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理論是否違背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看到電影的最後有這麼一段話 「他來了,緣聚,他走了,緣散;你找他,緣起,你不找他,緣滅。找到是緣起,找不到是緣盡。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多行善業,緣聚自能相見!」 如若一切皆因緣,那是否意味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個真正具備正知正見的學佛的人,是積極入世,主動承擔的,絕對不是消極厭世的。人的價值就是體現在多少人受益過,能夠讓身邊的人獲得精神物質的雙豐收,你才是一個合格的學佛人。

主動就會得到更多,主動是負責,主動是得到,主動是感覺,主動是創造,主動是力量,主動是自然地綻放,主動是能量的涌動,主動是規律的流淌,跟隨心的主動,那麼,宇宙會反饋給你所有,因為,宇宙即在你心中,你的心的主動既是宇宙的表達,只有內在宇宙的迸發才會有外在宇宙的顯化。

一切萬物都是能量,現在是人皆知,但是,作為人一個富有充分靈動性的生命,可以將一切能量轉化、轉移和創造,但是,在能量被人運用時,它必須符合特定的宇宙規律,例如:厚德載物、愛、自由,所以,在你冥想時,觀想財富、智慧、能量等,為何不會以結果來到你身邊,這是心法和關鍵所在,你能夠承載的永遠與你想選擇體驗的成正比,你為一己私利還是眾生之福利,那麼,相應的財富、智慧就會從心被喚醒。


謝邀。

其實佛法所說的「因、緣、果報」不是宿命論,更加是積極的,都是自主的。因為這些都是自主,也存在因為自己的自主導致不同的結果,所以在改變物質世界上,以及一切上,都是存在主觀能動性的。

關鍵在於:你去行動(在現實中、還是心理上,都包括在內)就是緣起,也是種下一個「因」,剩下的要看「緣份」的出現了。但是這個緣份就算出現了,而自己沒有去行動,都不會有「果報」的。所以關鍵就在自己的行動了。而這個行動的主宰,正是我們各人的起心動念。所謂成佛是他,入魔也是他。

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在改變著接下來會發生的事,無論對自己,還是對這個跟我們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世界。


找到是緣起

你發的這句子,只是借用佛教的名詞,本身並不是佛教的理論。

佛教中的緣起,指的是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人的主觀能動性,包含在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藉的四緣之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家說的隨緣,是說假如因緣成熟,果報已經產生,就應該為自己種下的因負責任,不必怨、不必怒,也不必絕望、不必太欣喜,凡事有因才有果。

佛家教育我們的是,主觀能動性要用在「因」上面,比如你想要財富,就應該修財布施,不要種下吝嗇、阻礙他人獲得正當財富的「因」,你想要事業的成功,就應該認真工作、廣結善緣,依此類推,為自己的目標積極努力的種「因」,到因緣成熟時,才能有你想要的「果」,不種因光要果即是妄想的一種。

而當你努力種了很久的「因」,卻仍然沒有得到「果」時,應當明白這不是你種的「因」無用,不是佛陀的教導有誤,而是因為你今生的過去、或者過去世曾經種過的阻礙「果」成熟的「因」還沒有「了(liao)」,此時你不應該放棄、抱怨、不信佛陀的教誨,而應當「隨緣」,心態放平,繼續充滿信心的種「因」,也許很快、也許在很久的未來世,因終會成熟,必得相應的果。

這也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為」的意思。就是你應該專心致志的種「因」,而不是急促浮躁的關注「果」,為眼前的各種「果」而情緒欺負不定心緒混亂。


阿彌陀佛

在無明的推動下,我們所謂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是一個封閉的法界。在此主觀能動性下看到的都是「己所欲見」。

我們的真心,盡括太虛,周遍法界,整個法界宇宙無不是我們的真心化現,所謂的主觀能動性,就是一個非常片段式的概念碎片。就是這個碎片接前生後的貫穿著整個輪迴,無始無末。是一種混亂的衝動。

當離開這樣的衝動遮蔽的時候,才會顯現生而無生無生而生,顯空雙融的生命究竟了義境界。


是的,而且是嚴重違反。

10個人,1個佛教徒,勸大家向善,教大家放下,是挺好的。

10個人,10個佛教徒,大家誦佛念經,一起餓死。


推薦閱讀:

為何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wabi-sabi但是卻又無法具體解釋它?
禪宗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時度此身」 這句偈是哪位法師或尊者說的?
為何六祖惠能在禪宗比其他宗師更有名?

TAG:電影 | 哲學 | 佛教 | 禪宗 | 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