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嗎?
長期以來,不少中國學者常籠統地說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我感覺,這是一個未經審慎思考的命題。在美國已故著名政治學者亨廷頓看來,日本文明是和中華文明(或儒教文明)並列的世界六大主流文明之一。亨氏明確指出:「日本文化性質極為獨特,也未融入任何世界性的宗教或意識形態,無法與其他社會建立任何文化的聯繫。」簡而言之,亨氏認為:「日本是個孤獨的國家,一個自給自足的文明。」
本尼狄仁克特在二戰末期出版的《武士道——日本文化面面觀》一書中斷言:「(日本的文化)體系,是獨一無二的,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家的,而是日本的——具有日本的強勢和弱點。」據說當年明治維新前後,福澤吉渝提出的「脫亞入歐」,作為擺脫落後文化的象徵,其本質是「去中國化」或「去儒學化」。今天的日本,是否像韓國那樣屬於儒家文化圈?(PS:看了眾答,莫衷一是。偶認為,漢唐時期主導中國的是道家文化,佛、儒次之,日本潛心學習並深得其精髓。島國的地理環境,加上沒有被外族征服的歷史,使得日本傳統文化更單一純粹,即使有與本土文化的融合,也可以大膽地說「今天日本傳統文化是中國漢唐文化的活標本」;宋後的中國,儒家居上,佛、道式微,社會的窠臼、思想的束縛愈來愈多,尤其是異族的統治,主體民族自尊自信跌至深淵,中國文化趨於保守頑固、世故求生,變的愈來俞庸俗、小氣。因此,這個問題又可變通為:今天中國文化與漢唐文化是否有根本的不同?)
長期以來,不少中國學者常籠統地說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我感覺,這是一個未經審慎思考的命題。
就在下所熟悉的國內學者來說,對「儒家文化圈」的前沿研究一直在繼續著。譬如葛兆光先生(《從「朝天」到「燕行」——十七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中華文史論叢》第81輯,2006年第1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對「東亞儒家文化圈」實態的定義是——「文化共同體」(Community),即強調文化上的一體性和行動上的一致性,更強調主觀意願。而學者張翔在此概念的定義上則持異見,其謂「東亞儒家文化圈」則更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Culture area)(這裡是同一漢字片語不同涵義,望留意),所強調的是客觀事實,其表現於,通過近世中晚期日本國內逐漸擴大的儒教化現象,所反映出其對進入東亞文化圈的強烈意願——即此共同體的實態是隔離的政治體,共生的文化圈。(《隔離的政治體和共生的文化圈——日本近世後期的儒學官學體制化和東亞海域的交往》,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所以就「東亞文化圈」的定義,在學界有著各式各樣的劃分:或漢字文化圈、律令制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等。同樣,也有反對「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的學者,如黃枝連在其著(《東亞的禮義世界——中國封建王朝與朝鮮半島關係形態論》,《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中卷,VIII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中就寫道:「嚴格地說,日本不是『天朝禮儀制度』的成員;因此,『體系』對於日本是沒有約束能力,而日本是不必尊重它並接受它的規範……」但有一點,學界前沿(包括日本學界)都不否認古代日本曾受到中國儒學文化的巨大影響。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切記不能混淆文化圈與政治體這兩個概念,東亞文化圈≠大陸帝國的朝貢體系
在下不了解題主的學術背景,很希望了解題主所言「長期以來」,是大約多久?「不少中國學者」,可否舉一二例子,另外他們對「儒家文化圈」的定義是怎樣的?研究不同於教科書,每個研究者都有自己對某一個問題,在嚴格地學術論證下的結論。或許可以代表在學術領域的某一研究動向,但絕對不會說是代表了一種「籠統」的歸納。期望題主自己下命題(結論)的時也望避免「未經審慎思考」啊。
在美國已故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看來,日本文明是和中華文明(或儒教文明)並列的世界八大文明之一。亨氏明確指出:「日本文化性質極為獨特,也未融入任何世界性的宗教或意識形態,無法與其他社會建立任何文化的聯繫。」簡而言之,亨氏認為:「日本是個孤獨的國家,一個自給自足的文明。」
本尼狄仁克特在二戰末期出版的《武士道——日本文化面面觀》一書中斷言:「(日本的文化)體系,是獨一無二的,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家的,而是日本的——具有日本的強勢和弱點。」
請參@廣書君的答案。
據說當年明治維新前後,福澤吉渝提出的「脫亞入歐」,其本質是「去中國化」或「去儒學化」。
今天的日本,是否像韓國那樣屬於儒家文化圈?
如上所言,「據說」,這點沒法認同,福澤諭吉在怎樣的語境下提出了怎樣的「口號」,但憑現在從後往前推似的「望文生義」是很危險的。因為《脫亞論》原本是1885年(明治18)無署名發表在《時事新報》上的社論,看看1885年是什麼年份就知道此文的出現的深意了。
題主是不是因為看到了「據說」是福澤諭吉提出了「去儒學化」和「去中國化」的口號就推斷出當時日本確實存在著中國化和儒學化,所以要「去」掉,然後再得出了最後的疑問?
我個人認為日本的確是一個有著特殊文化的國家。
日本從魏晉南北朝的時代開始,就不停的從大陸(中國、朝鮮)學習新進文化。可是這些東西一到日本,就都變了質。
最早引進的是中國的佛教。但不久之後日本就「發明」了「神佛習合」,將日本的原始宗教的神套入佛教的菩薩,比方說天照大神是大日如來的化身,八幡神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等等,神道和佛教混到了一起。
到了鎌倉時代,更興起了各種新興教派。現在日本最大的幾個佛教教派,淨土宗、淨土真宗、曹洞宗、日蓮宗都是日本獨自的宗派,日蓮宗更可以說是包著佛教外衣的完全新的宗教了……。
(曹洞宗雖然是從中國傳來,但日本曹洞宗和現在中國的曹洞宗有很大的不同)
儒家的學問在日本一直只流傳在日本公卿貴族以及僧侶之間,沒有在民間普及。很長的一段期間「孟子」甚至是禁書,不準帶入日本。
在江戶時代,據說是因為德川家康認為朱子學講忠君,有利於幕府統治,所以訂為幕府正學。幕府御用學者林羅山以朱子學為基礎講「上下定分之理」,強調士農工商的身份秩序,君臣父子的上下關係,作為幕府統治的理論基礎。之後,儒家思想(其實是朱子學中的一小部分)開始普及到武士階層。
但人算不如天算的是,朱子學中強調「王道霸道」的部分,以及「尊王攘夷」的口號,在幕末反而成為推翻幕府統治的理論基礎。而強調重文輕商的結果,扼殺了很多民間商業發展的機會,也是造成江戶幕府長期財政困境的原因。
定義「儒家文化圈」不是我的專長,在此不敢多言。我能說的,是日本在江戶時代之間都沒有受到太多儒家思想的影響,也不在中國的朝貢體系之中。在江戶時代之後幕府使用(蠻片面的)朱子學作為統治工具,怎麽看這部分就讓大家自己判斷了。我也不太懂,希望可以拋磚引玉。但是我覺得題主問問題很不認真。第一,我只見到過漢字文化圈這個概念,儒家文化圈好像還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你需要先定義儒家文化圈。第二,亨廷頓的理論主要是意在說明,文明的衝突是未來衝突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去論證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和獨立性。這個跟日本在不在一個圈子裡是兩碼事兒,比如說我同樣可以說,日本是漢字文化圈中的一員,但是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不同。這個理論作為支持或者反對的理論,都有點乏力。第三,那句狄仁克特的話,如果我換成,「(韓國的文化)體系,是獨一無二的,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家的,而是韓國的——具有韓國的強勢和弱點。」我覺得讀起來也挺順的。同時我覺得,越南你也可以這麼說。同理,你需要先定義儒家文化圈。第四,亨廷頓沒有提出,「八大文明」這一說法,英文上說的是「major civilizations」。這樣隨便總結成幾大什麼什麼有點草率,英文和中文的維基百科對於亨廷頓的理論的總結都不一樣,Clash of Civilizations,你可以自己去看看。第五,你的這三段都是摘自或者化用一篇博文,開除日本出「儒家文化圈」--王達三的博客--鳳凰網博客, 這種文章本來就是一家之言,底下的評論也都是魚龍混雜,文章的論據沒有任何出處,文章的理論沒有任何量化的支持,我舉個例子「長期以來,不少中國學者常籠統地說日本屬於「儒家文化圈」」這句話,你能告訴我,是哪些學者么?怎樣籠統的說?在哪個期刊的那篇文章上出現的?他確切的定義了儒家文化圈么?唉,我不是try to be mean。我只是想說,有些問題自己想想就好了,問出來會貽笑大方的。
日本不是儒家社會,日本是獨特的日本社會,細說起來,他是武家社會,儒學,佛學,神道,以致於西洋的蘭學,都服務於武家社會。日本從未系統的接受儒家思想,僅僅是使用部分的儒家理論,為武家的統治服務。唯一被發揚光大的儒家理論,就是大義名分論,這是為了強調下級對上級的盡忠的。儒家倫理,日本人只使用一個」忠「字,因為武士對於家主的忠誠是日本武家社會的統治基礎。德川幕府,將」忠「極度強化,山鹿素行提出,即便主是桀紂,武士也要忠誠,也要尊重。
然而「忠」這個倫理,是等級社會共有的,西方也強調「忠」,要求騎士對侍奉的貴族要忠誠。「禮」亦然。西方的封建社會,也是強調禮的。
除此之外,儒家的思想和武家社會抵觸甚多,基本不被採用。首先,中國儒家是反感武力的,最早的儒家始祖,如孔子,其思想對武力並不排斥,但後來的儒家,吸收了道家學說」兵者不祥「的思想。最終表現為文武分開,儒家和武家在中國走向了對立。但日本是武家社會,除去天皇公卿的小小地盤,日本的大多數地區,以武為尊,上到將軍下到底層武士,人人帶刀,武士可以對無禮的平民斬舍御免,殺之無罪;同時家主又可以因為武士的無禮治其死罪,武士有小過動輒剖腹;和儒家」仁「」恕「的觀念極度背反。這種背反的情況,也出現在佛教上。日本佛教在武家社會,很快演變成殺生害命的工具,中國佛教的戒律,只能在公家的小地盤維持。武家地盤,流行的是一向宗,日蓮宗,吃肉念佛,喝酒念佛,殺人也念佛,和尚娶妻生子,形成佛教家族。日本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勢力,將軍,大名,武士,普遍的「信仰」佛教,戰國大名,大都有個法號,有過出家的經歷。比如武田信玄,39歲出家,法名德榮軒信玄,剃了光頭,然後呢,該打仗打仗,該殺人殺人,啥都沒拉下。那麼這樣的日本,算不算佛教社會?我覺得不算。同理,更不算儒教社會。日本武家社會,儒教的傳播上還不如佛教廣泛。佛教可以說是日本的全民信仰,儒教的信仰者,也只是武家裡的少數文化人。日本人祭拜本土的神道,敬拜外來的佛祖菩薩,但日本沒有文廟。鑒於武家社會中,儒教/佛教流傳中出現極度背反的情況,日本不算儒家社會。要想說清這個問題,還是先說一下這個儒家文化體系是個神馬東西吧!
「名分」是儒家原教旨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源於孔子一脈。董仲舒是孔子真正的衣缽傳人,只有他沒有把孔子的經念歪。綱常禮教才是孔子思想的根本。這點也正是官方最欣賞儒家學派的地方。儒家思想里就屬孔子的原教旨主義思想是最大的糟粕。
有了名分,然後大家才能各安其位,恪守本分。如果每個人都能各安其位、各守本分,就天下大治了,這就是所謂的「聖人垂拱而治」。「三綱五常」之類的東西不過是這種理念的延伸而已。而且這種社會理念特別容易和道家的「無為」思想結合起來,形成中國文化特有的儒道一體現象。
所以儒教又可稱之為「名」教。那麼如何確定名分呢?那就必須知「禮」。所以儒家學說里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學習「周禮」。為什麼要學這些呢?就是為了讓人了解自己的「名分」。上至君臣大義,下至妾侍命婦,都是儒家思想關注的內容。
儒家思想里最重要的概念——「仁」和綱常禮教也是分不開的。孔子在《論語》里直截了當的就講:「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如何實踐這個「仁」字呢?《論語》及其他典籍里都講得雲山霧罩的,其實最後都擺脫不了一個「禮」字。「禮」是「仁」的載體。沒有「禮」,就沒有孔子所謂的「仁」。換言之,禮就是仁,仁就是禮,這兩個是雌雄一體。
儒家思想包含的東西太多,而儒教有明確的外延內涵。兩者共同的東西是「尊孔」。儒教最根本的東西是董仲舒的那一套「君父」理論,後期再加上三綱五常,使得儒教成為一個完備的體系。
儒教用於治政的理念是:「聖人垂拱而治」,皇帝要通過讀書人治理天下,也就是所謂的「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雙方各取所需。
但是儒教的「治政」理念遠遠落後於現實的需要,在生產社會化分工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儒教的治政方法越來越跟不上形勢。儒教唯一的應對措施就只有「重農」主義,只有把人口都束縛在田地上,才能實現儒教的治國理念。
那麼誰對這種「治理結構」有解釋權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讀書人,而且是掌握「道統」的讀書人。所以才有「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文官集團的權利就是來源於對中國治理結構有「解釋權」的讀書人。
這就是為什麼一講歷代興亡,從來都是說「昏君無道」,好像文官集團一點責任也沒有似的。
其實,嘴長在他們自己身上,擁有「治理結構」解釋權的讀書人怎麼會說自己貪鄙無能呢?
不說自己,當然說昏君無道唄!
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是人性本善。儒家認為每個人都能通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見賢思齊,修正自己的行為。而政治制度就是如何控制和選拔人才而已,這樣可以大大減輕治理國家的難度。而這套選拔和控制人才的政治制度——科舉制度,也正是「官本位」的由來。
讀書就是為了做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你通過教育或其他手段,當了官就有了社會地位。有了社會地位,就可以分配社會財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也正是因為「官本位」的追求,中國古代教育的功能低下,除了為官僚機構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之外,在關係到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科技方面乏善可陳。
綜上所述,儒家文化體系是中國現在最需要摒棄的東西,儒家原教旨主義思想(孔子思想)是徹頭徹尾的文化糟粕,孟子、荀子以及後期的宋明理學,尤其是到了明末的心學還好一點。
講完儒家文化的情況,然後再說一下日本的情況。看看有哪一條能跟儒家文化對應上。
首先,日本明治維新以前是封建制度,與中國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完全不同。實際上,日本的封建制恰恰是儒家夢寐以求、希圖恢復的「三代之治」,但在中國自秦以後就從未實現。所以說,日本的古代社會結構確實和中國有著極大差異。
其次,日本近代學者推崇的是王陽明經世致用的學問,與當時以程朱理學為主流的中國學術格格不入。
再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領主與家臣的關係,跟儒家提倡的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家族理念有本質的不同。
最後,日本文化比較注重匠作之事,而中國文化是「官本位」,讀書是為了做官,匠作之事是賤役。
綜上所述,日本文化只是披上了漢字文化圈的外衣,骨子裡跟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但這也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迅速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實現「去中國化」的一個重要基礎。
中華文明,是成也儒家,敗也儒家。
關於日本這段,等有時間再詳述。
儒家的東西其實到了江戶時代才有較大的影響,佛教,神道教的地位也不低,跟明清以來中國儒家一家獨大的情況很不相同。
日本屬於人類文明演化樹上的特例,它和任何其他國家都不一樣,和其他所有文化都不一樣。它不屬於任何體系,自己就是一個體系。
我覺得不是,剛剛看了一部日本電影《娚的一生》,日式言情風舒緩明凈,但是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劇情介紹。
v_v竊以為能公開上映這種設定電影的國家不存在儒家文化。
概括一下主線:
30歲出頭的大齡剩女在奶奶死後發現70多歲的奶奶有個50多歲的長期情人。
兩人都住在奶奶留下的老屋裡,父母鄰居都撮合他們,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他們產生了感情決定結婚。
這不是AV,而是一部正正經經的文藝言情片。
覺得這個故事有美感沒問題,但其國儒家文化若有地位,總不會允許公開宣揚這種三觀吧?
真正的儒家,不是克己復禮、不是存天理滅人慾、不是寬袍廣袖六藝隨身、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_@但總不能把三綱五常完全拋棄了吧?那還剩個啥?
剩幾個粽子嗎?日本屬於東亞文化圈。日本文化屬於禪宗文化、儒家文化和本土神道文化的雜糅。因為沒有科舉制,儒家文化雖然也被強調,但其在日本的地位和作用遠沒有達到中國本土那種程度。
中國儒家文明實際上是宋代以後開啟的。日本更像是唐代的文化,人們不重視儒家經義,儒家學問只限於口頭或者朝堂,佛家倒是四處開花,昌盛無比。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韓愈寫的《諫迎佛骨表》,體會一下當時佛家的盛況。在唐武宗滅佛之後,佛家在中國一直就沒有回過氣來。但是,這種情況在日本並沒有發生。總之,日本文化更像是唐代的三教並立、「佛道領先,儒家有名無實」的狀態。在日本,「道」不是中國的道教,而是日本的神道。
----------------亨廷頓以及本尼迪特,在我看來,對於亞洲文化,他們基本屬於外行,至多是相對歐美人的亞洲文化權威。就像當年那群冷戰權威,中蘇沒正式分裂之前,他們真的認為中蘇鐵板一塊兄弟一般。說實話,這些遠遠看風景的權威們根本分辨不出關鍵在哪裡、關鍵差異是什麼。我想佔個坑看大家討論。
本人學識尚淺,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大致看法是,古代中國對日本輸出的物質文化大於精神文化(我覺得漢字在這裡更接近物質文化)。至於佛教的傳播,我個人認為得益於這個宗教本身的強大適應性,佛教從古代中國傳到日本是地理上的因素,可以說古代中國更像是日本與佛教之間的橋樑。不好說儒家是否有影響日本文化,但是就目前我個人所了解的日本文化的幾個核心比如武士道,比如禪道貌似和儒家都沒什麼關係。雖然我也說不清楚,但我感覺日本的家庭文化(看起來或許比較像三綱五常)更多的應該是來自於古代日本以家族為單位的鬥爭。
日後待多了解多思考後或有補充,希望看到論據更豐富的一些答案:)準確的說日本和中國等國家合起來屬於律令體系國家這是共同點,儒家文化日本不算
要了解日本文化和中華文化(基本也就是儒家文化)的關係,就要明白二者都是什麼。
古人云,開宗明義。
以前的孩子,開蒙之後就要讀四書。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儒家思想的基本,就在大學為引子,論語孟子論述,最後由特別抽象的中庸一書總結。《大學》的基本又在何處呢?」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為始,一步一步,是有能力治天下的。所有的君子(貴族,讀書人)都要符合這個標準。再看日本。
日本文化的內核從哪裡找呢?什麼你說《菊與刀》?你TM在逗我?那個1946年的洋人寫的政治作品?日本文化的底子,即是《葉隱聞書》。同樣是開宗明義:」武士之道,死之謂也。」「有一位通曉劍術的達人,老了以後,有如下一段話:"人一生修行,有境界次第。下之位,即使修行,也不成器,連自己都認為是"下手",在他人眼裡也是"下手",因此,不中用;中之位,雖然還沒有什麼用,但懸心於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他人的不完善;上之位,心領神會,洋洋得意,易生自傲心,悅於他人褒獎,也為他人的不足而嘆息,但可用也;到了上上之位,便一臉無知相,但他人一看便知為"上手";超越"上手"境界的更高之位,便是得道。行於道中,深知道無邊際,乃無止之境,不能終了。不生完美之念,不起自大之心,更無卑下之想,只是行進在道上,以終其一生。我聽說,柳生殿下這樣說過:"不知勝人之道,但知勝己之道。"今日之我比昨日之我技藝精進,而明日之我比今日之我再進一籌。一生日日上進,用道來說,則永無終止。"「只做一件事,不僅要握其要害,還要日復一日都想著"就今天了",將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日本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最重要的目的為了更好,更美,更有價值的死亡。所以才有特別複雜的切腹儀式。諏訪賴重為武田信玄所滅,臨終前說:「我要讓晴信(信玄)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切腹!」----------------------------------------------------------------------------------------------------------------------------------------文化總是一代一代傳承的。即使《G弦上的魔王》這種最流行化,二次元化的作品,依舊是大江健三郎的底子。西方文化的底子在《聖經》,在創世紀和四福音書。中華文化的底子在四書。日本文化顯然與前二者都相差甚遠。最後的機會是19世紀60年代的興亞主義,可惜日本最終決定脫亞入歐——那你們倒是從聖經開始學啊!學出四不像的東西來,能有什麼用處啊。我對於日本文化不甚了解,我了解也是通過抗戰片與其它影視節目去了解的,後來我又看了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才開始進行對比。這裡我把我所知的有關於日本的事情說給你們聽:樓上所說的日本從中國吸收的文化應該是指和服、四道(茶道,花道,書道,劍道)、建築以及文學詩詞(包括漢字)之類的,而這些應該來說是「形」(物質文化)的層面,這些東西並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其「心」(精神道德文化)的層面,即日本並不像朝鮮和越南一樣吸收中國的精神文化,更多的是相悖。這裡我講一下幾點最根本的差異:1,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主張和平的,自古代以來都以和平為貴;而日本的核心價值觀是武力至上的武士道,其在歷次侵略戰爭中都充當了思想主導,而且使日本戰敗後缺乏自省心。同樣這種文化亦導致其在對內等級森嚴,對外極度排外等;2,日本的許多日常行為和道德觀在其他文明,特別是在中國和朝鮮等國看來是反道德的。這裡我就不說了,以免被xx。
我認為,工業時期主導歐洲的是英國文化,德、法次之,中國潛心學習並深得其精髓。中國的工業發展較遲,加上近代挨打的歷史,使得中國文化更加西化,即使有本土文化的保留,也可以大膽地說「今天中國傳統文化是歐洲工業文化的活標本」!
一直都不是吧。前段時間偶然讀了朝鮮史。從朝鮮政權對日本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李氏朝鮮政權眼中:中國是大華,朝鮮是小華,日本是夷。所謂華夷之辨,就是看你信不信儒教,采不採用儒家價值觀。傳統的儒教國家,個人覺得也就是中,朝,越了。除去分裂的韓國不表,居然和社會主義三巨頭驚人的吻合。從這個角度看,也許馬克思是儒教學派的開創與繼承者也說不定呢。
為什麼看到這種問題我會特別想念佐藤先生。
我覺得可以算不是也可以算是。一般把日本文化比喻成洋蔥,一層一層撥開,是沒有芯的。我只談談我的感覺。假如文化是一棟樓,中國是儒家的骨架,但磚塊有儒家道家釋家,也有別的。但日本是另一套骨架,只不過磚塊儒家偏多罷了。
推薦閱讀:
※公家裡的武官算是武家嗎?
※閉關鎖國的日本,為什麼會一眨眼,成了對外侵伐的罪惡之國?
※明治維新究竟成功了嗎?或還有哪些不足?
※日本煎茶、玉露、番茶、烘焙的特點及區別?
※和日本男生談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