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發現「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對普通人的影響是什麼?

相關問題:如何通俗地理解 2017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的「晝夜節律」?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2017 諾貝爾獎巡禮,更多「諾貝爾獎」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人類晚上出現倦意、貓頭鷹晝伏夜出、花朵白天開放晚間收攏……我們通常稱這些晝夜節律叫「生物鐘」。雖然這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但關於其本質及運作模式一直如蒙娜麗莎微笑般讓人捉摸不透

2017年諾貝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傑弗理?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沿著已故西摩?本澤(Seymour Benzer)的研究,用三十年時間探索生物鐘奧秘,終於揭開其神秘面紗,找到了操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在他們之前,西摩?本澤曾在果蠅身上發現一個基因,它經過變異,可以將果蠅的生物鐘調快、調慢,甚至關閉。雖然這未解釋生物鐘如何運作,但踏出關鍵一步。在西摩啟發下,本屆諾貝爾獎三位獲獎者利用基因變異果蠅,做了一些開創性實驗。

周期基因決定生物鐘

他們的研究在1984年取得第一個突破:他們發現若改變果蠅體內一組特定基因,其晝夜節律就會被改變,這組基因被命名為周期基因(period gene,簡稱「the per」)。這個發現向人們揭示出天然生物鐘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在此基礎之上,霍爾和羅斯巴殊有了第二個突破。他們發現果蠅腦內周期基因的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水平呈晝夜節律性變動──它們在早晨濃度較低,而夜晚濃度升高。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陳文樂解釋稱,周期基因的高濃度核糖核酸及蛋白讓人產生睡意,因此人們晚上想睡覺。

發現控制晝夜節律

之後,三位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更多與生物鐘有關的基因(9至12組),並研究出他們的產生、運作機制,了解這些基因的mRNA及蛋白是怎樣控制晝夜節律的。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控制果蠅晝夜節律的機制,也適用於其他生物,包括人類。

霍爾激動地表示,有些人曾經對基因研究嗤之以鼻。他說,過去有些哺乳動物學家試圖找出哺乳動物生物鐘運作機制,但一無所獲。「九十年代之前的二十多年裡,沒人嘗試從基因變異角度研究哺乳動物生物節律,他們甚至在公開會議上拿它開玩笑!他們覺得從基因角度出發是愚蠢的,不會有任何發現。」

事實證明,基因對生物行為影響巨大。羅斯巴殊表示,雖然目前他們的研究尚不能解決人們睡眠節奏遺傳病或需倒時差等問題,「但相信建立在現有基礎上,這些問題都將解決,或許不是現在,不是我們,但相信將來會有突破。」

原文出自:邵逸夫獎獲得者: 用30年破解生物鐘奧秘


1、人以272m/s的速度向東或向西飛行幾小時生物鐘就會失調,生物鐘與體內感知時間不符。

2、倒班工人(生物鐘與正常晝夜節律長期不吻合)更容易患代謝、心血管及胃腸道疾病。

3、大腦主生物鐘與身體各個器官生物鐘互相配合,使人體正常運行。

4、節食減肥時較早吃午飯容易降低體重,夜間進食容易長胖。

5、長期時差紊亂會削弱學習和記憶能力,並破壞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結構。

總結:早睡早起,飲食規律。


熬夜研究有關熬夜的科學研究課題,最終拿到了熬夜的諾獎。

有人早起研究有關早起的科學研究課題,拿到早起有益身心健康的諾獎了嗎。(^○^)

作為一個生物學或醫學這方面的吃瓜群眾,看到這個新聞還是很高興的。找了很多解析文章,準備花時間一點點認真看一遍。

很感慨,一個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身邊的科學」走進了崇高的知識榮譽殿堂,見微知著,解決的卻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卻「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問題,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便是如此了吧,科學最美的地方是人類孜孜不倦勇於探索的過程,是科學最終對人本身的回歸。


2017 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終於向全世界宣布:現代醫學應驗了中醫養生「子午流注」的科學性,請大家奔走相告~

相信將來有一天,諾貝爾獎也許會隆重頒發給證實中醫針灸、經絡的現代科學家。。。

抖個機靈哈~


假期的時候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跟父母說「不要叫醒我」了。


本項研究主要是理清了環境因素(如溫度、光照等)與生物分子水平調節晝夜節律的關係,強調基因變異對晝夜節律的影響,將相關機制由果蠅推廣到哺乳動物。

至於對普通人的影響,自然是將來有望應用於醫學領域(現在似乎還沒有找到方法),用以治療一些晝夜節律失調引發的疾病,比如失眠之類的。還有就是可能會減小那些需要頻繁倒時差的大忙人們身體的損害。具體前景如何還有待觀察。


推薦閱讀:

蒙古族朋友說蒙古族有狼的基因,漢族有羊的基因,所以漢族才會在元朝被蒙古族征服,正確嗎?
關於生物進化論的疑惑?
側膜獸科是些什麼動物?
人體是如何保持弱鹼性的,我們吃的酸性東西多,鹼性東西少,人體如何中和了這些酸?
有沒有兩種細菌水火不相容,不能在一起生存?

TAG:生物學 | 諾貝爾獎 | 分子生物學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7年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