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洪水究竟有多嚴重,荊江分洪區啟用泄洪的可能性大嗎,三峽大壩又對於長江防洪有多大的作用呢?

氣息、洪水、三峽大壩、荊江分洪區


荊江分洪區不好說,我個人估計不會啟用,但也只是估計而已。其他兩個問題,我剛剛發在觀察者網一篇文章,勉強算是(粗糙)定量分析吧:

《不是三峽沒用,是手機太給力》

微信和微博被洪水話題刷屏了,到處都在調侃「看海」、「在家釣魚」、「五十年一遇年年遇」……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手機里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水。隨著一號颱風深入內陸,被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三峽工程這個職業「靶子」又被拎出來吐槽。無數網民抱怨:「三峽為什麼擋不住洪水?」「怎麼有了三峽,洪水反而越來越大了?」某些人更是憤怒地指責三峽工程「製造」了2016年的洪災,把湖北、安徽乃至江蘇的洪澇都歸結於修了三峽大壩。

拋開某些人缺乏地理常識,無法辨別下游內澇和幹流破堤的老問題,今年洪災的影響似乎的確很要命,在媒體上佔據的篇幅已經和1998年相當,國家領導人再次站到了長江大堤上,搶佔新聞頭條。面對網路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我產生了好奇心:到底這場災害在氣候上是什麼概念?影響有多大?和三峽有什麼關係?

要準確回答這幾個問題,「感覺」靠不住、朋友圈和微博也只能渲染局部的新聞噱頭,還是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下面我來嘗試給出幾個對比數據

一、天災還是人禍?

最基本的問題是洪水的來源——如果今年的降水的確不同於一般年份,那顯然洪水應該解釋為天災;反過來說,如果今年的氣候接近於往年的平均水平,那麼洪災當然是人禍。1998年的洪水原因主要被歸結為天災,原因就在於當年驚人的降水量。

回溯一下年初的新聞報道,可以發現從春天開始,各個部門就在驚呼今年的天氣不尋常。強大的厄爾尼諾現象將給今年的汛期帶來可怕的考驗。很多指標都相當或者超過了1998年。

厄爾尼諾推遲颱風生成 -中國天氣網

2016-05-23根據歷史統計,在厄爾尼諾次年,颱風受其影響的表現更為明顯,主要特徵是較常年生成的時間偏晚、總數偏少、強度略偏弱。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拴柱表示,常年首個颱風生成的平均日期是3月下旬,而在厄爾尼諾次年,日期會明顯偏晚,如1983年首個颱風生成日期是6月25日,最晚的是1998年,一直到7月9日才生成首個颱風,較常年偏晚了3個多月。

一號颱風「尼伯特」已生成,專家稱颱風過少也不是好消息

今年的颱風季已經打破一個紀錄——2015年12月17日,第27號颱風「茉莉」消失,自那以後,西北太平洋上就再沒有出現過颱風。到今天,「颱風空窗期」正好滿200天,成為史上最長。原先的前三名分別是1998年的199天、1973年的198天和1982年的197天。

颱風過少絕不能算是好消息,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副熱帶高壓的位置異常。正常情況下,每年夏季,副高會按一定節律自南向北移動,從而帶動聚集在副高北側邊緣的大片降水雲系一步步掃過我國東部地區。但假如副高一直盤踞在南方,它既會壓制颱風,也會讓南方無法擺脫雨帶。

徐明說,1998年的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就是在這一天氣背景下形成的。那年直到9月,颱風只出現了4個,不到常年平均的三分之一;全年一共只有14個,是歷史上颱風最少的一年。

今年長江流域或發生1998年量級大洪水 南京備戰防汛

4月11日,2016年全市防辦主任會議召開,通報了我市汛期的相關情況。據悉,受歷史上最長、最強的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汛期降雨量偏多,持續時間較長。根據國家防總、長江水利委員會預測,2016年汛期長江流域防汛形勢不容樂觀,發生1998年量級大洪水可能性很大,南京要未雨綢繆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的準備,確保城市平安度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主汛期 多條江河水位超1998年

5月31日8時至6月2日13時,西南東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和東部及湖北、陝西南部等地出現較強降雨,部分河流水位超警。從6月1日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式進入主汛期,目前多條江河水位已經超過1998年同期水位。各地的防汛行動進入到戰時狀態。

今年以來降水量僅次於1998年

與1998年一樣,今年同是厄爾尼諾次年,我國的氣候背景和氣候條件與1998年有許多類似之處,所以,今年的雨情和汛情與1998年有一定可比性。

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首席專家葉殿秀表示,研究表明,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氣候將產生明顯影響;與1998年相似,今年長江流域降水明顯偏多也是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的結果。1998年6月至8月,長江流域發生了繼1954年之後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嫩江、松花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少有的重澇年份。

今年入汛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暴雨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松花江流域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二多,遼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以上兩個流域的平均暴雨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不過與1998年不同的是,今年雨帶位置南北擺動大,暴雨過程比1998年偏多6次,但最長持續時間不如1998年。

這些4-5月的報道和最近的降雨統計說明,「汛情比1998年嚴峻」絕不是洪水發生後編造的借口,而是在幾個月前已經被預測的警告。作為超強厄爾尼諾的次年,中國的確要迎戰一個將被記入歷史的雨季。

二、最終破壞力有多大?

第二個問題是洪災到底對普通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威脅?是不是比歷史上同樣級別的降水更嚴重?如果僅從朋友圈來了解事實,那麼似乎一半中國人都泡在水裡發微信。但我們還是要靠數據來說話:

最直觀的數據就是洪水死亡人數。我查閱了歷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民政部的工作總結,把25年來的洪澇死亡數據做了個簡單表格:

這張表格很粗糙,許多年份的死亡人數可能未包括失蹤人數。不過從有統計的年份來看,失蹤數量一般是死亡數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即便把最後幾年的數字都加上三分之一,總的趨勢也非常明顯——死亡數字在迅速下降,從每年數千縮減為數百人(2010年數據計入了舟曲等地的泥石流死亡)。這顯然是一個了不得的進步。今年的數據呢?

洪水襲26省份1192縣 186人因災死亡

據國家防總消息,截至昨日(2016年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這和2015年上半年相比,的確上升了很多。

全國今年洪澇受災人口超2000萬 因災死亡99人

2015年06月26日 記者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共有21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截至26日,全國洪澇受災人口204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695千公頃,因災死亡99人、失蹤20人

總的來說,死亡人數比2015年翻了一番,今年的災情不一般。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恐怕全年死亡人數要在700左右。但無論如何,死於洪澇災害的人數不太可能超過1000人——在2008年之前,從未有任何風調雨順的年頭淹死人少於一千,1996和1998年更是多達四五千。從災害的最終威脅來說,應該承認水利設施和救災措施還是比較給力的。

三、三峽發揮了什麼作用?

第三個問題要分析一下三峽工程的功過。不過國家防總的數據太粗糙了,很難從中分析出長江中下游洪水的傷亡。但我們可以嘗試複習一下1994年三峽開工以來的全國傷亡數據

從這個數據來看,如果剝離其他流域洪水傷亡(顯然不關三峽的事)和三峽上游流域的傷亡(舟曲泥石流在三峽上游幾千公里的白龍江),總的來說,三峽工程的進展和死亡人數的下降同步,尤其是三峽兩次提高蓄水位都在死亡人數下跌階梯附近。考慮到20年來總人口增加了1/6(2億),長江幹流中下游兩側的城市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洪災對中國人的影響下降幅度比這張表反映的還要大。或許我還不能具體數出三峽救了多少人,但至少不能對著數據說三峽把問題搞的越來越嚴重。

四、誰製造了錯覺?

儘管前面有事實有數據,但洪水新聞佔據了朋友圈也是事實。為什麼上次大洪水沒有這樣的聲勢呢?

因為那時候沒有智能手機啊!

上次長江流域大洪水是2010年。那一年中國有舟曲泥石流,全世界也是一個災害多發年:

數據顯示2010年死於自然災害者20年來最多

2010年是近20年來因自然災害死亡人數最多的年份之一。

災害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共發生自然災害373起,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100億美元,受災人數2億多人,因災死亡人數達到了29.68萬人,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災難為海地大地震,共造成超過22萬人死亡。

研究中心還指出,2010年共出現了182起洪水災害,所造成的受災人數也比往年增加了近一倍,而這一趨勢也延續至了2011年,澳大利亞、巴西、斯里蘭卡等地最近都遭到了洪水襲擊。

但是,2010年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手機功能還僅限於打電話,2008年下半年發售的iPhone 3G在中國是絕對的奢侈品。實際上,2009年中國才發放了第一批3g牌照。即便你是一個引領潮流的潮人,買了最新的智能機和3g服務,用手機拍照上傳也是昂貴而低效的傳播行為——自媒體網站還處於嬰兒期。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內測,2010年10月,微信開發團隊第一次開會,2011年1月微信才發布試用版。這意味著對於網路自媒體來說,2010年的洪水就像大禹治水那樣遙遠,至於1998年的大洪水,和砸死恐龍的小行星一樣處於史前時代。這2016年的洪水對網民的威脅雖然遠小於當年,但對於習慣於睡前刷手機了解世界的中國人來說,這是「史上」第一次洪水,當然會有「史無前例」的網路影響。

然而,細想一下,那麼多網民悠閑地坐在窗前拍樓下的一片汪洋,抱怨三峽工程的「錯誤」,恰恰說明他們覺得洪水沒什麼實質性威脅。而即時的洪水現場照片不斷刷屏,反而證實了網路基站暢通,大多數基礎設施未受破壞。這些多視角的照片和即時傳遞的災區照片當然比過去的報紙頭條更有衝擊力,更能渲染洪水的威脅,讓網民覺得這個國家在天災人禍之下遭到了驚人的破壞,但如果要對洪水的實際影響做有效評估,最好用二戰時期的老段子來衡量一下自己接收到的信息:

1943年,美國空軍向美國統計學家亞伯拉罕?沃爾德(Abraham Wald)尋求加固飛機的建議。飛機只能搭載有限重量的護甲,當時已有的建議是將護甲裝在機翼、機身中央和尾部。為何選擇這些部位?因為完成任務返航的那些轟炸機在這些部位布滿了彈孔。

沃爾德解釋稱,這樣做是錯誤的。空軍之所以見到完成任務返航的那些轟炸機在這些部位布滿彈孔,是因為當飛機被擊中機翼、尾部或機身中央時,它仍然能返航。沃爾德當時問道,那些被擊中其他部位的飛機哪裡去了?它們始終沒有返航。瓦爾德的建議是,將護甲裝在返航的飛機毫無損傷的那些部位。

參照這個老段子。如果你認為三峽工程增加了網路上對洪水的抱怨(進而認為洪水比往年更嚴重),首先要考慮是不是因為三峽工程保住了下游幹流大堤的安全。

相關回答:

假如在長江三峽一帶出現了個大瀑布,該怎麼連接上下游航運? - 馬前卒的回答

為什麼國內抗洪救災時沒有大批量的工程機械裝備替代人力抗沙包? - 馬前卒的回答

南方乾旱北方水災跟南水北調有關係嗎? - 馬前卒的回答

南京長江大橋是否阻礙了長江航運的發展? - 馬前卒的回答


目前的雨主要是中下游,受威脅的不是荊江,所以三峽只能幫點小忙,荊江分洪區的意義也不大。7月初長江中下游的這次暴雨過程非常類似1954年6月下旬的那次,好在颱風把雨帶拉走了,加上三峽還攔了一次洪峰。

按下周天氣預報,長江中下游有雨,雨帶中心可能北抬,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依舊,壓力可能擴大到淮河。如果這次暴雨過程依舊有上次這那種強度,基本上就是98年沒跑了。但願不會。

但是這個不是關鍵,主要還是要看7月下旬到8月,四川盆地會不會來幾波刷記錄的暴雨了,如果也跟風,動不動就特大暴雨,那就搞不好和54年相當了,那個時候就說不準會不會動用荊江了。還好今年四川盆地的降水偏多沒有這中下游嚴重,至少七月上旬還算安靜。

補充一下當前的防洪形勢當前長江汛情和防汛工作情況通報:

2016年6月1日至7月10日,長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宜昌、漢口、大通站來水較歷史同期均值偏多1~3成,「兩湖」城陵磯、湖口站來水分別偏多近3成、1成。

1998年相比,6月份宜昌站來水偏多3成多,漢口、大通站偏多1成左右,「兩湖」城陵磯、湖口站來水偏少1~2成;7月上旬宜昌、漢口、大通及城陵磯站來水偏少1~3成。

1954年相比,6月份宜昌站來水偏多1成多,漢口、大通站偏少1~2成,「兩湖」城陵磯、湖口站來水偏少3~5成;7月上旬宜昌站來水偏少3成,漢口、大通站偏少1~2成,城陵磯站偏少3成多。

新的消息,不是太妙:

南方又雙叒叕要暴雨了!有個壞消息,和一個更壞的消息

現在覺得雨下到四川好歹還有三峽等一票水庫盯著,中下游繼續學七月初的下法,那是要糟。


其實道理很簡單,三峽只能管宜昌以上的水不下來,但是管不了武漢自己下的雨。同樣荊江分不分洪只關係到武漢長江干堤的壓力,解決不了武漢的內澇問題。


三峽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卻被人一直甩鍋....三峽可以改名背鍋峽了


早在這次洪災之前,三峽大壩就已經泄洪清理庫容,目的是為調節洪峰過境時峰值流量,緩解中下游壓力。下圖是長江一號洪峰時三峽大壩出入庫流量

假設沒有三峽大壩,題主覺得中下游洪災會更嚴重呢還是更嚴重呢還是更嚴重呢?

利益相關:宜昌人,反對一切三峽大壩無用論者


這是中央電視台對我們鎮的報道

http://tv.cctv.com/2016/07/09/VIDEytxLq1sV9LFD1UVTZx6C160709.shtml

題主問洪水多嚴重,

7月1日參加防汛工作到目前,只在4號晚上回去一次,全部吃住在這邊。

我以我們鎮,目標安徽馬鞍山博望區新市鎮,指標水位是花津水位,、

給大家一個直面介紹:

先看一下歷史數據:

1、1954年,長江最高水位12.33米,花津最高水位8月22日12.45米。

2、1973年,長江最高水位10.76米,7月3日花津最高水位10.96米。

3、1983年是1954年以來第二大水年,7月14日花津最高水位12.27米。

4、1998年洪水情況,長江最高水位11.99米,8月3日花津最高水位12.20米。

5、1999年是1954年以來第三大洪水年,7月19日長江最高水位11.70米,7月1日花津最高水位12.62米。

大家看到了吧,歷史最高水位是12.62米(馬鞍山水情網站:馬鞍山水文綜合業務系統 數據為12.57米),就是從建國開始,這麼多年了,最高才12.62米。

那現在是多少?本次看圖1:

圖 1 新市鎮花津水位(7月1日8時——7月6日23時)

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次最高水位是12.85米,比最高水位高了28cm,並且長時間保持,直到現在7月8日13.36,水位是12.70,仍然比最高水位高13cm。

志願者 解放軍

按道理,第一部分應該介紹的應該是險情多重,但是為了表達最誠摯的感謝,決定把他們作為第一章。

以前只在新聞上看到過志願者等信息,但是這次真心體會到了,以我所在的地方(目標:新市鎮釜山大橋)為例,5號和6號兩天,本人收到志願者捐助的物資31筆,捐助物資之多,令人瞠目結舌,太多了,大家注意,這些物資沒有經過政府黨政辦的(我們鎮是黨政辦負責接收志願者捐助的物資),這些物資是直接送到前線的。還有志願者,志願者來了多少人,很多,但是就我所知是13個人。

我們鎮來了一個陸軍營,感覺那些小夥子,好給力,給他們水,他們都不要,首長下令了,才敢拿。有群眾慰問他們,但我不在那邊,照片沒有辦法提供了,抱歉。

民生

這個大家真的不用擔心,萬一發生了,鎮長和書記絕對先掛,我們是每天三次彙報轉移人口信息。6號晚上2:30,我去找水文站的站長填數據,他說了兩個數據之後,沒聲音了,一看睡著了,坐著,就在大堤的救災棚里(各種味道混合,大堤上沒有廁所,吃過的盒飯也沒地方仍,味道么,大家懂得)。現在特別想給他拍一張照片,給大家看看那種被太陽烤的臉色。給大家看一下河道的情況,每隔15m一個電燈,如圖2,手機拍的(原諒sony xperia的渣畫質),時間在半夜2:30左右:

圖 2新市鎮運糧河

三點多在堤上給民工拿電筒照明,遇到書記,向他打招呼,他嘴張了張,發出了呀呀的聲音,嗓子啞的已經聽不出來是什麼話了。

災情

說到重點了,災情多重呢?志願者捐助的物資很多(這個留著等我梳理),真的謝謝那些好心人了,非常感動。

我鎮沒有人因為洪水去世。但是給大家幾張圖:

圖 3 防汛指揮所

這是鎮的防汛指揮所(設計水位,預計比歷史最高還多20cm),指揮所一般建築較高的地形上,結果指揮所都被淹了,注意圖上那個紅色圓圈,那是原來預定的受災轉移點,災民只在這裡呆了兩天,因為水漲的太快,就轉移到其他地方了。在來幾張照片,就不詳細介紹了:

圖4 轉移災民

圖5 睡覺的地方

圖6 7號晚天氣轉晴,堤上的風景

~——————————7.11追加信息——————

現在,我們險情基本全部排除了,但是巡堤照舊,水位也降到12.43了,看看我們副鎮長的臉(偷拍的,希望不要被打死)

臉上的皮都曬掉了,他是戴眼鏡的,可以看出他原來的皮膚多白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裡,6日晚,最有可能潰壩的日子,我們一個副科委員(35+歲了,做公務員的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扛著黨旗去堤上了(對不起,我是五毛):


下游降的雨,你讓上游三峽吸過來?三峽建的再好,也擋不住腦子裡的水啊


事實上九江段的長江大壩,長江水位已經和市區的高度相當了。。

當然距離大壩的高度還有二三米。

ps

最近新聞報道中某某地方被洪水淹了,,原因是因長江水位太高而發生倒灌現象,,結果那些住在和長江相連的河流湖泊連上的聚居區就全都淹了。


這是各地航拍[侵刪]

1-長沙橘子洲頭

2-江蘇常州

3-廣西柳州

4-貴州榕江

5-江西景德鎮

6-湖南湘西

7-貴州畢節


一句話就是三峽大壩管不了下游降雨產生的區間產流匯流!!懂了吧?!這就好比三樓扔了個石子砸到你 你去怪六樓房頂沒擋住!


這一次的洪災三峽當然不能背鍋,畢竟他在上游管不了下游。

但是冬季乾旱,鄱陽湖洞庭湖面積急劇縮小這樣的事,卻是三峽的鍋。為什麼乾旱別人不管,因為乾旱一般不死人啊,沒有人管這些啊。三峽這麼大的工程沒有一點地質氣候影響,你這個哄小學生都哄不了。至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反正時間會給出答案,前提是上頭不封鎖消息。

說句題外話,好好的龍脈非要截斷,這是好事壞事?


沒有三峽,長江中下游可能不會比98年狀況好到哪,我已經一周沒回家了T_T


三峽的作用就是可以讓民眾悠然自得的在家裡一邊欣賞洪水發段子,一邊又不會有生命危險


這些天我們縣經常上頭條。

98年那次,我老家在堤壩之外(靠近河流的那一邊),洪水淹到一樓,大概一米多深。我們全家搬到二樓住(老家是兩層樓),出行靠衝鋒舟,沒有轉移到別處住。

今年,我們縣有地方潰堤了,昨天頭條的敢死隊卡車堵堤,就是我們縣一處潰堤的。所幸今天傳來的消息是經過奮戰,潰堤口被堵住了。


長江武漢段

98年的時候,水位最高是和大堤齊平,兩次潰口警報(是出真事了,謠傳的辟掉),全村人都搬到堤邊的一個大堤邊上的高地里,每個晚上都會組織人員輪迴巡守,差不多每3-5天就輪到一次。

現在,水位最高才到大堤一半,村裡人還是和平時一樣該怎麼過就怎麼過。

三峽的功勞,不是匿想就能抹殺的。


馬前卒的回答簡直在把兩個毫無關聯的東西聯繫到一起.

把覺得這次雨大原因歸咎到過去沒有智能手機,沒有普及3G和4G網路上面.

請問98年沒有普及手機和3G網路

但是美帝炸使館的時候誰把美帝的…網站黑了

俄羅斯人,還是外星人?

就算沒有手機和互聯網,電視台的報道不算?

當時確實沒有自媒體,但是鋪天蓋地的新聞你不看,報紙你不看,不多的消息渠道你不看,反而現在看手機了?

08年的時候沒有博客,沒有手機QQ,沒有QQ空間,沒有貼吧,沒有天涯,沒有移動的飛信么?

土豆優酷六房間酷六新浪視頻之類的視頻網站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那我就奇怪上古時代的芙蓉姐姐是怎麼紅的.. .. ..

08年諾基亞的S60手機就不是智能機了么?

08年就沒有數碼相機,沒辦法拍照以後用電腦上傳照片?

16年之前所有大陸區域的大城市就沒有被淹,網民也非常配合的沒有上傳任何照片和視頻?

12年帝都的暴雨,用戶的手機全是諾基亞的功能機?

天津爆炸的時候,用戶手機的手機都被炸失靈了?

對了,想起來一個很黃很暴力還有賈君鵬回家吃飯


荊江分洪區泄不了武漢下的雨


@馬前卒

外行質疑一下馬前卒 ,請問你的數據哪裡來的?

中國氣象網-聊天兒

你提供的數據和我找到的不太一致么,能否解釋一下?

還有就是關於因洪水死亡人數,這個我實在沒找到出處,請問數據源是哪裡?


同反對@馬前卒回答中部分觀點。

隨著年份的推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指標均體現出向好的方向發展的趨勢。馬前卒的回答中,將死亡人數下降和三峽大壩建成時間聯繫在一起,並不能看到「因三峽大壩建成」導致「年死亡人數下降」之間的內在聯繫。其中存在誤導的嫌疑。

這個是客觀發現到的問題,從最壞的角度想,也許其他我不熟悉的觀點也可能存在類似情況,知乎吸收營養也要有原則的進行思考,畢竟學而不思則罔。


三峽有用,但是作用不大,基本上是弊大於利,弊端太多,直接說利好了,簡單來說就是在一般暴雨的情況下可以蓄水,控制下泄流量,減少下遊河道的行洪壓力,如果像今年這樣全國都下暴雨,三峽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江漢平原地勢與海平面高差太小,水流速度慢,水排出去比較慢,不誇張的說,下次遇到這麼大的暴雨,還是得被淹,我國地理條件就這樣,武漢這幾年都是填湖建房產(不知道真假),應有的防洪庫容減小,該地的水管部門是如何審批的?

我認為是天災,但不同意題主說的關於智能手機的問題,自媒體更真實,覆蓋面更廣,更效率,希望題主不要活在新聞聯播里,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推薦閱讀:

如何保證發條均勻發力?
工程險核賠崗是怎樣一種工作?
為什麼流水線能夠提高效率?
工程項目管理現狀如何?
太平洋電纜是如何鋪設的?

TAG:社會 | 水利 | 工程學 | 洪水 | 三峽大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