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奇葩說話題,和蠢人交朋友是不是傻?


把是不是傻的問題講成要不要跟蠢人交朋友,感覺很蠢。

你要和蠢人交朋友巴拉巴拉,那我就是要說你傻嘛;我不要和蠢人交朋友,可以是我不想犯傻,也可以是根本不想跟那個人交朋友。

一味的講蠢人朋友帶來的各種好處,想一下,這些其實都是『朋友』本身帶來的好處?朋友相處時,少的一些勾心鬥角少的一些瞻前顧後,恰好是我們交朋友的原因,而不是我們交蠢人朋友的原因。

蠢人朋友帶來的損失是可大可小的,是不可估量的。

他今天推你一把,你只是摔一跤;明天推你一把,保不準是在馬路上還是懸崖邊。有一天你被他害的無法自救,恐怕不止感嘆自己傻逼。

總結:

跟蠢人交朋友是傻,但世上沒有規定不準做傻事;

不應該把普通朋友的特徵總結為蠢人朋友的特徵;

小蠢怡情,大蠢傷身,放一個不定時炸彈在身邊,你四不四撒?


這題最奇妙的點在於,每個人代入題目時,都覺得自己是聰明的那一方。


經過作者授權,貼一個艾力本人的公號文章

我的主業是英語老師。有一次上課,為了加深學生對辭彙的印象,我讓他們六個人組成一個小組,演個情景劇。在進行的過程中,有個小組出了點問題,五個人都向我抱怨指責剩下的那個。他們小組想要排練一個喜劇小品,但是這個學員缺少幽默感,動作也不協調,跟他們小組另外幾人總是顯得格格不入,導致他們的排練幾乎沒什麼進展。這五個人累了半天,情緒也比較激動,紛紛表示不願意跟這樣蠢笨的人交朋友,希望我幫他們小組換個人。

在我印象中,他們口中的這個「蠢人」是個學習很努力的人,成績在班裡也名列前茅。可是這個學員比較內向,平日里跟老師、同學的互動也不多,不善於表現自己。但這也不代表這個學員就是「蠢笨的人」啊。我對他們說:「這位同學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你們卻把劇中一個需要不斷抖包袱的角色安排給他,這就有點強人所難。而他也不想讓你們失望,也想賣力地表演,一緊張反而效果不好。如果你們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戲劇衝突的話,比如設計一個老實木訥的角色讓他來演,通過與其他角色之間的反差來達到搞笑的目的,相信你們小組一定會成功的。」

其實仔細想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也算是個蠢人。

那些通過網路、電視認識我的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個聰明人——北大英語本科畢業,教英語幾年間晉身為新東方近兩萬名老師中的十幾位集團演講師之一,上過一些電視節目,參演過網劇,寫了一本勵志書登上暢銷榜……不了解我的人,甚至會認為莫非這又是一個「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然而,傳說中的正能量演講天才的光環並沒有維持多久,去年到今年,我活躍在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奇葩說》上,似乎老跟不上隊友的節奏,顯得嘴笨,邏輯不清晰,被廣大網友譽為「蠢蠢的直男」。

一期節目上,連蔡康永老師都看不下去了,向大家介紹我的書,他說:「你們知道嗎,艾力在台上為了保持紳士風度被你們狂轟濫炸,可他半年內寫完一本書,評上了亞馬遜的年度新銳作家。你們造他有多努力嗎?」當然,最後一句是我加的。

從男神到蠢直男,心裡苦,可是我不說,我把這當成大家對我的另一種喜愛。

心理落差也是有的,以往的演講比賽,我拿過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亞軍,而在這檔節目里,我知道了自己的中文辯論能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做英文辯論習慣了,講著講著就變成了英文的語法結構,這在托福寫作中是高分,在一個娛樂節目里就顯得怪怪的,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了進來。

比如在反對的時候,別的辯手說「你想要陪伴,養條狗啊」,我總是想說「我不能反對你更多」,這就是英文的I can"t disagree with you more.

為人師表的架子端久了,自己的娛樂感不足,很多梗會一時接不上,鬧出各種笑話。我覺得,被笑也是好事,大家需要一個心寬體胖的人。當大家不知道要嘲諷誰時,就選擇嘲諷我。這份調侃也是一種尊重,大家用另一種方式給我鏡頭,我不會生氣還給他們買酸奶喝。其實,最可怕的是被遺忘,在熒屏上毫無存在感。樂呵歸樂呵,我還是認真準備每期辯題,把教練的意見和自己的想法都寫在小本本上。

多年前,有人做著和我一樣的事。大鵬剛進入電視主持界時,做一檔節目叫《不亦樂乎》,大冰是主咖,大鵬只是他的搭檔之一。剛入行總插不上話,險些被換掉。他語言反應不是長項,就著重於互動,什麼惡搞都樂意嘗試,無數次把頭伸進魚缸頂橘子,一頭一臉都是水。大鵬找來本子,把其他主持人的金句記錄下來默默揣摩,他用笨辦法打造自己的專業性。而現在的大鵬,拍出了《煎餅俠》,再來到《奇葩說》時,坐上了嘉賓男神的寶座。

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當好綠葉也是一種能力。連蔡康永老師做主持時都甘當綠葉,絕不搶奪嘉賓的風頭。一個節目中,有門面擔當,有智慧擔當,有搞笑擔當,我覺得,蠢萌的自己帶給大家更多歡樂,也是一種成功。

我不敢說自己代表直男發言,我只想證明,像自己一樣想說、願意說、努力去說得更好的人,也會有自己的舞台。

蠢的概念很難真正界定,人們評價一個人比較蠢,其實往往是就一個小的範圍,從狹義來說的。普通話語體系里的蠢,是要看這個人夠不夠機巧,能不能在世俗生活中如魚得水。在這個領域力不從心的人,在另一個領域可以做得很好。很多時候,有些人恰恰因為那份技巧而不夠踏實,不夠有毅力和韌性,如果置身於一個需要堅持,花一定的時間去做事的環境中,那份審時度勢的聰明就不那麼重要了。

和人爭論,我幫不上你,可其他方面我就能幫上忙。比如想學英語可以找我,我專攻托福口語,教過的學生遍布哈佛、耶魯、斯坦福;去新疆旅遊可以找我,在地理常識不豐富的朋友口中,我這個「生活在呼和浩特的維吾爾族漢子」絕對可以帶你在草原上騎馬射箭爬天山;關鍵時刻我皮糙肉厚還能幫隊友背黑鍋、擋子彈。如果只是因為辯論技巧差就不跟我做朋友,就放棄我,那你才是傻了。

我是一個成長中不乏真誠的人。身邊很多朋友願意為我做出犧牲,我也願意盡全力幫助他們。我知道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沒有太多聰明的想法,只是自己對他人好。我心中有著穩定的價值觀,即使在別人看來,那麼蠢。

沒遭遇過蠢人,不足以談人生。

「你怎麼可以這麼蠢?這麼簡單的坑看不出來,非得跳?你這樣我們損失很多你明不明白?」

「如果對方干那些事,只是為了多拿一些錢,那就隨他去吧。可能他真的特別需要,也算我們做了一件善事了。」

「你是不是傻?做慈善也得分人啊。」

「別生氣,你如果有損失,我多帶點課補給你好嗎?」

……

這大概就是我和我的工作拍檔對話的日常。她經常被我的蠢和傻氣得吐血。我明白她生氣的並不是我的蠢,而是這些讓我生活、工作的更加辛苦,睡覺時間每天不足5小時。

光顧著說我蠢,如果按照世俗的標準,我的拍檔也不是什麼聰明人。做書時,她也透著蠢氣,當我決定請她來幫我的時候,我知名度沒有現在高,她從第一天就堅定地認為,我是可以寫出來的。當我的目標是書能出版就好時,她說:必須半年內出,必須一年內登上各大榜單,必須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做到同品類頂尖。為了這1%成功的希望,我們付出了200%的努力。

生活里必然有童話,它和幸福一樣,都是小概率事件。

真正好的選擇,也許就是發現那些蠢的外表下的潛力,並且願意相信。

我喜歡稱我和我的工作拍檔是「半蠢」的人,我們雖然會有些看起來笨拙的表現,但我們仍然努力地生活,也都會活得精彩而豐盛。其實很多人都是「半蠢」的人,在A領域貌似很蠢的人,在B領域可能獨領風騷;在C領域舉步維艱的人,在D領域可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不同領域,各領風騷。不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去嘲笑別人,也不要在自己拙笨的領域暗自神傷,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好。

當然了,既然有「半蠢」的人,自然也會有「全蠢」的人,很多人會問,遇到真正的蠢人怎麼辦?周濂說得好,「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蠢人面前,人人平等。蠢人自有一種向下的力量把所有人拉低。

我的一位朋友在寫作時,曾經讓助理把她發表過的部分文章的電子版按照時間順序整理收集起來。這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複製粘貼的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和難度,只需要時間與耐心。她特別交代:不需要將文章重新編輯、排版,甚至不需要標註日期,只把文字部分全文複製存檔即可,但一定要在3天內完成。按照一般速度而言,這項工作只需要8小時。3天後,助理沒有回復,詢問時,他回答說:「我仔細重新排版了,還把你可能需要的別的文章一起粘貼進來了,所以現在只做到一半。」

工作中,這種例子常見。我們經常讀到的雞湯是這樣的:領導讓甲乙二人去市場買黃瓜,甲只買來了黃瓜,乙不但買了還順便打聽了黃瓜最近幾天的市場價變化以及周圍的供貨商信息。然後領導選擇了乙升職,他從此平步青雲,出任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公司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這根黃瓜就能在市場上佔得先機,可就因為乙的自作聰明,延誤了時機,讓競爭對手搶先拿到那根黃瓜。這類雞湯看多了,蠢人經常會做出自以為超完美的決定,卻不能按時完成基本工作,進而拖延整個團隊進度的事。

如果以一種理想化的觀點看世界,當會得出「凡人皆有得意時,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值得我們學習、值得交往的地方」這樣理想化的觀點。

不要低估了世界上傻瓜的多樣性。有的人真的一事無成,做什麼都不行,乏善可陳不說,還自帶負能量。

一個人每天除去睡覺、吃飯、工作和個人打理,可以支配的交友時間何其有限。用有限的時間多做交一些不蠢的,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的問題。

交友必須有所篩選。人都和喜歡比自己強的人在一起,這個強不僅僅在於地位多高、物質多富、樣貌多美、腦子多靈,而在於用他身上那些美好的東西陪伴你,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把時間和心血用來對蠢人nice,是一種很大的耗費。並且,不會帶來任何buff收益。

何況蠢人自帶邏輯,自成體系,正常人類很難和他們完成真正的溝通。即使你放下身段,努力強融,也未必能真正的成為朋友。

身邊總有一些人,自己沒活明白,卻總喜歡給你提供工作、感情上的建議,例如,「老大不小了,你怎麼還沒有女朋友」「再不生,你就生不出了」「別辭職轉型了,你看大家都這麼穩定的窮著多好啊」。對於這些人,我有個簡單的判斷標準:當一個人給你提供某方面價值觀和建議時,先看看他自己在那方面到底做得如何。

自己的孩子高考成績差要靠關係才有書讀的,卻整天到處走穴,教別人的孩子如何素質教育;自己事業無成,尚不能贍養父母還要啃老的人,卻教別人如何撒狗血勵志闖出一片天;自己和伴侶無愛,湊合過日子爭執不斷,為了買菜多花了五毛錢吵架的,卻教別人趕緊結婚,湊合嫁了,不然只能找二婚老頭。我很懷疑,他們自己的人生都沒觀明白,你跟著學,是不是更蠢?

如果你身邊圍繞著一兩個蠢人還有葯可救,如果是一群蠢人,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會成為你前行中極大的包袱。

世界看似很大,其實很小。能影響你心情和人生決定的,只是你周遭有限的一些人和事。在思想封閉的地方,你的雄心和勇氣也會囿於身邊人的倫理價值觀,很難跳脫出去,達到無視各種蠢人蠢話的境界。

你永遠無法真正拯救一個蠢人,除非你把自己拉低到和他一樣的level,然後你悲哀的發現,在蠢人堆里保持善良是死路一條。

對自我有要求的人,有一種共同的傾向——努力躋身於自己嚮往的環境中。

置身於並非自己夢想的環境中時,你的理想很難保持獨立性。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level,一路前進的過程,也是與過去的告別。你甚至放棄了一部分過去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向著更豐盈處前行。

做人,處事,當有斷舍離的精神。沒有對蠢人的斷舍離,哪來的自在力。

我心目中理想的狀態是:見自在物,生歡喜心。天天對著蠢人,你歡喜得起來嗎?

如果你願意跟你可能不是那麼認可的周遭的環境脫離,在更大的視野中選擇自己欣賞的人或事,看似只是改變了社交的小環境,其實是改變世界的大過程。真正和你發生關係的人與事,構成了你真正的世界。而那個世界裡,沒有蠢人的位置。

艾力,新東方集團演講師、《奇葩說》辯手、作家

微信公眾號: 酷艾讀書(alireading)


辯題是 跟蠢人交朋友是不是傻 ,不是問要不要跟蠢人交朋友。

跟蠢人交朋友是傻。

首先,蠢到底是什麼,節目就開頭金星說了,蠢跟笨是不一樣的。

佛家有說: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見識偏狹即為愚,輕舉妄動是為蠢。

蠢人是可怕的,可怕之處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他突然就又做了什麼坑自己坑隊友的事情。

這就像鬥地主,起手地主剛出一個3,你的蠢隊友就一對王炸了,炸的大家都開始懷疑人生,然後他出個4。

並且可怕之處在於,每一局他都如此。

一手好牌尚能打到無牌可出,更何況不是誰都一直好牌的。怎麼救?!

這就是輕舉妄動,輕舉妄動是為蠢。

而傻呢,是實在,死心眼,對應的是精明。我們會說一個任勞任怨的人傻,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傻。

交朋友,是一個主動的社交行為,跟蠢人交朋友,當然是傻。

因為你明知道他各種輕舉妄動會坑壞自己,可是出於感情你仍然選擇跟他交朋友,你很實在。

傻得感人。敬偉大友誼。


遇到蠢人真的能躲遠點就躲遠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大家都這麼做那誰和蠢人做朋友呢。別擔心,她會找到和她一樣志同道合的朋友,倆人開心的手拉著手交換著彼此最珍貴卻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價值觀,並彼此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即使她找不到那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我,她因為沒有一個能夠完全交心的朋友所受到的煩惱和你與一個很多行為你都無法理解,無視你的付出並無意的多次的說出傷害你的話或讓你面子下不來的人交往帶來的傷害實在是微不足道。

蠢的另一種說法是什麼,單純,無知,想的少,而且大多數很善良。這樣可以把她們看做盲目的樂觀派,很多自己做過的事,不放在心上,無意間傷害了別人也不知道,別人為她好,對她勸誡她感覺你不可理喻,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你真是太心機了,這樣你還怎麼交到真心的朋友。

對所有的人都抱著極度樂觀的看法,從來沒有防備心理。這樣的人遲早是要吃虧的,不管是在交對象上還是交友上,或者工作上。所以說,既然你一開始已經斷定這是一個說話不經大腦,做事不計後果的人,那他就必然會經歷我剛剛提到的挫敗。不要立馬站出來說你身邊的蠢人並沒有經歷這些,我根據我自身以及朋友的交友經歷推斷,如果你身邊的蠢人還沒有碰到這樣的事,那是因為她還沒經歷這些,但不可否認。她沒有識人的能力,她在找男朋友或交友的時候,必定有很大的風險。

那麼,當他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不是很想勸誡她,拉她一把,可她卻怎麼也 聽不進去,甚至覺的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毫無疑問,這時的你,一定氣急敗壞卻不能改變她的任何想法,只能幹著急,你在一旁擔心她會被人騙,會吃虧。而她則一天沒心沒肺的做一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長不大孩子,無視你的關心,多麼鮮明的對比啊!

總結,和蠢人做朋友,得不到任何收穫,只會讓你一次次的上火,然而。該發生的還是要發生,你阻攔不了任何事情,最後只會給自己添堵。


完全不知道如何來開頭。。。。

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社交,希望和每個人都成為朋友,認識很多的人,以至於高中的時候,周末出去逛個街可以從這頭一路打招呼打到街那頭。

現在年紀大了(其實也並沒有多大),就越來越賴於社交,qq微信的推送都累計到了99還懶得打開看一眼。社交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要交一個新朋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溝通去交流,什麼出去吃個飯啊逛個街啊,再不濟也要坐下來聊聊天啊什麼,而且並不是每一個你付出了精力去交往的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絕大部分人最多只能成為熟人,這事就和談戀愛差不多,交往一段時間發現兩人性格不合,好的情況就是兩人退回朋友關係,不好的情況就老死不相往來,當然也有你死了不相往來這種情況。所以我現在很少拓展自己的交際圈了,因為投入和產出實在不成正比,而且很累好嗎(這是重點)!

交一個高明的朋友實在是要比交100個普通的朋友划得來得多,因為我可以從高明的朋友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高明的朋友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我,懂得我。這並不是功利,是因為我不想隨意浪費我情感和精力去結交最後可能只能變成熟人的人,我熟人已經夠多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天忙著工作忙著掙錢,我們這麼忙,我們的時間都這麼少,一個普通的朋友我都懶得去交,更何況是一個蠢朋友,我又四sa。


當時看節目的時候就深切的覺得,大家的「蠢」的定義都太善良了……

為什麼題目定義的不是「笨」,不是「傻」,不是「呆」,而是「蠢」呢?我們生活中如果真的不是對一個人失望到了極點是不會輕易的飈出你很「蠢」這句話的。

所以很簡單,和蠢人做朋友是不是傻?當然是。我的朋友可以笨笨的,傻傻的,甚至智商不夠我都覺得ok。但如果他是個蠢貨,我真的不懂我們之間溝通的理由在哪?如果一個人可以定義為蠢,那麼我覺得他很有可能積極客觀的投入邪教傳銷等不良組織並且積極客觀的拉好朋友下水,他不會覺得他在害你,他覺得他在渡你。這就是蠢人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人都有自己的準則與信條,所以與正常人交朋友只要這個人心腸不惡毒他就不會害你,你不會有危險。蠢人的力量在於他不認為他在傷害你,但很抱歉,他的殺傷力巨大。

就像最近很火的那個給同學下春藥的男生,他的朋友就是一群蠢貨,沒有道德觀沒有是非觀,僅僅因為這個企圖誘姦女生的是自己的朋友,就不管不顧的支持這種犯罪的行為,在網上罵街妄圖以正視聽。說真的,那個男生身邊哪怕有一個正常的朋友,他也做不出這等荒唐事。


是,至少我認為是。你的好意和你對他的好,他並不能理解,甚至誤解你,扭曲你的好意。我也曾經以為交朋友實在一點傻一點比較輕鬆,現在看來我寧可交精明的朋友,至少我的真心不會錯付了。


和蠢人交朋友是不是灑?當然是!

這是條件反射般的反應,因為作為貶義詞,蠢傻呆笨都是從小到大爹娘師長、小夥伴、大仇人、三叔六嬸、七大姑八大姨在我犯錯的時候常用辭彙啊!誰願意被貼上蠢人的標籤?誰又願意被劃入離蠢人不遠的傻子行列?為了證明這點,我們從來都想和聰明人成為朋友,想抱土豪大腿,這就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啊!

可惜我們都忘了一點,越和聰明人站在一起就越顯露出我們的傻!

小時候上學爸爸媽媽教導我們說,孩砸,你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不要和班上的壞同學攪在一起,要和好孩子一起玩向別人家的孩子學習,爭做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這裡我要向爸爸媽媽誠懇的鞠一個躬,對不起爹地媽咪,我終於成了別人口中的壞同學了。因為壞同學都退學之後,我成了那個墊底的了!

在那個我和誰孔明公瑾相惜相厭的歲月里,老師這麼對我說,你和他鬧什麼鬧啊,他是壓根不想好了,你吶?你也不打算考重點高中上大學了是嘛?你別和我說什麼他先開始的,一個巴掌拍不響知道嗎!下次不許理他!

結局一:隔天內不想好的誰衝過來:你傲什麼傲你傲!還敢不搭理我是吧,慫了是吧!噼里啪啦叮了咣啷……卒

結局二:內不想好的誰突然想好是勤奮學習熬夜苦讀,我也好好學習勤奮苦讀,我倆並駕齊驅倒數第一,老師證明,你倆成績漲幅不小還有50分就能及格了!殫精竭慮……卒

結局三:我秉燭夜讀手不釋卷考入重點高中,滿分雲集九九遍地,寒窗苦讀終成內不想好的誰!

步入大學的校園,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了,一切不再看成績,成績不再看考試,能鬧會作的我成為那冉冉升起的校園之葩!身邊都是聰明人的感覺就是好,點卯有人代勞,作業可以複印,考試可以劃題,我只需要裝作自己很聰明就可以了!

裝著裝著我開始害怕,因為我越裝越能清晰的體會到自己的蠢,我努力的在裝聰明的同時也學習著別人的聰明,可是我跟不上他聰明的腳步,我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離聰明的那一段距離如同咫尺天涯,我用從攝影家身上學到的構圖混入畫家的圈子,用畫家身上學到的色彩混入設計師的圈子,用設計師身上學到的換位思維混入心理諮詢師的圈子......我接觸到的人越多,我越覺得自己蠢透了,那從別人身上偷來的聰明在剛剛讓我體驗到一點點聰明人的虛榮之後,立刻用一種惶恐淹沒了我。

然後我回頭看到了我曾經因為走在聰明人的圈子裡而無暇顧及的那個不想好的誰,他很蠢因為在我使盡渾身解數考入大學之後,他按部就班的進入大專,學了一門自己喜歡的手藝,他很蠢因為他脫離了我所在的這個精彩紛呈的大世界在窮鄉僻壤里做出自己的作品,並在這裡成家立業,擁有我還擁有不了的存款與資產。

從最一開始的不屑「我以後比他資產豐富,存款富餘」,到之後的「作品不錯手藝簡單我也可以學會」,最後「原來成他那樣實在不易」,他也成為我的聰明朋友。

我放棄了裝聰明,因為我承受不起那樣龐大的惶恐。我遠離原來的圈子,因為我彷彿聽到聰明人的鄙夷,他懂得不過如此,他會的很簡單啊,他也沒有很厲害啊。包括遠離內不想好的誰,他已經成了好的誰,而我,才是內不想好的我。

但是,誰請我吃飯了。只有我倆,在原來學校門口的燒烤店裡。他擼了串喝了酒,說,你不能因為我比你蠢就不把我當朋友。我愕然,我沒覺得你比我蠢啊。他說,我沒你見多識廣,去過那麼多地方,和你聊天也插不上嘴,你一定覺得我蠢,所以這次回來都不找我出來聚了,可是我愛聽你說那些事,好像我也可以看到那些地方,經歷那些事。我默了一默,心裡騰起了一股火焰,你大爺!你又不是沒錢,又不是沒人陪!怎麼會不能去我去過的地方玩!怎麼不能去體驗我體驗過的事情!一個單反能要你一個星期的飯錢?!爬個黃山能要你一個作品的時間?!你大爺揣著光明正大的老婆羨慕我一個單身狗走一路撿一路一個都沒留下?!

他說,我就是羨慕你,你在我日復一日的工作的時候可以在學校里和哥們吹牛,你在我想盡辦法多做一件作品的時候可以去各地旅遊,你在我突然有了兒子這個重擔的時候還在泡著妹子!我一直羨慕你,當年我和你一樣聰明,現在蠢成這樣!

後來,我回到學校沒有刻意去裝我聰明,也沒有做到坦蕩的我就是蠢你能拿我怎麼樣,我覺得和蠢人交朋友是灑,可是我看不到蠢人,我覺得我應該和聰明人交朋友,可我也看不到聰明人。一個英語巨爛的人羽毛球虐我虐到哭,一個會說四國語言的人,洗完衣服衣服上還有泡沫,高考地理單科狀元在學校里都會迷路,宿管阿姨次次都把同學種的盆栽撞倒但耍起太極拳來簡直標準的像錄像。

我覺得和蠢人做朋友是灑,可惜這世上沒有人灑!

====================

我經常覺得自己蠢,一般產生這種感覺的時候上一秒還在覺得自己很牛掰~比如我剛給朋友講完我去年和朋友去尼泊爾玩的情況,沒去過的人給予我各種哇塞、好棒啊滿足了我的虛榮,可是馬上我就會覺得自己蠢透了,特么他們是沒去過尼泊爾,他們去過尼斯啊,他們去過3年了可我除了知道尼斯有個劉燁啥都不知道啊,是我太愛賣弄了嘛?我剛剛是不是顯得特蠢啊?哎不對啊!我好像問過他們的旅行啊,那是我忘了?kao,我怎麼這麼傻啊,那麼精彩怎麼會記不住啊?他們好像沒說啊,我真蠢,每次話題好像就跑偏了,啊啊啊,我傻到聊不下去了嗎?........

我覺得我臉上的懵逼已經證明了我的蠢和灑。


明確的說是。

我有過這樣的朋友。雖然她不上知乎,但我還是匿了。

她的確擁有大家說的那些優點,對我也很好。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我在處理她留下的爛攤子。人都是會得寸進尺的,她的「蠢」意味著get不到你的情緒。感情的事永遠聽不進勸,喝醉了就開始發脾氣,但是我一直陪伴她。身邊很多朋友勸我,而我始終覺得她的「蠢」是單純,是善良。

直到有一天因為幾句口角導致絕交,我意識到一件事。心思單純也可能是一根筋,一旦她覺得自己是對的,那麼全世界的道理她都是聽不進去的。

現在想來,那段日子就是在身邊放了一個不定時炸彈。你真的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爆炸。


昨天的奇葩說辯題,說句實話我把自己代入了。於是斗膽想把這道題拆解一下。從沒辯論過大家輕拍。

首先覺得是傻的人主要觀點是:蠢人有害。那蠢人為什麼會有害呢?生而為人的害處無非兩種:於他人的物質或內心。對於物質來說無外乎他們可能有一部分的自我特別不靠譜導致傷害到你的現實利益,而在現實世界的人都知道心懷蹊蹺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壞人」會更加不注意他人的利益。再來說下內心。

設想這樣一個情景,一個壞人搶了你的風頭和一個蠢人搶了你的風頭,你會更恨誰?答案是很明顯的,那個蠢人。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序列,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蠢人無疑被排在了你的內心序列的尾端。為什麼,因為他們是無害的,是自己可以踐踏和掌控的,也是沒有能力反擊的。

這樣子說可能有些奇怪,那麼我們回到對蠢人的定義。現代社會什麼是蠢人?這邊我有些武斷的定義為利他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好人」。因為「蠢」字無非是不明現實不懂利益得失,而會冠上「蠢」字的往往是那些有強烈利他行為的人的。

人在社會中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這個時候你看到你身邊的「蠢人」做成了一些事,得到了一些東西。他會怎樣?不爽。感覺這麼聰明的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於是「蠢人「就造成了這些自以為聰明的人的內心傷。於是脫口而出:」這個傻逼「。

那麼我們再一次回到」蠢「人的定義。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什麼豬油蒙了心什麼都不懂的蠢人么?沒有。事實上每個人心目中的蠢人都是一張按照自我認知和自我喜好所排序的列表。當一個人離另一個人沒有很近的時候,沒有人能真正的看清那個人。你不過是用很多間接的特徵對一個人做了預判。他真的」蠢」么?不蠢,只是他跟你有很多的不同。

那麼回到金姐的解讀。金姐說人過了20之後就沒有時間去跟那些蠢人磨了。因為20歲之後自我的價值觀已經形成,我們會提取這個人身上幾個特徵來判斷是不是一類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麼遠離蠢人不是因為他有害,也不是因為「蠢」,而是自我認知模型對世界的一個分類。用最明顯的特徵來對人群進行分類。

~(+;+)~ 5555555, 好發散。。。。。。。所以呢,跟蠢人交朋友不是sa,而是你對這個世界還有旺盛的好奇心。

特別喜歡蟲仔說的:一起牛逼的歲月比不上那些一起傻逼的日子。眼睛亮晶晶 T,T。

還有一句:善良真的需要有些鋒芒的。

以上,求輕拍。


首先我覺得這集的辯題還不錯,考驗了幾個新咖的辯論水平,這裡要說說我對幾個新咖和一個老咖的看法,新咖女大王可能真的邏輯思維混亂,找論劇也太扯不上邊,也如邱晨所說,當一個人說自己蠢,讓別人不要與他交朋友,特么誰會認為你蠢?真正蠢的人會意識到自己蠢嗎?可能你真的是蠢,但在辯論場上拿自己的為人品性擺立場恐怕也有些荒謬吧!

,那個女記者,其實也跟大王的辯論水平差不多,菜得我尷尬癌多次發作,這裡要重點說說艾力,艾力這個人很像我身邊一朋友,情商簡直為零的,很難控制自身情緒的一個人,從第二季多處細節可以看出,看到對方辯手的觀點與自己過於衝突立馬展現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急於讓別人認可自己的論點!首先他這種種表現就已經不是一個優秀的辯手,這裡最能辨得深層次一點的應該屬於兩位團長了。倫辯論風格我個人更欣賞蔡康永,慢條斯理卻邏輯清晰,我很同意他說到反方辯手的一點,總是把蠢定格在好心做了壞事,單純的層面。比這更蠢的人是,他不懂得人情事故,不懂得你對堅守這段友誼所作出的犧牲。而高曉松相對蔡康永而言顯然沒有君子風範,為了爭個高低有些咄咄逼人!很不懂得進退的一個人!

再懇請馬東,不要為了節目的收視率太無節操可好,一張紙解決善後的事說的真的有點太惡了,有沒有考慮過可能邊吃著東西邊看你們節目的忠實觀眾呢?


當回答是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站在我是聰明的一方,也都透露著蠢人不配和我交朋友的態度,這種態度甚至可以延伸到不如我的人不能和我做朋友。

我想玩遊戲我會找個聰明的隊友,開發項目我需要一個聰明得搭檔,但是朋友是無關功利得。

也許妳們諸多不同得觀點,對事物的看法不一,但是聰明和蠢都是有局限的適用範圍的。其二,你認為自己對聰明就是真的聰明嘛?其三,有句話說的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劉備精明,張飛蠢,那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幼時玩伴,早早輟學,可能再某些方面不聰明,但是不妨礙你們感情之深。

管跑跑一再圖自己的利益,經常不顧鮑叔牙得利益,鮑叔牙還一再舉薦,這是常人眼裡的蠢嗎?

總結,朋友是用來分享生命里的感受和支持的,他讓你覺得你不是孤單一人,而不應該拿尺子量她夠不夠格和你站在一起。

否則你會lonely,不僅僅時alone


不是傻,是慢性自殺。


再多各自牛逼的歲月,也比不過那些一起傻逼的時光。


好的,這是大家並不是很期待的第二期-_-# 第二期感覺沒有第一期那麼有爆點,但畢竟都三季了,節目內容和編排日趨成熟,整體水平還是比前兩季高不少,所以我還是對其以後的表現很期待的。本期辯題是和蠢人交朋友你是不是傻?這回贏得是肉鬆隊,持方是是傻。所以今天我要談的觀點是,和蠢人交朋友不是傻。

首先,蠢和傻到底是不是一個概念,沒差啦,其實就是一個意思。但是在這個語境中,我說你是不是傻,其實是在說你這麼做是不是理性,是不是在以最小的資源消耗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當你覺得一個人蠢時,其實是覺得他的某些能力水平遠低於你。弄清楚蠢和傻之後,我們來看交朋友。

我們是怎樣來交朋友的呢,你喜歡tfboys嗎? 喜歡啊!啊啊,我也喜歡。然後我們就開始聊了起來。對呀,這時對方辯友要說了這不就是我們欣賞水平相近,互不覺得對方蠢,不懂王源的美,所以我們成為朋友的嗎?不對,你們某些能力水平的相同給你們成為朋友的可能而真正讓你們成為朋友的是你們發現你們能力水平,思維方式,有差異的時候,當我可以對你說出,傻逼你怎麼可以這麼蠢的時候,我的心門才真正的對你打開。我們因為差不多的學習能力都來到了湖南農大,但讓我們成為朋友的你打籃球贏了我,我打lol每每單殺你,我們互相說了聲「媽的智障」之後,開始不知覺的互相學習。當我們願意放下防備,讓對方看到自己蠢的一面時,我們的交流是有來有往的,不斷深入交流的過程就是慢慢發現對方和自己蠢的過程,因為不甘,因為羈絆,我想要你過得更好,所以一起努力加油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才是所謂的相愛相殺,亦師亦友。

對方對朋友的交往顯然要求要低得多,我不需要深入的去了解你的蠢 你和我差不多就行了,你也別向我展示你蠢的一面,不然我會覺得好low。覺得和蠢人交朋友傻,實際上他們要交的不可能是聰明人,而是和他們差不多的人,因為聰明人會覺得他們蠢嘛,按他們的邏輯。好,現在就要來看我們交那些和我們差不多的朋友還是和我們某些情況差很多,也就是蠢的朋友哪個理性的問題了?承認吧,現實一點,你對和你差不多的朋友,是沒有興奮點的,你們會渾渾噩噩的過著小確幸的日子,你在對方那是沒有獲得感的,當我們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我們自身提高的邊際效益已經很少,這時我們需要能力的交換,價值觀的交換,路飛沒有一船性格各異,能力各有不同的生死之交不可能當上海賊王,而我們沒有那些蠢朋友,我們哪來的勇氣來面對這個不太友好的社會。

我們說和蠢人交朋友不是傻,是相信多元的價格觀是未來的主流,是相信理解和包容是未來每一個有思想有素質的人們公認的優秀品質。我們可以接受和我們持不同意見,擁有不同資源,背景,思維方式的人們成為我們的朋友。我們對待和蠢人交朋友是不是傻這個問題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如何處理這個紛繁複雜,不斷有新的「蠢人」出現世界的答案。

最後,傻逼,你這麼蠢,我還是要和你交朋友。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下對蠢的定義。蠢是用來形容一個行為的,而不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我們通常是說這個人做出了一件傻事,即犯了他不應該犯的錯誤,可以叫做"昏著",是講一個高明的棋手犯了本不應該犯的錯誤。

那麼,為什麼會說一個人蠢呢?是說這個人犯了愚蠢的錯誤。比如,我上街買菜,去了菜市場,買了十元一斤的白菜。回到家,老婆就會跟我說:"你個蠢豬,我在xx市場買只要七元一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一般在現實中遇見的往往是什麼人?就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正因為我們知道那些可能智商,或者精神上存在問題,所以我們很難在社會中碰見他們。我們各有各的優缺點,各有所長。可能我燒香拜佛在你看來是蠢事,但在我看來,你們去傷害生靈就是蠢事。一個事情蠢不蠢是相對而言的,即我用我的已有的經驗來判斷如果我做了這件事是不是蠢。還是前面棋手這個例子:只有高明的棋手才能看出另一個棋手是不是出了"昏著",那些能力沒有到這個層次的人是看不出來的。


推薦閱讀:

朋友對你做過什麼你最討厭的事情?
求大神幫忙破譯這段話,女朋友傷心的時候說的 原文:nhrhhywdzxhshcm。好人有好報感激不盡?
怎麼不被好朋友的消極愛情觀影響?
一個曾經玩的很好的朋友突然不理我了怎麼辦??
為什麼總是被朋友無視?

TAG:朋友 | 男朋友 | 奇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