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會翻船嗎?
我很好奇
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航母遇到颱風、海嘯後,會不會傾覆。
像尼米茲級這樣的超大型航母可以抵抗11級以上的大風浪,一般是不會被吹翻的。不過,在遇到大風浪時候,航母不能放飛或者回收戰機,而且所有的非固定設備都需要收回到船艙內,這時候的航母和民用船隻沒什麼區別了。
具體說來,
第一,航母噸位大,且設計時就考慮到抵禦風浪影響(比如減搖鰭),穩定性極佳,這也保證了小海況下不影響戰機起降。第二,如果是海嘯,海嘯只有到沿岸淺水區,受到地形擠壓才會形成一道我們熟悉的高牆拍過來。航母戰鬥群大部分時間都在遠洋航行,海嘯在水越深的地方波浪越小,在遠海一般不會超過1到2米高,對於大型航母來說沒什麼太大感覺。
第三,按照現在技術水平,颱風的形成和移動都是可以預先觀測。在衛星指引下,航母會避開颱風,除非極特殊情況,否則是不會穿越颱風區的。一方面不利於全艦設備的壽命周期,另一方面艦隊中的驅護艦不一定能抗的住。
如果是遇到《2012》那個級別的超級海嘯,那就沒辦法了,電影裡面黑人總統就是被一艘卷飛的CV-67「肯尼迪」號航母拍扁的。
航母誕生快100年了,還沒有航空母艦被颱風和海嘯打翻的先例,但是有航母編隊受到颱風重創的例子:
第一次是1935年9月26日,日本海軍中將松下元指揮臨時「第四艦隊」在岩手縣以東海域進行訓練期間,遭遇強颱風,導致艦隊遭到重創:航空母艦「龍驤」桅杆被颳倒,艦橋損毀嚴重,航空母艦「鳳翔」前甲板被巨浪擊垮。一票巡洋艦、驅逐艦更是面目全非,這就是昭和海軍三大事件的「第四艦隊事件」。
第二次是1944年12月18日,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指揮的第三艦隊在民都洛島海域遭遇颱風襲擊,CVE-74「奈漢塔灣」號和CVL-26「蒙特利」號航空母艦遭受重創,三艘驅逐艦沉沒。
第三次是1945年6月5日,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怎麼又是他!)率領的太平洋第三艦隊第一特混大隊在沖繩海域遭到颱風襲擊。艦隊所屬的3艘戰列艦、2艘大型航空母艦、2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護航航空母艦都遭到損壞。
你說航母會不會風平浪靜的時候自己翻了?
嗯,你說的那是「友鶴」號。「航空母艦是否會翻船」不具備一個是/否的答案。如果是科幻電影里通過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海嘯,那麼還真可能把航母推翻,但是在現實情況中的大自然不太可能爆發這麼強的海嘯。另一種使航母翻船的方式就是用魚雷猛烈轟擊其水下的其中一側,強迫航母在一側失去平衡。
如果「翻船」僅意味著考慮船體的平衡,我們只需要考慮在X和Y軸心上的擺動(左右擺動和前後擺動)。由於船的長度遠高於船的寬度,滾動搖晃通常要比俯仰搖晃更嚴重。因此,減輕滾動搖晃的工作會在船舶設計中優先於減輕俯仰搖晃。通常情況下,在滾動搖晃方面合格的船也意味著它符合俯仰搖晃的要求。
在仔細計算船的適海性之前,工程師必須首先確保下圖的GM距離位於0.5m - 8m之內。GM小於0m就等於翻船,而GM太高會對船員和乘客不舒適、損壞貨物和損壞船體結構。一般情況下,搭載客人的船隻都會有比較低的GM距離(但是GM太低了會翻船),因為這樣會延長橫搖周期,乘客在航行時會感受到「軟」。相比,GM太高會縮短橫搖周期,導致乘客在航行時會感受到「硬」。因此,船員無論在港口還是在航行時都必須檢測船上搭載的貨物和燃油量,根據貨物和燃油的重量適當調整壓載艙里的水位,以便確保GM能保持在即安全又舒適的位置。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翻船事件幾乎都是由於GM太低所造成的,請讀到這裡的航海家們切記GM的重要性,千萬不要使船超載或者忽略壓載艙里的水位。你的老闆不懂可以跟他解釋,這意味著確保人命的安全!
假設船的GM處於合格狀態,船體本身在無協助下就能夠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同時,船體的水下形狀也可以影響船在海浪中的平衡,不同角度打來的海浪會給船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搖動。船體水下形狀的設計實際上是一種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體,目前還沒有一個通用的數學公式可以創造出適航性最佳的船體來(目前都是依靠人的摸索和模型測試)。當然,更麻煩的是在調整船體的過程中需要同時考慮適航性、阻力、尺寸和噸位。在船體的設計中,尺寸/噸位 -&> 重量評估 -&> 適航/阻力 的設計循環通常會消耗船舶設計項目中的一大部分時間。
除了船體之外,船本身配備的船舵也可以在自動化操作系統的協助下協助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
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船舵不是用來控制方向的嗎?怎麼也可以控制船的平衡了?這是因為:
當然,用這種方法保持船的平衡效率不高,而且會幹涉到船的航行方向。但是由於每艘船都已經配有舵,這是一種廉價的保持平衡方式,目前在貨輪和油輪上都很流行。
提高船舶適航性的特殊裝置
剛才講完了最基本的,現在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船上用來保持平衡的特殊裝置。平衡裝置主要分為兩種:(1)被動式穩定系統、(2)主動式穩定系統。
船上最常見的被動式穩定系統是舭龍骨 (bilge keel),它幾乎在所有的大小型船隻上都能見到。舭龍骨 (bilge keel)通常是最便宜而且性價比較高的平衡裝置。
另一種被動式穩定系統是被動式減搖鰭 (passive fin stabilizer ):
再講一下主動式穩定系統,由於空間和價格因素,通常只有大型船隻才安裝這種裝置。最常見的主動式穩定系統是位於船體側面的主動式減搖鰭 (active fin stabilizer ),在不用的時候它會藏在船體內部,用的時候則會像翅膀一樣伸出來 。減搖鰭會像飛機翅膀上的操縱面 一樣對船的滾動進行微調整:
輪船的減搖鰭雖看起來小,但是由於海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35倍,飛機的翅膀/操縱面相比機身體積必須造的大,輪船的「翅膀」相比船體可以造的小。另外,輪船僅需要用減搖鰭對其滾動做出微調整,飛機則需要依靠翅膀和操縱面形成升力和大幅度橫搖動作。
(歌詩達協和號是因觸礁喪失了浮力而翻,不是因為海浪)
另一種主動式穩定系統是主動式減搖水艙(active roll stabilization tank),這種系統會隨著船體的搖動不斷切換水在船體側面的位置,然後依靠水的重量使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
那個。。。阿三有可能做到吧。。。他們弄過護衛艦翻船。。。
不會。二戰結束後美國曾在比基尼環礁進行過一項十字路口實驗。當時確定,核彈在距離航母700米(還是300米)處水下爆炸成功才能使得一艘航母沉沒,核彈距離航母1800米處爆炸都不能使其側翻。這還只是二戰時期的航母。現代航母的吃水量和寬度基本決定了它不是自然力量可以干倒的,只有最頂級的科技才能與之對抗。當然,以上說法不包括印度的航母。印度的航母在船塢里翻了你都不應該覺得奇怪。
航母滿足這兩個條件就可以翻船:
1.這是印度的航母
2.局座說它會翻船然後它肯定就得翻船
會。 船舶設計GM值都在一個合理範圍之內。通俗地說,不倒翁和海上的浮標是永遠不會傾覆得,但是代價是他們也永不會平穩,一直在晃啊晃啊的。為了得到平穩狀態,船舶的設計都會犧牲一部分穩性,使得船舶傾斜到一定角度之後就會傾覆。所以,從設計理論上說,所有船舶都有可能會傾覆。
第四艦隊事件
是船就會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騷年。
目前還沒翻過,所以不會翻
只要是船它就會翻
是船都會翻!
是船都會翻
會是當然會的,只要外力夠大就行。航母或者說所有船隻為了穩定性都不可能設計的像個不倒翁似的,否則一旦遇到風浪儘管不會翻船,上面的人啊設備啊早就甩飛了。不過能讓航母翻船的外力實在是太少見了,就算有,航母編隊一整套的預警機制早就發現了,肯定要避開的,比如超級大颱風。海嘯的話離岸邊越近威力越大,一般是傷不到航母的。除非地球爆炸,否則遠洋深海不會有大到能掀翻航母的巨浪。
給我幾顆魚雷,我來試試能不能告訴你答案
埃梅里:會。
不去陰溝就不會翻
現代化的航母不會,倒向一側另一側馬上注入海水,在每個水槽都有感測器的,現在的船,別說航母了,船都有自平衡系統。一側有傾斜,馬上會有自平衡另一側。
壞了就會,,,
推薦閱讀:
※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關東軍的去向?
※海軍陸戰隊屬於海軍還是陸軍?為什麼這樣劃分?
※鷹擊83,飛魚,魚叉,Kh-35一類亞音速反艦導彈在當今時代還有用嗎?
※舊日本陸軍的戰鬥意志能有多強?
※如果中國跟美國接壤,兩個國家的社會,生活,人文分別都會有那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