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唯識宗是怎麼修行的?

聽說唯識宗可以用唯識觀來修行,但從來沒有人具體的講過如何操作,大部分人都把唯識當做是一種「認識論」或「本體論」,最重要的修行方法論卻無人提及,這是大家的認知偏好還是唯識宗自己結構缺陷??


1、

唯識宗的修行,談的比較集中的典籍有二:

一是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中《唯識義林》。

一是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太虛大師曾經講過《唯識義林》: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講錄_太虛圖書館

2、

唯識的所觀境,是三性、三無性。

先於三性上,簡舍遍計所執性。

再於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上,觀圓成實性,是識實性;

依他起性中,心王,是識自相;心所,是識相應;色,是識所變;不相應,是識分位。

遣遍計所執,顯圓成實,成立萬法唯識,是唯識三性觀。

3、

五重唯識觀:

一、遣虛存實識:把遍計所執去掉,留下依他起(法的事相)、圓成實(法的理性)。

二、舍濫留純識:把所緣境去掉,留下能緣心。

三、攝末歸本識:心的自體分是本,見、相分是末,於自體分上觀唯識理。

四、隱劣顯勝識:心王是所依,心所是能依。於心王自體上,觀唯識理。

五、遣相證性識。遣除事相的依他起,於圓成性體上,證唯識理。

4、

唯識入道的次第:

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

十三住:種姓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

5、

資糧位,信解唯識,發大菩提心,是從十住到十迴向,也叫順解脫分。

加行位,依四善根修方便加行,也叫順抉擇分。

通達位,初入地心位。

修習位,從初地住及出心至金剛無間心位。

究竟位,於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證二空,至解脫道,舍余有漏及劣無漏種,證四智菩提、四涅槃妙果。

6、

在資糧位上,依勝解力,修四攝六度、四無量,集齊福德智慧資糧。

在加行位上,所修觀法,為四尋思、四如實智觀。


唯識宗的修行主要記載在瑜伽師地論中,雖然此論很大,但是真正清晰的講述修行的章節在本地分的論聲聞乘這個地方,相對比較系統,而其他的章節,個人認為比較零散,看不出清晰的實修步驟,因此我認為在實修方面,大乘唯識宗,依然依照原始佛教中的聲聞修法。還有一個論叫做《六門教授習定論》,非常簡短,也是唯識宗的修行手冊,不過裡面我認為只有第三門和第五門講了點實質性的東西,其他幾門沒有太多的可圈可點。第三門講了欲界九住心,可以鑒別欲界定的狀態,第五門介紹了下入色界定後的鑒別方式。還有一個是唯識宗的五重唯識觀,據說是唯識特有的,不過我認為還是看瑜伽師地論中的聲聞地比較靠譜,因為佛教的修行無非就是37道品,都記載在原始佛經中,後期大乘佛教對原始佛教的改動,基本無法細緻的改動原始佛教的實修方式,所以基本上只能照搬,或者改一些不痛不癢的地方,比如在上座部佛教,認為暖,頂,忍,世,四個加行位,是在觀苦集滅道四諦,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貶低的人無我智,那麼成唯識論在加行位的時候寫到,大乘菩薩在暖頂忍世要觀人無我和法無我兩種無我智,但是沒講具體怎麼觀,差別在哪,沒直說,因此大乘佛教的實修步驟,沒辦法從根本上撼動原始佛教


大多數人學習唯識的情況是,在唯識的名相上絞盡腦汁,字字惟艱,而對唯識的修行邊緣化。試想一下,名相概念還沒弄清楚,各家學說還沒辨明白,哪還有時間去進行下一步的修行呢?更何況唯識的理論太過龐大,光是諸家的不同說法,就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經過一番去偽存真,破邪顯正的腦細胞大戰,堅持下來的人十成只剩了一成。而就算明白了正統的說法,又如何把繁雜的理論用於實際修行呢?

比如,弄明白了第七識不是執第八識的心王心所,也不是執第八識的現行和種子,而是單執第八識見相二分中的見分為我。嗯,俱生我執的病根找到了。可是這理論在修行上怎麼用呢?畢竟第七識不似第六識那麼明顯,可以直接對治。比如,看到一個美色,第六意識升起貪慾,我們可以對第六意識說,你所貪的只是顯色形色表色,無非皮囊一袋骷髏一具,於是第六意識就會很聽話地不再隨相取好了。可第七識就不是這麼好說話的,就算對第七識說「末那老兄,拜託你以後千萬不要再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了」末那老兄也是不會聽的,因為它和第八識行相都微細地難以了知,直接對治它是沒戲的。

怎樣把唯識的理論和實際聯繫起來,讓所學的知識聯成體系,而不只是孤立不相關的點,這是學習唯識中必須要注意的。《瑜伽師地論》中所述的十七地本就是瑜伽師,也就是禪修者的修行道路。唯識的很多道理都是從禪修中得來,如《解深密經》中「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這句名言,就是瑜伽止觀中對所緣影像的描述。若脫離止觀實踐談唯識理論,往往事倍功半而落入玄想妄談中。更何況,佛教理論不是為了哲學而哲學,為了辯論而辯論,而是為了修行實踐,為了斷除二障,為了證得無上菩提而安立的,所以我以為,把所學唯識的理論用於修行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內容主要是談唯識加行位的修行,因為加行位是有漏到無漏的關鍵點,是從凡入聖的「龍門」。且學佛修行的階次,聖位以上自可不談,資糧位偏重在累積資糧,多住外門修菩薩行,而加行位則傾向於智慧抉擇。唯識思想既是一種關於心靈的智慧,那麼其理論在加行位的運用也就格外明顯。

唯識大乘在加行位主要是修習以四尋思及四如實智為主。四尋思就是名尋思、義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

1、名尋思是指「於名唯見名」,因為一切事物的名稱都是為起想見言說而假名安立的,並沒有實性。名稱雖以呼召事物為用,但卻不是事物本身,比如說火不焦唇,說水不解渴。故《肇論》有言「以物求名,名無當物之功。」

2、義尋思又稱事尋思,是指「於事唯見事」。即色等事的本質是離於言說的,並沒有一個真實的名稱與其相當,否則就不會出現一物多名的情況,比如同一種植物,既可以叫「玉米」、也可以叫「苞谷」、「棒子」、「苞米」、「仙麥」等,故《肇論》說「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

3、自性假立尋思是指「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即觀察名或事皆無真實的自性,唯是分別假立。但眾生往往對此無明,而產生名或事的自性執。比如,稱呼某甲「張三」,昨天如此稱呼,今天亦如此稱呼,明天還是如此稱呼。這會導致我人潛在的以為實有一個不變的「張三」,否則怎麼會每次都用同一固定的名字稱呼他呢?其實「張三」只是五蘊合和,是心識上變似的相分,每一剎那都在無常生滅,哪有一個實在的「張三」事自性,更哪有一個實在的「張三」名自性呢?而一般的人卻執著此名此事,即使自己名字受到了侮辱,也常常會火冒三丈,怒不可遏,這正是缺乏自性假立尋思的結果。

4、差別假立尋思是指「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即推求諸法名或事的差別相,亦惟假立,悉皆不實。因為名事的自性既不可得,差別當然也就不可得了。但凡夫因為執有真實的名事自性,所以才會以為彼彼名事實有差別,如同比較龜毛和兔角的差異,只是痴人說夢罷了。

四尋思中,前二種尋思既可以離相觀也可以合相觀,而依止名義合相觀故,可通達後二種尋思。若四尋思觀修鍊純熟,就會引發四種決定智,依《瑜伽師地論》的說法,就是:

1、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已卽於此名如實了知,謂如是名為如是義於事假立,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無有能於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無有想則無有能起增益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名尋思所引如實智。(通達名言施設)

2、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如一切色等想事性離言說不可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通達自性離言)

3、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響應光影水月焰水夢幻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通達幻現非體)

4、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

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可言說性不成實故非有性,離言說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名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見等差別假立門,由如是道理一切皆應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義,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通達真俗不二)

以上是《瑜伽師地論》關於四尋思和四如實智的說法,而《成唯識論》中對此表述的角度又有所不同。論說四尋思和四如實智的差別在於:四尋思,觀所取四境離識非有,唯觀所取無,而猶未觀能取亦無。而如實智,忍可前境離識非有。所取既空,復能遍知能取彼境之識,離所取故,決定非有。所取妄境空故,能取妄識亦空,是名如實智。依四尋思和四如實智,配合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就是暖頂二位,依尋思觀立;後二位,依實智觀立。

1、暖位:此位獲明得定,發下品尋思,創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境,名自性及差別,義自性及差別,皆依自心變現,假施設為有,而實不可得。此際方得無漏慧之明相,如慧日將出之明相,故名明得。即此,假說道火現前,亦名為暖。

2、頂位:此位獲明增定,發上品尋思,重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境,皆依自心變現,假施設為有,而實不可得。此際明相增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複名頂。

3、忍位:此位獲印順定,發下品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為何立為忍?因為所取易空,能取難空,如黃檗禪師「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亡,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把能取放舍,這是需要懸崖撒手般的氣魄的,故安立為忍。又此位可分下中上三品,下忍起時印外境空,中忍轉位忍能取空,上忍起位印能取空。

4、世第一法:此位獲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於所取能取,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名無間。於世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上暖等四位,雖觀能取所取皆空。然猶未能實證真如,但心上變似真如之相而已。如《唯識三十頌》所說的「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故行者到此地步,不可得少為足,裹足不前。須百尺竿頭再進步,連這唯識想也必須破除,即用《解深密經》中提到的「無性自性空」來對治。

上面是《成唯識論》對大乘加行位修習的描述,下面再看看《辨法法性論》對加行位的說明。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種相:謂有得加行,及無得加行,有得無得行,無得有得行。」

太虛大師的註解是「一、有得加行,謂觀唯有識可得,以為觀外境空之方便,定中修此觀慧,從四尋思、四如實智引生觀所取空之智。二、無得加行,以唯識故,畢竟無實外境可得,印所取空。三、有得無得加行,有得者、謂觀所取境唯有空可得,無得者、謂境空故觀亦無能取識可得。由境空故所取境空,所取境空故能取心亦空,境心俱寂,雙印二空,為有得無得行。四、無得有得加行者,雙印二空故無得,唯見真如故有得。二取既空唯見真如,此猶有得於真如故,仍是加行;要到真如與能證智亦不可得,乃為真入無分別智。」

套用《辨中邊論》的文字來看,有得加行,就是觀「虛妄分別有」。不能連這依他起都否定,否則就是是惡取空。若這虛妄分別識都沒有,那還談什麼二取執著,談什麼修道解脫呢?無得加行,是觀「於此二都無」,即於虛妄分別上,永無能取所取之性。有得無得加行,是觀「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這處與太虛大師的說法稍異)無得有得加行,是觀「此中唯有空」,此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二取無,空性有。

————節選自凈智法師論文「唯識加行位的修行」

http://bbs.jced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71


呵呵,唯識,乃佛法之高支,明心之直路,見諦(集諦、滅諦)之坦途!但是如果只是在文字上玩,一定能成就為一代大臭知識分子(齜牙)!若在自己身上玩,那麼翻開唯識,處處都是深觀地!學唯識,首先就是吃透名相,而吃透名相,是要在自己身上去切身的找到那個名相所指的東東並驗證其所列舉的種種特性的,萬萬不可有一絲絲的文字相;然後初步明白唯識的脈絡;再然後回過頭來從開始,一句一句的在自己身上(其實是當根對塵後,在自己心中所展開的一系列微細的心識變化過程)驗證。如此,明心、見諦那就是指日可待之事。


彌勒菩薩: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唯識修法:

1.止修。要修唯識,先要找到覺是哪個,所以,需要先入靜,顯出清明覺。

方法:松腦。靜坐。

2.觀清醒覺。靜下來,意識反而清醒。這個清醒的中心在哪裡?這個中心在人體非常固定。以後,以這個覺發出的中心為坐標,向外觀一切變去。

3.回觀。變去的不是自己,那麼,唯一不變的就是可以依靠的。回頭看覺發出地。由此,入圓成實。充實而清明覺常存。

4.覺覺相續,成片。

修唯識,由放鬆大腦減少干擾入門,找到覺的位置,保任,分辨客塵,不依靠外力。越來越清晰覺明。只有一個中心,能變去的都剔除,只有一個不變的中心。保任這個。此既唯識修法。


唯識學派又稱瑜伽行派,很重視行。

現在也普遍對其有誤解。如果簡單區分,禪宗是做工夫的,那唯識宗就是講道理的。印象里好像理論一套套,修行什麼的和唯識宗沒啥關係。

但實際上並不如此。以《瑜伽師地論》為例,最初五地偏重於介紹,但是從第六地三摩呬多地開始就很注重實際修行了。但是其說法不是簡單的某種可執行的法門,而是極細微的講述,所以不認真看的人會看的不知所云,明明講這個,怎麼又扯到那裡去了。

另外,修行不僅僅是行為,觀念也是,思維也是。比如空觀,不學教的人觀來觀去很難空。但是唯識宗可以從緣起,可以從心所,甚至可以從種子觀。空觀的力量可以幫助禪定的增長,禪定的增長又可以幫助思維修。

那數學數學來類比,其他宗派就像給你微積分的公式,你用就可以解題。但是唯識宗就從1+1為什麼等於2開始講述微積分的原理,所以感覺不實用。

祝安!


根據《三十頌》,首先要聽聞唯識的道理,先了解為何萬法唯識。我們可從認識論或從生死的世界、迷幻的世界中發覺一切都是唯識。要了解這些道理,就要多聞、多思,這些算是資糧,其他的修行資糧包括戒、定。

  若是菩薩道的話,當然要有菩薩道的資糧,如布施、持戒都是。在行布施、持戒時,要懂得運用萬法唯識的道理,這些都是準備階段。資糧階段的資糧是從聞、思、戒或布施等菩薩行累積下來的。

  接著開始修定時就可以修唯識觀了。或許可以用傳統的方法,就是在修不凈觀的時候,當定境現前就觀察其實這定境也是唯心所造。既然定也是唯心所造,那就可以離外境的執著,證到唯識的境界,曉得萬法唯識,自然肯定內在或內心的世界。這是體會萬法唯識的第一步。

  在修行來說,萬法唯識的體會跟定境很有關係,從定境當中曉得定境也是唯識現,那會很自然地遠離外境的執著,乃至於對定境的執著都不會有。否則,若只有定境,沒有唯識的話,可能會執著定境。

  第二步,曉得能觀、所觀都是唯識,能所雙亡,這是進一步的唯識觀。

  在中國唯識的發展上,窺基大師就提出五重唯識觀,更詳細地說明修觀的步驟。但基本上還是前面二個,特別修唯識觀的有一個頌,這是根本的頌:

  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

  義想即滅除 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

  第一步先住在內心,不受外境的影響。先肯定內心,曉得所取並不實在,接著能取也不實在,就會證得無所得,這是基本的。

  還未修唯識觀時,先對唯識的道理有所認識,對二取(能、所)還未伏滅。開始修唯識觀時,就以定的經驗作為基礎,從定中才曉得它是唯識性。此時還是有所得,還是前面的部位。能所都雙亡時,證到無所得,這才算是真正證得唯識性。

  《唯識三十頌》的頌文是從基本的頌來,這基本頌出自於《分別瑜伽論》。此論無漢譯本,亦無梵本,是失傳本,二頌稱為教授二頌,這是談唯識觀的基本頌,《攝大乘論》也引用,算是很重要的頌。

  問:日常生活中如何修唯識觀?

  答:資糧位以生活為主,沒有定的經驗,借聞思來累積唯識的資糧,借六度的學習也可以累積。因為唯識觀真正的開展還是需要有禪定的經驗,因為止觀雙亡、定慧等持之觀需要禪定經驗。日常生活能作為資糧來用,或作為有了禪定經驗後,出定時在日常生活上用。所以唯識學的運用並非單靠禪定中得而已,而是借禪定經驗讓唯識的道理更深刻化,日常生活里唯識學的運用應讓它廣大、普遍化。唯識學的運用可能在定中,也可在生活中用。

  唯識觀特別限定在定中,在生活里只能說正念、正知而已,還不能用唯識觀,因為觀要有定為基礎,生活只建立在唯識道理上的正知、正念而已。——慧敏法師

http://www.fuyan.org.tw/8l/15.htm

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47.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AN/an162614.htm

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45.htm

一些資料


樓上行者已經答的很好,應該是人的問題,而非法的問題,因為佛多次在經中說過,要如理作意。佛告訴我們的就是理就是事,理應是事,應成為事。

那麼,即便在事修時,譬如打坐修禪定時,也可以也應該辯識八識的境界,以離開八識,認識自性智慧


唯識論是講法相的,說的是眾生六根取著六塵而產生的妄識,讓修行人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在修行上轉八識為四智。

修行上大家常見的念佛法門就是以般若、唯識為基礎的,大勢至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都是從識入手,轉識成智。如果你懂唯識,這道理並不複雜。


唯識宗主修唯心識觀。

不能做到的,修四尋思。

我說完了,這些東西夠修幾個大劫了


怎麼修行我不敢說,有個基礎要求可以分享一下——《八識規矩頌》爛熟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

這裡說的是創立唯識宗的彌勒菩薩的修行方法,簡單說就是破依他及遍計執。執著剛開始是取相,然後是分別,最後才是執著。修行的關鍵是在分別這個環節下手,用唯心識觀,修無分別智。也就是即一切法,離一切相。

唯心識觀,簡單說就是世間萬物,都是我們一念心性變現出來的,自己變現,自己受用,每個人都活在自己變現出來的小水泡中。。。好比一個機器人播放自己硬碟上存的電影一樣,自己播放,自己享受,都是虛幻的,貪愛這些虛幻的感覺沒有任何意義。而且,空性變現出樂受,一定要有個苦受對應,就好比0要顯現出1,一定會有個-1相對應,所以,大部分國土,都是三善道和三惡道相對應的,貪求人天福報,將來還是免不了受三惡道之苦。

遍計執,大約就是是那種惡性循環形式的貪愛,比如說,吸毒、抽煙、追星,追劇。。。,凡是那種越做越想做的,不做就坐卧不安的那種,只要有一件,絕對難出三界輪迴。。。

唯識宗,修到最後,應該是能象玄奘法師一樣,破了依他及遍計執,往生彌勒凈土-兜率內院。

但這個是非常困難的,個人意見,修到一定程度,還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妥當,一般往生凈土的,都是破遍計執,證得我空法空之類的聖人,不然沒法感應出凈土,但西方極樂世界,卻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按照前邊說的理論,凡夫只要貪圖樂受,一定有苦在後邊。。。西方極樂世界之所以阿彌陀佛要思考五大劫,參考二十一億佛土,才構思出來,難就難在接引這個環節,殊勝也就殊勝在這裡。。。讓你在蓮花里修明白了,才花開見佛悟無生。。。


前兩天,上知乎,才知道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在知乎上面表達他們的痛苦,數量有這麼多!

而他們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五蘊十二因緣十二處十八界】不明。

佛祖【無常,無我,寂靜涅槃】的三法印,可以把他們從抑鬱症的地獄裡就拔出來!

這一瞬間,感知到佛法真的是很深很深,佛法直接進入人類的心識與內心!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爵士貓1 天前

沒有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只是有的人控制了魔鬼,所以正常,不痛苦。有的人被魔鬼控制了,就有點奇怪了,這就是抑鬱症。

抑鬱真沒啥。只是你要通過修行,戰勝心裡的魔鬼。

誰不是從抑鬱裡面爬出來的。

你我都是在修行。修啥?就是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個魔鬼,道家稱為邪氣。佛家稱為業力。現代心理學稱為潛意識。西方的佛洛依德,榮格就是研究潛意識的。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黑暗時期,這個黑暗可以來自外部,可以來自自己的心裡。來自自己的心裡,就是所謂的抑鬱症。抑鬱症是現代的新的疾病。

古代沒有所謂的抑鬱症。古代的人,因為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等等,所以神仙關公媽祖,就可以戰勝你我心裡的魔鬼。

現代的人,不信神仙關公媽祖,信仰科學理性,就是信仰自己的內心的科學理性思想,對不起,只有你我自己來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就是修行!

現代社會,強調科學與理性,這些觀念在中國不過是近100年的事情。但是中國人的文化有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信仰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比如信仰自己的祖先,讀書人還信一個孔子孟子的。5000年的中國人,生活中遇到黑暗,可以向上天的神靈訴說。我們的黑暗期,向上天的神靈訴說,神靈就給我們戰勝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可是,現代了,我們都被教育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內心,還是5000年來代代相傳的內心,還是需要上天的神靈安慰的內心。

上述就是現代社會,你我都有抑鬱症的根本原因,因為你我的內心本就脆弱,本就不可能自己依靠一己之力完全抵擋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如果你認知到上述問題,應該先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可以先5000年來中國文化的儒釋道需求幫助!

========================================================================

人所謂的壞種,就是談一個人處處違反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行為處處使大家認為此人就是壞種。壞種,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壞種的對立面就是天才。

天才就是談一個人的行為,處處顯示符合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以上,處處充滿智慧,比如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就是天才,莫扎特在音樂界就是天才,林彪在軍事界就是天才。天才在某一領域有超出大眾的智慧與能力,而此能力用後天的學習完全不能解釋,此天才行為為基本上是源於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天才,,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大眾的大多數不屬於上述壞種與天才的極端分類。

大眾的大多數一般分為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他們的行為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作用不明顯。大眾的大多數人的行為,還是主要受制於後天教育,出身,以及環境因素。

但是在成功與否方面,人的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因素,還是深深的影響大眾的對外部世界運動的選擇,以及深深的決定著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感知程度的高低。

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高度匹配,說句俗話,就是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綠燈,怎麼那麼順!怎麼那麼爽!

非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不匹配,處處碰壁,買彩票就從來沒中過,買股票就是總是被套牢,總是比他人在工作與生活中慢一步,說句俗話,就是非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紅燈,怎麼那麼衰!怎麼那麼背!

一個人成功與否,大眾的行為結果必然影響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認知!所以媒體每到年底,就搞【今年你最快樂的事情】的評比!全球媒體就要拼比【今年全球富豪榜】【今年全球最有魅力的男人】【今年全球最美的女人】!等等,就是人類知道幸福快樂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幸福快樂真是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佛祖在2500年前,就已經認知到這一人類生活得真相。佛祖才有【一切生活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非可以永恆持有的】【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生命非可以永恆持有的。生命並定要生老病死】。

佛學就是建立於上述樸素的生活真相上面!

但是,由於每個人前世業力因緣不同,阿賴耶識不同,有的大眾就對幸福與快樂十分看重,他會很注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他的心理的感受,他就不容易忘記快樂的事情,痛苦的傷害,也就是有的人總是追求很奢侈的的幸福快樂的存在。

崔永元有句話,就是痛並快樂的!崔永元是一個著名的、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但是由於崔永元的堅強的毅力,以及持續的修行,崔永元戰勝了抑鬱症!崔永元得到了佛學稱為的【正法的證果】。

------------------------------------------------------------------------------------------------------------------------------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重新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社會如此,個人也如此。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在1346年鼠疫爆發後的短短5年內,第一波的鼠疫就導致了歐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人口的半數。嚴重影響了當時歐洲宗教和經濟活動。在瘟疫流行的年代,歐洲人口的劇減已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直接結果,就是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大航海活動,以及宗教改革,導致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近現代的科學與理性的歐洲!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直接改變了人類的基因結構!

英格蘭德比郡的小村亞姆(Eyam)有一個別號,叫「瘟疫之村」。由於亞姆村從1630年代起就實施死亡登記制度,而且幾百年來人口流動較少,歷史學家可以根據家譜準確地追蹤倖存者的後代。以此為基礎,科學家於1996年分析了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發現約14%的人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稱為CCR5-△32。

這個變異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此前不久它已在有關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與人類照面。它阻止HIV進入免疫細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三百多年前的瘟疫,與艾滋病這種誕生未久的現代瘟疫,通過這個基因變異產生了奇妙的聯繫。

   直至今日,約十分之一的歐洲人天生對艾滋病具有抵抗力,這可能歸功於歐洲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瘟疫———黑死病。

-------------------------------------------------------------------------------------------------------------------

上述有關黑死病的研究說明什麼!???????????

他說明了,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黑暗與魔鬼,恰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催化劑與助動力!為了戰勝黑暗與魔鬼,人類社會必然會進行社會發展模式與方向的重新選擇。

同樣,個人的生活經歷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經歷,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的經歷。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的修行!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處在抑鬱症的黑暗時期!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就是戰勝了你內心無比強大的黑暗與魔鬼,你的心理結構得到了重建,就是佛學修行中的證果以及四禪八定!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的基因都會重組,產生類似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CCR5-△32。而你經過重組的基因結構以及心理結構,是你家族寶貴的財富,可以通過你的孩子世代相傳,你的家族就會因此高貴和有不盡的福報!

這是遠的後果!眼前的結果,就是你又快樂了!你的父母,親戚,朋友又快樂了!

快樂的修行吧,堅定地修行吧,抑鬱症就是你藉以強大的魔力與工具!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1999年有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就是:健康。身體健康、體質健康、精力充沛、人的情緒樂觀、身心的快樂,這些都非常重要。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有一個定義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就是適應社會能力很強很好)和道德的健康。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能夠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的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過去中國的儒家也談到,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是萬物之靈,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不好比的,比不上的。所以過去的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王船山曾經說過:「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就是天理與人慾的一種關係。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從這裡面也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內心的智慧、內心的靈性,內心的覺悟是並存的。那我們人是不是自己的靈性在起作用,自己的覺悟在起作用,自己的智慧在起作用?如果不是的話,那可能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嗔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方面的不健康。

人對外在種種的執著,對外在種種的追求,放不下、看不清,但我們追求的目標,要達到的這種目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造的因緣也都是有害的因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人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力量。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既修福報,又增長智慧。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我們人生病、治病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跟佛法聯繫在一起。我們對這些疾病也應該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怎麼來忍受?怎麼來看待?我們要了解到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因緣形成。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有害的因緣;這些有害的因緣斷除了,有害的因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好。

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感覺,就是看到外在的事項上面種種變化,內心當中有各種各樣的陰影,各種各樣的感受。實際上用佛教的觀點來說,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回憶,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意、識,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妄想、執著、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一旦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那我們對客觀外境所緣的一切都會成問題,都會成無明。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要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意識對客觀的外在的事物減輕分別、執著、妄想的度,減輕這種力量,那我們內心才能夠解脫,才能夠減少痛苦,才能夠健康。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健康問題根本在心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談到說:「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就是如何來對冶我們內心的貪煩惱——貪慾的煩惱。

貪慾,嗔恚、愚痴,佛教名為三毒,三種劇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就是有害的慾望,有毒的慾望,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慾望也有善良的慾望,欲本身有善的,有惡的,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的,(而是)從智慧,從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一個企業,一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食品,對人究竟是有害的還是有利的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這必須從人的道德層面,(從)我們內心對社會的責任方面(來認識),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否則,我們可能常常會遇到、看到、碰到、接觸到種種不好的現象。

為什麼有人會做那些沒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內心的煩惱、無明、貪婪在起作用。佛教裡面的《正法念處經》講:「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醫生曾經也做過調查、化驗,信佛的人血比較清凈,這就跟我們的心有關,信佛的人,他的內心如果清凈,他的血就清凈,人的毛病也就會比較少。

所以修行也就是改變,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以後,人才能夠做更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做更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來改變,來提升我們人的內心的境界。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一)身心互依

佛教講身心這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和合。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人活這一世,能夠有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能夠記住,我們讀過的書也能夠記住,我們心裡的活動也能夠記得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心裡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了,心意識,八個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心所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成為人,成為人的身心。

《瑜伽師地論》裡頭談到說:「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因為有心跟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能夠讓我們的色身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二)身心不二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就是色心不二,我們如果能夠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我們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外相就不會為客觀外境的種種境界所擾亂,我們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我們就能夠遠離和解脫落入種種名言概念的是非價值評判的標準中去,能夠逐步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能夠頓悟,能夠解脫,能夠自在,能夠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法界的真實境界的扭曲、曲解、誤解所造成的。反過來說,外在的這些境界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而不是用我們內心的智慧去關照,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的來認識世間一切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喝水一樣,水溫到底有多少度,合適不合適,是燙的還是太涼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感受。我們如果知道這個水是熱的,知道這個水是冷的,這個太冷了我們不能喝,太熱了我們也不能喝,最後有一個如理的取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的、無序的、混亂的、迷茫的生活當中。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法告訴我們,自己的行為要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的行為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很好地、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好的、正確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我們行為就會為惡。所以一個人,如果(是)貪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夜裡做夢發大財;嗔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做夢的時候經常跟人家吵架,乃至於跟人家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活著自在,到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我們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走的時候怎麼自在?

觀音菩薩名為觀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這些外相上面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面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並且認識不完,一天看到的人、看到的事、看到的境界多如牛毛,聽到的事也非常多,接觸的境界也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我們內心當中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來面對這個世界。

緣的境界越多,外在的境界經歷得越廣,可能內心越會受影響,最後內心裝的都是很多無用的垃圾。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非常理智地、非常自覺地來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的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的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我們再來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智地來認知這個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各種各樣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我們應該要護持。


應該是修止的部分是i 相同的,只不過觀是修唯識觀,攝大乘論應該是講了如何修唯識觀


謝邀。和題主說的恰恰相反,唯識宗是以瑜伽師地論為宗依,整整一百卷全都在講修行方法修行次第,唯識宗是漢傳佛教中對次第最重視,最系統的。

唯識宗獨特的觀法主要指的是五重唯識觀,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第一重唯識觀

——遣虛存實識,先就一切諸法所具有的遍(虛)依圓(實)三性,分別遣虛和存實。觀察遍計所執的實我實法,皆同龜毛兔角,只從虛妄分別生起,體用都無,所以應當正遣除作空。觀察依他起性是依託眾多的因緣而生起的事相,是後得智的境界,圓成實性是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是根本智的境界,都不離識,所以應當正存留作有。所以起此第一重觀,是由諸有情無始以來,執遍計我法為有,撥真俗事理為空,所以用遣虛觀對破執實我實法,用存實觀對遣撥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象這樣,觀察空有,遣除有空,所以叫作遣虛存實。這是空有相對的觀法,它的典據是《攝大乘論》的「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文,《成唯識論》的「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文。諸經論所說「一切唯識」、「二諦」、「三性」、「三無性」、「三解脫門」、「三無生忍」、「四悉檀」、「四嗢陀南」、「四尋思」、「四如實智」、「五忍觀」等,皆攝於此觀。

第二重唯識觀

——舍濫留純識,依他起的諸識中,有相、見、自證、證自證四分,相分是所緣境(濫),後三分是能緣心(純),心只內有,境通內外,所以只說唯識,不說唯境。但是所謂外境,是遍計所執,亦即獨影境,所以說它作外,並非其體實有。象這樣,相分是依他起性的內境,和遍計所執性的外境即執著心外有實法不同,然而都屬於所緣,恐怕互相雜濫,所以捨棄所緣相分的內境,只就純屬能緣的後三分觀察唯識的道理。這是心境相對的觀法,它的典據是《厚嚴經》的「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文,《華嚴經》的「三界唯心」文。

第三重唯識觀

——攝末歸本識,見相二分都依自證分起,即不外自體分上的能所緣用,是所變,叫它作末。自證分(本)是體、是能變。假如離開作為本的自證分,就沒有作為末的相見二分,所以攝用歸體即攝末歸本,只就自證分觀察唯識的道理,這是體用相對的觀法,它的典據是《解深密經》的「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文。

第四重唯識觀

——隱劣顯勝識,八識的自體分中,各有心王(勝)心所(劣)的分別。而心是所依,如主;心所是能依,如臣。所以以心王為勝,心所為劣,只說唯心,不說唯心所。如此,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只就心王的自體觀察唯識的道理,這是王所相對的觀法,它的典據是《說無垢稱經》(舊譯作《維摩詰所說經》)的「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凈故有情清凈」文。

第五重唯識觀

——遣相證性識,八識心王的自體分是依他起的事相,而其實體則是我法二空,即離了遍計所執所顯的圓成實性。因此,更進一步舍遣依他的事相,只就圓成實性的法體求證唯識理。前觀察依他,遣除遍計的知解,如起繩的知解時遣除蛇的知解;今觀見圓成,遣除依他的知解,如更見繩的實質時遣除繩的知解,此即《攝論》遣除唯識想而悟入唯識的當體(不藉助於唯識想而得的實證),叫它作遣相證性。進入此第五重觀時,根本智先證真如理,後得智次了依他法,理事既彰,我法二執自然息滅。這是事理相對的觀法,它的典據是《勝鬘經》的「自性清凈心」文。

以上五重觀法中,前四重就依他識相觀察唯識理,後一重就圓成識性觀察唯識理。如此,空有、心境、體用、王所、事理五種,從粗到細,展轉相推,到第五重,實證唯識妙理,於是進入理智冥合的境界。


推薦閱讀:

TAG:佛法 | 修行 | | 唯識宗 | 佛法實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