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與基因遺傳有關係嗎?

性格可以遺傳嗎?和基因有關係嗎?一個人的克隆人會和這個人的思想行為方式一樣嗎?


在這個問題中,我們提到,的確有一些人格特性是受基因影響的。

對大部分心理特徵來說,遺傳約決定其中的一半。例如,抑鬱傾向,焦慮傾向,人格特點。

那麼這個問題是不是簡單地回答「 是」就可以了?

並沒有這麼簡單。從基因到外在的心理特徵,以及行為表現,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鏈條。

基因——蛋白——神經元——大腦——心理表現——行為結果

這個鏈條越往後,越複雜,影響因素越多,也就越不穩定。

根據雙生子和寄養家庭的研究,對於大多數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而言,先天和後天的影響約各佔一半。不同的雙生子研究估算出的智商的遺傳率大概在40%-80%之間。1996年的一項研究估算出大五人格的五個特質遺傳率均在40%-60%之間。一項針對24個積極人格特質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格特質的遺傳率都在40%以上,遺傳率最低的特質是幽默感,只有14%。

你可能會覺得,即使不能決定,基因起碼能解釋一半,也很有價值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說的遺傳率只是理論上的。任何一個心理性狀都受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影響,而非單個基因位點的作用。人類有數十億個鹼基對,其中在人群中存在差異的鹼基對起碼有300萬個以上,因此,每一個位點對結果的影響往往不超過1%。一項對於基因與人格特質關係的元分析研究顯示,單個基因變異位點(SNP)對人格的解釋率最高僅為0.2%。目前使用基因數據對於人類的心理和行為進行預測的嘗試,得到的解釋率與理論上的遺傳率之間還有5~10倍的差距,很多基因的作用機制還並不清晰。

基因不能解釋的部分,就是環境的作用。環境的作用發生在上面這個鏈條的各個階段。短期的生活壓力有可能會導致心理和行為的變化。童年期受虐待、創傷經歷有可能會對大腦的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而最近興起的表觀遺傳學,則關注環境因素對於基因的直接影響。比如你小的時候經歷過巨大的災難,可能會導致一些基因的甲基化改變,進而增加你未來患心理疾病的風險,並且這種改變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除此之外,基因還會與環境發生複雜的交互作用,某一些特定的基因型,當處在適宜的環境中時,會比其他基因型取得更好的發展結果,而如果成長環境中有很多風險因素,他們的表現又有可能比其他人更差。

所以說,我們沒有辦法僅根據一個人的基因,就做出推論:他的智商高還是低,他是不是一個外向的人,他未來會不會離婚。我們得到的只有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麼各色從來不使用「天賦基因」的概念進行營銷宣傳,也從來不建議家長給未成年子女購買我們的產品。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自我概念極易受到其他人的暗示,一個寫在報告中的結果,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影響到他們自主的發展和選擇。只有成年人才具備正確理解這種可能性,並為自己的選擇和發展負責的能力。

既然基因並不能完全決定人的性格,各色將如何為用戶提供解讀呢?

我們始終相信,人類的複雜性,是無法完全被基因所定義的。不僅是在性格方面,即使是生理特徵和疾病,也不會完全被基因決定。大部分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遺傳率也是在50%-60%之間,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各色正在通過一些方法努力提高解讀的科學性與服務的質量。

1、提供豐富、全面的解讀,各色的解讀報告中不僅包含對一個人可能的傾向表現的說明。還有關於這個性狀的詳細說明,以及除了基因之外其他的影響因素,幫助用戶科學地理解性狀特徵,並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所處環境,更準確地理解解讀報告的內容。

2、研發獨家的多基因演算法和標籤系統。很多研究發現,對於受多基因影響的生理和心理表現來說,使用多基因分數進行解釋,要比單個位點的解釋擁有更好的解釋效力。

3、採集用戶的現狀表現與後天環境信息。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鼓勵參與基因檢測的用戶,完成相應的後天問卷評估。結合豐富的數據信息,我們可以針對用戶的現狀表現提供更加準確的解讀和建議。

4、提供個性化推薦與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願意參與基因檢測的用戶,都有很強的自我完善的動機。他們參與檢測,並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份有關自己遺傳缺陷和疾病風險的判決書,而是希望擺脫自我譴責、自我厭棄,用積極的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去迎接未來的幸福生活。

參與各色基因檢測的用戶,不僅將得到自己65萬個基因位點的遺傳信息,和接近10萬字的解讀報告。還可以通過心理測試探索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現在的表現,思考遺傳和成長經歷如何塑造了自己;可以了解到更多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故事,看看他們是如何面對困難,克服自身的缺陷;可以獲得各色個性化推薦的優質服務和內容,不斷地自我成長和提升。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定價,相當於僅涵蓋了基因檢測和樣品運輸的人力、物料成本。超級詳細的解讀報告和其他的特色增值服務,等同於各色免費贈送給各位用戶的福利,簡直不要太划算!還等什麼呢?點擊鏈接,體驗各色的基因檢測!


反正沒人答,我就妄自菲薄的瞎說一氣了。我認為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關係。你父母的基因和命運已經形成,你從小由父母撫養,自然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說有影響。反之,如果你從小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沒影響。基因只能決定你的智商高低,所謂的性格我理解為是人對於外界事物的理解感知及邏輯能力。在你大腦開始發育這個區域的時候你的基礎感知能力我認為就形成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斷的接受外界的刺激,開始形成大腦的邏輯思考能力。這時候你已經對外界有了基礎的世界觀,簡單說就是分辨是非能力。隨著不斷的成長和經歷重大事件,都會不斷的影響你的邏輯思考。俗話不是說,社會大學到死才算畢業。我還是相信能量守恆,萬事皆有因果。性格即是你的感知、認知、邏輯的綜合體。也可以說人體的靈魂。不知道我這麼胡說一通你覺得算不算是回答。


父親母親的個格遲早、多少都會在你身上體現出來,遺傳比後天影響更重要


我的好多缺點和我父親的特別像,我一直懷疑這個有遺傳關係


性格由氣質、人格等多方面組成。性格形成時,氣質等先天遺傳基因構成了基本框架。

比如多血質的人,容易生氣發火,有攻擊性傾向等,這個不會輕易改變。這也是中國為什麼有句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就是人的基本氣質。

要說孩子的整個性格,後天影響也很重要。相比較而言,父親的影響力大過母親,尤其是父愛對女兒的性格影響更大!

心理學家曾說過:父親在女兒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溫柔個性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實無論生男生女,如果沒有一個懂得愛孩子,愛家庭的好父親,孩子長大後性格都會有缺陷,所以爸爸們還有媽媽都要加油!


我從小三歲在外婆家生活,和父母接觸很少,長大性格越來越和父親一樣。


初中政治思修課性格情緒章節早就說過了:性格由先天影響和後天影響兩方面組成,所以是答案是會遺傳。


以下內容是從中國科技網複製粘貼過來的

性格受遺傳影響

既然人體內的某些基因與性格有關係,那人的性格是否受家族遺傳影響呢?李新影解釋說,「冒險行為」「性格」(心理學上稱之為人格)和「抑鬱」等都會受到遺傳的影響,遺傳率在40%~60%左右。

俗話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人們通常認為子女的性格會隨父母的性格。然而,李新影表示,實驗結果表明父母性格與子女性格呈弱相關,也就是說,孩子的基因雖然來自於父母,但基因的作用不一定顯現出來。他們的性格可能像父母,也可能像其他家庭成員,也可能誰都不像。比如,可能父母雙方都內向,而他們的孩子卻非常外向。

「遺傳對心理和行為影響表現最明顯的是在同卵雙生子之間。」李新影強調,「同卵雙生子之間的人格相關性往往較強。」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熱轉的BBC紀錄片《一對分隔在世界兩端的中國雙胞胎》也證實了這一點,一對中國同卵雙胞胎姐妹分別被一個美國家庭和一個挪威家庭收養,雖然兩姐妹的生活環境不同,但是長大相遇之後兩人性情非常相投,成了分隔天涯的一對知己。

後天與先天因素共同影響性格

雖說性格與基因遺傳因素有關,但後天環境對其影響更大,性格與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緊密相關。

「環境對人性格的影響往往高於基因遺傳對性格的影響」,李新影說,良好的後天環境對良好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其動輒施以打罵、家庭暴力,那肯定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專家表示,孩子出生時雖然會表現出不同的氣質,比如有些會比較急躁,不好護理,有些則平易溫順,比較好護理,但這種氣質會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慢慢變成較為穩定的人格。

既然性格受環境影響較大,那我們是否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呢?李新影說:「性格其實無好壞之分,但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不滿意,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做一些調整。比如你是內向性格的人,但做的是公關工作,你可以對自己多加鍛煉,使自己的性格適應這一工作環境。」


性格由先天影響和後天影響兩方面組成。小孩子的性格(沒有後天影響或者後天影響很小)與父母和有血緣關係的親戚差不多。


如果會遺傳,試問從小和狼生活在一起的狼孩,生活習性和狼一樣而不是和他爸一樣,如何解釋。所以可能的解釋是,生理特徵會遺傳,而心理是通過環境和意式的交互而後天形成的


推薦閱讀:

有家族遺傳病,是應該選擇生育還是領養?
精神病會遺傳嗎?
兩次胎停,胚胎染色體檢測異常,請問是變異還是遺傳?
糖尿病會遺傳嗎?
孫悟空和貝吉塔合體後啪了妹子生了孩子算誰的?

TAG:基因 | 性格 | 遺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