒問題,再加上列強的干涉,收穫到西方的盟友也不是不可能。
很多人說工業文明打農業文明堅持不了那麼久,只要不投降,就算日軍能打到北京又如何呢?大不了在跑西安躲一下。日本之前的軍費大部分是挪到了海軍,日本的陸軍也是後來才發展的,尤其是得到清朝2億的賠款之後。
站在日本的角度看得更清楚,日本是借英國的錢來打的仗,時間是站在清朝這一邊的,日本賭的就是國運,賭清朝迅速投降,可能都沒想過要賠款,然後自己合法吞掉朝鮮好好經營朝鮮殖民地來還錢。在這場賭博中,大清完敗,甚至站在賭桌前的勇氣都沒有。
讓我們看看隨後的日俄戰爭,日本打完甲午戰爭國力已經非常虛弱,因此才有「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用大清的賠款大力發展了10年,湊出40萬大軍,一共動員了國內118萬士兵,此時日本國內所有兵力才200萬,而且又借了10億美元(一筆巨款)。戰爭打了1年半,沙俄的海軍打光,但是沙俄就是一個原則:不割地不陪款。沙俄如果真不投降,日本又能如何?
以鬥爭求和平,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和平亡。
在甲午戰爭投降18年後,清朝亡了。日俄戰爭投降20幾天後,沙俄帝國也亡了。如果不投降呢?
如果大清真的努力了,列強都會幫她的。
「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割地是送給對方跳板,賠款是資助對方軍費,結果當然可以想像。
甲午戰爭告訴我們的道理,在40年後得到印證。
~~~~~~~~~~~~~~~~~~~~~~~
分割符以下放縱一下,個人觀點
1.甲午戰爭的失敗,清王朝的腐朽是主要原因,不了解國際局勢也沒有外交基本知識,沒有找到任何盟友,當時法德美都是潛在的盟友。這種盟友意識民國以後才有。
2.沒有把日俄兩國和其它西方列強作區分,日俄是爭取不了的對象完全不能妥協,其它國家都是可以爭取的。我指的完全不能妥協意思就是其他人都可以投降,就是不能投降這兩個,賠款其它人都可以賠,就是不能賠給日俄,割地也一樣,割給別人都不能割給這兩個。
總之,要分析各方的戰略目的。
3.對於附屬國太隨意,朝鮮和越南都一樣,還沒怎麼樣呢,就放掉了。人家朝鮮和越南也是有抵抗能力的。這就好像前線還在打仗,後方朝廷已經向對方投降了,這什麼東西嘛。我明白大清當時自顧不暇,但是依然有外交操作空間。你可以拖,可以避,可以不聞不問,可以拉外國進來利益均沾,甚至可以修改宗藩權益。
總之,要掌握戰略主動,不能總是被動應付,清朝一直在應付列強的各種要求,從來沒有把握過戰略主動。
4.甲午戰爭大大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某種情況是一件好事。客觀的說當時的權力結構和國家整體的動員能力已經沒辦法滿足國家機器的需求。尤其是動員能力,當時日本4000萬人口,能拉出200萬軍隊。清末3億多人口,能拉出多少軍隊?民國時期以及軍閥混戰時期就完全不一樣。
5.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總是需要一個目標,國家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具體的,比如和誰競爭、打敗誰。當一個國家處於下降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抽象的,僅僅是維持內部平衡、領土完整、國際地位等等,至於什麼叫平衡什麼叫完整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
當抽象的目標被一步步打破的時候,國家就會失去目標,然後就亡了。
算算帳唄。
海城方向,第三師團、第五師團組成第一軍,與清軍拼湊的五萬人左右的營頭對峙。
海城的南面是攻擊旅順的第一師團和守備後方的第四師團。
攻擊山東毀滅北洋艦隊的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
鎮守國內的近衛師團。
陸軍就這麼多了。
決戰直隸,拿什麼決戰啊?為了不再繼續擴大戰爭,大本營幹脆把想去打北京的第一軍司令長官 山縣有朋調回國內了。
反敗為勝沒那麼邪乎,總之硬頂就是不講和,日本人很尷尬的。日本人以戰養戰,繳獲清軍物資彈藥無數,就跟當年八路打日本人運輸隊一樣,一打吃的喝的全有了,怎麼會崩潰呢?日本人很可能從山東和遼寧形成鉗形攻勢,和清軍在直隸平原決戰。清軍必然再次失利。
不投降日本就要決戰直隸了,清廷又沒錢打,要維護統治只能投降
暫時表面和平,但日本會再次借債再打一仗,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十年左右。
會演化出《叛逆的魯魯修》的世界格局
推薦閱讀:
※中國人在吸鴉片前吸過毒嗎?
※怎麼評價《北平無戰事》裡面的馬漢山?以及和方孟敖的關係?
※為什麼19世紀五十年代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清朝的統治,」卻沒有推翻清朝,而清朝直到20世紀才覆滅?
※真實的中國功夫高手到底有多厲害?
※如果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是漢人王朝,會不會保留皇家或者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