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能給普通人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紅利?


-

謝邀,分享一個我們團隊的報告,來說明這個問題。

TOMsInsight報告:《人才流動:互聯網化背後的無奈 》

北京,入秋,霧霾天及社交網路的分享,讓大家忽略了這個三千多年六朝古都傳承下來的秋悲寂寥。北京的天氣如二進位碼般分明:今天重度污染,明天就晴空萬里。而TMT行業也是如此,成王敗寇:一方面是熱火朝天的互聯網化的顛覆,另一方面很多企業都在紛紛裁員。讓這個秋天註定成為行業時光柱上的重重一筆。

亂世出英雄,而一將功成萬骨枯。也許真正構成歷史的,並不是那些我們傳頌的英雄,而是和我們一樣的默默小人物。我們奮勇殺敵,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因為榮耀和不朽,只希望能填飽肚子,能帶著幾兩銀子還鄉,安穩享受自己的餘生,子孫滿堂,無疾而終。

互聯網亂世,也是如此。我們仰視著英雄,追隨之奮鬥,模仿之創業。大多時候不是為了改變世界,更多的只是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我們卻不知不覺的迷失了自己,忘記了初心,直到滿地的屍體把我們喚醒。拔劍生死是一種讚歌,而背後的無奈和失敗的苦痛卻只能散盡在這蕭瑟的秋風中,吹動著英雄的戰袍。

今天,我們就來講述幾個真實小人物的故事,來洞察分析行業的變遷,和背後的無奈。

外企裁員潮與人才流動

北京,東三環,偌大的小區花園只有Tony一個人坐在休息椅上抽煙,對生活質量要求極苛刻的他卻彷彿沒有注意到霧霾。Tony今年37歲,清華本碩,畢業後就在全球著名的A記公司中國研發中心工作11年,做到資深架構師,圖像渲染(非實時)方向,薪水一年80w左右。在房價瘋漲之前已經在這個東三環挺有名的豪宅置業,老婆全職太太,兩個孩子,父母健康。從各種方面看,Tony都是人生贏家。

但是Tony卻提前遭遇了中年危機:2014年5月份,A記公司中國研發中心裁員,正如2014年這一波外企裁員一樣,工作久,級別高的員工反而是裁員的重點對象,Tony拿了N+5走人,這個規格的解約金遠超勞動法規定,也算是最後的福利。但Tony並沒有感到絲毫的快意,畢竟畢業就在A記,對外面的環境並沒足夠了解,雖然多年不斷有獵頭邀約,但離開這個已經構成自己人生的工作,還是非常忐忑。

Tony把自己的求職目標放到國內互聯網公司。畢竟,正處在行業熱點、能開高薪水、有著更好發展前景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從紙面各個方面看都是機會所在。恰好,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對有著深厚技術經驗、規範技術背景、清晰職業定位和有職業精神的外企高級技術人才有著濃厚的興趣。沒多久,Tony就以100w的身價,加入了著名的互聯網巨頭B廠。這豈不是人生贏家再創輝煌,怎麼會遇到中年危機呢?而轉折恰恰從此開始。

入職沒多久Tony發現,從A記到B廠,並不僅僅是從國貿到西二旗這點地域變化那麼簡單,也並不是從步行上班到開車1個多小時這點辛苦就能表述,更不是公司平均年齡從35到26這樣可以直接用數字量化。

Tony遇到了全方位的挑戰:首先是工作內容,傳統的IT企業由於是分發軟體產品為主,產品迭代周期長,產品線短,用戶群相對固定,這對於技術人員有比較高的質量要求,特別是對於Tony之前的架構師職位,主要是針對A記的圖像處理軟體其中一些演算法進行效率優化。到了B廠後,Tony的工作開始專註在如何利用圖像處理演算法進行識別圖片搜索,互聯網講究的是快速迭代,低成本,和更強的組件化通用性,對於演算法效率、質量相關技術要求並沒那麼高,甚至不如展現層面重要,甚至直接從開源社區索取。

「總是有種《鹿鼎記》中澄觀教韋小寶練武的感覺,澄觀是少林武痴,告訴韋小寶少林派武功講究循序漸進,入門後先學少林長拳,再學羅漢拳,然後是伏虎拳,內外功有相當根底,可以學韋陀掌,聰明勤力的,七八年也差不多了。接下來悟性高的可以學散花掌,接下來能否學波羅蜜手,要看性子近不近練武了。而韋小寶哪有耐心用這幾十年學武呢,只想著快速的能拆幾招去降服自己心儀的少女阿珂」Tony對我們TOMsInsight的一位調研員抱怨說「在A記,我可以用5年的時間去優化幾個演算法,可能有2-3年毫無進展。但是在B廠,恨不得每周都在去測試自己的演算法能否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對KPI有沒有影響,進行效果分析。」

如果僅僅是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的不同,Tony也能儘力去適應,不過另外還有更多的環境變化:

企業管理上:
A記有著典型歐美企業比較成熟的平行管理,雙重彙報及內部平衡機制;而B廠正如國內大多數互聯網巨頭,領袖有著無限大的權力,而中國人之間傳統的信任關係遠遠比職業素質更重要,中層管理相對放大的職權,一線管理中更隨意更人性化的制度,使局部的不公平有著加倍的放大。

企業文化上:
A記經過30多年的發展,有著穩定的企業文化,國內傳承總部,最多只是受到一些香港台灣新加坡的過渡性文化衝擊;而B廠由於員工來自各種類型公司,員工背景也大相徑庭,導致產生了比跨國企業更猛烈的多元化衝擊。Tony發現在B廠大家很自覺的按照自己的背景分成圈子,而自己所在的「前外企」圈總是被排擠到主流之外。政治鬥爭激烈明顯,主要是在「本土派」和「空降派」之間,甚至直接下屬都對自己虎視眈眈。

人文環境上:
Tony是典型的70後的價值觀,並被歐美價值體系影響,對生活工作的平衡有著嚴格的要求控制、每年的兩次出國度假、對生活品質上有著小資需求等。但是B廠同事整體年輕化,以互聯網文化、80後文化,甚至90後文化成為主流。更講究奮鬥、而不是享受生活。大多回龍觀租房、北七家買房,開著神車速騰、加班到深夜、聚會去「宇宙中心」五道口,度假刷朋友圈,同事大多談論的是泡妞而不是子女的教育。

「我始終記得2002年的時候,互聯網的第一次泡沫,當時我還讀研究生。那時候各個企業紛紛開始建網站,建站工作室贏來第一波紅利。那時候懂CGI或ASP,會做flash,再了解點JS,很輕鬆一個月兼職都能幾萬塊。」Tony告訴我們的調研員他最介意的還是關於自己的發展。「但是到了06年,幾乎完全沒有價值了。所以我選擇了這麼多年的沉下心的學習鑽研單一的圖像渲染技術,是想投資我的技能發展,而不是投機。」

Tony辭職了。除了上述關鍵原因,他也很難接受身邊環境氣氛的「屌絲」、各種工作上的「浮躁」,以及管理制度上的「不專業」。雖然辭職後很難找到能相應的工作:不能很好的適應互聯網公司,外企整體不景氣招聘凍結,進入體制內早已過了年齡,創業沒有機會和資源當然也沒勇氣。而維持家庭高品質生活還需要不小的開支。Tony在37歲這年,學會了抽煙,喝酒。彷彿人生的不順利,來的稍微晚了一些。

----------------

如果僅僅從Tony的例子,彷彿給了我們一個A記比B廠在國內發展的更好的錯覺。但是事實上,外資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甚至大多數都不能順利經營下去。和國內的傳統的IT行業環境不同,互聯網行業幾乎完全是中國創業者的天下。從2013年之後,互聯網行業的強勢發展開始逐步的改變一些消費習慣、消費行為,進一步改變了一些行業的生態環境,影響著傳統行業,首先被波及的是傳統的IT行業。

2014年開始,在華IT外企開始紛紛裁員。互聯網企業在國內攻城拔寨,不斷的贏取用戶、客戶、市場,但是卻俘虜不了「敵人」的軍隊。我們從下圖可看,2014年離職外企員工變化,很少有人流動到互聯網企業。

表面上看,也許正如之前Tony的故事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但是我們深入一點考慮。傳統的IT環境更像是在爬坡:需要一步步的往上爬,沒有取巧沒有捷徑,技術上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就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優化。而互聯網化後的產業,更像衝浪:大家追隨著市場上一波波的浪頭,快速的洞察,對時機的把握,節奏的掌控,更能決定了最終的成敗。但是對於從業人員來說,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動,也需要截然不同的技能。很難同時成為兩項運動的高手。

但是互聯網行業的人才,也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春風得意,我們接下來看下面的故事和分析。

互聯網人才背後的無奈

阿珏在B廠工作,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北航碩士畢業後,校招順利進入B廠,一路走過,從T3入行,到後來的T6(內部級別),再到項目經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升職速度客觀的說已經能算上重點培養了。2012年開始拿到配股,薪水加上每年解凍的股權,也差不多50-60萬了。

阿珏有時候很滿足,這種滿足總是在工作中才能體會。每當有新員工入職,阿珏都會興奮的給「新同學」們講述當年xx產品上線,影響了多少網民;xx產品上線,讓B廠收入水平邁向了一個新的層次;xx產品上線,團隊多少個夜晚通宵調試等。在「新同學」睜大的眼睛的敬仰目光中,阿珏也會偶爾心虛的講述當年B廠與某某公司的PK;與某某公司的遭遇戰等。心虛是因為這些事情阿珏也是聽別的前輩說起,自己也沒有親身的經歷。

阿珏去年結婚,老婆是B廠的產品妹子,是阿珏的師妹,賢惠大方,懷孕待產。每天中午兩個人都一起在食堂吃飯,晚飯也是在公司食堂解決,一起回家。話題都是公司的人文趣事,老闆同事的八卦,以及行業裡面的趣聞,好玩的app,微博上的論戰,朋友圈傳瘋了的文章。小日子過的很開心。想到這些,阿珏就更加的滿足。

但是常常夜深人靜的時候,阿珏卻有覺得很空虛,擔心,害怕。心底的恐懼慢慢升上來,讓他睡不著覺,只能打開電腦,登陸公司內網。查看下自己的職位信息、級別、薪水情況,才能稍微安穩一點。雖然那種空虛害怕的感覺還是埋藏的內心的深處,無法消除。有時候阿珏自己也不知道害怕什麼,只能用拚命的工作來安慰自己。但是卻彷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每一次項目完成、被老闆嘉獎,或者職級再次上升後,這種不安就會愈發嚴重。

有時候阿珏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在小區抽煙,會感覺到無比的寂寞,但彷彿也沒有原因。而漸漸的,阿珏彷彿明白了什麼:「到了30而立的年齡,看上去薪水不錯,生活不錯。但是總是感覺只活在自己和身邊的圈子所構成的一個小世界裡面,總是在這個小世界中從能得到安慰,找到價值。而自己在B廠也幾乎到了天花板,很難再上一個台階,總覺得自己完全脫離了這個社會。」阿珏很平靜的和TOMsInsight的調研員分享著自己的感覺。

「我們都沒有北京戶口,社保也還差幾個月夠5年,所以沒法在京買房、沒有資格搖號買車。只能租住在公司附近。老婆懷孕,醫院艱難的建檔成功幾乎和中彩票般高興,每次產檢打仗似的一天。感覺自己遊離在這個社會之外,辦任何事情都特別難,好像沒法與這個社會溝通似的,感覺什麼都很難適應,慢慢的越來越憤青。也就每天上班的時候,和同事之間溝通覺得大家是一類人,或者上網,找到自己的世界,周末寧可在家宅著上網看片也不想出門,出門也只想看手機上網。」阿珏說這些話的時候,理智的好像在描述一個演算法邏輯。「也就工作能給我成就感和價值感,但也不穩定,簽的三年的合同,很多和我這樣的老人都是到期不續的。「

不僅僅是阿珏,他的同事構成的小圈子貌似都在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大家通過QQ群、微信群來抱怨著這個社會的各種社會的不公平,就彷彿自己是社會的底層一般,但是他們都拿著幾十萬的高薪。他們喜歡一切都在網路上解決,必須在現實中解決的問題,總會遇到各種的問題。一般都出現在溝通上、信息對等程度上:「大家都太習慣於互聯網化的信息的對等和實時的信息獲取了。「

「目前的問題還好,只是不知道以後怎麼辦。」阿珏和他老婆也為未來的問題討論過無數次,阿珏希望繼續留北京,但是沒有北京戶口這個問題就如一個鴻溝般無法跨越。阿珏的老婆主張回老家或者移民:「公司和我差不多級別的同事,過了30歲都和我遇到一樣的問題,主要就是三條路:回家、移民、創業。說實在的創業我沒那個實力也沒有魄力,同事創業的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回家吧心有不甘,畢竟從18歲來北京上學,北京比家鄉更熟悉;其實只剩下移民一條路了。「

阿珏最近認識了剛從A記空降到B廠的Tony,Tony的生活狀態讓阿珏嚮往和欣賞:更加融入社會,平穩的心態,平衡的工作和生活,和更多享受生活的精力。阿珏開始申請美企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計劃先去美企互聯網中國區工作,作為跳板然後走內部換崗,換到美國總部工作,再申請移民。這條道路看上去曲折而又有風險,但是貌似也是阿珏和老婆商量出來的唯一可努力方向了。

----------------

目前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的人才中間力量大多都是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熱潮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公司講究的矽谷式環境或校園環境:同事之間喜歡稱之為同學、簡單文化、直接的溝通方式、一切用數據說話等等,都讓剛走出校園的理工科人才無比的舒服。

這些都是互聯網公司標榜的福利,但是我們辯證的看,這些福利也是陷阱或者是一種逃避。在國內,難道我們可以保持一輩子都在這樣純凈的環境中么。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就好比繼續上大學,還是總有一天需要走向社會的,只是這一天越晚,成本越大。

阿珏憑藉著自己的技術實力,希望能藉助外企的跳板移民,這一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我們看看下圖互聯網人才的流動:

和我們印象中不同,外企在互聯網人才吸引上反而有凈流入的趨勢,當然這個統計僅僅是針對社會招聘,但是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有人說在互聯網企業工作就好比演A片,看的人爽,但是演的人不一定爽。特別是在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下,有時候,我們彷彿只是選擇逃避了未來,而不是去創造未來。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選擇自己去掌握自己的未來,選擇激情澎湃的創業之路,接著我們繼續看一個沒有多少激情的激情創業故事。

創業者的浮躁與功利性

大鵬是一名職業創業者。他自己喜歡稱之為自己是「連續創業者」。

大鵬已經有七八年沒有在公司正式上過上班了,從青島一個二本學校本科畢業後,大鵬就來到北京討生活。在一個互聯網公司上班半年後,大鵬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大鵬的創業並不是由於工作不下去或者盲目的熱血,更不是由於自己的富二代,而是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嘗試這條路子了:「03年那會,自己攢台電腦開始學習做網頁,後來認識了幾個高年級的師兄,跟著他們接活,就成立了一個工作室。那時候.com經濟嘛,幾乎所有的單位公司都從無到有的需要網站,就和現在需要有一個二維碼或者微信公號一樣的需要有個網站網址。」大鵬對TOMsInsight調研員回憶起當初那段歷史的時候,嘴角還掛著微笑。「那是我第一次創業!「,大鵬非常堅定的伸出了自己的食指,盯著,彷彿在盯著一件戰利品。

第一次創業的成功激勵了大鵬,大學幾年時間,幾乎每個月都有幾萬塊的入賬,讓大鵬內心膨脹了起來,但是最後也沒有繼續下去:「畢業後工作室也散夥了,其實最後生意也很不好做了,06年那會,做網站已經不賺錢了。當時覺得應該去大城市看看機會,於是就來到北京打工。開始加入了一個做網站的小公司,一個月給幾千塊,唉。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月都賺過幾萬啊!想去大公司開開眼界,但是自己的背景又太差了,大公司根本瞧不上啊!」

大鵬不滿足打工的處境,開始出來創業:07年的時候,大鵬做wap小說站;08年的時候,做基於msn簽名檔的陌生人社交;09年的時候,做速配遊戲類的婚戀網站;10年的時候,做垂直IT行業的sns招聘網站;11年的時候,做兒童教育類的app的海外市場;12年的時候,做微博的輿情監控工具;13年的時候,做民營醫療行業的用戶評測app;14年,大鵬做什麼自己還沒想好
… … 7-8年間,大鵬的項目拿到過5次種子投資,3次天使投資,1次A輪投資。

但是大鵬好像卻沒有成功過:「我說我現在窮的連下個季度的房租都付不起你信么?」大鵬重重的吐出來一口煙圈。「你是內行,肯定知道,投資都有清算優先權。除非我最後上市了,或者被大公司收購了,或者本身我的項目就盈利了,不然我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就是最後一個下船的。我比較實在,也小膽,那些假賬洗錢的套路,或者和投資經理一塊騙投資機構的套路,一直沒學會,也是不敢啊!」

每天快到中午,大鵬都準時出現在中關村附近的一家創業咖啡廳裡面,在店裡消費每天唯一的一杯咖啡,和熟悉的朋友交流交流行業內的動態,參加各種各樣的技術、創意、商業、產品、概念等等各式各樣的沙龍聚會。大鵬朋友很多,手機聯繫人裡面有幾千名單,微信上幾乎上萬朋友,上百個群,任何時間打開微信幾乎都有幾十上百條未讀消息。大鵬幾乎在維護圈子和了解信息上花的時間,比在自己的創業項目上都多,但是還是找不到能讓自己靠譜賺錢的事情。

晚上,入夜。創業咖啡廳裡面小夥伴還三五成群,大家熟悉半熟悉的吆喝一聲,一起去附近的街邊攤上吃點燒烤,吹幾瓶啤酒。看著附近寫字樓上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標誌,有時候他們會很不屑,也有時候會很羨慕「自己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創業是為了愛好興趣,慢慢的是為了錢,現在只是為了錢!就是錢!!!」在談到這個詞的時候,大鵬的眼神變得異常的堅決。「其實吧,如果有互聯網公司給我一個穩定的工作,一年給二三十萬,我馬上就去了。對,我也面試過,但是這麼多年我沒有工作經驗,都是在創業,人家都不敢要啊,覺得不靠譜,不安穩。再說了,我也不懂深入的技術,只會弄弄網站,做些簡單的app,什麼都懂,什麼都不精。」

大鵬今年30,沒女友,租住中關村附近的老舊小的一居室。「我已經好幾年沒回家了,也完全斷掉了和之前朋友小夥伴的聯繫。大家都知道我拿過N次投資,覺得我牛逼的不得了。」也許大鵬不想破壞那種虛幻,或者是不像面對那種現實。「未來?未來我不想考慮。希望下一個項目,做大!被哪個大公司買了吧!或者,我也不厚道一把,騙個傻逼風投算了!真年頭,聰明人只會投互聯網項目,屌絲和傻逼才創業!」大鵬越說越激動,酒也越喝越多。

也許喝大了之後,或者看著滿地的空酒瓶,大鵬還能隱隱的記得,04年的時候,在青島,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可以買5平方米的海景房!

----------------

幾乎任何一個行業都在享用紅利方面都遵循古老的二八法則,而高風險行業,會有雙重效應即20%*20%=4%的部分在享用紅利。國內互聯網由於發展迅猛,而且再加上國情一系列現實的問題,另外還有風投在國內一些很特殊的投資條件,使得創業者更多的是浮躁的獨孤一擲的對成功的渴望,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認真享受創新的過程。

也許,大鵬羨慕的,正是阿珏,還有Tony。我們隨機在北京調查了100位創業者一個問題:「如果三大互聯網巨頭,給你多少薪水,你會放棄創業直接加入。」結果如下:

如果對自己的事業的估價就只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創業也就淪陷成一個無奈的不希望面對現實的浮躁功利性的,被投資人利用的投資遊戲的玩物罷了。

給我們的啟示

這三個故事僅僅是個例,不能代表這三種人群的普遍形態,但是當我們深入的去了解的時候,還是能感覺到很多從表面數字完全了解不到的故事。有時候,當我們沉浸在互聯網行業如何發展,如何顛覆,如果改變世界的時候,不妨回過頭來反向的看一下,互聯網改變了多少我們自己,改變了多少我們自己的生活。

亂世出英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是英雄。當我們追隨英雄腳步,快意江湖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捫心自省,想想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做的事情,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踏踏實實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學習、工作、進步。那麼雖在亂世,但我們每個人能成就自我,從而成敗隨緣,心無增減。

英雄可以逐鹿中原,我們小人物也可以踏實的嘆聲:又是一年秋風起。

(
TOMsInsight僅發布獨家原創報告,擁有全部內容及數據版權。
歡迎個人分享,但媒體或商業目的轉載請先聯繫,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

TOMsInsight,專註於中國互聯網的深度數據分析洞察

定期發布獨家原創數據分析洞察報告:通過準確的數據分析和深厚的行業經驗,幫助每一位客戶深入洞察中國互聯網,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http://weixin.qq.com/r/wExFXYnENdRKrc0_9xnS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微信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訂閱號:tomsinsight

-


互聯網給我帶來的紅利遠遠不止金錢上的,太多意義上的。三年前月薪兩千,三年後工資加上自己通過互聯網做的副業三萬不止,三年前努力尋找,三年後被尋找。一個平凡的北漂,來自很小的城市,但是有這麼多的機會和紅利,互聯網帶給我的太多太多。

三年前我還是旅行社的一個行政文員,一個月拿著兩千塊錢的工資,在一個3個人的小公司里,在老闆為我畫的大餅里辛苦的摸索,努力的實踐。750元天通苑燕丹路口西的房子,附近都是水泥廠印刷廠下班永遠有人對你吹著口哨自建房裡永遠見不到陽光。自建房著了一次火我很怕。搬到了大屯路特別小的隔斷間,為了賺錢我跳去了搜房網,3500的工資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高太高太高了。在搜房我第一次知道什麼是水軍。我的工作說白了是高級編輯,但是實際上就是一個高級水軍,我負責9個樓盤的論壇,我有60個賬號,我去順義採集樓盤所有的照片,回來發帖子表示我是看房子的,然後用50個小號去回復。我每天都問我自己來北京是為什麼,我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孩子尚知不能騙人偏己,為什麼我們部門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都去做水軍呢。我問我的同事,她對我說,搜房是上市公司。一個月,我就離職了。我很莽撞,不懂得騎驢找馬,但是我不想做那個。我很窮,還很任性。

開始用信用卡生活,我找到了第一份互聯網的運營工作,那份工作是一個APP軟體,上線前的三個月我負責編輯內容,找人去測試下載我們產品。就是從那個時候,我覺得我開始進入了互聯網。我邀請別人測試下載我們產品,大家一定會以為誰會搭理我,但是很奇怪,真的越是那種很牛的人也許越謙卑,越願意幫助人。 @Fenng@許曉輝 , @張向東 這類互聯網圈內很出名的人其實都是很nice的人。邀請牛人測試我們產品的過沖中,我被一個人三番五次的挖,其實把我挖過來只給我提了200塊錢而已。最後我還是過來了。沒有什麼,就是一種感覺。我很幸運,被挖到了一個20個人的創業公司,現在已經是200個人的公司了。說實話,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老闆沒架子而且他從來沒有問過我的工作經驗什麼的,我們CEO當初看中的既不是我的學歷也不是能力更不是經驗,他看中的是我的態度和堅持,我一直希望,希望我也能還他一份態度。

在這個公司我一直很努力,工資雖然不高,但我接觸的都是互聯網圈的,媒體,市場,我做的有點偏門,是各個平台的紅人,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真的不只是用錢來維護,我在這個公司兩年,讓產品傳播的很廣,但是卻沒有花過一分錢。上周創新工場還邀請我去做了一場演講。(希望認識我的朋友不要說出我的名字,謝謝)很奇怪,我這個人又不是那種會社交的人,其實我在北京三年,好朋友也就三四個,我認識很多人,但是也是認識而已。但是我卻覺得我有一種讓人信任的能力,說不出那是什麼東西。

去年家裡出了一點事,我管領導借了幾萬塊。從那開始我自己做起了副業,因為實在是太缺錢了,有的時候真的是壓力即動力。我嘗試了好多賺錢的點子,最後發掘了一種方法很適合我。每周末我都去談項目,後來,我接了一個又一個的互聯網項目。我做事靠譜,做人也地道。找我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我依然在這個公司,領導也知道我做副業,甚至有的時候還教我理財,幫我規劃職業道理。我真的很感激。我是個很坦誠的人,做了什麼也不會隱瞞。而且,我會用我的副業給公司帶來更廣泛的傳播。

現在我在這個公司已經有了兩年的時間,說說互聯網對我帶來的變化。

一方面是金錢上的,我學會了幾種方法,有穩定的客戶會找到我。我還要繼續發掘其他的玩法,比如兩個月前我還開了微店,不過後來倒閉了哈哈,我不怕輸,嗯。

一方面是機會上的,挖我的人很多,動輒開出三四倍的工資,不過我都沒有動搖過,不是說感恩因為老闆在我困難的時候借我錢,而是我對我們公司有感情,那種感覺真的說不出來。公司去年發展的很迅猛,今年有點低谷,外界都說我們不行了,其實走的人也多。越是在這種時候,我越是想為它奉獻,為它努力。因為這份互聯網的工作,我也認識了很多互聯網的牛人,那些我覺得我根本對不上話的人,比如舌尖上中國的陳曉卿,比如騰訊鄭志昊,都是很好說話的人。

還有一方面是成長和認知方面的,5555 不趕趟了要上班去,回來更新

認知方面:我舉三個女孩的例子。三個三年前來北京現在都是做互聯網的女孩,現在的境遇卻完全不同。第一個女孩渾身正能量滿腦子都是產品和目標第一次我和她見面她跟我聊了五個小時,每個找她逛街的周末她都在加班,他們公司他做市場又做運營也做客服她的好心態無人能敵。一年前我們都是市場部的小女孩,一年後我還是市場部,她已經是副總裁的級別了。

第二個女孩,漂亮聰明,機靈討巧,交際小達人,所有圈子裡的朋友圈她都評論個遍,互聯網圈的關係做的很好。她還曾經跟我講過一個月相親十次的故事,為了找到更好條件的男生報了研究生考試,一切目的為了嫁的更好,她永遠是這樣,不是在約人吃飯就是在約人吃飯的路上。只有在需要幫忙的時候才會找我。

第三個女孩,因為缺錢不停的在搞副業,可是每當想到和第一個女孩的差距她都自慚形穢。她不是羨慕她有多高的級別,而是害怕面對自己,面對沒有成長的自己。

第三個女孩就是我。第二個和第三個女孩都是互聯網圈很多女孩普遍的現象。她們擁有的很多,可好像依然是一無所有。圈子,關係,機會,賺錢的能力,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可以隨著經驗的積累和環境的因素慢慢擁有,但是自身克己復禮那種意識上的成長,不是誰都有機會的。


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所在公司機構和服務的客戶無關。

原先,或者包括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互聯網僅僅是一個信息渠道,他沒有「物聯網」的能力。現在,隨著互聯網和實體的零售環節、服務業、金融業、製造業的更多融合,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消費者)享受到了所謂「信息革命」帶來的方便和快捷,越來越多的企業得以優化供應鏈和營銷效率。比如你現在很多大型城市可以用手機app叫計程車,非常方便,還附帶導航,很多說不清楚位置的人可以被軟體定位到,不用天寒地凍地等在外面,我忘記用哪個軟體叫車還可能叫到特斯拉。這種體驗上的提升對消費者而言是非常實際的。

但,所謂「信息革命」,革了誰的命?是革了傳統商業的命嗎?好像有點那個意思,至少很多依靠地點和人流的零售業在蕭條(當然這和商業地產的過剩有關係,但電商也是推手)。還革了誰的命?每當劃時代的技術進步來臨時,不採用先進技術,或者說依然採用落後方式的人,也被革了命。換句話說,互聯網對很多人來說,增強了體驗,甚至帶來了更多機會,使他們在同等情況下、因為使用了先進工具而獲得不對稱優勢。

還是我剛才提到的打車軟體,我不止一次在車上聽過司機說:「你看看街邊站著的這些人,他們且得等20分鐘,裝個打車軟體多好!」去年年末在討論打車軟體的時候,知乎上也有聲音,說,打車軟體的出現,對那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和打車軟體的老人來說,是致命的。但社會發展,總不會遷就適應最守舊/學習能力最差的人,不然就不可能有進步。因此,這種淘汰將是非常殘酷的,而且越是市場化,信息優勢的作用就越大,淘汰就越明顯。

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不是僅僅是對於企業而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他所帶來的信息優勢、速度優勢、渠道優勢、價格優勢、選擇優勢、甚至個人信譽和品牌的建立優勢,只有當你真正使用這個科技的時候才會展現。信息科技不會悄聲無息地給每一個人提供機會和紅利,你不搶,就沒有了。


我前幾天寫了兩篇DoNews專欄文章,談互聯網的紅利與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是從免費與付費的角度來說的。

文章大概3000字,分上下兩篇。太長了就不帖了。

[324]免費與紅利(上):移動時代的免費與收費

[328]免費與紅利(下):碎片、垂直與付費


前言

在中國商界,有一件事情從未有人做到。

不管是業內的專家、學者、行業觀察家、媒體還是自媒體,他們能夠馬後炮的分析出阿里巴巴為什麼成功,也能侃侃而談凡客為什麼會沒落,甚至隔壁二大爺新研製出一款充氣娃娃,他們也能預測其將來要大火還是不火。

但是關於創富創業做生意的最基本的問題,沒有多少人敢於出來發表觀點,更沒有人成功的、系統詳細,的告訴大家:到底該怎麼做,才有可能成功!

什麼叫最基本的問題:

沒錢沒人脈沒資源的普通人,如何洞察可以利用的商機?

剛上手的生意,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快速引爆市場?

有了一定規模的小企業,如何把規模從1做到10?

同樣的生意,為什麼有人虧大了,有人賺得盆滿缽滿?

……

這些看似細碎的小生意小企業的問題,實際上牽扯到市場觸發、商業模式、外部引流、大眾傳播這些商業邏輯里最根本的問題,想要在有限篇幅內,深入淺出的講明白到底該怎麼做絕非易事!也難怪業內幾乎無人敢於嘗試!

今天,我決定終結這個問題!

從今天開始,我將通過微信公眾號(whdkad)推送一系列文章,深入淺出的闡述面對商業最基本問題的分析思路和解決方案。

我將這個系列命名為「創富傻瓜指南」,不是說看的人是傻瓜,相反,像這種硬幹貨只有足夠專註力和理解力的讀者才能堅持讀完和消化內容。

取名為「創富傻瓜指南」,是因為我希望寫的東西是足夠清楚和具體的,即使你之前一無所知,也能夠通過我的「手把手教學」,實現創富的從零到一。下面是第一章:普通人如何洞察並抓住真正的財富商機

普通人如何洞察並抓住真正的財富商機

1.發現機會——建立資訊情報收集系統

先講一個關於炒股的故事。

家裡有個親戚,姑且叫他老吳吧,炒股很厲害,我們跟著他買也能賺不少錢。

老吳的思路也很簡單:大盤低迷的時候抄底,大盤見頂的時候清倉。

這個思路當然沒什麼大不了啦,就是所謂的逆勢操作。妙的是老吳判斷大盤到頂和見底的方法:老吳在他的朋友圈裡面選定了十個股友,這十位股友的炒股水平非常一般,基本能代表中國絕大多數股民的平均水平和普遍心態。老吳定期會和這十位股友聊天。

當這十位股友裡面有七位以上已經進入股市甚至重倉加持,老吳就判斷這是大盤快到頂部的信號,就準備撤離了。當這十位股友有七位以上都處於清倉狀態,甚至對於股市不聞不問,老吳就判斷股市已經到底,跌無可跌,可以進入抄底了。

當然,這篇文章重點不是教大家如何炒股。我舉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說明:建立一個情報收集系統的重要性。

在中國賺錢,很多時候就是依靠信息差。

當你掌握到別人沒法掌握的信息,或者領先一步掌握到重要信息,你就有可能從中發現賺錢的契機。

那麼,如何建立一個情報訊息的收集系統呢。

以下我以公開渠道能獲取到的信息做例子,要是有內部渠道當然是更好的:

行業網站:行業網站能夠提供一些行業大勢的走向。通過看誰的報道比較多,可以判斷出當前和短期創業和投資的熱點走向。

微博、微信里的自媒體人:關注你所在行業自媒體人的微博微信號,能夠看到他們對於很多業內信息的預測和判斷。

行業內微信群:多加一些業內的微信群,定期去看看他們在討論什麼。當然需要過濾掉很多垃圾信息,但是一定是可以收集到一些新的訊息。

其他還有一些信息來源,比如身邊的人和事、脈脈、公司內網等,我就不敷述了。

總之,你需要建立一整套信息收集系統,確保它們能輸出足夠的有用信息,然後你定期掃描系統,提取有用信息。

2.分析機會——從信息裡面挖掘機會,尋找切入點,分析資源匹配程度,預估成功可能性

當你完成好第一步,即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後。接下來就需要進入第二步:

從信息裡面挖掘出可能的機會,然後分析一下這個機會跟自身資源的匹配程度,然後預估成功的可能性,要是可能性足夠大,就值得一試。

舉個例子:

最近我發現這樣幾個現象:

年前一個月內,我的好幾個下屬找我請假,理由是眼睛疼,去醫院看眼睛。

我過年回家,我年邁的父母,雖然不太懂最新的科技,但是智能手機也是不離手。睡前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機玩手機。

我有好幾個朋友向我抱怨,得了一種慢性病,叫乾眼症,就是眼睛很容易發乾,而且這種慢性病並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業界大佬周鴻禕、雕爺也得了同樣的病。

微軟出了一款水墨屏幕,能夠有效緩解眼部疲勞。

那麼從以上信息,可以分析和挖掘出怎樣的機會呢?!

事實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各個年齡段的人使用手機電腦的時間都大大延長。眼部問題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對眼睛護理、保護、醫療的需求將在未來持續增長,這樣的趨勢就是一個機會!!

機會發現了,那麼需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

那麼什麼叫合適的切入點呢?!

就是和自己的資源比較匹配的切入方式。

比如剛才說的眼睛問題:

如果你是做醫療器材的,那麼能不能去國外代理一些平價的眼部護理儀器,或者防輻射眼鏡之類的東西。在淘寶京東開個店,在百度刷一下關鍵字排名,把流量引到淘寶店裡,是不是一個機會。(我還真搜了一下,現在這樣的店確實不多,相關行業的朋友真的可以一試)

比如你是做食品行業的,做一做防護眼睛的食品,比如胡蘿蔔乾、綠茶什麼的,打一打「護眼」的概念,也許也是一個機會。

在你選擇好合適的切入角度後,你要預估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就不要試了,都是成年人,不要逞匹夫之勇,更不要做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唐吉可德。

我的建議是:有六成以上把握才值得一試,因為實際做起來困難只會比預想的要大。

3.把握機會——小規模測試,運營調整,大規模投入

當你認準機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也切莫太心急。

每臨大事有靜氣,先要小規模測試一下,初步驗證一下這個模式走不走的通。切莫直接把身家性命直接押進去。

比如上文所說的代理國外防輻射眼鏡品牌的例子。

代理品牌估計是成本比較高的,你可以先買幾件產品回來,看看賣不賣得掉;要是一個都賣不掉,很可能這個模式就走不通,需要放棄掉,或者換一個思路切入。

當小規模測試的結果反饋是良性的,那麼就要逐步增大規模,在商業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了。

還是上面這個代理國外防輻射品牌的例子,如果你發現這個產品在國內很脫銷,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那麼每個環節你都需要通過運營來優化。

比如尋找優質又低價的品牌供應商,多挑一挑,一定能尋找到更優的。

比如推廣渠道,是通過seo外部引流,還是招些代理用微商的形式賣,甚至是和微博網紅合作實行銷售分成,都是需要通過運營不斷優化的事情。

優化得差不多了,你的生意也就慢慢上正軌了,可以考慮做大,就可以在人、財、物幾個方面大規模投入了。

想要閱讀更多的商業乾貨,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也可搜索whdkad)


互聯網信息流動的方便、快捷、高效程度遠超過去任何一種信息流動方式,其去中心化的流動方式迅速對原有的社會信息秩序進行重構,一句話:「互聯網讓社會變得更平了」,毫無疑問這個給了眾多「屌絲、異類、非主流、農二...」提供更多翻身逆襲的機會!

經商致富:以前做商人開店,那是有資本有社會關係的人才有機會嘗試,淘寶網、微商等電商產品出來後,你完全有機會一試身手,藉助互聯網輕輕鬆鬆將生意做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有些人確實抓住機會賺到了錢

婚姻愛情:由於某些原因,村裡的小芳和你怎麼都不來電,qq、微信等互聯網聊天工具出現後,全國成千上萬的小芳在等你搭訕,你完全有機會收穫一份跨地域跨時空的愛情,有些人也確實找到幸福的歸屬

學習提升:都說榜樣的力量無窮大,由於地域、時空、社會地位等等限制,身為屌絲的你沒機會近距離接觸自己的榜樣偶像,但知乎、微博等互聯網產品,給了你近距離觀摩了解學習自己榜樣偶像甚至和他交流的機會

知識價值:以前只有擁有正規高雅知識才能傳達教授教書育人,但類似yy教育等產品,讓只會泡妞談情說愛吹牛的你也可以傳授你「不務正業」的知識獲取相應回報

娛樂愛好:暫時找不到盆友,空虛寂寞無聊?沒關係,各種互聯網遊戲平台能讓你輕鬆和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玩得不亦樂乎;喜愛某個獨特怪異的話題?沒關係,貼吧等互聯網社區成千上萬志同道合的人等你來探討

社會求助:以前你的利益受到侵害,能讓你發出聲音吶喊的渠道很輕易被權貴惡棍掐死,但現在,你可以在互聯網上吶喊,正義的力量能迅速聚集助威,讓權貴惡棍心驚膽寒

社會認同:也許你性格有點怪異,也許你在某方面觀點讓你難覓知音,但互聯網社區社交網路讓你輕鬆實現「海內存知己」,他們對你觀點點贊讓你意識到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自我成就:也許你本身庸庸碌碌,現實生活不甚如意,平淡無奇,wow等網路遊戲可以讓您暫時沉浸其中,體驗各種驚天挑戰樂趣,收穫一份自我成就感

···


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麼辦時,可以求助互聯網,查看千萬網友分享的經驗智慧。


當機會來臨時,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


舉個典型例子吧,來自身邊一個師範物理專業畢業生的感概:「我衷心感謝兩個東西:Google和淘寶。前者給我帶來了無盡的知識,後者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商品。」

藉助這兩個東西,他用兩個星期的業餘時間搭建了一台桌面型FDM式3D印表機,然後列印出另外一台3D印表機的骨架。最近則是列印出4軸飛行器的骨架,組裝完成後把他老闆的iPhone6送上了天。下一步是要實時傳送飛行器上的視頻圖像。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中性的,比如錢能讓你幸福,也能讓你痛苦(給你帶來災難)。刀能讓你痛苦,也能讓你幸福,殺人的刀是讓人痛苦的,而手術刀是讓人幸福的(幫你解除病痛)。任何事情在發生的時候,有好也有壞。所以在回答互聯網的各種好處之前,還是要強調的是,互聯網之弊也不容忽視。

曾經看過一則報告《互聯網的一天》:一天內,整個網際網路的流量信息可以裝滿1億6800萬張DVD光碟;每天約有2940億封email發出;200萬篇博客文章在網上發布,相當於美國《時代》雜誌看法770年的總量;人們花費在電腦前的時間有47億分鐘;2億5000萬張照片上傳到網上,把它們都印出來疊起來能有80個 欸菲爾鐵塔那麼高;86萬4000小時的視頻上傳到網上,相當於不間斷播放視頻98年 ;1288個新應用可供下載,超過3500萬個應用被下載……暫不考慮這些數據的可靠性,但是可以想到的是,互聯網時代信息過剩,佔據的現代人太多的時間,變相剝奪自由!

但是,誠如以上諸多觀點,互聯網卻又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了很多機會/體驗:互聯網時代是個人崛起的時代;互聯網的紅利波及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善於發現利用,獲利更多。

回到問題上來,既然問題的賓語是「普通人」,那關於普通人無非生活方式、職業發展/機會。

拿我去年發現的新型互聯網買房模式為栗子,正常的二手房成交周期在一個月到一年不等,但是通過房多多這種互聯網平台買房,常常是2天,3天,5天…… 傳統中介買房,效率低又經常碰到各種糾紛,根源在於傳統中介以銷售為導向而非服務。互聯網平台買房紅利諸多:上下家直接聯繫,沒有中介在中間吃差價,交易透明沒有信息壁壘;二次產調,資金監管確保交易安全;線上金融、貸款、過戶專家一對一解疑答惑,專業度相對於傳統中介也是更高一層……互聯網在買普通老百姓房這件事上,解決了十幾年來諸多難以解決的痛點問題。

再說說醫療領域,看病難是現在普通老百姓就診的一大難題。醫療系統之間、醫生之間、病人之間存在「信息孤島」問題,專家難約難諮詢,病患之間溝通不順,看病成本高……但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醫療,丁香、春雨醫生、優醫、好大夫等互聯網模式開始改變傳統看病模式,全國醫院/科室/醫生的詳細信息,診後案例查詢方便,網上在線諮詢醫生,預約,給專家打電話,診後療效跟進等等服務讓普通人明顯感覺到的是,看病不再那麼難了,看病成本也低了。

說說機會。

新生代「天使」鳳姐,從網紅到新聞主筆現在又做了天使投資人,連徐小平都說:「我感到很溫暖」……

內容網紅鼻祖羅胖,又來告訴我們,沒有顏值一樣能紅。每天早上6點半在微信公眾號上發60秒語音,全年午休,每周出一期45分鐘視頻講座節目,推薦書籍,邏輯思維成為了有600多萬用戶的互聯網知識社群……

菜花姐Papi醬,短視頻領域的網紅第一人,目前作品在騰訊視頻、秒拍、愛奇藝、優酷、Bilibili、Acfun均有覆蓋。在公開渠道上可追溯的累計播放量共計7.35億次,在秒拍上的累計播放量共計3.8億次……

舉網紅的栗子並不是說,互聯網給我們普通人的機會就是能成為網紅,而是旨在互聯網給了我們相對於傳統「成名方式」更方便快捷的機會,不過前提還是內容為王,你肚子得有墨水,互聯網裂變式傳播模式(一傳十,十傳百)提供更多的是「成名」的各種渠道捷徑。沒有互聯網,很多人沒機會。


1.

互聯網的優勢是什麼?就是鏈接和分享。

鏈接就是說,你通過網路,可以獲得各種資源。比如,你想要知道的信息,你想要的貨源,你想要的用戶等等。

分享指的是,你將自己的擁有的通過分享展示在網路上,那麼,就會收穫你沒有的資源。

舉個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你對低年級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那麼,這就是你的優勢所在。

這個時候,你可以通過網路,將你的知識和經驗總結出來,免費分享一部分,發到一些平台當中,這樣,在低年級英語學習方面有需求的人就會關注你,通過你的版權信息找到你,成為你的粉絲。

你就通過分享知識收穫了精準的粉絲資源,為你日後將其變現賺錢奠定了基礎。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能夠給普通人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紅利呢?

籠統的來說,就是加速人們的發展,不管是知識儲備,技巧能力和眼界上的,還是賺錢能力方面的。

2.

互聯網上,人多!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互聯網上,信息多!各種各樣的資源信息都有!

關鍵是,利用互聯網獲取這些資源的門檻還很低,幾乎為零。

我們以內容創業為例。

內容創業並不是現在才有,其實古代早就有了。因為生產內容並不是現在的專利。

舉個例子。

古代,唱戲的名角其實就是內容創業啊。戲子唱戲,唱的好,再加上一些運氣,成為角兒後,就有大批的粉絲,粉絲還會送金銀首飾來打賞。

你看,這和在直播app上主播唱歌給用戶聽,沒什麼本質區別吧。

只不過,如今的內容創業要比過去發展的更為純熟,進行內容創業的門檻更低。

現在我們進行內容創業要比老祖宗們輕鬆的多。

在古代,唱戲,雜耍,說書等,這都要拜師學藝,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而現在,相比於古代,人們對於創作內容質量的要求則更為寬容。

這就是內容創業的「平民化」。

之前,我們要想獲得除工作以外的額外收入,更多的只能在當地做點小買賣。

但是現在不同。

利用互聯網能夠賺錢的機會太多了。

你擅長寫文章?

你就可以通過寫文章來賺錢。即便你寫的不好,也可以入駐到自媒體平台,寫熱點流量文,就跟流水賬似的,一樣能夠賺錢,月入幾千不難。

你擅長英語,那麼,你就可以將這方面的知識技巧錄製成視頻,寫成文章,分享到網上,吸引到有這方面需求的用戶,然後就能夠推出自己的網課來賺錢。

你會做PPT?

可以啊,一樣可以做網課或是提供這方面的服務來賺錢。

凱文· 凱利曾說過:「創作者,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演員、動畫師、設計師、視頻製作者,或者作者——換言之,也就是任何創作做原創的、傳遞正能量和價值的,只需擁有1000名鐵杆粉絲便能糊口。!」

這就是1000個鐵杆粉絲理論。

其實,吸引精準的粉絲並不難,找准你的定位,認真的有技巧的做好你的內容分享,該投資就投資,這樣一直堅持下去,你一定可以打造出一個能給你賺錢的個人品牌!

總之,每個人都有閃光點。你自己習以為常的技能,在別人眼裡,很有可能是夢寐以求,正想要擁有的。

這就是不對稱。

將你擁有的,擅長的賣給需要它們的人,對方填補了需求,你收穫了金錢。

在過去,網路不普及的時候,我們受到地域的限制是很難了解這種「不對稱」,很難通過「不對稱」來賺錢的。

但是,在互聯網的時代,一切都推送到網路上,展現在你的面前。

你足不出戶,就能夠進行個人展示,收穫精準用戶的關注,銷售自己的知識,才藝,技能。

在互聯網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管你老爹是誰!管你是什麼學歷!

只要你知道利用不對稱,你就能夠找到商機。

只要你懂,互聯網就可以幫你鏈接到各種資源。

只要你會,你就能夠藉助互聯網將自己的經驗,知識分享給需要它的人,以此來輕鬆賺錢。

3.

之前,看過這樣幾句話,真心覺得說的太好了,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時代:年輕人不再需要依賴家庭背景、拼人脈或拼財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過自身的實力和才能獲得成功。這歸功於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共享經濟時代帶給人才的紅利。而斜杠青年的出現,正是這種進步的最佳註腳。」

延伸閱讀1:《大兄弟,這招賺錢的方法我們早就玩過了!內容創業只是「換湯不換藥」》

延伸閱讀2:《內容創業之教你做個超賺錢的知識網紅!》

歡迎關注time的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time588

本文作者:time;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

本文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赤裸裸的自問自答


我是羅輯思維的粉絲,羅胖就是鼓吹互聯網時代是個人崛起的時代。互聯網給人創造了前所未有快速連接方式——超級方便,超級快速。一時也想不到羅胖具體怎麼說的,舉幾個栗子吧!

以前想要成為一個作家,你得寫得好,再不是寫專欄文章,要不是報紙發連載小說,抑或聯繫出版社。現在呢,起點、17K、網易雲閱讀等網站就能夠發布小說,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推送自己的文章,幾乎是零門檻,這些平台上本身也是有潛在的讀者的,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好,便能快速脫穎而出。

我們也可以看到優酷土豆等視頻平台,提供自媒體頻道,很多小團隊和個人自己製作視頻,發布出去,也能吸引到很多觀眾,比如飛碟說。

知乎上,有很多人在奉獻知識,提供專業的回答。很多人在依靠這種名氣出了書!

微博興起後,很多草根大號興起,比如作業本,獲得很大影響力。

不過得真正有本事的個人才能崛起,不可能隨便來個人在互聯網時代都會崛起。

以上算是所謂的機會吧!下面說說紅利。

互聯網將海量的知識和信息推到我們面前,網上有視頻公開課,有各種百科,想要了解什麼信息都可以通過搜索獲得,利用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充實自己。這些東西,你只要有設備,能夠聯網,就能獲得,成本趨近於零。

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以低成本習得技能,然後通過互聯網便能售賣。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給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改變,對普通人來講,機會和紅利已經比比皆是。就拿互聯網金融來講,互聯網金融可以說跟普通人是息息相關的,自打它進入人們的事業就是普通人玩起了金融遊戲。餘額寶解開互聯網金融大序幕,儲蓄大搬家,這就是普通人參與的互聯網化。從被動地接受銀行的低存款利率,到利用互聯網集贊民眾力量可以最後跟大銀行談判。互聯網能夠起到溝通、聚集、人性化的諸多利處,可以讓普通人參與到更深層次的應用處理當中。例如我現在做的天使街股權眾籌平台也是在做這樣一件讓普通人享受互聯網紅利的機會,對於那些初始創業者,它們很少能夠拿到投資機構或者是天使的錢,導致很多創業想法會失敗沒辦法實施。而天使街可以幫助它們快速融資,專註於它們創業最初期、最需要錢和幫助的時候。那麼又是誰來給它們投資呢,投資人也同樣是我們比較普通的人群,一般的投資人可以選擇跟投,投資那些經過專業人士調研的項目,小投入高回報。互聯網思維就是讓渺小的事物可以匯聚,可以增大我們自身的能量,能夠為普通人謀得更多的福利。


看了排名第一答案里(原排名第一已被摺疊)這些人莫名的煩惱,讓我等屌絲好生羨慕~~連煩惱,也這麼文藝有深度。


這種b格我這輩子是追不上了


我還是滾去拉個屎抽口煙上床睡覺。等明天一過再過一天就是周六了歐耶~~


1分錢兌換肯德基腿堡


只談紅利吧,因為團購軟體的競爭,我看了好幾次免費電影,因為訂餐軟體競爭,我能以低價買到外賣,因為打車軟體競爭,我能免費打車。


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尤其是女生攝入互聯網世界,結婚生孩子後,難道要去做全職太太?回公司在做項目!是否還可以接的上之前的軌道?!一批批新鮮的血液輸入,下一個走的會是誰?


讓屌絲逆襲的道路多了一條


沒有互聯網,可以很肯定地說:我一個普通學校的畢業生,沒有任何可能進外資投行。


推薦閱讀:

如何從零開始系統地學習前端?
如何成為像車小胖一樣的網路專家?
聚美優品應該如何進行危機公關?
中國的社交平台為什麼少有自助式 (self serve) 廣告?
有哪些值得去的國外網站?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