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封建社會要限制商業的發展?處於上層階級的高權威者為什麼拒絕財產的資本化和積累?


1、在生產力不高,沒有化肥農藥的前現代,土地的單產是有上限的。商業的發展,一方面意味著有大量的經濟作物會侵佔農田,另一方面意味著有大量的脫產人員。兩方面作用下,會導致糧食產量降低,進而導致王朝動蕩。出於這樣的原因,統治者會採用「重農抑商」的策略。

2、生產力線性緩慢增長的情況下,意味著社會的總剩餘的增長速度是很慢的。資本是沒有辦法快速積累的。

3、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中國沒有發生類似英國那樣的土地貴族轉化為新貴族的歷史進程……簡要的說一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會有幾個副產品—失地農民(羊吃人、桑爭稻田)、破產地主(受商品傾銷的影響)。資本主義越往前發展,他製造的敵人就越強大。1800年的英國有1600w人,而同時期的清朝有4億人。英國還有大量的殖民地以將失地農民輸出出去,而中國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東亞周邊的肥沃土地基本都被中國人所佔領)。矛盾無法輸出,那麼這些敵人就能輕易的將新生的資本主義萌芽掀翻。所以中國遲遲過不了這一關。直到19世紀開始中國被迫捲入現代世界,才在外界的高壓下以高昂的代價完成了這個轉型—也就是你看到的現代中國

以上


一般都會按歷史教材上理解的,說生產力落後。其實這個說法不能推敲,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種決定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套用馬克思主義的說法,這是犯了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認為生產關係由政府決定。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產生商業?有商業就說明不落後,至少沒有落後到吃不上飯的程度。(看到有些知友說商人不創造財富,我在後面會加以解釋。商人是創造財富的)

我們先看看商鞅為什麼覺得要抑制商人吧:

聖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於農。歸心於農,則民朴而可正也,紛紛則易使也,信可以守戰也。壹則少詐而重居,壹則可以賞罰進也,壹則可以外用也。夫民之親上死制也,以其旦暮從事於農。夫民之不可用也,見言談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賈之可以富家也、技藝之足以餬口也。民見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則必避農。避農,則民輕其居,輕其居則必不為上守戰也。凡治國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摶也,是以聖人作壹,摶之也。——《商君書農戰篇》

翻譯:

聖賢的君主懂得治理國家的要領。因此命令民眾都把心放在農業上。民眾專心務農,那麼民眾就樸實好管理,有誠信就容易役使,民眾誠實便可以用來守城作戰。民眾專心耕種,那麼就很少有奸詐之事,而且看重自己的故土不願遷移,民眾專心於農耕作戰,那麼就能用獎賞和懲罰的辦法來鼓勵上進,民眾專心於農耕作戰,就可以用他們來對外作戰。民眾同君主親近,並為了法度去犧牲自己,因為他們一天到晚去從事農業。民眾如果不可以被使用,是因為他們看見靠空談遊說的人待俸君主也可以使自己得到尊貴的地位,商人也可以發財致富,手工業者也能以此養家糊口。民眾看到這三種人的職業安適,又可以得財利,就一定會逃避農耕和作戰。逃避農耕,那麼民眾就會輕視自己的居住地。輕視自己的居住地,那麼就一定不會替君主守土作戰。凡是治理國家的人都害怕民眾散漫而不能集中。所以英明的君主都希望民眾能將心思集中在農耕上。

法家著作中關於為什麼重農抑商的論述到處都是,大家自己可以找找。沒有一處說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的原因,產生這種說法很可能是有政治背景的,最後我會談談自己的猜想。

書歸正傳,從商鞅的話中可以看到,法家認為農民的好處是「朴(yu)實(mei),好管(ting)理(hua),不遷徙」,

歸心於農,則民朴而可正也

壹則少詐而重居

抑制商人是因為害怕人們看到商人的富貴而不願意再從事農業。不從事農業則人民就不能為君主作戰了。

夫民之不可用也,見言談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賈之可以富家也、技藝之足以餬口也。民見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則必避農。避農,則民輕其居,輕其居則必不為上守戰也。

在這裡商鞅反覆強調了農民比商人好的地方是「重居」,也就是不搬家。如果人民「輕其居」就不能為皇帝服務了。這是什麼邏輯呢?

真實的原因和中央集權有關,法家在戰國時期興起,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動員國內力量進行戰爭。如果要動員國力,無非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兵,一個是糧。你是秦王的話,怎麼招兵?怎麼征糧?你認識每個老百姓嗎?所以你需要戶籍制度。每個人都必須登記在冊。

而如果要搞戶籍制度,就必須要求人民不能隨便遷徙,否則一旦每個人都隨便搬家,戶籍就亂了,有的人就可能逃脫兵役和稅收。農業恰恰既可以提供軍糧,又可以束縛人民不去遷徙,所以才要提倡。

在古代社會,保證人民定居不隨便遷徙是最重要的事情。朝廷會設立刮戶使一類的職務,專門搜索那些逃掉的民戶,把他們編入戶籍。

作商人利潤大,比農業輕鬆(當然風險也高,容易虧本),但是卻不可能定居,所以政府是非常害怕商人成為人民最喜歡的職業,一旦大家都經商,兵員和糧食(指政府能徵到的糧食)都會很成問題。

然而這還不是打擊商人的唯一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讓老百姓窮!因為老百姓窮才會貪圖政府的賞賜,才方便統治。

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商君書弱民篇》

翻譯:

人民地位卑賤就會崇尚爵位,軟弱就會尊敬官吏;貧窮就重視賞賜。朝廷用刑法統治人民,人民就樂為的用;用賞賜來獎勵戰爭,人民就會輕視死亡

歷朝歷代政府打著「均貧富,抑兼并」的旗號,實際上不是為了大家共同富裕,而是為了大家一起貧窮。國庫里堆滿財富,老百姓沒有明天的糧食(又剛好餓不死),是中國歷代朝廷最高目標。所以商人因為有錢,就最不會貪圖政府的賞賜,也就最不會和政府合作,也就成為政府打擊的目標。

所以打擊商人根本不是什麼生產力低下,而是中央為了強力的控制人民而採取的方法。現在之所以不說,可能是因為本朝早期一直延續這個制度,用戶口和糧票限制農民進城,控制農村,從農業汲取財富供養工業。

從深層次看,民間商業是天然反專制的,民間商業的積累最終會導致一些身份卑微的人,非常富有。商業發展後會使得交換關係深入人心,從而動搖封建專制的基礎——人身依附關係。

其實教科書上的很多都是有問題的,比如「封建制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照這麼說中國政府就是最大的封建勢力,他直接間接的控制了全國的土地,這顯然是不對的。封建制的根本是人身的依附關係,財富通過人與人的依附關係,以政治力為手段進行分配,而商人則完全不是靠這種方式分配的,商業靠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市場,以交換為手段進行的分配。一旦商人的分配方式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那封建制度下的分配方式就不可能繼續維持。

商人不創造財富嗎?

我們試想沒有商業的兩個地方A和B。A地適合種米,B地適合種桑。在沒有商業的情況下,A地必須划出一塊非常適合種米的土地,種很不適合的桑,B同樣也要划出一塊本來非常適合種桑的土地,改種特別沒有效率的米。

一旦出現商業,就會發現A地的米又便宜又好,B地的桑又便宜又好,這就促使A地種桑的人改種米,B地種米的人改種桑,使得A地B地的產出同時增長,增長的部分就是商人創造的隱形財富。

所以商人就像是網遊中,增加」攻擊力20%「的道具,這道具本身不能攻擊敵人,但卻可以增加原來攻擊者的攻擊能力。


如果飯都吃不飽這種事經常發生,還有很多人不去種地而是倒買倒賣不創造實際價值,很顯然不合理。


因為中國的情況和其它任何一個文明都不一樣——中國是世界上唯獨的一個嚴重缺乏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文明。正常的文明要麼有金礦,要麼有銀礦,最不濟的還有銅礦,而中國……這三種礦產全都匱乏得讓人吐血,所以一度搞了鐵幣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其實都是被缺乏流通手段逼出來的……

由於缺乏貨幣,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整個社會可以說一直處於通貨緊縮狀態,農村地區只能以物易物,而城市地區在某些特殊時期甚至也只能以實物做交易。而實物交易最大的問題就是貨物保值方面,加上流通渠道的不順暢,商人很容易在這中間盤剝暴利,同時使生產者和消費者積累大量不滿。而且中國的土豪們還有一項很不好的習慣——藏銀,把各種貴金屬熔鑄成巨大的塊狀藏到地下,結果進一步減少了可供流通的貨幣數量。

商業活動只有在足夠大小的流通貨幣池裡才能起到對社會整體有益的作用,當通貨緊縮過於嚴重,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處於崩潰邊緣時,過頭的商業發展就只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就好比一隻巨龜,放在大池子里養著很好,關到小魚缸里蹬蹬腿魚缸就裂了……然而中國古代社會擁有最貧瘠的貨幣蓄積量的同時,卻又擁有幾乎是最龐大的物資生產能力,結果就是不斷促使商業活動成長至國民經濟無法承擔的地步,然後崩潰掉周而復始地來一圈。


商業不能創造財富


因為沒有英法戰爭帶來的刺激進步


推薦閱讀:

有什麼維度可以評判一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呢?有什麼相關的經濟史研究嗎?
中國古代的「金」指的是黃金、黃銅、還是青銅?
蒸汽機是怎麼輸給內燃機的?
有哪些關於經濟史的經典著作值得推薦?
亞當·斯密提出自由市場之前英國(歐洲)的市場是怎樣運行的?

TAG:歷史 | 經濟學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