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初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最近在看漢武大帝,看到轅固生與黃生之間關於黃老之學和儒學的辯論,儒家就是說湯武革命是順應人心的,變化才可以長久,黃老之學堅持他們是逆賊,但是我就懷疑了,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採薇,死在首陽山下的那兩個不食周粟的一直是儒學推崇的典範啊,所以說儒學應該是比較重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相反道家應該不重視這些名分之類的,老子說變則通,通則久啊,是史官記載有錯還是漢朝初期對於道家和儒家的理解有偏差呢?


首先,轅固生黃生的爭論和儒道之辯關係不大

再者我們今人會產生這樣的錯覺實則是拿宋以後的儒道去揣度推論漢初的儒道思想。

莊子有一段名言: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此話正是描述了西周的王官之學轉向諸子之學的圖景。在這過程中不僅有分化,更存在大量思想學術的糾纏與交錯。

舉個例子,漢書記載墨家出於「清廟之守」,淮南子又雲墨子曾受孔子之術。所謂「清廟之守」大抵與禮儀祭祀有關,這本是儒家之所長,但看墨子是如何批評孔子之後的儒家的-------------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天、鬼不說,此足以喪天下。這是墨子批評當時的儒家只重外在禮儀而無視祭祀的鬼神,說這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但儒家真的不重視鬼神嗎?馬王堆出土的《易傳》里引用了孔子很重要的一段話---------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者也。章太炎就論證所謂的儒,其實就是巫祝的後人,上古時期就專門操持溝通天地鬼神,求雨治喪的生計。

那我們再來看漢初的道家,彼時對道家最精妙的論述當屬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里的定義----------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采,事少而功多。

這裡最重要的一句--------------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當時的道家,也可以叫黃老之學,是瀰漫在整個漢初社會的思想潮流,上至政治家陳平張良曹參到司馬談黃生這類知識分子,下至太倉公這類醫家術士,統統都可以被算進去。政治上不光崇尚清靜無為,更有以權謀法製為傾向的,所以竇太后支持黃老之學並不單是個人喜好,而是順應社會主流的思想共識。黃老之學實則是一套包容性極大的實用主義學說,也是相對而言最接近莊子所謂『古人之大體「的學說。哪怕陸賈董仲舒這類純儒在改革確立尊儒地位的過程中都受到了黃老之學極大的影響。整個漢代的儒道,其實處在一種比今天看起來更為複雜的交錯分合中,說白了,這個」裂「,」裂「的程度遠沒有後世那麼涇渭分明。

最後回過頭來看轅固生與黃生,他們的真正區別在於拍馬屁對象的不同

黃生拍的是漢景帝的馬屁,而轅固生維護的是景帝爺爺劉邦的皇權來源正統性。這場爭論遠沒有後世所想的那麼有意義,就是嘴炮大戰而已。


漢武帝之前,道家是官方主流,史記上的記載顯示:不管是漢初的高官還是帝王及其家室後宮,大都是尊道家的,政治上以無為而治為主。司馬遷談到當時學術時,首先也是講道家,其次才是其他儒、法、墨諸子。

但是,中原農業文明面臨北方游牧文明的壓力,不得不強化內部結構來對抗外敵,到漢武帝時,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諸方面都採取了相應措施,比如政治上他削弱封建諸國,強化中央權力及其文官體系,文官哪裡來?考唄。又比如他在文化上採用的董仲舒的獨尊儒術,也是要強化皇帝集拳。

正如易中天所說,獨尊儒術,就是統一思想,不要其他思想。

皇帝之所以獨尊儒術,一來董仲舒把儒術和皇權天授結合起來,二來皇上看重其愚民功能,當然嘴上要說是搞教育開民智。

農業文明,還會產生了許多小地主,要進入皇帝的大一統政治,就需要學習文化,儒家是學術進入民間的引路人,孔子是師表,儒家亦有越來越多的後學者。

思想、文化是表象,背後是地緣、氣侯導致的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衝突,這衝突在漢武帝時期表現為諸多大一統變革,對儒、道的表述也可能產生影響,在電視劇上產生點戲劇化爭論漣漪……

道家,本身是哲學、神秘主義的,後來衍生出道教,也是自然。

但總的來說,哪種思想得勢,主要還是大環境、地緣影響下的政治決定的。

這也是為啥中國後來兩千來儒家成為主流的原因。


劉徹:將來宣傳上有了偏差,你們要負責!


漢初講湯武革命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上面已經說了很大一部分了,討論的不是學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是官方意識形態。非常有意思。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按照儒家的說法,如果允許革命,那漢朝失去天命之後,後來者是否可以繼續革命呢?這個話從漢朝官方發言來看是很難講的。

不過這個思潮,很難說就沒有了,而這種想法的普及,才是後來王莽能夠稱帝最堅實的思想基礎。


儒道有個好處,就是正著說反著說都能圓的過去。

儒道本就有同源的地方,只是目的不一樣。道是同源,但是對德有不同理解。老子發現社會秩序大亂就是因為統治者的慾望行為讓社會不穩定,只要大家都不要打擾別人,安安靜靜過自己生活就好了。

儒家學說卻認為要小愛也要大愛,天下是在大亂和穩定中轉化的,是如果統治者不好,道就會換一個聖人統治者,這樣天下又穩定了。

儒道正是因為對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理解。才有各種分化。

事物是此消彼長。讓自己無欲無求,因為事物是千變萬化的,但是規律是不變的,所以順應不變的天命。

但是儒家卻覺得事物相生相剋,不斷變化,這是道,世界又由五種元素構成,此消彼長,這就是德,變化是方法,也可能是結果。德有好有壞,所以需要人用道德來影響。

從春秋諸子百家爭鳴一直到漢初,學術辯論就是政治辯論。因為諸子都是要實現理想的社會環境才誕生的思想。

這都是對自己的要求。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應不變。

但是你反過來一想,我跟每一個人說,只要你們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就像太陽總會升起,月亮總會落下,你們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因為上天會懲罰你。

同樣,告訴每一個人,自然事物是一物降一物,所以改朝換代也是一物降一物。我是道要求我替換上一個朝代的,順應天道。所以你們不用去變,我變就好了。天道一定是正確的。

對象不同,理解就出現偏差了。

「變則通」出自周易,道家的理解是,事物變化到極點,一定會有轉折,最後也會達到平衡。這跟自身沒有關係。那在儒家,則解釋為需要人推一把。

不食周粟是司馬遷說的,原意是反抗無道的暴政,也能理解為忠於自己的君主。所以後世出現了偏差。

孔子思變,並用道德和禮儀來約束彼此。始終是相互的。所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貴族應該追求道義捨棄一部分利益,卑微的人去追求利益以達到平衡。

孔子的學說很大一部分都是相互的,用道德約束貴族,用利益教化平民。目的是減小社會偏差,達到天下大同。

但是用聖人的標準來限制平民,用平民的標準來寬容貴族,這才是三綱五常的由來。這是符合統治者需要的,也能維持和平安穩。


首先這個爭論是政治之爭而不是學術之爭。就像現在,要不要講階級鬥爭呢是個很大的問題。

然後確實有偏差,不像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儒家是儒家,道家是道家,道家在西漢初年吸收了很多儒家法家的學說,而儒家也有雜儒和純儒,西漢早期學術譜繫上很多都是交叉的。

比如說,儒道兩家都講究變,法家也講變,但是什麼時候要變的道是不同的,所以會有不同觀點。

具體針對這個爭論的解釋,一下子說不上來了,有興趣可以看下陳蘇鎮的《春秋與漢道》。


劉邦得天下後,要論功封賞。群臣都說平陽侯曹參功勞最大,排名第一。但是劉邦並不這麼認為。劉邦說蕭何的功勞是最大的,群臣不滿,蕭何連點軍功都沒有,憑什麼是排名第一,劉邦看出了群臣的心思,就對他們說,你們知道獵狗嗎?獵狗去追逐獵物,抓住獵物是算狗的功勞,還是算牽狗人的功勞啊11,去抓獵物,必須得有狗主人的指示,有了指示,狗才會捉到獵物。蕭何在後方為我輸送物資兵力,你們才會積極的打仗,沒有蕭何,你們拿什麼建功立業。

即皇帝位,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不決。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從我,多者三兩人;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後皆莫敢言。 


道家是經濟自由主義,主張無為而治。儒家更強調政府調控能力


不是偏差,漢初大興黃老之術,這是道家的一支神秘化的發展,和早期道家不同,包括獨尊儒術,也不是早期儒家,是神秘化的術。也就是漢雖崇道,但在思想上無統一,在操作層面上,黃老之術和儒術爭論很激烈,最終各安其位,逐漸融合。


黃老不是道家。道家無為,治國篇則在德經里,是無不為。

所謂黃老是戰國時東方六國盛行的治國之術,典籍源自於1973年在馬王堆出土的《黃帝四經》。偏重於治國之法和治國之術。黃帝四經比儒家最大的優勢就是確立的皇帝的合法性,不向儒家那樣君君臣臣的天然等級制。而是企圖以明文法律形式給皇帝最高統治者的合法性給個徹底定位。儒家因為沒有確立皇帝的合法性,所以只能以天人合一和君權神授來忽悠民眾了。黃帝四經最大的好處就是認為皇帝也必須在法定的範圍內,不能遊離於人臣之外,不具有神聖性,類似於現在的民主法制體系。不過漢武帝認為這套不行,不能任由皇帝受臣子擺布。

主要原因還在於當時的形勢。漢初對匈奴一再退讓,北方邊患嚴重,民不聊生,不能任由其發展,必須集中力量掃清北方之患,於是甘願受皇帝擺布的儒家思想就合其口味了,皇帝信道修仙,完全遊離於儒家之外。

兼說說其他幾家,道家不用說了,人內心世界的刻畫極其深刻,無欲,無名,無為的三個哲學層次,完全超脫於世間法,卻又一切運用自如。非等閑可用。

法家是不可能再用的,目光短淺,只求眼前利,造成秦的短命王朝。所以漢武帝時爭論最激烈就是黃老和儒家。儒家的勝出還是秉承了之前的業力,也給之後的中國歷史造成決定性影響!


推薦閱讀:

孔子創立儒家學說是一種什麼心態?
未來會有傳統文化的復興嗎?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為什麼中國不遵循法家而是儒家?
既然善為道 為何從善難 墮惡易?

TAG:道家 | 中國哲學 | 儒家文化 | 儒家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