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上學從開蒙一直到科舉,學習的書籍或者接受的訓練的順序是什麼?
這個問題挺有趣,我來答一記……不過我只說清代的
先說結論。如果廣泛閱讀清代家訓或者年譜,可以發現各個書香門第,其實都有自己家讀書的特點。比如說很多朋友提到「三百千」,很多家族對這三本書就有著不同的看法,比如說某家就說三本里只讀千,有的就說三本里只讀三。所以說各家習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旁的不說。我說一個比較具體的。
我內親一家是清代有名的科舉世家,從清初到晚清,號稱「代有聞人」,十代九進士。他們家在晚清留下過一張單子,大概就是所謂家學流程。單子雖然不方便發圖上來,但是可以大概總結一下,不過其中書籍很多都是清中葉的。家學內容:
學齡前由內親內眷(姑、姨、姐)開蒙,教「字型大小」(即單字的大字)。【註:似乎別人家也有父母教的,但是這家只讓內親內眷教。】
六學入家學
念書:
六學開始:《三字經》、《小學集解》、《龍文鞭影》、《幼學瓊林》。八歲開始:四書、《孔子家語》、《孝經》。十歲開始:《詩義折中》、《書經圖說》。並開始學對對子與綴句,進而詩賦。十二歲開始:《周易折中》、《禮記》、《春秋》、《爾雅》、《說文》。十幾歲開始:《古文觀止》、《古文釋義》、《文章軌範》、《古文筆法百篇》、《古唐詩合解》、《賦學正鵠》、《駢體文鈔》、《六朝文絜》、《昭明文選》。再之後:前三史、《資治通鑒》、《通鑒輯覽》、《綱鑒易知錄》、《史論》。習字:
六學開始描紅,用自家某代祖先特製的四孔格,共三十二字。八歲開始小楷行書:先選《詞林二妙》中一家學習,再臨唐晉小楷。首先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
「古代人上學從開蒙一直到科舉」的教育————畢竟成熟完整的科舉制度實在明代和清代確立的,加上個人主修的史事主要在清代,就姑且把「古人」限定在清代,也用清代史事來舉例了。
「學習的書籍」——————主要是作為國家意識形態載體的五經及其衍生的各種用書。請看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豆瓣),是一部很典型的教學大綱。
本答案以清代家庭教育比較正統的漢族讀書人子弟為例說明,因為這個最為常見。(將家子弟另外有一套培養方案。還有些特殊出身的讀書人比如滿人考翻譯科的,學習的內容也不一樣。)
所以這個題目暫時改寫成兩個小問:- 清代教育質量比較好的省份的童生考上秀才和舉人之前的訓練流程·是什麼樣的?
- 相關用書有哪些?
這樣回答起來,時間段容易鎖定,而且和現代人的知見範圍比較接近容易理解。
再次嚴正吐槽:諸君提問時務必說明時間和地域,拜託至少時間分一下上古中古近古,人群說明一下階層。不要一水兒「古代古代」的。清代教育質量比較好的省份的童生考上秀才和舉人之前的訓練流程·是什麼樣的?
一個家長教育觀比較有追求(就是說至少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儲備文官,不只是考上就好)的小孩,是這樣培養的:四歲發矇認字,用《千字文》等蒙學書籍。
認了字,開始讀《孝經》、《大學》、《中庸》,建設基礎三觀。每天先溫習舊書,能背誦串講則過關,舊書溫完,上新書。背書的方法請看17天搞定GRE單詞 (豆瓣)(我真的沒騙你!原理是一樣的,關鍵是執行,不是所有家長都能下這個狠手的。)其次《論語》《孟子》,建設深度價值觀和人生觀。七八歲左右要過學、庸、論、孟四書關。先讀孝、學、庸,後論、孟,這個先後順序一般不能顛倒。接著過五經關:《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左傳》,建設高階世界觀。這些讀完差不多就十五六歲了,可以去試試考秀才。個別奇葩會專攻一下禮學(把《周禮》《儀禮》都讀了)或者專攻春秋學(《左傳》外再合讀《公羊傳》《穀梁傳》)所以那種某清代名儒十幾歲就遍讀十三經的說法,只要這個學生比較勤快,家裡看得緊,不冶遊浪費時間,是很正常的。但是,家裡要管得足夠緊,對於沒有讀書傳統的人家,或者家長光掙嚼裹就不容易的人家,真的太難太難了。
另外,現在人不流行包辦婚姻了,少年時還得額外花時間去早戀。那會兒可不用太擔心泡妹子的問題,家長會在他的交際圈內尋找的,一般是親戚朋友家的妹子。比如,要是你舅,或者姑父的學問好,比你爹好,這門親多半就結下了。然後就跟著外公、舅舅和姑父讀書吧,訂了親會對你好點兒,還省得另外找人生地不熟的老師了。
(是不是非常眼熟?現在家長送娃進學以後,還要想方設法把小孩塞到名氣大的有關係的班主任的班上)沒考上功名想見未婚妻?看看人家陶澍前輩(此處有推薦讀物印心石 (豆瓣)。日常生活:
先帶背書,背通了才能上新書。講解新書時,普通老師會給你講經書的朱熹註解,文藝老師會給你講經書的漢晉舊注和唐人義疏,二逼老師會夾帶點私貨講講國朝和前朝大儒的議論。至於教科書,如果你是書院學生,不一定要自己家裡買套書,政府給各州縣書院都分發這套教材,可以到書院里去看的。再說了,沒有書可以去抄書借書蹭書啊!(汪中在此舉手:我還是在書鋪子里蹭書看自學成才的呢。)書背完了,年紀小的小屁孩念對句;大孩子要學寫詩(因為無論考秀才舉人進士,都要考試帖詩的!規定很嚴格,要專門訓練,背韻部、歷代名作)那些蒙學小書之類其實是教人從淺到深學寫試帖詩的。為什麼以前科舉要考寫詩而今天不考?試帖詩格式既然有定規,考官細讀一下還是能批改得過來的;當代高考的考生那麼多動輒幾十萬,改格律詩改得過來嗎?
還有一些特殊小技能,比如:
記住本朝的諱字(皇上的名字和同韻部的字,用了同韻部的字考試時也要被斥退的),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麼寫(例如,知道提到「天神」「上帝」時要抬幾格,提到「皇帝」和「朝廷」分別要抬幾格)。寫一手圓筋光黑大的小楷也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別是會試和殿試。反面例子:龔自珍因為字寫不好沒能進翰林,恨得不行。正面例子:乾隆朝某年狀元秦大成會試倒數第一,因為房師的囑咐苦練寫字,居然殿試逆襲掄元。
讀經是輸入的話,寫文章就是輸出。記得以前看過的資料中,正式開筆寫文章(就是學做「制藝」),智商正常的同學,在十二三歲以後可以達成這個人生成就。個別十歲前能寫文章寫詩的小朋友,大家會目之為神童。
下面是選修課:
小學(四部分類算在經部,但其實不是經學,是經學附庸,比如《說文》《爾雅》),子學(常用的是《老子》《莊子》《韓非子》《荀子》),和史學(前四史和國朝故事)。有追求的同學還是得學,因為越是高級別的考試,越要考策論甚至當朝政事!(前朝末代探花商衍鎏先生說了,這種時間緊迫、書寫繁重、打腹稿時間有限的變態考試也有應付的辦法,就是提前分門類別押題,然後各題目預先擬個底稿,再寫點套話。是不是有考GRE作文的既視感?但無論如何總得有點料在胸中才能寫得來腹稿吧。)數學?是重要選修課(文科生請勿抱僥倖心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簡單的平面幾何總要的,不然經書中涉及計算的部份怎麼辦?再高階一點的,下面請聽題:問:揚子云不讀非聖之書。聖之訓通,其能成一家言者即聖也。諸子之學,亦宜涉獵。……天文之學,古重占驗,《黃帝》、《巫咸》、甘、石 《星占》 何不見於 《藝文志》?
《靈台秘苑》、《開元占經》 猶可循覽歟?
這是孫星衍在山東學政任上出的觀風題。
(觀風題性質類似於現代的高考模擬題,省學政大人到屬下各縣巡視所出,秀才在考鄉試前都要做。)這個還不夠酸爽的話再來一個當時文風最盛的省份的鄉試真題,不是上面的模擬題了: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凡見於經傳者,其詞可舉歟?
眾星之名有以國與人為名者,有以官與爵為名者;中星之義,有以午為中者,有以未為中者,其故可考歟? 占天以二十八宿為綱維,分度以赤道為則,而唐一行考四宿分度與古不同,至宋皇祐初又與唐異,紹聖間惟有四宿與舊法合。《宋中興天文志》 雲「黃道橫絡天體,列宿躔度隨歲差而增減」,顧有謂五十年退一度、百年退一度者,有取前二說中數謂七十五年退一度者,又有謂恆星東行、歲本無差者,其說可詳歟?句股算術,西法較古術為密,言天得諸實測,言算取以捷法,如平圓渾圓、八線三角,其詳可推歟?後有取古法 《九章》 句股測量與新法相較者,且有以西術易 《九章》 者,其要可稽歟?伏讀 《御制數理精蘊》,通中西之異同,闡天人之微奧。宜何如悉心研究,以襄敬授人時之至治歟?
這是嘉慶九年江南鄉試的第三場,經史時務策論體第三道,共六個小題,都做完才能給分。那一科的解元叫李兆洛,賞拔他的考官叫張敦仁。
物理的話考到的概率同數學,建議改用「博物學」這個概念,《詩經》、《爾雅》、三禮裡面很多有關內容,所謂「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基礎教育是開蒙到你考上秀才為止,執行者是家庭教師或者私塾(第一階段)。
高等教育是你成為秀才到考上舉人為止,執行者是縣立書院和私立書院(第二階段)。考秀才和舉人,訓練目標是寫制藝、試帖詩、策論。在清代的話,一般人參加科舉考試,考到舉人就妥妥地夠用了,個別文風不盛的邊塞之地,本縣能有考上秀才的考生就算勝利;會試和殿試真的只是少數人的事,不要以為全國生員都鐵了心要成進士。一部份沒有經濟壓力的舉人(稱貢士)進京參加會試,這類考試性質是選拔有正式編製的國家公務員,不需要再專門接受教育了,只有臨考前的補習(第三階段)。會試通過,成進士之後,才能衝刺高級政務官,不是進士出身,想做高官,非常困難。考會試和殿試,則專門訓練策論和書法。
相關用書有哪些?明代主要是用國家官修的《四書大全》《五經大全》《性理大全》當基本教材。有明一代,治經取士,幾乎都以這套教材為根本。不過,後代學者們考證出來《大全》是抄襲元人成書,不但違反學術規範,而且有學無根底之嫌。考生也不認真讀四書原文,而是記誦經注,預先成文以備場中應試。簡直和現在的高考考生猛背一堆《讀者》《青年文摘》風格的範文預備高考作文一樣,對學養沒什麼好處。因此顧炎武吐槽:《大全》出而經說亡。
《四庫提要》批評是:
《大全》出而捷徑開,八比盛而俗學熾。
另有選修課教材若干。《大明會典·學校》:
國家明經取士,說書者以宋儒傳注為宗,行文者以典實純正為尚。今後務將頒降《四書》、《五經》、《性理大全》、《資治通鑒綱目》、《大學衍義》、《歷代名臣奏議》、《文章正宗》,及當代誥、律、典制等書,課令生員誦習講解,俾其通曉古今,適於世用。
所以就不要批評當時考試不關心時務了!當然實際討論政務時,是筆硯黨還是真的能幹事的,那就兩說了。
大清則稍微講點學術道德,雍正朝開始海宇平定後,另外編了本朝新定教科書。比如三禮類用欽定周官義疏(2冊) (豆瓣) 、欽定儀禮義疏(2冊) (豆瓣)、欽定禮記義疏(3冊) (豆瓣),這是《欽定國子監則例》里規定過的教材,不是說唐人疏比較綿密,宋人說義理可觀,格調比較高,你就能隨便用,不是這樣的!
暫時就這麼回答吧,還有啥新的的以後再補。在十三經之一的《禮記》中,對這個問題有著清晰的解答:
《禮記?內則》說,六歲,教以數目與四方之名;八歲,教以禮讓,示以廉恥;九歲,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歲,離開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師學習"書計"(文字)、"幼儀"(奉侍長者的禮儀),以及有關的禮的篇章和日常應對的辭令;十三歲,學習音樂、誦讀《詩經》,練習稱為《勺》的舞蹈(文舞);十五歲之後曰"成童",練習稱為《象》的舞蹈(以干戈為道具的武舞)、射箭和御車。經過七年學習,也就是到了二十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的基礎,而且血氣強盛,身體發育成熟,能夠獨立面對社會,《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時可為之舉行成年禮。成年後則更高層次之學習。
雖然說科舉制是《禮記》成書之後才出現的,但是根據現存文獻來看,後世的官學、私學,無不以此為基準。
喜歡此類話題,可以關注這個二維碼賬號,裡面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
每個人自六歲可識字起,古人把每十年劃分一個階段,六至十六歲,十年誦讀,利用其記憶力應背下一些經典;十六至二十六歲,十年講貫,利用其心智邊讀邊研究,加入思考;二十六至三十六歲,十年涉獵,利用其閱歷廣泛多讀雜書,學文科的不妨讀些理性書,學理科的不妨讀些文學書,鍛煉自己的形象思維,邏輯能力。三十年讀書如此堅持下來,必然會懂得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之路因為讀書,雖窄猶寬,雖崎嶇也平坦,即便一生清苦,依然會樂趣無窮。
答一記個人覺得「三字經」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反正不學弟子規
古代學習文化知識並不是要將你培養成鴻儒大家,而是要教會你如何寫八股文換取功名。學童由啟蒙開始即為八股文作準備,一般先讀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由於八股文要求對仗要引用典故,所以可能還會讀聲律啟蒙、幼學瓊林之類的書。下來是最重要的一本書,朱熹的四書章句,不僅要背誦正文還要背誦朱熹的註解,因為四書其義幽微,各人有不同的解釋,必須統一起來,否則難以閱卷。
下來讀什麼書呢?沒了,是的沒了。
沒有史記漢書,沒有莊子道德經諸子百家,沒有廿四史。前幾個答案的最大問題是嚴重高估了古代文化人的水平,實際上除了極少數大家根本不可能有人讀過那麼多書。古代的應試色彩比現代還要強,現代高攷就算沒攷好,也有不少出路,古代若家裡沒有背景,科舉又沒有攷好,只能回家種地,全部的學習都是在為寫八股文服務,古代讀書不易,百衲本史記,現代只用二冊書,但在古代要用一個大箱子去裝,普通人家也買不起。
寫八股要求「入口氣」,即模仿古人口氣。說理引典只能用秦漢以前的典故,秦漢以後的自然不必讀,只要熟讀四書就可以換取功名,五經不必讀,諸子更不必讀,中國古書雖多,不讀等於無。康有為在《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說「巍科進士翰苑清才不知司馬遷范仲淹為何代人漢祖唐宗為何朝帝者」說的就是這件事。總之古人讀書很少,即便文化人也如此,盲目開書單不可取。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這個回答好……
推薦閱讀:
※有哪些比較好的史學史書籍?
※應該怎樣評價中國古代的和親政策?
※什麼是府兵制?什麼是募兵制?
※為什麼唐代不叫李代宋朝不叫趙朝?
※唐代的藩鎮割據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