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禮貌稱呼殘疾人群體的討論?
人們可能覺得殘疾人這個稱呼沒什麼啊,它只是個名字,就是改成天王老子,那也不能改變你的現狀啊,那麼你試想一下,如果健全人頭上天天頂著「東亞病夫」四個字你也不會舒服對不對? 殘疾人三個字有兩個字是貶義字 「殘 」左邊一個歹 ,右邊半個賤 ,作為殘疾人他們本身已經不幸,天生的自卑感再加上這樣的稱謂,身體與精神被雙重否定,其實稱呼的改變也是價值觀改變的開始。
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好多不好的稱謂慢慢的被摒棄,比如古代對女人的稱謂「賤內」 「糟糠」 現在很難再聽到了。其實我也在找一些起碼不貶義的詞或者字 來代替「殘疾人」 ,西方對殘疾人禮貌的稱呼叫做「physically challenged」。最近感覺「不尤人」這個詞還不錯 。 說的不對望大家斧正。「不尤人」 不怨天尤人的一群人 ,感覺比「殘疾人」要好聽一些,並且可以勉勵他們使之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另外「尤」字也有特別的意思。「不尤人」也表示跟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人人平等的一種願望。希望將來各種所謂「弱勢群體」的稱呼都能更加友善起來。也歡迎大家積極討論這個問題,題主有表達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斧正。對了,題主也是位殘疾人(*^__^*) 。
不管用什麼特殊稱謂,都在強化殘疾人與普通人的區別,不用特殊稱謂,才是最大的尊重
謝邀。
自己並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一時也無法給出相關答案。不過小時候曾在某本《兒童文學》上看到一首詩,以失聰孩子的口吻,告訴媽媽說「我的耳朵睡著了」,帶著詩意與童話的美好,溫暖了我很多年,數十年直至今日依然記憶如新。如果能查到那首詩,我會補充在這個回答里的。————————7.25更新————————
《睡著了的耳朵——致一位失聰的孩子》·丁舟萍媽媽,太陽出來了
小鳥醒來了它們飛呀飛呀越過了高高的樹梢要是我也有鴿子的翅膀我會和小鳥它們試比高媽媽,花兒醒來了
在微風中輕輕地舞蹈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幾隻螞蟻跑過來參加了
春天裡的第一場長跑是啊,春天醒來了
下雪的冬天就該去睡一個好覺小草醒來了它們伸伸腰就會發現外面的空氣是多麼的好可是,媽媽
眼睛有乏了的時候嘴巴有時也會感到口渴為什麼我的耳朵
它那麼愛睡懶覺它沒有我起得早它也不願意被誰打擾它總像個調皮的小孩子藏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裡讓我怎麼也找不到哦,媽媽
請別為我煩惱這樣不聽話也不乖的耳朵它總認為自己的睡眠很重要
沒有它的幫助我照樣做得很好看,在音樂中翩翩起舞的我是一隻驕傲的白天鵝她的美炫目而又純潔沒有人會猜到你的手就是我的耳朵呀,媽媽我聽到了,聽到了你在說用心聆聽,世界可以用愛來構造。(摘自《兒童文學》總三三四期,2006年刊)拍攝的圖片不夠清晰,僅供參考。說來也是巧,今天剛好和父親討論了一下中美的無障礙設施與通道的差異,晚上寫日記的時候正準備用到「殘疾人」這個詞,但感覺不妥,想找一個更尊重人權的中文表達方式,便使用各種搜索引擎查找了一下,其中我個人比較認可的叫法是,生活障礙者或者身心障礙者(參考自一篇博文《 應該怎樣稱呼「殘疾人」? 》,作者 湯國基,鏈接http://blog.xuite.net/abc885168176/twblog12/141960316-%E6%87%89%E8%A9%B2%E6%80%8E%E6%A8%A3%E7%A8%B1%E5%91%BC%E3%80%8C%E6%AE%98%E7%96%BE%E4%BA%BA%E3%80%8D%EF%BC%9F)
首先,要禮貌的稱呼應該避免使用任何負面的詞語。在美國,為有行動障礙的人提供的設施就叫作無障礙設施,即accessibility。有行動障礙的人自然地使用這些無障礙設施,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能獨立行動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使用無障礙設施的便是有行動障礙的人,因為無行動障礙的人也會使用。個人覺得,視覺障礙,行動障礙,心理障礙,語言障礙,等等說法,是比較中性的稱呼。當然,我更希望聽取題主的建議與看法。
順便說點題外話,對一個人最基本的尊重與禮貌就是不帶有色眼鏡看人,以一顆平常心與任何人相處,才是最佳的做法。
小弟不才,若無意冒犯或者犯錯,誠心接受批評,望各位知友指正。
可否稱之為「特殊人士」?教育上有「特殊教育」一說,把受教對象稱之為「特殊兒童」,我想成人用「特殊」二字也並無不妥。
完好無缺、金無赤金,人無完人:無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完人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稱呼有缺人,無完人。
推薦閱讀:
※如何和日本人成為真心朋友?
※如何提醒一直在用中空的攪拌棍喝咖啡的女生又不會顯得尷尬?
※送禮的禁忌,要全的,詳細的解釋?
※有哪些瞬間會讓你覺得還能這樣說?
※如何讓說話的聲音或腔調悅耳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