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大學?
1.你為什麼讀大學?
2.你認為:Why people attend college?參考答案:1.我沒有太多心思思考,我忙著功課呢,大家都考我能不考嘛。另外,高中時我讀了幾本成功考上清華北大之類的山寨書,大抵憧憬著大學的講座、圖書館、自由討論。2.讀大學可以有更好的工作;也可以在專業上有所深造。
其實一開始我就不認為大學是個專門學習專業知識的地方
這也是大學和技校的區別大學給你的更多的是一個緩衝的空間在你完全踏入社會之前給你的不成熟一個成長的機會在大學裡我們還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你還有本錢犯錯
如果說在大學裡犯錯是摔傷那麼在社會上犯錯則有可能掛掉我們輔導員說把錯誤都留在我這裡然後強強壯壯的走出去還有在這幾年積累下的經驗、知識和人脈在以後的歲月里都是一筆無比巨大的財富此外
上大學也是一個珍貴的經歷除了豐富多彩的生活這裡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相對頗有高度的平台讓你看世界
比社會少了那麼一點點世俗多了那麼一點點理想主義在大學裡你會讀到各種各樣的書你同樣會見識到各色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價值觀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構建出自己的哲學體系然後你就會慢慢看清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先寫這些吧 今天又是一年高考日 高考的童鞋們加油啊因為現在大學不難上
一個是讀大學成本不算高
一個是讀大學的人多,准入門檻不高這兩點就決定了會有很多人讀大學,而很多人讀大學又導致了大學文憑的貶值
其實現在大家說起大學生,已經不像父輩那時那麼值錢了
就好像考駕照一樣,現在那麼多人去考,你不去考或者考不到反而會被人笑話,或者自己覺得不如別人,這個時候就要問why not了
為什麼不讀大學?簡單說,為了讓你在社會上立足。(你連本科學歷都沒有,在中國這種人口福利的激烈競爭社會上必然會感到立足困難或者不夠穩定)。
從人的成長來說,中小學的知識,是基礎知識,預備知識。但是要從事專業領域(尤其是理工科性質)的工作,只有大學裡才開始教你專業知識(大一是籠統的通用知識,大二是學院範圍通用知識,大三開始是專業知識),所以你要在某個專業工作,就需要大學的學習。即,只有經過大學的塑造,你才具備成為專業人員,職業人員的可能。研究生階段主要是為那些有志於科研,想為這個專業做出貢獻和研究的人準備的。剛剛看了《一年級大學季》又想起了大學生活。想起了美好的青春歲月,真的,在我的記憶里,高中時代是我這輩子最努力的三年,大學時代是我這輩子痛並快樂著的四年。很難說,我學到了什麼,具體掌握了什麼。我們讀大學應該是掌握你出社會的一些公共技能,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工作,這些東西還是很重要的,如口才、交際能力、學習能力等。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在糾結於讀大學為了啥?包括我在大一時也一度懷疑讀書無用論。
最後只為了那薄薄的兩張紙嗎!?
當初剛進大學的時候有這樣想過,畢竟只是要的是一個本科文憑。當我度過了大學四年的生活後,想法卻完全顛覆了。
開始因為沒有糾結出來一個結果,果斷放棄這個問題了。畢竟畢業還遙遠,今朝有酒今朝醉啊。
然而,就在8天前我畢業了。
一路南下,做不成北漂成功當了廣漂一族。
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從事的工作剛好是自己喜歡的了吧。但是,歡喜背後是憂愁。
我不再是學生了。
縱使萬般留戀生活了四年的一切,也要告別熟悉的一切。開始進入職場,升級打怪ING……
墨跡了這麼久,還不開始進入正題,這個學長也忒不靠譜了吧。OK,現在到我的大學時空享受一段折磨之旅。
要讀書
你這不是廢話么?讀書!讀書!讀書!不讀書讀你呀!!!也許,你和我一樣正在吐槽自己學校都木有一個像樣的圖書館,好么。的確,這個,我已經吐槽了四年。
即使這樣,我還是在臨時書庫借了400多本書。大學三年在校時光,我開始給自己的目標是800本,很遺憾沒有完成,加上自己買書來讀差不多50本吧,這是我20幾年來讀的最多的階段了。你。想必也是的。過去的那麼多年哪有時間去讀。
NOW,你有時間、有機會、有資源去讀了。
別再以圖書館為借口了,我們學院的圖書室圖書大多很有年代感。我記得借過一本《挪威的森林》已經變黃了,我一個朋友笑我,借來一本黃書,是的。村上君寫的很黃很暴力。
另外一個選擇,網上電子書、紙質書很便宜,甚至不用錢就可以獲得,相比國外的圖書價格,我們國內真的實惠的太多了。
5月份要出來找工作的時候,在9、10棟跳蚤市場賣了一部分自己買的書,很心疼,沒辦法太多了帶不走。我還在擔心賣不出去,結果一下子就一搶而空了,這說明我們學院的學生還是喜歡讀書的。喜歡讀的,繼續讀。不喜歡讀的,現在也不會去讀的。或許,你看的我這篇廢話的時候還一口一個「我擦」呢。沒關係,我真是湊字數的。
讀了那麼多的書究竟有什麼用?讀了又不會記得?就算記得也不會用?
這三個經典問題每一個讀書人都會遇到,也會這樣子問。微博上有一個很好的答案,那就是歲月大浪淘沙後,淘去了那些糟糠,那些華麗的肉,變成你骨子裡的東西,我叫她為氣質、靈魂,你有別於非讀書人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本人高中酷愛文學,還創辦了一個文學社團。總喜歡唐詩宋詞啥地,總覺得自己寫不來這些名句,就怪這些古代人把好詞兒都給寫完了,所以,我就原諒自己了。嘿嘿。
我希望,你可以讀到自己喜歡的書。小說、傳記、勵志文章都好。雞湯別看多了,我就是看多了,總寫一些看似勵志別人的話,每每傷心難過時分就會去翻以前寫的說說、微博然後再次難過,一時半會不會好。
我不會像那些官方大學給人推薦人生必讀幾十本,沒有人回全部讀完,能讀完基本就已經很好了。達到心靈共鳴,就達到了和作者對話的階段。我有兩個偶像,一是韓寒,從高中時特別崇拜他,覺得他比較牛X,額……不是從《三重門》開始,而是從追他的博客開始。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在大學才開始看的。後來他不再寫了,後來的後來,國民岳父拍電影了,微博下面的一口一個岳父讓我大笑。
另外一個偶像是劉同,他就是那種奮鬥的青年偶像。他的那種崇拜是感同身受,一樣有過迷茫,一樣有過掙扎,然後堅持下去。他給你的那種力量,是他曾經歷過的酸甜苦辣,給你能量,激活你想像(好像在做廣告)。
大四在廣州實習,浩瀚的廣圖是我周末的必去地方。在那裡可以借好多好多書回實習單位讀。
哪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讀書?還是那句經典……,這就跟你讀小說看電影一口氣看完一個道理。你自己會有答案的。
我一直覺得我和別人不一樣!後來,我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也說我和別人不一樣。
可能我讀書少,他騙我。
要活躍
大學,是個開放的地方。有班級、社團、學生會各種平台給你機會。很多人都在這裡找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關於,這些平台沒有太多說的。因為,社團已經說很多了。
在一個圈子,要活躍起來,即使你不想這樣。但你不能像許晴那樣在節目中的那樣「任性」是不?!雖然我懂她的那種性格,那樣的感受。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從各個角度包容你,理解你。
我所說的活躍,不是嘰嘰喳喳,不是事媽,哪有事情哪到的那種人。
是那種多參加班級、學院活動的那種人,即使你不在乎學分,不在乎畢業證啥地。我當時參加活動很多是沖著學分去的,後來參加次數多了感覺這樣的活動其實給你的東西不僅僅是學分這樣的一個量化。潛移默化間,你認識很多人,也被很多人熟悉。
我經常走在路上很多人和我打招呼,我都不認識他/她,心裡都在說他是誰呀。然並卵。這種明星似的錯覺的確沒啥用,可你不認為這是一種推銷自己的好手段么?!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銷售,朋友圈裡賣鞋子、面膜、還有耗子葯的,最懂得人的重要性。
我這樣子說,不是讓你傳銷去呀。記住。
通過活躍,你會收穫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特別是性格方面,都說江山易改……,我就不信你中秋晚會唱了一首歌,即使是合唱串燒,元旦晚會表演個小品,畢業晚會跳了一場廣場舞。你會玩不嗨???
在大學四年,可以不拿獎學金,不當學生幹部不入黨。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玩LOL,可以追韓劇。但一定要記得從小我世界裡走出來,擁抱學校幾千畝的空氣。
我是那種自黑,只要帶給別人快樂就好。於是娛樂他人也就娛樂了自己。通過社交媒體,我可能展現給別人都是快樂的回憶,沒有痛苦、悲傷。怎麼可能?男生一個月也會有那麼幾天來大姨夫的,脾氣暴躁。好在通過讀書、活動、兼職來排解。
我不知道我這種性格是不是叫外向開朗。反正我簡歷上是這樣寫的。沒有顏值爆表,沒有八塊腹肌,更沒有土豪金,做不成高富帥,當了逗比挺好的。
我希望你接下來的大學時光,也如我一樣快樂地接受生活,勇敢地去參加各種活動吧。
不要等到畢業了始終是一個宅到連自己班級的同學都不認識啦。
要旅行
一直到20歲第一次離開家,獨自提著幾個包,特像小小的農民工去城裡打工,不過我去的地方不是北上廣,是一座大一時被俺稱作為「雞鳴狗盜」的衡陽。
永遠不會忘記拿著一張31小時的火車站票站到了湖南,更不會忘記小身板晚上睡在硬座座位底下的情景,晚上,睡覺不能翻身差點憋死。
這算是第一次出行吧,沒有目的地的風景,只有沿途火車慢時光……
真正旅遊要從大一和7個小夥伴去爬衡山算,相互了解,相互接納。一起出去玩的機會特別難的,你不僅可以了解別人,還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怎麼感覺花少了)。那次,只花了200多塊的旅遊活動,對我以後出去玩影響特別大。那相當於我的一大步呀!
旅行的意義?你可以去看旅行的書或者芒果台的花兒與少年。
我只能分享給你,在路上你會碰見各種人各種奇葩事情,然後增加你裝逼技能以及旅行體驗。
旅行,是一個被大眾所玩壞了的詞兒,從動詞變成名詞
世界那麼大,你不想去看看?人家老師都辭職了。
旅行,時間+金錢+小夥伴?
都有,最好。
沒有,也可以。
有幸每年都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有自己獨自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
北京,算是我逛盪的地方次數最多了。每年在這裡轉車都會好好玩上幾天再回家,誰叫我順路呢。北京還差一個好漢長城留給下次旅行。
登山,看海……各種旅行目的地,給了我們選擇。
大學時代,沒有去過太多地方。
每到過一個城市,都有過很多逗比的故事。
在這裡分享幾個小故事。曾帶領小夥伴在南昌的公交車上坐反車,投錢沒進去遭司機嘲笑沒有後來小孩子投de順利;曾站在北京城的中心點看紫禁城的那次坐地鐵刷卡,沒出來被北京大媽嫌棄;曾和小夥伴們在鳳凰古城澆成落湯雞;曾來過一場說走就走的櫻花雨;曾為了省錢而住青年旅舍到現在喜歡上青旅客棧文化……
等待下一次的重複。
也是,下一次出發。
大學旅行總有大把時間!
缺的是錢!錢!錢!
我也是,
所以我會去做兼職賺錢去旅行
後來,實習有了機會每個周末在廣州跑,看我不熟悉的嶺南風景。再後來有了津貼可以坐的起飛機,特別享受起飛階段的心跳。那時我給自己一句話,以後一定要坐飛機坐到吐。在路上的一切,從你出發時就已開始。
旅行即學習,生活需要旅行來調劑。
失戀了可以去旅行,高興了也可以,放假了也可以。每個人都在說旅行,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懂得旅行的樂趣在哪裡。
或美食、或風景、或文化、或帥哥妹紙。
在我看來,大學生還是先觀世界吧。
攢夠錢就出發!
對我來說大學有兩個遺憾:一個是沒有女朋友……你懂的哈,另一個是計劃泡湯的畢業旅行。
人生,總會有遺憾給你,激勵你努力在未來完成。
我很感激心靈和身體總有一個時刻都在路上。
好了,學長就啰嗦到這裡了
讀大學,遠遠不止要這些。這些,只是寫給你們一點談資,寫的不好只當個樂呵。
大學之道,在於你如何去做,光想是沒有用的。
願你,不是那個奔波在N點一線上的考證王;
願你,不是那個只知道宅在宿舍床上的高富帥;
願你,不是那個看個韓劇一哭哭一年的白富美。
唯願你,做好你自己。
珍重。
青春是很短暫的,我們把四年時光放在了大學,很多畢業的學長學姐都會告訴學弟學妹要好好珍惜大學時光,因為曾經錯過了很多,在最後離開的時候總會比較傷感,懷念生活過的地方。沒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犯賤的說捨不得,即使難吃的食堂,即使體育課竟然還有武術這一說,即使還有坑爹的早晚自習。
珍惜你剩下的光年,無論幹什麼都好,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
廢話三千,不如一杯冰鎮可樂來的痛快。
讀大學就是為了讓你才明白這些道理:
1、你喜歡的人對你說的誓言很有可能成為一坨屎。有些人很天真,以為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很簡單很容易,更願意選擇相信「永遠在一起」、」就是愛你「等等的P話。在大學裡任何一對情侶都會說出這樣的話,這些話說出來總是那麼容易,可到最後不是男孩放棄就是女孩放棄,然後賦予這種行為很多客觀因素,諸如」物質女「」屌絲男「」異地戀「什麼的。當你在大學裡經歷過痛苦的分手過程以後,等你走進社會,就不會那麼相信這樣的話了!在大學裡談一段真正的戀愛,你就會明白誓言是什麼樣的東西了。我身邊那些曾經嚷嚷著永遠在一起的情侶們,沒有一個堅持到現在,即便有,兩個人也是以扭曲的狀態相處,讓人看到不到未來。上了大學你才會明白什麼樣的愛情更適合你!
2、你學的知識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但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過程是你終身受益的。大學畢業以後誰還記得高數線代每一個定理的證明過程,你連高中學的」銅和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配平是38324「這樣的化學知識都會忘的一乾二淨。但是當你在大學裡面對不理解的事物,努力建立與你認知相匹配的聯繫的時候,那過程是會影響你一生。設想一下,老闆問你該如何提高公司業績的時候,上過大學的你起碼會知道業績反映在財報里,看財務報表的哪些指標反映了業績,以及那些指標之間的聯繫,然後提出一些能夠改進這些指標的建議,這樣老闆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你的飯碗也就保住了。如果你將這個問題拋給高中生,你可以想像一下他的答案。努力想一想,人生存的方式不就是解決一個有一個問題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你可以在大學裡學會的!
3、大學裡你對別人的態度和方式,極有可能就是這個社會對你的方式。大學會賦予每個人一個角色,你會不知不覺的選好你自己的角色,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角色並不適合你,最幸運的是你還有時間調整,因為大學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一個進入社會的緩衝期。例如有些人在大學裡總是自命不凡,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目中無人,如果繼續下去,不去虛心學習別人優點的話,他只會被社會無視。有些人在大學裡總是過於自卑,如果他不及時調整好狀態,回複信心,那這個社會只會令他更加渺小卑微。選擇一個適合你的角色,能夠帶給家人朋友快樂的角色,這是你在大學裡的必修課!
所以,上大學最重要的收穫就是一種經歷,通過這種經歷,讓你明白你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該有什麼樣的能力,你該如何看到這個世界。
好好考試吧,考個理想的大學!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為什麼一定要找一個好工作?為什麼一定要做那些別人看來體面卻自己並不開心的工作?說實話:我進入大學快大半年,或許,我正在慢慢領悟大學的價值,當我一個人每天在圖書館看書,看公開課,學習,刷知乎時,當我一個人走在去食堂,去教室,去操場的路上上,我就一直在想,如果,現在我不讀大學會怎麼樣?我是農村出來的,幾乎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現在都已經在外面打工,注意是打工,每天在空間里發一下抱怨工作的說說,休息日就像暴發戶一樣或聚眾賭博,或飲酒作樂!每次回去聚的時候,他們嘴裡面談的只有兩個東西,女人,錢!於是,每次,都感覺自己和他們生疏了好多!我知道,或許他們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麼其他的變化,仍然走我們父輩的老路,打工到老,最後死在那片黃土地上!可是,我不想這樣,我想有自己的事業,而不單是一個職業,我想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抱負,有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我不想在走父輩的老路,我不想等我結婚之後會像《蝸居》里的海萍和他的丈夫為了一塊錢而爭吵,我不想有人禁錮我的思想或是自由,我要成為的是像宋思明一樣的男人,所以,我選擇了大學這個跳板,幫助我得到,改變一些東西!(手機碼字,望諒解)
現在大學都讀完了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吧。沒上大學時覺得大學沒什麼好上的,所謂「必修選逃,選修必逃」,每天過著日夜不分的生活。過了這麼四年才發現,大學其實能夠教給你的東西很多。關於人生關於世界關於選擇關於生活中一切瑣碎又無聊的事情,上過大學以後,思考的方式會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原因找到不一樣的解決辦法,就如有人說過的一樣「
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當然,這個也會看個人,有的人收穫多有人收穫少。至少在大學這幾年了教會了我世界很大勇敢去闖,獨立生活哪怕它對你並不好,理想並沒有那麼難只要你想……大學,就是一個從青少年到成年之間的過渡吧,同時改變著你自己的性格決定著之後的人生軌跡。
很多事情是沒有為什麼的
比如你為什麼喜歡吃蘋果,為什麼喜歡上知乎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價值觀問題 和是什麼的問題談談個人觀點吧
我覺得大學 地理意義上 是個位置 心理預期上 是個新圈子 社會組織上 是個一群人組成的結構
不要談結果讀大學了好不好 有沒有用 對你有什麼幫助 因為這跟大學沒關係 這跟你有關係
有人把生活過的沒意思了 然後埋怨生活操蛋 這跟大學一個道理
我覺得 一段時間一段經歷 不管結果是怎麼樣的 他都豐富了你生活的多樣性
你可以去嘗試或者不嘗試 但是 請讓生活有趣點讀了大學你可能會後悔,但不讀大學你一定會遺憾的。
偶然間的閑聊,與同班的老傢伙談及「為什麼讀大學」這個話題。 由於他女兒剛大學畢業,又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使得他也分外焦急。每每電話來訊,總是「工作不好,分文未存,過得不順,速打錢來」這類話題。我相信,這是現在大多數父母已經、正在或即將面臨的令他們苦惱的難題。這老傢伙言及他女兒這大學幾年和從畢業到現在找工作期間的開銷已有近十萬。我們當然不能認為知識的獲取和人生的經歷必然與金錢掛鉤,但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卻真真切切地存在著。 我沒有過多地去進行勸慰---雞湯再濃,沒有湯勺也是白整,只是在心裡暗自思忖: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又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思忖再三,總結如下: 可以擁有更加完整的人生經歷。不出意外,排除特殊,人生的經歷不外乎「生、老、病、死」這幾個階段。這是人生的必然,不為我們所控,但期間細節的填充卻因我們而起。你可以選擇轟轟烈烈,也可以歸於平平淡淡,可以從大路轉到小道尋求便捷,也可以從坦途轉向險途找尋刺激。大學裡經歷的那些美好和傷感,學到的知識或糟粕,無一不在為你人生軌跡的改變進行助力,為你人生路徑的選擇增加更多的可能。 可以獲得某種身份上的認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千百年來根植於人們骨子裡的觀念一時難以消弭。你可以不接受它,卻很難迴避它。獲得了「讀書人」這個名號,就意味著你的社會地位和層級上升了一個台階,如果能在這名號之上再加些「財」,那就越發煜煜生輝,成為人生贏家也指日可待。即使是暴發戶、老大粗,也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向文化上靠,搖身一變,贏得儒商、帥才的好名聲。普遍來說,在識人用人上,社會金字塔的相對高層也傾向於使用處於相對低層且有文化的人群。刨開其中各種厚黑殘酷的原因分析,這也不失為窮屌向富帥獻媚,取得財富和地位,進而逆襲的有效途徑。 能夠使自己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高等教育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教給我們認知世界的方法和所應採納的視角。知識起到的是載體和工具的作用,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境況,如何去面對困境,去解析現狀,去迎接挑戰,無一不需要我們把握「正確」的認知方法和視角。這裡的「正確」沒有既定的標準,唯有通過一定的引導去加以把握。大學,天然地作為「正三觀」的場所,起到的作用很難用其他來取代。近現代思想潮流的引領,技術進步的生髮,很難沒有大學的影子。不可否認現在大學精神的喪失讓人頗為難過,但多少仍有餘蔭惠及願意探尋真理之人。 從現實的功利角度來看,也是為養活自己增加籌碼。不可否認,如今「唯學歷論」仍佔有很大的市場。在人們對你進行了解和甄別的時候,學歷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是由時間成本和思維慣性所決定的。極少有人願意花費太多時間乃至半生去徹底了解你的品性、能力等各方面信息,也常常在人們的印象中,高學歷往往與高素養是掛鉤的,這可能也與高學歷者在人群中所佔比重較低有關。不管怎樣,既然你無力扭轉人們認識上的偏見,那麼你只有去適應它,讓自己在人群中顯得那麼「高大上」一些。 由「為什麼讀大學」這個話題,讓我聯想到「我為什麼要干這行」?(以下省略數萬字)不提也罷,滿臉是淚…
貼一段我最喜歡的話:告訴每個成為人的人。在大學第一堂課里,你的人生,只可能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審美化的,這包括經濟動物式的、革命式到逍遙天地式各種活法,但這都是人的審美式生存;另一種,穿越人的公理系統的實踐。人無外乎這兩種活法,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依舊生老病死,凄凄慘慘戚戚也依然轟轟烈烈。而無論如何,總有一段,總有一種最神秘的所在。人終究是一個封閉區間,各種運算,加減乘除,這就是百千種人的一生。而人也可以自己做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無論哪種,這都是你的,你又在哪裡呢?
我來自湖南的一個小縣城,成績也只是中等,還比較愛玩。
高三的時候,那時候我和大部分高中生一樣,很迷茫,不過後來我想上不上大學又有什麼所謂,我很高傲,自以為是不管走哪條路,我也一樣可以過上很富裕的生活,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自由自在。不過幸好高考我發揮的不錯,上了一個理想的學校。
然而我的很多關係很好的同學,並不像我那麼幸運,她們中的有幾個沒考好,最終落榜,也沒有選擇去讀專科,而是到了廣東去廠裡面上班。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跟她們都還有聯繫,我跟她們聊大學的生活,社團活動,宿舍的人,各種開心的事兒;她們跟我聊今天廠裡面又怎麼壓榨我,加班加到11點,誰誰誰在追我。
後來漸漸就淡了,因為沒有共同的話題,唯一的共同話題是高中那三年的瑣碎,過去被反覆咀嚼,變得淡而無味。
再後來我看到她們的消息,就只是通過QQ空間了。
我看到她們過得並不好,結婚生了小孩,跟老公吵架,帶著小孩很辛苦,又要工作,人生沒有希望,無非就是這些言語…
我現在在北京,過得很好,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偶爾跟朋友小聚,放假會出去旅遊散散心。
我說完這些並不是說,不上大學就會很差,上大學就會很好。
而是想說,上大學,意味著你可以保持思想的獨立,你會看到更大的世界,如果你的思維到了一定的高度,那我相信你一定也會看得更遠,在未來很多事情上,你也都能夠有自己的選擇,走自己想走的路。
人生真的很短暫,一輩子可能只呆在一個地方,每天看著熟悉的風景熟悉的人 ;
人生也可以很長,一輩子走走停停,認識更多的人,見識到不同的風景。
我想:讀書不是改變命運唯一的方式,但卻是最好的方式。
我來整理下我的答案:1,名校教會了你什麼?如果你讀的是名校的話,那麼對你作用非常大。專業知識僅僅是很小一方面,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期間主要培養了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你的思考方式,這也是大學(本科)對我最重要的意義(而不是專業知識)。2,如果大學一般呢?對於二本或者三本,我不太了解,但是似乎教育差別非常嚴重。PS:這裡貌似有更多的白富美。3,如果你選擇自學?相信我,你可以用這種方式說服你爸媽,說我不上大學了,專業知識我通過網路函授等方式都可以完成。但絕對說服不了我。你可能太高估自己了,或者說太低估人的惰性了。我在本科時,經常逃課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書籍,但是我認為期末考試是必須的,因為有一個硬性的deadline,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如一周內理清和掌握一門課程的內容。請不要低估你自己的惰性,想想你以前的未完成的計劃,就是一例。4,出來找工作?如果找工作的話,沒有讀過大學是個硬傷,如果我是HR的話,我也會這麼要求,並不是說很多工作沒讀過大學你做不了,事實上很多技能性質的工作大專生做得更好,但是我需要你讀過大學,是這樣的人具備更好的素質(這我確定是這樣的)。但並不排除你實際素質很高,但我不會這樣選拔人才。沒有時間允許我這樣做。並且這也不適合你向上升職。5,自己創業?我的家鄉南通的疊石橋有很多繼承家業的富二代們,父輩都是小作坊起家,積累了很多資本,兒子不喜歡讀書,所以子承父業,隨便給你個幾百萬自己辦個廠,然後父親再給你找點顧客,讓你積累人脈,有點自產自銷的意思。這的確很賺錢,但是我相信不是所有地方創業都那麼容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對此持保留態度。很多人跟我說,這種方式造就的只是一代代土財主,是有道理的。
因為大學是家很好的整容醫院。無痛便宜還有很多其他附產品。
我和基友八個學期的對比照。感謝大學。雕刻了我的稜角。for freedom
大部分人都是讀完大學若干年才知道大學的意義至少沒人會後悔讀大學
考慮要不要去讀大學,我問自己「不讀大學能去幹嗎」時頭腦一片空白。
也許是因為大學之前我在讀高中,之前是初中,小學,幼兒園……
我覺得挺可悲的,一個成年了且心智健全的人居然會在那一刻覺得讀大學是唯一的路。我想說的不是自己聰不聰明,而是一種固有思想。好像讀完了小學就一定要讀初中,所有人都覺得理所應當,而不問為什麼。我喜歡想天想地,初中升高中的時候想過隔一年不念書,去到處走走或者在家鄉做一年小兼職什麼的,但是這個想法一出現,七大姑八大婆就登場了,幾個來回下來你已經是戰鬥力為0的渣渣了,於是最後你還是得妥協。這樣的嘗試沒有第二次,因為我知道結果都一樣。如果你硬要問為什麼讀大學,我會說是我自己想要讀。跟以後就業什麼都沒有關係,就是自己要讀,強迫自己要讀。我最需要交朋友的時候卻被成堆的試卷淹沒,長輩見面最為關心的就是成績,高二升高三暑假去旅個游鄰居都要「說三道四」……我一直活在「學校」里,根本沒有機會得知校園外的生活。所以才出現在開頭那樣「不知道除了讀大學能去幹嗎」的感覺,家裡人也一直灌輸社會多黑暗的思想,希望我能順他們意思多讀兩年。於是後來的我習慣了在象牙塔里的生活,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覺得除了呆在學校里自己真的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我為什麼想讀大學。如果我當初我放棄讀大學,那麼必定會有許多「閑言碎語」,雖爸媽都不好面子,但是我也不想讓他們變成別人口中的「不負責任的父母」。其次是「在學校里學習」佔據了我生活的絕大部分,我的朋友也都是學生,我們沒有任何社會經驗或者肥肥大膽,我們無法掌握很多社會信息,也沒有機會去積累人脈。我炮轟中國教育已有8年許,它缺少實踐活動,不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更是扯淡。但是我能做的也只是吐槽而已。初中幻想過,如果自己以後可以混到教育部去,一定要讓教育體制來次大換血,到後來大了一點就不7想8想了,因為作業太多,理想太遠,白日夢過後太失落。後來就認命了,使勁念唄,既然改不了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咯。我還是會說我是自己很單純地想讀大學。
如果你覺得這個答案沒勁或者我這個人沒勁我也不否認。就在一年以前我都還是覺得是生活把我逼成平庸的一份子,到現在不那麼想了,覺得所有現狀都是自己選的。我眼中讀大學本質是一件沒有很大意義的事,只是有人把它做的精彩,有人能夠好好利用它讓自己往更高地方走,我不是學術派不是學霸也不是學渣,我只是很普通的50分線上下的人,沒有人逼我過得如此平庸,是我自己允許自己過得平庸。你的朋友,你的生活圈子,很有可能都是因為大學而形成的上大學,你可能學不到什麼東西,你周圍很多人也不在學什麼東西但是只要你願意,你總能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那種相見恨晚的朋友
讀大學不僅僅學習知識,學習的知識和增長的見識或許的確夠你在社會上緩衝一段時間,讓你從容建立起小小的優勢,但是更多的是培養品格(什麼自尊,尊重他人,毅力)和能力(具體到查閱資料,獲取知識的渠道),還有更大的動力。 1.先說品格方面 假如一個工作,大學畢業的你和專科畢業的(沒有黑專科畢業的人的意思,我身邊的確也有專科畢業讓我心服口服的能力很強的人!)同時做,他能做的來,你做不來,你是不是會覺得有傷自尊,你是不是會為了趕超他至少不能比他差而默默地努力,如果你是一個像他一樣的專科的或者對自己要求不高,可能就會覺得他的確是個能力很強的人,讓你心服口服。 在舉個例子,回想大一的時候,對比現在,哪怕現在大三,但是也有好多變化吧,或許很容易被鼓動,像個憤青一樣,現在是不是看著那些大一的學弟學妹躁動又激烈的言行,覺得很可笑。現在是不是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有些問題看開了,也不想去爭,一個不讀大學只想在社會上立足生存的人,可能為了利益頭破血流,但是現在呢,可能不在乎那些小利小益,不管是為了厚積薄發還是為了形象,顯現出來氣度就不一樣不是么,這樣是不是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一個人一旦產生了正能量的磁場,那就意義重大了。於人,不必說。於己,沒有努力爭取 沒有頭破血流 沒有勾心鬥角 無所為而成為別人的正能量,是不是有一種快樂呢,或許有人不在乎不這樣想。但是這也是別人的一種肯定和變相鼓勵,即便是虛榮的人,也會為了這些面子~而不放縱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吧。 大學的時候,你肯定會遇到比你高一個層次的人,這裡不是以物質和社會地位,而是以家庭。(也可以變相理解成家庭的物質和地位吧,因為不可否認,中國發展許多年,曾經大多數人都是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地位的,我們的父輩,爺爺或許已經有了那個機會)放你遇到更高層次的人,大多數(不排除有些紈絝子弟)其實不僅為人很有教養,而且知道奮鬥,努力學習,性格開朗積极參加組織一些活動,這時候他就是你學習的榜樣,哪裡還有什麼仇富的心裡,當你們成為要好的朋友,他帶你見識的世界或許比你過去十年讀書見識到的都多。再次說明,不僅是物質,包括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看待問題處理事情的方法。你敢說不想進入那個層次去么。 所以,讀大學,因為大學裡有很多優秀的人,他會激勵你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他的方式或許你以前都沒有聽說過。至於為什麼沒有聽說,假如你從一個開始只會在百度上搜索,如何成為一個畫家?到後來真正成為一個畫家,你還會回頭去找到那個問題說你怎麼畫線條,看了哪些書,每一本書看完後的心裡歷程那樣事無巨細的寫下來么,不要說你會,因為你沒有實在經歷過 。你不會,因為這些在今天已經成為畫家的你來說,已經太基礎了。你再回首說出來的那些是成功學,是會有一些勵志作用的。(這段可能有一些論據不足,但是我說的是這樣的一個結果)2.像是一些獲取問題的方式,以前我遇到不會只會去問,到了大一,養成了百度的習慣,再後來,我會從看到的書,瀏覽過的網頁,經歷過的事情里找出答案,如果早早的進入社會,怎麼可能這麼從容把看到的經歷過的都跟前幾天的問題聯想起來,久而久之,這樣的方式便成為一種習慣。我習慣辯證的看問題,我習慣不急於尋求答案,我知道我現在固執的堅持的在以後的某一刻會被自己否定。3.大學生活還是比較規律的吧,要死不想渾渾噩噩的,肯定要有一定規律的事情做,有的同學每天早晨GRE,有的同學深夜還在實驗室,有的同學各種創業的想法,即便你是最渾渾噩噩的那一個,這些你身邊的不能不對你產生一點觸動吧?到了社會,工作了呢?你只是每天在跟一群和你差不多的人做相同的事,要是你是一個很宅的人,那你的生活圈更是一潭死水,相比大學即便很宅,但身邊各式各樣的人,是不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手機碼字 最近考試 沒有邏輯請見諒
為什麼讀大學,對大多數不打算學術研究的人來說,是為了適應社會而改善自我,包括知識上的改善,能力上的改善,品德上的改善。雖然不是唯一的適應社會的途徑,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卻是最好,最高效的途徑。
推薦閱讀:
※作為一名工科生,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一樣的體驗?
※你為什麼學理科不學文科?
※大学一定要和宿舍其他女生合群吗?
※英國著名的傳媒專業好的大學?在英國讀傳媒就業問題?
※汕頭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