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美國有自然災害的時候,民眾普遍不捐款?


1. 都在平時捐了。

各大慈善組織刮捐款力度之大,基本上民間能捐出來的錢,都用梳子梳乾淨了。每次超市結賬、各大商場門口、上門的小朋友、打到你每個手機的老太太、一年12次求款信、感人的電視廣告、與學校公司聯合辦的活動、所有公共活動參加費的一部分……這些東西,每一天都在掏你的錢。

只要出門,一天能遇上兩三次要錢的。節慶前後根本不敢跟路人對視,看上眼遞個名片就開始勸捐。如果你以實名捐過一次錢,以後受到騷擾的力度會增加3倍。2015年,英國92歲老太太Olive Cooke自殺。她一生行善,去世時賬戶還在向27個慈善組織定期打款,得到的回報是每月收到200多封勸捐信。她受不了這種騷擾,自殺了。

資本主義式收善款,那是什麼營銷效率?業績體系之成熟,獎懲機制之合理,不亞於世界500強。籌款部門是大慈善組織一個很吃預算的部門,一般要吃掉10-20%的收入,收入當然就是善款。普通人那點鐵公雞的意志力,根本抵擋不住。

2. 各大慈善機構不是專款專用。

捐款捐給誰呢?無非是紅十字會、United way、YMCA、救世軍……等等那些大組織。就算是捐給地方組織,他們大多也是把錢給大組織,這樣是對的,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組織物資和人力,比收集整理零散的捐助要有效率得多。

紅十字會把海地地震的捐款存著不用,很多人知道以後非常震驚。其實大組織都是這樣的。他們有合理的解釋:一個巨大的災難會催出大筆捐款,但是平時很多小災難根本沒人注意,可能連新聞都不報,大組織有責任把捐款分攤給所有人。

另外,社會一次性捐出很多錢後,之後好幾年的捐款積極性會降低。大組織見怪不怪,會有所準備。

這種情況下,人們明知道捐出去的錢只是入了大水池,為一次災難拿錢的動力就變小了。但是這些人可能按月向一個大組織打錢,或者一年大捐一次。

3. 還是會有專項捐款,只是新聞覆蓋不多。

近幾年有兩次轟動全球的重大捐款,2004東南亞海嘯和2010海地地震。這兩次捐得轟轟烈烈,才鬧出大新聞。一般災難收到一些小額捐款,不會引起注意。畢竟人們更喜歡看災難引起的政治撕逼。

而我國,沒有那麼精彩的……那啥可看。大家就比較關注捐款這方面。

比如小布希時代那次卡特里娜颱風,我們只記住了黑人被困在體育館、全副武裝的軍隊進城,以及小布希怎麼這麼倒霉。沒有人知道美國民間捐出了40億美元。

2012年的桑迪颶風,可能都沒人記得了。當時,光紅十字會就收了3億捐款,每家電視台在次日的特別節目都能收到幾千萬捐款。

當然,和美國的國民收入相比,這些捐款只能算是「還可以」。畢竟汶川地震中國人捐了767億人民幣。

不過美國這些捐款弄得無聲無息,沒人吹沒人黑,這點還是值得學習。


其實中國有自然災害時,民眾捐的那點錢也沒什麼太大用處。就好像首富們每年捐個百十億扶貧,看上去挺多錢,真要放到村村公路村村通電這種國家級項目里也就是洒洒水而已。


因為他們有保險 而且還有自己交的的稅啊


聯邦政府的稅不是白收的。


捐是愛心,不捐難道違法了?不捐這個人就是壞人?就證明這個公司是壞公司?

應對災難無非兩種辦法:一是保險,二是捐(政府捐,個人覺得雖然賑災也是它的責任,其實也算捐,稅收來源與人民嘛,然後公司捐,個人捐)

你又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是買了個意外險?還是買個個疾病險?

哦,沒買過,倒是給人捐過很多次,好嘛,你真丫的大公無私,你也給我們這捐過?好好,我謝謝你十八輩子祖宗

最後想說的是想問下:什麼是真愛心?什麼是假慈善?

本人這種智商覺得,受人之魚不如授之以漁,我不指望他學會漁,但請別他丫的說漁不中,漁就是騙人的,沒錯我說的就是保險。

保險公司很多種類亂七八糟,保險從業者或許是阿貓阿狗的,但是也不伐優秀的從業者,最重要的保險就是一個自助工具,自助者天助,工具是沒有道德屬性的。

可恥匿了


所以他們在颶風過後會罵政府


美國人得任何病都不會等死,受到任何傷都不會等死的,放心吧!他們看病,沒錢也一樣!

我們沒錢會攆你回家的,不一樣的。


因為他們是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是金錢關係,不存在任何的捐贈或互助友愛,如果有那肯定是利益考量的結果!

當今中國難道不是嗎?貧富差距那麼大,富可敵國的大資本家都不肯出錢,工人農民哪來的錢捐贈?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地震遇難的人數比我們地震少的非常多?
公共機關為了保持權威性是否應該保持絕對的誠實?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句話的原理是什麼?
如果貝爺為求生而吃了自己的肉,會得庫魯(瘋牛)病嗎?
為什麼防空警報的聲音這麼嚇人?

TAG: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