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專業在美國找工作有多難?
本人土木工程專業,有機會在今年夏天轉學美國virginia tech進行本科的繼續學習。想了解美國就業的真實情況。希望了解這方面情況的前輩能給我些建議。
分割線------------------------------------------------------------------------
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目前正在實習,在VT還有一年畢業。
謝謝,衷心感謝大家的回答,令我受益匪淺。經過自己的思考,已經決定master轉cs。
小弱在此再次感謝大家!
謝邀,作為一個國本美研,沒有捷徑,沒有Refer,沒有學CS且在美國憑藉個人實力找到土木工作的人,反而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說真相會傷人心,煲雞湯是害人。高票答案有著百度百科式的精準,鼓舞人心,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土木工程在美國是個很特殊的專業,特殊就特殊在,它是唯一在美就業率和待遇都很差的工科。就業率有多差?小弱如今供職於北美TOP 3的design firm,,蕭條時期入學,此前換過好幾份工作,經歷曲折不想贅述。當年一起入學的同學,60%都選擇了回國,剩下轉博,轉專業(ME/CS/IE) 讀碩是主要的出路,也有若干工作的,主要是像我一樣讀博方面遇到了困難的人。一直到今年經濟情況好轉,才有一部分師弟師妹主動選擇就業。不過據我觀察,其實如果大家把期望放低,就業率應該可以有80%以上。不過在美國做一份比香港工資要低的工作,工程項目還不高大上,很多人接受不了。待遇有多低?有學金工的朋友知道我換過好幾份工作,羨慕地說,你們專業真好,找工作真容易,換工作跟玩兒似地。我只好苦笑一下。其實如此方便地換工作,是因為待遇極低,除了時薪,沒有其他福利瓜葛,沒有培訓,進去就幹活。
第一份工作,我幹了不到30天,工資是$18/hr,全職。而同校CS同學的實習時薪是$45-55/hr,此外各種培訓,benefit,活還不多。在美國我幫三四個人成功介紹過實習/全職工作,別人的答謝餐貴了我都不好意思,因為工資都很低。
三次跳槽之後,現在的我,縱向比較,好了很多,如果一直呆在美國,在所在城市不靠父母獨立供一個house也不會有太大負擔。但是橫向比較,成績較差的,因為讀了CS/金融/其他工科專業,在美國package 1.5-3倍於我。出路在哪裡?如果是本科才進行到大三,才結束基礎課,沒有土木世家或對土木的執念或特別富裕的家庭,快轉專業,轉其他覺得有興趣且就業好的專業,不要回頭!土木比金融/IT待遇差,發展空間小是發達國家的現狀和趨勢,中國的房地產降溫正是這種趨勢的苗頭。如果研究生讀完了,有了工作經驗,再轉行要權衡的東西就多了,再選擇讀CS未必是一個好選擇,能說會道的同學可以考慮利用MBA回國走向地產或管理崗位。讀博士進油企,不贅述。××××××××××××××××××××××××××××××××××To summarize,去美國讀土木,找工作方面你會更早地觸到冷冰冰,硬邦邦的現實。土木的確也出過不少混得還行的,但用我同學的話說,不讀土木,那些人早不知牛逼到哪裡去了。09/19/2014 更新:我不是土木專業的,題主改題目了。原題是,「在美國找工作有多難?」
作為一個國本美研,沒有捷徑、沒有Refer、沒有學CS且在美國憑藉個人實力找到工作的人,我想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在美國找工作有多難?
在我認識的所有同學、朋友,還有上班以後的實習生和同事當中,有學CS和Finance的名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回國或者繼續讀博的,也有往常大家覺得很難很難的專業找到工作的,其中包括律師,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音樂專業(大提琴),在洛杉磯學電影製作的男生現在在迪士尼做編導的,以及一位在2009年金融危機橫掃美國的時候還過五關斬六將進入投行的。
在我看來,在美國讀書畢業以後找工作這件事,是現在很少數完全憑藉個人能力來定勝負的。所以這個問題總結起來就四個字,全看個人。
第二,怎麼找?
下面是我個人找工作的經驗。條條大路通羅馬,拿到Offer的方式不止這一種,所以沒必要Argue說,我聽說誰誰誰是通過別的什麼找到的或者這個辦法不好用。如果你總是持有這種光找借口、沒行動力的態度,那麼祝你好運,因為你大半拿不到Offer。
方法很簡單:學校的Career Fair,一輪或兩輪面試,On-Site,最後Offer。
1)Career Fair
今年我代表公司去做了一個學校的Career Fair,每天一進到會場里,在我面前永遠就有一條無止境的、看不到頭的長隊,兩天下來面了將近100個學生,每個人嚴格控制在5分鐘。通過這個經歷,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幾乎不用2分鐘我就能分辨出,誰的簡歷是改過數十次的、誰的是前一天晚上東拼西湊的,誰花了時間練習如何在Career Fair上說話、誰打算臨時抱佛腳。那兩天我最大的體會就是那句老話,「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很多人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才去參加Career Fair,拿不到面試就說招聘會沒用。其實這不是招聘會沒用,校園招聘仍舊是錄取應屆生的主要手段,而是這些臨時抱佛腳的人根本就沒有練習過。誰都不是天生就會推銷自己、跟HR談話的,如果不是在剛入學的第一個學期就去參加Career Fair,從起初從一個面試都拿不到,到後面每個學期都去都練習,你在最後一個學期絕不可能拿到很多面試。這本身就是一個倒金字塔的結構,你或許去談30個公司,能拿到20個面試,能進10個二面,然後5個On-Site, 最後才能拿到3個Offer。如果你想談一個公司就有一個Offer,那基本是痴人說夢。
還有改簡歷。一份簡歷接過來不用30秒我就知道你是改過一次兩次,五次十次,還是超過二十次。很多人認為簡歷是一勞永逸的,缺少一個反思的機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談完一個公司,就迅速記下來他們感興趣的點是什麼,問的問題是什麼,甚至是當時臉上的反應和表情,然後回去反思自己的簡歷,不斷地修改上面每一個細節。我當時從第一版簡歷到最後幫助我拿到Offer的簡歷,改了最起碼三十次。只有摸清對方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另外多加一個細節,很多國際學生為了提高命中率,都只談Sponsor的公司,這是很浪費的做法。一方面,招聘會的目的除了拿面試,還要最大化練習談話的次數,所以什麼公司都可以。另一方面,所謂是否Sponsor,很多公司都默認為不支持,但實際上這些事情都是靈活的。換句話說,如果對方足夠喜歡你,他們會想辦法留住你然後給你簽證。這件事我有具體的例子,後面細說。
2)前期面試
有些人可能通過校園招聘拿到面試,也有些人是內部Refer或者LinkedIn,不管你是怎麼拿到面試的,所有人到了面試那一關就重新站在一條起跑線上。誰能跑贏完全憑藉你面試中的表現。很多人來美國之前可能都沒有在國內經歷過招聘面試,加上語言的障礙,對於在面試當中應該如何表現一無所知。
針對Behavioral Interview,去面試之前網上隨便一搜就有長短各種問題的List。很多人在面試前就大致一掃,即使是問到類似的問題也完全沒有準備好,那隻能說悲劇是你一手造成的。或許第一次第二次面試你不了解情況,但面試十次以上應該就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尤其是很多問題都是殊途同歸的,都可以用一個答案來回答同時顯示你的優勢。比如根據做一個項目的經歷,可以覆蓋Leadership, Time Management, Work with People, Disciplined, Results-Driven, Communication. 由簡歷上的一行字推演到一個故事,這種事情不靠準備難道你想靠現場發揮嗎?你就不怕出Bug然後現場露餡嗎?
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是What『s your weakness? 這麼通俗的題目面試官肯問你簡直就是放水了,仍舊有很多人現場卡殼。單憑這一點,我就可以拒掉你。原因很簡單,在你接下來三四十年的職業生涯當中,沒有任何一個會議是可以完全無準備就參加的。哪怕這個會議在說你非常了解的領域,都最起碼要對相關的情況和文件做一個Review。如果你今天連自己的面試都準備不好,那我不覺得你會準備將來的工作會議,就這麼簡單。
至於Technical Interview,各個專業各顯神通。在此不贅述。
3)On-Site
走到On-Site這一步,最起碼可以證明你前期的準備都是足夠的,且順利過關了。而如何處理On-Site,其實已經不需要太多人教你了。但凡能走到這一步的人都會明白,你面對的是一個學期項目的工作量——從調查公司背景,到重新Review Technical Knowledge-Set,準備Presentation(有些公司要求),甚至包括穿什麼衣服、怎麼握手,事無巨細。On-Site不光是對個人能力的檢驗,也是體力和抗壓能力的挑戰,很多公司專門設計出拉鋸戰一樣的面試過程,就是為了觀察應聘者是否能夠承擔將來需要超負荷工作的情況。
之前說到的公司是否Sponsor,在此補充一下細節。我走到On-Site的時候,其中有一家公司是不給辦簽證的,我當時抱著漲經驗的方法就什麼也沒說去了。面試的最後一輪是公司的VP,看得出來他對於我的表現還比較滿意。回到學校以後大概一個星期就拿到Offer,然後我打電話給HR說我是國際學生,需要工作簽證,HR在電話那頭大概驚嚇了三秒,說等她回去問問。大概兩三天以後我接到VP的電話,說他們公司針對這個職位一向是沒有Sponsor的,但是他為我爭取到了,希望我能加入他們公司。由此可見,很多事情都是可操作的,關鍵在於你這個人值不值得。
4)Offer
如果你有多個Offer,記得利用公司所給的考慮時間仔細Review,互相比較然後Negotiate SalaryBenefit,而不要傻乎乎地直接Say Yes. 除此之外入職前找兩本美國職場新人的書看一看,哪怕做一點心理建設。
也有人會說,我從一開始就從天上掉餡餅似的啪有一個Offer砸下來,你看我多幸運啥都不用搞你那些,還那麼複雜。我想說的是,從某種角度上講你是幸運的,從另一種角度上你也是不幸的,因為沒有體會過找工作這個過程,體會過的人都懂這是怎樣的一種個人成長。可能就六個月以前,原來大驚小怪的事情現在一笑而過,原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學會自己找方法突破了,甚至突然覺得自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年人,可以在不斷地實踐中尋找解決方案,從而達到最終的目標。這些是什麼都無法替代的。
最後祝大家好運,天道酬勤。
08/20/2014 更新
針對在評論當中的提問和私信中的問題進行一次集體更新,回答如下,希望大家受益。
問題:如何看出來簡歷是改了一次兩次,五次十次,還是超過二十次?
大部分人的簡歷初版都完成於第一次去Career Fair的前一天晚上,或許你當時做作業做得很累了,或許你是打完遊戲或看完電視劇不情不願做的,這種被動式的完成大部分會留一下一些粗心的痕迹,比如字體格式不統一,拼寫有錯誤,前後時間的格式不同,或者是語法的不準確。初版和改過一次兩次的基本沒有區別,很可能是你自己列印出來以後掃一眼發現哪裡不太對,就回去更正了一下而已。
改過五次十次的簡歷可能是經歷了幾次Career Fair零收穫的挫折之後,你開始上網搜索簡歷樣板。這個時候你可能還不清楚公司的Representative到底想要什麼,談話的經驗還沒有積累到一個質變的程度,於是找不到修改的方向,只能找一些網上的樣板照貓畫虎。這個做法是對的,因為一旦改過這個階段,你會漸漸的意識到好的簡歷在Career Fair上的積極效應,對談的人最起碼對你的簡歷有一些興趣點了。具體投射到簡歷上,你的排版和措辭會相對更專業,會嘗試著使用一些更準確的動詞和數據,例如Facilitated, Contributed, Structured, Improved, Implemented, etc,以及一些具體的項目數據。
改過二十次以上的簡歷與改過五次十次最大的區別在於:
1)每一項內容的潤色,2)面談時針對簡歷的運用。1)每一項內容的潤色
簡歷說到底只在做兩件事,第一,顯示匹配度,第二,顯示牛逼度。如果你只在簡歷上陳列一些專業術語和高深的名詞,那不是在職場上找工作的方法,那是博士生畢業以後找博士後的方法,因為你的導師要確保你的匹配度,保證你能做這個研究,重要程度高於牛逼度。相反,如果你只顧著顯示自己有多牛逼,吹噓自己是一個多麼多麼厲害的Salesman,然後你拿著這份簡歷去找CS的工作,是肯定不會有結果的。所以綜合起來看,你把自己的簡歷分成幾個大塊,例如Education, Experience, Rewards, etc. (這不是模板,只是舉例),那麼你要想好每一個小項目是服務於哪件事,比如你的Education是服務於你的專業匹配,你的GPA為了顯示你牛逼,你的Experience為了顯示你的經歷類似,你的Rewards為了顯示你牛逼。再比如你的一個工作經歷/實習經歷/項目經歷,你說我跟幾個人、幾個不同的公司一起合作,是顯示你牛逼,具體做的什麼,是顯示專業匹配,你解決了一個多麼複雜的問題是顯示你牛逼,用什麼專業的方法解決的是顯示專業匹配。這樣分配你的Bullet,才能一擊即中,全面有效。2)面談時針對簡歷的運用
一份好的簡歷一定是在好的面談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所以人和簡歷缺一不可。如果你是招聘者,看到一份很是牛逼閃閃的簡歷,見到真人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那你肯定會大失所望。相反的,如果你見到一個口若懸河的應聘者,吹得天花亂墜,然後簡歷零碎的一塌糊塗,你大概會認為他是那種只說大話不干事兒的人。一個成熟的面試者一般是兩者結合,像是一個預設好的機器,從握手到說拜拜,這期間人家提到哪個關鍵字你就開始自動播放,然後一臉真誠的笑,再提到下一個關鍵字再自動播放,繼續一臉真誠的笑(不好意思我開始逗逼了),依次循環,直到滿意地拿到面試。綜上所述,回到原答案,修改簡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不太信奉去一次Career Fair就瞬間開竅的神話,反倒更推崇一次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進步。
另,以上均為一家之見,因為我不是HR專業,只是受過短暫的Career Fair培訓,若誤人子弟,請大家慎重參考。首先是簡歷篩選關
很多國人連面試都拿不到,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簡歷被HR惡意攔下來。在美國,因為法律保護的就業平權,沒有公司敢公然標榜自己非美國人不要,即便是公司的領導層,對招聘非美國人也並不公開排斥,即使公司表示不給予sponsorship,並沒有表明不願意要你。問題出在底層的HR,非美國人意味著HR要做的工作增多,HR溝通的成本增加,HR是一個連簡歷都懶得看還要強行要求求職者給她們(HR90%以上女性從業者)創造便利的行業,HR所受教育有限,對求職者的價值(尤其是高科技含量行業)完全沒有概念,再加上如果求職者為男性,HR心理陰暗,被惡意攔下來並不鮮見。即使是高校里負責招生的基層秘書,也有同樣的現象:快遞的成績單丟失,忘記預約或混淆預約時間,刻意拖欠學生的請求等,每天都在發生。
套用一個美國人的原話:「我寧願呆在核試驗現場,也不願和HR打交道」解決之道是,盡量繞過HR環節,與目標公司的recruitment manager/recruitment vp取得聯繫,使你的簡歷自上而下得到傳達。常說的networking的重要性,無論是靠linkedin還是參加career活動,就在於此。其次是面試關還是套用美國人的原話:「公司招聘只看兩個標準,一是你有沒有能力勝任,二是我們能否忍受和你工作」。國人在職位勝任方面,通常不會有太大困難,絕大多數問題出在後面一條上。因此,英語表達和溝通能力,極其重要。如果你開口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如果你平日只和中國人混,如果你課上討論從來搭不上話,如果你開口也只會「i"m like...」這類street水準的表達方式,那麼你的前景比較堪憂。特例的情況是:如果你是女性,你可以專門去找那些員工男性多,最好被女權組織平權組織抨擊過的公司,他們可能會完全出於為了證明自己非sexist非racist的考慮要你。這類情況,長相、學歷、能力、英語水平,統統不重要。這種情況,男性不適用,因為招個外國女性一個人就解決sexist和racist兩項指控,招個男性只能解決racist一項。*** 剛才收到題主的私信,原來這個問題是兩年前問的,已經在VT快畢業了。題主講到了實習和career fair相關的一下內容,那麼我會寫點我知道的相關信息。***
------------------
看到題主要轉來 VT 念書,作為已經畢業的學長稍微說一點我的理解和經驗。1. 關於職業方向最高票因為是在沒有問「土木工程」的時候回答的,比較籠統,如果沒有參加過學校Career Center的培訓可以看看那個回答,參加過基本上可以不用看了。還有轉載的求職文這種,也可以忽略。土木在美國分幾塊,狹義上是Structural/Bridge、Geotechnical、Transportation、Construction Management,廣義上還包括了很多念了General Civil的小本做的Land Development,以及Stormwater和環境相關的專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基本上不管是國際學生還是本地學生都是找所學專業對口的職位。不知道樓主現在年幾年級,有沒有分專業,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是什麼。Land Development Designer.
This individual will primarily be responsible for: designing and producing sets of plans for L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utoCAD drafting and plan preparation standards.
Position Requirements
? Utilizes AutoCAD and Civil 3D to develop, layouts, stationing, profiles (roadway, sewer, water, storm drain), labeling, dimensioning, sheet layout, design details and other appropriate design considerations.
? Interprets design comments and makes revisions and changes to design documents as needed. Interprets a variety of instructions furnished in written, oral or diagrammatic formats. ? High level of proficiency with earthwork calculations and cut/fill balance grading design in Civil 3D.?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water and sewer engineering design. ? Ability to read and interpret technical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and procedures and apply these concepts to the design of water, sewer and storm dra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MUST have experience in Hillside Flatland Grading? Report to the Project Manager(s) and be able to prepare construction plans with minimal guidance.? Ability to lead plan preparation from acquisition of survey data and base map preparation through final mylars and record drawings with minimal direction.?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rally and in writing. ? Willingness to mentor and teach others.? Be aware of project schedules and meet deadlines in timely manner.? Detail oriented, professional attitude, good communication, team player, self starter.? Ability to complete tasks with minimal oversight.? Performs other job related duties and projects as assign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immediate supervisor.
如我所說,這個方向專業技能要求低,不管是美國人還是國際學生,很多學生(特別是好學校的)不太願意干。但是,如果本科畢業沒有特別鑽研一個方向的話,可以作為你的一個備選求職方向,畢竟國際學生還是要有工作才能有身份嘛。
1.2 Structural/Bridge這是我的專業方向,一般這個方向人都很多,美國學生也很愛選這個方向。畢竟最最狹義的土木就是結構設計。在VT,這個方向碩博加起來可能接近100人,不過中國學生太少了。目前還剩5個人中國博士,其中2個今年暑假畢業,1個年底畢業。你今年暑假取去VT讀的話應該能遇到3個。還有6個左右的2013級中國碩士,今年暑假畢業,去年2014級好像沒有招中國的碩士。再往前,2012屆3個中國碩士,2011屆2個中國碩士,2010屆1個中國碩士,好像再往前就沒有了。Structural一般都是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所以如果樓主本科畢業的話可能會有就業門檻,不過努力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修一些Graduate Level的課程,簡歷面試都不錯也是有希望的,反正進去都是entry-level或者engineer I。結構方向可以設計包括橋和房子等各種結構,一般結構設計公司不分只做橋只做房子。比如TY Lin以橋起家聞名,同事也提供建築的設計諮詢,SOM、MKA這樣的就是以建築設計稱著。下面上JD:Under close and frequent supervision, incumbent assists Engineers by performing the routine aspects of civil/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signments, subsequently providing familiarity with the programs, staff,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company.
Principa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 Performs civil/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wood, concrete, structural steel, and masonry structures for projects. Also performs sketches, technical comparisons and similar technical work as required by assignment.
· Coordinates project assignments with those of other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in his/her discipline group.
· Reviews drawings supplied by vendors, clients, and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and recommends necessary changes.
· Researches code issues and works with City, State, and County officials.
· Researches design options and documents findings for Project Engineers and/or Project Managers.
· Assists with other duties assigned by Project Engineers and/or Project Managers.
· May attend kick-off and design review meetings, and interacts with clients as his or her level of experience progresses
· Selecting standard bridge engineering/design procedures and developing structural details using specialized software such as Microstation, AutoCAD and MathCAD
· Assisting with geometric layout and quantity development
比較Prevalent軟體包括了AutoCAD(不過一般不會讓你畫圖),Microstation(橋樑用的多),MathCAD(寫計算書),Etabs(房屋結構),SAP2000(各種unique的結構),Risa-3D,還可能有公司自己做的小擴展程序。如果覺得自己掌握不了那麼多軟體,不用擔心,學好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不變應萬變。
做設計的規範主要是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BC)、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的ACI-318、AISC、National Design Specification (NDS)、ASCE 7-10。我來西海岸時間不長,聽前輩說過這裡還有個Uniform Building Code, 我查了一下好像是西海岸用的比較多。1.3 Geotechnical我只上過一節這個方向的課,認識幾個這個方向的同學和前輩,了解不算多。我儘可能地把零散的知識寫出來,如果有這方向的同學歡迎給我留言,讓我引用一下。在同濟的時候,岩土和地下系是分開的,但是在美國這兩個是在一個方向。岩土考的證和別的方向不一樣,叫做Geotechnical Engineer/GE,但是之前要考的Engineer in Training/EIT好像是一樣的。這個方向主要做土樣分析、擋土牆設計、基礎設計等等,和結構工程師協作,提供前期場地的信息。應該也是在辦公室居多,但是我看我剛入職的同學也有經常去現場看土樣採集的,荒山野嶺的比較無聊。JD:?Design of earth-retaining structures, slope stabilization, remedial grading, landslide mitigation, development of plans and specifications, foundation design, settlement analyses, liquefaction analyses seismic evaluation.
? Development of geo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construction for private and public projects. Field work includes exploratory logging, observation of pier and pile install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grading operations.? On a project-specific, multi-disciplinary basis, perform defined field, analytical, and project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with regular technical review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non-routine matters.? May be assigned increasingly more complex, non-routine tasks with review and oversight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雖然在美國,做Geotechnical好像收入會略低於Structural(沒有驗證,我的感覺),但是這個行業要是回國絕對是大大滴賺錢。不是說「金隧銀橋/金橋銀隧」嘛,利潤相當可觀,而且國內大型興地鐵建設、鐵路公路建設,發展前景也很不錯。如果學這個方向,申研究生可以考慮歐洲。歐洲做隧道盾構好像非常厲害,尤其是奧地利(好像是,希望誰能驗證一下)。
1.4 Transportation我在美國沒有上過這個方向一門課,不過天天一起擼刀塔的基友都是這個方向。美國的交通和國內也是類似的兩個方向,路面設計和交通規劃。路面設計做路面材料和路面力學這些,交通規劃做交通量分析,車道設計(不知道專業的名詞是哪一個),用的規範叫AASHO。VT土木有個中國老師L. Wang就是做路面材料的,我認識的基友們基本也都是他門下的。學路橋和交通的都可以考慮美國的政府部門Deparment of Transportation(DOT),各州叫法不同,比如VA的叫VDOT,Corolado的叫CDOT,CA的叫Cal Trans。看清楚了,想申請加州的千萬別去CDOT申請,那麼你就要去Denver啦。JD:-----------------------------------------------------------更新的比較慢,還望見諒。畢竟沒有太多精力上社交網站。-----------------------------------------------------------土木待遇參考我之前的回答:? Based in our XXX office, this position will assist senior staff/project managers on a wide variety of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Position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project delivery on a wide range of ITS projects including design, integration, network design, signal timing, and TMC design-build. Position will also assist with business development including proposal development.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will possess the following:? Experience with ITS design projects in the Bay Area? Proficiency in Auto Cad, Microstation, Microsoft Office, Synchro, TruTraffic , VISSIM, and GIS software? Excell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verbal and written)? Capable of independently making decisions? Ability to work within a multi-discipline team? Ability to take direction and execute instructions? Self-starter
----------------------------------------------------------------------------------------------------------------------在日本和歐美國家,做結構工程師(建築類或景觀類)是怎樣一種體驗? - Xiaoyao Wang 的回答
最近又突然特別關心我從事的civil engineering 工作情況,在知乎上看了好多帖子,特別是這上面所有的答案,無論放在我當時的09,10年還是現在,都還是很實用的,不過既然樓主問的是civil engineer,還是VT這樣的牛校,一下子就激發了我沉睡多年,當年job seeking的怨念。希望LZ自帶「學civil 找工作苦逼但我不怕「buff看完我說的。
------------------------------我當時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多civil 大神幫助,建議怎麼找工作。或者由於太focus找工作,沒有在意這些。以我為例,UC Berkeley的master (當時civil 方向 top 1, 貌似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第三,haha, Top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美國top 5 的 civil 本科).master的civil有不下十個主要方向,畢業的同學,有去搞海洋(naval )的,搞設計的BIM, 搞工程PM的,有去投行的,有搞諮詢的, 有自己創業搞solar的,有南美回去搞能源的,有繼續讀PHD的,有不知道搞的是什麼的(比如我。。。)。
這樣一看,現在,或者再過幾年,工作方向的話如果不限定太死,貌似其實沒有那麼難(跟我們當時經融危機那段的比),有很多出路。但我是civil master 一個concentration 里唯一個中國人,同學全是美國人,或者有綠卡的外國人.他們找工作的難易度和我差太多了,真是感嘆到,專業好,學校好,還是不如專業」好「啊。
當時我的情況就是,畢業了,各種network, phone interview, video interview, 熬了好久還差一個多月OPT那個起始時間要過期了,還是沒有一個靠譜的civil 相關的job offer. 其他什麼雜七雜八的倒是有,一個是不知道OPT可不可以,二是真不想為了留下隨便就從了,三是非常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工作(每天自我洗腦)。最後經歷了3,4輪面試,找到了紐約一家工作,還是IT類的,不過是建築設計分析,還算搭上邊了,沒有再多想就從加州飛過去曼哈頓了,MD兜里真的是只有幾十塊了,還是借錢剩下的。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慨萬千啊,房子到期,在加州最後臨走一個月房租是管朋友借的;所有花銷盡量信用卡;最後兩周每天吃包菜(0.99一個,一頓剝一層)+ 醬油炒飯;去看SF Gay Parade 沒敢開自己車和朋友湊數去的;最後一晚因為房子到期了,沒有地方去住,在朋友家打地鋪;把跟隨多年的小破車半價賣了;為了多30塊錢和來買used-furniture的討價還價了半天,現在還記得對方那種鄙視的眼神和口氣;大早上去SFO,讓教會的朋友幫忙接,實在不敢把cash都花了,連意思一下的車費都出不了,只好給了5塊過橋費,現在還心懷愧疚和感激;機票各種花銷是信用卡;還向公司預支了一個月salary,要不在紐約有事付不起房租吃不起飯;等覺得balance不會是負的太多了才敢去買一些上班的襯衫西服。這就是馬上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要怎麼辦的狀態,以至後來發現New York這個工作居然有各種bug, 就因為當時實在太想工作,沒有細琢磨,說多了都是血啊(淚都流光了)。--------------------------不過,在紐約工作了一兩周後,整個人總算正常了,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了,看看周圍。
我會說當時Berkeley/Stanford的「碼農 (此處無貶義,慢慢的都是羨慕啊)」同學們/朋友master沒畢業都offer到矽谷各種大牛公司嗎;我會說我一個伊朗PHD室友直接去北歐做CS post-doc,然後開始教授的career path了嗎(他帶著一把阿拉伯那種吉他去的,MD總算不用大晚上吵死了),我會說當時在紐約工作,之前國內的同學,一個鄉(ye)村(ji)大學的本科cs, 他base salary和我一樣嗎;我更不會說上面說的去矽谷big name的同學的稅前總年薪是我兩倍還多嗎。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看到這些的時候,的確會感到,civil 不行了,civil 太水了,civil 太TM便宜了,而且當時經濟危機,civil 太TM難找工作了,每天都在這樣想,無論找到工作前還是之後,為啥當時沒有學cs,為啥不好好選個靠譜的專業。。。
。。。。。。
不過,正如上面人們所說的,機會總是有的。道理都是可以講的,雞湯也可以照樣灌,同時,上面黑體我講的也都是很消極的事實。我只能說,從上學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如果是真愛civil,那就搭好人脈,開始intern,networking, 如果真的想留下/好工作/高工資,那真的可以考慮一下下換個專業。 共勉!!總體的思路是下圖這樣的。我們不應該在大三大四的時候才開始找工作,而是應該從大一開始就應該積極尋找實習,而第一個實習恰恰就是最難的。基本上我們實習去了哪個公司,後面的正式工作也會去那個公司的。
作為2014年秋季入學美國普渡大學的留美學生,我也非常關注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的問題。正好07月20日在YY 47476098 免費參加了在美國找工作的課程,並記下了如下的筆記。作為2014年秋季入學美國普渡大學的留美學生,我也非常關注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就業的問題。正好07月20日在YY 47476098 免費參加了在美國找工作的課程,並記下了如下的筆記。講師介紹總的思想是:
好啦,下面是乾貨:如何找工作:互聯網的確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為它允許人們擁有獨立的思想與盡量均等的機會。但有米之炊也非巧婦不能化為滿漢全席,若在學校網站、領英上盲目投簡歷,不但會鮮有回信,自己的自信心也會被殘忍壓榨。沒有人喜歡失敗,只是會有一些人屢屢碰壁卻捂著傷口展開笑靨安慰自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罷了。失敗也許真的是成功之母,可失敗的詞數與成功的程度或許根本不成正比。看看曾在Google實習的成功導師分享究竟如何找工作、做networking才是最有效的,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何嘗不意味著離成功更近的距離呢?途徑1.學校網站:Ⅰ.Everyone likes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 每個人都願意討論我們自己
比如當我們剛剛申請完美國大學,如果有人來問美國大學該如何申請,我們很願意跟他們聊,給他們建議。要提前聯繫校友,不要非常的功利,等到暑假的時候,人家會問你暑假幹什麼,會很自然的幫你找實習。
Ⅱ.千萬不要感覺要麻煩人家,或者給年輕校友增加負擔
Ⅲ.注意禮貌,第一次見面或電話稱呼都用Last Name,見面不可遲到!
Ⅳ.找校友必須提前,不可只為託人找實習而找,而是因為想交流而找
Ⅴ.失敗過幾次不要放棄!
Ⅵ.Not what you know, but who you know.
Ⅶ.70%-80% internships are found through networking.
a).大學的職業化發展辦公室(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就是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的部門。註:通過學校投實習更有幫助。越好的公司申請競爭的人越多,所以你必須要利用所有可以用到的機會,來打動公司的人。
現象:許多公司比如Google,會在自己的招聘網站上面發布招聘,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再發一遍?
解釋:建議大家先從學校的網站遞一次簡歷,然後再從谷歌公司的頁面再遞一遍。因為這家公司可能過去的時候,在你們學校招到了非常好用的人才,對這個學校有非常好的印象,所以他們非常的主動,希望在你們學校自己的招聘網站再發一次。等於你有一個非常好的聲譽。b).信息會議(Information Session)註:對感興趣的公司一定要去。但是學生太多,校友可能不會記住你。要盡量爭取一對一的時間。
現象:有些公司會派一些人來學校宣講,即Information Session,而大部分講的內容都可以在他們的頁面上面找到,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參加這個Session?
解釋:一定要去。你別看名字叫做Information Session,但是其實公司派人來並不是想給你傳遞信息的,信息網上都有。而是想了解你這個人,跟你們多接觸。一般都是你去一個公司之後,你會負責招你們學校新的學生,即宣講。比如我替Google宣講的時候,都會有很多學生問我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我都會記住他們的,如果以後他們來面試的話,其實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在篩你簡歷的時候,都會單獨挑出來的。2.校友– Alumni Networking
a).年輕校友(職位低,剛畢業)註:其實從校友當中來找實習其實是最容易的一個。舉個例子,我們身邊很多大一大二的學生再知道了從校友找工作的重要性之後,在他們大一的寒假或者大二的暑假就能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實習。甚至很多大一大二的美國同學找實習的時候都會非常的費勁,很多美國同學大一大二隻能找到那種很爛的實習,天天坐在辦公室裡頭,要不就是收拾文檔啊,要不就是抄數。但是在知道了這個方法之後,很多學生就可以開始挑實習了,看哪個實習能夠讓他們學到最多的東西。這個差距是非常大的。
註:幫助能力有限,但年齡相差10歲以下溝通與在校同學無太大差別。對年輕校友和老校友一定要有禮貌,雖然說他們有種種原因願意幫助大家,但是他們還是在用他們的額外時間來幫助你。一定要準時,不要老是改時間或者遲到,一定要學會問問題,一定要讓他非常有話聊。
?Why (incentive)
b).老校友(職位高,年齡大)Ⅰ剛剛畢業願意幫助同學或公司有直接招聘新的實習生的任務
Ⅱ.可能也是別的校友幫助他們找到的,所以他們很願意幫助新生來找,也能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Ⅲ因為職位比較低,他們可能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求他們找本校比較優秀的學生來公司。如果校友在人力資源部就更好了。Ⅳ他們會被派回學校來找優秀的實習生(為什麼派他們回來,因為他們非常的了解學校。比如說有個學生在簡歷裡面寫到參加了什麼社團或者什麼專業,GPA是多少。我作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知道他這個專業難不難,知道他上的是不是水課,知道他說的這些社團是不是很水,知道他說的這些社團活動是不是他自己編的。如果聊得很投緣,他會很樂意把你的簡歷轉到公司負責人那裡,給你爭取面試機會的。)
?Why (incentive)註:並非年紀越大幫助越大,已退休老校友對找實習幫助不大,但頗有Life Wisdom同樣可以聊
錯誤認識1:校友越老、越資深,就越容易幫我們找到實習 更正:退休了之後的校友,比較難以幫我們找到實習,但是他們有很多人生的大智慧。非常推薦找他們了解Life Wisdom,這點也挺好。 錯誤認識2:老校友職位越高,越容易幫助我們Ⅰ年紀大喜歡幫小孩,職位做到很高幫助學生時會有滿足感。
Ⅱ幫助年輕人實現夢想比掙錢意義更大。當他們掙的錢足夠多的時候,努力工作他們只能在銀行賬戶上面多一個0而已,但是幫助年輕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意義更大。
更正:雖然老校友的職位非常高,但不是一個能夠幫助人的職位,如果是副總的話,他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招人的權利,他們年輕的人力資源的同事權利會更大一些。
3.教授?Why (incentive)
?How那怎麼才能讓教授記住你呢?Ⅰ老教授教過很多的學生,在職的校友們都希望從本校找回更多的優秀的學生,如果他想招人,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教授。會問教授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學生,教授就會推薦他認為優秀的班上的學生。
Ⅱ他本身在學術上已經是很頂尖的人。
很多教授可能自己有公司,教書只是兼職。或者在他全職教書之前,在很多著名的公司都工作過,認識很多大公司的HR。
如何找到校友:1.學習成績優秀:可通過Class Participation,上課多回答問題
2.對教授本身或者對教授的研究很感興趣:多討論,多去Office Hour,多找他聊天。可以問學術上的事情,也可以問教授是怎麼成功的,每個人都喜歡討論自己。假如你是一個研究人員,如果一個學生說對你研究了10多年的領域很感興趣,他會講很多的。
3. 教授會有研究助理的需要,剛需。
a) 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學生職業發展中心
註:他們都有校友錄,你甚至可以查到去年畢業的某個具體專業的校友,然後再跟他們聯繫。
附屬:Alumni Database
註:都是留下聯繫方式願意幫助學生的校友,但是不全
雖然人不是很多,但是都是願意幫助學生的校友,非常有效。
b) Alumni Relations Office 校友關係註:校友較全,但少有學生找。因為他不是給學生服務的,是給校友服務的。比如會組織校友聚會,或者校友捐款。
正因為他們服務的對象是校友,他們會有最全的校友錄。但是因為他們不是面向學生,很少有學生去找他們。其實他們是很樂意幫助學生的,因為學生畢業了之後就是校友。但是正因為很少有學生去找他們,所以比較有眼光的Officer 都會很樂意的幫助在校學生的。
c) Linkedin 領英註:職業交流方面很專業的職業社交網路,類似職業版的Facebook或者職業版的人人網。時時更新。
Ⅰ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School Page,在學校的主頁下面可以看到曾經的具體專業的校友
在Linkedin上面搜索: Purdue Univetsity 查到了普渡大學的主頁。看到了我們學校有超過191,031位在Linkedin的註冊用戶。他們中有1,008人去了美國禮來公司,632人去了康明斯公司,629人去了IBM公司。他們中27,048人去了工作領域,17,992人去了運營領域,15,596人去了銷售領域。
當我點到學生校友之後,選擇畢業時間2014年,看到了更詳細的信息。上面每一個地方都是可以點開的。
普渡大學Home Page:
Purdue University
普渡大學學生校友頁面:
Sign Up | LinkedInⅡ 跟校友建立聯繫 Connect With Alumni
個人而言,我在Linkedin上面搜索到了Frank教授,發現他是普渡大學的會計學教授。於是就與他建立聯繫了,其實一般老校友都對我們學生很友好的。我仔細看了Frank教授的頁面發現,Frank教授只在普渡大學呆了2年,但是同時是2個上市公司的CFO,非常有經驗。
另外這些Linkedin的賬戶,校友們都是會親自運營的,我們給他們發信息,他們都是會收到的。
http://weixin.qq.com/r/tUNcRM7ET5MwrYon9xa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李開復在Linkedin的個人賬戶Kai Fu Lee | LinkedIn
找實習之死循環 - 第一個實習怎麼破: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 實習機會與工作經驗
沒有機會創造機會
- 從簡單做起
- 中文系批作業TA——找professor詢問,很簡單。腦力勞動,工資高
- 圖書管理員——到各部門詢問,很輕鬆只需要偶爾解答疑問,可以自己看書。
- 食堂,咖啡館——同上
- 社團 有很多responsibility, 做到管理層可以放在簡歷上作為工作經歷。
附屬分享:@Shiwei Zhang如何給本校校友寫第一封正式郵件:@Shiwei Zhang分享的第一次見到校友,該說些什麼?現在,早已不是20年前人群紛紛涌往美國的出國潮,也不是毫不做任何準備便天真地奔向國外尋夢的時代。如今在美有將近30萬中國留學生,並且這個數據每年都在增加。
- 創建社團——成為領導人物,搭檔責任
- 創業——自己尋找需求,填補需求
- Volunteer Work——參加大學或者附近社區組織的志願者工作,也是很寶貴的經歷
- Research Assistant——如果你的專業是理工科類的話,RA會很好的為你申請研究生做伏筆
當人需要某方面的知識時,聽他人的經驗分享與資料整合是單方面的輸入,而想要達到流暢的輸出一方面是要抓住機會加以實踐,另一方面是要與經驗分享者促膝長談,更深刻地明白每個建議背後的酸甜苦辣,交流彼此的心得。
那麼,你是不是在尋尋覓覓那個侃侃道出上述建議之人?關注Succeed America,不僅可以獲得和本文口述者的豐富交流機會,更能聽到其他在美大神在美國文化方方面面的見解與心得。且有常青藤美國導師坐鎮場景練習,也會有大學教授前來講授學術方面的點滴哦。成功者的特點之一就是非常的主動和善於抓住機會,快來掃描二維碼,抓住這也許會改變你一生的機會吧!http://weixin.qq.com/r/4Ux2bk3EFBBrrQkN9xnz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4Ux2bk3EFBBrrQkN9xnz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4Ux2bk3EFBBrrQkN9xnz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4Ux2bk3EFBBrrQkN9xnz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4Ux2bk3EFBBrrQkN9xn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據我所知,計算機的同學都還沒畢業,企業已經找上門來了。就是校園招聘(On-Campus Recruiting)
但是土木工程確實比較嚴峻的,畢業以後很難留下來。
投行的話由於經濟危機的原因,還處於不景氣的狀態。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社會工作類特別好申請,特別好留美。他們需要有中國背景能講中文的學生——請點福利:美國工作好不好找我是土木專業的,我在美國讀研的同學基本都回國了,在美國的,一個月三千多,跟我在國內的收入差不多,日子很慘淡
全世界找好工作其實都一樣;有實力,有耐心,有機遇(關係)。
1、一定要有耐心,非CS專業,找六個月是正常的,暫時找不到一定不要灰心(耐心)。
2、作為沒有network的外國人一定要活用linkedin中的收費功能(建議可以先訂一個月),多聯繫相關行業的人,這就等於是有了network(機遇)3、可以找以前的導師寫Recommendation 加入linkedin的profile(實力)最後祝樓主拿到好offer為什麼大家只顧說什麼什麼專業,能否宏觀分析一下各個專業佔美國的經濟增長構成的比率?
為什麼土木工程專業在美國跟CS差這麼遠,我在美國除了看到灣區這一帶,把舊房推掉重建,或者買地重建的情況比較多,在美國其它各個地方,都很少見到中國這樣的幾乎整個整個城市被挖開的情形。二十年從零開始建出一個一千萬的大城市。 對比一下,紐約也只有八百萬人口好不好,第二大洛杉磯只有四百萬了,頂不上中國的一個大縣城了。 為啥這個專業還要留在美國,中國更需要啊。
另外,那個誰說的「軟體吞掉一切」。 即使是土木工程專業,為了提高人類的生產效率,幾乎有超過一半的人力資源成本是投在「計算機軟體」上面的。
等到中國建完了,大家還可以去非洲啊,印度啊,去市場有需要的地方。我以本人經驗及身邊行情 實話一句:能學計算機就學計算機 其他長篇雞湯文沒用
實在看不下去了才來回答這個問題。
樓上好多答非所問,轉移話題的。先來看看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發布的2004-2014年的美國失業率:
可以看出這幾年美國的失業率在慢慢降低。再來看看美國各州的失業率:
樓主要去的Virginia State的失業率為5.3%,排在全美50州的第17位,中等偏上了。我們再具體看看Civil Engineers的就業情況:
CE在VA的就業情況還是不錯的。ok,到此為止,你是不是對美國現在的就業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呢?
對,失業率在降低,CE在VA的就業情況還挺樂觀,這些好像看上去都不錯。。。。。。----------------------------------------------------------------------------------------------------------------
Too young too naive 啊喂!
問題一:美國勞動統計局(BLS)的數據來源、構成是否合理?BLS採用的是抽樣調查方式,所以不可盡信。
問題二:作為外國留學生,我們在美國的就業環境中屬於特例。在同樣學歷、能力條件下,由於受到工作時間、工作性質、簽證等問題的限制,留學生的就業難度遠遠大於美國人。OPT人人可得,卻不是每個公司都願意且有能力提供H1B簽證。更糟糕的是,每年申請H1B簽證的人數只增不減,但是H1B的名額卻是固定有限的。
問題三:別忘了我們的勁敵,印度兄弟。同為外國人,印度人比我們更占語言優勢。甚至,他們比我們更勤奮。
----------------------------------------------------------------------------------------------------------------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剛美碩畢業,學校綜排前100,專排前30,學的是文科邊緣性專業,全院就6個中國學生。
畢業之後我來到美國目前經濟發展形勢最好的州,期待著可以找到一份物盡其用、專業相關的工作。兩個月之間,我搜尋過各大就業網站,上面充斥著各種就業信息。如果你只想找一份可以自立根生的工作並不難,難的是這份工作可以給你提供工作簽證,可以有助於你的職業人生的長遠發展。
我也動用各種社交關係,即使我並不是一個喜歡社交的人。但是事實證明,社交可以給你帶來內推的機會,而內推比傻乎乎地投簡歷(卻石沉大海)、等面試(卻杳無音訊)好過十倍百倍。
在面試5次,拿到2份offer後,我現在找到了一個薪水不高卻很有趣又能辦H1B的工作。
騷年啊,在美國找工作不容易,但是姐姐我一個文科生,隻身遠赴異地,都能找到工作。你也要對自己有信心哦。
ps: 截圖均出自美國勞動統計局。(不知為何第一張圖坐標軸顯示為黑色。。。Y軸是失業率,X軸是2004-2014)LZ問的是土木工程,底下一個勁的答CS找工作容易…
確實,CS專業,如果還是名校+地理位置好的話面試的機會確實是比其它專業要多很多。許多非CS專業投幾十封簡歷出去也不一定有一個面試,好不容易有個機會還要和美國人和綠卡人士競爭,劣勢就更大了,有些公司在on-campus招聘的時候都是明確的說不招F1的學生,不提供H1B簽證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說工作有多難找,總還是有找到的人。找工作這事兒不像高考上XX大學那樣認一個死的分數,而是取決於:個人能力+態度+面試的發揮+運氣,一系列綜合的結果。而且潛在的機會多的是,要善於利用各種網路去挖掘。學校的career fair,教授、學長們推薦,linkedIn上主動騷擾HR,mitbbs上的內部refer,還有weibo上北美求職快報也經常會有人幫忙refer。
另外感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抓住每一次面試的機會,別抱著這次拿A公司試手,下次好好準備B公司這種心態。很多人在畢業前一共也沒2~3次面試的機會,最好還是在畢業前就找到工作比較好。
VT那地方比較偏,大村,槍擊案名校,檔次最高的中餐館要是開到大城市估計很快就關門了…LZ做好心理準備。其實念完本科繼續念個MS也是不錯的選擇,把口語練練好,專業學紮實點。只要努力總歸是能找到的,如果近幾年移民法案改革通過,相信對STEM類的留學生找工作也會帶來許多幫助,加油!謝邀~~
打個廣告先,針對DIY申請的同學,推薦一下ApplySquare的免費申請工具,有網頁版,也有iOS,Android版本。具體介紹可以點這裡:強烈推薦一個DIY留學申請的APP: applysquare - a2 Mia姐 - 知乎專欄。
進入正題:土木工程,就是Civil Engineering,在美國的學科設置里可以細分為不少專業,其實Civil算是對這些專業的一個統稱吧,裡面包括Structural, Transportati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Environmental,
Water Resources, Geo-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國學生比較常申請的專業就這些吧,畢竟也是和國內的本科學科設置有對應的,因為我跟周圍土木相關的朋友對東海岸比較熟悉,所以就這些專業說一下我所了解的在東海岸的就業形勢。
Structural
Engineering的就業總得來說還可以。一般Master畢業後找到EIT (Engineer in Training)的概率還是挺大的,之後的趨勢就是可以進一些Engineering Consultant, Engineering Designing性質的公司,做的工作無非是CAD加各種受力分析軟體的熟練操作。但是結構在東海岸的薪水確實真心不高,一般的公司在你轉正之後的pay大概能給到3000-5000每月,對,這個是Master能拿到的,還不是本科生。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感覺周圍學這個的並不是特別多,對這個的就業也不是十分了解。國內是一直流傳著金橋銀路銅房子的說法(現在可能成了金隧銀橋),但是在美國,畢竟基礎設施比較發達,也許這方面有飽和的跡象。但是據說Highway Engineering和Pavement Design方面也還不錯,集中在道路的養護和道路設施維修方面,可能跟美國的高速公路比較發達有關吧。
Earthquake
Resistance, 抗震專業,學這個的Master建議做好讀PhD的準備。Master
的就業有點坑,可以參考結構的就業。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和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這兩個專業涵蓋的面和涉及到的行業非常廣泛。一般來講,工作內容涉及到Water Treatment,Drainage Design,Water Supply System, Irrigation等等。這個專業的Master畢業後建議多嘗試一些行業,從這個角度講,機會還是挺多的。尤其是當前美國頁岩氣的開採如此盛行,hydrofracking 和後期的重金屬污水的處理,給Environmental的學生帶來了不少機會。
Geo-engineering,其實理論上講,這個專業是地理或者地信大類下面的,就是凡是你在Civil系的選課表裡看到的「Geo」打頭的課程,一般都是他們需要學習的(比如Geomorphology, Geomechanics, Geophysics等)。Geo-engineering其實是和Geo-science相對應的,非常類似於國內的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在東海岸的就業並不太樂觀,但是這個專業在中西部的形勢確實還不錯,因為身邊確實有這個專業然後跑到中部就業的同學,而且目前看雖然工作環境不是特別好,但日子還是有滋有味。
Management,工程管理。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就呵呵了。再加一句,很多時候這個專業是開在學校的商學院下面(School of Management), 所以至於這個專業的就業,如果對工程方面的Technical Skill有非常強的emphasis的話,在土木行業里找工作還是有希望的。如果偏管理的話,就可以參考管理類專業的就業了。
最後提一下在美國的新能源專業,有些時候也會划到Civil系下面,這個專業目前來看在大多數學校體系還不夠成熟,所以Master就業之後的去向也略顯迷茫。不過太陽能和風能在美國的現狀還是不錯的,雖然美帝的光伏產業一直不給力,但由於政府的補貼和廣大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其實這個專業的就業形勢還比較理想,中西部,尤其是加州,要好於東部。
( 申請方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一篇CPU的紐約求職文,給還在路上的小夥伴共勉
只要不放棄,就可以在美國找到工作.
小編從剛剛來美國的第一天起就聽學姐學長說在美國的外國人找工作很難,因為H1B的限制。但是小編沒有放棄,最終終於如願以償在紐約工作了,做的是自己喜歡的marketing.
當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小編在畢業前兩年就開始有意識的要認識校友了,所有學校的networking event都參加,到最後一年,大概確定了自己想去的城市是紐約,想發展的方向是marketing research,於是便開始在LinkedIn上開始大量network紐約的校友。
對於 Marketing的同學來說,主要是春季招聘,不像Finance公司,秋天就開始招聘program的人了,三月就有offer了。 除了管理培訓生之外,幾乎所有marketing的機會都是有了空缺馬上填補。
所以前期的networking, 我從來不像校友提起工作的事,只是問他們的意見和經歷,確定自己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和校友建立了personal relationship,他們了解了我。在畢業的時候,這些校友關係就派上了用場,兩年的聯繫,他們不會覺得我是有求於他們的時候才聯繫他們。
畢業之前,小編在LinkedIn上聯繫了近100個在紐約工作的校友和以前在LinkedIn上建立了聯繫的Contact,其中有1/3的人同意我給他們打電話,或喝咖啡見面。最終,有20個人同意推薦我,給他們公司的HR. 但最終估計只有不到10個人真的做了, 在這10個推薦里,我拿到4個面試,分別是Calvin Klein 的media planning, 一個美國第三大的market research公司的analyst program, 一個廣告公司的digital marketing/web analytics 還有Macys的marketing coordinator。看到這裡,同學們是不是覺得有點失望,為什麼他們不回,以前不是說好了畢業了要幫我的嗎?小編的建議是,不要想太多為什麼,快點 MOVE ON,按小編的經歷,如果有10個人推薦,有4個面試,那就應該把更多時間用在network上。
校友的refer讓我躲過了網申的篩選,但是不是有校友推薦就可以拿到面試,要看校友的分量和HR怎麼選擇人才。其中簡歷是非常重要的,推薦我的校友很多時候會先寫信回來讓我改簡歷,說哪些地方不夠,有時要返工3,4次,他們才會把我的簡歷發給HR,可能正是有他們的細心指導,我的簡歷才能在HR收到的眾多refer來的簡歷里勝出,順利拿到面試。
有時,工作的事兒也要看時機,refer的弊端是,HR並不知道我們國際學生的身份,不到最後都不會問,比如Macy』s和CK都是面到最後才告訴我不能sponsor marketing director級別以下的。尤其是Macy』s真心是好公司,entry level起薪5.4 – 5.9萬,是marketing行業里很好的了。
後來所幸那個marketing research company決定給我offer, 由於我沒有之前沒料到會這麼快有offer,把OPT start date寫成了7月,他們要求6月初入職,因為要和其他新人一起培訓。於是錯過了。
最後一家agency,小編一路殺到終面,面試當天marketing VP很滿意,說直接跟HR商量下start date, 但是HR姐姐說,這個職位的budget是3萬年薪,過不了H1b要求,所以不準備招外國人了。
不得不提到小編,之前手上已經有了一家fashion公司的management trainee的offer,但是因為真心想來紐約和對marketing的執著,就推掉了,同學們以後沒有找到下家之前,不要放掉上家哦!
在四個面試悲劇之後,小編進入了一個月的失業低迷期,大吃大喝,各種睡覺shopping,其實很不好,回想起來,真的應該用這個時間學好SQL,SAS,ACCESS這些東西的。
一直到7月底都沒有工作,然後喝一個校友姐姐喝咖啡的時候,她給了我靈感,說OPT失業只能有3個月,要不我先找個unpaid Intern把身份掛起來,就不算失業了誒。於是我開始找intern, 網投了三個,因為他們都unpaid, 所以電話面試很水,第二輪就on site了,三個公司分別是: 一個高端target hedge fund的trading軟體公司,老闆是三個哈佛的;一個是聯合利華旗下一個高端化妝品新品牌,還在開發中,CEO曾經是L』Oreal的高管;最後一個是英國的Marketing agency。當時面完了以後,他們都當場說要給我Offer, 我說得想想,於是哈佛老闆不淡定了,說要不你馬上可以開始paid intern,三個月試用期之後可以轉正。我瞬間被誘惑了,對marketing神馬的節操早就在一個月的失業中用完了,我要妥協了,Finance公司也行啊,只要是工作。於是就給那個marketing agency說不去了,結果第二天人家的HR哥哥親自打電話來說,CEO不在,但是如果我願意,他可以幫我爭取到兩個月paid intern,之後轉正的機會。我後來想想,在Finance公司做 marketing 不是我興趣所在,還是去agency做自己的老本行吧。然後就答應了。聯合利華那個因為說了不能轉正,就完全沒考慮了。
後來我發現,在這些growing companies里,只要你可以體現價值,你就有bargaining power. 第一個月,我幾乎天天加班,做出來的research常常被manager表揚,而且會提出很多新思路,成為了他們中積極的一員。到月底了,我想賭一把,我跟老闆說我想提前轉正。老闆竟然同意了。小編還沒回過神來。這次找工作的經歷真的是奇遇,從三個unpaid intern到fulltime的工作,所以同學們不要嫌棄unpaid intern,因為很多公司如果看到你的價值真的會考慮給你fulltime的。一不小心說了很多,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找工作的幾點心得吧:
1- 簡歷 Resume 一封好的resume, 決定了僱主是不是會給你interview,簡歷上一定要包括你想要從事的領域的關鍵詞,因為大公司不會看所有的簡歷,都是通過搜關鍵詞選擇閱讀。如果想做marketing research, 簡歷里一定要包括data, analysis, research, survey, consumer insights 這些關鍵詞。學校的活動可以少些,僱主更想看的是你的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GPA 如果不是很高(3.9或4),就不用放到簡歷上了.網投的話,如果你選了需要 sponsorship , 幾乎就通不過,HR根本看不到你的簡歷,所以networking在這裡就很重要了。
2- 說道networking, 就不得不提到LinkedIn. 一定要把自己的profile完善到100%, 這樣別人才能最快的search到你。LinkedIn profile 一定要讓別人幫你 proofread 不要有語法錯誤,另外可以讓你曾經的同事,同學,教授給你在profile上寫上recommendation, 這可以讓recruiter更全方面的了解你。有了一個完善的profile,就可以開始network了。首先一定要加入學校的alumni group, 然後可以在那個group里search你想要發展領域的校友。 然後加他們到 LinkedIn Connection, 加人的時候一定要寫一個personalized 的 message 給他們,這樣他們更容易accept your request. 我曾經加了兩個不認識的 Citibank 的 MD, 還有一個 Nielsen 的 HR, 他們看到了我的 message, 都答應幫我把簡歷發給中國的HR, 因為美國這邊不招marketing analyst. 因為他們的支持,小編也成功拿到Nielsen HK的面試,不過薪水跟美國是不能比的。
3- Networking event, 像那種大講座什麼的,如果不是你的dream company就不用去了。幾十個人纏著一個人聊,speaker肯定記不住你。像那種mingle的happy hour, cocktail party是很好的認識人的機會。不要求多,一定要求精。要到名片之後,24小時內一定要發一封follow up email, recall一些聊天的細節。「It was great to meet you at xx event. I enjoyed our conversation a lot… 講講具體細節,I would like to stay in touch.」 之後,可以聯繫問點問題,逢年過節問候下,這種relationship到畢業的時候,他們會很熱心幫你遞簡歷,向他們的公司推薦你面試。
轉自http://careerprousa.org求職專欄作者:紐約小菜鳥, 這裡可以看更多美國求職的攻略 http://careerprousa.org/blog
我談談個人點看法,土木在建築行業里的地位有點尷尬,建築學是負責設計建築的外觀,直觀看的見得東西,美醜一目了然,土木工程就是把建築學的東西通過死的規範變成施工出來的成品,好比IPHONE里的產業鏈分工,建築設計和環藝室內設計就代表著蘋果公司,土木工程就代表著富士康,富士康的老闆是金字塔尖的人物還能獲得點收益但絕對比喬布斯差遠了,至於富士康流水線上的普通員工和工長,可能要半年的收入才抵得上蘋果公司設計師一個月的收入,建築學和土木的關係也在於此,有的是創造者,有的註定是執行者,同樣,遇到行業危機,反而蘋果公司的轉型會比單純做加工的富士康容易的多,就像讀建築設計失業後轉行要比土木行業容易的多,馬太效應而已,一個土木本科但現在轉行做設計的一點心得
根據周圍朋友的經驗,計算機以及電子工程,如果在美國讀書,手裡有2年的OPT簽證,美國找工作真是好簡單啊,比同等實力的人在國內還有其他國家簡單很多。
但其他專業,找工作巨難(認識的朋友有統計、政治、生化)。本人在MIT讀PhD,master也是在MIT,讀的是Building Technology,也算是跟土木相關吧。Master期間了解了整個美國的土木建築市場,總體來說,美國土木建築就業環境很差,基本上工資收入可能是IT或者工程類的1/2到1/3,月薪3000美金到6000美金左右。於是乎,PhD二話不說轉了機械,畢業打算做石油能源相關,暑假找了一份Shell Oil的暑期實習,offer上給的工資差不多12000美金一個月,full time大概15000美金。覺得自己轉行是正確的。
總之,在美國如果自費讀土木建築,那就是腦子被驢踢了。如果對這個行業沒有執念,建議早點改行吧,本來就是沒落的行業,再加上是外國人,很難有什麼作為。我認識的一個本科在清華認識的學姐,是某省的高考狀元,在清華讀了建築學, 碩士出國,現在在紐約找了一份工作,月薪大概4000多美金,這種工資連生存都很難了,更談不上h1b。所以說,很多東西都是人生選擇,還有的選的時候還是應該對自己負責。不請自來答一下。。美國排名前十master畢業,本科不表,現在在美工作。感覺理工科最好找工作的是cs,ee,mechanical eng和applies math。土木確實偏不好找,但是土木下也有相對好找的分支。大環境並不好,舉個例子,我們學校土木和環境每年碩士畢業在美國找到工作的中國人不超過當年入學中國人的30%。其實在美找工作跟個人能力很有關係的。我認識的人里,學習成績非常好能力比較強的都找到工作了,而且也比較有選擇的機會。如果題主還在讀,並且以找工作為主要目的的話,可以選一些能練習coding的課,對找工作很有幫助。不過話說,,不是真愛誰讀土木啊!
推薦閱讀:
※土建施工方常見的都有哪些偷工減料的手法?
※結構力學中線彈性體系下桿件的內力由什麼引起?
※國外房建用什麼放線?墨斗?
※大橋倒塌常見是有哪些原因造成?
※發達國家房地產行業目前發展如何,是否和其已為成熟的基建一樣成為夕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