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翻譯後的外國作品讀起來很晦澀?


決定翻譯作品質量的,往往不是外語水平差,恰恰是漢語水準不夠。我看過的所有的翻譯作品中,只有林少華譯的村上春樹的一系列作品才有讓我閱讀的慾望。


不問是不是... 好吧部分譯作「是」

建議了解一下「歸化」和「異化」這兩種翻譯策略。

然後也和譯作所處的時代有關吧~


1.翻譯是缺憾的藝術,世界上不會存在盡善盡美的翻譯.別的不提,作品一旦被翻譯,源語言的音韻美必然消失,你看多少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語言的音韻美就知道了.

2.翻譯要翻得好,需要對兩種語言都有深刻的領悟力和造詣,也就是對譯者的個人能力要求很高。翻譯在一定程度上是二次創作,所以能翻出好作品的譯者,文字功底都不會差,甚至要甩很多中文系老師、學生一條街.

3.現在翻譯環境差,尤其是筆譯,付出的人工跟酬勞不成正比,所以潛心翻譯藝術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只是傳達意思即可.

4.翻譯是個挺寂寞的活,埋首文獻字典,字字字斟句酌,哪怕像朱生豪那樣的翻譯大師,也是死後成名,沒多少人願意忍受生前長久寂寞.


1. 中英文之間有許多差異,在翻譯時譯者難免受到英文原文的限制,從而翻譯得比較晦澀難懂。

2. 翻譯時照搬詞典解釋。我很喜歡的翻譯家思果說過「一切死硬、不通、不完美、難解、難讀、可怕的譯文,皆由用英漢詞典而來」。

舉個栗子

(栗子出自思果先生的《翻譯研究》)

I had a beautiful moment that aftetnoon.

差譯: 那天下午我有了美麗的一刻。

思果譯: 那天下午我有一會兒工夫,舒暢極了。

3. 譯者漢語造詣不夠。在民國時期,很多優秀的翻譯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家。一個譯者如果沒辦法用漢語寫出文法正確,文採好,語言通順,邏輯清楚的文章,試問要怎麼把翻譯做好呢。

以上。


語言問題,這對譯者要求太高了,要求譯者能掌握這門語言的藝術,不是一般的能看懂就行,然後,還要有相當深的文學造詣,能看懂作者的意思,再用自己的文字按他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做到無偏差,文採好,這些光看起來就覺得很難了…

現在我們很多翻譯作品又公式化了,有一種固定的格式那樣,使得語言更加沒有藝術感,這就使文字讀起來更加晦澀…


深有感觸 一些外國翻譯過來的名作讀起來完全沒感覺 甚至讀不懂 不止和翻譯水平有關 最重要是我們三觀不同 文化上的偏岐很正常


看過很多國外翻譯過來的管理學方面的書籍,感覺讀起來非常晦澀。主要感覺還是漢語的表達不夠好,翻譯在用詞斟酌方面還是比較欠缺。可見一個優秀的翻譯是非常重要的,其翻譯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書籍的質量和銷售,所以圖書出版社在找翻譯方面一定不能省錢,要認可翻譯達人的價值。選擇好了翻譯,圖書質量才有保障。


「很不幸,達林先生撞在了娜娜身上,他的褲子上沾滿了狗毛。這是條新褲子,而且是達林先生第一次穿上的背帶褲,所以他不得不咬著嘴唇,免得眼淚掉下來。當然,達林太太給他刷掉了毛,不過,他又念叨起用一隻狗當保姆是個錯誤。」

看著心累啊,要我就一句話,

達林蹭髒了新衣服,罵道,真是日了狗了!


建議你換本譯作看看,換個翻譯者,換個出版社。很多外國文學讀起來覺得晦澀不是因為原著晦澀,而是翻譯的問題。


么有翻好,感覺完全不一樣,原先句子的幽默與情感都不見了


把披薩的餡料 拆出包成餃子。味道能對么。

大家說話語序就不一樣。詩經翻譯成白話,也不美了啊。


翻譯家越來越少了,要求高,回報低


語言習慣問題


讀這些書,感覺雲里霧裡,抓不住重點,可能是寫作思維上的差異造成的,希望「有識之士」可以更好的解釋下為什麼,求教中。。。。。


還是譯者的水平問題。如果出版社大幅提高譯者的工資,保證你讀起來不晦澀了。

最近在讀《如此蒼白的心》,讀完後我的心真的好蒼白。


翻的不好。

翻得好的例子參考《追風箏的人》。


任意一首唐詩宋詞試試看翻譯到不晦澀有多難。

語言背景,文化典故對理解的影響非常大。

即使外文作品翻譯到了所有的意思,也很難翻譯到原作者的「口氣」。

以上。


推薦閱讀:

如何用不同風格翻譯紀念碑谷2?
現代人寫的古/近體詩和詞還有沒有可能出現李杜、蘇辛的那種傳頌千古的名句?
為什麼中國、日本都有知名的文學作家和作品,而很難聽說韓國的優秀作家和作品?
為什麼金庸筆下的少林寺是名門正宗少有負面描寫,而道教道士卻壞人多呢?
後人對毛澤東詩詞的評價是否受到其政治地位的影響?

TAG:文學 | 翻譯 | 翻譯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