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語教育不從口語開始?
從小學開始學習的英語 結果大學之後發現很多口語都是錯的 反而要專門開課學習口語 長期累積的閱讀習慣很難糾正 為什麼從一開始學習英語不教口語呢
幸好沒從口語開始教起,我現在好幾個怎麼都改不了的發音問題想想都是四、五年級時候英語老師老是給我們領讀造下的。
還有什麼英語早讀,每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鐘,越念越錯,越錯越難糾正。
語言習得關鍵期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在8,90年代那會,有留學經歷並回國做中學老師的人非常少,更沒幾個老師自己的口語能達到教育學生的水平。除去一線城市極少部分好學校的一些英語教師外,全國範圍的英語教師大部分自己的水平只能勉強維持在寫和讀這個層面。當時也沒有普及的互聯網,沒有多少途徑接觸到這麼多的美劇和母語者的演講視頻,老師自己也沒法提升口語水平,你讓他們教口語,恐怕他們也不勝其任吧。
我老闆跟我講過一個故事。8幾年的時候,他剛在伊利諾伊大學當上教授不久,有一天受邀去參加了一個接待中國訪問團的晚宴,期間有一位50歲左右的面善男子向他和他老婆搭訕,老闆已經是用他生平最慢的語速跟他對話,他仍然聽不太懂;而他說的英語我老闆也不得其解,最終因為雙方無法理解對方在說什麼而無果而終,後來他一問,這位男子居然是一個大學英語教師。
那個時代大學英語老師尚無法跟美國人進行基本的交流,更不用說中學的英語老師了。
現今情況已然發生巨變了,我有同學英專畢業去了一線城市的中學教英語,她說很多學生的英語水平比我們當時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我有幸欣賞了幾篇她學生寫的英語作文,驚為天人。文風早已脫離了我們那會矯揉造作的無病呻吟,達到敘事流暢,用詞準確並且大氣的層次。當然她說他們的口語也非常地道。這些00後的孩子得益於互聯網的發展,從小就接觸美劇,音樂電影書籍,對英語的認知比我們這一代更自然。
10後的小孩會更流利,個人估計2020年後出生的小孩,只要父母適量進行雙語引導,即使是在生長在國內,外語達到次母語級別都是很有希望的。同意 @fei feifei ,非不為,實不能。七八十年代至今,我國落後的經濟教育根本不能保證中小學有合格的英語教師。八幾年能說一口流利英文的,外交部在等你。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老師都是趕鴨子上架一口洋涇浜英語,怎麼可能把學生教出地道的倫敦音吶?學英語跟學普通話一樣,別看電視里就有,學不會就是學不會。以前說我國的學生是啞巴英語,可拉倒吧,音標早讀樣樣俱全,大家都會英語,恩,當地的。李陽說要大聲瘋狂,特么你嚷嚷出來的不還是本地方言么?老夫喜歡西城后街並能熟練演唱,高中去省里就讀,老師來一句:「你發音好像王寶強」。-(¬?¬)σ現在的孩子貧富懸殊,有錢上重點請家教去國外的,口語比過了專八的還好;村小鄉中的,英語口音還是一股家鄉氣息。
謝邀!
題主的想法其實是對的:外語課,實際上確實就是應該從口語開始的,因為「上手/上口」快,容易製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由此帶來最重要的東西:學生的興趣。美國學校里教外語,都是從口語開始,很多老師(不是全部 )把課堂氣氛造得很熱烈,孩子們爭先恐後說話,一旦孩子會了幾句話、有了成就感、喜歡上了外語,你想攔著不讓他學都不行! 以前我學英國文化委員會的ESL教學法時,發現他們對「白丁班」也是從口語入手的。但是中國現行的外語教學體制是從蘇聯搬來的,「幾十年如一日」,積重難返,大家都樂得輕鬆,誰去找那不自在從根子上去改? 而且全部教師必須全部重新培訓,否則很多教師都無法開口。其實最開始學英語,基本都是從口語開始的,從Hello, How are you開始學,但是按照課本的內容,往往我們學的比較死板。比如,How are you?我們的課本就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對於一個沒有什麼辨別能力的小學或者中學生而言,這個很容易造成根深蒂固的效果。慢慢地,學習語言開始看考試之後,很多人就開始不再去在乎口語了,課本實際上還是有這方面的訓練。
另外,正如 @金偉榕 所言,中國合格的英語老師太缺了。在大學層面,很多英語老師都口語不過關,流利表達都做不到。初高中就更是如此。很多內地學校的英語老師往往是其他科目轉過去的,沒有基本的語言學常識,語法自己都談不上熟練,口語就更不用提,不要說說不連貫,連基本的發音標準都做不到。你能指望他們教好口語嗎?
當然,現在各種輔導機構越來越多,全外教的也不少,相信在大城市,孩子們的英語會越來越好。
謝邀。師資是個大問題. 教口語首先要純英文課堂,或者百分之70以上是口語教學,然後可以具備英文教學能力的,保證英文地道,發音準確,或者不出現重大錯誤的英文老師,從全國的角度講,太少了. 如果被不專業的老師教,結果就是很多學生的發音,表達非常糟糕,日後糾正就更麻煩了!
我遇到的學生,口語發音好,表達地道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條件很優越,環境熏陶出來的.首先說結論:英語學習是應該從口語開始的。
孩子是怎麼學習語言的呢?二十世紀時,研究兒童語言學習的教育家,經常用孩子其他方面的發育來做類比。舉個例子,寶寶的視覺發展是這樣的:
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30厘米那麼遠(上圖左一),大約是母乳餵養時可以看清楚媽媽的臉的距離,再遠一點的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片模糊。兩個月大的時候,寶寶的視線開始對焦(上圖左三)。三個月大的寶寶就會跟著移動的物體轉腦袋了。
如果小時候沒有收到足夠的視覺練習(輸入/刺激),會怎麼樣呢?在出生時,貓的一隻眼睛如果剝奪了視力,就算幾個月後恢復了視覺,那隻眼睛也沒有辦法正常工作。人也是一樣。
我們來對比一下孩子的聽力發展: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大約是母親懷孕七個月時)就能夠聽到聲音,一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分辨某些音節的區別。這就是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會記得媽媽的聲音,也是為什麼他們對母語更為熟悉。1987年的一個實驗里,教育家給剛出生四天的法國寶寶聽磁帶,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語言,一個用的是他們的母語(法語),一個是外語(俄語)。實驗者發現,法國寶寶很明顯對法語版本的故事有回應,而對俄語故事無動於衷(Mehler et al, 1987)。這說明剛出生的寶寶已經對母語更為熟悉,同時也說明了聽力對早期語言發展有多重要。
同樣是動物的例子,歐洲的蒼頭燕雀如果在成年前沒有聽到過它們族類的鳴聲,就沒法像同類那樣歌唱。很多答案里糾結的所謂「口音」問題,其實也和幼兒開始聽英語的年齡和英語質量相關。的確,如果早期輸入的口語不夠純正,孩子很容易養成不好的發音習慣。但是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就說從口語開始教英語是錯誤的,那就是因噎廢食了。現在不少家庭都有條件給孩子培養較好的英語環境,比如聘請有二語教學經驗的外教,互聯網上也有很多免費資源可以使用。
因此,不管母語是什麼語言,早期發展都是以聽力輸入為主的。孩子就像海綿,聽得越多,吸收得就越多。學習第二外語也是一樣。尤其是漢語和英語這樣相去甚遠的語言,如果早期不通過口語來建立熟悉度,而直接上音標、拼寫,孩子必定是一頭霧水。閱讀的確是很重要的輸入途徑,但是要放在聽力之後,就像寶寶的視覺發展稍微落後於聽力發展一樣。
同樣的,與聽力這個輸入相對應的輸出——說話——是近乎直覺的能力(intuitive),而語法和文字則相對更「人工」一些。
我們在學習母語的時候很少會考慮語法,比如為什麼中文裡會說「兩個人」而不是「二個人」,「不」在什麼時候念第二聲,什麼時候又念第四聲。這是因為我們不是先學習語法,然後用規則去說話和寫作,而是從大量的聽力輸出里總結出大致的語言規範,然後用口語去嘗試和修正。雖然在一般的第二外語學習中比較難重塑母語學習的環境(比如有長時間、高質量的聽力輸出),但是整體上遵循母語學習的步驟,從聽力的輸入和口語的輸出開始,是比較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尤其是英語這門拼音文字的語言,與漢語文字不同,一旦掌握了讀音,對日後的讀寫能力有很大幫助。一旦打下了口語的基礎,閱讀對語言學習的推動作用才能發揮到最好。不然的話,讀得再多,也還是啞巴英語。
那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受到的英語啟蒙里,「口語」會被放到一個那麼「不被重視」的位置呢?有兩個原因:
1、和我國的基本國情有關。
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優質英語教育資源相對稀缺、整體資源分配不均衡,都是實際存在的問題。將英語教育考核的側重點放在辭彙、語法、閱讀上,一方面簡化了評估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讓考核的標準相對公平。而一旦將「說」作為重點,不僅會大大增加考試操作難度,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劣勢也將進一步加大。
關於這點,我們在【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學了 10 年英語出了國還是無法溝通?中國基礎英語教育是否需要改革?- 知乎】里有很詳細的回答,這裡就不作贅述了。
2、口語學習需要場景浸潤
正如 @青格樂 回答的,在從口語開始學習英語時,如果沒有一個接近純凈的語言環境(正確的語言用法、語音語調),將給帶來後期很難改變的錯誤影響。
中國學生很容易犯的一些錯誤,尤其是從漢語裡帶來的習慣,都需要從小有大量的優質輸入和有針對性的及時糾正。不管是語音上的w和v不分、th不咬舌,或者是人稱代詞上的he/she混亂,或者是一些習慣性從漢語轉化成英語的翻譯腔表述,這些都是最先通過口語來影響孩子學習的,都需要本身英語水平很高的老師,和大量與孩子用英語交流的機會。這個條件,就算是放在今天,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也還是比較難實現。「越念越錯,越錯越難糾正」這種現象,的確很容易發生。
好在現在很多的家長也已經注意到口語啟蒙的重要性,通過外教、原聲教材等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從語言的實際應用出發,在一開始學英語時,就能夠接觸到地道的口語。
而很多覺得自己英語口語能力不夠的成年人,也不用太擔心,我們在傳統英語學習里積累的辭彙量、語法常識、聽力等,都是鍛煉口語能力的基石。只要能夠跨越「不敢說出口」的檻,不論是多找外國朋友聊天、用美劇增加口語素材、還是把自己放到一個純英語的環境,堅持進行語言使用的練習,你會發現自己的口語水平不需用多長時間,就能得到很大的進步。
當然講了這麼多,不是說英語只有口語最重要。而是希望當我們的孩子們開始學習英語時,可以用一種更加科學,更加有趣不枯燥的方式來入門。讓他們知道語言是一門具有實際用途的溝通工具,而通過這個工具,可以連接到更大的世界
你弄錯了一個先後關係,學單詞,朗讀,練習聽力等都是在為口語打基礎做準備,口語不是隨口說的,不是你想說好就能說好的。口語好的人要麼是你天生被丟到那個環境練習出來的,如果你是在中國如果你不是天天能和一群外國人練習英語,那麼你就得踏實積累好英語理論知識再說。所以國內英語教育並不完全錯,只不過說是口語練習的部分薄弱了點而已,只不過因為你的老師發音不準,或者說你自己沒有下功夫糾正你的發音,然後練習口語而已。
Have you ever taught a child before? Oh god. It takes real talent and lots of patience to teach and motivate children.
Also, it is more time consuming to grade speaking. Imagine giving a speaking test to 100 ten year olds? How would you grade it and give them homework every week? Really do try to imagine how tough it is to be a teacher. It is not as easy as it looks.
I could go on and list many more points, but I just want to mainly state that your teachers are heroes already. They already work extremely hard behind the scenes to give you an education. Even though some teachers may be mean or harsh, I really believe they are doing their best for everyone.謝邀。中國從舉孝廉,到科舉,如今的高考,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不知道誰牽頭規劃的英語教育以及英語考試,我是五體投地的佩服,絕對是大智慧方能做出這一套設計。知乎上也許是城裡的孩子太多了,大家不知道農村的教學水平,尤其是英語教育的師資。如果從口語出發,那麼必然的高考也要有口語部分的考試,這樣做就把高考的「相對公平」打亂了。一線城市的英語教育,二線城市的英語教育,三線城市以及縣城學校的英語教育,師資、教育器材等是不能做比較的。從英語學習的角度出發,應當從口語學起,就像我們學語文一樣。但英語目前不具有這樣執行的條件,第一就是合乎標準的英語老師不夠。如果仔細觀察下我們大學的教育,有個很有趣的地方:無論以前英語口語多爛,不敢張嘴,如果高考英語能考高分且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大學期間補英語口語以及聽力,很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比起專業學習,困難要小的很多。很多重點大學的學生,來自偏遠農村,沒受到專業的英語教育,完全靠死記硬背、啃語法讓高考拿到的高分,這樣的孩子進入大學後,只要自己願意努力,英語水平的提升非常快。很多英語好的人,始終沒弄清楚為什麼自己英語好,其實高考前的英語教育打下了非常深的基礎。我高考的時候看不懂英語試卷,但這兩年在學英語,每年的高考試卷網上能查到後,我都會下載一份自己做一做,很多題目出的特別好,能明顯感覺到出題者的用心,對應不同的英語水平,能考不同的分數。也看過很多優秀的英語高考範文,實話說,比我現在的水平都好很多,不服不行。2016年,我跟很多英語差的朋友接觸了,無論是知乎的私信,還是微信。聊過很多,真的很遺憾,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曾經離掌握英語只差一步了,但放棄了,斷了,英語學習又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事兒,時間久了,退回原點了,可惜呀。學英語,最難就難在入門,任何一個英語零基礎的人學英語,無論是請什麼老師,找什麼教材,一開始的學習收穫,主要是積累基礎辭彙,弄清基本的語法知識。很多人在初中跟高中的學習階段,完成了這困難的這部分,只是到了大學階段,鬆懈下來了。
如果我要給教育部給建議的話,提高閱讀訓練,把《書蟲》系列加進課堂,變成必讀書。再把大學的四六級難度增加,不到大三不許報考,杜絕啃高中老本輕鬆過四級然後不管英語這樣辜負自己的行為。
我覺得中國的英語教育,互聯網會帶來很多改變,未來路很長,大家攜手共進吧。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 姜大白,在哪裡我把關於自學英語的內容系統的整理了,現已開門迎客,歡迎大家去看一看,有朋自遠方來~
http://weixin.qq.com/r/szrexuPEML5Prael92_h (二維碼自動識別)
第一,師資力量不夠。一方面中國英語老師普遍不夠,另一方面英語老師的口語都普遍不好,如何能教學生?
第二,英語口語考試成本太大。普通考試幾個專家出一份卷子,給一份參考答案。然後把卷子發下去讓學生考,一個教室四五十個學生一起考,兩個小時就全部考完,然後改卷老師依照參考答案改卷,人少的基本第二天就能出成績。但口語考試,學生考完之後老師要一個個的聽,基本每個學生考多長時間,給分老師改一份卷子就要聽多長時間,一個老師給四五十個學生評分,耗費時間成本大。
高中考過口語三級,聽說每個老師就聽個五秒左右就給出分數了,然而五秒真的夠給出分數嗎?當時班上所有學生的分數都差不多,我覺得有這部分原因。大學考的口語考試都好貴ヽ(  ̄д ̄;)ノ第三,用不上,沒必要浪費資源。中國的基礎教育只是讓你各方面都知道一些,不至於成文盲,沒打算讓你能跟外國人嘮嗑。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基本是用不著英語口語的,學英語只是讓你有個底子,以後接受高等教育會容易點。所以,讀到大學之後有需求才有口語課。但大部分高校口語的教學也不怎麼好。
沒辦法,自學吧。你要是不是生活在大城市,全英文的英語教學都不一定有,還談什麼口語。自己投胎沒投好,沒投到教育資源好的地區或者家庭,就只能自己多花時間,多花精力了。因為中考高考不考口語。
你倒是想學,有那麼多老師能教么。(逃
你從小出生在中國,為什麼會說一口地道的中文而不是英語?這個問題問的無聊至極。
寫一個自己的經歷,小學讀的深圳港人學校,也算是從小接受雙語教育了。一年級的時候來了一個留過英的女教師(簡稱Miss o),她嚴格按照英式英語倫敦腔來教我們發音。後來的小學老師大都教我們倫敦腔,不過初高中普高的老師大都來自全國各地,有初中的客家英語去,潮汕英語,廣府英語和高中英語老師的河南腔。這些變來變去的發音規則困擾了我很久,我們高中的托福外教們也沒有很嚴格地按照美式發音的標準矯正我們的發音習慣,而是報著一種whatever的態度,這也導致了我在美國生活了三年還是很難改變一些深入人心的英式發音習慣。這就是我不提倡在國內從小教發音的原因,因為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
因為高考不考口語,就像之前有人在網調侃,如何讓中國的足球在短時期內走向世界前列,回答是----高考考足球
不說現在
就說我上學的時候
小學英語老師過了不說哈,從我的初中的英語老師開始
就念英語原文的時候特別溜,語法講的頭頭是道你讓他跟你用英語交流一個,一個大白眼好不啦,一句都沒聽過高中的老師
只分析考試題外教上的口語課,每次只是自己說的不亦樂乎互動基本上是0搜?國家讓你學英語是為了讓你在工作時需要讀英語論文的時候不至於兩眼一抹黑,是為了當你們公司和外企合作的時候你能跟老外好好談生意,是為了讓你在進口一個外國設備的時候翻著詞典能知道這個設備的各種參數!是讓你好好為國家做貢獻,不是讓你跑到資本主義國家上學工作混兩年移個民然後不回來了!那國家讓你學英語幹啥,還不如不讓你學呢!
口語教學是學習外語的最好辦法。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做不到。現在應該可以做到了。所以現在是時候改變了。我曾經想去做英語教學,就從口語開始。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學校早就該改一改了,也要從口語開始。開始吧!
比起英語口語6不6,我更在乎你是否看的懂外文文獻做的出自主研發~
推薦閱讀:
※英語專業的你,碰到過英語很差的專業老師嗎?
※如何有效地在看美劇,歐美電影的時候學口語?
※有哪些有助於口語練習的英美動畫片?
※如何提高口語與發音?
※英語的所有格標記「of」和「"s」有什麼區別?
TAG:英語口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