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期對人的稱呼方式有何規則?

看《德川家康》發現裡面對同一人經常使用幾個不同的稱謂,除了用名字,官職,小名稱呼,還有「萬松院」這種意義不明的。採用這樣的方式是本書的寫法問題,還是日本戰國習慣?其中又有何規則呢


在戰國時代,武士階層的人名字會隨著一生的年紀以及經歷改變。

在出生的時候,父母會取一個「幼名」。比如說德川家康幼名叫「竹千代」,伊達政宗幼名叫「梵天丸」。

在舉行成年禮之後,會得到一個正式的名字。這個名字通常會有一個字來自父親、領主、或是對自己有恩、有影響的人。比如說織田信長的兒子叫信忠(來自父親),德川家康兩個兒子一個叫信康(來自當時德川家的大領導信長和父親家康),一個叫秀忠(來自之後的大領導秀吉)。

但日本多半不直接稱呼別人的名諱,而是以官職相稱。比如說信長是右大臣,簡稱「右府」。家康在秀吉在世的時候是內大臣,簡稱「內府」。秀吉在織田信長在世的時候被封為「筑前守」,之後當了關白又卸任,尊稱叫「太閣」。

上面這些官職都是經過朝廷正式任命的,但戰國時代天下混亂的時候,很多武將的官職都是自己幫自己加的。比如說信長一開始自稱「上總介」,便是如此。

而如果年長後出家,則會有一個法號。信玄、謙信都是法號(他們本名是武田晴信,上杉輝虎)。而按慣例,貴人的妻子在丈夫死去以後也要出家,「芳春院(前田利家夫人)」、「高台院(秀吉的大老婆)」就是他們出家之後的院號

對於出家之人,當然對他們的稱呼也要改為法號或院號。

光看上面整理的變化就已經眼花繚亂了吧?不過這還沒完。很多武將還會幫自己改名字,甚至還有因為入贅,或是接下其他家門的關係而改姓氏的。

這裡拿上杉謙信舉例吧。他的幼名叫「虎千代」,成年之後叫「長尾景虎」,官位是「弾正少弼」。之後從上杉憲政手上接下關東管領的上杉家,改名「上杉政虎」(政從憲政借字)。之後從當時的將軍足利義輝賜字,改名「上杉輝虎」。出家之後稱為謙信……。


先說大規則,日本古人的名字結構是「氏+姓+苗字+名」,戰國時的稱呼一般是「苗字+官職或通稱+名」或是「苗字+法號」。

名詞解釋部分:

「氏」表示血緣上的源流出身,只有藤原、源、平、橘這幾個,戰國時代藤原和橘一般是公家(朝廷公卿),源、平一般是武家(武士階層),非這幾族出身的就叫不入流了,無法擔任某些高級官職(比如征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必須源氏出身才能擔任)。例外是農民創業典範藤吉郎,大家都知道他是農民出身,可皇帝的新衣誰也不敢戳破,為了就任關白,先是宣稱自己是平氏之後,沒人信;於是認了個藤原家的公卿當乾爹,沒人信;最後直接愣編瞎話說他娘被天皇幸過,直接讓天皇單為他造了個豐臣氏,也是蠻拼的。

「姓」這個比較少見,是大和朝廷賜予上等貴族的稱號,比如臣、連、造等 等。這種「姓」其實含有種姓的意味,以區別氏族地位的高低。大部分人沒有這個東西。

「苗字」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起來的姓或者某某家,武田啦上杉啦織田啦北條啦三好啦這些。苗字的來源其實是某氏的某一支分家,可以自己取,也可以自己改;大多是地名,也可以是別的。比如武田家,出身源氏,後居於武田莊,遂以此為苗字,後分出來一支任甲斐守護,後裔就是甲斐武田家;另一支任若狹守護,後裔就是若狹武田家。而一般的過繼養子,繼承的也是這個苗字,比如著名的「毛利兩川」: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各自過繼給小早川家和吉川家繼承了家門,但其實他倆和當時的毛利家家主毛利隆元都是毛利元就的兒子。

「名」就是名字了,信長啦秀吉啦勝家啦利家啦這些。名也可以改,最常見的就是從自己主公或者更高的上位者那裡被賜一個字,稱為「一字拜領」。拜領的這個字一般是賜字者的後一字,受賜者放在名字前一字,以示尊榮,比如上杉輝虎(輝領自足利義輝)、武田晴信(晴領自足利義晴)。

「官職」前面@唐先智的答案說得很清楚了。 @程嘯補充道,「對於官職,有文化或想表現自己有文化的人會用漢官制來稱呼,比如猴子可以叫筑州,還有著名的小早川金吾等。」有意思的是,很多日本歷史小說里,大眾臉武將都是苗字+自封的官職之類,連名字都沒有了,比如什麼金子主水正,相馬常陸介,毛利兵部之類(全是我瞎編的)。

「通稱」這個有的是小名,比如伊達家重臣片倉小十郎景綱,這個小十郎就是小名;有的則類似外號,比如前田利家,由於大槍耍得好,得了個外號叫「槍之又左」,又左就是通稱。有些名人,通稱比本名名氣還大,比如秀吉的兩大軍師竹中半兵衛和黑田官兵衛也都是通稱,倆人分別叫竹中重治和黑田孝高(這才像文化人兒的名字嘛)。

「法號」就是出家之後取的名字了,一般比較有禪意。又說上杉謙信,謙信就是法號,而謙信公的本名叫輝虎,原名叫景虎,拜領上杉家名之前叫長尾景虎,聽起來威武倒是挺威武,就是有點兒鄉土。另外,這種武士出家後,一般在名後面加「入道」二字,再加法號,或者省略名字。因此謙信公其實應該叫上杉入道謙信。此外跟法號一起的,還有院號,這個我就不太清楚是表示「此人在哪出的家」還是「此人在哪修行」還是瞎起的了。

舉個例子,比如這位仁兄:

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榮軒信玄

從這個名字我們可以看出來,老虎是源氏出身(可以當將軍!),朝臣說明他這一支祖上地位還不低,武田是他的苗字,領過大膳大夫的官職(應該是沒去供過職),晴信是名字,入道(大光頭!),足球迷,喜愛荷蘭米蘭雙料真大腿(德榮軒)。

補充一點三教九流的。

除了武家和公家以外,大部分草頭老百姓都是沒有這麼一大串複雜的名字的,只有個通稱或者小名,犬千代、勝三郎之類的。商人也是,一般跑腿的叫個利吉啊喜多郎(這個不對……)啊什麼的,大老闆則以自己的商號為名叫XX屋(雖然有人有姓,不姓這個,但是苗字是可以隨便改的嘛)。忍者、海賊、山賊、江湖藝人等大多也是如此,大佬們有出身有傳承,因此也有像模像樣的苗字+通稱/官職(偽)+名字的字型大小,比如服部半藏(他們家代代都叫這倒霉名字)、村上武吉(這看著也不像大名,就是好歹有個苗字);雜魚們則只有老百姓自己的小名。

後世直到明治時期,日本政府要學習西化的民政體制,為了便於管理,要求沒名沒姓的老百姓必須給自己起個名字好上戶口,「凡國民必須有姓氏」,否則受罰。於是11區老百姓們紛紛發揮聰明才智,像取苗字一樣(實際也就是苗字,和姓氏的區分已經很小了),取了很多地名或職業為姓。像高橋、田中、渡邊、中村、小林這幾個大姓,地標感十分強烈,此乃後話了。


稱呼的話,我從口頭對話來講好了。

首先單純出現以德川家康或織田信長這樣的

"苗字"+"名"的稱謂是極少用的,只有在表蔑視的說法時才有。

最熟悉的人,一般親密地稱"名",如"秀吉!","信繁!","蘭丸!"。

上級對普通家臣,一般敬稱期官位,不過一般這種官位不是自己起的,就是世襲的虛職;在會混淆的情況,會使用"苗字"+"官位"的稱法。如"安房守!","內藏助!","馬場美濃守!","原美濃守!"。

平級關係互相稱謂比較多樣化,一般使用"苗字"+"殿","官位"+"殿","苗字"+"官位"+"殿","法號"+"殿"。總之要加"殿"。

下級對上級,一般稱"官位"+"大人"/"樣"。也有稱"上樣","大殿","御館樣"等。

宣布政令,分封等情況時,要是用書面稱謂一般是這個順序"苗字"+"官位"+"名"。

宣布最高級朝廷勅命使用"姓"+朝臣+"苗字"+"官位"+"名"。


看電視劇就知道了啊

女人:通常不加苗字,名字叫什麼前面加個ぉ就是了,比如ぉ市。如果有官職在身,要稱呼官職比如北政所。出家的就按寺院的名字,比如在高台寺出家的北政所就叫高台院。

男人:有官職的,一般叫苗字+官職或者直接叫官職,官職比較長的叫前倆字:比如石田治部少輔三成,就被叫石田治部。小名是未成年前用的名字,一般是長輩稱呼小輩的,比如黑田長政,雖然有了正式的名字長政,但他爹他媽還是叫他小名松壽,因為小名叫松壽丸。猴子也經常叫三成小名佐吉,即便是他有正式的名字。沒有官職在身,那就只能叫名字,有法號的話會代替名字。信天主教的話,教眾之間會互相稱呼教名,也有信仰虔誠的直接把名字改成教名的,比如明智玉子改叫ガラシャ。還有通稱的,相當於另一個名字,有時候用來自稱,比如本多忠勝,通常自稱平八郎或平八。服部家的每一代家主都稱作半藏,最出名的那個其實正經名字叫正成,之類的~~~

其實現在也還是一樣的,名字+官職來稱呼對方比較禮貌。


去看 宮下英樹 的漫畫 《戰國》

裡面就都有了,比如什麼 上杉不識庵謙信、武田法性院信玄、柴田修理亮勝家、馬場美濃守信房等等。挺全的


XX院這種都是人的法號里來的啊,可能是這些人清修的自家廂房什麼的…那些個叫XX院的都是出家人了,像足利義滿被稱為鹿苑院殿就是因為他法號鹿苑院天山道義。叫XX院是規格很高的叫法了,大名一般就叫法號最後兩個字,信玄啊謙信啊宗麟啊什麼的。還有就是女眷以她們住的地方代指其人了,像今川家有好多


推薦閱讀:

大阪之陣如果是真田昌幸指揮可以力排眾議統合豐臣家么?
島津義久野心大嗎?
織田信長火燒比睿山的原因是什麼?
各大名打仗的時候,公家在幹什麼?
日本戰國人物怎麼用最少筆墨寫自己的知乎個人簡介?

TAG:日語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