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snapline樂隊?


既然在重塑的回答中說到當年兵馬司的三顆炸彈,那就順著這條線接著往下說。

2007年兵馬司甫一成立,便先後推出三張專輯:Joyside的Booze At Neptune"s Dawn、Carsick Cars的同名專輯,Snapline的Party Is Over,Pornostar。這三張專輯取得巨大反響,迅速樹立了兵馬司這個新晉廠牌的威望和地位。於我個人而言,它們扭轉了我對中國搖滾樂的刻板成見,並促使我開始關注中國搖滾樂。說到「成見」有個小段子,我一朋友吐槽,說「聽謝天笑的歌會聯想到羊肉泡饃」。特別是口音比較重的地方,腦海中就浮現「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泡饃上桌啦!」的畫面。我提醒道:「老謝是山東人,並非西北人士。」朋友一愣,說:「難道是我聯想錯了?難道擺上桌的不是羊肉泡饃而是山東煎餅?不行,回頭我得再聽聽找找感覺。」....

這三張專輯的風格各不相同,Booze At Neptune"s Dawn是車庫,Carsick Cars是噪音,Party Is Over,Pornostar是後朋。相同點在於三張專輯極富國際氣息,樂隊皆採用英文演唱,以致我初聽大感驚訝:「中國還有理念如此先進的樂隊?」陳曦在微軟中國工作,他在採訪中提過,他曾邀請同事觀看演出,但同事的反應很尷尬——就是"不知道該作什麼反應",所以後來便不再邀請。

聽說Snapline現場頗有魅力,可惜我沒看過現場,所以單說專輯吧。毫無疑問,Party Is Over,Pornostar是Snapline接受度最高的專輯。採用鼓機所塑造的機械感以及強烈的跳舞動機(因此我看到有人將其風格歸類為「New Wave」),李青極富想像力的吉他演奏,陳曦神經質的演唱,使專輯具有洗腦之功效,忍不住讓觀眾搖頭抖腿不停歇——啥?你問被吃手?抱歉,被吃手太低調了...這裡不得不贊李青的吉他,由於李青曾是Carsick Cars成員,所以在Party Is Over,Pornosta能感受到吉他噪音的成分,除此之外,她還能寫出漂亮的吉他旋律線,比如這首s#1 歌曲。

Party Is Over,Pornostar是一張非常吸引人的專輯,當然,你可以認為Snapline「借鑒」了不少前人成功經驗;強烈的跳舞動機很易於調動觀眾情緒(同為後朋,這是Snapline與重塑最大的區別),未免有討巧之嫌。不過放在國內,Snapline依然是能往前排的樂隊。

但是,非常諷刺的,Party Is Over,Pornostar縱然獲得極大成功,樂隊對其並不滿意。這就牽扯到樂隊與製作人Martin Atkins的恩恩怨怨了。如果說製作Party Is Over,Pornostar時樂隊僅是略有怨言,那麼到Future Eyes則是積怨總爆發。豆瓣有一篇相關八卦,全文戳這裡轉載兩篇,關於碟評及製作人的八卦 (評論: Future Eyes)。在《Hit輕音樂》對樂隊的採訪中,成員表示聽了Future Eyes「氣得想bai碟」。那時我還沒聽專輯,心中琢磨:Future Eyes能有多差呢?實際聽了後——還好嘛。Future Eyes繼承了Party Is Over,Pornostar強烈的跳舞動機,增加了更多樂器,吉他地位下降,依然是一張很適合跳舞的專輯。不過它的突破不多,製作痕迹明顯,而且Martin Atkins也暴露了「流水線製作方式」的不足。用網友的話說:「樂隊想弄Suicide,結果硬是成了華麗版的New Order。」

2012年樂隊發行了Phenomena,其中有和Future Eyes相同曲目,可以做個對比:

Part of Solution 歌曲 Phenomena版

Part of the Solution 歌曲 Future Eyes版

如果忽略Future Eyes,將Phenomena視為從Party Is Over,Pornostar開始的轉變,則樂隊的步子邁得相當大,以至於聽眾有些跟不上趟:不跳舞了,沒吉他了,全是合成器了。歌曲是「一個動機走到底」的循環,在結構缺乏變化的情況難免讓聽眾厭煩。整張專輯的氣氛非常陰鬱乃至詭異(恐怖片?),充滿了實驗搖滾氣息。如果是現場,可能觀眾都不知該作何反應。樂隊的理念與Martin Atkins南轅北轍差別巨大,分手是早晚的事。我理解樂隊「堅持自我」,但我不得不承認,Future Eyes更,呃,「親民」一些。

我說過2007-2009年乃是國內搖滾的一個爆發期。那些樂隊甚至走上了主流:Joyside、刺蝟、後海大鯊魚、Carsick Cars都曾為匡威代言。我不知道這背後的運作過程——在我看來這堪稱奇蹟。某日我走進匡威專賣店,看到店內壁紙上印著樂隊形象,興奮的一把拉住同學:「看看看!這是Joyside的邊遠!!」「看看看!這是後海大鯊魚的付菡!!」同學臉上則是「那是神馬?能吃咩?」的表情...

而時至今日,一切似乎都沉寂了。大概2010至2011年,我突然意識到,兵馬司最近沒神馬大動靜啊?兵馬司並沒有停止運作,旗下的樂隊如PK14、低苦艾、AV大久保、嘎調、Rustic、Ourself Beside Me、八眼間諜...一直在不斷推出新專輯,但似乎再也回不到07年甚至09年Carsick Cars發行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時的美好時光。如今Joyside解散;Carsick Cars...我不想再次再次再次表達對3的失望之情;Snapline過於高冷。兵馬司本是一個不注重商業收益的藝術家聯合組織,創立人Michael Pettis的辦法就是「咣咣咣」拿錢砸成效。初期來看頗有效果,但在大環境如此的情況,這個小機構的作用堪憂。從某種程度看,兵馬司對大環境的帶動作用甚至不如摩登天空。

也許,音樂的復興還是得靠網路,或者說,是那些互聯網巨頭。很諷刺,正是互聯網造成實體唱片大衰退,導致大批音樂人賺不到錢,這個尷尬的局面,如果從《老鼠愛大米》算起,則有整整十年了。想像一下,如果音樂是「信仰」,實體唱片業則是「祭壇」。互聯網摧毀了舊祭壇,樹立了新祭壇,但信仰一直都在,這就像某種...「宗教改革」?


我個人最喜歡的中國樂隊,作品用美不勝收、驚為天人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放到國際比較完全不丟份兒(其實對比乏善可陳的國外樂隊,snapline也算21世紀一流樂隊),放到中國這個土壤看就是奇蹟。

這三個人創造了一種Geek Music的玩法,更新了中國樂隊的視野和美學高度。

簡單來說,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全新的風格,這一點幾乎之前沒有中國樂隊有這麼高的完成度,對藝術家來說風格至上,這種風格的高度識別性保留了snapline即使在歷史中也存在被挖掘的可能。

當然他們有固有的缺陷:全英文(這也不能算缺陷),格局小,旋律和歌詞略顯平庸,而且創作思路封閉,很難完成風格的自我更新。

但這仍然不能掩蓋他們過人的光輝,他們創造了只有他們能做到的事情,但在這個歷史時期,我悲觀的認為他們註定被淹沒。


本人現下唯一還能在現場聽歌走心的樂隊


補充一個小知識 據說先有的snapline再有的carsick cars


不怎麼樣的一個樂隊,當然比兵馬司當年其他那些樂隊強不少。


holy comments

聽完1 2 3 4 你就會說

媽蛋 我為什麼這麼嗨!


bǒngbǒngbōngbōngbòngbōngbōng


作為d22僅存的碩果 同時又是兵馬司最優秀的一支沒有之一 (換一種說法是 自視爲獨立廠牌發行的風格最能稱得上是獨立的樂隊 而好處又不僅僅在於獨立上)

這兩個其實都沒什麼好厲害的 不過加起來就足以證明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專註

如果要給不熟悉的人安利一下的話 就是又怪逼又好聽

第一張專輯的封面/包裝精美的程度讓我有理由認爲自己明白了兵馬司最重視的樂隊是誰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cars就不能代表d22 相反我第一次聽nisennenmondai的時候就無比興奮和身邊所有的人安利說 "如果你沒去過d22的話 這就是d22的聲音"

只聽過專輯就評價的 很遺憾你確實沒得到機會理解爲什麼martin做的不壞啊 他們還要和martin吵翻

硬要解釋一下的話 party is over 你還跟這high什麼high

其實挺讓人難過的是 在你全心熱愛的事物正在散發著最大光芒的時候 你無法給出任何客觀的評價

---------------------------

還有就是並不高冷阿 三個人明明都是又親切又萌的 現場的時候臺上臺下都會有莫名其妙的幸福感

=================

請問您體會到我內心中 "多少溢美之詞都不爲過" 和 "誇太多了會不會讓人產生反作用還是不要說的那麼誇張" 交戰的狀況了麼


中國智商最高的樂隊?


音樂什麼的我不懂,只知道吉他手很乖,秒殺全次元的人類。


比較新可還行。


現場很好玩的一樂隊


還可以,比較舊的樂隊


陳曦人迷表示:snapline是國內最喜歡的一支樂隊,正巧他們出現那個時間段我比較迷戀後朋,party is over這張專輯的旋律性強,曲子簡短幹練,充滿小心思,十分好入耳。後來十分期待的二專風格的確太高冷了,所幸還有aphasia比較抓耳,不至於讓我聽完撲街,並不是說他們現在的風格不好,而是跟我聽歌的喜好相比不在一個圈子裡了。


推薦閱讀:

哪裡有比較全的Mother Mother樂隊歌的歌詞?
為什麼日本搖滾比中國發達?
你們為什麼喜愛許巍?
Bob Dylan 的《Mr. Tambourine Man》這首歌有什麼故事?
為什麼在鄭鈞、許巍、張楚之後便沒有如此優秀的陝西籍音樂人出現?

TAG:音樂 | 搖滾樂 | 樂隊 | 音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