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製造的飛機數和實際戰場上出現的數目為什麼相差如此之大?

最近看《大國的興衰》,裡面提到日本在1943-1944年每年生產飛機超過兩萬架,日本自己的數目更大,但是在實戰中,日軍基本上都是兩位數出動,馬里亞納總共用了600架,從此日本就沒有過成編製艦載機,台灣一戰調動了300-500架,東南亞立即就空虛,萊特灣戰史記錄剩下的不過200左右,這些足夠填滿整個西太平洋全部機場的幾萬架飛機,到底到哪裡去了?


一邊生產,一邊以同樣非常快的速度損失掉了。在某個時間點上同時存在的飛機一直不過幾千架規模,分散到整個太平洋戰場上,每個區域的就更少了。

日本在二戰中生產了65000架左右的飛機,但損失也同樣巨大,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每個月損失大概500架飛機,到了1944年,變成了每個月2000架。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共損失飛機5萬多架。其中不到40%是戰鬥損失,剩餘的是在訓練或運送過程中損失掉的。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約27000架飛機也一樣,戰鬥損失40%,非戰鬥損失60%,不過美軍的戰鬥損失里一大半是被地面炮火擊落的。

五六萬架飛機都打不贏的原因也很簡單,對手外掛開得太猛了。日本造了不到3萬架戰鬥機,美國造了9萬多架。小型轟炸機日本1萬架,美國2萬多架。中型轟炸機日本不到8000架,美國造了24000多架。看上去1:3的數量比還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但是重型轟炸機日本幾乎沒有,一共兩種水上飛機不到400架,美國B17、B24、B29合計造了32000多架。有這個數量優勢保證,即使兩線作戰仍然贏得很輕鬆。

開戰時美軍在西太平洋一共200架飛機,到了終戰的時候在這一地區光一線作戰飛機超過11000架。日本一共還剩幾千架飛機,還有幾千架自殺機,而且有經驗的飛行員已經死得差不多,沒有多少戰鬥力了。

雙方都是不停地造,不停地打,不停地損失,兩國工業實力上的差距越到後來越明顯,最終日軍被蝗群一樣的美軍飛機淹沒。日本的軍工生產在當時的亞洲完全是橫著走,它的航空力量也曾經參加侵華戰爭,代價很小,但是在太平洋上日軍遇到的是另一個層次上的對手,打了場與大陸戰場不同形式的工廠對工廠的戰爭,被毫無懸念地壓垮。


除了生產力的原因,補充一些軍制。

舊日本帝國沒有空軍,只有陸軍和海軍。他們有各自的航空部隊。而當時南洋是由海軍負責守衛的,在海軍航空隊被打殘的時候,陸軍手上還有大批的航空部隊,但是因為兩軍扯皮,所以陸軍航空部隊在一開始沒有派去。

陸航與艦航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兩個國家的航空部隊,它們的生產體系、人員訓練體系完全不同。就飛機而言,各自的機型不一樣、零件不一樣、工廠不一樣甚至連研發也是分開的。而飛行員來說,艦航要優於陸航,因為陸航飛行員只會用地形導航所以經常迷路,而艦航會看六分儀判斷方位。但是艦航飛行員死得比較快,當時甚至有去了拉包活不過十天的說法。而到了戰中,陸航也掉去了南洋,但是它們基本只能打島嶼防禦戰和轟炸地面目標,因為海面沒有參照物所以比較殘念而且他們的訓練沒有轟炸移動目標的項目。而且因為雙方處體系和戰爭情況,導致在南洋陸航有飛機海航有可以用的飛行員,但是海航的飛行員也無法駕駛陸航的飛機,因為操縱方法也不一樣。

然後是陸海軍扯皮問題,問題嚴重到海軍有陸戰隊,路軍也有海戰隊。甚至聯合艦隊團滅以後,陸軍還有海戰隊(有27萬人),海戰隊里除了「武裝登陸艦」還有「兩棲登陸艦」,可以給登陸部隊提供艦炮和航空隊部的支援。而且陸軍一直比海軍有實力,他們控制著所有的鋼材資源。舊日本帝國分配軍需不是按今年生產了多少,再來勻一勻。因為兩邊生產體系不同,所以只能今年有兩萬噸鋼材,陸軍海軍分好,再自己送到各自的廠子生產。而除了最後兩年對半分,陸軍都是大頭。因為地方基本是陸軍打下的,鋼材也控制在陸軍手裡,海軍想要額外多拿一些要看陸軍臉色。

最後是指揮原則問題。舊日本海軍是英制,講究見敵必戰。但是這種話只有當年的大英帝國才能講,因為有錢有船有人。在舊日本海軍這裡就是自己作死,日本本來生產力就比不上美國,而海航又得打個折扣。南洋諸島的航空隊是五航艦和六航艦,後來又加上三航四航(因為三航四航的航母被擊沉了,而五航六航本來就沒航母),本來就是殘兵弱於美軍,而美軍平常就是日常轟炸,但是海航是見敵必戰啊,沒有時間來積累飛機。所以到了美軍作戰計劃的時候,作戰飛機本來就沒剩下多少了。

對了,還有一個軍令部(海軍的參謀本部)對各個部隊控制力的問題,南洋諸島上面除了「官方」的軍用機場,還有一些艦隊司令私下造的小機場,但是軍令部不知道(美軍登陸瓜島後軍令部才知道瓜島還有機場),全靠造機場的司令官來「運作」物資人員,本來部隊就少又缺乏必要的保護與補充,這些機場的航空部隊見敵基本就團滅了。


很簡單,因為這幾萬架飛機不是像你紅警里暴兵的節奏,分分鐘五位數的飛機就能夠出現在地圖上的……

1、就算算最最簡單的狀況好了,假使日本年產2萬架飛機好了,平均到每天,日產量也才幾十架。

2、再看看日本在哪幾個戰場上要保持穩定的軍事存在。本土防衛要的吧?東南亞要的吧?中南半島要的吧?海軍航空兵特別是航母要的吧?還有四萬萬人的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長江流域直到重慶。這麼多戰場每個戰場每天才能分幾架啊…訓練損失都快不夠填了…

3、一般的經驗,好東西都是造起來困難壞起來快,越精密的東西越是如此。一架戰鬥機可能缺了油料(包括燃油、潤滑油)、飛行員、彈藥、機場、地勤等等其中的任何一個就只能趴窩了,所謂的戰鬥出勤率就是指這方面。還是最簡單的情況,假使這兩萬架飛機的戰鬥出勤率是60~70%好了(事實上,長期戰爭中保持這麼高的出勤率基本是不可能的),那麼實際上每個戰場真正能增加的飛上天的飛機每天也不過幾架。

綜上,看起來日本製造的飛機數目不少,但是再看它所拉開的長長的戰線,完全不夠它實際戰場所需啊。講白了其實還是回到一點,日本沒有能力守住那麼長的戰線。

至於生產能力和戰鬥損失的對比,前面的jyo gan說的挺好的。反觀美帝的戰爭實力,珍珠港之後一直到戰爭結束,生產近十萬架飛機、坦克,下水上百艘航母、動員了上千萬士兵,哪一樣不是日本的幾倍甚至接近十倍。所以即使它同時在太平洋和歐洲兩個戰場作戰仍然能夠和日本消耗,也能耗的贏,而日本讓一個中國戰場就拖得走不太動了已經。


@jyo gan 的回答,已經點到問題的本質了:日本輸在了生產力上。但是個人感覺這個回答還不夠直接,所以嘗試做個補充:

戰爭的生產力是環環相扣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與美國對掐時,需要航空母艦來實現載機的運輸、維護、戰場投放與回收,與之相比瓜達爾卡納爾那樣的島嶼機場所產生的影響力簡直微乎其微。在航空母艦的運用上,日本算是先行者;但是,日本軍部從骨子裡來說是巨艦大炮主義的狂熱分子,對戰列艦的興趣影響了日本在航空母艦方面的建造投入。

戰爭開始時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航空母艦有十艘,而美國只有三艘。中途島海戰讓日本損失了4艘主力航母,後面日本的航母數量就再也沒達到過這個數字。日本拿大和級三號艦改裝的信濃號航母沒有投入戰場就被擊沉,日本戰爭期間建造的最後一艘航母大鳳號1944年3月完工,6月就在馬里亞納海區餵了魚……而美國呢?美國從1941年到1945年僅僅埃塞克斯級航母就如同下餃子一樣造了20多艘,一直到日本投降前夕還有6艘在船台上趕工,投降後才取消建造的。

為什麼說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日本丟失了制空權——進而喪失了制海權——缺乏制海權造成戰力投送受制約——進一步喪失制空/制海權。好比玩魔獸爭霸,對方開始暴兵出奇美拉了,你卻只能造1個火槍手、1個火槍手的投放,去一個掛一個,去兩個掛一雙……

所以日本飛機造的雖然多,但是缺乏海上投送手段,很多飛機根本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的機會。


日本人牙齒差咬不了氧氣管,武士道鄙視跳傘,駕駛員死一個少一個沒有補充飛機就是鐵陀子,保養工程師更加貴,航空母艦炸就一起死亡,所以飛不上


因為沒人會開飛機呀,他們以為愛國熱情可以讓他們戰勝一切敵人,等真的和貪生怕死的美國飛行員對上,才發現不是那回事,可是已經晚了。。。


因為保護南洋航路的是IJN海航,最後戰敗還有海量飛機的是IJA陸航。題主不知道日本海軍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而是日本陸軍嗎?


這個不太清楚,但是我估計的是第一 飛機場地勤能否供應的上這麼多飛機。 第二, 空軍飛行員的數量能否供應如此數目的飛機數量, 第三, 飛機不但是本國使用,也有供應給軸心國作為物資或者提供援助而做他用,所以只有這麼多飛機參戰。


沒飛行員了。先簡答一句,晚上到家用電腦詳細說說。


野心與能力不匹配,於是死球了~


好多是剛剛秘密部署,還沒有用呢!就被美帝海軍給炸了


人太少,前期精英飛行員死光了之後,沒多少人能上天了,飛機就算有多的也是地上的活靶子


推薦閱讀:

為什麼優衣庫能做得那麼成功?
「和尚是日本三大有錢人之一」,那另外兩個是?
日本家庭平時吃什麼?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聖地巡禮處?
如何看待日本拳手對楊建平吐口水,最後教練和選手被楊建平KO?

TAG:日本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空軍 | 艦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