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中韓沒有?


先闢謠某答主的「日本將戰爭賠款全部用於教育」:

1896年3月4日,為了對清朝的戰爭賠款和贖遼費進行專項管理,日本政府公布了賠款特別會計法。至1902年末,這筆款項的收入總額為3億6451萬日元;其中包括戰爭賠款3億1107萬元(85.3%),從清政府接受贖回遼東半島得到贖金4491萬日元(12.3%),運用賠款贏利853萬日元(2.4%)。同時,這筆款項的總支出是3億6081萬日元。餘額為370萬日元。
支出包括:日清戰爭的戰費(記入到臨時軍費特別款里)7896萬日元21.9%,擴從軍費2億2606萬日元62.6%(陸軍5680萬日元15.7%,海軍1億3926萬日元38.6%,軍艦魚雷艇補充基金3000萬日元8.3%),其他15.5%(建鋼鐵廠58萬日元0.2%,運輸通信費321萬日元0.9%,台灣經營費補助1200萬日元3.3%,皇室專款2000萬日元,5.5%,防災基金1000萬日元2.8%,教育基金1000萬日元2.8%)。
綜上所述,清朝的戰爭賠償等款項里84.5%共3億502萬日元用於戰爭費用和擴軍費用。

在某人眼裡原來2.8%就是全部了?

至於中國維新失敗中學課本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守舊派勢力強大

其二,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

其三,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

其四,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

其五,變法手段單一:採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1,沒有把官營工業半賣半送給資產階級。

2,科舉制度所行成的利益集團阻礙了改革的推進。

3,中央集權表面化阻礙了地方實力派的發聲。地方實力難以發聲,中央不接受地方發聲。達不成利益妥協。

比如,在經濟問題上。中央戶部與地方督撫爭奪厘金控制權。在光緒時代中央與地方達成了一種納什均衡。中央收錢並默認,地方收斂並收錢。而到了宣統時期,中央才勉強收上來了厘金控制權到經征總局裡。也正因如此,斷了地方的一大財源,中央地方矛盾前所未有激烈。以至於辛亥革命時南方各省宣布獨立。

反觀日本,不是沒有矛盾。而是有了矛盾,要麼妥協解決,要麼直接鎮壓。把矛盾扼殺於搖籃,或解決於初發。

如因徵兵令,廢刀令等失落的士族武士產生的暴亂。該殺就殺,要殺就一定不能輸。甚至後來的西南戰爭,即使是元老重臣,為了集團利益,該懲罰該平叛還是要平叛。

新軍殺舊武士。練兵小站,北洋軍閥,為什麼不能殺八旗綠林呢?然後,這個任務交給了革命黨。

4,中央統治人才凋零。難以把握局勢。

5,練兵小站為代表的袁氏新軍失去制衡後的做大。

6,幾乎在對外戰爭中沒有勝利過。即使勝利了也沒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更多權益。

7,對於改革沒有清醒的認識。應對手段江化。這個還是和統治集團的政治覺悟和手段有關。

8,對於修改條約做出的努力。條約不修改,不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絕不能改革成功。

以上為中國。

以下為韓國。

1,門閥矛盾得不到解決。而勢道政治衰落。

打個比方。

以驪興閔氏為代表的閔妃和豐壤趙氏為代表的趙大妃門閥,在達不成妥協的情況下。共同摧毀了兩家的平衡點大院君。

而大院君在趙大妃死後,趙氏集團不再成為大院君的盟友。

2,大院君在危難關頭,竟然向貴族收稅,搞官紳一體納糧。

3,大院君的無能,不斷用錯人,最後辭退手下金炳學,引發了安東金氏門閥的震怒。

4,趙大妃死後,閔妃一家獨大,豐壤趙氏勢力被排斥,而安東金氏和大院君舊黨聯合兩班大臣搞"土防"。也就是說貴族不僅不用向朝廷交錢,貴族保護下的農民也不用。

致使李氏朝鮮中央財政極速惡化,而國王也自甘墮落和貴族一樣搞"土防"。

國王直轄的"駐屯土"極速攀升,貴族紛紛效仿。國庫瀕於崩潰。而為了保證對官員薪俸的支出,大肆向自由農民或小地主們收稅。

一方面貴族和王室"駐屯土"的"隱田"不斷增加,因"土防"和引進技術的財富不斷增加,而國王下令針對小地主和大院君及安東金氏的"查隱",卻致使反對派和弱小群體的財富大量流逝。以至於小地主地主紛紛破產,農民開始暴動。

所謂"王可隱,臣可藏,豪強可免。民要納,民要捐,大民(小地主)出調錢"

這好比比如果放在今天,馬雲王健林之流不用交稅,但是知乎上的各位要大大的交稅。

朝鮮的慈禧——趙大妃(神貞王后)

趙大妃垂簾聽政

5,大院君與兒子高宗失和,父子感情出現問題。早年,大院君死死抓住權力讓兒子不舒服。而閔妃在羽翼漸豐後,開始逐漸同大院君對立,並不停對高宗吹枕邊風,以趙大妃死後,更為囂張。而大院君竟然覺得兒子不孝,乾脆立一個孝順的兒子李載先,卻被閔家給打敗並軟禁,寵愛的兒子李載先也被殺。

父子關係至此降入冰點。

改革同時停滯。

此後通過兵變上台不久,被袁世凱給打敗的大院君,還是不斷想奪權,後被送回朝鮮,高宗原諒父親,在閔妃的阻攔下接回爸爸。也算是父子重歸於好,內部政局趨於穩定的好事。

6,門閥亂斗,安東金氏脫胎革命黨,勾結日本勢力。如後來的金炳國,金炳始都是韓國革命黨的元勛。為了和驪興閔氏,豐壤趙氏鬥爭,請來日軍對抗清軍。而清軍居然戰敗了。。。改革從此再無可能。

朝鮮革命者——開化黨金玉均(和金炳國同宗同鄉)

6,崔益炫等清流為了給讀書人爭口氣,以為不能壞了家法,斷了讀書人的出路為名,上書高宗保護書院,維護讀書人的言論自由。改革至此失去國王保駕護航

綜上,儒家體制末期的僵化,各方利益盤根錯節,而統治者內部要麼一步錯步步錯。要麼內鬥不止,把希望寄與外國。

若不打碎它,絕無成功可能。

套用開化黨金玉均的話,用這個比日本也是很合適的

"縱觀日本各藩,俞受儒學影響之藩俞矯柔造勢,萬事業亦窮塞,蓋興日本國者,不出陽明之江戶,不從朱子之京都,而於西南外樣土士振臂,則上下革命,其國大治"。——金玉均


眾所周知的原因就不談了,只談幾點容易被忽視的:

1,到兩國變革之前夜,即19世紀50年代為止,在全國層面上,日本的商品經濟、資本因素、國內統一市場之發展皆高於同時的中國。由於使用字母表的緣故(假名),日本的一般民眾識字率更是遠高於中國。這些都是日本革命和維新十分有利的基礎。

2,日本乃是幕府體制下的封建土地制,土地歸於領主所有,幾乎不能自由買賣;而中國很早就實現了土地自由流轉,實行地主制土地佔有,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反而相當有限。因此,商品經濟可以輕易地摧毀十分固化的封建土地制,從而瓦解領主勢力。卻很難變革一個包容性極大的地主土地制(新型商人和舊式地主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聯合)

3,中國的中央權力遠比日本強大,以致於可以輕易壓制一切反對聲音(理論上),維持住舊制度的穩定,故而並無激烈的變革意願。日本則分裂為200個以上的藩國,外樣大名可以憑藉維新之旗號對抗幕府,浪人、義士們也可輾轉各地,尋求可以依靠的大名推波助瀾——比喻是:彼時中國如一灘壓抑的死水,而日本是一鍋沸騰的滾湯。

4,在所謂的『既得利益者』或曰『執政者』方面。日本擁有權勢的幾乎都是世系的貴族門閥,因此只需清除掉其中很少一部分,將絕大部分仍然以『華族』『士族』收買,貴族們就仍能依賴新形勢保持體面和利益,故而不致非反對不可。中國不然,清代中國並無廣泛的權力世襲階級,只有依靠土地而富的地主與靠學識政績而貴的官員(這兩者往往又是同一種人)。對後者而言,徹底的改革意味著舊制度的崩潰,他們若不能適應改革,便唯有為舊制度殉葬一條路而已;至於地主,土地與農業生產便是一切,資本主義的上升,便是他們的沒落。無論是官員還是地主,至少都不可能去支持一種對他們不利的未來。

5,日本相對於中國有特殊之處,即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並不是掌握最高權力的人。在高高在上的幕府將軍背後,一直有位深居簡出的天皇。說他是傀儡也好,祭司也好,至少他渴望重掌大權,底下的變革勢力也正好以他的名義理直氣壯地反抗將軍——反正一切的錯都是將軍的錯:將軍要攘夷,錯;將軍要與外國和談,更錯;步步緊逼下,將軍不得不大政奉還,不得不無血開城。換在中國的話能反對誰呢?皇帝就是最高權力,就是舊制度的象徵,只要皇帝還在一日,這個變革怎麼來做都是前路叵測的(僥倖有個光緒,只嘆一則操之過急,有想法沒手段;二則慈禧太后皇爸爸還在,鳳眼一橫,嗚呼哀哉。)

(寫到此處,發現一點沒談韓國,sorry,閔妃;すまない,大院君。)


根本原因就是科舉制度,日本和朝鮮不一樣,並沒有從中國學到科舉制這個制度。

黑船事件的始發讓日本下層武士、下層都市人看到了希望,因為沒有科舉制,日本階層固化很嚴重。歐美列強文化的入侵既讓整個國家看到希望,又給了日本廣大因為沒有社會上流通道的階級一個光明的未來。

所以倒幕運動變得那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中國的科舉制度讓社會有了一個可以流通的平台,只要考試就能當官,維新?變法?圖強?不好意思我對你們的這些理論不感興趣,我就想讀書做個縣太姥爺過好我的小日子。底層百姓由於愚昧無知也對所謂的美好未來毫無期待。

清朝後期廢除了科舉,並且搬出了憲法,但是太晚了(沒幾年清政府就倒台了)。

我個人是認為明治維新這條路在中國是走不通的,中國的情況遠比日本複雜的多.

不過科舉制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實際上中國的集權社會到後期已經徹底僵化。通過「革新」是走不通的,得「革命」。徹底自上而下打破這一切的枷鎖。


地緣問題。

日本各藩當時窮的和酸梨似的,洋鬼子沒什麼東西可搶,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日本成為入侵中國的排頭兵,排頭兵越強越好。特別是英國,維新時代英國對維新政府助力最大,一直是日本真正意義上的老大哥。像高升號事件時,英國就是在後面拉偏架。而在日本內部統一的「西南戰爭時」,因薩長當年都是老大哥的朋友,所以老大哥沒有插手。因為沒有多少外部勢力干預,日本內部統一穩定用的時間很短。

清朝無論上層多英明,都無法維新,原因無它,當時列強對中國的覬覦的東西太多。不止金錢,還有領土方面。為達到目的,就會不停的對中國進行干預。太平天國背後都有帝國主義的影子,如果不是洪秀全作大死,瞎改教義,還自以為教義正確無比,他會不會像巴格達迪一樣,當列強的小棉祆也是難說的事。所以清朝在被捲入國際秩序之後,就沒有維新成功的可能。

朝鮮原來是清朝的屬國,他想維新,就必須擺脫清朝的干預。在後來又有段時間與俄羅斯眉來眼去,再後來就成了日本的屬國,國家根本沒有自主權。

BTW:也別再拿日本拿賠款辦教育的老謠出來說事。在明治諸多民變里,學校一直是首要攻擊目標,因為拿不起學費,還得養著這個不干事的沒用機構。這個在NHK當年的紀錄片《明治》系列中二、三集就有講。前兩年的晨間劇《花子與安娜》的背景就發生甲午後,那裡面農戶的孩子也不不起學。

(用於教育的不到3%)出處日清戦爭 - Wikipedia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18世紀)就已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了。當時由於是由荷蘭人傳入的,所以又被稱為蘭學。日本在18世紀已經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蘭學家。 借著蘭學,日本得以學習歐洲在當時科學革命的大致成果,奠下日本早期的科學根基。到明治維新時,日本學習歐洲先進科學其實已經有百年了。這對之後明治維新的成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從歷史課本上看明治維新,似乎是一蹴而就。但多數人卻忽視了數代日本人百餘年來的不懈努力。


1.個人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思想。中國人口太多,國土太大,而且經過了幾百年的統治,奴性思想和小農思想深深的根植於廣大老百姓的頭腦中。人民活在世上,就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讀書人苦讀四書五經是為了參加科舉金榜題名,當官光宗耀祖,發財娶小妾。農民普遍安於現狀,最大的人生夢想就是多幾畝地,娶老婆生娃熱炕頭,傳宗接代。中國人認為現狀只要不是最差的就是最好的。即便是西方列強打進來,只要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隨便怎麼樣。當時的中國人其實並不對那些西方列強的先進技術感興趣,即使鴉片戰爭失敗,也未能喚起官僚和民眾的注意。道光帝雖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中國人潛意識都困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外面世界的波浪在大也不會影響到自己。

2.而日本的文化核心是武士道,客觀來說,日本人的憂患意識比中國人要嚴重得多。在傳統日本文化里,日本列島地處板塊交界處,火山地震海嘯頻發,千百年來就過著一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島上物產匱乏,資源稀少,因此萌生了向海外擴張的意識,兩次入侵朝鮮半島都被唐朝和明朝擊敗。所以,日本人很怕落後,落後則意味著交出生存權,自己的命運將會在其他人的掌控下,這是非常恥辱的。忍,是必須的。但是,忍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目的。櫻花凋零,魂魄不滅。為了超過強者,唯有學習強者。學習----趕超----領先----成為強者的意識深深的刻在日本人的骨子裡。當鴉片戰爭清王朝敗報傳來,自然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恐慌。能把龐然大物的清朝打敗究竟是怎麼樣的國家?好奇感十足的日本人很快就留心起來,好在日本人有跟洋人打交道的機會,從荷蘭人那裡知道了西歐發生的巨大變化。要想不像世界其他國家那樣淪為殖民地,任人欺壓,唯有自強。在萬世一系的天皇國度里,從來沒有外人能夠統治日本,沒有敢想像沒有天皇將會是怎樣一個世界。敏銳的日本人很快注意到,要想維護自己的尊嚴,實力最重要。這是一件關係到生死存亡的事,否則,將難以立足。因此,趕超西方一直是日本的目標,無論是脫亞入歐還是和魂美才,本質上都是靠近強者,學習強者,成為強者。因此,那些對幕府不滿的中下級武士們才會覺得改革速度過慢,進而反抗。在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後,曾下了所謂諭旨:「開闊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過程是"與萬國競爭」。手段是文明開化、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強烈的憂患意識造就了明治政府的集體偏執的心理---落後就會死。中國家大業大,再輸幾次還是一樣大,而日本輸不起。所以,明治維新的巨頭們有充足的動力推進改革,並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儘管後來路走偏了。

3.韓國的變革類似於日本,因為韓國的處境比日本還要差。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和魂洋才成功了,中體西用失敗了……

日本人看啥都像才,科技、文化、制度、風俗,到最後衣冠服飾都一概改掉,剃髮易服,視為文明開化,結果反倒留下了和魂。

中國人看啥都像體,道統、體制、風化、國情,一個都改動不得,只剩下買買買,買來用用,不學道理,結果當然玩不來西用。


大英帝國的看門狗,當然能有骨頭吃了。

西方大致從韋伯開始起吧,把一個國家或民族的衰退歸結於文明的原

罪,後來則連帶種族的劣等,思維的禁錮,體制的獨裁,人的虛弱…

…反正你發展不行就別想落一個好兒,挨打也是活該,這還沒完,你

還得感謝入侵者給你帶來了進步。很多精神狀態不大穩定,頭腦被殖

民的人習慣性地喃喃自語:謝謝啊,緣分吶……

日本自冷戰結束經濟停滯,九十年代的GDP就五萬多億美元,現在還

是五萬多億,這個原地踏步一二一的本領真是強悍。從這次大地震表

現來看,上至政府自衛隊,下至平民老百姓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於

是有種調子立馬出現了:過去的日本人個個發憤圖強,近乎武士;不

料一場地震之後日本人集體草食,都成了宅男娘炮,這太搞笑了。就

好像韋伯的理論可以解釋過去儒教國家的衰敗,那麼怎麼解釋東亞四

小龍的發展,以及現在中國的復興呢?解釋不通了嘛。不要跟我講丫

理論是有時效性的。

  從近代史來看,日本一直是依附性發展。偌大一個中國都扛不住

西方的入侵而陷入嚴重的民族災難,日本孤懸海外何德何能擺脫西方

入侵乃至發展壯大,如果沒有西方尤其是英美國家的善意?現在的歷

史忽略了這層,而刻意強調日本的主觀能動性,流傳很廣最有意思的

一個片段就是據說日本武士表演切腹就把文明的西方人嚇得膽戰心驚

,驚呼不可戰勝……這真是扯淡。義和團還刀槍不入呢,沒見西方人

怕過。

  簡單來說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英美國家為了扶持日本對抗

大陸強國也就是俄國和中國,對日本的發展保持了善意。

  1894年7月16日,新《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在倫敦簽署,這是日

本近代史上的大事件,標誌著日本基本擺脫西方不平等條約的壓迫。

在倫敦主持條約改定的日本駐英大使青木周藏在7月19日致函外相陸

奧宗光時不無得意地寫道:「條約已於日昨簽訂完畢。金伯理勛爵懇

切地對我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清國的大軍還

遠為有利。』」【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卷二,三聯出版

社2005.7P61】

  1894年7月19日,也就是新約簽訂後三天,大鳥圭介率兵包圍朝

宮,劫持李王。7月25日,日本海軍突襲豐島海面,甲午戰爭開始。

此後日本獲得了「英國遠東看門犬」的榮譽稱號。

  1902年日本跟英國結盟,直到華盛頓會議,日英同盟才被美國強

行終止。這段時間是日本國力提升最為迅猛的時期,至今讓日本人念

念不忘。打敗俄國,開疆闢土,人口滋長,工業發展,全國上下團結

一心,國力真可謂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華盛頓會議到1945年之間,日本試圖為自己走出一條路來,可惜

歷史表明這條路走不通(這是中日之間最大的區別)。北抗俄國,西

侵中國(光這個就得罪全世界的流氓了),南向衝擊歐洲尤其是英法

的東南亞殖民地,還有美國盤踞的菲律賓。從得罪人的角度來看,卡

扎菲可以說我很欣慰啊。

  二戰輸了不要緊,緊跟美國爸爸一樣可以發展,更加習慣更加省

心。靠著圍堵俄國中國的傳統地緣優勢,戰後日本經濟被美國刻意扶

持,立馬玩出一波「神武景氣」……小日本傲嬌了,開始說不,正好

趕上美國結束冷戰,卸磨殺驢,日本又玩出一波XX年的停滯,一直停

到現在,雖然吃喝不愁,但是過於平靜的家庭是遇不得大事的。

  很容易看出,英國人不行了,日本人就像沒頭的蒼蠅一般走了死

衚衕;現在美國遇到了困難,日本當然成了陪葬品。

[爭鳴]美國不行了還是日本人不行了?_國際觀察_天涯論壇_天涯社區


日本最高統治權不在天皇手上,在幕府,明治維新的成功過程實質就是天皇重奪最高統治權的過程。日本的封建時代是幕府政府當老大,維新人士要推翻封建,實質就是推翻幕府。但維新人士需要主心骨作為力量來源,再加上意識形態,於是擁護天皇和保皇派大名推翻幕府,維新派掌權,順勢開始維新。可以說日本的維新經歷了不是革命的革命。別忘了日本的民主化是在二戰後被美國改造的。

有一點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是亞洲第一個建立議會憲法內閣制近代政府體制的國家。歷史書有個小細節,洋務運動前的清朝叫清王朝,而後來列強進入後改叫清政府,這二字之差背後的區別老大了。洋務運動讓中國有了現代之表,卻無現代之本。內閣議會外交等一系列政府機構建立,但本質依舊是封建貴族們把控,而年輕的皇帝同樣不甘大權旁落垂簾聽政,大用維新派期望以維新之名重掌大權。等於說,就是自家人之間的一次政治奪權運動,沒任何軍權,甚至沒洋人支持,自然而然被慈禧和袁世凱好好教育了一番。

所以,民主黨人們最後才認識到,只有革命推翻封建王朝才能讓中國真正進入現代化道路。

所以日本維新成功了,中國維新失敗了。


因為日本受儒家影響最少

而且日本有我大清這麼一個極品來吸血,日本賭國運贏的幾次,全特么是賭在儒家治下的國家賭贏的···

我大清找那個更垃圾更腐敗更無能的國家來吸血啊?

第二就是變革的時候外邊沒有強大的力量來打斷

日本就沒有

韓國就被日本給滅了

至於我大清··呵呵··先把儒家滅了再說吧···後期中國要麼抗日、要麼硬剛美蘇,要麼自己當血汗工廠討好美帝,國家大了,壓力也就大了···

所以等到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才真正的發展起來,就是這個原因,而不是清朝滅亡之後就發展起來···

在儒家治下,所有的,讀了書的人,想的永遠是自己那一點小利益,國家亡了?沒事,新來的還要用我們呢,所以永遠都是目光短淺,為了自己那點小利益在掙,恩,很符合所有的人都自顧自己,那麼就民主自由了···

那麼國家爛成什麼樣子管他們什麼事兒?自己家族小利益起來就行了

大明儒家宗師理學大師孫之獬,大明反賊擎天一柱晉王李定國

這就是諷刺

指望這一群只顧小家不顧大家,又沒有楊朱那種: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為自己,而不侵犯別人(PS:和美帝立國根本,不能妨礙我的自由,我也不妨礙你的自由差不多)的精神

天天拔天下的一毛肥自己····

所以·······只能等五四運動咯····

日常三黑儒家完成,睡覺!


日本江戶時代已經通過寺子屋提高了識字率,而且江戶時代的封建制度更類似於歐洲。

中國實際上是君主專制集權,不是封建(大學時才知道,高中教科書上說封建制是錯誤的)。

韓國?o(︶︿︶)o 唉,那是個萬年屬國……


日本國會也好,立憲也罷,實則並非完全是明治維新的結果。

我認為明治維新開始於倒幕成功,大政奉還。而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改革在於加強了日本的中央集權,也就是加強了天皇的權力與威望,而並沒有明確有開國會立憲的願望。

至於國會與立憲,更多是由自由民權運行中,民權派推動的結果。如果沒有自由民權運動,恐怕改革後的日本也是一個像中國一樣的高度君主專制的國家。

所以,我認為明治維新為什麼能成功,中國(對韓國不了解)變法為什麼失敗,也可以理解為:為什麼日本士族能夠有機會發出聲音,而中國的士大夫沒有。我認為這個問題就在於日本明治維新前更像中國西周時期的情況,各地有各地的政權,而在倒幕成功後,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地方勢力仍然有很強的力量,尤其以三大藩為主。而當時的中國社會,並沒有一個能和中央抗衡的政治集團,在中央絕對壓倒地方,皇帝絕對壓倒士大夫的情況下,很難有一種能和皇帝對抗的聲音,因而中國的維新派是依靠光緒帝進行變法。但是反觀當時的日本,士族仍有一定的力量,例如佐賀之亂、西南戰爭(雖然西南戰爭和自由民權運動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從一方面證明了日本舊士族仍然有十分強大的力量來對抗中央),都證明了日本舊士族仍有強大的力量,雖然失敗,但也能使日本中央政府受到很大的影響。雖然明治十四年政變將大隈重信為代表的激進,同情自由民權運動的派別驅逐出政府,但是日本政府也認識到要正視自由民權運動的要求,避免其直接指責、攻擊政府,因而在事後決定十年後開國會(但實際上政府以為十年後就會冷卻下來,不需要開國會)。

另外,日本改革的成功,和日本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有關係。在日本社會中,存在寺子屋,即使是平民百姓的子女也有機會接受一定的基礎教育,而入學率,相對於同時代而已,是相當高的,這也為日後日本的改革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明治維新能算成功嗎?只能算是發生了一場改革,但是離成功還差的遠。

有一個同時代的對比,德國。德國統一和日本明治維新,差不多算同時發生的,結果大家發生到二戰,公認的日本的實力只有德國的一戰水平。要知道德國一戰後是被打趴下的。。。

兩個國家,在差不多同一個時間改革,發展了大概大半個世紀,就有了大概20年的差距。而領先的國家,中間和其他大佬幹了一架,被干趴下了。然後重新站起來。最後,落後的國家,也就到了前一個國家和大佬們干架時候的水平。這個落後國家的改革能算成功嗎?

明治維新其實很容易讓人誤解成為一場成功的改革的。

其一,任何改革,只要能夠走下去,都會有一個紅利期。但是這個紅利期,也只是一個紅利期而已。

其二,日本周圍都是弱國,就好象一個小孩子,學了點三腳貓的功夫,很容易打贏其他小孩子。


因為日本是英國在遠東找的代理,一遏制沙俄,二在瓜分中國時有更多話語權,就跟現在的英國在聯合國的地位一樣。

維新固然重要,但是維新的國家太多,日本的明治維新是仿照沙俄的和德國的君主立憲,不是英國那種真正的議會制度。與封建行政系統相似。跟中國土耳其和埃及的改革區別不大。


日本明治維新前,政治制度上最像歐洲,是別的東亞國家比不了的。


對當時的李氏朝鮮並不甚了解,這裡僅僅論述中國(大清)和日本。

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從甲午戰爭以後一直為中國人所關注。到底是什麼,使得這個中國人向來不放在眼裡的島國快速崛起為世界列強?而與日本同屬於東亞文化圈這一事實,又同時引發了對另一個令人振奮的可能性的思考:中國有沒有可能複製日本的做法,從而走向崛起呢?然而,百日維新的夭折和清末新政的失敗(以「皇族內閣」成立為標誌),又無情的粉碎了國人對「日本道路」的幻想。在一些人看來,中日差異不大,日本成功,中國失敗,大概是民族性問題,他們進而又得出結論,中國人奴性使然,不足以現代化云云……

日本的成功當然不是偶然的,但在當時的中國絕無複製其模式的可能。其原因,我認為正是因為日本和中國,以及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國家相比,與其說是相似,不如說差異性更大,而正是日本的一些差異性,推動了明治維新走向成功。

首先是日本的經濟,和其他儒家文化圈的國家,特別是中國不同,中國的主要經濟形式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同時土地的所有權是可以通過買賣和兼并的形式進行較為通暢的轉讓的。而明治維新前日本的主要經濟形式則更類似於西歐中世紀的莊園經濟,土地是由武士階層所有,地方上有向幕府宣誓效忠的大名,再由大名分封土地給武士。在這種情況下,土地所有權的流轉就自然更困難。

為什麼要提及中日兩國經濟形式和土地制度呢?很簡單,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經典論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基礎,導致的上層建築必然不同。中國較為自由的土地買賣,導致了一個現象:中國商人在經營獲利後,將本可以進行投資等行為的資本,大量的花費在了購買新土地上。再加上作為一個歷史悠久,面積廣大的農業大國,擁有和開墾更多的土地=生存競爭力的理念是深入人心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對土地的執著」。土地買賣必然伴隨著競爭,於是乎對土地的執著便越發深入人心,大量本來可以用於進一步發展商品經濟的資本就這樣被投進了土地里,投入了農業生產的擴大上。反觀日本,其本身的土地面積就十分有限,再加上較為嚴格的貴族土地所有制,擁有相對多餘資本的所有者自然就會更樂意把資本投入到促進商品經濟發展的行為中去。也正因為如此,明治維新時期大興的「殖產興業」等運動才得到了眾多響應,因為資本的所有者願意把資本用來進行投資和開辦工廠。而中國的地主們和一心想成為地主的商人們顯然對此興緻並沒有那麼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便是社會的流動性。這個因素說起來很諷刺,因為在今天看來,流動性更大的社會顯然會更有活力和前途。眾所周知,中國自隋唐以降實行科舉制,但日本卻並沒有實行這一制度(日本學界有觀點認為,這是由於日本在借鑒中國制度的時期還沒有能夠形成普及全國的教育的能力,具體來說是沒有那麼強大的造紙和印刷能力來保證知識的載體——書籍通行全國)。在政治上,中國因此擺脫了貴族政治,而走上了官僚政治道路,而日本則顯然屬於貴族政治。到了明清,中國的成年男性,大部分從理論上來講都有通過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來進入帝國政治系統,成為龐大的官僚階層的一員的可能性。既然成為既得利益者的方式已經十分清楚了,那合乎理性的選擇自然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因此在面對西方衝擊的時候,知識分子的第一反應自然也不會是去了解對自己沒有好處的「奇技淫巧」了。而在面對西方對帝國傳統體制的衝擊時,無論是擠破頭皮進入這個體系的官僚還是正在努力進入這個體系的知識分子大都必然會選擇對抗西方文化,維護傳統體制。這種情況下,政府內部縱使有改革派,其保守程度也恐怕是較大的,而且其面臨的阻力則更是不可想像。

日本在這方面,由於沒有實行科舉制,反而使得文化階層在知識的學習上相對更為自由,「蘭學」這樣的西方知識便更加為人所接受,這就為改革打下了基礎。西方勢力的入侵,在了解西方實力,卻又因為階層固化而上升無門的下層武士看到了機會,支持改革的勢力便有了相當的群眾基礎,而且是相對更加敢於突破傳統的一股力量。在這股力量的運動下,明治維新才得以實施。

最後還有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因素,兩國改革派對頑固派的手段。這也和兩國的政治傳統有關,在官僚政治傳統的中國,改革派和頑固派鬥爭的形式,大多數時候止步於政治鬥爭,都試圖通過打嘴仗,各種交易來為自己爭取皇帝的支持。這種鬥爭方式,難以對任何一方造成毀滅性打擊,往往是一方暫時得勢,很快人亡政息,另一方又登台(王安石變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國國內的改革派和頑固派,本質上又都同是官僚階層的成員,鬥爭自然是相對溫和的,誰也沒有掀桌子的打算和能力,這樣的鬥爭必然是很難出結果的,那麼頑固派必然會對改革派處處為難,改革的效力自然也就減弱了。而日本由武士主導的貴族政治則不然,下層武士不僅有掀桌子進行武力鬥爭的覺悟,而且也有這個能力,於是阻撓改革的幕府就這樣在武力鬥爭中失敗了,再也無力阻礙改革的進行了。

總的來說,明治維新這樣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國不可能發生,因為本應是這類改革的主導者的官僚階層缺乏改革的動力,改革派缺乏鬥爭的能力,這也就是百日維新改革派被頑固派屠殺迫害,清末新政立憲黨人最終轉投革命黨暴力革命路線的原因。結合中國的經濟形式來分析,其實最終歷史已經證明了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只有中國廣大的底層勞動人民,和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領導人民進行武裝鬥爭的中國共產黨才必然能取得中國革命最終的勝利╰(*′︶`*)╯


一說就透。很簡單,當年黑船事件開國日本,就是想培養日本成為軍事打手。你要清楚當年的局勢是如何,朝鮮是清朝的附屬國,也就是說朝鮮日後被割讓給日本,是日本跟清朝簽訂的協議。所以韓國根本沒可能維新,也就不談這個事了。

1840年鴉片戰爭,1853年美國黑船開國日本。這個先後的邏輯關係很微妙。有一種說法就是美國為了將資本和軍事技術輸出給日本,將日本扶植成為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代言人,從而與東亞的列強爭奪在中華地區的權益。那個年代,英法和沙皇俄國已經在中華有勢力範圍了,所以美國想插足,但是美國又不敢直接出面,和大英帝國、沙皇俄國、法蘭西共和國,去搶蛋糕,沙皇在中華北面,英國在印度有基地,法國在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有殖民地,這三個帝國都有前沿基地可以打擊中國,可是美國沒有,美國太遠。於是美國黑船開國日本,逼迫日本成為美國小弟,要錢給錢要技術給技術,日本人跑到美國和歐洲去學技術,美國訓練日本的海軍,大量賣給日本軍需物資,然後在日俄戰爭以及甲午戰爭中,為日本提供情報支持,日本一舉打敗了沙俄的艦隊以及大清的北洋水師,從而奠定了美國在東亞的利益基礎。就像它美國現在,武裝敘利亞的反對派,支持庫爾德武裝,為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做代言人,一個道理。

有帝國幫忙,而且是真心幫忙,當然明治維新30年就可以把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了。

大清倒是想學技術,人家都怕你大清朝崛起,誰也不真心教你技術,只賣你貨和武器,你當然只能洋務運動,仿造船隻艦隊火器,根本現代海戰的經驗和訓練方法都不告訴你大清的軍人,你當然打敗仗了。人家日本人打甲午戰爭,吃的是美國產的牛肉罐頭,我大清朝的軍人啃的是紅薯玉米,人家日本人穿得是正規軍裝,你看看甲午的電影,日本海軍軍裝穿得那叫一個帥,你再看看大清的軍服。


我不是來寫答案的,我是來多提供一點背景知識的。

日本雖然也屬於東亞-儒家文化圈,但日本的政治和社會跟中國有很大不同。

中國是皇帝制度,中央集權,而日本剛剛從封建領主時代過渡到中央集權時代。

這有什麼區別呢?

集權國家的終極追求是穩定,拒絕一切變革。無論是從權力結構上,還是意識形態上,從皇帝到庶民,不是被人揍得不要不要的,不會想到變革。

而日本處於變革期,從封建領主時代,變革的成本要小的多。


日本懂得重視教育,甲午戰爭的賠款拿出相當於一年全國選民人口稅金的資金改善教育系統。(其他大部分資金擴充軍備)鼓勵讓最邊遠山村的女孩(那個時候還重男輕女嚴重,一般女孩不能讀書)都能上學。

讓窮人迅速發達沒有用,讓窮人學到文化知識才是最有用的。

日本的人口基數和負擔也是不小的,對於他們的資源來說,是相當難的局面了。能走到今天實屬不易,值得敬佩。

你再看看其他島國-英國有豐富的煤礦鐵礦,北海還有石油。大部分沒有資源的島根本發展不起來,人才外流嚴重,或者像菲律賓,印尼國目前為世界的末流,貧窮至極。

日本的認真刻苦謙虛謹慎是真的值得學習的,沒有什麼是簡單的。就像她們誠懇的服務。我今天看到一個警察弓著身子聽一個穿著窮酸的女孩的問路(也許是迷路),另外兩個警察很關心的在旁邊,絲毫沒有怠慢。又如她們國家平常的服務,毫無怠慢,要是在我國你根本不會聽到特別走心的問候,比如你來了,你走了。她們是用心的,而且本身素質不低於你,卻可以對你謙虛。而國人那些服務者不但素質低於你,還擺不正自己。

要我說,還是不要急著讓窮人發達,好好發展教育,讓窮人腦子先懂道理和禮儀吧。不可能有什麼有錢才會有素質,這是屁話,有錢但是沒有文化只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我認識一些暴發戶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花錢,但是孩子的教育跟白痴一樣,成績學校墊底,爸媽還送貴族學校,出來看起來還是那麼沒有氣質,沒有禮儀,跟傻子一樣。這不是少數了,是多數給多少錢都還是這樣。文化的投入資金不需要特別誇張,像日本當年戰爭賠款三億多日元,但是就拿了一千萬出來發展教育。但是說明日本人很會「花錢」,規章制度細節制定的很好。

甲午賠款只有小部分用於教育但作用巨大

廣為流傳的「甲午賠款全用作教育」的說法,其真實比重遠沒有傳言中的那麼大。

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基金特別會計法》和《考試基金法》, 以甲午戰爭賠款中的1000萬日元及其利息充作發展普通教育的補助費。這筆基金相對於近4億日元的甲午戰爭賠款金額,只佔約四十分之一,幾乎是九牛一毛。

但即便只有1000萬日元,也相當於日本全國70萬選民1年繳納的稅金了對於日本教育的推動作用依舊不可小視。如,在1900年度預算中,日本政府從教育基金撥款50萬日元用作市鎮村立小村的設備費用及教育獎勵費,並於同年在第十四屆議會上通過「市町村立小學教育費國庫補助法案」,其預算總額達100萬日元。這樣,持續多年沒有解決的教育經費問題,終於開始落實。

事實上,也正是甲午戰後的一段時期,日本近代教育開始突飛猛進。從1896年到1900年,日本創立了京都帝國大學,擴充了東京圖書館、設立了第二高等師範學校,第二高等學校、高等工業學校、高等農業學校等。

從學齡兒童就學率來看,這個數字從甲午戰前1893年的58. 7%提高到戰後1896年的64.2%, 而到1900 年修改小學校令當年更猛增至81.5%, 到1912年便達到98.2%,幾乎完全消滅了文盲。而中等、高等教育, 特別是職業教育,同樣發展迅猛,到大正時代日本已完全稱得上與經濟強國相稱的「教育大國」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昆明買東西論公斤?
冷兵器時期的知名戰陣都有哪些?
拿破崙和希特勒對俄發動進攻並招致失敗。 是戰略眼光出現問題 還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原因?
歷史上,猶太人真的是像一些電影里描寫的那樣,任憑納粹宰割,沒有任何反抗嗎?
韓愈在祭十二郎文里說他三個哥哥以及父輩全部在壯年去世,而他的侄子也很早就死了,他們家族是不是有遺傳病?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文化 | 明治維新 | 洋務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