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知識,如何系統化?
圍繞1-2個領域
(這兩個領域有交叉)主要是互聯網技術和社會傳播領域,看了不少書,並且做了不少筆記還半熟不熟地用了一些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知識大都是碎片化的如何形成一個整體化和系統化也許慢慢能成型會不會有好的方法和路子呢?求大神指導。
歷史。
如果你看了很多哲學的討論,書。腦子裡面一團漿糊,沒有頭緒,那麼就去看哲學史,看看人類在這個題目上是怎麼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如果你看了很多數學的教材,文獻。感覺內容太抽象,無法理解,那麼就去看數學史,看看每個問題的實際研究背景是怎麼樣的,數學家實在什麼情況下提出這些公式,體系的;
如果你看了很多物理的材料,論文。完全不明白內在的邏輯和思路,那麼就去看物理學史,看看每一個經典理論的形成,或被新的理論挑戰,或被試驗驗證;
這樣就能慢慢開始有體系了。任何知識由元知識、核心概念、基礎理論、派生理論以及研究範式等構成。想要系統了解一個新的領域,了解清楚它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理論發展、研究範式即可。
1、溯本求源,看學科史。這樣能夠對一個東西的起因、經過、發展、學科邊界、經典流派是什麼、核心爭論是什麼、研究範式是什麼得到一個整體性的認識,從而建立起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整體框架。舉個栗子:這樣,如果能把傳播史看完,就知道傳播史的研究發展歷程,以及涉及到的領域、理論、流派和研究重點了。
2、看名校編寫的基礎教材。任何教材能夠以清晰的思路和全面的知識體系敘述此類問題。國內的教材基本上在全面和系統方面做的比較好,但是比較枯燥而已。歐美的教材一般是提出問題,案例分析,結論推出,有趣,但是所說的東西不多,也不夠全面。如果只是為簡單了解知識體系和發展,建議看國內的大學基礎教材即可。
3、看博士論文的文獻綜述。文獻綜述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通過分析,閱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博士論文的文獻綜述在對某一主題研究方面,一般是要對這個主題的研究進行時間序列上的梳理,同時,要追蹤最新的研究視角和內容,所以它的專業性和時效性比較好,能夠方便初學者迅速找到本研究主題下重要的書籍和文獻。
關於互聯網技術和社會傳播領域,你需要去看的東西是:
1、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歷程,這個看文獻綜述比較方便,因為都是節點性的重要事件,如互聯網的出現給社會傳播帶來了什麼,微博的出現給社會傳播帶來了什麼,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又造成了什麼影響。2、社會傳播方面,這個涉及面比較廣,你必須具備社會學、新聞學、傳播學、群體心理學的一些基礎知識,然後再就具體問題去研究,建議看相關的基礎教材,然後再看各個學科有關的基礎導讀或者理論流派綜合。如果時間不夠,建議找一篇好點的文獻綜述看看,可以順藤摸瓜去找到相關的文獻和書籍即可。祝好!
以上。每本書都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故人,久了不見便會淡忘,如同我們只留得下那些年朝夕相處的老同學零零散散的記憶。
小雨說,我記性好,過目不忘,為啥還是不能把知識系統化呀~
因為「每本書都是一個自成體系的人」呀~它們有各自的價值邏輯、展開方式、論述立場,且都與讀者不同,甚至作者為了內容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還會「詳略得當」地刪掉許多內容。所以,每本書都只應是用來形成自己體系的引子。即便是講述「電子歷險記」的工科教材,若不用實驗或模擬搭載自己的思維從電路地圖中走一圈,也是很難有超出教材深度的感悟的,而這種更深刻的認知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一顆能讓你憑藉它舉一反三的種子。那對於不能藉助實驗平台的書籍咋辦呢?不要再提思維導圖了,那只是對原文的複寫。試著合上書本從一個點出發用自己的語言通過對比、聯想、推導、引申等方式,糅合已有的知識、經驗、感悟和立場,圍繞與書本相同的主題進行一次再創作吧。無論口頭還是落筆,正式還是隨意,獨自思考還是向人講述,這種深度融合新思想的感受定會讓你愛到無力自拔~~碎片化的知識比系統的知識更有誘惑力。
碎片化的知識看起來更易學,更易用。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只是看起來而已。
碎片化的知識為什麼不好用?
很多碎片化的知識只是存儲在大腦的某個角落裡,在一些特別的情景下,跳出來提示一下。每當想起來的時候,往往只剩下了一兩句模糊的話。
然而,單靠這麼一兩句模糊的話,是無法作為決策的依據的。
止咳糖相信,你的大腦中一定儲存著大量的隻言片語式的知識點。(而且很可能看起來還相互矛盾。)
知識只有在你的大腦中成為系統,才能為自己所用。
要用,就是要知道:在何時可以用?需要什麼先決條件才能用?可以怎麼調整?可以怎麼提高?怎麼加強?預計會有什麼效果?
要進行這一串判斷,是需要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不同層面的知識點協同的,不是靠一個知識點就起效的。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認為自己有能力把碎片化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智慧去梳理成系統。
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系統化的第一步:按層級分類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把碎片化的知識整理成可以為自己所用的系統化知識呢?
我們接觸到一個知識,就要立即進行層面上的梳理。要想一下,把這個知識,放到哪個層面去。
有七個層面,供參考:
第一個層面,本質、原理,運行規律。
第二個層面,對要素的理解或重新認知。
第三個層面,方法,運用模式。
第四個層面,技巧,如何為使用模式提高效率。
第五個層面,注意點,細節,特定情況下的操作。
第六個層面,參考資訊,驗證式的資訊。
第七個層面,相關性信息,情報。
超過第七個的就不是知識了。
你可以把上述內容畫一個粗糙的導圖,導圖的中心也就是第一個層面:本質、原理和運行規律。
但是,第一個層面是需要你自己去總結的。
比如:止咳糖(智課堂 zhiketang)認為推動商業世界的是人類的貪婪,而不是什麼先進技術,什麼越來越細分的需求。
(只要少部分人貪婪就足以推動了。)
先進技術都是因為人們有了貪婪的內心之後,而再去想「咱們還有什麼新手段嗎」,才去研發的。
越來越細分的需求是因為人們為了提高貪婪的效率,所以,不得不相互協作,從而把自己的需求細分出來,外包出去。
商業世界的本質就是把一切都換成錢!
一切,你能想到的一切,包括正義,尊嚴,健康,生命。
厲害的商人就是把那些看起來不能商品化的東西,想個法子變成可以用錢買的商品或服務。
然後,大家就會說,他是偉大的創新者,開創了新局面。牛!
類似於這樣的第一個層面是需要你自己總結的。
止咳糖講一百遍,你也半信半疑。
系統化的第二步:往上思考和往下檢查
你所接觸的所有碎片化的知識,都要先分類歸納到不同層面去。
不管有多少看起來奇特的觀點,都先分類歸納。
當然,光分類是不夠的。
你要時不時從第三個層面開始往上追溯,去思考第二個層面,第一個層面。
一旦通過碎片化的知識,收集到新的「模式」,那麼,你就要趕緊往上去思考。
看看一開始你建立的第一個層面是不是還靠譜,是不是需要調整,升級。
比如:當你聽說「品牌IP化」這種新方法模式的時候,你就要去往上思考一下第二層面的要素,和第一層面的邏輯。
當第一、第二層面越來越堅實之後,再反過來往下看看所歸納的第四、第五、第六層面的知識。
哪些可以刪掉的就刪掉,哪些從此屏蔽的就屏蔽。
反反覆復搞一段時間,你的知識系統就慢慢清晰了。
接下來,你就可以用多個層面的知識來協同了。就有系統了。
當然,建立系統的前提是,你別只看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層面的東西。
這些東西,你看一輩子也成不了系統,都是花拳繡腿和江湖八卦。
與其把時間放在整理碎片知識上,不如就某學科系統性學起,學習過程中你會驚喜碎片歸位。
謝邀,乾貨答案。
第一步,看大學入門教材,不一定要精讀,主要的目的是搭建知識架構。
第二步,泛讀專業書籍,尋找興趣點。
第三步,把冰箱門帶上。不是,選擇有興趣的方向精讀,由此及彼,逐漸深入。
對知識廣泛而膚淺的了解,只能用於茶餘飯後的閑聊。唯有深入專一的學習,才能有所創新。目的是關鍵
不需要可以整理碎片話的知識,看過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到底應該整理什麼樣的知識體系。
占坑。之後補充。如果是為了了解宏觀的學科,研究其歷史的演化是構建系統性是最好的了。
如果是為了指導工作生產實踐,那麼逐級拆分分而治之是比較好的方法。
比如你說的互聯網技術和社會傳播學是兩個非常廣的領域,如果你想要達到的效果僅僅是如何做出好的網站並進行有效的推廣,那麼問題就從哲學角度變為方法論角度了,給你提建議的專業人士會更多了,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此領域的系統性知識構建和實際實踐。
再細化:
1 如何做出界面易用、美觀大方、符合SEO標準的網站?2 如何進行有效的搜索引擎優化推廣、sns推廣、edm推廣?還可以一直再細化下去,細化後的細節做得好不好,就影響了整個系統流程的效果。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上面這種系統性的知識結構和實踐心得才會帶來實際的作用。謝邀。
實際上這恰恰是有老師教和自學的最大的區別。有老師系統的教授,那麼知識是有體系的,這樣就好比有了骨架,下邊就是把各種細節碎片的東西填到骨架當中。而自學往往是題主這樣,即便掌握了很多的碎片,但不知道每一片應該是整個體系拼圖中的哪一部份。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將這一門學問的基礎教材通讀一遍,或者至少要把目錄通讀一遍,直到這門學問的邏輯結構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將這門學問的發展史研究一下,搞清楚各個流派、學說的背景和分歧。然後碎片化的東西就比較容易納入到整個體系當中了。教你如何正確打開碎片化信息學習方式:
Why:為什麼要利用碎片化閱讀學習
沒有讀書時期那樣的完整的學習環境去掌握一些知識,
完整的學習環境指的是:耗費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一門專精的學科的人,他們有著完整的知識結構,以及花費大量的連續性時間去整理文案文獻得出結論,進一步加深在這一學科的理解並發展延伸這些結論。
畢業工作或者平常就習慣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掌握一些知識,
指的是想要利用碎片化閱讀創造出一小部分結構,再慢慢融入大部分知識結構中可以任意調取。
現在非常流行的斜杠人,大多數多技巧的人士一般在簡介中都會用斜杠標出自己擅長領域。
老王的個人簡歷:廣告狗/新聞記者/旅行家/機械愛好者/DOTA。
小清新的個人簡歷:文學愛好者/和平守護者/攝影師/旅行/美食。
What:信息接收的兩個狀態:瀏覽、思考
瀏覽(單單只有瀏覽僅是錯誤的做法):利用等人、排隊、上廁所的時間瀏覽信息。看完後並沒有採取對應思考。形成一種我讀懂了,今天又學到了的錯覺。
舉例:看完這十個工作結論就能升職加薪/7天搞定四級辭彙。等一系列擺結論文章。
思考:對於接納到的信息,整理規範。深度思考這些信息的背景,理論,事實支撐,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模塊,放入系統儲存。
舉例:看完十個工作結論之後,去尋找結論相關的事實支撐,或者尋找可以說明的故事案例,轉述給朋友聽以此加深印象。
注意:生活中會遇到有時候一看就無法自拔的信息,比如熱門微博,知乎的首頁推送。看多了並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人處理信息只是在瀏覽狀態,沒有去主動發揮思考。給你帶來一種好像學到了很多的錯覺。
How:怎麼快速建立消化的知識結構:
1.在知識構架中創建一個關於信息的文件夾,把這跟瀏覽的信息相關十條結論放進去,過段時間回頭看。刪掉覺得沒用的或者遇到的少的,留下印象深刻的。
舉例:看完十個工作結論之後,複製粘貼小便簽,在等人排隊時拿出來一條條思考可行性相關背景等。整合好後,放入自己的知識構架(也可建立記憶宮殿)
2.整合孤立的知識點,鏈接成一個整體的結構
碎片化的知識類似於建立知識結構兩種方式中的一種,生態化建設。
至於如何建立知識性結構可以參考這張導圖(這張導圖是聽葉修老師的講座總結過來的,感謝 @葉修 老師)在他提出的課後作業中完成了這篇文章,總結能力好像還有點弱,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
我的方法就兩點:第一,是用思維導圖,先把一個系統的知識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羅列出來,然後整理順序,形成知識技能樹。第二,就是書籍。找教材類的書籍,這些書的內容是比較系統的,由淺入深一步一步,然後再配合自己的技能書,就可以很好的梳理知識了。第三,就是總結。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按照知識技能書的順序總結出來,或者多寫一些文檔,比如我是做營銷的,我經常會自己寫營銷策劃文檔,或發展規劃
把關注重點寫在紙上,畫個思維導圖;注重積累知識點,把點連成面,量變才能質變。如果沒實用價值的話,還是保持碎片化比較好。以有限時間追求無用的知識,這是錯誤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有目標,盡量向在自己的目標前進,定期總結和反思: 1、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每周定期整理。 2、用思維導圖形成框架,每三個月左右花些時間,進行反思和系統性整理。 3、儘可能做成流程或標準化的東西,來減少時間和提高效率 4、記錄自己的出錯,想出應對辦法
在知乎上,這個問題討論的非常多,看了一些,我在這裡不想重複大家一致的觀點:就是大罵碎片知識的毒瘤,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就形成了碎片知識,分析了關於碎片化知識會對我們有什麼樣的作用。 碎片知識的似乎沒有明確的定義,其實整個知識劃分非常難。比如你說是碎片,我卻說它是一整塊知識,你說一個碎片的紙張,可是在螞蟻看來這哪是一個碎片而是整個紙片假如知識可以量化,那麼我們如同重量一樣,稱一下知識的重量,少於一斤的算是碎片的知識,等於或者多餘一斤的就是整塊知識,這樣區分也不錯。可是知識有重量嗎?你說不清楚吧。另外一點就是,你感覺的每天都在看碎片知識,而當有一天,你把所有的碎片知識進行粘貼了起來,形成了一整塊知識,那麼你還能說之前的知識是碎片知識嗎? 我們先說說碎片知識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先看看在互聯網之前,在古代人們的讀書狀況。很多人家沒有什麼錢,那就只能買幾本書(我們假設所有知識來源於書本),那麼他就只能讀這幾本書了,天天讀、日日度,把書本讀壞的情況大有人在,因為你沒有的其他知識的選擇。我們回到現在的互聯網。互聯網是一種趨勢,人們談情說愛的越來越少,談錢說性的越來越多;我們對於大部頭的小說越來越少去看,更加多的人看短小的段子,比如笑話、帶色段子、papi醬的視頻、搞笑的視頻等,毫無疑問,這些東西以後會越來越多的充斥我們的眼球,人們的注意力更多的傾向於短平快,這和九零後的特徵是融合在一起了。我個人感覺互聯網改變了一代人的思維模式,更多的人傾向是越來越膚淺的東西,比如好玩的段子和近期好玩的玩的新聞,今天,我們的注意力極大的進行鋪開,但是注意力的深度和耐力越來越不夠。 大家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文字,一般來說,我會進行深入的書寫,我不滿足於現狀及挖潛的第一個層次,我想從更深層次來看待一些問題。這可能源於我喜歡哲學的緣故。哲學就是追求本原、事物本質的學問,我們可以從深層次去看看我們周圍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不變的或者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好了,我們說回話題本身。碎片化的知識越來越多,而且會長久的存在。這是時代的產物,更確切的說,這是互聯網的產物。當我們專心工作上的時候,騰訊qq突然彈出一個好玩的信息,當我們深入閱讀時候,朋友忽然發過來一個好玩的鏈接,當我們躺在床上開始閱讀大部頭小說或者理論書籍的時候,一個電話過來說工作中需要一個數據。等等的一切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去關注更為高深的事情。我們的注意力被迫變得不停的轉移而且很有可能在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上面進行轉移。你很難說人們的注意力特徵的變化造就了碎片化知識的大行其道,還是碎片化知識的漫天飛舞改變了人們的注意力的特徵。我更多的時候在想,即使知道這些之後我能從中獲得到什麼?懂得之後我如何去更變自己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 之前說過了,碎片化知識是一種趨勢,正在逐漸侵蝕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無法改變它時,我們就利用它。如何利用它們呢,就是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粘貼,讓它形成一整片的有用的知識。比如我開始學習普通話,我就抓住任何的時刻、甚至現在寫作的時刻都在鍛煉自己的氣息,網上查看一些關於發音、語氣等知識,或者在看到其他知識時裡面有關演講、培訓等類容,我都會特別的關注起來。這樣看起來,似乎都是很小很小的碎片,可是我卻在利用一條主線不斷地將碎片知識粘貼到主線上來。這樣一來,我省去了閱讀大部頭普通花學習的書籍痛苦,竟然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別人可能花去很多整塊時間才能達到的成功。我更加的注重實際的應用,因為在碎片化的知識中,你很難說哪一部分會對我提升啟到作用。又比如最近在裝修,我便這裡搜索一些文字,那裡保存一些圖片,甚至在閑暇時候,聽聽裝修的講座的音頻,看似都是很碎片的東西,都經過我的整合而變得有用了起來。 我們看似碎片化的知識對應了碎片化的時間,其實我更加傾向把這些碎片化的知識也利用起來,儘管在碎片化的時間段也還在做碎片化的事情。比如,我的很多博客的文章都是被分解為很多的片段後完成的。大家看到我可能兩天寫了十篇博文,其實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了,利用瑣碎的時間,隔幾天寫一些,隔一段時間寫一些,在我擁有了大塊時間的時候,我只不過是將這些散落在不同位置的碎片文字進行了整理而已。 所以,在演講的最後,我想說:即使碎片化的知識,也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粘貼已形成更大和更廣的知識。這樣形成的知識才是有用的,也才可能讓這些看似碎片的知識產生更加強大的效果,而且也只有這樣的知識也才是有用的,也才是有意義的。 好了,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裡,希望能給大家帶去思考,謝謝。
學習碎片化知識就像淘一堆沙子,伸手看似抓了很多,但我們攤開才發現,原來也就留下了手掌心那麼點。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辛辛苦苦地啃食互聯網的碎片化知識,可到頭來仍然是一無所獲或是寥若晨星。
你不能怪指縫太寬,也不能怪沙子太細,萬物互聯的時代,註定了我們都是被互聯網餵養的動物。我們期待含英咀華,卻又怕食不果腹;我們期待飽餐一頓,卻又怕消化不良。不可否認,這也就是我們忙忙碌碌、焦焦慮慮的真相。
但是,無論如何,這個時代並不缺乏養料,缺乏的是吸收。
關於這一點,我相信只有當我們把適合的養料,放在適合的位置,才能確保它的吸收。這就像蓋房子,每一塊零件都有它相應的位置,正確的堆砌是為了夠更好的被利用,物盡其用是我們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與此同時,價值的利用深度與否,也就代表了這座房子建造的牢固強度與否。
如此看來,在我們獲取五花八門的知識之前,構建自己的成長框架很有必要。規劃一副有稜有角的框架,再將不同位置的知識點堆砌進去,這座成長大廈才能穩固不倒。
對於個人知識體系的建設,仁者見仁,有人選擇不斷地開枝散葉,豐富更多的知識技能。有人則選擇在自己的垂直領域,精耕細作。而對於如何構建成長框架,應該都是大同小異,萬變不離其宗。
1.元認知(以下簡稱認知,並非表面的信息認知)
在整個世界,人類的地位本可以說是渺小到微乎其微,但龐大的集群力量卻又讓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受到人類的影響。隨著人類的自我認知不斷提升,層出不窮的技術也在一次次撼動世界原本的面貌。
如果沒有認知革命的迭代更替,那麼很可能現在的我們還在某個樹林里為了填飽肚子而四處流竄,過著遠古採集時代的生活,又或是其他開啟自我和世界認知的動物替代人類,統治著這個世界,比如豬。
顯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可能。包括現在,萬物運行皆有其特定的因素。
很多時候,當我們去深挖不同事件背後的原理時,就會發現其實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圍繞某個特定的核心在發展。
例如,不同股票的漲跌,無論其代表的公司基本面或是宏觀經濟的消息面有什麼影響,紅綠K線的背後,本質就是人心的情緒變化。
於是,在股市裡,有能力者便能協調自身的資源,在股市裡橫行霸道,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而缺乏自我控制的人,由於本能的暴露,大部分都被傷的體無完膚。
同樣,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做錯了選擇,其帶來的結果是痛苦的。而我們事後一想,這種犯錯的情形宛如昨日。於是就埋怨自己,為何在同一個坑裡會失足兩次。
事實上,這並非我們愚蠢,只是邪惡的本質披上了不同的外表,讓我們失去了判斷而已。但這一切,其實也得歸咎於我們,是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不夠。
從古至今,認知就一直在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對世界的認知和自我認知是個人成長的基石,更是個人成長框架的定位樁。
人類的大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也是我們現在有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原因。大腦對已知信息的加工思考,才能帶給我們不斷地認知更新。而傳達外界信息至大腦的媒介,則是我們的感官五覺(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接收了外界信息,而不去做大腦的深度思考,那這真就僅僅只是信息。
例如,你知道冬天很冷,通過身體你可以感受到寒冷的特徵。但是,如果不去思考為什麼冬天會寒冷,那就等於不知道地球還有公轉、自轉這一說,更深地說,我們也就不知道地球為什麼會有公轉和自轉。這也就和普通人無異,誰都知道冬天會冷。
當然,這僅僅只是個例子,目的是想說明,我們應該對周遭所有發生的一切事物保持敏感的態度,懷有一顆思考的心去看待。思考可以讓我們撥開事物表面的層層雲霧,探尋背後的真理本質,這有助於我們的認知啟發。
對於事物的思考三原則,通常可以是:
它存在的原因是什麼?(縱向思考,力求本質)
能否加以優化或替代?(橫向排列,尋找連接)
可以如何優化或替代?(廣向發散,啟發認知)
2.方法論
如果說元認知是一種以宏觀的角度,一種類似戰略的形態,在成長的框架里起到底層基石的作用。那麼,方法論就是在微觀上對某個問題的戰術決策,以一種可執行性的方式,進行問題的解決。
這就像是一種量化式的計劃,為我們排列好步驟,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落實並推進方法論中各個細節的部分以便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如此說來,在成長框架里,方法論更像是排列整齊、橫縱分明的木樑,而其中的工具就是螺絲配件,銜接著各種木樑間的交匯節點。
其實,這篇文章就像是一種方法論大綱,有可行性的方法幫我們構建成長框架。當然,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方法論的描述越詳細越好。而至於要以什麼樣的工具去輔助方法的落實,這的確也是因人而異。
從根本上來說,方法論的獲取類似個人知識體系的建設。就如開頭說到,對於體系建設有人選擇不斷地開枝散葉,豐富更多的知識技能。有人則選擇在自己的垂直領域,精耕細作。而後者,就是方法論形成的基礎。
方法論的獲取渠道:
其一,就是通過大量的主題輸入。
例如,一個完全陌生的門外漢,想要學習新媒體運營到精通,那首先就得輸入大量市場上有關新媒體運營的知識。
然後羅列出主題輸入的相關知識點,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將這些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整個體系流程,必然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由單一的技能形式到細節的不斷豐富拓展。
其二,方法論就像一塊煉金石,除了主題輸入,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歷練。
一切沒有經過歷練的方法論都是耍流氓,頂多稱得上概念論。
所以,當我們掌握了市面上新媒體的表面知識,並整理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後,還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反覆實踐排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真正濃縮成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一個針對新媒體運營的方法論。
有了元認知的支撐,在這個基礎上搭建多種方法論的木樑,對於個體的成長框架也就大致形成。
以此,我們再去獲取知識,不同的知識特點必然屬於不同的框架節點上,有關於元認知的,有關於方法論的,也有關於連接方法論的工具。
而不同的知識堆砌在成長框架上相對應的位置,一方面讓知識得以更大化的吸收,另一方面是讓我們的整個成長框架更加牢固。
總而言之,這個時代並不缺乏養料,但是如果沒有很好的吸收,那養料也有可能變成你成長的毒藥。
最後打個廣告,歡迎關注公眾號:九月說(jiuyueshuo)
所有哲學教科書上都有笛卡爾的四條方法論原則。這個非常重要。第一條,普遍懷疑。對沒有根據的事情不下判斷,直到找到堅實根據為止。第二條,分析的方法。把待解決的問題分解成不能再分的最小單元。第三條,綜合的方法,按照邏輯次序引導總結自己的思想,從簡單到複雜。第四條,所有材料不要遺漏。不要故意對材料視而不見。其中每一條都非常實用。比如第一條,大多數人對先入之見沒有警覺,不知不覺做了某些錯誤觀念的奴隸。比如第四條,人們對不符合自己觀點的事實採取迴避態度,五毛把美國說成地獄,美分把美國說成天堂,都是錯誤的。大家慢慢體會。
整體化先
向自己提問。
作者:宋小K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01 知識整合是開展碎片化學習的主要方法
碎片化學習,通常缺少一個完整的體系框架指引,多從相互之間缺乏聯繫的大量細節材料上獲取知識,學習材料的先後順序大多也是隨機的。
在微信上、在網路上,人們可以免費、及時地獲取大量新鮮的信息,但由於篇幅的原因,這些文章大多在幾百字到幾千字,不可能像一本系統的著作一樣對一個知識領域進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大多隻針對少數幾個知識點進行闡述和說明。
長此以往,頭腦中學到的是大量的、細碎的知識點,沒有形成整體的知識體系。看似每天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但實際上學習的效果並不好。在沒有建立框架進行整合時,在沒有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時,這些知識是極容易被遺忘的。
因此,問題在於如何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一個完整的過程是:
02 知識框架梳理梳理知識框架,是為知識點的結構化做準備。我們首先要總攬全局,梳理這個領域的枝幹和脈絡,構造一個知識框架,然後再補充細節,把每一個分支逐漸豐富和延伸。對自己比較熟悉的領域,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把這個領域下的分支梳理清楚,列出這些分支的名稱和標題即可,不必涉及每個分支的具體細節內容。①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或初步研究結果,建立該領域的知識框架;
②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將能搜集到的重要知識點、信息和數據梳理到這些框架之下,並對一些重點知識點進行深度的挖掘;
③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複習、總結和提升,構建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又或者與其他知識進行交叉,進行更深入的一些思考,將更新、更深入的看法和見解整合到原體系中去。
如果是缺乏基礎的領域,要首先找一些經典書籍或資料開展快速閱讀,建立全局性的基本認知,摸清楚這個領域的知識體系所包含的分支都是什麼。
建立起一級分支後,還可以繼續梳理出它所包含的下一級分支。
知識框架層級的數量,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以及學習的需要來確定。這是把一個相對複雜的任務分拆成多個簡單模塊,或者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多種單一因素的過程。
框架的劃分沒有唯一正確的標準,適合自己的基礎和工作的需要就好。要盡量符合MECE原則,即這個框架的分支加起來大體能夠覆蓋這個領域的主要知識點,各個分支之間又沒有重疊。03 知識點梳理與積累
這個階段是進行碎片化學習的主要時期。看專業書籍時,在微信上閱讀文章時,參會聽專家的培訓和分享時,與同事進行討論時,都可以把搜集到的重要信息、知識點梳理到框架對應的分支之下。同時,也可以把自己在閱讀文章時的感悟、啟發、想法等等記錄下來。
可以設想,如果我們每天讀幾篇這樣的文章,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之後,我們在這個領域內積累的知識點就會非常的豐富和全面。
如果不做這樣的整理,學習過的內容很難形成積累。過不了多久,就會把這些沒有結構化的知識大部分遺忘掉。即便我們把這些文章全都保存在電腦硬碟里,但這些知識分布在大量的文章、資料中,不能發揮效用,難以指導我們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
①在第一時間把看到的重要知識和信息提取出來,梳理到知識體系中去。
②要對重要的知識進行跟蹤。
知識的跟蹤分為兩個類型,一是按照渠道進行跟蹤,二是按照知識點或者問題進行跟蹤。
①按照渠道進行跟蹤當看到一個作者非常有思想,或者一個出版社或出版系列的質量很高,那麼可以把這些書和文章都找來看。這就如同我們認為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文章質量高,就會把它加入到關注列表中。
按渠道追蹤,時常把我們引向一個新的知識領域。②按照知識點或者問題進行跟蹤
通過微信、網路上的文章,或者別人的隻言片語,發現了一些感興趣的點。如果這些文章並不深入,並不全面,那就需要把剛了解到的內容作為一個觸發點,去尋找更多的參考材料。
另一種情況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有些模塊比較完善了,但有些模塊還比較薄弱,需要進行集中性的突破,開展針對性的深度挖掘。
它們是一個引子,引出我們後續的學習,尋找更深入的知識和信息。尋找的辦法,可以是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也可以是找專家請教,或者是在網上去搜尋推薦書單和書評。
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再次調整、細化知識框架,把學習到的新知識納入到新的框架下。
按知識追蹤,往往把我們引向一個知識領域的深處。
04 總結、思考與提升梳理和積累知識點後,碎片化學習的過程並沒有結束,還需要對梳理後的知識進行複習、總結與提升,這是成長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①需要打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碎片化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僅僅是知識點的堆積。它們來自於不同的文章,來龍去脈、相互之間的影響、背後的邏輯並沒有理清楚,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還沒有完全的構建起來,需要我們去思考、去發現這些邏輯關係。
②要注意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進行複習與總結。
一個領域內的知識梳理是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完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記住,更難以融會貫通。這就需要時常抽出時間重新熟悉和審視,在全面、整體了解的基礎上,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實現新的成長。
③要找到知識的出口。
開展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時翻看這些知識,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些知識中,有哪些是當前工作中可以應用的,會帶來哪些好處?
有了這一步,就為新知識找到了出口,可以把需要應用的知識與工作計劃和任務清單想結合,通過實踐再次提升我們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短期內用不到的,還可以去教授他人或者撰寫學習文章。
05 碎片時間處理複雜問題時,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上述方法也可以用於處理比較複雜的任務或比較難的問題,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為系統性的思考做好準備。我們首先要把這個複雜的任務或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相對簡單的子任務或者子問題,記錄在手機里的記事本上或者任務清單上。(相當於建立框架階段)
一旦有空的時候,就拿出清單,對其中1到2個較為簡單的子問題進行思考,得到的想法無論深淺、無論多寡都記錄下來。(相當於知識點梳理與積累階段)
有大塊時間時,再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深入的思考,這有助於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相當於總結、思考和提升階段)
由於把問題分得比較細,每一次只思考一個細問題,就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關於碎片化學習常用的幾款APP介紹,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主頁「宋小K"。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