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畢業女生,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三本學校英語專業大一在讀, 對學習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開始。請有經驗的知友指點一二。
題目問到了職業規劃,但是內容偏英語學習。那我就都說一下吧,正好最近有一些相關回答。關於英語學習(都是一些我的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其他英語類的學習問題:
辭彙篇——背單詞是必須的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聽力篇——有哪些提高英語聽力的經驗和訣竅? - 知乎用戶的回答口語篇——怎麼練好英語口語? - 知乎用戶的回答閱讀篇——如何提高英文閱讀水平? - 知乎用戶的回答寫作篇——如何有效提高英語寫作? - 知乎用戶的回答翻譯篇——同聲口譯的大神們是怎麼煉成的啊?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實習篇——你在大學裡是怎樣賺到錢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關於職業規劃(英語專業的就業方向何在? - 知乎用戶的回答:)有一天,有位關注者問我,為什麼選擇讀博?後來,也有人問,是因為工作找的不理想,所以就繼續讀,一直讀到了博士嗎?
不是。我每一個階段都找過工作。大四那一年,我也這樣問過自己,英語專業的就業方向何在?是不是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做,卻又什麼都做不好?如果說我的學習方法是地毯式掃書,那我找工作的時候,可能也是。我基本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不是因為我不知道我要什麼,而是因為,我還沒有優秀到我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選擇嘗試多條道路,我也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總有一條路可以讓自己比現在更好。先說本科畢業篇:大四那一年,我申請了香港的研究生、參加了國內的研究生考試、考了公務員、網申投了不少簡歷,也去參加了各高校的招聘會……基本所有的路我全都走了一遍。過程其實很揪心,我之前在自己公眾號的一篇文章《沒有一勞永逸的彼岸》中也說過:如果人生有分界點,那12歲之前一定是天堂,什麼都不用想,也不會有升學工作的壓力。而從那之後,就開始「坐過山車」了,分班考、中考、高考、四六級、專業考試、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為了找工作而參加的各種筆試、面試……人生就像一個大「考」爐,我們在裡面被烤的外焦里嫩。想要把握住所有機會,就一定要安排好時間,有所側重,以我自己為例:香港的學校一般是11月-1月份提交申請,國內的研究生考試是1月份,公務員考試是4月(地方)。所以我自己在9月份DIY準備好所有的申請材料,然後從10月開始,全身心準備國內研究生考試。從9月-12月,這段時間,我的重心是以考試為主,白天去圖書館按部就班複習,晚上回到寢室用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網申投簡歷。網申如果有通過的,我會選擇性的去參加筆試和面試。11月的時候,我按照香港各學校的申請時間提交了材料,等通知。
1月,我如期參加了研究生考試,我那一年好像是1月7號考的,一考完之後,沒多久,我收到了港大和港中文的拒信,雖然有些難過,但我知道,還沒有結束,去不了香港,我就好好把握在國內的機會,所以,我立刻開始轉移重心,複習公務員,我報考的崗位也是外事翻譯。一邊複習公務員, 一邊等待研究生的成績,一邊開始去各個高校、人才市場參加招聘會。3月的時候,我拿到了兩個offer,一個是在合資石油裝備企業做外貿,另一個是在德勤做稅務(我申請的是德勤的春季補招)。我個人傾向去德勤,所以就拒了做外貿的公司。有了一份工作作為保底,心裡踏實多了。3月中旬,研究生成績出來了,成績和我預計的差不多,但是進入複試可能比較懸(我報考的是MTI,高分考生非常多),所以我立刻開始著手調劑,做兩手準備。果然,沒有進入複試,但是通過申請調劑,我拿到了5所學校的調劑名額,兩所在北京,三所在上海,符合我對語言學習的城市期望。後來因為時間衝突,我選擇了其中的兩所去參加了複試。在這過程中,還順便去考了公務員,但當時重心已經在研究生複試上了,所以公務員有些打醬油,最後應該是在200多個考生中考了14名,無緣複試。研究生調劑的勝算率本身就是50%,我也算運氣好,折騰的大半年在4月13號結束了,收到了外交學院的擬錄取通知,口譯專業(是的,那一年,外交學院有調劑名額,所以說運氣很好也很巧)。因為我的目標還是要讀研的,所以德勤的工作也自然是放棄了。我當時對研究生這個學歷的看法就是:有,不是一定會怎樣,但,如果沒有,將來有一天一定會是個問題。再來說研究生畢業篇:
讀研的過程中,我做了一些實習和實踐,具體參見你在大學裡是怎樣賺到錢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MTI口譯是兩年,所以基本我的感覺是剛本科畢業找完工作,還沒怎麼繼續讀書呢,研究生就又開始找工作了。和本科一樣,我找工作的思路沒有變,依然是: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所以從當年9月開始,我辭去了所有的兼職,專心開始備考博士、自學法語、考國家公務員、找工作。時間的安排大體和本科畢業時相同,但因為博士考試時間比較晚,一般是次年3月或4月,所以我周一-周五白天複習考博,晚上刷應屆生網申投簡歷,周六日複習公務員。有網申通過的,我就去參加筆試、面試。我找工作的方向很廣,但凡和英語相關,能用到英語的,都會去投,因為北京人才很多,我還不夠優秀,所以就要廣撒網,重點捕撈。其實研究生畢業這一年,比本科畢業來的更揪心。為什麼呢?首先失敗的是國家公務員,我報考的是外交部,沒進複試,再來,工作找的並不順利,不是網申沒過,就是筆試沒過,要麼就是面試最後一輪被刷。所以到4月份,考博了,我還有沒有工作做保底。本命年啊,事事不順是真的。博士,清華一分之差無緣複試,廈大總分過線卡在了二外法語上,差兩分,也擦肩而過了。我本以為倒霉都結束了,才不是呢,接著5月大病一場,去外地參加老師招考,ipad,kindle,專八證書、BEC高級證書、雅思,所有原件全部被偷。神奇的是,我當時已經非常坦然了,我相信接下來不會有更慘的事了。既然讀博沒有希望了,也不能在家呆著是不是?繼續找工作,我就不信了。於是,否極泰來,6月份,找到了工作,一份是個很清閑穩定的工作,和我專業相關,一份是在外企給女banker做總助。最後因為一些原因,我選擇了前者。說了這麼多,大家也都知道了,我的人生經歷特別符合一個哲學原理:人生髮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人生變化發展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和其他的一些答案相似,本科畢業的同學們基本做了培訓機構的老師、小學或初中老師、外貿員。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們,因為外交學院的特殊性,基本去了各大部委、新聞機構、國企、央企做公務員或者翻譯了。其實學英語專業的你,很清楚自己的就業方向在哪兒?你迷茫的是不知如何去就業。
找工作是一個特別磨練人的過程,我們不是大牛,至少我不是,相反,我很普通,要不也不會這麼曲折糾結。但在這過程中,有幾點我特別想和你們分享一下:- 既然選擇了英語專業,讀書的時候就好好學,不要去悔恨、抱怨自己沒有專業,無論你是被調劑的,還是主動選擇了英語作為專業,都是那個當下,緣於自己強烈的熱情也好,認知和能力的局限也好,你只有,那個選擇。那就把它學好。
- 不要羨慕其他看似風光的專業或者行業,每一個專業,想學好學精都不容易,也同樣都會有很多人學,都不好就業。
- 在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多去實踐實習,不要僅局限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即使在不同類型的公司做相同的翻譯或者助理類的工作,你也能大致了解這個公司或者行業的發展。這些最直接的感受對你的就業也最有幫助。
- 好好複習公務員,尤其是行測,即使你不考,但是很多公司、事業單位的第一輪筆試基本都是行測,一個很高的行測分數一定能把你送進複試的名單。
- 如果你是女生,你一定要非常優秀,我也是女生,因為我有這樣的感受,我才會和你分享。性別歧視在就業的時候,是會有的。但換一種思考方式,其實也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只能被選擇。
- 當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你。為什麼呢?我在參加外交學院的複試時,前一晚就看了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講話,結果第二天複試,現場交傳的材料就是這一篇。我能順利被錄取,一定和這份運氣有關吧!
因為我想做一名大學老師,我喜歡和學生分享知識,喜歡校園的環境,這個想法很堅定,幾乎沒有動搖過。所以我走的每一步,雖然很曲折,但基本都在朝這個方向靠攏。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拿到了好幾個offer,不知如何去選擇?那就問問你的內心,先不要想太遠,就想三年之後,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根據這個去選擇。如果你只拿到了一個不是很滿意的offer,也不要沮喪,人還是要工作的,就像不要嫌棄一個月1000塊少,總比一分都沒有的強一樣。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該怎麼去努力,才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你看,我也是考了兩年,才考上的博士哦~以上。微信公眾號:doctorrabbit1990 (與各位口譯愛好者、英語考研黨、考博黨、法語學習者分享交流經驗,共同進步)http://weixin.qq.com/r/vkjfx-3ET6Awrbmk9x2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的作者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教授,我轉載於此,是想寄語所有英語專業的朋友。靜下心來,看完本文,尤其注意大學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幾年時光中,劉潤 清教授是如何提高英語水平的。誠然,劉教授當年經歷的教學法、師資、學習環境已經經歷了較大的變革,但不變的是學習英語的過程,若想追尋的大師的足跡,必 須拋卻浮躁,腳踏實地地走上這條漫長的學習道路(當然,對於廣大英語愛好者來說,這篇文章也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
我在中學學的是俄語,1960年報考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俄語系。但報到時卻得知我被分到了英語系。我的同班同學都學過英語,至少知道800個英語單詞,發音也沒有太大問題。惟獨我這個農村孩子一個英語單詞也不知道,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更可笑的是,別人說yes時,我會不自覺地說出俄語「是」的音/da/;別人說 no 時,我會說/niet/。 發英語的幾個母音時,我也遇到很多困難,經常在班上引起鬨堂大笑。好在我在班上年紀最大,臉皮也厚,又是團幹部,因此無論別人怎麼笑,我也沒太在乎。幸運 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夏祖煃老師,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真誠、熱情的工作態度;他經常鼓勵我這個最落後的學生。老師和同學的幫助,給了我極大 的信心,因此我從來沒有被困難嚇倒過。我把周末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對著鏡子練發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嗓子都練啞了。當時全班只有一個大型錄音 機,要聽大家都聽,不聽誰也別聽,錄音機死沉死沉的,也不可能搬到宿舍去。錄音里只有精讀課文和生詞,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聽力材料了。我還經常 在黑板上練拼寫,寫滿一黑板,就擦掉又寫。單單這發音和拼法,就不知道花去了我多少時間。我的語法還算好,當時沒有什麼專門的語法課,精讀課文中出現什麼 語法現象,老師就順便講一下。但總的來說,在第一學年,我一直是班上的最後一名。到一年級結束的時候,我才算入了門。
二年級仍以精讀課為主,它既是英語輸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口語、筆語練習的主要場所。同時,還開了泛讀課,讓我們讀最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從二年級起,老師還要求我們用英英詞典。我記得第一次拿到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時,查了一兩個詞,心裡就十分激動:我可以用英文解釋英文了!初用英英詞典時,當然也遇到不少困難。為了查一個詞,不知道要查多少其他詞。有時查來查去,就忘了最初是要查哪一個詞了。但是,英英詞典使我們看到了英漢詞典中解釋的局限性和誤導性。從根本上說,查完英漢詞典和漢英詞典,並不能夠真正學會使用一個詞。只有查一部好的英英詞典,才能真正搞清一個詞的確切含義和用法。隨著辭彙量的擴大,使用英語詞典的興緻也越來越高。有時,查上癮來,會查上個把小時,忘記了正在讀的文章。那時,我們都把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上標的25個句型背得滾瓜爛熟。總之,查英英詞典本身就是在學地道的英文。
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精讀課的作用是最大的,一切基礎知識都來自於精讀課。此外,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是那些簡易讀物。這些小書深深地吸引了我,並讓我眼界大開,因為裡面有一種全新的文化。與此同時,我還驚嘆於其中簡單、地道的英文所包含的極強的表達力。那時,我的辭彙量極其有限,但這些小書帶我進入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一年之內,我讀了近百本簡易讀物。是這些書使我感受到英語的語言之美,讓我體驗到地道英語的味道,並逐漸培養了我對英語的一種「直感」(to cultivate a feel for the language)。這時候,我對英語的成語、習慣用法、動詞搭配、漂亮的語句等,已變得十分敏感。遇到這些內容,注意力會突然集中,並將它們立刻背下來或抄在筆記本上。對於好的句子或段落,我會反覆讀,強行記,甚至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在課堂上或作文中用上幾個背過的句子或短語,在同學面前「顯擺」兩句,都感覺非常享受。因為看了大量的課外讀物,到二年級時,我已經丟掉了「落後」的帽子,開始名列前茅了。
三年級的經歷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首先,精讀課文的人文味越來越濃了。這些課文不僅是語言的示範,同時也是很好的文學熏陶和人文教育的材料。哲理越來越多,語言越來越美,有講頭,有讀頭。其次,這時我開始讀原版英文小說了。從某種意義上說,讀原著才是英語教育的開始。原著中的語言不再是為照顧學習者的水平和語法的需要而改編,而是作者深刻、細膩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大部分原著都出於語言大師之手。更重要的是,原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會背景、風俗習慣、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倫理道德、人情事理、自強精神,以及如何開玩笑、如何帶來幽默效果等。原著把讀者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當 時,老師告訴我們,不讀上幾十本原著,英文是學不到家的。原著既保留了語言的原貌,又保留了文化的原形。再有,就是三年級開設了正式的寫作課。在此之前, 我以為說英語最難,因為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後來,我又感到,聽英語最難(如聽英語廣播),因為你不能控制對方的講話速度。等到開始學習寫作,我才意識 到,一個人英語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書面英語的水平如何。最初,我以為把重要的話寫下來就是作文。後來我才知道,這是錯誤的理解。書面英語是最講 究、最嚴謹,需要經過反覆推敲的語言。語言之美,多體現在書面語上。講話不能像背書;同樣,寫作也不能像講話。記得有一次我寫到:「Now I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老師上來就是一個大紅道:「Too chatty! This is not writing!」。當我連續使用同一個結構時,老師又批上「Vary your structure please」。如果一個詞在相鄰的句子中同時出現,老師會划出該詞,並批上「Bad style!」的字樣。老師改過幾次作文之後,我悟出了一些寫作之道。可以說,我現在對書面英語的認識,以及我現在的英文寫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益於三年級的寫作課,是寫作課為我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四年級時,學校開設了一個高級翻譯班,俗稱尖子班,入選的有吳一安、秦秀白、王英凡、唐聞生和我等9個人(但不知為什麼,這個班辦了不到一年就解散了)。辦這個班的初衷是要把這些人培養成高級外交翻譯。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兩件事:一是伊莎白把我們的語音語調重新糾正了一遍。她先讓我們聽一家英國出版公司出版的錄音帶,有詩歌、劇本,也有小說,都是百分之百的RP,典型的英國上層社會的發音,漂亮極了。然後,她讓我們模仿一些段落。最後,她還讓我們設想是在人民大會堂宣讀一個領導人的發言。她說我們底氣不足、聲音不穩,一拉長聲就走調。她要求我們兩個人相隔50米對著講,每天早晨至少練半個小時。雖然沒有當上大翻譯,我的朗讀水平卻大大提高了,能把一個故事讀出感情、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這些都是那一年長的出息。二是學了不少外交文件和人民日報社論的翻譯。我們當時把Beijing Review(那時叫Peking Review)看了個遍,把當時的重要文件、社論、評論員文章(國際的)都拿來進行英漢對照閱讀,學了很多中國文化和思想的固定譯法,包括「三面紅旗」、「大躍進」、「人民公社」、「以糧為綱」等。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讀慣了英文小說原著的人剛接觸Beijing Review可真是不舒服,總感到有一種語言與文化的不相匹配:英語不是為這種中國式的表達而造的。後來就慢慢習慣了,而且也認識到,要想向世界介紹中國,這種英語是我們的惟一選擇。儘管有人常批評China Daily和Beijing Review的英文有很濃的中文味,但是這種英文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廣為接受。而且,像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英語一樣,已經成為英語的一種變體。語言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百分之百的翻譯是不可能的,但總可以找到解釋原文的方法。有點中國味的英文保留了一些鄉土氣息,這也是好事。像「三自一包」、「三反五反」、「五講四美」、「三個代表」等短語,只能先直譯過去,再加個長長的腳註。但是,應該說明的是,剛開始學英文時,不要拿Beijing Review做課文,而一定要拿本族人寫的地道的英文做課文。把英文底子打好之後,再讀Beijing Review,就不會影響你對英語的直感了。
對五年級的印象不太深了,但也有兩件事值得一提,只是時間的先後順序記不太清了。一是我們學了翻譯,特別是漢譯英。教我們的是薄冰和鍾述孔兩位老師,他們都很有水平,上課也非常有趣。這門課使我認識到,英文不學到家,翻譯是談不上的。與此同時,我還意識到,漢語文字看似已懂,實則不然。例如,漢語的小句,在英語中要降格為從句,才能真正體現原文中兩句話之間的關係,並保證譯文準確、可讀。翻譯遠不是詞與詞、結構與結構的一一對應;要比這複雜得多。沒有對漢語的透徹理解,沒有足夠的英語造詣,是做不了翻譯的。比如遇到「搖羽毛扇的人」(指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若直譯為「the person who waves a goose-feather fan」,那就是敗筆,因為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但如果加上「mastermind」,就清楚多了(見《漢英詞典》第1183頁,外研社)。但有時這個典故也用作貶義,指在幕後操縱或出壞點子的人,這時,可譯為「a person who pulls the strings―the string-puller」。 不過,上述例子仍屬於翻譯中淺層的、局部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除了具有高超的駕馭兩種語言的能力之外,譯者的閱歷和文化底蘊與作者不能相去太遠。要想 翻譯《紅樓夢》,如果不了解曹雪芹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矛盾,不洞悉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譯文最多也只能是貌合神離。
第二個印象是我們在五年級學了不少《毛澤東選集》的英譯文章。那是在1965年,全國正在醞釀「文化大革命」。教學上開始強調「政治挂帥」, 《毛澤東選集》的英文版進入了課堂。客觀地說,《毛澤東選集》英譯本是我國幾十位翻譯家花了多年的時間,經過反覆推敲而打造出來的一部精品。裘克安、庄繹 傳老師都參加過此書的翻譯,並給我們講過翻譯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現在,沒有人再拿英譯《毛澤東選集》當課本了,或者有人始終看不起這樣的翻譯。但是,我要 說,我們從英譯《毛澤東選集》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它幫助我們體驗翻譯過程,認識翻譯技巧,感受文化異同。舉幾個有趣的例子吧。當時我們每天背頌的一 句毛主席語錄是:「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乍一看,這句話簡直沒辦法譯成英文。等我讀了英譯文才知道,原來自己根本就沒讀懂原文。「階級鬥爭」一詞,我一直把它當作名詞片語來看待,所以無法翻譯。而英譯文為:「Classes struggle, some classes triumph, others are eliminated. Such is history, such is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譯得妙極了。有些中國俗語譯成英文也相當困難,要想譯得準確、地道,必須要下一番工夫。有一條毛主席語錄說,「凡事應該動腦筋想一想。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多想出智慧。」英譯文為:「We should always use our brains and think everything over carefully. A common saying goes:『Knit your brows and you will hit upon a stratagem.』 In other words, much thinking yields wisdom. 」注意,第一句加了主語「We」,「hit upon a stratagem」譯得好,還有「yield」也用得恰到好處。這些用詞,只有英語語言造詣極深的人才想得出來。另一條毛主席語錄是「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僅要看部分,而且要看全體。一個蛤蟆坐在井裡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為天不止一個井大。」英譯文為:「In approaching a problem a Marxist should see the whole as well as the parts. A frog in a well says, 『The sky is no bigger than the mouth of the well.』 That is untrue, for the sky is not just the size of the mouth of the well.」注意,這裡的「no bigger than」用得好,「the mouth」加得準確,將「坐」字漏掉,處理得好,「the size」又巧妙地避免了重複。
回憶起來,在北外學習期間,我遇到了好老師、好教材和合適的教法。那時,雖然我們沒有「快譯通」、「文曲星」等「現代武器」,也沒有現在這麼多英文書籍,甚至連像樣的課本都沒有,都是些油印的教材,但我們學的是地道的英語,有大量的聽、說、讀、寫、譯的練習。老師講的英文非常漂亮,作業改得細緻到家,也沒有這樣、那樣的考試。真慶幸,那時「托福」式的考試還沒有問世,我們沒有靠打鉤鉤學英文,沒有在選擇題上浪費任何時間。
儘管我們當時的學制是五年,畢業時也覺得學了不少英文,但一開始教書卻發現,大學期間只是打了個基礎。教過幾年書之後,才懂得什麼叫教學相長。越教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與其說是在教學生,不如說是在教自己。首 先,在備課時,我通過大量查詞典,搞清了許多詞的詞義和用法。備課時,我比學生查的詞多得多,有些詞是先查英英詞典,再查英漢詞典;有些是先查漢英詞典, 再查英英詞典。查詞典的過程中,我還常常被其中有意思的信息所吸引,有時在一個詞上花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記下很多與備課無關的短語或搭配,而且還感覺樂在其中。接著,我就藉助詞典,參考教案,轉述(paraphrase)課文上的難句。一節課準備下來,自己要編寫幾十句漂亮的句子,再背下來,以便在課堂上使用。這種備課方式一直持續了很多年,我的口、筆語能力大大提高,英文也越來越講究了。剛教書時,由於我是教研室里最年輕的,因此教研室里的「小差使」一般由我來承擔,結果又使我受到很好的鍛煉。例如,二年級教學組決定每周給學生廣播兩次英語新聞,我就接受了這個任務。為了這15分鐘的廣播,我要找5―6條新聞,寫出7―8頁的英文,請劉承沛老師修改,最後才能播出。劉承沛老師拿過筆來唰唰就改。不一會兒,我寫的東西就變得面目全非。他下筆之快,用詞之准,文體之瀟洒,實在讓我佩服。他的批改是對我這份「兼職」的 最好回報。再比如,三年級的翻譯練習答案沒有人做,又是讓我做。做完後,由鍾述孔或薄冰老師修改,然後再打出來發給每位老師。同上個例子中的情形一樣,每 次我寫的東西都被改得滿篇是紅,有時真叫我無地自容,但是我從中學到的東西和悟出的道理卻讓我受益終生。還有,教書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的知識儲備。我什 么課都教過,精讀、泛讀、口語、聽力、寫作、翻譯、報刊閱讀。每一種課都需要了解一定的知識背景,才能講得深,學生才不至於浮在表面。為此,我經常幫助學 生了解一篇文章的深層意義、社會意義、文體意義,在這個基礎上去欣賞文字的美與力量。這似乎是北外的教學傳統。老師教我的方法(或使我受益最多的方法)又 被我用來教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不僅有語言信息,更充滿了百科信息和智慧火花。課上得引人入勝,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中的生命質量(教育家葉瀾先生語) 都得到提升。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經常查英文百科全書、英國文學指南、美國文學指南、歷史和文化書籍等。有 一次,為了講幾篇有關中東的報刊文章,我把中東戰爭史查了個遍。學生聽得異常興奮,無意中就吸收了很多信息和語言知識。為了把歷史講解得更生動、精彩,我 隨後還閱讀了《邱吉爾戰爭回憶錄》、《艾登回憶錄》、《第三帝國的興亡》等書,這批書從另一方面開闊了我的視野。這些書都是關於當代的重要歷史事件,史料 翔實,風格大氣,語言堪稱精品。特別是邱吉爾的書,氣勢宏偉,場面壯觀,思想深刻,充滿智慧。他的語言使我對語言的力量與神奇感到驚訝。這樣教過幾年書之 後我才認識到,教外語決不單純是外語知識的傳授,而是要與文化知識、社會背景等緊密結合。因為語言是載體,文化知識是內涵,沒有內涵的語言教學必定是蒼白 的、枯燥的、不受歡迎的。
年近不惑,我又有幸讀了北外的碩士研究生,這是文革之後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們當時師從許國璋、王佐良等先生,學的是英語語言文學。撇開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和 普通語言學的專業知識不說,僅就英語學習而言,那幾年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等到研究生畢業,我才算比較成熟了。許老他們每周給我們上一節課,我們盼 一星期才能見他們50分鐘。可是這50分鐘卻是莫大的享受。他們那種博古通今的氣派,讓學生們心生敬畏。當時,同學中流傳的一句話是:「Their knowledge makes you suffer from the pain of inferiority」。我們都記得許老有一次給我們批作業,有幾個人得的是從上到下的大紅叉,被說成一頁紙全是狗屁不通。我們讀書常常不記作者,許老對此大為惱火。有一次,我好不容易記著剛讀過的《語法》這本書是Palmer寫的,不曾想許老卻問:「哪一個Palmer?有兩個Palmer!」我只能對自己的無知搖頭嘆息。我與王公談起莎士比亞的劇本,他問:「哪個社出版的?」我得意地回答:「劍橋大學出版社。」他接著問:「哪年的版本?」我又被問住了。最後,他告訴我,「讀莎士比亞,版本很重要。」在有過多次這樣的羞愧難當的經歷後,我才慢慢懂得書的作者、出版年月、出版社、版本的重要性。許老能夠背誦莎士比亞 劇中的一些對話,王佐良先生可以一首接一首地背誦英語詩。當我們對此表示驚奇時,許老說:「這算什麼?我們在英國上學時,老師們沒有一個是念稿子的。引到什麼劇本,第幾場、第幾幕都是背出來的。」他還告訴我們,錢鍾書等幾位著名學者聚會時,幾個人圍著桌子坐下,一個人喊道:「好了,現在開始背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的the Trial一場,從你開始。」於是,大家就開始背,主持人點到誰,誰就接著往下背。沒有人討價還價,也沒有人忘詞,背錯了就受罰。看到許國璋、王佐良等先生的學問如此淵博,我們完全相信上述故事是真實的。兩位先生讓我們懂得「It』s humanly possible to know that much!」這句話後來在我們同學中廣為流傳。我特別欣賞「humanly possible」的說法,因為我們很容易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用天賦不夠當幌子,就不再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研究生班開班不久,許國璋先生就帶著我們這些弟子參觀了英語系的資料室和學校圖書館。他站在離書架三米開外的地方說,「要練出兩種本事。一是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認出一部書,也就是說,要記住它的physical appearance。二是要知道系資料室的某一個section應該有的書。例如,要一眼能看出他們缺某部詞典(O.E.D.),或缺某種雜誌(如美國的Language)。在學校圖書館的一書架 Language雜誌合訂本前,他得意地說,「我們是最近才開始訂Language的,我還親自給雜誌社寫信,把過期的幾十期統統補齊了。要等現在再補,可能已經絕版了。」兩個多小時的參觀,他在多處駐足,評說著詞典、百科全書、companion(指 南)、文學名著、文藝批評、西方哲學、文化、歷史等書籍及國內外的多種雜誌。讓我們吃驚的是,點評哪個角落的書,他都如數家珍。若某本書不在,他會發現放 錯了地方或向管理人員詢問書的去處。他還說,書要年年購買,要留意國外的出版行情;出了好書就一定買到,否則別人會笑話。言談之中,他對書的至愛之情表現 得淋漓盡致。這次參觀在弟子們心中留下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何時才能對北外的圖書館熟悉到這個份上?
此外,我們那個研究生班還有幸請到多位外國專家來講學。講語言學的是英國人John Reed。此人閑話很少,出口成章,是他第一次讓我們真正接觸普通語言學。我們這些毫無語言學根底的人,首次讀到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但還沒有看到他的 A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記得那時我們對lange和parole,signifier 和signified這些概念都感到十分新鮮。當時因為圖書資料奇缺,我就把Reed 先生的7、8講 的講課錄音一字不漏地聽寫下來。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這次大規模的聽寫,許多語言學的基本概念在我的頭腦中牢固地建立起來。另一位講語言學的是來自匹茲堡 大學的安東尼先生,一位熱情、和善的老人。他向我們介紹了美國語言學的發展狀況(十年文革使我們對外界了解甚少)。儘管這些信息已經過了二、三十年,但是 對我們來說,卻顯得那麼新鮮。還有一位教英國文學的專家是英國文化處派來的布朗先生,此公學問不錯,但是態度傲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憤怒的青年人運動」(the Angry Young Men Movement)。這裡,我不是單純列舉事實,而是想說明,我們當時因為深感自己耳目閉塞,因此下定了奮起直追的決心。當時的十幾名學生學習起來如飢人覓食,勢不可擋。拿到一部經典、名著,常愛不釋手,讀個通宵。讀研究生的前兩年,我就寫出了三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是評論「憤怒的青年人運動。」我讀了包括Look Back in Anger, 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 The Lonely Long Distance Runner, Take a Girl Like You等多部憤怒青年作家的代表作,查閱了當時(60年代)的社會背景,又讀了重要作家對此次文學運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先用英文成稿,交給布朗先生一閱。他大為高興,在我的文章後批上「Tour de force」 (法語,意為「出色之作」),他還當面對我說:「I feel duly rewarded to see a paper of this quality written after I have lectured for two months here in Beijing.」此後,這個傲慢的人也變得友善了許多。得到鼓勵後,我大著膽子把文章給王佐良先生看。幾天之後,他在飯桌上對我說,「你把文章譯成中文,明年三月我們在《外國文學》的第一期給你登一登。」還有一篇文章是介紹喬姆斯基的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於第二年發表在復旦主辦的《現代英語研究》上。那似乎是國內生成音位學的第一篇文章。當時,是許老讓我讀了這本書。讀過之後,我用英文寫了個paper,並將文章給安東尼先生看。他說:「It』s very good. You』re a complex person. The generative rules are very complex and you understand them all right.」聽了他的話,我放心了。接著,我又把文章變成漢語,給許老看。許老看了前四分之一,後面那些母音重讀規則過於技術性,他沒有看,就說,「你寄出去,讓他們去改吧,復旦會有人懂。雖然那篇文章只介紹了喬氏宏篇巨著的前三章,也是最簡單的三章,但它的發表給一個初學者帶來的自信與愉悅卻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因為這意味著我能讀懂當代最深奧的音位學了。
總之,學習道路是漫長的。當時,這些事情一件一件發生的時候,似乎都是偶然的、孤立的、隨意的。現在回憶起來,它們又好像是必然的、有聯繫的、有計劃的。把 這些事件串連起來,使我們看到北外英語系偉大的教學傳統,看到那些老師們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軌跡。所有這些都為我們指出了成功學習者不可偏離太遠的學習道 路。這條路是漫長的、艱辛的;同時,也是愉悅的、慰藉心靈的。路上有一座座里程碑、一道道風景線,一個比一個殊勝,最終通向令人嚮往的境界。
回首往事,我不免有些懷舊。我們當年的生活是清苦的,卻落得個耳靜心靜。每個人的工資都是幾十元錢,每個人住的都是筒子樓,沒有紅眼病,不用為買車買房去拼 命教課掙錢。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除了教書還是教書。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時要操勞得多,這是這一代人為追求高水平的物質生活所付出的代價。這種現實也不可 避免地影響了年輕人學問與教學的精細。當今世界,坐得住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心裡像長了草。有的人學了兩三年英語就認為夠用了,著急忙慌地找個外企上班掙錢。而我們這些人,學了那麼多年,仍然認為自己學得很不夠。王佐良先生經常引用的一句英文是:「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大意是「半瓶子醋最可怕」。心情浮躁、急功近利、輕視學問的種種表現,最終會使教育事業付出沉重代價。
還有一件值得討論的事,前幾年,有人反對「文學路子」, 認為英語課上的文學材料過多了,過時了,要多講科普和科技英語。多些自然科學的材料本無可厚非,但不讓文學進課堂,卻實在是欠妥。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學語 言不學點文學,無論如何也學不出味道來。科普英語的結構和意義都比較直截了當,沒有太多好講的,也不能培養出學生的語感。可充當課文的材料最好是旨意深 厚、文思周密、意味深長的,必須經得起咀嚼和品味。此外,文學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教育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人文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 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生活――特別是如何頂住壓力,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對待坎坷,又如何以平常心面對成功和榮譽。中國的獨生子女太需要這方面的教育了。
就今天中國的外語學習的大環境而言,我以為有三個問題值得注意。表面上看是方法問題,實際上,方法背後是深層的學習理念問題。
首先,對待學習要有科學、踏實的態度。學習任何一門科學都需要下扎紮實實的功夫,不要總想投機取巧,也不要相信那些引誘你投機、以使他賺錢的歪門邪道。所謂的「瘋子英語」、「傻瓜英語」、「學習方法革命」等,都曾經迷惑過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只要稍稍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發現,幾百年來,那麼多的語言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用畢生的精力從事科學研究,都沒有發現什麼「成功秘訣」。近年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英語學習》刊登了多篇「專家如是說」,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了《外語教育往事談――教授們的回憶》,大連外國語學院出版了《外語名家論要》,寫文章的一百多位老人也眾口一詞,都說學外語沒有什麼捷徑好走――只能是多讀、多聽、多說、多寫。惟獨在21世紀初,中國出了救世英雄,能用靈丹妙藥讓中國人在幾個月內學會英語,這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難道那麼多的哲人都比他們笨?那麼多的科學家都比他們傻?根本不可能!他們之間的區別只有一點:哲人與科學家尊重真理,不想騙人;而「救世英雄」卻是以金錢挂帥,不顧事實,無知無畏。你可以「瘋」,也可以「狂」。但有一點,你能「瘋」會莎士比亞,我才信服。你能「狂」會同聲傳譯,那才算真本事。僅僅是為了克服羞澀感,用不著去發瘋發狂,只需在心理上做些調整就可以了。也用不著在樓頂上一遍遍地喊:「Its impossible!」「I can speak English!」我看到那麼多的青年人相信這些歪門邪道,感到十分痛心。我在給英語教師做報告時,曾多次提到,「相信『瘋子英語』、『傻瓜英語』就相當於痴迷歪理邪說」,在場的數百名教師對此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可見,絕大多數老師都是認同這種說法的。
其次,學習工具不能代替學習過程,高科技不能代替記憶。現在,學習外語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英語的文學材料、聲象資料應有盡有;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文曲星」、「快譯通」、「詞霸」等 不一而足,有些我都叫不上名字。該如何看待這些東西呢?當然,這些都是有助於學習的工具。問題是學習者該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適當使用,有益學習;使用不 當,則影響學習效果。例如,材料太多,不知道如何選精品來學。桌子上擺滿了書,結果是摸摸這本放下,摸摸那本又放下,不能安心讀任何一本。古人云:「心頭書要多,案頭書要少」,就是說要專心致志。再比如,有了「文曲星」、「快譯通」,有些學習者認為,再也不用去背單詞、查詞典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快譯通」再好、再快,裡面的東西仍然在你的頭腦之外,不是你的知識的一部分,也不能構成你的水平和能力。你在大會上做口譯或用英語宣讀論文時,總不能指望「文曲星」或「快譯通」來解圍吧。就是在筆譯和寫作中,你也不可能字字查「文曲星」、「快譯通」。這些工具只能在應急時用,要想真正學好英文,還是要藉助於好的詞典,將詞義、常用搭配、例句等一一列出。要想真正悟出點東西,還是要靠查詞典這種慢功夫,急是出不來悟性的。再說,在「文曲星」上查多少詞堆在一起,也只不過是中國式的英文,而決不會是地道的英文。總之,外語學習是慢功,是細活,急功近利、毛毛糙糙是決不可能學好的。
最後,不要用考試代替學習,不要用試題集代替課本。目 前,應試教育現象十分普遍,考試過多,很多試題或題型不夠科學。學習者花了很多的時間做題,最後拿個什麼證,但是英文卻沒有學到手。這是為什麼?因為,學 一門外語,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其中有死記硬背的成分,也有熟能生巧的成分。學習辭彙、語法等,是硬記的成分,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但是,使用語言, 卻需要多練,是藝術性的工作。現在的考試,多半是多項選擇題,這種題型,易於測辭彙、語法知識,不容易測出語言運用能力。再加上寫作所佔的比例太低,又沒 有口語考試,最後的結果就是分數很高,但語言運用能力卻十分低下。目前,擁有各種外語證書的人已經達到幾千萬了,為什麼外語人才仍然相當匱乏呢?在這裡, 我想告訴學習者:「凡是經過突擊可以提高分數的考試,都不是有效度和信度的考試;凡是用大量的上課時間教你考試技巧的老師,決不是真正負責的老師;靠劃ABCD是永遠學不好英語的。我勸學習者不要太在乎拿個什麼證,那不過是中國的『土糧票』,是自我安慰。中國加入WTO後,需要大量的國際化人才。外企用人,看的是求職者的英語能力,才不會去理睬你手中的那個證書呢。國際人才競爭,要靠本事吃飯;七大姑八大姨沒用了,含金量不高的證書也不值錢了,還是老老實實學點真正的英文吧。」
動筆之前,我決心要寫出幾句有意義的話來,以免愧對讀者。但寫完之後回頭一看,不過是一本流水賬。可見,一個人要超越自我是多麼難啊。因此,以上文字,與其 說是想給讀者什麼啟迪與教誨,還不如說是在重溫自己的學習經歷,回憶自己在與恩師的交往中所獲得的心靈的愉悅與精神的升華。
【轉載】
周圍對英語專業同學的職場之路似乎比英語專業的學生還清楚:
「當老師多好,穩定有寒暑假!」
「以後當翻譯,你看兩會口譯多好,去了那麼多地方,見了世面又有錢花!」
Excuse me?
說這話的人其實不僅不了解英語專業,也不太了解翻譯和教師的心酸。
如果能當上大學老師那當然是很不錯的,尤其對嚮往穩定女生來說,既有寒暑假同時還很清閑,照顧孩子休息旅遊兩不誤。但是!現在好大學基本都是博士起跳,英專碩士畢業就想進大學工作基本要憑關係,況且英語專業的學生每年一抓一大把,憑什麼就輪得上你?
兩會口譯屬於高翻,金字塔頂的一群人,但是他們的工作量非常大,常年頂住巨大壓力的任務量一般人根本吃不消。我認識的同傳中,80%都是男性,女性從業者非常少。
那英語專業無路可走了嗎?
也不盡然,畢竟這個「萬金油」專業能適配很多崗位。
1 外企/私企職員。
估計很多英專同學傻眼了,內心很是不安:除了英語,我什麼都不會啊?人家要我過去做什麼呢?比起外企/私企裡面那些專業性工作來說,英語這門語言本身是很大的優勢。我接觸到的大量學生在工作後對外語有需求,但是就是學不好,更關鍵的一點是:工作各種煩心操心事,拿不出長線整塊的時間。所以英專同學快醒醒,大膽投簡歷至以下行業:新聞、外貿、金融、法律、旅遊,下文會附上後續第二專業學習建議。我朋友深圳大學外語系畢業,修了輔修金融專業,被安永錄用,至今仍在安永工作。你是不是以為她的金融專業學的很好?No, 她到現在還在考CPA(注會)。
就算沒有第二專業,總裁/部門助理崗也是不錯的選擇,英語專業的女生多半很擅長交流,所以很多總助都要求英專畢業。我並不是特別建議剛畢業的同學馬上就去做總經理助理,好的總裁助理是需要年限和工作經驗積累的。部分助理相對好上手,助理無非就是一些來往行政人員、安排會議的工作,細心和溝通能力非常重要。
2.培訓師/教師
這塊我比較有發言權,做培訓師6年,大學一畢業就進新東方了,同期和我一起被錄用的5位老師分別是:二外、北外、西外、北語的本科畢業生,都是英語專業。培訓師比較辛苦的就是寒暑假非常忙,也沒有周六日,好在不用坐班,完成自己的課時就可以拿工資。但是新東方不坐班沒有底薪,所以被很多人認為沒有保障,但是實際上能者多勞,能講課的話不會沒有課時量。其他比如學而思、學大等等培訓機構對英專畢業生也是常年招聘的。
公立學校教師這塊各個城市的要求不太相同,但是總體狀態是一樣的,小學輕鬆一些,初高中比較辛苦,生活相對枯燥,甚至要面對很多家長,這是不少人不喜歡的原因。但是如果能當初高中班主任,壓力雖大一點,但還是很受尊敬的,課餘時間再拉一些學生上你的私人課程,寒暑假想辦法辦培訓班,也是生財之道。
3 人力資源
HR中有很多英語很厲害的人,如果能進入外企做HR就相當有優勢了,彙報對象大多是老外。英語只能作為一種語言工具而使用,我另一個朋友本身也是英語專業畢業的,而且是師範類的,畢業就轉行做人力資源,對女生來言,這個總讓人覺得社會地位要高一點,其實收入非常固定。人力資源包括六大版塊: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與配置;員工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勞動關係管理。 從事人事工作的話,也就是從事其中的一塊或幾塊。人力資源、市場營銷這類專業,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太有限重在實踐,工作經驗更重要,這也就意味著你可以和這個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另外如果要想做好這個專業,得有一定的交際能力。
4 翻譯工作
筆譯、口譯都是可以的,這其中又分成自由職業和固定職業。自由職業優點就是不用坐班,自己接活,缺點就是沒有活。。。尤其是剛畢業的學生。所以如果想清楚不怕困難要做翻譯的話,很早就要開始有自己的圈子,多接觸一些翻譯工作,基礎業務還是要過硬的。經常犯錯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對方產生不信任,自斷財路不可取。從事翻譯並不意味著就是綜合類翻譯,可以是專業口翻譯,比如我的研究生專業方向就是影視方向,另一個新聞方向的學生也不少。
這其中筆譯是最常見的,不過筆譯的特點就是:工資低,尤其是剛入行不久以及長期不提升自我的從業者。
截圖一張實證:千字90,我覺得簡直就是廉價勞動力了。
5 考研/留學/公務員
這三項就是老生常談了。前兩個最適合跨專業的英專畢業生,研究生繼續學英語要麼就是英語語言文學類,要麼就是翻譯類,其實我個人感覺:翻譯沒必要通過研究生來學,我的研究生生涯翻譯水平沒怎麼提高,功夫全在平時的實戰經驗之中了。如果本科學校不是很好,想通過研究生提升一下倒是可以的,這樣你會接觸到很多一流大學的導師資源。
給英專同學的過來人建議:
1.本專業請好好學。
那些英專畢業語法卻一塌糊塗的學生,試問你過去十幾年都幹嘛去了?專八沒過就放棄追求了嗎,為什麼不考個托福雅思提升一下呢?還有一本名著都沒有看過的人,你好意思去教小朋友嗎?別說我犀利,我在新東方帶了4年專四專八班,班裡的很多學生水平。。。。(呵呵嗒,都考專八了還分不清非謂語動詞和謂語動詞)。奉勸英專學生,多看書多考證,你以為你的英語水平畢業了還能提高多少?
2.不想學英語專業趁早考慮其他專業
對於英語本身就沒有興趣卻錯誤選擇了英專的學生,你完全可以把時間花在研究其他行業上。新聞行業有編輯和記者,金融類更多了,有各種證券/會計銀行從業證,再不濟學個小語種行不行?我當過一段時間日英翻譯,感覺當時市場非常緊俏。
3.說不出口是大忌諱。
英專畢業的女同學們,口語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優勢,能說一口流利的口語無形中給你多少印象分和工作機會!況且這個東西又不需要你多聰明,先正語音再多練習表達,天天耳濡目染還怕學不會?
其實英語專業的就業面可以很寬,但是如果只會英語聽說讀寫,沒有行業知識,沒有溝通能力,一切都是白搭。
本文選自本人公眾號:杉杉工作室。
並非每個英語專業的學生都是英語專業的學生。興趣很重要,如果你發現對英語完全不來電,學英語頭痛,ok,forget it!可以另闢蹊徑,發展個人喜歡的方面。不過提問者既然問了這個問題,也不像是不喜歡英語專業的……so, go on……
- 廣泛地學。學英語的必須是雜家。都說英語是一門」工具「,我向來很不贊同這種說法,但也不否認,但是好歹得加上」高級「兩個字嘛!」高級工具「---專屬人類。這樣的屬性就決定了學英語的不光是懂語法,能交流,而要廣泛地了解許多知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知乎就是您邁出的良好的第一步。學姐大四了才來到知乎,提問者有優勢喔!在知乎廣泛地吸取知識吧~!
- 術業有專攻。英語專業是一個大致的方向,你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再選擇一個小的方向,如:筆譯、口譯、商務外貿、對外漢語、英語教育、語言學、理論研究等等。根據這幾個方向你可以考慮為這幾個證書奮鬥:CATTI(人事部翻譯證書三、二、一), BEC(商務英語初、中、高)還有就是托福啊,雅思啊,GRE。當然還有英語專業必備的TEM---4/8。
- 展現自我風采。英語專業什麼最重要呢?英語專業能拿得出手的活動是什麼呢?Bingo!當然是各種演講比賽、風采大賽嘍!所以讀英語專業一定不要錯過這些賽事喔!是練習自己舞台表現力,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機會!寫演講稿的過程、一輪輪參加比賽的過程、與競賽者同城競技的過程到最後拿獎,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是不容錯過的!
- 避免同質化。提問者是男生還是女生呢?是男生的話要特別注意了!千萬不要被」女性化「。要知道,一個純爺們在英語專業永遠是眾人矚目的焦點!無論是在學生會還是在運動場上都是大家矚目的焦點!(大學混了四年,發現班裡的9個男生幾乎都是自己的同類)。如果是女生,一定要珍惜身邊姐妹們。誰說女生多了會勾心鬥角像演後宮戲什麼的?其實在外院,這樣很和諧……還有,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哈哈……外院的女生大多兔子不吃窩邊草,基本上找對象沒有找自己院系的。
- 各種途徑學。什麼美劇、英劇、BBC、VOA、China Daily等等各種英語雜誌、網路媒介都不要錯過喔!沒準你哪天會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能碰到你看過的某報紙、雜誌的原文喔!沒有什麼功夫會白下,多看多讀,多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肯定錯不了!
- 萬變不離其宗。last but not least,咱們回歸課本。基礎英語這門課一定要學好!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文學批評等這些課程無論是對英語專業或是對提高個人修養都很有好處。而英語聽力、語音、語法、辭彙更是基礎的基礎,必須下功夫。語言學、翻譯、寫作算是一個拔高和提升,一定要多練習多理解。至於學習方法,需要自己摸索喔親!只要抱著一顆喜愛英語專業的心,相信你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段子================================
複習考研的時候,我和同學不由得都有一個感慨:要是從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像現在這樣:早起背單詞、背課文,學習新課文前預習,課後積極主動地背單詞,查閱書本上出現的每一個典故和term……的話,那專業知識地積累多少啊!現在得省多少事兒啊!回頭想想,其實以前教材上的許多單詞、知識點我們都還沒有掌握,或者已經忘卻了。…………回憶著回憶著,我和同學都笑了:正如電影《重返17歲》里的那樣,就算命運再給我們一次選擇,大一、大二、大三依然會如從前一樣過。或許知識是沒有掌握紮實,可在那些日子裡並非一無所獲,除了學業上的東西,我們也收穫了其他的許多。唔,以上是我的感悟,並非為自己不好好學習找借口,只是說明,當你走過一段大學時光再回頭看,不要後悔就好!take it easy!O(∩_∩)O1. 主課提前預習。不清楚的地方做標記,上課找機會問,沒機會就課間問。回頭總結,想一想不問老師自己是否也能解決。
2. 抓緊一切時間閱讀。注意讀物可以很簡單,不要太難;理解的基礎上盡量加快閱讀速度;盡量多讀,直到感覺累了,安排一個休息;不要再有什麼周末節假日的概念,所有你能自己掌握的時間都是閱讀時間。從故事開始,慢慢可擴展到報紙雜誌以及網上各種英語資源。聽力可給予五分之一左右的時間練習(主要是聽寫+影視劇),說隨緣,寫、譯可以往後放,等讀到一百萬字以後再說。
3. 讀到差不多五十萬字的時候,你自己應該知道該怎樣學英語了。如果屆時還有任何問題,可以給我發私信,有問必答。作為一個已經畢業的英語專業學生,我覺得你問這個問題肯定就不是沖著英語怎麼學來問的,必然是作為一個英語專業,如何做到與其他人不一樣的語言積累。
還記得以前剛入學的時候,我們老師問我們你們上大學是為了什麼,有一部分同學說是為了就業,我當時還有點鄙夷,當時我的想法是,我上大學是為了提升自己,充分利用象牙塔的資源來包裝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但畢業後了才發現,每天兢兢業業地上晚自習、背單詞、學習各種外語知識積累的重點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業真的比不上我們學校其他天天玩電子遊戲的理工科的學生(當然,這些學習過程對一生是很有幫助的,這裡主要從就業角度來講)。
所以,你既然選擇了英語專業這個供大於求的專業,你就必須先定好位,你以後想通過你的外語技能做什麼。當然,首先你必須保證你的外語基礎十分紮實,勤練(各種方法,其他答案已經提供)。你必須保證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你和其他ABC或海龜有什麼不同,你相對於他們有很強的競爭力,不會輕易被他們給取代。
比如說,你的定位是教師,你就必須在口語、語法、外語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除了必須的外語學習外,還可以多積累一些英語教學經驗,多參加支教、家教等活動和演講比賽來鍛煉自己。可以考教師資格證,像其他的筆譯、口譯證、BEC High就沒有那麼重要了,考取證書要從你以後的定位和方向來決定,不然這樣既浪費了金錢,也佔用來了你朝其他方向發展的時間。
如果定位是外貿,你就必須多熟悉對外進出口的流程和相關的專業術語,保證自己的口語和文件書寫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以及在國際貿易中所需要的銷售技巧等等。
像翻譯、口譯甚至公務員等定位,我相信你也都了解具體要多做什麼準備。總而言之,大學四年除了完成學校要求的課程之外,找准自己以後的方向,然後在這個方向上多花點心思。這樣你在大四就業大戰時候,會有很足的底氣和自信突出重圍,有十分漂亮的專業能力和課外實踐來征服人資。英語專業的同學們都很努力用功,所以你要做的是比別人更努力、更用功,更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
學妹,希望我的答案能對迷茫的你有所幫助。
英專,工作兩三年了,作為過來人,有些話想對英專的孩子們說,語言如果想拿來以後當飯吃,那是一定要下工夫學好,各種證書該考的考,往口譯隨同助理翻譯方向去做。說到底,學了四年,最後還不是為了工作,既然為了工作就該多方面考慮。
1. 專八一定要過,不然大學四年英語白念,畢業後人家大學六級的拿出去都比你好看。現在普通的企業招和英語有丁點關係的崗位,動不動就大學六級,專八,這是真的。2. BEC,雅思托福等,有興趣或者有需要可以考考,有的企業會認可。就算沒什麼用,各種備考絕對是有目標有計劃,學英語最好的方式。學到就是賺到。畢業後肯定不會再想去考試什麼鬼的,都是想得太理想。3.實習,不管什麼專業,實習是很重要的,要規劃好大學四年,就圍著你自己四年後的簡歷轉,想想以後你簡歷上有什麼好寫的。如果你不考證,不去實習,不去社會實踐,到時候你的簡歷上就只會有各種家教,兼職,社團經驗還只是個小幹事,連個社長或者部長都沒混上。積極去了解各種大公司的實習招聘,去小公司也可以,找些和專業相關的,積攢些社會經驗。當然,實習工作不是那麼好找,看你有沒有那個膽量,很多企業不怎麼招實習生,但是暑假寒假,或者學校沒課程進入實習期了,完全可以各種坑蒙拐騙說你已經畢業在找工作了。不過看企業,如果需要你提供各種材料是會比較麻煩。因為畢業後,會有很多競爭對手,你的簡歷和別人比什麼? 1.各種獎學金有沒有。2.各種社團經驗,組織能力有沒有。3.各種高大上證書有沒有。4.各種牛逼單位實習經驗有沒有。如果你什麼都沒有,那你就要麼靠爹,要麼考公,要麼就等著去小私企打滾。==============================================================上班了,有空再來。時隔好幾年。忍不住想來更新下答案別說不是你能力不行,而是不討領導喜歡。不好意思,討領導喜歡也是能力的一部分。別天真了,如果是你領導的錯,你最好馬上跳槽,然後證明給他看,是他的錯!無論你處在任何位置,都請居安思危。職場都是算總帳的,只要你不努力,說不定領導已經為你鋪好「後路」,只是時間問題。有上有下才是好的管理。
你職位再高也別得瑟,那說明你遇到了好的人。有好的團隊,領導都差不到哪裡去。而,沒有好的團隊,再好的領導也沒有用。我是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畢業的——也就是三本的英語專業,專科生。
我沒什麼好的經驗,因為我是差生。但是,給你講一個故事:
我進大學前的英語基礎還不賴,再仗著還不錯的閱讀和發音(我只能說發音還不錯,因為我口語很不咋地),大一自我感覺特別好。當時我們班上有一個峨眉那邊的同學,可能是中學的基礎確實差一些,再加上地方口音,我和我同桌每一次聽她上課用英語回答問題,我們就嘲笑「峨眉派英語」來了。而且,英語基礎真不敢恭維……但是,她後來從專科升本,並且是為數極少的那幾位最終考過專業八級的之一!她是怎麼做的呢?就我所知,每天都是6點以前起床(因為在女生那邊,我有「卧底」),然後每天都會6點離開寢室抱著收音機開始聽外文台——大學幾年裡,沒有間斷過!
多好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卻知道一個可能比較笨但是卻是最簡單的方法——大量的時間的堆積!這個,可能對語言更加重要吧,呵呵朋友,起點低沒什麼,三本沒什麼,過去努力不努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現在是否願意花時間、花功夫、花精力在英語專業的學習上!你的老師都會給你很多學習的方法,你需要的,只是反覆的反覆的去做就好了。沒有速成大法的,呵呵,畢竟這個不是「成功學」^_^我的微信:leilei1027,歡迎調戲。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可以找到一千種方法去做。學習這件事,關鍵就是執行力的問題。如果你能夠像阿甘那樣執著堅持不懈地努力,很快就能看到成績的。
首先 問題問的有點太泛了。
想把一個事情做好涉及到很多方面,往往不限於專業。學霸往往每科都學的好,好的生意人往往做哪行都賺錢。這些方法論是相通的。
實際點的,你需要熱愛一個東西,才能學好,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會給你長期的動力,幹不成一件事情,往往不是干不好,而是不想做,或者說,沒有那麼想要干好。喜歡英文歌,就去聽去學,喜歡看電影看劇,就去看。喜歡的東西你就會有慾望去把它搞懂,這是終極的動力。其次,要發現自己的天賦。每個人都有天賦,不一樣而已。大家都活到二十歲,但這二十年的組成並不一樣,可能你在看劇的時候我在打球。慢慢你總會發現發現一些事情,你做起來,比別人更輕鬆的能夠學會,完成。從你擅長的事情入手,做成一件事就容易許多。語言是工具,是藝術,不是專業。看清這點很重要。你可以喜歡英語,就像喜歡攝影,喜歡滑板,喜歡籃球一樣。如何把它做好,也和其他的東西一樣,而不要參照你學生物,學管理,學政治的學法。英語專業,今年大二,雖然學的不怎麼樣,但還是多少有些經驗可談的。
從讀寫聽說這四方面說說:
1.勤讀
學英語的話,讀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拿起一本英語書來讀。
樓主肯定能發現,大學裡有很多課都是非常無聊也沒有什麼意義,但這些時間又想浪費掉,不妨找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英文小說,雜誌都可。剛開始讀起來肯定會覺得比較生硬,甚至需要拿著詞典查著讀,這都沒有關係,慢慢讀就能適應過來。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挑一些經典的段落熟背,比如說《雙城記》的開頭那段文字就寫的非常好,我有很多同學都背過了。
不要以為讀這些東西沒有用,你的語感,你寫作能力的提高,其實與這些是分不開的。再一個,在讀的同時要注意擴充自己的辭彙量。這個好辦,買本單詞書隨身帶著,想起來就背一背。
2.勤寫
讀了那麼多東西,其實用起來,很多就是在寫作上。
樓主在大一的話,可能還沒有寫作課,為了避免讓自己的寫作功底倒退,可以每周寫1-2篇600詞以上的作文,寫完以後多讀一讀,在用詞和語法少推敲推敲。可能的話,課內多和你的老師搭搭訕,課外多聯繫,可以讓老師來看看你寫的東西,讓他們多改改。老師們都挺好,不會拒絕你的。
另外么,不知道樓主有什麼愛好。舉個例子,如果喜歡國際政治的話,平時多上上外文網站,看看最近都發生了什麼,然後動動腦子,寫點自己對這事的評價,最好簡短精鍊。這樣既鍛煉了你的寫作能力,又擴充了課外知識。
3.勤聽勤看
樓主現在大一,不知道喜歡英音還是美音。拿美音為例,現在聽就應該是VOA special English的時候。至於資源嘛,很多,不論是自己買調頻收音機,還是從網上下載均可。
當然,聽也不能是那種大概的隨意的聽,一段VOA必須聽到你每個單詞,每個句子都聽清聽懂為止,少則四五遍,多則七八遍,當然了,最好能夠在聽VOA的同時把整個新聞給寫下來!
之後樓主可以隨著自己聽力能力的提高,逐漸聽常速,快速VOA了。
另外,很多人都提到了看原聲電影和美劇等等。既然你是英語專業的,這些東西就不能只是簡單看看就行。
拿看原聲電影為例,怎麼看才好呢?我們系主任在大一的時候教了我們一個方法,有這麼幾個步驟
大概看(先看那麼一兩遍,熟知電影的情節)→ 細看(再看一遍,對著字幕,一字一詞的看,看清楚電影中的每段對白)→ 摳著看(電影情節都了解了,台詞也都看過了,現在就該摳電影的細節了!從電影的開始到結束,跟著電影反覆的看,反覆的讀,背會每一段對白。最後達到沒有字幕就能看著電影角色說台詞的那種效果……)
不過這方法對我來說實在太坑爹,我也不知道我身邊有多少人試過這種方法……不過要真在這方面下了功夫,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再說說美劇,這方面了解不多。
不知道樓主看不看大爆炸,我記得豆瓣上有個「天才爆炸英語小組」,這個小組有牛人會把每一集的筆記給整理出來,裡面夾雜著電視劇里的很多辭彙和經典的台詞,個人覺得是一個很不錯的資源。樓主如果有興趣,可以試試。
4.勤說
根據我的經驗,大多數外教在說話的時候,為了讓我們能夠理解,都刻意的在語調和語速方面做了改變。所以他們說話不是那種很純粹很地道的英語。
不過在外教課上主要鍛煉的還是自己的表達能力和膽量了。一般在外教課上,外教都會讓我們做一些類似於presentation的東西。這些在課都必須有精心準備,這樣才有底氣站在講台上。準備充分之後,就大方的站在講台上,努力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說錯了沒有關係,重在鍛煉。
在課間倒是可以找機會和外教聊聊天,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多,要好好把握。
平時有時間,可以不只看電影美劇什麼的,可以看一些名人演講之類的東西,比如說TED。在聽和看的同時,可以多模仿模仿他們的發音和語調。
另外,因為我們是在國內學習英語,雖然沒有國外那種語言環境的優勢,但我們也可以盡量的去彌補。平時在課內外可以和同學室友多用英語交談,網上聊天啊什麼的都可以,甚至有條件的話可以買一台收音機放在宿舍,平時在宿舍放放VOA什麼的,總之就是形成這種語言環境。
總的來說,學習語言是非常苦的,萬事也少不了「勤」這個字。語言不像其他一些知識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一門學科。希望樓主平日里能勤快點,多讀多看,祝你成功!關注語言本身,尋找第一手權威素材:英美澳文學;國外語言學著述;描述西方文化的第一手資料。這對考研也有意義。
利用語言,培養更廣泛的興趣:電影,電視劇,各學科書籍等等。
口譯課很有意思,很刺激。翻譯么,自己翻譯翻譯就行了,翻譯理論本科階段幾乎都是扯淡。
專業四級專業八級努力過了吧。
口語很重要,盡量和外教多多交流。寫作方面,更重視思維的邏輯順序。
其實,英語專業的開放心態很重要,語言是個很靈活的東西。所以多出門旅遊多見見世面也有潛在作用的。一招讓你輕鬆過CATTI
這是一篇技巧帖,也是一篇方法論,天下武功,萬變不離其宗,要想輕鬆過CATTI,首先你得練好翻譯基本功。 昨天Catti成績一出,朋友圈就炸了鍋,過了的同學各種曬分,各種截圖,沒過的同學抬頭問蒼天,誰主沉浮?然後再在朋友圈Po一張吐血的圖片,配文:「改卷的老師都是羊駝嗎?」遙想當年,Franky查到自己的二筆成績時,也是嚇得自己虎軀一震,連忙又查了好幾遍才確定自己是過了。查到最後一遍的時候,實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在學校寢室蹦躂了好幾圈。
在這裡,Franky首先想恭喜那些通過的同學,你們的堅持終於讓你們抱得證書歸。沒通過的同學也千萬不要氣餒,古人云,勝敗乃兵家常事,半年後,哥又是一條好漢。天下武功,萬變不離其宗,跟著Franky一起練好翻譯的基本功,擇日再戰。 英漢翻譯基本功(一)詞義的選擇(eg)
翻譯中,一個英文單詞往往有很多個意思,就拿Catti考試中的常客promote這個詞來說,就有(促進、提升、升遷、促銷、推銷、籌劃)等多個意思。很多同學一看到promote立馬就翻成促進,反應速度比i7處理器還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往後一看到promote想也不想直接翻成促進。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很多死譯的情況,而譯者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往往還自我感覺良好,鬧了笑話而不自知。而好的翻譯總是能輕鬆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所謂知者自知,拈花微笑。
下面通過幾個例子,Franky手把手得教大家如何跳出詞義選擇的思維定式,重塑翻譯的三觀。
We will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我們將促進兩國間的合作。
Let us promote the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concerted efforts and achieve new heights together.
讓我們大家一起推動中國的體育事業,一同邁向新的高峰。
We will promote e-administration to improve our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xercise more effective supervision.
我們將推廣電子政務,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有效性。
To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development.樹立科學發展觀,提升核心競爭力。
That"s why we encourage late marriage and promote family planning.
那就是我們鼓勵晚婚,提倡計劃生育的原因。
We help companies promote their products.
我們幫企業做產品宣傳。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我們在翻譯時一定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去選擇最合適的詞義,這樣才能讓你的翻譯make sense。雖然詞義的選擇只是一個最基本的翻譯技巧,但是它卻是人工智慧無法逾越的一條鴻溝,當阿爾法狗打敗國手稱霸棋壇,人們在驚嘆之餘不禁對將被人工智慧顛覆的生活感到恐慌。
前一段時間,朋友圈盛傳機器翻譯將取代人工翻譯,一時間,群氓呼應,譯員恐慌。基於大數據和語料庫的機器翻譯確實能提高我們的翻譯效率,但是它永遠無法取代人工翻譯,因為人是有思想的高級生物,在翻譯時能夠根據自己的常識和語境去選擇一個最合適的詞義,而機器只能機械地堆砌單詞或意群的意思。
如果你沒有get到詞義的選擇這個基本翻譯技巧,那麼長久以來你的翻譯都只是機器翻譯,又或者你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不當一回事,放任自己在溫柔的思維定式里蒙圈。思維定式的溫水固然很舒服,但是你要是再不跳出來,放心,你會熟的。
翻譯方法論:輕鬆過CATTI,有什麼捷徑?
光說不練,神仙也救不了你。下面Franky就為大家上點乾貨,給大家推薦兩個翻譯練習材料,第一個是China Daily手機報,這個報紙現在聘請了很多外籍翻譯,所以翻譯質量很高,內容主要偏重政經,而政經一直以來都是CATTI考試的必考內容,尤其從去年開始,CATTI考試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逐漸把考査的重點放到了時事翻譯上來,這就要求我們緊跟時事熱點。不管是政經還是時事熱點,一個China Daily手機報就夠了。(如何訂閱,文末有彩蛋)
第二個是紐約時報,通過自己對二筆考試題源的分析,從08年到16年,二筆考試英譯中部分一共出現了5篇紐約時報原文,原文啊親,一字不落的原文,看到了就跟撿到錢的感覺是一樣的有木有。自從有了這個發現,自己從14年就開始堅持看紐約時報,不僅看,自己還動手翻,後來一想,這麼好的材料一定要分享給大家一起練習,於是Franky就去滬江部落創辦了《紐約時報天天譯》,創辦一個月,就做到了滬江節目排行榜前五,並被滬江網選為精選英語類節目。15年自己讀研太忙,節目也停止了更新,恰逢滬江部落節目改版升級為社刊,節目板塊功能受限,自己也一直沒把社刊做起來。
17年,Franky重新出發,《紐約時報天天譯》社刊重新起航,繼續給大家送福利,點擊下方《紐約時報天天譯》節目鏈接,讓你們不用翻牆就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紐約時報,同時與眾多翻譯愛好者一起練習翻譯,更有譯文一對一點評,讓你的翻譯學習如虎添翼。(大家註冊一個滬江賬號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節目直達】 《紐約時報》天天譯_英語節目學習 - 滬江節目單
【社刊直達】《紐約時報》天天譯_滬江翻譯社社刊-滬江社團
有的同學就說了,我一小白,紐約時報辣么多生詞,我壓根看不懂怎麼辦?
關注翻譯主播Franky (ID:FrankyFM)
跟著Franky一起學習翻譯基本功
暢享最新雙語版《紐約時報》資訊
作為一個英語專業本科畢業三年,碩士畢業兩年的過來人,看到這個提問,再想想自己大一甚至整個大學時候的閑散度日,渾渾噩噩,覺得畢業後這幾年走了很多彎路也就很正常了。
本人高中理科生,陰錯陽差考進了211 院校的英語專業。大學四年的課程並不像理工科繁重,所以有大把自由支配的時間,但是這些這些時間都白白荒廢了。沒有塌下心來把英語口語提高,沒有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出去實習,沒有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培養興趣,或者是賺錢攢人生的第一桶金。
上大學後,聽得最多的是「英語專業就是沒有專業」。尤其是在非英語專業的人也可以講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的情況下,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更要提早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划了。
一、學好英語,學好英語,學好英語!
首先要明確,英語是你的專業。聽到過類似的話,如果你連自己的本專業都學不好,以後還能學好什麼。這句話雖然有點偏頗,但是學好英語對自身發展只會有利無害。
等到你畢業找工作或者是出國留學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講著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語是多麼的加分。我清楚地記得,大學剛入學,在一場學長學姐學習就業經驗分享會上,一個學長就曾說到,在一個知名500強企業的面試中,因為英語出色,到後面的面試環節,基本上就是一路綠燈。
我還很多次的聽我學理工科的同學說到如果英語不錯在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是很大的優勢。對於非英語專業的同學來說,英語好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英語專業的同學來說,英語好是必須的。
所以,該背單詞背單詞,該練口語練口語。大學四年給了你充分的時間去提高英語能力,就看你能不能克服懶惰,堅持下去。從不好到好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但是大學四年做不到提高英語,這些痛苦必然會留到畢業找工作的時候。
二、建議學習第二專業
我的大學同學,通過學習第二專業,有研究生考到復旦大學法律系和北京大學法律系的,也有在出國深造的時候跨專業到金融和新聞的。
「英語專業就是沒有專業」。所以學好了英語,再去學習另外一個專業,其實多多少少會讓你受益,不是說「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嘛。你學過的知識終究會成為你的一部分。或許你可能學習之後覺得這就是你未來想要從事的行業,又或者你覺得這不適合你,另覓出路,都不是壞事。但是,始終你給自己多留了一條路。
當然,最好不過的就是在選擇第二專業之前,你已經知道了未來你想從事的行業,這樣,學個第二專業那就是對症下藥。
三、去實習,去實習,去實習
大學四年,我只為了完成社會實踐項目實習了15天,拿了一個證明就走人了。後來找工作投簡歷的時候,真恨不得回到大學當年,告訴那時的自己,要去實習。大學四年,每年寒暑假加在一起都有4個月了,貪圖家裡的舒服,不想做一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實習,結果找工作的時候就深刻體悟到了「自作自受」。
為什麼我建議去實習。一是不去真實地接觸一個行業,你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你喜歡的想從事的行業,而且大學期間去實習是沉沒成本比較低的一個階段。等你畢業了,如果沒有之前的這些實習經驗,可能就只能道聽途說,然後去嘗試,其實實在走彎路。二是如果簡歷上有相關的實習經歷,這會成為你畢業找工作的簡歷上的加分項,前提是你真的能夠從自己實習經歷中有所收穫,有所成長。三是這也算是一個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吧,我是一個學生氣比較濃的人,適應大學環境,但是直到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也算是才慢慢適應了職場。
順便說一下,我的閨蜜和他男朋友就是在實習的時候認識的,現在畢業工作關係也很穩定。你看,去實習還會有意外收穫呢。
四、有時間去考證
對於英語專業的來說,專四、專八是必須拿下的。除此之外,我的大部分同學考過了上海中高級口譯,二級筆譯和口譯,商務英語這些。你問我考這些證書有用嗎?我沒辦法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我的一個原則是有時間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我願意去考(當然這也是事後才明白的,因為現在需要的時候我也沒有這些證書)。我是一個有考試壓力才能靜下心來好好準備學點東西的人,況且萬一在將來它有用呢。與其後悔,不如把這些證書握在自己手裡踏實。
當然了,你要是學了第二專業,再去考司考,CPA,那也是在為你的以後做準備,技多不壓身。或者去考導遊證,那就看個人的選擇了。
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經常感嘆「現在找工作時候流的眼淚,都是當初選專業的時候腦子進的水」。但是和身邊的人聊天的時候就發現每個專業的畢業生都會有這個感慨。所以回頭想想,與其抱怨自己選錯了專業,就業形勢差,倒不如在大學期間充分地武裝好自己,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成為在找工作的富有競爭力的那個人。
而我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就是英語口語不夠好,實習經歷不多,依然迷茫的那個人。畢業進了留學機構,不到半年我就辭職換到了使館工作。兜兜轉轉,走了彎路,但是對於當初學了英語這個專業我還是心存感激的。就好像我上面說的這幾點讓人覺得這都是特別勢力地在為找工作做準備,但是學這個專業,要提高英語能力,也要讀很多文學書,提高文學素養,這也是在潛移默化影響著自己。
有一句話,聽了很多道理,但是仍過不好這一生。其實別人的建議終究是基於別人的生活,到頭來,怎麼做選擇還是自己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好的,那就是明白的越早越好,所以何妨聽聽別人的意見。
先把該做的作業做了,尤其是抄字典這項。
很久以前的回答了,工作已經換了,更新一下。
已經不再做專業工程項目經理了。目前就職在某外企Real estate corporate service部門。彙報對象是英國人,亞太以及歐洲區域總監。工作語言環境仍然純英文,有專業知識和經驗要求。
想說的是,大家不要強求於做什麼行業,也不要拘泥於自己什麼專業畢業。畢竟並沒有什麼人關心你的出身,又不是華爾街和研究院的。每一份工作經歷都是財富,都會成為漫漫職場路的一部分,都是每個人的成長心路歷程。我的經歷並不具備參考價值,更不可能也不值得去複製,掌握必備技能提升軟硬實力,才是重要的事情。
------------------
英專畢業3年,工作3年半(是的最後半年是在全職實習)。題主好在是大一,剛剛開始學習。請允許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英語專業的學生怎麼努力刻苦學習都不為過,相信我。樓上很多答主也都提供了各種學習技能和途徑,一條條來吧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
接著我說說為什麼這麼建議。
首先我自己並不是一個學霸,只能說是基本功不錯然後天賦可以所以混了四年,浪費了很多時間。雖然該考的證(專四專八口譯之類,還打醬油刷了個六級)一個也沒落,但是工作了之後尤其是現在總是常常在想要是能重來,我一定像李白一樣好好學習。(什麼鬼。。)進學校的時候大家都是高中水平,畢業的時候有的人是大學水平,有的人連高中水平都不如。畢業後學霸同學考研去了復旦攻讀英語文學,有同學去了銀行做櫃員,當然不可避免的還有很多去做了外貿,小公司翻譯之類的,而我也很奇葩的走上了工程項目經理和BD的道路。
英語專業並不定會決定你將來從事的職業方向,但是學好了英語也許會給你的職業帶來更多的選擇。如果你願意繼續走這條路下去,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外企500強做運營,老闆是瑞士人,並不知道什麼專四專八,他只知道我能說流利的英語,能寫正常的郵件,能和老外交流無障礙甚至比較了解歐美文化,所以他跟我說只要拿畢業證書來就可以了。第二份工作變成了工科類項目,成天有回不完的郵件開不完的會看不完的圖紙,工作語言純英文,然而我並不是工科出身,但是英專的經歷讓我看到不認識的單詞時並不慌張,在工作的時候我又學會了很多專業術語。
現在又改行做了另外一個專業(請不要吐槽我跳槽的速度),至今小半年又學會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領域的知識,當然也拓寬了辭彙。閑暇之餘我頭腦發熱買了二口的教材準備沒事瞅兩眼(但是至今還躺在抽屜里),時常會感慨的就是現在腦子不夠用心也不夠定,根本靜不下來學習。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英語專業雖然一棍子能砸死一大片,但是如果你能做的比別人更好,機會還是很多。
努力吧騷年!Take English as your life rather than a part of your life.
學英語,真不容易,可是互聯網時代了,我們可以有些新方法了不是!
最最頭疼的就是背單詞,多少學不好英語的童鞋的心傷啊!那你還捧著紅寶書背單詞嗎?還在一遍一遍地捂著左邊看漢語想英語,捂著右邊看英語想漢語?一遍一遍地整理錯詞生詞?然後再捧著錯詞本一遍一遍地勾勾畫畫?坑爹吧!都互聯網時代了,這些完全可以用計算方法解決的問題你還用手工業的方式解決!不懂計算機?不是有懂得開發出來很好的應用了嘛,只不過你還不知道而已啊!這裡推薦以幾個:拓詞:拓詞toWords - 上癮背單詞別點這個鏈接,這是個典型的手機背單詞的東西,打開你的手機,拓詞團隊靠譜啊,眾多背單詞應用里,不僅服務做得好,而且還覆蓋了IOS 、 ANDROID、winphone的神器!他不僅給你量身制定任務,而且還會根據你最初承諾的時間分配每天的任務,如果你今天沒完成,本來今天只需要半個小時解決的戰鬥,就自動順延到明天了,明天你可能要花費一個小時……以此類推,如果你好久都沒有去執行你的計劃,那很抱歉,這會兒你可能只會做一件事,卸載了它!百詞斬:登錄百詞斬 - baicizhan.com一樣的有計劃有權威的智能詞庫,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人家沒覆蓋到的。有意思的是,這個東東進行單詞練習的時候,每個辭彙都會配給四幅圖片,單詞是在一句話的語境裡面的,你要根據對單詞的理解,選擇關聯性最強的那個圖片來解釋!這還不是最酷的,最酷的是,對於那些你已經熟悉的辭彙,不想再看到看到就噁心的辭彙,你可以直接行使百詞斬賦予你的最高特權!——斬了他!!!沒有語感?你還記得上大學那會越是臨近考試了,越是懶得去背單詞了,於是果斷窩在宿舍的被窩裡面,打開《生活大爆炸》,打開《lost》,打開《prison break》,打開《godfather》……反正隨便打開一部美劇,美滋滋地看著,別人問你幹嘛呢?你會很得意的說了一句,培養語感!!!你騙誰呢啊!說得我都信了!!!一天的美劇看下來,你記住了什麼了?眼鏡死死地盯著中文字幕,你會為了某一個辭彙停下來反覆看幾遍嘛?除了餓的飢腸轆轆,憋得頭暈眼花之外,你還有什麼?現在不是問題了,要不怎麼說就有那麼一些人知道咱的痛楚呢,看電影背單詞的噱頭產品看了不少,但是尤其覺得這個最靠譜!魔方英語:首頁 - 魔方英語真心的,看電影背單詞的救世主啊!點進去嘗試一下你就知道了,原來在那些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狗血劇情裡面,竟然藏著那麼多那麼多可能你在某次失敗的四六級考試裡面就遇到過的聽力段子,閱讀辭彙……於是你還會相信自己考試前窩在被窩裡看電影學英語的謊言嗎?反正不我信了…………原文轉載:互聯網時代,英語應該換個學法了!回答怎麼學,不如回答怎麼做。
真好還是大一,還有機會贏:
別把英語當專業,當一門語言來學就行了,什麼意思呢,就是能說能聽能寫是高優先順序的事情,四年必須拿到國際口語相關證書,一個綜合能力證書,但不是說必須,而是目標,這樣才會有監督,有驗證,這是其一。
不用去費時間學語言學歷史,筆譯啥的。不打算當老師的,也別分什麼方向,沒啥意義。實際工作的時候,根本不是問題所在。
要當翻譯的,就是口譯,同傳,其它不必立志了,那是苦逼的未來。
所以,你最聰明的選擇是修兩個學位,一個英語,一個別的專業,你比較感興趣的專業,自己選。比如我,項目管理。
畢業後,你將是你們專業的最容易起價的人。
想想吧,再加上談談戀愛,讀讀書,參加點社會實習,完美無憾。
推文:英文系怎麼辦?
推薦閱讀:
※英語中,第三人稱單數為什麼要特別加「s」?
※網上學英語,去哪好啊?
※在美音中,covert 的 o,bull 的 u 怎麼好像都發成 /??/,而 bug 的 u 仍舊發成 /?/?還有 retina 為何中間的 i 不發音?
※我四級之前考了436 這次六級考了359 我是再考一次四級刷分提高?還是繼續考六級,爭取過級?
※英語學習中的兩個語法疑問『set in during』和『hope+動詞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