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普教育和外國相比存在怎樣的差距?

本問題來自圓桌:動態 - 將科學研究進行到底

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有。很大差距。

主要來自兩方面問題:第一,科普工作本身的問題;第二,咱們國民基礎科學素養的問題。

先上個圖。

這是奧地利自然史博物館,講原始人利用猛獁的骨頭和毛皮來搭房子。

眼見為實,博物館就真復原搭了這麼一個房子,房子里是關於原始人的視頻。

小朋友蹲在那裡看原始人的生活,看得津津有味。

這只是有關猛獁的那個館裡很不起眼的一個小布局,其他還有猛獁的骨架,猛獁的化石,甚至……猛獁的便便。

而猛獁館,又還只是這個博物館裡很小的一個館。

在天文館,你可以用望遠鏡看牆上的星星(還真是夠粗糙的);在科學館,你可以親自手搖一個機械裝置,觀察正負電荷球體之間所生成的閃電。

還有下面這個通過顏色反應溫度的探測裝置——

總之,都是可以親自試的,很好玩。

奧地利是一個不大的國家,類似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在歐洲每個國家都有。相比之下,這個博物館都不算特別有趣。

但即便如此,我認為隨便丟一個中國小孩子進去,他/她都會在裡面流連忘返。

因為,大部分小朋友的成長機會裡,很難有這麼身臨其境接觸自然科學的機會。不會有工作人員吼你:「這個不能碰!那個只能看!」

我幾年前第一次去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差點沒在裡面哭出來(不要笑)。當時覺得特別遺憾:為什麼我小時候沒有這麼好玩的地方?如果我們國家的孩子,從小周末都能有這麼一個好玩的去處,那該多好。

這就是差距一:我們國家的科普,通通不好玩。

不好玩,你還讓人怎麼對科學產生興趣?

——————————————

第二張圖。

這是維也納民俗歌劇院,117年歷史。

在這裡看一場《費加羅婚禮》歌劇,整場大概四小時,多少錢?

——21元。人民幣。

誠然,這是因為我們買的是頂層站票。

不過,即便是在同樣100多年歷史且無比奢華風的巴黎歌劇院,坐在這個蠻好的位置,聽一場莫扎特——

也才140元人民幣。

再對比國內,曾經坐在某個邊角,完全看不到屏幕的位置聽一場久石讓(國內二線樂團演出),也花了我180元啊,那還是最便宜的票價……

最高票價,大概去到1000+。

喏,這就是差距二:我們民眾接受科普的成本太高。

(註:既然藝術應屬於社會科學範疇,私以為藝術素養同樣是需要科普的。)

——————————————

第三張圖。

這是讓我感覺比較複雜的一張圖。

埃菲爾鐵塔上,有這麼一個浮雕標識,科普了目前世界最高建築的高度,以及所處地。當時身後幾個國外女學生走過,感嘆:「Wow, China, China, China....and China.」

是,世界最高的建築,大多都在中國,但,也只是高而已。

埃菲爾鐵塔Stage 1,一整圈都是科普,科普了這座塔怎麼建的(Flash視頻相當有趣以至於我看了兩遍);每多少年要油漆多少次,顏色變過多少次;從1920年代開始,都是怎麼個油漆法(用掉多少刷子多少繩子);早期電梯的原理是怎麼做的,如何在不同的坡度保持平衡;後來的電梯怎麼做的,動力來自於哪裡……

——你看,這些我都還記得,足以說明它科普得多麼深入人心。

國內哪座高樓有如此花心思告訴你這些建築知識呢?

當然,也要為有些做得不錯的科普點贊。前段時間廣州地鐵搞了一個科普展《地鐵是如何建成的》,還是略略有趣啦,希望家長有記得帶小朋友去看。

這就是差距三:我們並沒有,把科普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地鐵廣告、公交廣告,就不能拿一兩分鐘來做科普嘛?

——————————————

最後一張。可能把題扯得有點偏。

僅作代表,因為只拍了這麼一張。

歐洲幾乎所有的博物館,科學也好,藝術也好,基本沒有中文解說(Audio Guide)。有日文,有韓文,就是沒有中文。包括這個知名的,不少中國人去的地方。

以至於我朋友很氣憤地去問工作人員:「你告訴我為什麼有韓文解說沒有中文解說?」

工作人員聳聳肩,不作正面回答。

而博物館旁邊的手信商店,中文滿滿的。所有的購物商店,中文字滿滿的;中文導購,也是滿滿的。

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愛購物,不愛科學和藝術。

你看,我們以後能不能少點去購物,多點去博物館,為自己做點小科普。也給其他國家科普一下,中國人科學藝術素養也是有的,好嘛?


我覺得,中國做科普或者科學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是沒人做,而是沒人願意看。

其實國內也有不少科學家在做科學教育,問題在於,普通人不關注不感興趣啊。果殼網,「賽先生」,這些都是立意做科普的吧,但最後都成了理工生的自high。

拜多年的學校教育和高考壓力所賜,很多人把學習新知識看做一個用來應付考試的苦差事,而不是豐富自己的有意思的事。中國現在的科學教育,當務之急是培養大家的好奇心和學習意願。


好雞凍,終於有人邀我了……

可以說,差距相當大。

為什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為什麼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很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基於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準備,大腦會發出一種「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鬆,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很癢了!

為什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看似簡單的問題,但是大家真的關注過嗎?

我們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以至於參加工作,其實都是忙課本上的東西,對科普感興趣的人也很少。有問題就有原因,這與我國教育和國情有關。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物質資源不協調,導致提供給我們的助學資源不足,自然教學水平整體下降也是意料中的事,其二從政治角度來看,中國直接從封建專制一步跨到社會主義,則會留下大量思想殘骸,進一步阻礙教育事業,這也不是不能夠理解的。其三從教育模式來看,中國沒能直接從課本回到現實,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動手能力,極大擴充學生學習時間,抑制其想像力。

還有學校的舉措,中國大部分學校以提高學生分數為目的,我記得自己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只要請一天假桌子上的卷子這堆那麼高(同感者想像~),沒有自己的時間,更何談興趣,不懂的問題還要從大量的試題中尋找答案,再看看人家美國,完全的由興趣下手,快樂的氣氛下,怎能不對科學產生興趣?

美國理查德·費因曼的一段話很能說明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意義所在。他說:

學過科學以後,你周圍的世界彷彿就變了樣子。

就那樹來說吧,樹的材料居然主要是空氣。你把樹焚燒了,樹就會化作原來的空氣,在火焰的光熱中散發出來是原來被束縛在裡面用來把空氣轉化成樹的太陽光熱。在灰燼中那一小部分殘餘物質,則本來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來自固體物質泥土。

大家看沒看過 《博物館奇妙夜》?這也是美國宣傳科普的手段,而中國呢?除了模仿韓國的奔跑兄弟,要不就是lol,馬雲本身到是很成功,但是他的淘寶坑了不少人,干過淘寶的應該知道細節。

我國的科普註定要落後別人很多年。

最後再說點,我們身為中國人,應以富強祖國為己任,知乎是個知識的舞台,應當弘揚正能量,身為大學生更應如此。


看看微信圈就知道了,國內科普水平極差

而且別說科普了,常識都沒有,成年人大多知識來源:一、看朋友圈微博報紙 二、聽別人說

多麼不靠譜的知識獲取渠道啊!!!!

國外不夠清楚,而且國與國之間差距也很大,主流發達國家當然比我們好一點,具體好多少,每個地方都不同


很榮幸受到邀請。

中國與國外的差距,應理解為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那麼這個差距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大。

從科普的任務和目的上說,第一個是普及科學常識;第二是普及科學的精神、思想、思維方式、思維能力,形成獨立思考,開啟自我意識,建立獨立人格。

科普途徑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個是學校教育,一個是社會教育。

那麼我們的學校教育首先並沒有很好地承擔這個功能。

他的確普及了一些科學常識,但是不多。而對於第二個目的,則基本上沒有。因為他的功能主要還是防範獨立思考,防範獨立人格,所以他會模糊標準,甚至顛倒是非認定。

從社會這個途徑來說,在互聯網出現以後,以果殼網,還有方舟子(不因人廢言,他雖然有些事兒做的很沒道德,但是他的確是中國當代最好的科普作家)為代表的一群科普人已經出現而且做的還很努力,效果也不錯。

但是,整體上,從事這個行當的人還是很少,而且總體上獲利不多,很難形成商業利益推動,影響力仍然不夠,影響的人群還是非常的小眾。

另外,科普手段還是很單一,與科普有關的小說,電影、電視,比如科幻小說,科幻電影,這類東西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在國內幾乎沒有。

舉個例子,美劇 《豪斯醫生》,除了強大的娛樂性,其中包含了很多的醫學常識,最精彩的是包含了很多診療邏輯,這個對於科普來說效果極佳。這種例子在歐美太常見了。

坦白說,看這部電視劇提升了我的認識水平。

國內還沒有這樣的作品。

而且,偽科普(外星人、保健、各種未解之謎、轉基因有害謠言,極端環保主義)的影響力還是大於科普。

可以說,中國在文革結束以後,正在艱難地開始又一次的文化啟蒙運動,把被嚴重傷害的民族頭腦又重新從零做起,開啟民智。科普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發達國家已經有了很高的水平,我們才剛剛開始。


中國的科普做不起來,很大的原因是華人作為一個整體,一個民族而言,太務實了。對於自己沒有用的東西,這個群體的態度基本上是漠不關心。

星星為什麼眨眼睛?對我沒用,不關心。

蓮藕的絲到底是什麼?對我沒用,不關心。[好吧我承認我在安利自己的某知乎回答]

沒有用的東西,關心了幹什麼?能吃嗎?

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曹操「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空想誤國,實幹興邦,都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問那麼多為什麼幹嘛,能賺錢嗎?

做基礎研究幹嘛,能出成果嗎?

我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

這是什麼果子?有什麼用途? - 植物

一直好奇這是什麼?能吃嗎? - 植物辨識

好奇心一定要用務實來掩蓋嗎!就是好奇這是什麼東西而已,為什麼要加上刺眼的「有用/能吃」二字!

沒有用就不問了,沒有用就不關心了,愛去哪裡了

沒有用也愛才是真愛啊!

才!是!真!愛!啊!

於是我們連傷心者都出不了。[強烈推薦何夕的《傷心者》!算是本人看過的寥寥幾篇科幻里相當有情懷的一篇!!]

引用王小波的《紅拂夜奔》——

後世的人們說,李衛公之巧,天下無雙,這當然是有所指的。

從年輕時開始,他就發明了各種器具。比方說,他發明過開平方的機器,那東西是一個木頭盒子,上面立了好幾排木杆,密密麻麻,這一點像個烤羊肉串的機器。一側上又有一根木頭搖把,這一點又像個老式的留聲機。你把右起第二根木杆按下去,就表示要開2的平方。轉一下搖把,翹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搖兩下,立起四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再搖一下,又立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1。千萬不能搖第四下,否則那機器就會嘩喇一下碎成碎片。這是因為這機器是糟朽的木片做的,假如是硬木做的,起碼要到求出六位有效數字後才會垮。

他曾經扛著這台機器到處跑,尋求資助,但是有錢的人說,我要知道平方根幹什麼?一些木匠,泥水匠倒有興趣,因為不知道平方根蓋房子的時候有困難,但是他們沒有錢。

直到老了之後,衛公才有機會把這發明做好了,把木杆換成了鐵連枷,把搖把做到一丈長,由五六條大漢搖動,並且把機器做到小房子那麼大,這回再怎麼搖也不會垮掉,因為它結實無比。這個發明做好之後,立刻就被太宗皇帝買去了。這是因為在開平方的過程中,鐵連枷揮得十分有力,不但打麥子綽綽有餘,人挨一下子也受不了。而且搖出的全是無理數,誰也不知怎麼躲。太宗皇帝管這機器叫衛公神機車,裝備了部隊,打死了好多人,有一些死在根號二下,有些死在根號三下。不管被根號幾打死,都是腦漿迸裂。

酸不酸爽?

回正題……

這種思想有好處嗎?當然有。個人認為中華民族能夠綿延至今,很大程度是由於務實,可以不斷包容異族,可以在落後時依靠自強重新崛起。

這樣的思想,曾經讓這個民族避免極端的教權,在其他民族尚在迷惘之時領先;也曾讓這個民族後繼乏力,在其他民族因為「務虛」的東西而厚積薄發之時,仍然自給自足,固步自封。

當然,這個群體中總有那麼一些人,試圖要做吶喊者,將近一個世紀之前的五四運動,其實已經試圖為這個民族引入一些新的視野與活力。

可是現在呢?這種無形的牆壁依然在阻止想像力的爆炸,保守與務實,依然是這個民族的本性。

互聯網正在被越來越緊地牆掉,誰能打包票說這不是另一次閉關鎖國的開始?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大致如此。


首先給出肯定回答:存在差距,而且差距極大。

更準確地講,外國基本不會提及「科普」這兩個字,他們統稱為科學教育。

要是比科學教育,那中國與國外相比同樣存在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

1、中國的科技教育承擔了論證體制合法性的功能。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科技進步與體制優越性或明或暗地聯繫在一起

2、至少就美國的情況看,科學教育成為了孩子們成長中必備的一環,而不僅僅是知識。這一點是我感受最深的。我兒子學校的科學教育是讓他們自己做項目,自己查資料,自己講故事,從三年級開始就這樣。而中國的教育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以知識為主。

3、還有一個差距,國外科學家或者科學工作者非常積極投身科學教育,而中國的科學家則更多只是埋頭做研究。

舉個例子,康乃爾大學每年都有一些適合公眾的實驗室,比如鳥類、化石、地質等等,每學期一次的公眾開放日搞得特別生動,一個實驗室能讓孩子們玩一整天,而且是可以讓孩子們一起參與的。

當然,這也跟科研體制有很大關係。美國科學機構做科學傳播,一般是有經費預算的。比如NSF(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項目經費依據項目不同,至多會有5%。 康乃爾科學教育的主力是博士生志願者,包括我們博士生,都要接受科學傳播訓練,當然是自願參加。

國內科學家做科學傳播,更多是「業餘愛好」,做得好沒什麼收益,做不好可能還要挨罵,所以願意站出來的很少。

科學傳播水平的差距,最直接的體現當然就是國民基本科學素養。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依據國際可比標準設計並組織的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素養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公民中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仍然只有3.27%,而截止到2007年底時公民基本科學素養比例,當時美國為25%,中國基本上落後於西方20年。


謝邀.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存在差距。首先是科普教育的形式,國外參與互動性較強,國內以灌輸式較多,所以存在很多偽科普。其次是科普內容,國內較多的是健康養生方面,卻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第三是科普對象,在國內較多缺少質疑精神,你告訴我結論就行,不管對錯,有無根據。


看看美國的電影、電視劇,科幻題材的很多,也不乏人文生活的;而中國的儘是些兒女情長、談情說愛,不覺得發展不均衡嗎?


也謝謝邀請

我對於科普這東西的最開始的認識是十萬個為什麼,後面的話,接觸的也不多了.大多是看國外的發現頻道.一般人都能接觸到.

我國的科普有在跟隨國外的腳步.大量的翻譯文獻和國內所說的松鼠社果殼網,都有去看過.總感覺嘛,趣味不高,學術味很濃,沒怎麼做到深入淺出.科普這東西,就是讓門外漢也能看懂,不局限於行內人.

國外的科普的話,接觸他們的書籍(美國的多些),他們在動手和思考方面比我們要好很多,而不是像國內告訴你,他們是讓你們自己找答案.我覺得這是他們很不錯的地方.

其實問問題很簡單,找答案也簡單,怎麼做到尋找答案,鍛煉下思維方式和科普常識,我覺得這樣的科普會更有意思.科普主要人群應該是學生.不應只是做學問的圍爐狂歡.


謝腰

原本這種問題不想答,答起來蠻心塞。而且不是很了解國外科普現狀。

但看到上面一個同學的觀點,我覺得還是想展開了談一談國內的科普現狀。

首先同意樓上的一個觀點——

中國科普教育和發達國家相比是有差距,但很多時候,更嚴重的是盲從和盲目全盤否定的極端心理

我就隨便想到啥說啥吧。

1.前一陣子科技部發布過2013年全國科普統計數據,科普人員數量為197萬,但是專職人員只有24萬。兼職科普人員的精力分配就不說了,肯定是比不過專職的。所以科普人員的數量看起來很美好,但是質量卻不高。

2.科普這個職業雖然比較穩定,但是收入太低,大街網的招聘公告顯示,上海某科技館給出的平均工資僅有3000元,最高不過8000元。如今很多小城市科技館博物館都趨於免費,創收能力堪憂。小城市對科普不重視,大城市的工資更是跟不上城市經濟發展,大多數人自然不會主動的去從事科普行業。

3.還是科普統計數據裡面的數據。2013年科普創作人員只有區區不到一萬五千人。如今很多科研人員一心去做項目搞科研,在科普創作方面做的的確是差。國外很多科普讀物都是知名專家所作,這也算是一項差距吧。

4.上面說的都是科普人員的問題,下面說說科普受眾的問題。很多成年人認為,科普是給孩子看的。從科技館的訪客構成可以看出,大多數都是領著孩子去看,大學生都很少更何況是走向社會的成年人。

5.很多人對自己腦補或者道聽途說的一些所謂的「常識」非常的迷信。就像有人總結知乎噴子一樣,這些人非黑即白,面對很多原本很平衡的事情,總是去走極端去尋求一個不正確的結論。前幾天我打車,計程車司機聽說我是氣象局的就開始吐槽我們氣象工作做的是多麼的不好。我正好手裡有些材料,就想較這個真給他看最近幾年的氣象預報準確率,和他解釋說準確率達到一定水準就達到國際水平了,但是再厲害的模式和人員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他看完了之後來了一句:誰知道你們這材料有沒有造假。呵呵噠!

6.所以,原本回報率就很低的科普行業,在面對這些人的時候就顯得更加無力。我一直認為,做事情要有正反饋,才會有動力一直幹下去。科普這個東西,面對有文化的年輕人和兒童很容易去搞,但和這些不講理的人去談科學,真是滿滿的負能量。

7.最後帶一句政策上的事兒。我反對把一切問題的鍋都甩給體制,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從地方角度來考慮,從政績上講,拿專項資金去扶持科普行業,的確是一個沒有正反饋的提議。

8.不過,即使有再多的負能量反饋,每當我看到小盆友和求學者滿意的笑,這些負能量就都煙消雲散了。

9.感覺有點跑題。主要是我不知道國外的現狀如何,只能從本國現狀去探討一些問題。我作為一個半吊子的業餘科普者,回答中難免有不正確的觀點和私貨在裡面,歡迎評論批評指正。

----------------------------------------------------我是內心幾乎崩潰的分割線-------------------------------------------

10.題外話:科普者是很難找女朋友的!大學時候某個妹子拉著我去看流星雨,我給她科普了一下流星雨的原理和常見現象,並告訴她流星雨沒什麼好看的,從此以後她再也沒和我說過話。


謝邀。中國科普教育和發達國家相比是有差距,但很多時候,更嚴重的是盲從和盲目全盤否定的極端心理。典型的就是PX事件的演變。早先盲目聽信某院士PX劇毒,致癌,國際上安全距離100公里等別有用心的謊言,而後來儘管科普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相當多的人"你說什麼我都不信"……


謝邀,我不過是從高中開始遇到科學松鼠會而愛上科普,進而了解了國內的科普教育,後來也在各種社交軟體的雞湯號里看到了國外的科普教育。我覺得的確存在著差距,畢竟我國科普教育。。。哎,其實我也不知道何時起步,起碼是普及率不高吧,像我一廣州90後,小學到高中唯有的科普教育就是全校分男女教育的「身心健康教育(性啟蒙教育)」而已。

你看,在廣州這麼開放的地方也是不夠開放的科普教育,那就更別說偏遠、保守一點的地方咯。國外的科普教育我倒是沒有深切的去了解過,感覺國外也得看哪個國家吧。聽說芬蘭就是教育大國,科普教育從小孩子抓起。

其實科普也是有很多種的吧,像生理、天文、生物之類的不同類別。歐美國家比之於我國無非就是起步早且國家重視。聽說我國之前的教育投入佔GDP和發達國家教育投入所佔的差很多啊。再看,我國科普,就我所知最開始應該是松鼠或者知乎?我不知道啦其實,我只知道幾個:松鼠會、果殼、知乎,現在網上越來越多冷知識、科普小視頻,比較出名的貌似是飛碟說吧。別的國家都是學校,學校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受眾程度絕對比網路、書籍要高不少。如此可見,我國還有很多需要做的。

原諒我的排版,純粹手機手打,有錯字請諒解~


謝邀

不敢去評論國外科普教育是什麼樣子的

就說說國內科普現狀

在應試教育的我國,科普工作確實很差,很多學生缺乏常識(例子很多就不舉了)

原因:國內科普目前還停留在科普書籍和科普畫廊等傳統模式,科普工作人員普遍年齡過大。

科普書籍已經成為一條產業鏈和出版社牢牢綁在一起。

再說說互聯網時代來臨科普也從傳統模式過渡到互聯網時代

果殼網、松鼠會等民間團體做的還不錯

現在主流的政府科普網站「各種互相抄襲」,原創作品基本沒有。國家給錢讓各部門加強科普宣傳,花錢建立個網站請一個完全不懂科普的學生每月在各大網站抄襲上傳為普遍模式,應付領導檢查根本沒有流量。

還有各種動畫科普小視頻以傳播科普知識為由,內容多涉及性愛等吸引眼球。(飛碟說等)

有空再更!


沒有接觸過國外的科普領域,所以沒有辦法回答,只能說說我們國家目前的狀態。其實國內科普並沒有像前幾個高票答案說得那樣,完全沒有,還是有的,只是大眾的知曉率不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就舉個例子,大家知道科學技術協會這麼個單位么,想必都沒聽過吧,這個每個城市每一級機關都有,沒錯,科普就是歸這個單位管的,除此之外還是各種學會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當然大家會覺得社會組織歸民政局管,其實他們是審核單位,但是業務主管是科協呀。也就是說,我國的科普工作,其實是有單位執行的,而且確實也在做。拿我所在的城市來說,嗯,就是杭州啦,我們就有科學大講堂、科學松果會、社區講堂、科普進校園、科普周等各種各類的科普活動,比如科學大講堂就會邀請很多非常高端的院士專家來講,之前青蒿素獲諾獎的時候,我們就請過屠教授四人團隊中的李國橋教授來做講座,李教授非常和藹,講得也很生動,而且根本不居功,表示屠教授獲獎是完全沒有爭議的,你看,作為一個市級的單位,我們長期舉辦與科學相關的講座,請的很多都是院士級別的,但是即便是本杭州人,估計也並不清楚,所以,科普這個事,並不是國家沒有人在執行,只是社會根本缺乏關注度,不能只說形式不行宣傳不行,應該是廣泛大眾就對這個缺乏興趣,而不是國家沒有在做。另外,其實本地的資源,比如浙大的教授,浙二醫院的主任醫生,其實都是很願意來做講座做科普的,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功利。說句實在話,他們本身工作繁忙,壓力巨大,但卻在科普事業上有非常大的熱情,我覺得並不遜色於國外的教授學者。還有就是,如果要說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我們沒有科普事業,其實可能我們對於科普的定義不同,在科協系統,科普的定義是科學傳播,但就是要與科學有關的,但是在國外,據我在網上看見的,幼兒園孩子是要組織參觀消防局,學習消防知識的,這應該也算科普吧。但是我們的科普,因為和科學相關,所以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只是組織他們參觀,沒有特別的內容吧。總之,不能片面地說我們國家沒有科普,其實是有的,只是因為知名度太低而沒有人關注,反過來說,為什麼大家不關注呢?因為作為個人,作為家長,可能也並不是大家都積極地想要了解這些吧,實用主義並非僅限於政府啊。還有,問問自己,學校里或者社區里的講座,你有去聽過嗎?有時候,區別不是因為別人沒做什麼。


謝邀。

我有印象的第一本科普是小學時讀的馬希文的《數學花園漫遊記》(在之前的十萬個為什麼總是看過的,但是已經不記得內容了……),自認為寫得不錯,當時像看小說一樣用了兩個晚上看完了,也是為數不多至今仍保留下來沒有遺失的書,。

在此之後接觸的若干本書都是數學的啟蒙書,也是一種巧合了,印象比較深的是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可怕的科學》叢書中的《經典數學》系列(譯著,原版名Murderous Maths,【英】卡佳坦·波斯基特),一套類似漫畫的數學書,一共九本,內容從小學到高中水平,但極淺顯,看的時候完全不需動腦。裡面一些很冷門的知識和技巧常常被我用來騙人,受益匪淺。這個時候感覺同樣是用心的作品,但是國產作品吸引力上還是差了很多。

在這之後很少有看國產的科普書了,感覺其中的不少作品面向的讀者年齡偏低,而且語言總有一種莫名的假大空感,當然可能只是錯覺……

另外跑一下題說一說科幻。國內科幻作品的情況可能稍好一些但也並不樂觀吧,科幻世界中的作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三體》等一些作品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總的來講基礎還是不紮實。在「基石」系列的序言中提到科幻作品只有區區幾千冊的銷量,這是培養不出優秀的科幻環境的。而電影…三體的電影我很擔心簡直不敢看,對比下星際穿越,不知結果是否樂觀。

差距存在,而且很大,差了一整套完善的機制。


初中到高中,物理、化學、生物我們就開始接觸,這也算是科普,但這是一種被灌輸了考試思想的科普,科普那神秘有趣的一面被暗淡。高中時,我經常去圖書館借閱一些宇宙大爆炸,地球未解之謎,狹義相對論等等,結果被老師罵的狗血噴頭。在初中高中一切與考試不沾邊都是0.正是因為我喜歡科普才選擇了理科,才選擇了電子專業。如果我們在孩時沒有建立起對科普的興趣,長大後對科學的追求就很渺茫。

看看我周圍的那些人,「《星際穿越》好難理解啊」,呵呵,我只能弱弱地說一句我在初中就有能力看懂了。「哦哦你玩玩酷 跑好牛啊」,呵呵,你們知道是用什麼語言編寫的嗎。「據狹義相對論說速度變快時間變慢」,呵呵,那你知道為何嗎,內在本質又是什麼。

學生都這樣了,那些非學生的呢?當然,這是從高等科普方面來說的。

將科普的理念化作興趣嵌入到我們的心。是激發我們的興趣而非泯滅我們的興趣。

我就在想啊,如果高三有這麼兩個學生,一個超愛宇宙空間物理方面的鑽研但學習不是那麼好。另一個對科普科幻一點也不感興趣,但學習超好。你們說讓某一所擁有宇宙空間物理方面專業985大學對他們兩個只能選擇一個,他會選誰?

對於日常生活的科普當教育然是不錯的了,現在那些跳大神,神婆子也銷聲匿跡了,老百姓明白了有病就醫,「經常吃燒烤食物的容易致癌」,「不要隨便掃二維碼以防掃上木馬」。百姓經常從電視、網路了解一些科普的東西。國民的整體科普知識都很大提高,我們比國外的教育也差不了多少。

對學生實施高等科普教育(我覺的我們比國外差,他們是激發興趣,我們是扼殺興趣,做表面文章。天天喊什麼素質教育,我被素質好幾年了,結果呢........),對百姓實施日常科普教育(不比國外差)是最好的。

以小見大吧。足以認知整個國情。


是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差距。


中國民族也許本身就不願意去做對自己毫無幫助的東西


想說一件今天遇到的事,在一個打著科學名號的QQ群里,原本是看一些初中生在討論動量還是離心力這樣的問題,後來突然冒出一個30多歲的男人,開始說一些科學並無法證明它自己是真的,說不定哪天就被證明是錯的。 看得出這個男人信的是類似哲學或者宗教的東西。這一點沒人能進行批判,但是他後面說的好多對科學的評論,卻是讓人很跌眼鏡的。

後來還舉例說物質是由物質組成的,所以物質並不是物質這樣的話,還有氫和氧之所以組成水是因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感覺無非都是在偷換概念去做一些文字遊戲,還想把這當做科學。

後面他又說了一句,他感覺引力波這個東西其實沒什麼用啊,因為本來引力就是牽引著星球運動的啊。。 感覺聽到這句話有點懵,雖然沒學過太多引力波的東西,但是廣義相對論還是學過的,看得出這句話基本就是前言不搭後語。我當時明白了他其實根本也不懂引力波,才會講話這麼混亂,但是真的是忍不住心裡的怒氣,因為他說愛因斯坦引力波這個理論根本沒什麼用,而且還是在絲毫不了解的情況下說的。我當時說他這話邏輯有問題,並說可能你不知道愛因斯坦所說的引力波是什麼。他當時回我,他確實不懂相對論和引力波,但是既然愛可以定義引力波,他也可以啊,幹嘛非要弄個和愛一樣的引力波。。(三觀盡毀)我說,你愛怎麼定義怎麼定義,但是別到處去拿著引力波這個詞說,換個詞你愛怎麼扯沒人管你,因為它是最初愛因斯坦提出來的,這麼做很不尊重人。 他回復,不同意就算不尊重么,何況他並不想和愛因斯坦一樣,而是想超越他。。 (我不知道他腦子裡在想什麼,也不知道為何這麼自信,真的是這輩子頭一次見這樣的)

以上的事件,讓我刷新了對國內科普的認識,雖然有點以偏概全,但是這個對某些科學內容的誤解,也是挺大的,感覺原因就是沒有比較好的科學背景, 也就是說,可能初中高中物理化學數學什麼的都不太會,基本也就是上面描述的這個男人的特點。如果這個等級的理化理解不好的話,看科普尤其是宇宙方向的,輕則理解不對,重則可能本來有興趣的也沒興趣了。

再說一件事,我對科學的興趣是從初中開始,小學沒什麼科學課,如果真讓我那個年齡去科技館或者博物館,我肯定幾乎全都看不懂的,並對科學留下一個壞印象。最初一個讓我對科學感興趣的書是一本叫飛出太陽系的,大概就是講宇宙,粒子什麼的吧。但是當時班裡其他孩子們都在課餘時間做什麼呢? 男孩子打遊戲看漫畫 女孩子看言情小說 我本人當時也特喜歡動漫的,看的時間絕對比看科普多,但我至少內心還是憧憬科普,抽空看看,可能2年才看完那麼一本薄薄的書,理解也是含糊的,經常覺得看的頭疼,但是頭疼也會繼續看下去,因為初中的時候,對理化的難題也是比較感興趣的,也經常做到頭痛還要繼續往下想。 但是試想如果這本書放到一個理化成績不是很好,看見難題或者理解不了的東西就往一邊扔的呢? 這本書絕對不會看超過10頁。

總結一下這2件事,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理科教育的不足導致科普薄弱。初中高中正好是好奇心最強的時候,並且可以接受和理解一些科學了,但是可能因為在校理化學的並不好,學校講的東西都理解不了,自己就告訴自己,其他的科普可能更難,從而失去興趣。確實,如果中學理科都沒有比較好的理解的話,看科普確實有難度,也達不到大家想要的科普效果,基本是個事倍功半的事情。這裡我說的理科沒學好,並不是指成績不好,而是可能比較初級的體系沒有建立起來。而成績好的那一部分人,也不一定是真的理解了這個體系,這又牽扯到應試教育,不理解簡單的就不會對後面的有興趣。這麼說排除下來,剩下的可能對科學產生興趣的,就少之又少了。

最後說一點可能和題目不太相關的話,為什麼覺得中學理科教學會出現大面積的學生理解不太好這個問題,我有些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去當了中學物理老師,根據之前我們一起討論物理的經驗來看,這部分人其中至少得有一半,建立起來的物理體系也不是特別清晰,我感覺這會不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因為我跟著思路清晰的老師學的時候,感覺很不一樣的。教育雖然是個舉國體制的大問題,但真的並不是所有事都能怪到體制上,應試教育並沒有妨礙物理老師們自己整理出清晰的思路,也不會去妨礙學生學習建立物理框架的能力。有了這些之後,應試反而變成了小事,還會帶動中學生們對科普的興趣。

寫的比較長,有的地方語言和邏輯可能比較混亂,我想盡量去還原我是怎麼對科學產生的興趣,以及我心目中的人們對科學沒興趣的過程。有時候這並不僅僅是因為看科普不能直接使人升學賺錢,也不僅僅是因為應試教育使學生們功利。再功利,學生或者成年人們,也都是有自己的愛好興趣的,比如運動什麼的,我在想是不是有可能使人們看科普稱謂一種像打球,唱歌這樣的興趣,可能不會給人帶來功利的好處,但是人們依然會去做。非專業人士,僅是個人看法,說的不妥的地方請見諒。。


推薦閱讀:

在地質學研究中,你都見過哪些「還有這種操作」的神操作?
有哪些無用的論文、研究?
研究生學 三維激光(測繪)有前景嗎?
研究生留學擇校的時候,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各大網站發布的大學排名有參考價值嗎?
高年級博士生在沒有發表高水平文章,畢業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怎樣保持一個好的科研心態?

TAG:科普 | 教育 | 科研 | 科研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