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時,這個觀察自己的「觀察者」,它是什麼?

它是一種純然的意識狀態嗎?

還是我們鍛煉培養出來的?

它會不會判斷思考?


@故鄉的雲@大敵乃心

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沒有實際練習過四念處禪修,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像,反之,當你親身體驗了這個方法,你會清晰的知道什麼是觀,什麼是覺知。

觀不是想像,而是清晰的了知,清晰的了解和知道。

當你觀察呼吸時,你清楚的知道氣息從鼻孔進入,在這裡知道即可。就如同你知道火會燒傷手,知道水能解除饑渴一般,是發自內心清楚的知道,不需要經過思考才知道。你知道呼吸進入即可,知道的同時繼續保持平等心,就是觀。

什麼樣的平等心呢?你的注意力知道氣息進入後,就只是知道,繼續去觀察(覺知,知道)氣息的進出,而不是隨著心中的妄念紛飛,不會因為腿部的麻癢而怨恨,惱怒,繼續觀察呼吸,不去理會它們,就是平等心。

例如:我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可是工作非常的繁忙,以致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個問題,於是餓了的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對我的生活造成影響。

同樣的,當我在看電視,很放鬆,突然我覺得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於是我可能就會去冰箱看看是否有零食,或者選擇叫外賣。

當念頭在我們的心中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會它時,它才會演變成我們的行為,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念頭如果是種子的話,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當念頭在心中升起時,如果我們選擇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不僅僅是餓了的念頭,所有的:憤怒、生氣、慾望等等的一切念頭都是如此,只要我們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所有的痛苦起源於念頭,當念頭產生後,我們的注意力不斷去在其中糾結、打轉時,痛苦也就會越來越深切,而當你深切的體會到這個念頭,並不去理會它時,它就得到了凈化。

所以觀察呼吸不是要你想像出一個人物看著自己,而是用注意力去覺知,去體驗,呼吸的進出,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做,久而久之你會開發出平等心,開發出智慧。

當你禪坐時,腿會麻木,會痛,而禪修方法則是要你了知到,麻木在腿上升起了,了知到麻木的感覺在變化,在變化為疼痛,以及最後麻木和疼痛的消失,對於整個變化的過程,保持清楚的了知,在知道的同時,並儘可能保持平等心。就如同你訓練臂部肌肉一般,慢舉慢放,以此增強肌肉的耐受力。

當我們能對疼痛保持平等心時,我們的智慧會得以開發。回到生活中,一天的工作讓我們的身體很疲憊,但因為豐富的禪修的經驗,我們清楚的知道,只要我稍作休息,這些感受都會消失,它們是在無常變化的,因此我們的心會趨向於平靜,而不會被疲憊感帶走,不會因此而煩躁或低落。

在禪坐時,不僅僅是身體的疼痛,當我們嘗試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時,心中的煩惱會升起,不僅僅是煩躁,過去的積存的諸多煩惱都會升起,或憤怒、或哀傷、或低落、或焦躁,它們會轉換成一個個念頭,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

而禪修方法,觀,會幫助我們凈化掉心中的情緒煩惱,並開發出豐富的經驗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我們不會清晰被心中的負面情緒所帶走,不會輕易掉入沮喪憤怒中,不會因此而失去理智,因為平等心,我們可以保持心的平靜與安詳。

才是真正的觀,以及它所帶來的利益。

觀能帶來分辨嗎?可以!

就如同有著數十年工齡,經驗豐富的流水線質檢員可以清晰快速的分辨出殘品,而剛入職的新人卻總是需要時間去認真的分辨一樣。

心越靜,越能精準快速的做出判斷,思考的過程到最後會減少至沒有。


內觀時,這個觀察自己的「觀察者」,它是什麼?

是真正的「覺知」。

我們人,在思考的時候,就無法感知;在感知的時候,就無法思考。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外界的認知,都是想像、思考出來的,而不是憑藉真正的感知。

比如,對面一個美女,你對她的大部分認知,都是想像出來的。根據10%的感官感知,產生90%的想像感知。這90%的想像,就會按照你的「識」進行篩選編織。所以說,就相當於,你的「識」(經歷、偏好、知識....)產生了很多頭腦中的幻像,而你體察不出來,認假為真。

所以,我們要修鍊,不用「識」--我見,來看待事物。而是用純粹的覺知。

比如,你在打坐時,聽到外面飛機的聲音。你的「識」,馬上分別、判斷,形成圖像,得到認知。而你修鍊,就是儘可能聽到聲音,不要繼續分別、判斷。僅僅感知聲音本身。

我們的五官,也是分別,本質是真正的「覺」的五種分化,修鍊到一定程度,不是用五官來決斷事物,而是用覺知。就是五官仍有信息輸入,但已經沒有能力進行決斷了,決斷的任務,被覺知掌握。

如我以前寫過,現在對一個人陌生人,他的外表已經不能夠,引起我的好、壞、喜歡、不喜歡的評判。而是通過五官,來感知他的心靈,柔軟度、純凈度、慈悲度,這三個感知參數,其實質是體察,執著程度、慾望的污染程度、智慧程度,來進行判斷,實踐證明,看人比較准。

我想,到了佛陀的程度,連這種分別,也不存在了。真正的覺醒者。


內觀之我即非我

內觀並非生命者本質的追求而是避害

因為沒人會真正喜歡內觀這種東西

內觀者皆無奈

聰明的無奈者會把內觀修繕成發展成一個無喜悅亦無痛楚的我

外望如果疼痛那麼內觀也同樣疼痛

然而外部不可控於是調整內部就相對容易許多

於是在世俗勢利」外部」快樂的反面某些人發展出內部內心的」快樂」

但這並不是真快樂,而僅是抹去痛楚所剩下的東西。。並且不入「流」

所以內觀不是值得誇讚的東西

也因此當你誇讚一個處於內觀狀態的人

他反而苦澀

苦澀,是因他明白」內觀之我「」只是無奈的解決方法罷了,誇讚並未激起他的我----激起他發生價值的那個我

所以哲學意義上內觀並非「我」之價值,而是一種新型我之誕生。。的起點

是欲之我遠離後發展出的新我

即,當一個人一生中第一次產生了內觀

他的某種天真即宣告死亡

但是沒人會在七八歲的那種第一次窺探內心後就希望一直沉溺於內觀

大部分人都不可避免的會形成兩個分裂開的自我

一個外部慾望實現的我,一個是慾望失望後孤寂的我內省的我

愚蠢的人無法承認兩種自我的並存,這讓他們發展出自私與狹隘並導致他們早死

聰慧的人更能夠承認自身的雙重本質而發展出寬容與自我和解,並從這種自我和解獲得能力、能量與第二天的希望

而這時,內觀即產生了價值

內觀小方法:

問我要什麼

問什麼可以標示我,什麼能夠代表我

我看見別人穿金戴銀後就不想穿金戴銀於是穿金戴銀就不能標示我代表我

然而一個人需要一些形式標示自身而得到我

高爾夫不能代表我,因為我幼年第一次看見那東西卻未能玩一玩,於是即便現在去玩高爾夫也很難再通過打高爾夫獲得我之實現

以此類推

內觀者若要脫離內觀需要一種外部的形式、行動、行為、社會行為。。去標示自己

於是回到問題:

我幼年看見了什麼?我幼年因什麼活動而進入忘我?那種忘我投入恰恰是內觀的反面

但如果我幼年沒被一些有意思的具體行動帶到忘我。。

其實還是有其他東西的

那就是目光

穿金戴銀者們其實是在利用這個」策略」

因為穿金戴銀能夠贏得人群矚目注目與目光

這些注目足夠激活他們,而脫離內觀,激發行動,激活行為,激發語言表達欲

但問題又來

為什麼我每次穿金戴銀打扮漂亮後不久即會失落

答案是你花枝招展雖贏得了注目但那些人----以及你所在的那個鬼地方的人們的目光是消極麻木與低劣的

即你想獲得注目卻得到了不好的東西

於是你無法用穿金戴銀花枝招展的方式提升自我

通常

內觀進入到這種目光界,一次內觀就結束

或者說回憶目光產生的喜悅或憤怒反而是終結內觀的法器

目光,的確能夠輕易的終結一次內觀而把人帶向外部驚醒、行為,甚至。。驚慌


問題就出在「觀察者」這個提法上。「觀察」,普通人都會想是「用眼睛看」,或者引申出來,用腦子看,接著就是腦子判斷,用腦子分析……

這就跑偏了!其實觀察並不只是用眼睛,或者用腦子。

內觀其實是用全身感知的過程,得用上五感,至少你得用上聽覺和感覺。不止是聽明顯的聲音,而且要聽四面八方的聲音,感全身各處的感受。

「觀察自己」的這個提法,裡面有:我,觀察,自己。我和自己是分裂的。

內觀或者任何冥想類的修行方法,是往「合一」的方向修。

注意力不是在一個點上,而是四面八方,無處不在。於是「我」和「自己」就合一了。

我覺得用「感」,比用「觀」,更少造成誤解。

感一切當下所感,不判斷,不思考,當下有什麼,就感什麼:)


這個問題就不該問。類似如此的形而上的問題,比如,是什麼在觀察,開悟了以後心還有嗎,開悟以後還是我嗎……都不該問。要是問了,是因為沒有理解佛陀的教導。佛陀不是教我,誰在觀察,誰在受苦。他是教我們,怎麼觀察,觀察什麼,苦怎麼產生,怎麼介紹……這後面是否有個東西在操作?佛陀不關心這個問題。哪天真是開悟了無苦了,有沒有個心,我存在不存在……who cares?


虛空是也


當觀察自己的觀察者,這個觀察者不能被觀察而只有純觀察,在Advaita Vedanta 即吠壇陀不二論所描述的真我。這個真我是最簡單最純毫無主動,僅有旁觀,而且只有覺觀卻無苦樂受。這覺觀自證無有異我。大乘佛教描述自性與之相似。但是又非所有大乘佛教與之相同。解深密經無有自性說是超脫了自性說的。若唯識以解深密經說,當中亦因此而有矛盾處。

而原始佛教不會出現這等真我,是因為到了一個人地步雖然有覺觀,但是三漏貪嗔痴沒盡斷所以才有覺觀。當三漏盡斷,心理層面覺觀就完全斷了,只剩肉身六處觸而有的覺觀。若肉身六處觸亦盡斷,證永涅槃,覺觀不會復存。無有覺觀,就無有我。此前雖有所證,但未至究竟所以才有覺觀,覺觀雖有我,但是亦是緣我。只是無三漏緣我般複雜變幻快速或太多。

所以就是這裡為何吠壇陀和大乘有相似自性或真我,而原始佛教直接開示無我。因為一切我皆是緣我,儘管絲毫不動的單純覺觀,不知如實的覺觀其實還未究竟,直至永涅槃,覺觀不再復存所以無我。


對「無我」的一些認識,請善知識指點? - 知乎

這個觀察自己的不是一個觀察者,你這是一個無明的問題,說明還是沒有領悟空性。

內觀時,這個觀察就是識蘊的功能,即直接了別名色法,而不是通過五蘊的運作感受名色法。

世俗諦的「自我(myself)」,類似於物理學的「場」。但與無生命的物理的「場」不同,「自我」是依五蘊所顯現的,覺知、記錄和判斷五蘊的狀態和相互關係的剎那生滅的功能

同時,自我會明確地區分六塵和五蘊,這個區分的能力就是自我意識的實質;沒有自我意識的生物,可能會把眼根所識的色塵當作是補特伽羅的色蘊,例如不能區分鏡子中的形象和它的色身。

假如五蘊斷滅,則根本沒有補特伽羅可以被觀察,自然不存在這個觀察的功能了。

根本上地說,這個世界找不到一個自性實體,所以並不存在觀察。正如錄像機的硬碟、鏡片、電路板或者電池等要素都不能說是這個錄像機的自性實體,只能說各種要素組成了一個名為錄像機的有為法。假如組成這個錄像機的任何一個要素被損壞,則錄像這個功能也就消失了。


是心,只是不是從始至終的一個心,剛開始內觀時,是善惡分別的心,進而是名色分離的心,從平舍到不動的心最後捨棄圓熟的心,最後達到無所依靠、無所抓取、無所建構、無有方所的心,但此時說心,已是虛妄的觀想,因為非我,但有世間思維與詞語的描述,都不能詳盡表達了。


明白告訴你,它是妄想。

觀的真正核心要點不在誰來觀,而在於觀什麼。

用六妙門來說,數隨止觀還凈。沒到「還」這一步之前,討論後面的風景都比較白瞎……

說的浪漫點兒,得先眾里尋他千百度,然後才能驀然回首,內孫子吃肉不蘸醋……

觀離不開止,止離不開觀。先止下來,再說其他嘍……


【觀者】取自楞嚴經,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這個觀者,表現為內觀時,有個自己,可以看到想法飄來飄去。看到思維想法。如同照妖鏡,懸掛那裡。

心理學,把這個過程描述為:想法出現了,覺知才跟著出現,所以,這個觀者是暫時的。只是心理過程中的一部分。

南傳,印度,緬甸,泰國等的小乘修者接近這個意思。由四念處,觀四大假合,沒有一個背後的主宰,源頭。都是臨時的,聚合的。

不同的是,只有大乘楞嚴經,金剛經,園覺經里,禪宗血脈論里明確這個東西。本心。

具體講,這些感知確實是臨時的,暫時升起的。但是,臨時的感知,不可能成為統一的自我。那麼,必然存在一個統一而不間斷存在的源頭。這個源頭,從各種作用上,不存在大小的邊界。更沒有好壞的傾斜。只是覺,卻沒有知。所以,這裡出現了一個變化。有個覺的源頭,沒有休息一秒的掃描觀察。想法出現,立刻被掃描到。我們就知道想法出現了。如同紫外線監測。

是觸發的臨時?還是掃描的監控者?


觀的主體,是你自己,你自己是假我,是因緣和合的假我。你的智慧,福報,煩惱,習氣,業力,因緣等諸多因素共同組成了這個因緣和合的假我。用你的智慧去覺知,發現煩惱和習氣,因為這個狀態不造作,無我相,會產生空性的覺受,空性的力量可以消除煩惱和習氣。所以如法的禪定和如法的內觀,可以增長智慧,去除煩惱,最終開悟證果。

內觀,是轉識成智的過程。開始學觀的時候,識的成分會多些,隨著修行的提高,智慧開始增長,智慧在觀的過程中佔據的比例越來越大。用智慧觀察的辦法(就是覺知,也是內觀)可以發現自己的煩惱和習氣,發現潛意識的伎倆,發現煩惱如何出現並如何壯大,比如可以發現煩惱正在控制假我去發怒和造業,智慧同時可以引導自己去中斷煩惱的生起並阻止惡業的生成。智慧是一種力量,是用來覺知的力量,覺知的能力和智慧的深淺是正相關的。智慧和聰明不同,聰明代表邏輯思維和記憶力等大腦能力。

不過,內觀也有其局限性,因為假我中有比煩惱和習氣更粗大的障礙,就是業障。在佛陀的正法時期,眾生業障相對比較清靜,直接去對治煩惱就行,而現在末法時期,眾生業障深重,尤其是共業這部分,只要你是人,就得承受人類的共業。在業障清凈之前,就算自己內觀,能發現煩惱,但是因為業障沒清凈之前,空性的力量不容易顯現,所以自己並沒有一個有效的對付煩惱的武器。這個原因也同樣是禪宗在這個時代不如以前輝煌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修內觀的人,應該先多修南傳的念佛法門,南傳念佛和北傳的念佛不太一樣,不是嘴巴念,但內在機理是一樣的,阿姜查尊者當年經常教百姓念佛法門。或者修北傳大乘寺院的日常經咒課誦,或者藏傳的百字明,這些辦法都能夠有效地消除業障。在業障比較清靜的情況下,修內觀才容易有效果。同時,我個人認為,修南傳的內觀和念佛也同樣需要傳承,需要找到南傳僧人親口傳授。


能觀(鏡)=所觀(像)

離鏡無像

離像無鏡

觀察者並沒有比被觀察者更值得觀察

楞嚴:見見之時,見不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從心理學的角度,這個「觀察者」叫元認知(meta-cognition),該概念最早出自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威爾(J.H.Flavell)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認知發展》一書。


能覺者就是你的慧心所,也是五蘊無生法,所以這個能覺者也不是我,當你真正離了五蘊才能見到我。


「觀察自己」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實際上沒有一個單一的名為「自己」的被觀察目標。通俗意義上的「觀察自己」,細分下去只有兩種情況∶要麼通過感受「色聲香味觸」得到感覺(通過前五識獲得信息),要麼通過審查自己的意識知道自己的心理(通過第六識意識獲得信息)。

對於前一種情況:

按南傳阿毗達摩,人由心和心所、色三種究竟法組成,其中:心和心所就是你的認知和精神活動;色是物質,組成身體的是物質。身體之外還有能接觸到的外部物質,衣服是物質,光是物質,傳導聲音振動的空氣也是物質。組成你身體的物質裡面,有一種特別的物質,可以觸發心的認知,叫做「凈色」,例如感覺到呼吸,就是普通物質觸碰凈色(胸腔擴大縮小導致的空氣流動和身體物質變形觸碰觸覺感官,再經過一系列神經傳導)而產生一系列心識(覺知到多種觸覺,再經過心識加工後,認為這是呼吸)。簡而言之,這種「觀察自己」,就是「心」識知「色」(「心」是指認知的精神活動,不是指一個實體心)。

對於後一種情況∶

一個人的心識,是不斷剎那生滅相繼的。一個心生起滅去後,下一個心又生起再滅去,一眨眼間就有億萬個心相繼生滅。一個人不會有兩個心同時存在。當下的心,緣取過去的心,才有「我剛才覺知到呼吸」的認知。簡而言之,這種「觀察自己」,就是「現在心」識知「過去心」。

「觀察自己」這個籠統說法,用上面描述的阿毗達摩理論來分解,就可以看到沒有什麼玄妙的。學習阿毗達摩,可以清楚地識別出哪些是像法而不是正法。原始佛教沒有所謂的第七識、第八識,也沒有所謂的不可說存不存在的妄心。

一切以事實為準,實證的方法∶當你具備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的定力,觀察自己過去一段時間內剎那剎那生起的一個個心,可以知道心識生起的序列。


以楔出楔的道理,個人認為實際上就是假立,和念佛一樣,找個東西把心拴住,一開始是我們有意,故意這樣做,久而久之就定住了,實際上還是一種意識狀態吧。


若不揮劍,漁父棲巢。


覺知色法的心,是名法


很簡單,就是心的覺知面,就像你能看到、聽到、嗅到一樣。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殺人?
人為什麼會怕老鼠?
你當下的三觀是怎麼樣的呢?
如何評價2017新美劇《好醫生/仁醫 第一季》(the Good Doctor)?
為何很多人會有地域情結?為何它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感?

TAG:心理學 | 內觀 | 禪修 | 冥想 | 正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