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固定翼飛機不加尾鉤是否可以降落航母?

民用輕型固定翼飛機,如果在導航失靈的情況下,已經沒有足夠燃料,卻不小心誤入了航母的識別區,能否可以在航母上緊急著陸還有起飛?就像飛機總動員那樣,降落的時候沒有尾鉤怎樣減速,起飛的時候也可以用彈射起飛嗎?


民用固定翼的話可以,有攔阻網。而且美國與英國測試過一種叫彈跳降落的方法,不放起落架,但放著艦尾鉤,機腹著地,在特質的甲板上降落,目的是不用起落架以減輕飛機重量。所以民用機脆弱的起落架是可以接受的,起落架是後三點式的話降落要麻煩點,起落架要同時著地。螺旋槳的話還得考慮知不知道光學助降系統的CUT信號,關閉發動機「平飄」降落。飛機的體型不能太大,不然攔阻網攔不住。

它能不能成功降落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對於一個海上移動機場,即使不移動也有風的影響,而且艦體本身是晃動的,光學助降系統有陀螺儀補償,航母上已經是自動航母著艦導引,著艦指揮官以飛行員降落輔助電視系統作為輔助。不了解航母著艦導引程序的民用機飛行員實在不容樂觀。

上面兩組綠的就是cut信號燈,給螺旋槳飛機使用

豎的紅色的,外側的是Wave off警示燈,內側是緊急Wave off警示燈,是噴氣機復飛的信號

中間的才是菲涅爾透鏡

不考慮導引問題,就得考慮飛機引擎的問題。螺旋槳飛機降落時一般都是在著艦前關閉發動機,著艦指揮官會在飛機觸艦前一刻向飛行員發出CUT信號,指示飛行員關閉油門,關閉油門後利用螺旋槳的"風車效應",加上適時拉起機頭、做出「平飄」動作來減緩下沉率,然後降落。

螺旋槳飛機在關閉發動機後,螺旋槳本身形成一個會產生阻力的風車,可協助降低降落速度

寫到這時就得給出早期噴氣機與螺旋槳飛機的進場速度對照,早期噴氣機進場速度已經達到100節甚至110節以上,多數螺旋槳飛機進場速度才70-80多節。

可以說早期噴氣機在航母上運用的問題,在這裡又出現了。(補一點,早期噴氣機採用平直翼,現代噴氣機對起飛速度要求更高)

(1)進場速度快

(2)油門反應不靈敏

(3)通過及早關閉發動機以降低速度、增加下沉率,可是發動機停止運轉,便無法即時的恢復動力輸出,在這種情況下修正飛機的進場路徑或變更姿態,也將變得極為危險

圖片左邊奔跑的就是著艦指揮官,看到姿勢不對就開始跑了

美國海軍F7U降落失敗

為解決上述問題發展出了「NO CUT」與「NO FLARE」進場技術,無需關閉發動機,讓艦載機從進場到觸及甲板的整個過程,都維持固定的下沉速率,直到尾鉤確實鉤住攔阻索後,在關閉油門。

可是該方法不適用於民用噴氣機,就算讓它一次性降落成功,起落架也會很容易受損,更別提攔阻網對飛機的傷害。

不考慮降落問題

現在到了起飛環節

螺旋槳就不多說,只要不是很大,基本上都能自己滑跑起飛,不能的話就沒法起飛了。

至於民用噴氣機,除非翼展很大能提供很多升力,其他的就沒可能了。

有人說靠火箭,很不幸,那是幻想。美國曾經發展出A3D重型攻擊機,可以通過12具4500磅推力JATO助推火箭滑跑起飛,不過這樣會損傷甲板與甲板上其他的飛機與裝備,美國海軍規定除非是收到緊急戰爭命令(即緊急核攻擊命令)這種事關國家存亡的場合,否則不允許A3D在航母上使用JATO起飛。

況且,不考慮火箭對航母甲板的傷害,民用機怎麼安裝火箭?

航母上有那種艦載機還在使用火箭都是個問題

至於彈射器,完全不用考慮,能自己起飛的,自己起飛,不能的不可能靠彈射器。為什麼?

現在造彈射器只有一家:美國,中國就不考慮

從液壓彈射器時代起,航母彈射器都是牽引鋼索來連接彈射梭與飛機。鋼索兩端鉤在飛機機身或兩翼內側,鋼索中間則鉤在彈射梭上,讓鋼索張緊形成V字形,彈射梭移動時便能由鋼索來牽引飛機。當彈射梭到達彈射器末端時,隨著彈射器減速,鋼索便于飛機分離,而被拋出到彈射器前方。

你叫民用機怎麼搞這個,這個可不能隨便連接,而且現在只有巴西的聖保羅號航母使用牽引鋼索彈射......

美國海軍在研發C13彈射器時,引進了新的牽引方式,放棄了傳統的牽引鋼索,改在飛機前起落架設置一根彈射桿,艦載機直接通過前起落架上的彈射桿扣上彈射梭。

這還沒完,彈射梭滑行到彈射軌道末端時,隨著彈射梭的減速與飛機本身向前的加速度,彈射桿與彈射梭連接機構內的易斷螺絲,承受到超過一定的剪切力便會斷開,使彈射桿與彈射梭彼此分離,讓飛機起飛

彈射還需一個重要的輔助裝置——固定桿,當飛機彈射時,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加速度,會先裝上固定桿,固定桿的一端拴在飛行甲板上,另一端拴在飛機機身或起落架上。開始彈射時,飛機鬆開剎車,彈射器的蒸汽接收器也開始向汽缸送入蒸汽,隨著蒸汽壓力的增加,活塞便藉助彈射梭與彈射桿(或牽引鋼索)開始向飛機施加牽引力量,但固定桿會拴住飛機,直到牽引力量超過一個固定值時,桿內的張力栓才會斷開,讓飛機開始滑行。

通過固定桿這種機構,可使飛機在彈射牽引力量增大到一定值以後才開始滑行,從滑行的一開始便獲得足夠大的初始牽引力,而不需要等待牽引力的增加

從E2開始,固定桿就被整合到前起落架中

說完彈射方式,彈射過程中巨大的牽引力也對飛機的結構提出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蒸汽彈射器這種不可控彈射,對飛機的結構損傷甚大,民用機能否支持的住?

滑躍起飛......

滑躍起飛靠的是自身的短距起飛能力,但也要提個跟固定桿類似的部件:制動輪擋


制動輪擋,也就是一種艦載機起落架固定器。輪擋平時與甲板平齊,飛機進入起飛陣位後輪擋升起擋住兩個主機輪,使飛機在原地不斷提高發動機的推力功率。達大功率後輪擋放下,飛機開始進入滑跑、躍升起飛。


反之若沒有輪擋的制動,緊靠起落架機輪剎車的制動作用,飛機在發動小功率下就會向前移動。若不放開剎車,飛機輪胎則會有被撕裂的危險,而飛機在躍升甲板的離艦起飛速度過低的後果則是一頭載入大海。


機械制動輪擋的作用/效果可由一米格-29K為例的數據:躍升甲板起飛,自由滑跑加速250m,起飛重量只有12噸;採用機械制動輪擋,滑跑降到230m,起飛重量增到18.2噸。

回答就這樣吧,OVER


當然可以。

1. 小型飛機降落貨輪實拍。

集裝箱貨輪的狂舞 實拍小飛機瘋狂降落

2. C130航空母艦起降測試

C130降落航空母艦測試

我們以民用輕型固定翼飛機的典範,塞斯納172為例。

該飛機的著陸空速大約在60節,而現代航母的最高行駛速度就可以達到30節。再加上迎著10節左右的海風行駛,飛機和航母的速度差就已經只有20多節,合計40Km/h的速度差。也就是說,相當於這種飛機在最大長寬為300m*75m的跑道上,從40公里的速度停下來,這其實不難辦到。而在相同的條件下,172可以直接從航母甲板起飛,連彈射器都用不到。

哪怕更大一些的飛機也可以降落航母,只是看飛行員技術了,憑藉飛機自身的減速措施基本可以自行停穩。在這種情況下,航母自身高速行駛造成的巨大空氣渦流,比降落航母造成的危險性更大。

另外,航母彈射器的功率和速度是可調的,也許可以匹配到民用飛機的重量。然而,民用飛機的前起落架沒有經過特殊的加固設計,很多民機前起落架連剎車都沒有,更不要說承受巨大的縱向彈射器拉力。

F/A-18E 艦載機粗壯的前起落架。前起落架減震支柱後部的粗壯斜撐桿可以將彈射器的巨大力量直接傳遞給機身結構。

輕型民用機的前起落架。結構十分簡單。圖源網侵刪


只要起降距離夠短當然可以


謝邀(誒奇怪了最近怎麼突然有很多人邀我了。。。是不是因為我回(guan)答(shui)太多了→_→)

既然定義為「民用輕型固定翼飛機」,還是得區分活塞式還是噴氣式了。。。噴氣式的話沒有實際操作案例但是活塞式飛機是有案例的。。。1975年4月30日西貢被北越攻佔,南越政權覆沒的時候,有過一位南越飛行員駕駛塞斯納輕型活塞式飛機在中途島號航母上降落。這位飛行員也成為了越南(準確的說是南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在航母上降落的飛行員。這架飛機現在還保留在美國彭薩科拉海軍博物館

就是這貨,來源見水印(我記得我也是在某期世界軍事上看到這個故事的)

相關網頁很多,搜索「越南飛行員航母降落」之類的字眼可以查到。

不過把這裡得特別說一下。據傳,在這架飛機降落的時候為清空跑道美軍把一架(注意是一架)礙事的直升機推下了海。

結果越傳越玄乎,我剛剛在查相關網頁的時候查出來有人號稱推了100架直升機下去(恩。。。中途島號那個6W噸,甲板上停的下100架直升機?)然後就是「美國尊重人權」拉,「民主的燈塔」拉。。。然而這些網頁文章,基本出現在11年到12年,而且統統沒註明出處。。。這套路也是玩的六,簡直是規範化模式化的教科書恩。。。


塞斯納那種有200米跑道就夠降落的,當然可以


看情況。

民用活塞式飛機還是噴氣式飛機,還要考慮航母的航向和速度,風向以及風速,小型活塞式飛機倒是有可能在甲板清空的航母上短距離迫降。

另外如果只是小型活塞式飛機並且可以接受飛行員輕傷的話,航母還有攔阻網,足夠攔下來了。


推薦閱讀:

美國cvn-79肯尼迪號航母 使用的雷達是什麼?
航母滑越甲板和彈射甲板能不能結合起來,搞一個「滑越彈射甲板」?
關於航母戰鬥群 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影響航母艦載機出動效率的因素是什麼?
為什麼在海戰中,艦隊會把己方受傷的艦船擊沉?

TAG:飛機 | 軍事 | 航空母艦 | 艦載機 |