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科研品位會對自己的學術道路有什麼影響?

科研品位具體是指什麼?什麼叫做好的科研品位?

相關問題:

自然科學領域,什麼樣的研究才算是有「好品位」?

在心理學領域,什麼樣的研究算是有「好品位」的研究?


孔子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范曄說,「然則有所不為,亦將有所必為」。為與不為之間的取捨,就是科研的品味。

要有品味,科研想法先要有富餘。如果沒有富餘,得一個想法已不容易,還處於「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的階段,就一方面先在領域裡站穩腳跟,另一方面先打好基礎,開拓眼界,多有想法。有想法才能做選擇,談品味。(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有好的選導師的品味,從導師那裡要課題就好 ^_^)

具體到什麼品味為好,不同的人一定見解不同。這也正是科研的多樣性所需要的。我個人以為,一方面,是做有趣的科研。這個有趣,就算物理裡面,不同小方向也完全無法一概而論。比如喜歡做最普適的理論,還是研究非常具體的機制,有如豆腐腦的甜咸,爭論無益,自己喜歡,樂在其中就好。如果感覺科研完全沒趣,則不如趁早換個別的事業,或者自認為有趣的,或者掌權、賺錢的。

另一方面,功利點說,做重要的科研。什麼是重要?或許可以把自己做的事情,放到歷史裡面,看看過去,想想未來,作為現在的借鑒。當然,功利和品味往往衝突,但是這是品味中沒那麼主觀,也不大依賴於具體科研方向的部分,斗膽展開說說:

翻翻歷史,什麼樣的工作留了下來,什麼樣的工作已被遺忘。找些德高望重的學者談談幾十年前的科研。談談現在的主流理論,當時還沒有確立其地位的時候,人們是怎麼看的。如果歷史太久難考,幾年以前的工作,有哪些還重要,也可借鑒。

想一下未來,一個想法,如果能做成,在最樂觀的情況下,能到達下面的哪一步?

1. 放到arxiv上,有沒有人會認真讀一下摘要?

2. 放到arxiv上, 有沒有人會認真讀全文?

3. 一年以後,除了自己,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工作,使用這個結論?

4. 有沒有綜述文章,會(非友情地)認真提到這個工作?

5. 這個領域的專家,會不會以不知道這個工作為恥?

6. 十年之後,除了自己,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工作,使用這個結論?

7. 這個工作該不該寫到研究生教材裡面?

8. 這個工作該不該寫到本科生教材裡面?

9. 百年以後,除了自己,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工作,使用這個結論?

10. 百年以後,是否這個領域,只留下這個理論,及其繁衍?

11. 這個工作該不該成為大眾科學素養的一部分?

12. 如果有一日,人類註定毀滅,人類會不會把這個理論刻在石頭上,證明他們曾經具有的榮耀?

當然,說說簡單,能做到前幾個就已經極其困難。以現代科學的難度,也難有人初出茅廬就達到自己的最高水平。一九零五年的奇蹟,如今已成絕響。我覺得,在達到一個小目標之後,向下一個目標努力,花個五年、十年爭取做到,從功利的角度,就是有品味的。如果滿足於同一個水平,在這個水平下,寫N篇文章,自己的進益恐怕只有logN。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與君共勉 :)

(根據自己網站上的一些內容改寫,鏈接:Generate Your Own Research Ideas - Yi Wang Homepage)。

---

@Evan 的回復提醒我補充一點,就是如果這個工作我不做,半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五年、十年,會不會被別人做出來。(當然歷史上的巧合這樣的小概率事件,以及剽竊除外。)如果按天計算和別組搶時間,那隻能說方向太熱,有我不多無我不少。做點這樣的工作用來找工作尚可,於品味愚以為似非上品。


1. 前面有個坑,跳還是不跳。

2. 前面有個聞著像狗屎的巧克力,吃還不吃。

好的科研品味可以知道

1. 前面的坑有多大,是能灌水還是能把自己埋了。

2. 這到底是狗屎還是巧克力

壞的科研品味一般來說都是自己跳坑裡爬不出來,捧著一坨狗屎還覺得自己在吃巧克力


一個課題組老大的科研品味和組內的科研風氣直接決定了你在此獲得博士學位的難易程度。

我之前寫文章,講課題組以老闆push與否,經費多少,有無課題為標準,分為幾個類型,如果身處老闆不太push,經費又充裕,課題又比較有傳承性的組內,一個學生帶著幾篇High IF 文章畢業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就是身處課題經費充裕,但老闆push的課題組,也就是施一公這種組,雖然就讀期間會比較累,但通常不會為幹活以外的事情發愁,只要肯干,CNS是肯定不會少的,雖然有人批判施一公這種流水線式的做法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要有一個做科研的經歷,而且博士是對科研執行能力的培養,不是重點培養創造能力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成為獨立PI之後,才能真正實施自己的想法。

我們要清楚,一個博士,首先他是要得到博士學位的,他來讀博士不是為了探索真理的,如果找一個全新的方向去摸索,尤其是像生物化學這種需要長實驗周期去驗證的學科,很有可能一個idea被驗證不行的時候,時間就已經過去兩年了,一個博士再拖拉,也要八年畢業,而許多人在第六年心態基本上就已經失衡了。

所以,一個課題組有一套自己良性的培養體系是很重要的,這就決定了一個課題組要有自己的傳承,既有很好的前期積累,保證一個博士在做課題的時候可以順利出成果畢業,哪怕是一兩篇水文,一個博士如果在前兩年就手握一篇水文,基本上他的心態都是比較平和的,可以安心搞科研。

我們都知道,運動員在高壓力狀態下,技術動作都會變形,讀博士也會出現心態失衡的狀況,許多人都會在博士第四年還未拿出小論文時,逐漸開始焦慮,不會再對出成果之外的任何事情感興趣,這樣的氛圍一旦籠罩在一個課題組內,那麼這個課題組離分崩離析,臭名昭著也就不遠了。

許多時候,一個課題組的大老闆並沒有太多的惡意,人品也不壞,卻被傳播為變態老闆,很大的原因就是這個大老闆已經變成了徹底不搞學術的包工頭了,一個課題組的負責人,應該站在戰略的高度,去規劃這個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一部分工作人員做開創性的,一部分人做基礎性的,一部分做傳承性的,這樣才能保持一個課題組良性的發展,我見過太多懶于思考學術問題的老闆,把課題組交給幾個小老闆打理,最後課題組方向上亂七八糟,學生們得過且過,許多博士都是自己給自己寫課題,自己指導自己,能否順利畢業,真的就是全靠自己了。

所以,我說,一個人的科研品味,如果你只是一個學生,可能對於你來說沒啥影響,因為做科研你沒有決定權,如果你是一個課題組的老大,那就直接決定了你的組織能不能長期良性發展的命運了。孔子曰,將齪,齪一窩,兵慫,慫一個,誠不我欺也!


謝謝邀請。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科研品味」這個詞。我把它理解為有能力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且有巨大潛力的研究方向

好的「科研品味」有點像是探雷器,也許並不會指引著你在科研的道路上一往直前而是常常繞彎打轉,但至少會提醒里哪兒是雷踩不得。

那麼有了好的「科研品味」就一定會成為學術大牛嗎?不一定,畢竟除了自身奮鬥還要考慮歷史進程。

介紹一位我認為有良好「科研品味」的人吧。

2011年我還剛剛接觸這個領域,在暑期學校上認識了一位師兄。他當時是在給我們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工作。

當他談到自己課題動機的時候,那種對選題的興奮、對自我的確信,像光一樣閃耀著。

雖然我當時確實屬於不明覺厲,但直覺告訴我他絕非池中之物。

我帶著抱大腿的不軌企圖,這些年一直和他保持聯繫,也逐漸了解到他。

? 從不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領域,到了博士後了也還喜歡去聽其他專業的課。

? 不停地參加各類會議,以至於我偶爾參加卻每次都能遇見他。

? 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工作,一有新想法就寫到arXiv或者博客,自己寫的代碼打包放在網上,和學術大牛們談笑風生。

? 總能想到許多天馬行空的新點子,然後立刻帶著120分的熱情投入進去,常常開了個頭後發現可以預見的結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就立刻丟在一邊,轉到另一個想法去,如此循環。

? ....

我也了解到另外一些老師對他的評價:缺乏恆心,挖坑不填,不務正業。

上個月得知他以前的一個課題發了PRL(我們這個方向很難中,全世界一年也就十來篇),所使用的方法非同尋常,和其他領域聯繫了起來,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想必,這和他的「不務正業」分不開。

由於種種原因,他可能今年就要離開這個領域了,我又一次為人才流失感到莫大的惋惜。

但,有如此敏銳的嗅覺、開闊的視野和澎湃的激情,無論以後從事哪個領域,我相信他都能有一番作為。

祝好。


我只是覺得能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挺有眼光。很少有人能思考何為「品味」。


我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做最基礎的問題,也就是最根本的東西。比如這個領域,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技術瓶頸在哪裡。在我的這個方向上,最根本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如何在現有的平台、條件、體制、技術與常用研究範式下,利用好資源,然後還能有所突破?如何能將其他領域的一些研究方法、技術與思考方式用到自己的專業上?

.

.

.

.

.

.

.

然後我就成了一條忙得不可開交而且還自以為高大上的博士單身狗..................


看到這題下面,零零散散的幾個答案。大家如果沒有什麼感受的,不必勉強來作答……品味的影響,在偏文的學科里(例如管理學)很大,但定義蠻簡單,就是能區分好壞。粗暴點說,就是你能分析為什麼有的文章會發在頂刊,有的文章只能發在普通刊物上。有點像內力,心法層面的力量。培養內力,需要讀好的文章,還需要你調動邏輯來對文章進行深度的批判性重構,更需要自己動筆來書寫一段完整的論點。

品味一般的,醉心於「招式」,只能看到技術層面的淺區別,盲從一些無緣無故的教條。例如,看到酷的方法(cool method),熱門話題(hot topic),就覺得是好研究了。其實很多前沿課題,都發在B刊C刊上了,因為有很多研究設計上的重大缺陷。這些缺陷,恰恰是因為內力不夠(理論儲備不夠),所以招式接不上(因為不知道理論,所以沒有完備地設計研究),也不知道怎麼接。相反,許多悶的話題,老的方法,也可以在頂刊放光彩,因為理論和分析結合得太好了(內力和招式合一)。

對於範式比較穩定的學科,好的品味就是能跟上主流的前沿對話。但更好的品味,是從這個領域的本質出發,逐步推進範式的變革,使得學科在眾多領域中享有更高的競爭力。至於後者,一般是拿到終身教職以後的事情……


寫個段子。

一個年輕的學者在年輕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方向,他知道在這個方向上挖掘可以發一大堆文章,但他放棄了。這個方向在之後的幾年被人重新利用,催生了至少3個Fellow。後來有人問那個年輕的學者,當時為什麼不繼續做下去,他說:我也知道這裡有很多可做的東西,但是我希望去做更有意思的方向。

段子結束。

科研品味這種東西最為難得:低端學校努力發文,中端學校瘋狂灌水,高端學校開拓方向。你所處的地方和你的老闆就決定了你的品味。大家做科研都是在師兄師姐的基礎上往前邁進,你待個河北科大,能有啥科研品味?不被老闆逼著造假就可以燒高香了。

其實品味這事兒其實非常明顯。大佬和大佬也是有區別的。一圈Fellow裡面有幾個是真正的大神有幾個只是挖坑挖得好,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當然了,我們這些菜雞就不用考慮什麼科研品味了,能灌幾篇好水,就上上大吉啦。

匿了,別戳穿我是誰。


老闆希望用他自己領域的各種新鮮玩具(新材料新光柵新偏振器)往我實驗里塞,我更喜歡研究很基礎的理論,從理論做創新,雖然我知道這個比較困難,不過目前也發了幾篇文章。


Cultivating Your Research Taste

Taste in research, and the paradox of deciding what not to work on

先隨便讀讀,如果能流暢快速讀懂,那在這個時代還可以琢磨下自己的科研品味。

-------------------------3.4 更新----------------------------------------------

高級審美版 Edmund Burke On Taste 論品味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On_Taste

都是英文內容,因為殘酷的現實就是搞學術科研如果世界語不好,就別提品味了。

另:楊對愛因斯坦的評價就是愛的taste好。


堅決不跟風。別人做過我就不做。要做就做新東西。我做材料,針對的是物性,用新材料解決物理需求。


先走上學術道路,而後有品味,並不是倒過來。你走上科研道路的那一刻的品味很可能並不是你的品味,是你科研引路人的品味,但你的品味終究會慢慢被你自己發現,會衝破一切險阻自己顯現出來。你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決定了你的品味,也決定了你的科研道路以及命運。


從來不講什麼品味,混口飯吃而已。不影響別人,對得起自己。


只是想問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匿了.....


遺憾的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站著死還是跪著活的區別。如果可以 我想一直站著。


經濟學博士應該好多人都為導師的社會主義傾向困苦過。


要品味得先有錢啊,要有錢得有能力,玩點interesting的東西,有品位的,不畢業辣?不評職稱辣?學術道路還沒有呢,咋談品味,溫飽還成問題!但是二者能結合在一起,恭喜你,lucky


感覺機靈抖得過分了,刪了。


我老闆認為做科研就是要麼「上書架」,(科研成果足以寫進教科書,為這個領域的發展添磚加瓦),要麼「上貨架」(科研成果服務於臨床,能轉化滿足市場實際需求)。我覺得這很有科研品味。


楊振寧非常推崇這個觀念,需要有好的科研品味(我理解為對於問題的關注角度和把握能力)才能做出好的科研。


推薦閱讀:

青海原來是海嗎?日月山到底經歷了哪樣的地質變遷?
卷柏可以保護自己而自動脫落?
崔永元和郎咸平,哪個社會危害性更大?
動物史上,存在兩個物種沒有生殖隔離且生出全新物種的情況嗎?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人類簡史》這本書,我覺得最多給三顆星?

TAG:心理學 | 社會科學 | 自然科學 | 科研 | 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