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存單 (NCD) 的大量發行,對於中國銀行的發展帶來哪些潛在風險?

新聞背景: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24310330584917

Wind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6月份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NCD)發行規模幾乎達到3月份觸及的高點。作為一種短期貸款,NCD近年來深受中資銀行歡迎,特別是吸儲能力較弱的中小型銀行。

在今年4月針對債務失控局面進行的一次整頓中,中國監管機構提醒銀行不要濫用NCD在資本市場進行投機性槓桿押注。但在經歷了一輪猛烈但短暫的下滑後,隨著最近幾周監管力度減弱,NCD發行量再度抬頭,本月達到人民幣1.96萬億元(合2,877.3億美元),遠高於5月份的人民幣1.236萬億元,僅略低於3月份的紀錄高點人民幣2.02萬億元。

如何控制 NCD 的發行規模?看起來是一個很好用的融資工具?


謝謝 @Restless Sea 邀請。

先評述下Wind這篇新聞稿,再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

一、新聞評述

(一)同業存單算「」短期貸款」嗎?

據人民銀行《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本辦法所稱同業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以下簡稱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是一種貨幣市場工具」。簡而言之,同業存單是存款。發行銀行將其計入應付債券。債券和貸款並不是一回事。新聞稿的這種表述很不嚴謹。

(二)6月NCD發行量抬頭的原因不僅僅是監管力度減弱

4月左右,監管層下發了多份文件,部分內容劍指以同業業務套利。在典型的同業存單空轉套利環節中,以中小銀行為代表為擴大資產負債表,以較低利率發行同業存單,募集來的資金購買更高收益的同業理財,或者通過委託券商、基金投資於更高收益(加槓桿、期限錯配)的債市,銀行流動性風險、債市風險大大增加。由於同業存單發行並不計入銀行「同業負債」統計口徑(監管規定,同業負債不得超過總負債的三分之一),同業存單業務在2015年、2016年發展瘋狂。

監管文件下發後,同業存單利率上行、4.5月份發行量環比下降明顯。但進入6月,二季度MPA考核下人行保持資金面穩定,同業存單利率有所下行,加之監管層對銀行流動性覆蓋率的考核、6月同業存單到期量大需要續發等因素,6月發行量最終達到2.01萬億元。

二、同業存單天量發行的風險

(一)層層嵌套,增強金融機構風險傳染

在上述的套利環節中,主體可包括同業存單發行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銀行、券商、信託等,部分環節法律責任、義務不明確,甚至存在抽屜合同,造成金融機構風險傳染

(二)大量投資債市,扭曲信用債公允價值,妨礙資源優化配置

(三)槓桿、期限錯配加劇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可能造成部分中小銀行破產

三、如何控制 NCD 的發行規模

人行設計NCD的本意是擴寬銀行負債來源,促進銀行加強主動負債管理,促進利率市場化。且NCD為線上交易,二級市場交易較活躍,相比同業存款有較大優勢,未來在商業銀行的主動負債來源中預計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對於合理控制NCD 的發行規模,監管層已做了以下工作:

(一)人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公開市場更偏重投放長期資金,提高短期資金成本,促進金融市場去槓桿、去期限錯配,銀行發行NCD的動力會下降。

(二)MPA考核的實施間接控制了同業存單的發行。銀行發行同業存單募集的資金必然需要購買同業理財、同業投資等資產,是央行廣義信貸規模考核的一部分。增速太快,銀行MPA考核結果堪憂。

(三)銀監在「四不當」文件中要求銀行檢查若將自身發行的同業存單計入同業融入資金餘額,是否超過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現在仍是摸底階段,未來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管理或是大概率事件。


推薦閱讀:

投資類資產的快速膨脹會給中國銀行業帶來哪些風險?
銀行轉賬會先扣劃付款人的資金嗎?還是收款人到賬的同時扣劃資金?
應屆生進入銀行後,如何做職業規劃呢?
銀行櫃員會有可能被機器代替嗎?
銀行可以擅自凍結用戶儲蓄卡嗎?

TAG:銀行 | 金融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