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人會有地域情結?為何它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感?

如兩個人初次會面時如發現來自同一個地域會有親近感,在知乎這個網路社區里也會有層出不窮的某個地域的「知友聚會」。


1 因為「群內」「群外」觀。2 因為「曝光效應」(亦稱多看效應,屢見效應)3 臨近效應

群內群外:人類有差別對待「我們」與「他們」,同類與異類的傾向或說本能。 一個實驗中,實驗人員給實驗對象看現代美術,然後將他們描述為「康定斯基愛好者」與「克利愛好者」。而其實這都是騙人的,給他們看的畫都是隨機產生的。然而「克利愛好者」就認為自己與其他「克利愛好者」更相似,並願意為該組分配更多資源。區分我們和他們其實非常容易。同樣的現象甚至僅僅用投擲硬幣分組的方式就能產生。 (參考耶魯大學公開課:心理學導論第十五課:人們中的人·道德) 這種本能導致我們狂熱的認同某個球隊,導致我們效忠某個群體。同一個地域之內的人們會有許多可供選擇的相似處,比如相似的語言、相似的飲食習慣等等。

屢見為歡:單純看到某事物的次數就會影響我們的偏好(即使是潛意識中的)。比如我可以給看許多你不懂的語言的單詞,然後再混入新的陌生單詞並問你你喜歡哪些單詞。一般人都傾向於選擇之前出現過的,即便此時他們已經記不住看到了哪些。(參考耶魯大學公開課:心理學導論第九課:進化,情感,理性與愛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開課-親密關係)這大概是因為能活到今天的動物都是喜歡身邊熟悉的,對它威脅不大的東西,而對於突然出現的某隻沒見過的昆蟲、野獸會產生警惕。不必多言,某地的長期生活必然使人們對那裡的事情更為熟悉,從而增進積極情感。

臨近效應:這個效應有點顯而易見的有點廢話:人們在紐約市做過研究,因為在那裡因為方正的街區你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個人與另一個之間的距離。而如果你讓他們指出他們的戀人、朋友都在哪兒時,你會發現越近的地方親近的關係越密集。當然,其他因素均等的情況下。(參考耶魯大學公開課:心理學導論第九課:進化,情感,理性與愛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開課-親密關係)


連狐狸都會因為和小王子的友情,從金色的麥浪聯想到小王子的頭髮。對於人而言,主要是那些地方讓我們因為那個地方產生的記憶發生了共鳴啊!


任何一點類似都會讓人產生鏈接感。

比如黑頭髮。

比如黑皮膚。

比如都是單親家庭。

比如都是獨生子女。

只是在中國人口大遷徙的背景下,地域認同感更容易發生。


如果你在一個地方生活過,並且有很多開心快樂的時光,這個地方就和開心快樂建立了聯繫,還會讓你覺得安全,遇到這個地方的人會不自覺喚起開心快樂安全等體驗;

同時因為來自一個地方的人你們的認知和體驗里會有共同點,也會覺得這個人會跟你是有相似部分的,這會導致親切感。

但你如果你在那個地方有很多痛苦經歷的話,見到那個地方的人就不一定覺得親切了。


就跟你到了國外看到中國人會感到親切一樣


有「老鄉」這個名頭就夠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哪個地域能被包容就就在哪裡


地緣政治的微觀縮影


因為在內心裡我們渴望獲得安全感或信任感,作為老鄉,你們的生活方式可能相同,這會促使你更加信任他們,並且認為他們是自己人,爭取出國見到中國人特別親切一樣,不會有陌生感


地域情節多半來自於經歷,比如出生的地方,上大學的地方,結婚的地方。這個地方會因為個人經歷而使心靈烙上深深的印記。比如關外對於席慕容,楚國對於項羽。如果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有相同的地域情節,首先他們有了共同話題,類似的成長經歷,因此而親近熟稔。更容易產生相同的情感


推薦閱讀:

我人品是否有問題?看到ipad密碼··
什麼是人際交往中的「被動攻擊」?如何應對和避免?
人類社會和叢林法則有什麼關係?
怎麼樣的三觀才是正確的?
Indi Young的用戶心智模型是怎麼做的?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地域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