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建國時的計劃經濟是必然的嗎?如果實現市場經濟會更快速的發展嗎?

計劃經濟對於當時的中國是最好的選擇嗎?


市場經濟的前提是有市場。。。


題主知道20世紀50年代,發展經濟學剛剛起步,全世界都在研究計劃經濟嗎?


計劃經濟是落後國家原始積累的一個捷徑,但並不是唯一的捷徑,而且它本身也需要很多先決條件。在前現代國家強行推動計劃經濟,就跟在一個專制國家空降民主一樣,一般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很多為計劃經濟辯護的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印度在獨立後一直也是搞計劃經濟的,而且人家計劃經濟的歷史比中國還長,發展方案也叫五年計劃,印度雖然允許私營經濟,但仍然是基於配額制度的,有點中國集體所有制的味道。你們今天嘲笑印度的各種笑料,比如LCA,阿瓊,都是計劃經濟下的國有企業乾的好事。印度的計劃經濟一直搞到90年代,眼看著要把家底賠光才趕忙轉軌。

順便一提,印度的國家計委是「印度的鄧小平」上台後才解散的,現在印度主管經濟的部門叫印度發改委。

(有中國記者問莫迪感想,莫迪說:「快,太快了,我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現在正合適做這樣的車!」 )

計劃經濟的核心是對所有生產要素高度控制,但是如果國家的政令本身達不到基層,那這就完全是空談,印度到現在都沒有完成基層社會的重塑,控制生產要素當然也就是一句空話。從馬後炮的觀點來看,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是嚴格吻合的,你要抄就抄全了,要麼乾脆就根本別抄,抄了6成的中國和抄了3成的印度都遠遠不如蘇聯本身成功(中國還撈著點好,印度一點沒撈到)。這不能全怪蘇聯體制本身,主要還是歪嘴和尚的錯。


何謂計劃經濟?何謂蘇式計劃經濟?

這個問題誰能解釋一下?

咱家多寫兩句吧~

什麼叫蘇式計劃經濟呢?蘇式計劃經濟和斯大林有密切的關係。

後來抽象的斯大林主義中,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

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國民經濟

有計劃,是指對經濟的發展有總體的計劃和目標;所謂按比例,就是突出發展重點的同時,按比例來進行不同領域的投入,實現全面的發展(但不是均衡的發展)。

這種發展思路,放在一個已經有著初步工業化成果的國家中,例如蘇聯、東德這些,是正確的。但如果放在中國這樣一個基本沒有工業化成果的國家中,就會帶來很大的問題。

什麼問題呢?

因為沒有工業化的基礎,百廢待興,所以要進行按比例的發展,就很難進行各個領域的專業化,而且必然帶來大規模的全面鋪開建設。我國的經濟建設初期,常常強調「一專多能」「大幹快上」,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這裡。

例如,進行全面的工業化建設,最重要也是最大宗的生產,就是生產資料工業的生產,即鋼材、煤炭、電力、水泥等等。而其中最為制約工業化過程的,就是鋼材的生產,這直接影響到能自產循環的煤-鐵複合體的建設。煤-鐵複合體是早期工業化進程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工業的支柱,直接決定工業化的推進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不抓鋼鐵生產怎麼搞?不抓鋼鐵生產,工業化就搞不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搞經濟建設初期,特彆強調「以鋼為綱」的根本原因。

那麼,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什麼叫「以鋼為綱」呢?

這裡,有蘇聯經驗。毛澤東同志曾總結過,蘇聯搞重工業生產,是以鋼鐵為中心,推算出需要多少焦炭,多少煤炭,多少人力,多少機械,多少其他的種種配套資源,然後才進行生產的規劃的。

這個總結,其實就體現了蘇式計劃經濟的精髓所在!

這個流程是什麼樣子的呢?首先,自然主要的核心單位,就是國家計委。如果把經濟發展看成是一場戰役的話,那麼國家計委就是總參謀部。國家計委要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的比例規劃各個產業的發展過程,並用數字進行明確。然後他們制定一個計劃周期內的相應年度計劃。這個計劃要按照地區的不同和產業力量的強弱來進行分攤,並提交給不同地區的勞動生產單位。

(現在明白為什麼會有「計劃單列市」這個概念了吧?)

生產計劃由兩種表達方式來組成,第一是數量,第二是價值當量(這類似於工業產品領域內的一般等價物)。制定的計劃還要經過各個計劃單位進行博弈,調整生產指標,最後由國家計委來調整,最終實現「物資平衡表」的平衡。

這種計劃生產的特點是:中央干預、長期固定價格、物資平衡表實現大致平衡、生產單位嚴格完成計劃。

如果不能理解這種體制的運行結構,那麼把國家設想成一個巨大的工業企業,在這個工業企業內實現按訂單落實生產節點,勞動者採用泰勒定額制進行勞動生產,並獲得報酬。這樣你一下就能明白所謂的蘇式計劃經濟的本質所在!

題主問,中國剛建國時期的計劃經濟是必然的嗎?

答案是,是必然的。

採用計劃經濟體制,是為了更快的推行工業化,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因為計劃經濟體制,是一種能集中力量在一個領域實現突破性發展的經濟體制。因為建國時期力量弱,所以尤其要建立自己的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品生產的體制,就更是如此。

當然,還有一種途徑,即把自己的產業建設,容納到國際協作體系中去,即主動加入到帝國主義所建設的那一套國際經濟體系中去。

這麼做對不對?

對!

為什麼?

因為帝國主義雖然是錯誤的,但帝國主義所建設的這一套全世界範圍的全球化的國際經濟體制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實現資源和生產力的在不同地區的轉換,這樣更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

列寧同志也說過(大意):

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帝國主義的那一套國際經濟體制的話,那我們就無法獲得足夠用來建設共產主義的世界性的資源了。

可問題在於,帝國主義會讓你沾他的便宜么?

題主問的為什麼不搞市場經濟的潛台詞,在這裡就可以解釋清楚了。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想,而是帝國主義不讓。

帝國主義的統治者只是壞,但他們不蠢!

好,肯定會有人問,為何蘇式計劃經濟進行不下去了呢?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生產計劃的制定,應允許存在一定波動,但由於制定計劃的周期和生產所需要的周期之間的互相干擾,生產計劃總是需要隨時變動的。

由於任何一種生產計劃的執行,都是跨越了廣大的地域,由無數的勞動者和生產線,無數的技術員和工程師,無數的企業廠礦日夜進行。

在當時的條件下,將實際的波動情況收集起來,並重新調整,然後下發計劃的結果,就是計劃還沒有制定完,制定計劃的依據已經失效了,最後計劃本身也是錯誤的。

兩者互相波動,最後就是這個體系越來越不穩定!

怎麼辦?

嗯,看來得上大殺器了啊!

最後,請一同歡呼吧~

大數據萬歲!

雲計算萬歲!

兩者結合的社會主義終將埋葬自動化的資本主義!

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

為建設腦後插管的未來世界而努力奮鬥~!

全文完


其實 @孟德爾 還是不夠毒蛇。

他應該這麼說:

不搞計劃經濟,中國當時還能搞什麼其他經濟不成?

市場經濟?民國的私營經濟也就能在自己地頭橫,遇到外國商品,質量和價格都被吊打,數量是零頭

民國發展那麼多年,重工業就是印度一個零頭,人均連印尼都比不上

大家一說國營企業,馬上就想到效率低下,政治挂帥,沒有人才什麼的

呵呵呵

然後你覺得中國的民營企業是什麼東西呢?

溫州的黑心皮鞋,已經是中國教育大發展之後的東西,已經是私營企業裡面的良心企業好不好!

私企根本就玩不轉電力、鐵路、道路建設、全國性的銀行等等這些東西

國企只是做不好

私企根本是想都想不到,見都沒見過

當然也不是沒有見過的,都在上海呢

不搞計劃經濟,你一個三線城市的傢伙,幻想自己服務的企業能像外國私企一樣高大上?

不進黑煤窯就不錯啦。

中國不搞計劃經濟,那麼能搞的也不會是市場經濟,而是封建經濟。什麼叫封建經濟呢?菲律賓,還有山西黑煤窯,還有現在西部很多地方殘餘的經濟形式。你以為土共不管了那裡就高大上了,變成上海了嗎?沒有的事,上海發達那是因為她是上海,不管哪種經濟都能吃香喝辣。

反面例子就是東北。東北搞市場經濟,沒人攔著,甚至還鼓勵,結果呢?東北沒教育底子、沒工業經驗嗎?東北人的封建化程度,已經算是全國裡面比較低的了,和山西陝西沒法比呢。

誰都知道飛機(市場經濟)比汽車(計劃經濟)好,牛肉比青菜好

問題是,你有那個錢(基礎條件)么?


如果我說「是」題主你會相信嗎?


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在當時雖然已經是人口大國,但是人才依然是及其稀缺的資源。這裡說的人才指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不僅僅是科技工作者之類的高端人才,而是包括普通工人、技術員、售貨員、司機、廚師等等等等,以及從生產隊長到車間主任、廠長乃至國家領導人的各級管理人員。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稀缺資源價格必然上漲,人力資源也是如此,最終結果就是貧富分化加劇;同樣人力資源自由流動的結果就是人才迅速向大城市集中,進一步加劇城鄉差別和一線二線城市的差別。到這裡就不單純是經濟問題了,而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了。

而且從整體上看人才的分布不均會拖慢下一代人才的培養速度,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經濟上不必然,政治上必然。

當然會,而且當時政府知道這點。

建議題主看看《通往奴役之路》。建國後實行計劃經濟和發展經濟毫無關係。大躍進導致大饑荒,高層緩解饑荒的手段是部分廢除人民公社。TG統治區的罷工早在建國前就有,最後是政治手段壓制。

所以說,高層不知道計劃經濟不好?當然不是,市場經濟很好,但政府需要錢和權力。市場經濟還怎麼沒收資本家財產?新華社四十年代那麼讚美美國,這些文人會不知道什麼是民主和自由?太小看他們了。但他們要追求這些,當初幹嘛還去延安。延安給他們的,是國民黨給不了也想像不到的。但這些東西有代價,沒有計劃經濟,政府付不起這個價。國民黨統治得是差,畢竟只是軍閥共主,但TG在江西做得如何,知識分子難道不清楚。


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或者說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應當是優於斯大林式計劃經濟選擇。


當時是最好的選擇,計劃經濟在經濟落後的時候真的很管用


重點並不是計劃還是市場,而是當時直接用搶的,美其名曰計劃經濟而已。

當然是必然了,不搶怎麼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靠市場剝削的原始積累那多花時間,社會主義直接沒收私有財產,強制城市和農村的價格剪刀差,這個原始積累速度快多了。

市場調節是啥意思?一個東西應該賣幾塊錢,大家博弈之後決定,人民政府啥時候允許你來議價了,說買你幾塊錢就是幾塊錢,說賣你幾塊錢就是幾塊錢(你敢自己定價,以投機倒把罪直接進監獄),說公私合營就是直接合營(大部分白拿),說收歸國有就直接國有(全部白拿)。

什麼市場?市場是要給錢的好嘛……


對於毛時代的經濟表現,毛先生的粉絲與馬克思的粉絲都認為不差,他們尤愛提及毛時代的重工業表現,想藉此來證明毛先生治理能力不差與馬克思學說是對的。

那麼,毛時代我國經濟表現到底差不差呢?

一,一般而言,由於基數效應,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在總量或規模大大落後時的增長率的爆發力大大高於總量或規模領先時的。

二,由於解放前我國相繼經歷了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國內戰爭,所以民國期間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經濟發展基本停滯。如49年前我國原煤生產的峰值出現在1942年,1949年時的產量只是峰值的51.8%;同樣,原油生產的峰值出現在1943年,1949年的產量只是峰值的37.8%;1949年發電量只是1941年的71.7%;1949年的鋼產量只是1943年的17.1%;1949年的生鐵產量只是1943年時的13.9%;1949年時的水泥產量只是1942年的28.8%;水1949年的平板玻璃產量只是1941年時的83.7%;1949年的硫酸產量只是1942年的22.2%;1949年的純鹼產量只是1940年的85.4%;1949年的燒鹼產量倒是1941年時的125%;1949年時的金屬切割車床只是1941年時的29.6%。

所以,只要國家重新穩定下來,這些重工業品種就容易出現報複式的增長。

三,毛時代適合經濟高速增長。毛時代最起碼是近數百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階段。根據安格斯.麥迪森所著的《世界經濟千年史》等書提供的數據,1820年至1952年,全球經濟年人均GDP複合增長僅1.62%,同期我國更低至0.22%;1953至1978年,全球年人均GDP年複合增長高達4.52%,而同期我國也只達到4.4%。

四,大規模工業化階段的經濟增長率會更快。為什麼大規模工業化階段經濟增長會更快?因為大規模工業化能持續快速提高生效率,從而在相同的單位時間內持續快速提高產出;而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普遍難難持續快速提高生產效率,故難以持續快速提高產出。

所以,在相若的投入下,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行業的產出增長率往往遠遠高於那些不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行業。

正正因為如此,那些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產品的超長期通脹率很低,甚至很多品種的通脹率為負。而那些不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品種,其超長期通脹率會極高。

如經濟學人的《美國百年通脹歷程》提供的數據顯示,1900年在紐約入住旅館一晚需8美元,2000年時入住同樣的旅館一晚需600美元。1900打電話到芝加哥3分鐘需5.45美元;2000年時做同樣的事只需5美分。

汽車、電力等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品種的實際價格是不斷降低的,像計算機等生產效率提高得特別快的品種的降價幅度就越大,如計算機過去30年計算能力的實際價格每年降30%。

而像醫療、旅舍、家政甚至性服務等,由於未能實現或實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效率停滯不前,故其超長期的通脹率極高。

所以,我們常見一些國人拿食品等品種的價格漲幅來試圖證明統計局公布的通脹數據過低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所舉的品種都屬於未能長期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的品種,生產效率長期停滯,勞動成本長期增長快,所以價格漲幅往往是最大的一類,其漲幅必然高過包括能大規模工業化品種與非能大規模工業化品種的整體通脹率。

由於第二產業普遍能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其生產效率與產出能超長期快速增長;而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等三產業,由於未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產業眾多,故生產效率與產出不能實現超長期快速增長。

所以,在相同的條件下,在一定時期內,側重二產的經濟增長率必然超過側重三產的。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1952年一產、二產、三產的增加值分別是345.88億人民幣、141.8億元、191.2億元,三者在同期GDP的比重分別是51.0、20.9%、28.1%;1976年的一產、二產、三產的增加值分別是975.67億元、1337.2億元、648.6億元,三者在同期GDP的比重分別是32.9%、45.2%、22%。

1976的一產、二產、三產的增加值分別是1952年的2.82倍、9.43倍、3.39倍。

1976年的GDP比1952的增加了2282.57億元,其中一產增加了629.79億元,貢獻率是27.6%;二產增加了1195.2億,貢獻率52.4%;三產增加了457.4億元,貢獻率是20.0%。

由於基數低,解放前我國經歷了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國內戰爭,經濟報復性增長動力強,毛時代恰好又是起碼是數百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最好的階段,加上側重二產比側重三產在一定時期其經濟增長會更快,所以毛時代的經濟表現真的是差。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林毅夫已經給出了非常完備的解釋。我主要來捋一捋林毅夫的觀點。

林毅夫認為,中國在建國初期實行計劃經濟,是內生於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的。換言之,因為要優先發展重工業,所以才實行了計劃經濟,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要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和「發展重工業」的本質矛盾說起。作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國初期我國經濟社會的主要特點是:以農業為主,資金剩餘少,則意味著——1.資金積累少,資金價格高(利率高);2.可出口產品少,外匯少,外匯價格高;3.生產分散,資金動員困難。而同時,重工業也有三個主要特徵——1.建設周期長,所以需要長期貸款;2.關鍵技術設備需要從外國進口,這就需要有大量的外匯;3.每個項目一次性投入非常大,這就要求一次性動員足夠的資金。

我們可以看到,重工業的特點和農業國的特點是完全矛盾的,如果一定要發展重工業,就必須解決這些矛盾,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國家通過強行壓低利率,這樣重工業企業就能獲得利率較低的長期貸款;其次是人為高估本幣價格,降低外匯價格,以保證關鍵技術設備的進口;最難解決的是最後一個矛盾,如何在資金分散很難動員的情況下,動員重工業項目所需要的資金——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強行提高重工業企業的利潤,把巨大的利潤留作下一期的投入來源。那麼如何能提高重工業企業的利潤呢?——一方面,要給予企業壟斷地位,以使其獲得壟斷利潤;另一方面,就要壓低各種投入品的價格,包括工業原料,工人工資等,而工人工資一旦被壓低,就需要壓低工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才能保證其基本生活,這也是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壓低糧食價格的根源所在。

好了,現在資金,外匯,糧食,以及工業原材料的價格都被人為壓低了,根據經濟學常識,這樣就會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短缺出現了。面對各種資源都短缺的局面,如何能把這些資源配置到國家所中意的重工業生產中呢?讓市場來配置是絕對不行的,因為發展重工業與我國的資源稟賦相悖(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而我國是勞動力密集型國家),如果讓市場來配置的話,資源會進入最有效率的生產部門——那自然是勞動力密集型的輕工業部門。為了把資源配置到重工業生產當中,宏觀上必須由國家來配置資源。

而在微觀上,還記得上面說的嗎,企業獲得了超額利潤作為下一期投入的來源。如果這筆超額利潤掌握在私人手裡,那就搞成了權貴資本主義,三座大山才剛剛推翻,你自然不能又重新立起三座。為了掌握剩餘,國家首先必須擁有這些企業;單是擁有還不夠,國家必須完全掌握剩餘的支配權,也就是這些剩餘一分都不能少。所以國家需要完全剝奪企業的自主權,生產多少,銷售多少,再投入多少,利潤留存多少,必須完全由國家決定;才能保證巨大的利潤不進入私人的腰包。

綜上所述,我們就形成了宏觀上政府配置資源,微觀上完全剝奪企業自主權的經濟體系,這也就是所謂計劃經濟。

肯定有人要說,為什麼一定要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什麼不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釋。首先,蘇聯的成功經驗擺在那裡,如何短期內迅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先進的工業國?——蘇聯給出的答案就是由國家主導優先發展重工業;其次,重工業水平決定了國家的軍事工業水平,優先發展重工業,與第一代領導人「強兵」的願望是一致的;再次,當時的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要想擺脫淪為發達國家原料產地和工業產品傾銷地的地位,必須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首先就是要有完備的重工業體系。至於這套邏輯合不合理,確實有討論的餘地;私以為在當時的國際情勢下,再結合第一代領導人的個人經歷,優先發展重工業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主要觀點來源: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


計劃經濟是當時推進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蘇聯傳授的先進經驗。

另外,當時生產力極其不發達,搞市場經濟的結果恐怕和國民黨差不了多少。


很顯然當時的中國並不是在實行計劃經濟

當然我並不是說當時中國在搞市場經濟,我沒有任何這個意思,因為當時並沒有經濟。我的意思是當時的中國是在實施經濟計劃。


(聲明:歡迎評論,多多益善,我會根據你們的評論改正的,但前提是請說出不足之處後,提出改正方法,這樣我才會在我的回答里致謝的。)

(原問題應改成:「為什麼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一段日子裡,都用計劃經濟,而不用市場經濟?中國這種做法是最符合當時環境的嗎?」,否則會造成誤解。)

(強迫症請跳過,直接看結論。)

----------------------------------------------------正式回答部分----------------------------------------------------

------------------------------------------------------目錄--------------------------------------------------------------

一.局部性方面

1.必需品方面(如麵包)

2.稀缺性工業品方面(如自行車)

二.整體方面

三.結論

-----------------------------------------------一.1 食品方面--------------------------------------------------------

我們用小剛、小紅要吃麵包舉例子吧。

這裡只有1塊小明生產的麵包,要賣給小剛和小紅。

如果用市場經濟,那麼假如小剛有錢,買下了整個麵包,那麼小紅就會餓死。

換句話說,如果用市場經濟,就會產生饑荒,極度通脹。

那......會產生什麼情況,你自己想。

而如果用計劃經濟的話,還是用上面的例子,這時小剛和小紅儘管都只能吃半塊,吃不飽,但起碼不會餓死。

換句話說,如果用計劃經濟的話,那麼就能保證大家不會餓死。

-------------------------------------------一.2 稀缺工業品方面---------------------------------------------------

我們繼續用小明、小剛、小紅做例子吧。

假如小剛、小紅想買小明生產的一輛自行車,可惜太貴,要10塊錢(僅指當時的價值)。

如果用市場經濟,他們怎麼想,非常難以買到,就會造成小明的自行車公司破產。

換句話說,如果用市場經濟,在整個經濟還沒有基本進入一個良好發展階段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假如這個企業賣稀缺工業品的話,一定會破產。而且,這時候,外國公司就會大舉進入,縱使保護,也完蛋了。

而如果用計劃經濟的話,至少有政府的支持,公司不會倒。

(先在這裡占坑,過一會再繼續寫,因為內容太多了。)

(有時間了,我來繼續寫。)

-------------------------------------------------二.整體方面------------------------------------------------------

這個 @張學而 已經說得很接近了。

原作者:張學而

原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168175/answer/104819821

原文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他應該這麼說:不搞計劃經濟,中國當時還能搞什麼其他經濟不成?

市場經濟?民國的私營經濟也就能在自己地頭橫,遇到外國商品,質量和價格都被吊打,數量是零頭

民國發展那麼多年,重工業就是印度一個零頭,人均連印尼都比不上

大家一說國營企業,馬上就想到效率低下,政治挂帥,沒有人才什麼的

誰都知道飛機(市場經濟)比汽車(計劃經濟)好,牛肉比青菜好

問題是,你有那個錢(基礎條件)么?

大意即:想搞,但基礎條件太差,市場經濟在民國時期搞得太差,被各種吊打。

至於這個句的改正,我在結論寫。

-------------------------------------------------三.結論--------------------------------------------------------------

在食品方面,如果用市場經濟,就會產生饑荒,極度通脹。如果用計劃經濟的話,那麼就能保證大家不會餓死。

在稀缺工業品方面,如果用市場經濟,在整個經濟還沒有基本進入一個良好發展階段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假如這個企業賣稀缺工業品的話,一定會破產。而且,這時候,外國公司就會大舉進入,縱使保護,也完蛋了。

在整體方面,就是一句話:如果搞,基礎條件太差,市場經濟在民國時期有前車之鑒,所以不敢去搞。


走市場經濟不就是民國那一套嗎,又餵飽幾個大家族而已。

計劃經濟的目的是極度的壓縮個人需求,將所有資源聚集起來滿足國防需求,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


上世紀一個小農大國搞計劃經濟就像是在8位元電腦上研究Java。


新中國剛剛建立一點黃金儲備沒有發行的貨幣1年通脹30,城市人口大量失業,如果不實行計劃經濟難道要向民國一樣 挑一擔鈔票去買衛生紙?


市場經濟計劃經濟沒有好壞之分。市場經濟更多的資本主義像是加盟店,社會主義更多的國家掌握資源更像是直營店


第一個,答案是「是」。

第二個,答案是「是」。

第三個,答案是「否」。


剛建國那會兒,那不叫計劃經濟。中國也沒搞成過計劃經濟。

由於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蘇聯就近支援,大規模轉移了重工業,形成的是國家資本主義。

工業品沒地方賣,只好剝削農民。

這是溫鐵軍的解釋,個人認為是對的。


推薦閱讀: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有什麼奇葩的姓氏嗎?
日本人現在的收入比中國人高嗎?
中國的富人真的很多嗎?
中國和巴西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TAG:計劃經濟 | 中國 | 共產主義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